日本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PPT课件1 人教版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PPT课件1 人教版

三、文化方面——推行奴化教育
1、日本推行奴化教育的目的:
消磨、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意识,实现
其同化政策,让沦陷区人民甘心作亡国奴。
2、主要措施:
学校教育方面:推行同化政策(体制、内容) 社会教育方面: 进行奴化、反共宣传
四、军事方面——日伪的残暴统治
1、统治方式 华北—— “治安强化运动” (4 种)
文化
学校
社 会 进行奴化、反共宣传
军事
“治安强化运动” 、“清乡运动”
残暴恐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华中—— “清乡运动”
2、沦陷区人民的反抗斗争: 工人罢工、农民暴动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政治
扶植建立汪伪政权 以华治华
农业
强占耕地;低价收购农产品
经济
工 业 实行“统制经济”,变中国为原料基地 以战养战 金 融 抢占银行,掠夺金银,滥发伪币 劳动力 大量掠夺 推行同化政策(体制、内容) 奴化政策二、经济方面——野蛮掠夺
1、目的::把沦陷区经济变为它的附庸经济,以战养战 2、日本是怎样对沦陷区的经济进行野蛮掠夺的? 农业方面:强占耕地;低价收购农产品 表 现 工矿交通运输业:实行“统制经济”,变中国为原料基 地 金融方面: 抢占银行;滥发伪币;苛捐杂税 劳动力方面: 大量掠夺劳动力 3、各种掠夺方式、手段的两个共同点: ①强占、抢占 ②肆意掠夺

高一历史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PPT教学课件[1]

高一历史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PPT教学课件[1]
集中主要兵力进攻共产 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
(2)汪伪政权的建立
● 时间:1940年3月 ● 地点:南京 ● 实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产物和工具
2、推行残暴的殖民统治
(1)在华北推行“治安强化运动” (2)在华中发动“清乡运动”
二、经济掠夺
1、总方针:把沦陷区的经济变为日本的附庸经济
2、表现
方面 农业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 殖民统治
一、政治奴役
1、扶植傀儡政权—汪伪政权的建立
(1)背景
●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标志:1938年10月日军攻占广州武汉 日本方面: 战线太长、兵力财力物力不足;抗日根据地的威胁
原因 中国方面:正面战场败退、人民抗日力量不足
1938年12月,日本首相近卫发表声明:
为建立“东亚新秩序”,提出所谓“善邻 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三 原则。
工矿交通运 输业 金融
方式或手段
目的
1、强占耕地
2、低价收购农产品

将矿业、钢铁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定为“统制事业”, 战
由日本公司专营,企业的经营权由日方掌握

1、强占银行,掠夺金银和现款

2、开设金融机构,滥发伪币Fra bibliotek军用票3、增加苛捐杂税
日 本
顿日 饭本 前统

祈治
装 束
祷者 ,推 感行

谢奴
伪 满
日本首相平沼表示:
蒋介石将军与其领导之政府,假使能重新 考虑其反日态度,与日本共同合作,谋东 亚新秩序之建立,则日本准备与之作中止 敌对行为之谈判。
●日本改变侵华方针
对国民党

占领 武汉广州


FL.IFCU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J,JFJ

FL.IFCU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J,JFJ

正在掠夺中国民财的日本士 兵
日本贩运华工
二 、野蛮的经济掠夺
• 目的: 将沦陷区的经济变成日本经济的附庸。 • 1、 农 业:强占耕地,低价收购农产品
•表 2、 工交运输: 将沦陷区变成日本的工业基地
•现 3、 金 融 业:控制金融,攫取中国的资财 • 4、 劳 动 力:肆意掠夺 、奴役中国 劳动力 方针:以战养战
1 、“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主持编写的 2002年度 初中历史教科书写道:“(日本)想在中国大陆建立第一 个现代化的法治国家,由此满洲国取得了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提高。”还说:“日本政府进行大东 亚战争的目的是自存自卫和把亚洲从欧美统治下解放出来, 而且宣布要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由于大东亚战争 初期的胜利,在欧美统治下的亚洲民族独立运动才高涨起 来。” 请回答: ①你认为日本进行大东亚战争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②日本侵华期间,“满洲国取得了快速发展”,“人们 的生活得到了提高”,真正情况是否如此?试以其在沦陷 区的殖民统治加以说明。
特别提示
日本灭亡中国的基本方针 并没有丝毫改变 改变的只是其实施这一方针的 基本战略
3、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建立伪国民政府
• 原因: 日本的政治诱降政策; 国民党内部的斗争。 • 时间: 1940年3月 • 地点: 南京
共 同 防 共 ” 经 济 提 携 “ 善 邻 友 好
声 明 声 称 : 中 日 两 国 应 该 日 本 首 相 近 卫 文 麿 发 表
原因: 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
中国抗日战场的扩大,战线延长 抗日根据地的开辟,严重威胁着敌人的后方 持久的战争,使日本的负担增加,士气低落 正面战场的连连败退,
人民抗日力量不足
2、日本侵华战略的新方针

【高中历史】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ppt1

【高中历史】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ppt1

祝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三、文化方面——推行奴化教育
1、日本推行奴化教育的目的:
消磨、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意识,实现
其同化政策,让沦陷区人民甘心作亡国奴。
2、主要措施:
学校教育方面:推行同化政策(体制、内容) 社会教育方面: 进行奴化、反共宣传
四、军事方面——日伪的残暴统治
1、统治方式 华北—— “治安强化运动” (4 种)
华中—— “清乡运动”
2、沦陷区人民的反抗斗争: 工人罢工、农民暴动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政治
扶植建立汪伪政权 以华治华
农业
强占耕地;低价收购农产品
经济
工 业 实行“统制经济”,变中国为原料基地 以战养战 金 融 抢占银行,掠夺金银,滥发伪币 劳动力 大量掠夺 推行同化政策(体制、内容) 奴化政策
共产党:集中主要兵力进攻抗日根据地 国民政府: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近卫三原则:
“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 携” 相持阶段的到来、日本侵 华方针的变化对中国产生 了怎样的影响?
2、亲日派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建立伪政 权
1938年12月
叛国投敌时间:
1940年3月
建立伪国民政府时间:
汪伪政权性质: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略方针 改变的产物,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对沦 陷区进行殖民统治的工具。
文化
学校
社 会 进行奴化、反共宣传
军事
“治安强化运动” 、“清乡运动”
残暴恐怖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高一历史日本在沦陷区的统治课件 人教版

高一历史日本在沦陷区的统治课件 人教版

"七三一"部队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疯狂研制鼠疫、伤寒、 赤痢、霍乱、炭疽、结核等各种病菌、并在至少5000名中、苏、 朝战俘和平民的健康人体上,进行过包括活体解剖和各种生物菌培 养在内的大量惨无人道的实验,但这十多年间被试验的具体人数和 种类却一直是个谜团。
被 抓 做 劳 工 的 儿 童
三、推行奴化教育
1. 学校教育
同化政策
(1)教学体制:加大初等教育阶段比重
(2)教学内容:教科书以“中日亲善”为基本内容 (3)科目设置:日语被定为必修课
2. 社会教育
高压文化政策,进行奴化和反共宣传
日 兵 装 束 的 伪 满 洲 国 学 生
学校每周定时升降日本和伪满洲国国旗,向日 本天皇和伪满洲国皇帝行90度鞠躬礼,宣读溥仪 《访日回銮训民诏书》,进行日满一德一心日满 协和训话
C ②①③⑤④⑥
2
D ③②①④⑤⑥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有
①日本侵略者战线太长
②敌后抗日根据地有力地牵制了日军 ③中国人民抗日力量尚未充分发展 ④英美主张国民政府接受“近卫声明” A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B ①②③ D ②③④
3
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建立于
A 1937年上海 C 1940年南京 B 1938年重庆 D 1941年武汉
日军七三一细菌部队
日本军国主义者制造了“九、一八”事变 占领了东北三省成立了伪“满洲国”。很快就 在哈尔滨市以南二十公里处的平房(地名)秘 密建立了细菌研究部队——“满洲第七三一部 队”。他们疯狂地大量繁殖鼠疫、霍乱、伤寒 、炭疽和赤痢等传染细菌,应用于研制杀人武 器,并惨绝人寰的以当时的爱国人士及普通老 百姓为研究对象,进行细菌实验,惨杀中国人 。下面将部分资料展示给大家,让我们了解日 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的历史。

第29讲抗战爆发及日本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29讲抗战爆发及日本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思考题2:中日关系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交往密切。
课堂总结 第11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9讲 抗战爆发及日本在沦陷 区的殖民统治
本 讲 高 考 考 纲
一.准确划分抗日战争的分期。
考 情 应 分 试 析 对 策
二.构建知识体系,全面掌握所学内容。
三.抓重破难,复习有针对性。学、练结合。 四.以史为鉴,学以致用,关注周年热点。
考情小节:
本讲高考考查重点
1.内容:⑴红军改编、第二次国共合作 正式形成的标志、敌后战场的开辟、 两个战场的配合﹝侧重八路军﹞;⑵日 本对沦陷区的残暴统治( 侧重于经济)。 2.题型:选择题为主,难度不大,注 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提醒:复习时应强化基础知识的再认 再现能力,全面准确掌握本讲内容。

应试对策
两党地位
组织形式 国际背景
党内合作;新三民主义 为共同纲领。 共产国际、苏联支持;主 要帝国主义国家反对。
突破难点:⑵读图: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
针对练习:
晋 绥 陕甘宁
延安
晋察冀
晋 冀 豫
黄 河 冀 鲁 豫
分布特点(与革命根据 地比): ①位于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②布局相 对集中;③山西省最多。
华 北 敌 后 抗 日 根 据 地 形 势 示 意 图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叫什么? 词曲作者分别是谁?
《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聂耳。
2.该曲出自什么电影?这幕影片反 映什么时代主题?
《风云儿女》。 20世纪30年代抗战题材,讲述爱国知 识分子投笔从戎、参军抗日的故事。
3.我国现行国歌是怎样依法确定的?
1949年9月27日,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 关于国歌的决议案,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中 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 1978年3月5日五届全国人 大一次会议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日本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PPT教学课件

日本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PPT教学课件
2、本节内容的地位 (1)知识与能力
3、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
学生掌握、了解的知识:
沦陷区、殖民统治、抗战 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日本侵 华方针的改变、汪伪政权、野 蛮的经济掠夺、奴化教育、日 伪的镇压和沦陷区人民的反抗 731部队、慰安妇
能力的培养:
A、通过让学生对日本殖民统治 史实的归类,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归 类的能力和习惯
热带雨林
极地苔原
荒漠
草原
森林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气温 气 植被 降水 候 土壤
陆地自然带
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6 5 4
3 2
1 (1)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分布规律: 自然带南北更替,东西延伸 形成原因: 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分布地区: 低纬、高纬地区较典型 自然带呈明显带状分布且南北对称
4 3 2 1
垂直方向更替, 水平方向延伸.
成 太阳辐射(热量)由 因 赤道向两极递减 分 低纬和高纬地区 布 表现明显
水分条件由沿 海向内陆递减 中纬地区表现 明显
水热状况从山 麓向山顶变化
中低纬高山地 区表现明显
地形起伏
新疆天山山 麓地带的绿 洲(该地区 按地带性规 律应是温带 荒漠景观)
back
哪日 些本 问会 题遇

学 生 想进 到行 的归 各类 种 问 题













兵 力 物 力 财
日 方 中 方

back
怎 么 解 决
(重点)
政 改变侵华方针
治 扶植傀儡政权

优品课件之第二节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优品课件之第二节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节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第二节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一、教育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1.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原因;日本对华政策的改变;汪伪政权的建立。

2.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经济掠夺的目的及其表现;奴化教育和残暴统治。

3.中国共产党领导沦陷区人民反对日伪殖民统治的斗争。

(二)能力训练点 1.指导学生分析日本改变侵华战略方针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后果,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列举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殖民统治的种种罪行,培养学生整理历史知识,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汪精卫集团的叛国投放,是抗日战争进人战略相持阶段后日本侵华战略方针的产物,汪精卫集团是可耻的汉奸卖国贼,汪伪政权是日本统治中国的工具。

以此激发学生仇视、蔑视民族败类的情感。

2.通过对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推行奴化教育和残暴的法西斯统治等内容的学习。

增强学生毋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同时认识历史是不容篡改和抹杀的,日本现在某些人士企图否认侵华历史,这是有损于中日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是不利于中日两国关系正常发展的。

二、重点难点及疑点解法(一)重点 1.日本侵华战略方针的改变及其原因。

2.日本对沦陷区野蛮的经济掠夺。

(二)难点日本对沦陷区经济掠夺的手段及方式。

(三)解决办法 l.联系毛泽东《论持久战》一文中,高瞻远瞩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发展的三个阶段,以及中国既不可能速胜,也不会亡国,抗日战争将是一场持久抗战的论述,来帮助分析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战形势的发展,从中日双方的状况来说明相持阶段到来的原因。

特别要帮助学生理解人民抗日力量也有一个发展过程。

要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才能打败侵略者。

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正说明中国既不会灭亡,也不能速胜。

相持阶段的到来,宣告了日本侵略者妄图“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

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基本方针是不会改变的,但见速胜的希望破灭,后方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给予的沉重打击,国民党正面战场连续败退和政治上的动摇,日本帝国主义因而改变了战略方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 统 治
back
题目:
1、根据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和我 们所了解的中日关系的现状,你认 为我们该如何对待日本,处理好中 日关系?
2、课外请同学们通过调查、采 访等手段,了解日本当年在衢州有 哪些暴行?并谈谈你的感受。
(版权所有 严禁盗版)
3. 8 地理环境 的地域差异
讨论:导致以下几个地区植物景观 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1、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1)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2、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
2 4
1
3
气候类型:
陆地自然带:
1:温带季风气候 1: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温带海洋性气候 2: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亚热带季风气候 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4:地中海气候
一、说教材 二、说学生 三、说方法与过程
一、说教材
1、教材特点、要求
2、本节内容的地位 (1)知识与能力
3、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
学生掌握、了解的知识:
沦陷区、殖民统治、抗战 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日本侵 华方针的改变、汪伪政权、野 蛮的经济掠夺、奴化教育、日 伪的镇压和沦陷区人民的反抗 731部队、慰安妇
B、爱国主义情感 (3)难点:如何把知识习得、能力培养、情 感教育有机联系起来
二、说学生 1、知识经验 2、方法技能态度
三、说方法与过程
方法与过程 方 问题讨论 法法
导题
切题
做法
图片 图
理论依据 理由
杜威做中学

入题
附问题 建构主义
程 讨题析题
补题
结题 深题
12 结构 话 题目
布鲁纳知识 结构理论
4: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N
S
高山草甸 针叶林带 针阔混交林带 落叶阔叶林带
1、该山地可能位于 温带(温度带)。 2、该山地的阳坡为 北 (南、北)坡,
它可能位于 南 (南、北)半球。 3、所处地区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温带海洋性气候 。
注意:
• ①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相似
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
热带雨林
极地苔原
荒漠
草原
森林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气温 气 植被 降水 候 土壤
陆地自然带
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6 5 4
3 2
1 (1)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分布规律: 自然带南北更替,东西延伸 形成原因: 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分布地区: 低纬、高纬地区较典型 自然带呈明显带状分布且南北对称
• ②山麓带基本上与当地自然带相一致 • ③山坡自然带谱的多少与山地所处的地理纬
度、山地海拔高度及坡向等因素有关
由赤道向两极
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
由沿海向内陆
分异规律
(经度地带性)
山地垂直
分异规律
(垂直地带性)

4 3

2 1
南北(纬度)方向
规 更替,东西(纬线) 律 方向延伸.
4321
东西(经度)方向 更替,南北(经线) 方向延伸.
back
back
【附】老师设计的问题: (1)在当时的情况下,日本在侵占中国大片地区后会遇到哪 些问题和困难?什么问题最突出、最迫切? 由哪些方面的原因 造成?怎么解决? go (2)日本为什么要在中国扶植建立傀儡政权,不自己直接统 治? (3)经济上日本有何先天不足?如何解决呢?学生一般容易 想到对外掠夺,老师补充日本对内加紧经济控制:1938年产量 月,日本国内一切金属消费实行配给制,几乎完全停止了非军 用金属及橡胶的生产,允许学生赤脚上学。但当靠这些措施, 解决不了战争的需要,加紧对外掠夺,特别是对我国的掠夺, 成了日本进行长期战争的重要手段。根据课文内容,同学们能 设计一个表格来帮助我们掌握日本是怎样对我国进行野蛮的经 济掠夺的?(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奴化教育主要哪几方面进行?重点是什么?这样做的主 要目的是什么? (5)你认为最重要、最高明的侵略分别是哪方面?
材料三:在抗战八年中根据地的军民 与日伪军作战3.2万多次,毙伤日伪军35 万人;
BACK
方面 方式或手段 农业 工矿业 金融业 劳动力
目的 危害
back
“1939年日本人在湖南的民墙上写有这样的标 语:‘吃中国人的鸡,睡中国人的妻,杀中国的傻 东西。’这让中国人痛感侮辱和羞耻的标语,也正 是日本人暴行的生动写照,而今天日本右翼还名之 为‘解放’,公然颠倒黑白,这是对我国的公然挑 衅和侮辱!
的是哪个大陆?为什么? 非洲大陆
54
3 21
(2)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分布规律: 自然带东西更替,南北延伸 形成原因: 水分条件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分布地区: 中纬地区较典型
荒漠
草原
森林
内陆
沿海
白居易诗词《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我国横断山区: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昨天的历史已过去了50多年,日本犯下罄竹难 书的罪行,现在我们往往很难直接感受到了,有的 人甚至已经忘了,所以作出了有损国格的事,这方 面的事同学们能想到什么吗?(赵微军旗事件、珠 海的卖春事件、韩国李成延事件)历史是面镜子能 使我们反省,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
back
“以华制华” “以战养战” “顺民、同化”
这些现象该做何解释呢?
珠穆朗玛峰 北坡
南坡
(3)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分布规律: 自然带垂直方向更替,水平方向延伸 形成原因: 水热状况从山麓向山顶的变化 分布地区: 高山地区 (中低纬度地区较典型)
非地带性现象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
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荒漠带中的斑块状绿洲 南美洲西海岸自然带的分布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back
哪日 些本 问会 题遇

学 生 想进 到行 的归 各类 种 问 题













兵 力 物 力 财
日 方 中 方

back
怎 么 解 决
(重点)
政 改变侵华方针
治 扶植傀儡政权

经 济
各方面的掠夺
(重难点)
、 文
学校教育
教 社会教育
《日支新关系调整纲要》主要内容:
(1)东北割让给日本,蒙疆、华北、长江下 游、华南岛屿由日军长期占领。
(2)政权从中央到地方都由日本顾问监督。
(3)军警由日籍教官训练,武器由日本供给。
(4)政府财政由日本控制,中国一切资源由 日本任意开发。
(5)禁止一切抗日活动。
back
补充材料一:中日开战前日军包括预 备役和后备战斗兵力共160万人,到1938 年,日军共伤亡44.7万人;
材料二、1938年在侵华战争中的消耗 的物资有92%从美国进口的;
4 3 2 1
垂直方向更替, 水平方向延伸.
成 太阳辐射(热量)由 因 赤道向两极递减 分 低纬和高纬地区 布 表现明显
水分条件由沿 海向内陆递减 中纬地区表现 明显
水热状况从山 麓向山顶变化
中低纬高山地 区表现明显
地形起伏
新疆天山山 麓地带的绿 洲(该地区 按地带性规 律应是温带 荒漠景观)
能力的培养:
A、通过让学生对日本殖民统治 史实的归类,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归 类的能力和习惯
B、通过让学生思考“日本在侵 占中国大片地区后会遇到哪些问题和 困难?最突出的是什么?哪些因素造 成的?怎么解决?”以此培养学生的 历史想象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A、通过让学生对经济掠夺的 内容进行表格设计,培养制表归 纳的方法
B、通过分析日本怎么解决兵 力、物力、财力不足,完成课后 作业,使学生逐步掌握探究式学 习方法,以逐步改变学生被动的 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揭露日本殖民统治 的罪恶和汪伪政权的卖国罪 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4、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与难点:日本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 (2)重点:A、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