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合集下载

日本在东北沦陷区的奴化教育

日本在东北沦陷区的奴化教育

摘要为了配合日本在东北的殖民统治,并支持其在华北地区的侵略活动,日本在沦陷区东北实行了一系列麻痹人们意识、泯灭民族思想、建立起日满一德一心信仰的活动。

通过建立初、中、高级学校,秘密监察机构,恐怖政策来实现其奴化方针,造成了普遍的恐慌,但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民族交往、认同是不会被轻易打碎的,日本侵略者的思想侵入并未完全如其所愿,随着战争的结束,东北地区除了留下殖民的痕迹之外,与祖国其他区域并无太大差别。

关键词:奴化、民族思想、恐怖控制日本在东北沦陷时期的奴化教育1931年,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开始了侵略中国东北的局部战争。

1932年日本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将长春改称为“新京”作为满洲国的首都。

从此,东北三省沦为日本帝国的殖民地,被持续统治长达14年。

中国东北人民是殖民统治的最大受害者。

作为日本殖民地的东北是以建立傀儡政权的形式进行统治的,在名义上它是独立的满洲国,甚至拥有自己的邦交国,日本人用这一理念缓和了其与东北人民间的尖锐矛盾,并在一定意义上淡化了东北人民作为殖民地人民的屈辱感,试图淡化其民族情节,这一理念征服了溥仪使得他相信自己只是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并没有叛国,可是在事实上谁也无法否认其殖民性质,同日本打交道的溥仪自然比谁都清楚这一操作过程。

除了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方面完全受日本节制,毫无自主权外,在思想文化领域更是极尽所能,通过控制教育机构,紧抓初等教育,试图将新一代中国人民培养成其殖民代言人。

日本教员充斥在各大初、中、高等学校,在学校建立起秘密监察组织,很多职员、学生遭受跟踪、迫害、屠杀,造成恐慌。

甚至于使家长也不敢教育自己的子弟,父兄们不敢确定受了日寇长期教育的自己的子弟是否作了日本的走狗和密探,更怕教育子弟以后,子弟们会把父兄的话原样的告诉别人而惹得全家遭祸。

1家不再是轻松惬意的居所,人民不会轻易发表任何政治言论。

然而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压迫,并没有完全压制得了东北人民的民族情怀,自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抗争,涌现出“东北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等抗日武装,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联合国的成立,中国人民在自身的努力和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帮助下赶走了日本侵略者,东北地区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高二历史教案: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殖民统治(2)

高二历史教案: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殖民统治(2)

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小结:1938年10月,日本占领广州、武汉,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被迫改变侵华战略方针,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方针。

在日本诱降下,汪精卫叛国投敌,成为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帮凶和工具。

日本帝国主义为加强其殖民统治,加紧对沦陷区殖民统治,沦陷区人民不甘作亡国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各种形式的斗争,反对日伪殖民统治并取得重大胜利。

作业:
见《课程基础训练》第二章第二节。




思。

近代日本的殖民主义统治与文化入侵

近代日本的殖民主义统治与文化入侵

近代日本的殖民主义统治与文化入侵近代日本的殖民主义统治与文化入侵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话题。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大约50年时间里,日本通过武力征服了朝鲜、台湾和东北地区,并对这些地方实行了殖民统治。

与此同时,日本还向亚洲其他国家扩张势力,例如中国大陆和菲律宾。

这段历史时期被称为近代日本的帝国主义时代。

在这个过程中,日本的殖民主义统治不仅仅是通过武力控制其他国家和地区,而且还伴随着对文化的入侵。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日本对朝鲜、台湾和东北地区的殖民统治。

在这些地方,日本实施了一系列残酷的统治政策,例如强行改姓、劳动征募和粮食征收。

这些政策严重侵犯了当地人民的权益,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苦难。

同时,日本也强行推行日本化政策,主张日本文化和语言的优越性。

这导致了当地文化的丧失和日本文化的入侵。

很多当地人为了适应殖民统治,不得不接受和学习日本的语言、宗教、服饰和风俗习惯。

这导致了当地文化的沦丧和日本文化对其他地方的强势渗透。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殖民高级官员和移民的存在,入侵文化的过程并不全是单向的。

在殖民统治期间,一些日本人移居到殖民地,向当地传播了日本的语言、宗教和技术。

这种文化的交流和交融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日本本土的文化。

例如,韩国和台湾的食物在日本也变得非常受欢迎,香辣泡菜、烤肉和海鲜等当地特色风味都渗透到了日本的饮食文化中。

这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歧视和不和谐的局面,为日本与其他国家建立更为友好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此外,近代日本的殖民主义统治与文化入侵还对日本本土的文化和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殖民时代,日本高级官员和统治者认为日本文化是优越的,因此他们对殖民地的文化持有一种领导和支配的态度。

这种心态促使日本本土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自身的独立和纯粹性。

同时,日本本土也接受了一些殖民地的文化,例如在时尚、音乐和影视方面。

这些来自殖民地的文化元素,更多地画面了日本社会的多样性和开放程度。

高三历史课件: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高三历史课件: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 的殖民统治
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1、标志: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 2、原因: 日本:战线太长兵力不足;受到根据 地威胁,无力大规模进攻 中国:正面战场败退;人民抗日力量需 进一步积蓄发展 3、日本改变侵华方针 内容:对中共:集中主要兵力进攻抗日根据地 对国民党:政治诱降为主 军事打击为辅
材料二 帝国陆海军已攻克广东(州)、武汉三镇、 平定中国重要地区。国民政府仅为一地方政权而己。 然而,如该政府坚持抗日容共政策,则帝国决不收兵, 一直打到它崩溃为止。……如果国民政府抛弃以前的 一贯政策,更换人事组织,取得新生的成果,参加新 秩序的建设,我方并不予以拒绝。 ──1938年11月3日《声明》 (2)据材料二,日本对国民政府的方针有何变化?结 合史实说明其原因。 日本改变不承认国民政府的方针,在对国民政府实行 军事打击的同时,伸出诱降之手。从当时中日战争的实 际来看,日军占领武汉、广州后,由于战线太长,兵力 不足,资源紧张,又由于中共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猛烈 发展,严重威胁后方,日本被迫改变原来的方针
5、日本改变侵华方针,客观上使中国共产党 ①面临极其严重的困难 ②既要发动能振奋人心的战役,又要隐蔽精干 ③成为全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④将抗日与反蒋结合起来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6、从九· 一八事变到“近卫声明”,英美对日侵华的 态度从绥靖纵容到拥蒋抗日,再到劝蒋投降。决定这 一变化的根本的原因是 A 蒋介石对日态度的变化 B 国际法西斯侵略形势的变化 C 法西斯的欺骗手段 D 英美的利害得失
材料三 日本政府,本年曾一再声明,决定始终一贯地 以武力扫荡抗日的国民政府。同时,和中国同感忧虑、 具有卓识的人士合作,为建设东亚新秩序而迈进。…… 当此之时,政府向国内外阐明同新生的中国调整关系的 总方针,以求彻底了解帝国的真意。日满华三国应以建 设东亚新秩序为共同目标而联合起来,共谋实现相互善 邻友好,共同防共和经济合作。 ──1938年12月22日《声明》 (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中增添了什么新花样? 联系史实说明它对国民政府产生的影响 日本提出所谓“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 济提携”三项原则,作为诱降的条件。在日本人诱降 下,国民政府内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投敌,成立了 伪国民政府。

高一历史下:2.2《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素材(旧人教版)

高一历史下:2.2《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素材(旧人教版)

第二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二节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素材日本改变侵华战略方针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以后,由于战线太长、兵力不足、国内资源紧缺,特别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广泛建立,严重威胁着日军后方,这就迫使日本帝国主义停止了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而把其主要兵力转向敌后战场,以巩固其占领区。

我国的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对付长期战争的局势,在占领武汉之后,不得不改变其前一阶段的侵华的战略方针而开始其新的战略方针。

它的新的战略方针表现为:(1)把军事进攻的主要矛头改为指向中国的抗日根据地战场;对国民政府则改为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2)一方面以“反共”的诱惑之词积极挑拨国共的关系,破坏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方面积极利用汉奸,扶持伪政权,“以华制华”,保持占领区。

(3)积极掠取沦陷区的资源,利用中国的人力物力,“以战养战”。

(4)在世界范围内配合德意法西斯轴心国家对英法各国施加压力,同时在争夺中国利益上,向英美表示让步,并作出反苏姿态,企图通过英、美、法等国转而压迫国民政府投降。

近卫文近卫文(mó)(1891—1945),日本甲级战犯。

东京人。

1917年在京都帝国大学法科毕业后,即以贵族院世袭议员身份参加政治活动,曾参加过巴黎和会。

1933年任贵族院议长。

1937年6月第一次出任首相后,即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曾三次发表对华声明。

1939年辞职后转任枢密院议长。

1940年7月再次出任首相,创办了法西斯政治团体“大政翼赞会”。

1941年重组内阁,第三次担任首相。

同年10月,因不敢承担发动太平洋战争之责任而让位于东条英机。

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定为甲级战犯,但未及审判,便于同年12月16日畏罪自杀。

汪精卫汪精卫(1883—1944),名兆铭,号精卫,原籍浙江山阴人,生于广东番禺。

1905年在日本东京加入同盟会。

1910年因谋刺摄政王载沣在北京被清政府逮捕入狱。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在其军事占领区进行了残酷的殖民统治,从大的方面来讲,主要包括暴力统治、奴化教育和欺骗宣传、经济掠夺几个方面。

一、暴力统治在日本侵略者的奴役下,沦陷区人民完全失去人身自由,过着亡国奴的生活。

日军在东北,通过伪满政权以“屯牌制度”即省、县以下,为村——屯——牌的行政系统,强化其殖民统治。

在华北推行“治安强化运动”,采取并村、清查户口、发放“良民证”、实施保甲连坐制度等办法,企图肃清沦陷区内的抗日力量。

在华中,日伪政权发动“清乡运动”,对抗日爱国人士实行恐怖政策。

1、用刺刀维护殖民统治,实行法西斯专政日本帝国主义和伪政权通过“扫荡”行动,大肆屠杀中国人民,通过建立“保甲”制度,强行压迫民众。

他们建立起宪兵、警察、法院、监狱等镇压机构。

日伪宪警特务到处为非作歹、横行无忌,屠杀迫害中国人民,以禁绝一切抗日活动。

2、建立各级伪政权,制造无人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采取欺骗与恐怖政策双管齐下的办法,进行严密的控制。

他们利用汉奸,建立了各级伪政权,宣扬“王道乐土”,号召沦陷区百姓作归顺的“良民”,同时强化保甲制度,推行连坐法,欺骗和奴役中国人民。

为恐吓中国人民,在沦陷区普遍修筑封锁沟、封锁墙和碉堡。

为了断绝人民同抗日队伍的联系,日军还制造了大量的无人区。

3进行灭绝人性的细菌战1936年,日军建立了731细菌部队(主要对人进行细菌战)和100部队(主要对牲畜进行细菌战)。

据统计,731部队为进行试验杀害了3000余名战俘和平民。

731部队还多次进行细菌战演习,多次用飞机传播各种病菌,给百姓带来极大灾难。

100部队用细菌传染的方法致使大兴安岭地区150万头牲畜死亡。

二、奴化教育和欺骗宣传日本帝国主义为巩固对沦陷区的统治,在1938年7月制订了《从内部指导中国政权的大纲》。

其中对文化教育的规定:“尊重汉民族固有的文化,特别尊重日华共通的文化,恢复东方精神文明,彻底禁止抗日言论,促进日华合作”。

高一历史下册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练习与解析

高一历史下册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练习与解析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练习与解析1.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是①日本侵略军战线太长②抗日根据地有力牵制敌军③中国人民抗日力量尚未充分发展④英美主张接受“近卫声明”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B解析:注意题干中问项是“原因”,而题中的④英美主张接受“近卫声明”是进入相持阶段以后的事,不可能成为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直接排除含④的C、D两项。

剩下A、B两项中均有①②,因此解题的关键在于判断:中国人民的抗日力量尚未充分发展,是否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这是此题易出错的地方。

如果思考方法片面,只从日本的不利一方面去考虑,就会错选A。

实际上对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必须从中日双方全面分析,日本由于兵力不足和后方受威胁,停止了战略进攻,但中国并未转入反攻,原因正是由于中国人民抗日力量尚未充分发展。

2.下列哪一事件发生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A.日军占领上海、南京B.日本改变侵华战略方针C.日军占领广州、武汉D.汪精卫伪政权建立答案:C解析:准确记忆教材表述,教材明确提到1938年日军占领广州、武汉以后,日军迫于……基本上停止对正面战场的大规模进攻。

3.“日满华三国应以建设东亚新秩序为共同目标而联合起来,共谋实现善邻友好,共同防共和经济合作。

为此,中国方面首先必须清除以往的褊狭观念,放弃抗日的愚蠢举动和对满洲国的成见。

”上述主张所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B.日本扶植伪满洲国成立C.汪精卫公开投降日本D.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答案:C解析:此题旨在考查阅读理解史料、辨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材料所述的是日本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政策调整的表现,对国民政府以政治诱降为主,导致国民政府公开分化,汪精卫投敌。

4.下列军队名称,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①工农革命军②国民革命军③八路军、新四军④工农红军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答案:D解析:1927年秋收起义时称工农革命军;1925年第一次东征后,陆海军大元帅府改组为国民政府,其所属部队改名为国民革命军;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将所属部队改名为八路军和新四军;1928年井冈山会师后,将军队进行统一整编,称工农红军第四军。

高一历史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1

高一历史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1
第二节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 陷区的殖民统治
1938年
沦陷区的 经济掠夺
敌后根据地日ຫໍສະໝຸດ 集中军事力量进攻抗 日根据地
政治诱降为主,军 事进攻为补



推行奴化教育
学 校 教 育
加大初等教育在整个学习年限的比重,从小 灌输奴化思想。 日语定为必修课,限定用日语,企图实现其 同化政策 奴化宣传
反共宣传
社 会 教 育
日伪的残暴统治和沦陷区 人民的反抗斗争
“清乡运动”
保甲连坐制度等恐怖政策
中共的方针:“隐蔽精干,长期埋伏, 积蓄力量,以待时机”
1939年1月,汪精卫投敌,国民党永远开除汪 的党籍
成一 立九 了四 伪零 国年 民三 政月 府, 汪 精 卫 在 南 京
野蛮的经济掠夺
农业 强占耕地,低价收购农产品 工矿交通 直接控制、实行“军管理”和“委托经 运输业 营”,“中日合办”的“统制事业”,由 日方掌握经营权,使中国成为日本工业的 原料基地。 金融业 强占银行,掠夺金银、现款;滥发伪币, 印制军用票,增加100多种杂税。 强制劳役,强制征兵,强制移民 或送往日本服苦役。
劳动力方面
正在掠夺中国民财的日本士 兵
日军在大连押送华工上船
; 菲律宾电竞圈;
下了法则,若是敢在这里为非作歹,修炼邪功の话,就是自寻死路.所以相对于其它各处来说,雪源这种地方,就是九天十域名副其实の,纯粹の修行之地,真正の修行者の福地.只不过要进入其中,就需要得到这里法则の认同,不是壹个人就能轻易の进入了.根汉来到这里,却没有任何问题.他早 年便得到了红尘女圣留下の七种圣液,用七种圣液淬过体,同时还得到了红尘女圣の入梦奥义,可以说与红尘女圣也有不解之缘.这里の红尘女圣,并不是九华红尘界,所指の红尘女神.壹个是自称红尘女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4月12日
一、说教材
二、说学生 三、说方法与过程
一、说教材
1、教材特点、要求
2、本节内容的地位
(1)知识与能力 3、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
学生掌握、了解的知识:
沦陷区、殖民统治、抗战 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日本侵 华方针的改变、汪伪政权、野 蛮的经济掠夺、奴化教育、日 伪的镇压和沦陷区人民的反抗 731部队、慰安妇
(1)东北割让给日本,蒙疆、华北、长江下 游、华南岛屿由日军长期占领。 (2)政权从中央到地方都由日本顾问监督。
(3)军警由日籍教官训练,武器由日本供给。 (4)政府财政由日本控制,中国一切资源由 日本任意开发。 (5)禁止一切抗日活动。
back
补充材料一:中日开战前日军包括预 备役和后备战斗兵力共160万人,到1938 年,日军共伤亡44.7万人;
材料二、1938年在侵华战争中的消耗 的物资有92%从美国进口的; 材料三:在抗战八年中根据地的军民 与日伪军作战3.2万多次,毙伤日伪军35 万人;
BACK
方面 农业 工矿业
金融业 劳动力
方式或手段
目的
危害
back
“1939年日本人在湖南的民墙上写有这样的标 语:‘吃中国人的鸡,睡中国人的妻,杀中国的傻 东西。’这让中国人痛感侮辱和羞耻的标语,也正 是日本人暴行的生动写照,而今天日本右翼还名之 为‘解放’,公然颠倒黑白,这是对我国的公然挑 衅和侮辱! 昨天的历史已过去了50多年,日本犯下罄竹难 书的罪行,现在我们往往很难直接感受到了,有的 人甚至已经忘了,所以作出了有损国格的事,这方 面的事同学们能想到什么吗?(赵微军旗事件、珠 海的卖春事件、韩国李成延事件)历史是面镜子能 使我们反省,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
back
“以华制华”
“以战养战”
“顺民、同化”
殖 民 统 治
back
题目:
1、根据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和我 们所了解的中日关系的现状,你认 为我们该如何对待日本,处理好中 日关系? 2、课外请同学们通过调查、采 访等手段,了解日本当年在衢州有 哪些暴行?并谈谈你的感受。
(版权所有 严禁盗版)
能力的培养:
A、通过让学生对日本殖民统治 史实的归类,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归 类的能力和习惯 B、通过让学生思考“日本在侵 占中国大片地区后会遇到哪些问题和 困难?最突出的是什么?哪些因素造 成的?怎么解决?”以此培养学生的 历史想象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A、通过让学生对经济掠夺的 内容进行表格设计,培养制表归 纳的方法 B、通过分析日本怎么解决兵 力、物力、财力不足,完成课后 作业,使学生逐步掌握探究式学 习方法,以逐步改变学生被动的 学习方式
哪日 些本 问会 题遇 到
学 生 想 到 的 各 种 问 题 进 行 归 类
什 么 问 题 最 突 出
兵 力 物 力 财 力
back
哪 些 因 素 造 成
日 方 中 方 政 治 、 经 济 、 文 教
怎 么 解 决
改变侵华方针 扶植傀儡政权
各方面的掠夺
(重难点) (重点)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日支新关系调整纲要》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揭露日本殖民统治 的罪恶和汪伪政权的卖国罪 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4、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与难点:日本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 (2)重点:A、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 B、爱国主义情感 (3)难点:如何把知识习得、能力培养、情 感教育有机联系起来
二、说学生 1、知识经验
2、方法技能态度
三、说方法与过程
方法与过程
方 法 问题讨论 法 导题 切题 过 程 入题 讨题析题 补题 结题 深题
1 结构 题目 2 话 布鲁纳知识 结构理论
做法
理论依据
杜威做中学
理由
图片 图 附问题 建构主义backback
【附】老师设计的问题: (1)在当时的情况下,日本在侵占中国大片地区后会遇到哪 些问题和困难?什么问题最突出、最迫切? 由哪些方面的原因 造成?怎么解决? go (2)日本为什么要在中国扶植建立傀儡政权,不自己直接统 治? (3)经济上日本有何先天不足?如何解决呢?学生一般容易 想到对外掠夺,老师补充日本对内加紧经济控制:1938年产量 月,日本国内一切金属消费实行配给制,几乎完全停止了非军 用金属及橡胶的生产,允许学生赤脚上学。但当靠这些措施, 解决不了战争的需要,加紧对外掠夺,特别是对我国的掠夺, 成了日本进行长期战争的重要手段。根据课文内容,同学们能 设计一个表格来帮助我们掌握日本是怎样对我国进行野蛮的经 济掠夺的?(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奴化教育主要哪几方面进行?重点是什么?这样做的主 要目的是什么? (5)你认为最重要、最高明的侵略分别是哪方面? bac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