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智慧农业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视频监控系统在智慧农业中应用
视频监控系统的作用
视频监控系统是智慧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实时监测农业生产现场的情况 ,包括作物生长状况、病虫害情况、环境参数等,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
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场景
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温室大棚、果园、养殖场等农业生产场所。通过安 装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实现对农业生产环境的全方位监测,并通过网络平台 将数据实时传输到管理中心,方便管理人员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
06
CATALOGUE
运营维护与持续升级策略
设备巡检和故障排查机制建立
设立定期巡检制度
对智慧农业视频监控系统 的关键设备进行定期巡检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故障快速响应机制
建立故障快速响应机制, 对设备故障进行及时发现 、报告和处理。
远程技术支持
提供远程技术支持服务, 协助用户解决设备使用过 程中的问题。
智能管理
引入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视频数据的自动 分类、检索和分析。
云存储服务
利用云存储服务,实现视频数据的远程备份 和共享。
04
CATALOGUE
智能分析与报警功能开发
图像识别技术在智慧农业中应用
作物生长状态监测
农业环境监测
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实时监测作物的 生长状态,包括叶片颜色、大小、形 状等,为精准农业提供数据支持。
异常行为识别
通过分析农田中的行为模式,识别异常行为,如 偷盗、破坏等,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
数据挖掘与模式识别
利用数据挖掘和模式识别技术,分析历史数据和 实时数据,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和异常行为模式 。
报警信息处理和反馈机制构建
报警信息分类与处理
对识别出的异常行为进行分类和处理,生成相应的报警信息,如声音、短信、邮件等。
《2024年智慧农业大棚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范文

《智慧农业大棚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智慧农业成为了农业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
智慧农业大棚监控系统是智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集成物联网、传感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对农业大棚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智能调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文将介绍智慧农业大棚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二、系统设计1. 系统架构设计智慧农业大棚监控系统采用分层设计的思想,主要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
感知层负责采集大棚环境数据,传输层负责将数据传输到服务器端,应用层负责数据的处理和展示。
2. 硬件设计(1)传感器:传感器是智慧农业大棚监控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CO2浓度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测大棚环境参数。
(2)控制器:控制器负责接收传感器数据,并根据预设的阈值进行相应的调控操作,如调节温室遮阳帘、通风口等。
(3)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和有线网络设备,用于将传感器数据传输到服务器端。
3. 软件设计(1)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系统通过与硬件设备的通信,实时采集大棚环境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和存储。
(2)数据分析与展示:软件系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通过图表、报表等形式展示给用户,帮助用户了解大棚环境状况和作物生长情况。
(3)智能调控:软件系统根据预设的阈值和调控策略,自动或手动调节温室设备,如调节温室遮阳帘、通风口等,以保持大棚环境在最佳状态。
三、系统实现1. 硬件实现硬件设备选型与采购: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控制器和网络设备,并进行采购。
设备安装与调试:将硬件设备安装在大棚内,并进行调试,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并采集准确的数据。
2. 软件实现(1)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通过与硬件设备的通信,实时采集大棚环境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和存储。
采用数据库技术对数据进行管理和维护。
(2)数据分析与展示模块:通过数据分析算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以图表、报表等形式展示给用户。
智慧农业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智慧农业监控系统解决方案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键盘上,闪烁着未来农业的希望。
作为一位有着十年方案写作经验的老手,我深知,每一个字的敲击都关乎着农业的未来。
那么,我们就直接进入主题吧。
智慧农业监控系统是什么?它是一套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目的是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下面,我将一步步为大家展开这个方案的细节。
一、系统架构想象一下,整个智慧农业监控系统就像是一个神经网络,农田、气象站、传感器、数据中心,它们都是这个网络中的节点。
农田里安装的各种传感器,就像神经末梢,实时收集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强度等数据。
气象站提供的大气数据,则是神经网络中的中枢,指导着整个系统的运作。
1.数据采集层:包括农田、温室、大棚等种植基地的传感器,以及气象站的各种设备。
2.数据传输层:利用无线或有线网络,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
3.数据处理层: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分析和处理,形成有价值的信息。
4.应用层:根据分析结果,自动调节灌溉、施肥、温湿度等农业生产条件。
二、功能模块1.环境监测模块:实时监测农田的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强度等指标,确保作物生长环境的稳定。
2.气象监测模块:收集气象数据,预测未来天气变化,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3.生长监测模块: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实时监测作物生长状况,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
4.自动控制模块:根据监测数据,自动调节灌溉、施肥、温湿度等生产条件,实现智能化管理。
5.数据分析模块: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找出规律,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
三、实施方案1.在农田、温室、大棚等种植基地安装传感器,收集数据。
2.在气象站安装监测设备,收集气象数据。
3.建立数据中心,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4.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农业生产计划,实现智能化管理。
5.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四、效益分析1.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智能化管理,减少人力投入,降低生产成本。
智慧农业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系统特点
高清视频采集
高分辨率:支持1080P、4K等 高清视频采集
宽动态范围:适应不同光照条 件下的监控需求
低照度性能:在低光照条件下 也能保持清晰的视频质量
智能分析:支持人脸识别、行 为分析等智能功能
实时监控
01
02
03
04
24小时不间断 监控,确保农业 生产安全
高清画质,清晰 显示农作物生长 情况
作效率
农田环境监测
01
监测内容:土壤湿度、温度、光照、降雨 量等
03
数据分析:利用AI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 行分析,预测农田环境变化趋势
02
监测方式: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采 集数据
04
预警功能:当监测到异常情况时,及时发 出预警信息,提醒农户采取措施应对
水产养殖监控
01
实时监控:通过摄像头实时监控水产养殖场 的环境、水质、鱼类活动等情况
智能识别: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识 别农作物病虫害、生长状况等
智能分析系统
智能决策:根据预警信息,提供针 对性的解决方案,如喷洒农药、灌 溉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智能预警:根据识别结果,提前预 警可能出现的问题,如病虫害、干 旱等
智能控制: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 对农业设备的远程控制,如自动喷 洒农药、自动灌溉等
02
传输设备:用于将采集到 的视频和传感器数据传输 到后端服务器
04
数据传输设备
01
网络摄像头:用于采集视频 图像
04
监控服务器:用于存储和管 理视频数据
02
网络交换机:用于连接摄像 头和监控服务器
03
路由器:用于连接监控系统 和互联网
智慧农业系统界面设计方案

智慧农业系统界面设计方案智慧农业系统是一种综合利用信息技术和传感器等设备的农业生产管理系统,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在设计智慧农业系统界面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界面简洁明了:在设计界面时,应遵循简洁、直观的原则。
通过简洁明了的界面设计,使用户能够迅速找到所需信息,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率。
2. 操作便捷性:智慧农业系统需要用户进行各种操作,如设定养殖环境参数、监控农田状况等。
为了提高用户的操作便捷性,可以采用图形化界面,提供直观的操作按钮和界面元素,使用户可以轻松地进行各种操作。
3. 数据可视化:智慧农业系统需要收集和处理大量的数据,如气象数据、土壤数据、作物生长数据等。
为了更好地展示这些数据,界面设计应注重数据可视化,例如通过图表、动态图像等方式展示数据,让用户能够直观地了解数据的变化趋势和关联关系。
4. 实时监控:智慧农业系统需要实时监控农田状况,如温度、湿度、PH值等。
在界面设计方案中,可以采用实时监控的方式,将这些监测数据以实时更新的方式展示在界面上,使用户可以随时了解农田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5. 报警功能:智慧农业系统需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如温度过高、湿度过低等。
在界面设计中,可以设置报警功能,当农田状况异常时,系统能够发出警报,并将相关信息及时通知用户,以便用户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损失。
6. 移动端适配:由于用户可能需要随时随地监控农田状况,因此智慧农业系统的界面设计应考虑在移动设备上的适配。
界面应具备响应式布局,能够自动适应不同设备的屏幕大小和分辨率,使用户可以方便地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上使用系统。
基于以上要点,一个智慧农业系统的界面设计方案可能如下:1. 主界面布局简洁,以功能模块为导航,如“养殖管理”、“种植管理”、“环境监测”、“数据报告”、“系统设置”等。
2. 每个功能模块的界面能够清晰明了地展示相关信息和操作按钮,如在养殖管理模块中,可以展示当前养殖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数据,并提供设定养殖环境参数的按钮。
基于单片机的农业大棚智能监控网络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农业大棚智能监控网络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农业大棚智能监控系统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个系统可以帮助农民监测植物生长环境的各种参数,辅助农民进行农作物的及时管理和调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个基于单片机的农业大棚智能监控网络系统的设计,以及它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前景。
一、系统设计概述1)系统功能基于单片机的农业大棚智能监控网络系统通常包括环境监测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用户界面模块。
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 监测大棚内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 基于传感器数据,实时分析大棚内环境的变化;- 控制通风、灌溉等设备,实现远程操控;- 数据传输和存储,实现数据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用户界面的设计,便于农民远程监控和管理。
2)系统组成系统主要由传感器、单片机、无线通信模块、执行器等组成。
传感器用于采集环境参数数据,单片机负责数据处理和控制,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执行器用于执行控制指令。
3)系统优势相比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基于单片机的农业大棚智能监控网络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 实时监测:可以实时监测大棚内的环境参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远程控制:农民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远程控制大棚内的设备,方便灵活;- 数据分析:系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为农民提供决策参考;- 节约成本:降低人工成本和资源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系统工作原理1)传感器采集数据传感器负责采集大棚内的环境参数数据,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
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可以满足不同的监测需求,比如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
2)单片机数据处理单片机负责接收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分析。
单片机可以根据预设的环境参数范围,判断当前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可以发出报警或控制指令。
3)无线通信模块传输数据单片机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输到远程监控中心或用户手机、电脑上。
51单片机智慧农业系统设计方案

51单片机智慧农业系统设计方案智慧农业系统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传统农业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管理。
本方案基于51单片机设计一个智慧农业系统,可提供温室农作物的自动化管理、环境监测、智能灌溉等功能。
系统硬件设计方案:1. 主控模块:采用51单片机作为系统的主控芯片,负责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包括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运动控制等功能。
2. 传感器模块: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实时监测温室内的环境参数,并将数据传输给主控模块。
同时,还可以加入土壤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等,以更全面地监测环境状况。
3. 执行器模块:包括水泵、灯具等执行器设备,通过控制电路与主控模块相连,实现对温室内灌溉、补光等功能的控制。
4. 显示模块:可以通过液晶显示屏显示温室内的实时环境数据,如温度、湿度等。
系统功能设计方案:1. 自动化灌溉:系统采集土壤湿度数据,并利用51单片机进行分析。
当土壤湿度低于设定值时,系统会自动开启水泵进行灌溉,使土壤湿度恢复到合适的水平。
2. 环境监测: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对温室内的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数据传输给主控模块。
主控模块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提供详细的环境状况报告。
3. 智能调光:利用光照传感器监测温室内的光照强度,当光照不足时,系统自动开启灯具进行补光,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4. 远程监控与控制:通过与互联网连接,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远程监控温室的环境状况,并可远程控制系统的运行,如开启灯具、进行灌溉等。
系统软件设计方案:1. 数据采集与处理:主控模块通过串口通信协议,与传感器模块进行数据通信与采集,并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
2. 数据显示与报告:系统通过液晶显示屏将温室的环境数据实时显示出来,用户可以直观地了解温室的环境状况。
同时,系统还可以生成详细的环境报告,帮助用户做出相应的决策。
3. 远程控制与监控:系统与互联网连接,用户可以在手机或电脑上安装相应的APP或软件,实现对温室的远程控制与监控。
智慧农业系统需求设计方案

智慧农业系统需求设计方案智慧农业系统需求设计方案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智慧农业已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方向。
智慧农业系统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还可以对农作物生长环境进行监控和管理,实现精确施肥、精准灌溉等。
本文将介绍智慧农业系统的需求设计方案。
二、系统功能需求1. 生长环境监测功能:系统需要能够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数据通过云平台进行存储和分析。
2. 智能施肥功能:系统需要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土壤状态,智能判断应施加的肥料种类和用量,并能自动进行施肥操作。
3. 精准灌溉功能:系统需要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检测土壤湿度,根据作物的需水量进行精准灌溉,并能根据实时监测的天气情况自动调整灌溉计划。
4. 病虫害监测与预警功能:系统需要根据摄像头监测农田的状况,识别并预警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和变化,辅助农户及时采取措施。
5. 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功能:系统需要通过云平台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生成数据报表和图表,为农户提供决策支持,帮助其进行合理的农产品种植计划和生产管理。
三、技术需求1. 网络通信技术:系统需要建立农田与云平台之间的通信网络,以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远程控制。
2. 传感器技术:系统需要选用适合的传感器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土壤湿度、温度等进行监测。
3. 摄像头技术:系统需要选用高清摄像头对农田进行实时监测和病虫害的识别。
4. 数据存储和分析技术:系统需要建立云平台进行监测数据的存储和分析,提供决策支持功能。
5. 控制系统技术:系统需要具备对农业设备进行自动控制的能力,如施肥机和灌溉设备的自动控制等。
四、系统实现方案1. 硬件设备方案:选用传感器、摄像头、控制设备等硬件设备,并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连接。
2. 软件系统方案:开发适用于农业生产管理的软件系统,包括数据监测、数据存储与分析、决策支持等功能。
3. 网络通信方案:建立农田与云平台之间的通信网络,保证数据的实时传输和远程控制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农业远程监控系统设计作者:王雪来源:《农业与技术》2019年第08期摘要: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远程监控技术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传统农业也开始逐渐向自动化控制的智慧农业方向发展,不但能够解放大量的劳动力,还能提高农作物产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智慧农业中,能够解决人多土少带来的粮食短缺问题。
基于自动化控制技术结合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将是未来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的现代水平。
本文重点分析了智慧农业的远程监控系统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
关键词:智慧农业;物联网技术;远程监控;系统设计中图分类号:S220.2 文献标识码:ADOI:10.19754/j.nyyjs.20190430013前言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
同时也带动了农业的智慧化发展,国内外相关行业纷纷将研究重点转向农业智能化控制方向。
我国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现代化技术水平程度普遍还是比较低,特别是在我国的广大偏远的农村地区。
如何通过科学技术生产出高质优产的农产品,同时解放劳动生产力,通过更少的人力解决农业生产问题。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的自动化控制、智能化管理成为了研究学者研究的主题,实现农作物生长的实时监测的智慧化农业也成为了人们重点研究的领域。
目前智慧化农业主要采用的是物联网技术、加上各类控制器件、传感器器件。
通过各种传感器获得的数据进行实时显示并进行相应光强度、pH值、二氧化碳含量、土壤养分的控制,确保作物生长的最佳生成环境。
远程控制的实现使技术人员能够监视和控制办公室内多个温室的环境。
利用各类传感器来测量农作物生长所处的环境,可以为温室精确控制、实现增产、提高品质等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1 系统总体设计智慧农业远程监控系统是利用物联网、移动传感、互联网、云服务等信息技术,对农作物生长过程进行准确监控和自动控制,实现及时报警和农作物的科学管理。
智能农产品网络系统的推广应用,减少了农业劳动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加快我国现代智慧农业的发展。
本系统的主要包括有:数据处理管理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生长因子监控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数据传输系统。
智能农业生长因子监测是整个监测系统的核心。
智慧农业远程监控系统结构框架图如图1所示。
1.1 信息感知技术农业信息识别技术是智能农业的基础,是智能农业的神经末梢,是整个农业智慧链中最大、最基本的需求环节。
农业信息识别技术主要涉及各类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技术在智慧农业网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农业传感器主要收集有关各种农业因素的信息,包括光、温度、水、肥料和作物。
同时还包括各类外界环境的空气环境,如氨气或二氧化硫、空气中的粉尘、水滴、气溶胶浓度、温度、湿度等参数、溶解氧、酸碱度等参数。
1.2 信息传输技术信息传输是智慧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
其中使用最多的就是各类无线传感器,由于农业的特殊地理环境,无线网络是智慧农业中最常用的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将农业中各部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一般需要由多个传感器组成,将整个区域连成一片区域。
在智慧农业信息传输领域,常用的技术主要有WiFi技术、GPRS/3G/4G网络技术、ZigBee技术。
智慧农业无线网络和安全应用技术,它广泛应用于农田灌溉、农业资源监测等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建设。
本系统选择的传输技术的4G技术,采用的是华为的4G芯片完成无线网络的搭配,考虑到系统成本问题,4G芯片采用AT配置方式实行透明传输,通过华为云完成无线数据的组网功能。
1.3 信息处理技术信息处理是远程监控的基础,是获取数据结果的重要处理方式,它包括云计算、地理信息、专家、决策等信息系统。
“云计算”在多台计算机的存储库中分配计算任务,并根据需要计算各种应用程序的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对各种软件服务的访问。
智能农业中大量的认知信息需要有效的信息处理技术。
云计算可以实现信息存储资源和计算能力的分布式共享,提供支持大容量信息的智能信息处理功能。
地理信息主要包括农作物的生长环境管理、作物苗木、病虫害发生率、作物产量、空间信息的地理统计处理等空间信息数据库。
为了进行图形转换和表现,为辨证提供了有意义的分析。
专家系统(Concept System,ES)是利用领域特定的专业知识,通过推理计算机代理来模拟复杂的、特定的问题,这些计算机代理可以由人类专家解决,并实现与专家相同的问题解决能力。
发展农业专家的目的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专家多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克服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回答、解释、判断需要解决的农业问题,即作出决断。
建议计算机在农业活动中与人类农业专家相似。
决策支持系统(DSS)是一种通过数据、模型和知识来进行决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应用非常广泛,无论是农作物种植、农业设备设计、农业养殖信息管理等众多领域。
智能控制技术(ICT)是控制理论发展的新阶段,它主要用于解决农作物生长信息处理的复杂控制问题系统。
目前,信息处理技术的主要是实时处理、精确分析、模糊控制等方面还有待技术提高。
2 系统硬件设计本系统采用AT89C51为MCU。
AT89C51是一种8位MCU,功耗比较低,可编程Flash 存储器达到8KB大小。
AT89C51是Atmel公司生产的一款高效低成本单片机,通过采用了非易失性的存储技术进行设计制造,与工业级别80C51产品在程序设计方面完全可以相互交换。
AT89C51在低功耗等控制功能比较简单的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数据采集包括各类农业传感器,主要包括温度传感器、光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土壤成分分辨传感器等,同时还包括各类控制器件,包括通风光照、温湿度,数据处理等控制器。
利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空气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相应参数,准确监测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促进作物高效高产。
这是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的关键。
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无线收集器收集的各种环境参数上传到服务器管理平台。
同时,从服务器发送的命令被发送到控制器。
基于4G网络,向温室各控制节点发出控制命令。
通过对温室电气设备的远程实时控制,创造了一个舒适的作物生长环境。
3 软件设计智能农业将功能划分为应用层、管理层、基础功能层和数据层,模块化复杂系统的功能逻辑,明确各功能点与模块中不同模块之间的数据交互和调用关系。
下面的数据库设计和详细的实现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智能农业监测系统是基于B/S模式的系统平台。
由于Internet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推广,C/S结构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全球网络互联、系统升级和数据共享的新挑战。
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一种改进的C/S结构,通过访问智能农业监测系统网页来管理用户的远程登录、查询和监测系统。
它不仅满足了农业信息远程实时访问的要求,而且降低了系统开发和维护的难度。
通过采集环境参数和主机指令,进行套接字通信。
因此,通信模块是系统的关键部分,关系到系统整体运行的可靠性。
客户端可以将收集到的各种环境因素数据分组并发送到服务器。
服务器可以根据协议反转数据。
所分析的数据存储在对应于mysql数据库表的字段中。
智能农业监测系统中较重要的功能模块有:用户管理模块、管理员管理模块、生长因子监测模块、历史数据查询模块、电气设备控制模块。
连续改进、调试、运行和智能农业监测系统的几个重要功能模块已达到预期效果;可以运行整个系统来发现智能农业监测系统。
4 总结本文是基于AT89C51控制的智慧农业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各类农业传感器来采集农作物生成环境的各种参数,并通过4G无线组网网络完成区域的组网,同时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到室内监控系统进行作物生成的实时生成环境监控。
基于的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对于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实现我国农业智慧现代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智慧农业的发展及物联网技术应用给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方向,向人们展示了先进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让更多的农业产业主动选择进行智慧化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产量,增加收益。
在设计过程中对智慧农业主要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结合网络云技术实现数据实时传输、实时处理保证数据更加精准,控制更加智能。
随着智慧农业数据处理技术的不断完善,通过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处理的结果会更加精确。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能够极大的逐渐农业的智能化发展,能为农业发展方向提供便利。
在目前的形势下,智慧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其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通过物联网技术带动我国农业向智慧农业发展,对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能够缩小农村与城镇间的贫富差距。
物联网技术为智慧农业发展提高的可靠的技术保证,同时智慧农业也使物联网技术有了展示强大生命力的舞台,充分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我国智慧农业中,争取我国农业早日实现全面现代化。
参考文献[1] 孟祥莲,王嘉鹏,张世龙. 基于云平台的物联网农业大棚监控系统研究[J]. 黑龙江科学,2017,8(15):1-2.[2] 王韦伟. 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和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 南京理工大学,2014.[3] 徐晓雨,张旭,朱勇.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监控系统设计[J]. 信息记录材料,2018,19(5):100-102.[4] 杨宝朔,漆昌桂,李志敏. 基于物联网的温室远程智能监控系统的研究[J]. 物联网技术,2017,7(10):54-55.[5] 张成良. 基于ZigBee的远程田间监控系统设计与研究[D]. 山东农业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