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型与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急性加重期临床与CT的相关性分析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病理和影像诊断

作者单位: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放射科 (王
万方数据 振光为在读博士研究生)
・ 3..・
中华放射学杂志 8KK. 年 3 月第 5G 卷第 3 期V ;>+) H O%F+ID,L%? 8KK. ,WID 5G ,0I/ 3
[ ,- ] 低。在诊断 !"# 较困难的病例中, $%&’()*&(+) 等 强调各种
布; 两者的病变范围和磨玻璃样密度所占的比例差异无显著
[ ,8 ] 性意义。HI>JI> 等 报道经病理证实的 01"# 33 例, 作者按
病变共存是非常重要的征象。 ./ 01"# 与 2"# 的鉴别: 2"# 病理特点是肺泡腔内弥漫分 布的巨噬细胞聚集, 可伴间隔内成纤维细胞增生, 但胶原沉 积不明显。部分 01"# 病例的肺泡腔内也可有巨噬细胞聚 集, 但呈局灶分布, 伴明显的间质改变。有时 01"# 与 2"# 鉴 别困难, 但鉴别两种疾病的临床意义不大, 因为 2"# 和 01"# 的预后以及对激素的反应敏感程度非常相似
的生 存 率 分 别 为 =LU 和 !#U[L],死 亡 率 为 D"U Z
=, <] <"U[L, 。在组织病 理 学 上, 细 胞 型 >?67 与 E67 较 易 鉴
别, 前者以慢性炎性细胞浸润为主。E67 的特点是新老病灶 共存, 即早期病变 ( 慢性炎性细胞浸润) 、 进展期病变 ( 胶原
[O]
不同类型间质性肺炎患者临床特点及CT征象特点分析

不同类型间质性肺炎患者临床特点及CT征象特点分析祝望才【期刊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年(卷),期】2019(017)010【总页数】4页(P44-46,95)【关键词】间质性肺炎; CT征象; 高分辨率CT【作者】祝望才【作者单位】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湖北武汉 430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3; R563.1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a, IIP)是一类原因不明、可累及两肺实质及间质的疾病群,不同类型的IIPs在临床、病理及影像学方面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表现[1-3]。
2002年美国胸科学会及欧洲胸科学会(ATS/ERS)联合公布了IIP的组织学及临床分类,主要分为特发性肺纤维化、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呼吸性细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疾病、脱屑性间质性肺炎、隐源性机化性肺炎、急性间质性肺炎及淋巴性间质性肺炎[2]。
高分辨率CT是临床常用诊断间质性肺疾病的手段,其诊断具有迅速、无创、可重复性强等优点[4-5]。
本研究将高分辨率CT作为肺疾病的检查手段,探究不同类型的IIPs患者临床特点及CT征象特点,为临床IIPs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48例IIP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经开胸或胸腔镜肺组织活检证实;符合美国胸科学会及欧洲胸科学会在2002年发表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分类的多学科共识报告[2];肺活检前行高分辨率CT检查。
排除标准:恶性肿瘤、结核等原因引起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合并严重肺部感染及其他肺部疾病患者;胶原疾病、职业、环境及药物等已知原因引起间质性肺炎患者;长期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者。
1.2 方法 CT扫描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的Lightspeed16排螺旋CT机。
患者取仰卧位,双手高举过头,使肩胛骨外展暴露胸部,由肺尖至肋膈隐窝连续吸气后屏气扫描。
扫描参数:电压140kV,电流300mA,层厚1~2mm,间距10mm。
间质性肺炎高分辨率CT表现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45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APR. 2022, Vol.20, No.04 Total No.150【通讯作者】李 展High-Resolution CT Findings of Interstitial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04月 第20卷 第04期 总第150期面、隆突层面、下肺静脉层面、右膈顶层面)分析,由2名经验丰富的副主任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判定,如有异议交由主任医师复核。
1.4 肺部受累HRCT评分 依据Muller法对患者进行HRCT评分[6],取主动脉弓上缘、隆突及膈肌上1cm层面,依据肺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划分为3级:1级为单纯的磨玻璃影,2期为网格样影,3级为蜂窝状改变。
计算病变区域占每个肺区比例,并依据占比进行评分:0分:无;1分:1%~25%;2分:26%~50%;3分:51%~75%;4分:76%~100%。
三种改变累加后得HRCT评分。
1.5 研究分组 依据患者HRCT评分的中位数将94例患者分为两组,HRCT评分≥3.85分作为高HRCT评分组,HRCT评分<3.85为低HRCT评分组。
1.6 观察指标 采用肺功能测定仪(德国耶格公司生产)检测患者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TLC%)。
采集患者外周血测定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酸性成纤维细胞因子(FGF-1)水平。
并对患者肺功能指标、血清学指标与HRCT的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
随访时间截止到2020年7月,记录患者生存情况。
1.7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采用t检验。
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
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计算患者生存情况,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55例薄层CT表现和病理分型对照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55例薄层CT表现和病理分型对照王振光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年(卷),期】2003(26)3
【摘要】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IP)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一种;最初本病按照炎症和纤维化的程度分为炎症为主型、炎症和纤维化并存型及纤维化为主型。
近来,分为两个主要组织学类型:细胞型和纤维化型。
作者研究的目的是发现NIP不同病理亚型中的特征性薄层CT表现。
作者通过手术肺活检并按照Katzenstein和Fiorelli的病理诊断标准,将确诊的55例NIP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16例,女39例,年龄30~71岁,平均55岁。
【总页数】1页(P137-137)
【关键词】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薄层CT;病理分型;诊断
【作者】王振光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1;R816.41
【相关文献】
1.普通型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的鉴别诊断[J], 易祥华;李惠萍;何国钧;史景云;张韵;李霞
2.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高分辨率CT表现及其病理学特点 [J], 蔡后荣;戴令
娟;曹敏;孟凡青;魏静义
3.普通型间质性肺炎与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急性加重的临床与病理表现 [J], 田欣伦;朱元珏;许文兵;施举红;冯瑞娥;徐作军;刘鸿瑞;王孟昭;徐峰;黄慧
4.普通型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的鉴别诊断分析 [J], 杨亚琴;杜敏娟;徐晓光
5.表现为磨玻璃结节的肺腺癌薄层CT征象分析及病理分型对照 [J], 顾康琛;田楷;姚文君;王龙胜;杨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种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比较讨论

3种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比较讨论【摘要】目的:分析3种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供临床借鉴。
方法:以2016年1月-2018年7月本院接诊的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脱屑型间质性肺炎以及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病患7例为研究对象,并对所选病例的病理、临床以及高分辨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本组7例病患的发病年龄为(53.24±6.24)岁,女性多于男性,且有不同程度的咳痰症状,部分伴气短以及咳嗽等症状。
对于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病患来说,存在有velcro啰音,高分辨CT检查提示有磨玻璃样变的情况,通常分布在胸膜下方。
对于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病患来说,存在沿着支气管血管束进行分布的实变,部分伴磨玻璃样变。
脱屑型间质性肺炎通常存在胸膜下磨玻璃样变的情况。
结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脱屑型间质性肺炎以及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病患的临床症状和阳性体征比较无显著差异,但高分辨CT特征性改变能够对这3种疾病的病理学特征进行清楚地显示。
【关键词】高分辨CT;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影像学特征;临床表现临床上,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属于是一种良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主要为肺实质炎症以及纤维化,且包含有7种临床病理类型,当中,特发性肺纤维化能够根据特异性临床表现,并通过高分辨CT和肺功能检查和其它的6种进行有效的鉴别,但对于其它的6种病理类型则只能利用肺活检法进行诊断[1]。
因早期的正确诊治对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预后以及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和意义,所以,临床需要加强对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进行学习和研究的力度,以尽可能的提高本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让患者能够得到及早的对症治疗。
此研究,笔者将着重分析3种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6年1月-2018年7月本院接诊的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病患3例、脱屑型间质性肺炎病患2例以及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病患2例,年龄为45-73岁,平均(53.24±6.24)岁;女性有5例,女性有3例;病程在2-14个月之间,平均(6.93±0.97)个月。
新冠肺炎后遗症:间质性肺炎的CT、诊断和治疗,附专家建议

新冠肺炎后遗症:间质性肺炎的CT、诊断和治疗,附专家建议文献: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分会.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间质病变诊断和治疗专家建议 [J]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0。
早期流行病学2020年左右的研究显示,COVID-19感染后,约30%~60%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肺间质改变,但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
急性期,无法预测患者后期是否会出现不可逆的肺间质纤维化改变。
影像学特征部分患者在核酸连续转阴后,病灶仍吸收不理想,甚至出现纤维化过程:网格影增多、胸膜下线形成、牵张性支气管扩张。
肺间质病变何时复查影像学尚无确切依据,建议:(1)进展期,建议1周左右复查胸部CT;(2)修复期,若临床表现稳定,可2~4周复查胸部CT,随着病程时间逐渐延长复查间隔;(3)危重者则根据临床需要决定。
治疗部分COVID-19引起的肺间质病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有逐渐好转的趋势。
不建议常规给予抗纤维化治疗。
抗纤维化治疗时机:胸部HRCT表现为明确间质性病变,且动态随访有逐渐加重趋势,肺功能有明确恶化。
抗纤维化治疗:修复期,影像学上出现肺间质纤维化的征象(胸膜下线、牵张性支气管扩张、肺结构扭曲或蜂窝样改变等),且病变进行性加重时,可酌情考虑使用抗纤维化药物。
虽然目前没有循证医学证据,但是,下面这些药物可以酌情使用。
(1)吡非尼酮:400~600 mg,3次/d,或吡非尼酮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
(2)尼达尼布:150 mg,2次/d。
激素:修复期,有明显肺间质病变,或变较急性期进展,特别是血清炎性指标升高,肺部影像学以机化性肺炎或NSIP(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建议使用中小剂量激素(1~2mg/kg体重),2~4周,可能有用。
康复治疗。
后记看完专家共识,感觉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反正就是,依靠大家的后续研究。
我的文献阅读例1,慢慢恢复。
例2,慢慢的恢复。
例3,运气不好,肺纤维化逐渐加重。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分析

肺炎 ( N S 1 P ) 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 探讨 其临床影像特点及 高
分辨率扫描技术 ( H R C T ) 应用价值。 1 资 料 与 方 法
为肺泡 间隔内淋巴细胞 和浆 细胞 的混 合浸润 , 其炎性 细胞 浸润
的程 度 较 U I P和 D I P等 其 他 类 型 的 问 质 性 肺 病 更 为 突 出 。与
中 央部 支气 管较 少 累 及 。⑤ 一 般肺 结 构 完 整 , 肺 结 构 的 破 坏 及
2 . 1 X线胸片 : 肺纹理增 多 、 增粗 、 紊乱 、 模糊 1 1 例, 显示下肺斑
点斑 片状致密影 6例 , 网状改变 1 例。 2 . 2 H R C T表现 : 本组 中 1 0例 病变位于中下肺的外围部 ( 胸膜
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荣华
【 摘要 】 目的 探 讨非特异性 间质性肺 炎( N S 1 P ) 的临床 影像 学特 点及 高分辨率扫描技 术 ( H R C T ) 诊 断价值 。
方法 对1 1例 N S I P患 者 的 临床 及 影 像 资料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结 果 临床 以 渐 近 性 呼 吸 困难 双 肺 底 闻及 爆 裂 音
2 0 1 5年 3月 第 4 2卷 第 5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P r a c t i c a l Me d i c i n e M a r . 2 0 1 5 .V o 1 . 4 2 . N 0 . 5
・
8 5・
非 特 异 性 间质 性 肺 炎 的 临床 影 像 学 特 点 分 析
为特 点 ; 影像 学表现 以两中下肺 外围部磨玻璃 影 、 网格 影改变 、 牵拉 性细 支气管扩 张为特征 。结论 N S I P最有的价值影像 学检查 方法, 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 才能提 高其诊 断符合率。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分析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放射科王月波摘,张志勇审核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中的第二常见类型。
原发性细胞型NSIP的生存率几近100%,因此,正确诊断NSIP就十分重要。
高分辨率CT(HRCT)诊断普通型间质性肺炎的本领已被公认,而对NSIP的诊断一直很困难,其原因在于组织学和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
作者搜集最新文摘,就NSIP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表现进行梳理,希望有助于NSIP的正确诊断。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张志勇一、临床表现NSIP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好发于40-50岁女性,起病缓慢,这可能因为其与胶原性血管疾病相关,包括全身性硬化病、多肌炎和皮肌炎、Sjogren综合症及风湿性关节炎。
而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没有性别差异。
在影像学诊断中,寻找有助于诊断未知胶原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很重要。
研究发现能提示胶原血管疾病的有食道异常、胸膜/心包积液或增厚,肺动脉增粗,骨关节病变。
尽管胸膜疾病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常见,但相对于其它胶原血管疾病,纤维间质性病变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罕见。
淋巴结肿大在原发性和继发性NSIP中都可见。
NSIP还与药物的毒性作用、职业暴露、过敏性肺炎有关,对这一点的理解也很重要,因为致病原的移除可以扭转纤维化的发生而改善病程。
另外,与DIP、RB-ILD、呼吸性细支气管肺炎不同的是,NSIP 与吸烟无相关性。
二、病理特点病理学将NSIP分为三型。
细胞型NSIP(第一型)以细胞炎性侵润为主,无明显纤维化;细胞纤维混合型(第二型)炎性侵润和纤维化并存;纤维型(第三型)是以纤维化为主,炎性渗出很少或无。
由于混合型和纤维型在生存率上相似,故把这两型归为一组称为纤维型NSIP。
病理学上需要与NSIP鉴别诊断的疾病很多。
与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鉴别,UIP典型表现是时相不一致,其在与正常肺组织交替区,表现出异形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 i h r s l to e h g e ou i n CT g tt k fe e i lda n ss b t e wo d s a e a l a ip y b te o e b mi h a e di rnt ig o i ewe n t ie s swe l s b o s et rfrr ha . f a Ke y wor ds: u lit rtt lp n u n a;No s e i c Us a n e siilp n u n a;CT;Ac t x c r a in Us a n e si a e e mo i i n p c f u li trtta e e mo i i uee a eb t o
a d 2 c s si n a e n NSI t ini c n i e e c s h r e fs o h mu ce a d h n y o b P <0 05 Co l so P wi sg f a tdf r n e a a d r o mo t s l n o e c m h i f . . nc u i n
特发 性 问质 肺 炎 (do a i it s t l n u o Ii t c ne ti e m — p h r ia p na l ) 是 由 原 因 不 明 的 一 组 间 质 性 肺 疾 病 组 i, i , P
外, 还包括 非 特异 性 间质 性 肺 炎 ( o seicU u l N npcf sa i it st l e e m na N I ) 两者在 鉴 别诊 断上 存 ne ti n u o i, SP , r ia p
第3 6卷 1 2 2 1 第 3期 7 0 2年
黑
龙
江
医
学
~o. 136. . No 3 Ma 2 2 01
HEIL NG JANG MED C OU O I I AL J RNAL
普通 型 与非 特 异性 间质性 肺 炎 急性 加 重期 临床 与 C T的 相 关 性 分 析
L n UO Ho g—h i IJa u ,L i
( h epeS o i lfMe h uCt, i o 10 0 C I A) T eP o l s t H p a o i o i Me h u5 4 0 , H N z y z Abta t0bet e T i ustec ncl n Tb tenU Padaues g f SP src : jci ods s h l ia a dC e e I n c t t e I .Me o s h l i v c i w a oN t d T ec n. h i
成 。不 同 间质 性 肺 疾 病 之 间存 在 着 组 织 学 病 理 上专 属 与 自身特性 的改 变 , 床 比较 常 见 的除 普 通 临
c lm ae il n f1 a e a t ras a d CT o c s s who we e o ti e i g o i s UI wih OLB a d J a e i g o e s NSI 6 r b an d d a n ss a P t n c s s d a n s d a 6 P
d i 0 3 6 /.sn 10 5 7 . 0 2 0 . 0 o :i . 9 9 ji . 0 4— 7 5 2 1. 3 0 6 s
学科分 类 代码 :3 0 2 1 2 .45
中图分类 号 :R 6 . 53 1
文献标 识码 :B
Cln c la i i a nd CT l tv a y i t e P n u e S a e o I Re a i e An l ss be we n UI a d Ac t t g f NS P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we e a ay e e r s c iey Re uis T sn i e e c n c i c r n l z d r to pe t l . v s t hewa o d f r n e i l .Th r r a e s h n y o n UI f ni e e we e8 c s sa o e c mb i P
罗红辉 , 李 佳
( 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 , 广东 梅州 54 0 ) 100
摘要 : 目的 探 讨 普 通 间质 性肺 炎( I ) U P 与非特 异 性 间质 性 肺 炎 ( SP 在 急性 加 重 期 的 临床 及 C N I) T影 像 学表 现 。方 法 选择 l 应 用 纤维 支气管镜 活检 或胸 腔镜诊 断的 U P病例 与 1 6例 I 6例病 理 诊 断 为 N I SP的 病例 在 急性 期 的临床 和 c T影像 学表 现做 回顾性 分析 。 结果 临床 表 现差 异 不 明显 , T诊 断 U P蜂 窝肺 8 C I 例 , SP蜂 窝肺 2例 , NI 对其 中 U P与 N I I SP在 弥漫胶 原沉 积 , 维母 细胞 灶 , 泡 结构 改建 , 下蜂 窝肺 和 大 纤 肺 镜 量 增 生平 滑肌 的肌硬 变 的检 出情 况上 , 在 差异 ( 0 0 ) ( 0 0 。 结论 存 P< . 1 或 P< . 5)
便 于临床康 复 治疗 。
在 临床 表 现上 , I U P与
N I 异性 不 明显 , 用高分辨 的 c SP差 采 T检 查对鉴 别诊 断有很 大帮助 , 并在 肺 活检 病理 检 测诊 断为共 同确诊 , 关键词 : 通型 间质 性肺 炎 ; 普 非特异性 间质性肺 炎 ; 急性 加 重期 ;T影 响 学表 现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