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地域文化《贵州地域文化》全部详解

合集下载

贵州的地域文化特色

贵州的地域文化特色

贵州的地域文化特色哎,说起贵州啊,那可真是个让人心驰神往的地方,地儿不大,文化却深似海,五彩斑斓得跟调色盘似的。

咱们就随便聊聊,贵州那地界儿的地域文化特色,保准你听了心里头痒痒的,恨不得立马买张票飞过去瞅瞅。

首先啊,你得知道,贵州是咱们国家的一个宝藏省份,它坐落在咱们西南边陲,四面环山,水灵灵的,跟个世外桃源似的。

这地方啊,历史悠久得跟那老酒似的,越品越有味儿。

就说那夜郎国吧,听说过没?那可是贵州古代的一大亮点,虽然现在听起来有点“夜郎自大”的笑话味儿,但当年人家可是西南一霸,威风凛凛的。

现在你去贵州,还能找到不少夜郎文化的遗迹,感受一下那古时候的风土人情。

再来说说贵州的民族风情,那叫一个丰富多彩。

贵州啊,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大熔炉,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哎呀,数都数不过来。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和习俗,比如苗族的姊妹节,那叫一个热闹,姑娘小伙子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唱歌跳舞,吃姊妹饭,那场面,简直比过年还喜庆。

还有布依族的查白歌节,也是热闹非凡,大家聚在一起,用歌声传递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说到贵州的美食,那更是让人垂涎三尺。

贵州菜啊,以其独特的酸辣口味闻名遐迩,什么酸汤鱼、辣子鸡、豆腐鱼……每一道菜都是色香味俱全,吃一口就让人停不下来。

而且啊,贵州人还特别会吃,什么山珍野味,到了他们手里都能变成美味佳肴。

你要是去了贵州,可得好好尝尝这些地道的美食,保证让你回味无穷。

除了美食和民族风情,贵州的自然风光也是一绝。

那黄果树瀑布啊,壮观得跟个天然水幕似的,站在瀑布底下,感觉整个人都被水雾包围了,清凉又舒适。

还有那荔波小七孔,美得跟画儿似的,碧水青山相映成趣,让人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

还有梵净山、西江千户苗寨……哎呀,数都数不过来了,总之啊,贵州的自然风光是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最后啊,还得说说贵州的人。

贵州人热情好客是出了名的,无论你是哪里人,只要到了贵州,他们都会把你当亲人一样看待。

他们性格直爽、淳朴善良,对待生活充满了热情和乐观。

(完整word版)地域文化(贵州省情)期末复习指南答案

(完整word版)地域文化(贵州省情)期末复习指南答案

2013年1月“地域文化”(贵州省情)课程期末复习指南一、填空题1.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92.5%的面积为( 高原山地 )和(丘陵 )。

2.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3.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

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

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4.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11年,森林覆盖率达( 41.35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5.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

贵州煤炭资源储量居全国第( 5 )位。

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市)和(毕节市)。

6.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

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乌江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

7.贵州省2011年末总人口为( 4238.44)万人,人口密度为( 240.55 )人/平方千米。

8.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普通话)、苗瑶、壮侗、藏缅等语族。

9.目前铜仁市管辖的4个自治县是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和(玉屏侗族)自治县。

毕节市管辖的1个自治县是(威宁彝族苗族回族)自治县。

10.贵州正在开发的生态畜牧业,是以畜牧业为主体,以(沼气)生产为关键,通过(生态)链、生物链和食物链将农林牧渔业连接起来的一种循环农业。

11.解放后贵州工业加快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能源原材料)工业体系,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机械电子工业体系,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体系和以高科技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12.贵州旅游业的产业形态已由单一的观光型转向多元化的度假型、休闲型、探索型、商务型,(自然生态)旅游、文化遗产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节庆旅游、赏花旅游、探险旅游等,成为国际、国内旅游的热点地区。

【贵州电大】地域文化(本)地域文化(本)01任务-0001辅导答案

【贵州电大】地域文化(本)地域文化(本)01任务-0001辅导答案

地域文化(本)地域文化(本)01任务-0001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5205543 参考资料地域文化(本)01任务-0001试卷总分:100问答题(共1题,共100分)1.(100分)从贵州的自然旅游资源特点说明其成为令人神往的旅游观光胜地。

答:(限999999字)贵州环境独特,地貌类型多样,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溶洞景观绚丽多彩,野生动物奇妙无穷,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优越自然旅游资源条件,具有5多的特点。

第一、山石多。

贵州既有高大雄伟、森林苍翠的梵净山、雷公山等,又有磅礴低吟、恬静祥和的万峰林等山景,还有各具特色的石林景观数十处。

著名的有黄果树天星桥石林、银滩石林、修文回水石林、奢香石窗石林、兴义泥凼石林等。

第二、瀑布、峡谷多。

全省有瀑布和峡谷景观1000多处。

其中,著名的瀑布有黄果树瀑布群、赤水十丈洞瀑布群等;著名的峡谷有马岭河峡谷、开阳南江峡谷等。

第三、洞穴多。

全省长度大于2000米的洞河有1000多条,旱洞数量更多。

著名的有织金洞、龙宫、天河潭、修文多缤洞、兴义飞龙洞、铜仁九龙洞等。

第四、森林多。

贵州山多林茂,森林景观多而秀丽。

著名的森林美景有梵净山林海、习水原生林、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大方百里杜鹃、赤水竹海以及十几个国家级森林公园。

第五、河湖、泉水多。

贵州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十分丰富,形成了许多景色优美的河流、湖泊、岩溶泉和温泉等,具有良好的旅游和疗养价值。

著名的有氵舞阳河、赤水河、红枫湖、百花湖、草海、息烽温泉、剑河温泉等。

这些犹如一串串璀璨的宝石,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加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为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旅游资源。

再结合贵州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文化、多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浓郁神秘的民族风情等人文旅游资源,使贵州成为令人神往的理想旅游观光和避暑胜地。

《地域文化(专)》5205050经典例题精析

《地域文化(专)》5205050经典例题精析

《地域文化(专)》5205050经典例题精析填空题(共10题,共30分,每空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填对给分,填不对不给分。

)1.(3分)地之一。

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答题要求:每空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填对给分,填不对不给分。

)11.(3分)贵州下列被称为凉都的是()。

A、遵义B、水城C、贵阳D、都匀12.(3分)贵州多民族的社会环境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多次人口()活动而形成的。

A、迁徙B、出生C、战争D、动荡13.(3分)2014 年 1 月 6 日,国务院正式同意设立贵州贵安新区为()新区。

A、县级B、地级C、省级D、国家级14.(3分)“一五”计划时期,贵州的建设主要以()为重点。

A、工业B、农业C、商业D、服务业15.(3分)贵州土家族主要分布在()A、安顺市B、铜仁市C、六盘水市D、黔东南州16.(3分)明代诗人( )曾说:“江南千重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

”A、袁中道B、刘伯温C、刘基D、张羽17.(3分)下列城市中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避暑之都”称号的城市是()。

A、遵义B、凯里C、贵阳D、都匀18.(3分)苗族乐器最著名的是()。

A、唢呐B、芦笙C、古瓢琴D、铜鼓19.(3分)贵州的疆域范围基本定型是在()。

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20.(3分)贵阳市人民政府和贵州省人民政府成立的时间分别是()。

A、1949年的11月15日和11月22日B、1949年的11月23日和12月26日C、1949年的11月15日和12月26日D、1949年的11月23日和12月16日多选题(共10题,共30分答题要求:每空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填对给分,填不对不给分。

)21.(3分)贵州苗族舞蹈种类很多,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以下属于苗族的舞蹈的有()A、芦笙舞B、反排木鼓舞C、“锦鸡舞”D、“多耶舞”22.(3分)贵州完成土地制度改革以后,逐步开展的“三大改造”是()。

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贵州地域文化(本)04

贵州地域文化(本)04

贵州地域文化(本)04贵州地理概况贵州地处中国的西南部,东临湖南,南接广西,西连云南,北界四川。

贵州地处南亚热带和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地势复杂多样,山地占据该省总面积的90%,是中国著名的高原省份之一。

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赋予了贵州丰富的地域文化。

贵州地域文化特色风景名胜贵州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贵州拥有许多著名的风景名胜,如黄果树瀑布、龙宫、花溪、荔波小七孔等。

这些景点继承了贵州的地域特色,展示了贵州独特的山水风光。

钟山茅茨文化钟山茅茨文化是贵州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钟山茅茨是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以其精美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

钟山茅茨建筑通常由竹子和茅草构造而成,具有很高的抗震能力和冬暖夏凉的特点,在贵州的山区被广泛使用。

钟山茅茨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了贵州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侗族文化贵州是中国侗族人口最多的省份,侗族文化在贵州有着重要的地位。

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的一个族群,他们保留了独特的语言、服饰和文化传统。

侗族的歌舞艺术以及董寨的侗族歌楼都是侗族文化的重要代表。

贵州的侗族村寨也成为了旅游景点,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体验侗族的生活和文化。

苗族文化贵州也是苗族人口较多的省份之一,苗族文化在贵州同样有重要的地位。

苗族是中国著名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有丰富多彩的服饰、习俗和节日。

苗族的芦笙舞蹈和腰鼓舞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吸引了许多游客和研究者前来了解与体验。

贵州地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为了保护和传承贵州的地域文化,贵州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他们加强了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确保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同时,贵州还开设了各种文化节庆活动,以宣传和传播地域文化。

此外,贵州还努力提高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加强地域文化的传统和教育。

总而言之,贵州地域文化富有独特性和多样性,其特色和内涵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探索。

2018年地域文化_岭南民间文化形考任务[1_4]答案解析

2018年地域文化_岭南民间文化形考任务[1_4]答案解析

地域文化—岭南民间文化任务一一、单项选择15 、追求精细化的生活方式是()的文化特点之一。

A、广府民系B、潮汕民系C、客家民系参考答案:B7 、文白异读是()的特色。

A、潮汕话B、客家话C、广府话D、壮侗语系参考答案:A5 、把普通话的“冰淇淋”说成“雪糕”,这是()。

A、广府方言的说法B、潮汕方言的说法C、客家方言的说法D、雷州话的说法参考答案:A9 、把普通话的“方便”说成“荒便”,把普通话的“飞机”说成“灰机”,这是()。

A、广府方言的说法B、潮汕方言的说法C、客家方言的说法D、雷州话的说法参考答案:B3 、粤西的雷州话和中山的隆都话(或叫“村话”)是属于()。

A、粤方言B、闽南方言C、客家方言D、 ABC都不是参考答案:B17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赞美岭南诗句的作者是()。

A、苏东坡B、韩愈C、梁启超D、黄遵宪参考答案:A8 、过去,称为“广州湾”的地方是()。

A、江门B、阳江C、湛江D、雷州参考答案:C18 、从()开始,广州就是对外贸易的中心。

B、汉代C、唐代D、宋代参考答案:C10 、在广东地区,有“中国犹太人”之称的是()。

A、客家人B、广府人C、潮汕人D、雷州人参考答案:C11 、广府民系使用的是()。

A、粤方言B、闽南方言C、广州方言D、南越方言参考答案:A4 、在宋代移民潮中,()是移民入粤的重要中转站。

A、南雄珠玑巷B、广州西来初地C、肇庆封开县D、广信县参考答案:A6 、“桑基鱼塘”是()独有的农业经济形式。

A、潮汕平原B、珠江三角洲C、客家山区D、雷州半岛参考答案:B2 、()是广府人与其地方人相比非常明显的一个特征。

A、平民意识B、经商意识C、贵族意识D、农民意识参考答案:A20 、闽人大量移居潮汕地区,始于()。

A、唐朝B、北宋前期C、北宋后期D、元后期参考答案:C13 、“工夫茶”是()一件讲究的茶事活动。

A、广府人B、潮汕人参考答案:B14 、研究者认为广东河源是()。

贵州电大】地域文化(专)地域文化(专)02任务-0002辅导答案

贵州电大】地域文化(专)地域文化(专)02任务-0002辅导答案

贵州电大】地域文化(专)地域文化(专)02任务-0002辅导答案D、婚姻参考答案:A14.(3分)贵州省是中国的少数名优特、地理环境优越、物种丰富、生态系统完整的省份之一,被誉为“()之省”。

A、绿色B、动植物C、氧吧D、山水参考答案:C15.(3分)贵州省是中国()大省之一。

A、最小B、最大C、最富D、最穷参考答案:A16.(3分)贵州省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省份,全省有()个少数民族。

A、12B、18C、24D、30参考答案:B17.(3分)贵州省的地理位置属于()地带。

A、亚热带B、温带C、寒带D、热带参考答案:D18.(3分)贵州省的主要河流有()等。

A、黄河、长江B、黄河、珠江C、长江、珠江D、长江、乌江参考答案:D19.(3分)贵州省的省会是()。

A、遵义B、贵阳C、安顺D、六盘水参考答案:B20.(3分)贵州省的主要山脉有()等。

A、秦岭、太行山B、黄山、华山C、武当山、峨眉山D、云贵高原、贵州山地参考答案:D地域文化(专)02任务-0002XXX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xxxxxxx试卷总分:100填空题(共10题,共30分)1.1998年,贵州实现了自1957年以来全省农村粮食基本自给的历史性跨越。

2.贵州的农产品分布,黔南主要有水稻、油菜、苎麻。

3.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苗瑶、壮侗、藏缅等语族。

4.苗族有一种流行最广、最具特色的舞蹈形式是芦笙舞。

5.贵州的农产品分布,黔西南主要有柑橘、茶叶、甘蔗、芭蕉。

6.贵州的能源工业主要有两个行业:一是煤炭,二是电力。

7.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方式已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旅游业的产业形态已由单一的观光型转向多元化的度假型、休闲型、探索型、商务型;自然生态旅游、文化遗产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节庆旅游、赏花旅游、探险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颇受旅游者欢迎。

8.贵州的交通运输以高速公路、电气化干线铁路为主骨架,以县乡公路、支线铁路相配合,以内河航道、民用航空为延伸的四通八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陆路交通枢纽和南下出海大通道。

地域文化(本 专)2018春最新答案

地域文化(本 专)2018春最新答案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安史之乱后,进入江西的中原移民主要集中于( )赣北和赣东北 安源工人俱乐部成立于1922年 八大山人是( )朱耷 八一广场上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的塔名题写者是( )叶剑英 八一建军节的确定是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 八一起义宣告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 )的道路。武装夺取政权 白鹭洲书院地创办者是( )。江万里 被称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的是( )晏殊 被称为曹洞宗祖庭之尊的是真如禅寺 被称为理学集大成者的是( )朱熹 被称为傩舞之乡的是( )南丰 被称为明朝第一位戏曲理论家的是( )朱权 被称为宋之苏武的是( )洪皓 被称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水稻品种专著的是( )《禾谱》 被称为元明清书院学规的范本的是( )。《白鹿洞书院学规》 ( )被称为后世高腔之祖弋阳腔 被公认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的是( )欧阳修 被公认为当年最为丰富的南洋记载的著作是( )岛夷志略》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是( )样式雷图档 被民众奉为江西福主的是( )。许逊 被乾隆皇帝称为江右两名士的是( )蒋士铨、彭元瑞 被清人姚燮称赞为奇丽动人,古今绝唱的是( )《牡丹亭》 被欧阳修称为草茶第一的茶叶是( )日铸 被视为明代最大的异端是王学 被西方学者称为东方马可波罗的是汪大渊 被一些学者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的是( )。汤显祖 被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称为中国17世纪百科全书的是( )《天工开物》 北宋时期,江西共创办书院( )所。54 采茶戏发源于( )赣南 禅宗青原系的鼻祖是( )行思 禅宗曹洞宗创始人是( )。良价 曹洞宗祖庭是( )。普利禅寺 成化时期获明宪宗宠信的江西术士是( )李孜省 从客家月印三省传家中,可看出主人姓氏是( )曾姓 从客家月印知音遗范中,可看出主人姓氏是( )钟姓 崇仁学派的开创者是( )吴与弼 ( )出土的青铜器可与安阳殷墟、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相媲美。大洋洲遗址 春秋战国时期江西文化与( )交流与融合较为深入吴越文化和荆楚文化 春秋战国以前,江西境内的主要居民是( )百越族 大洋洲遗址位于( )新干 道教正一派的发源地是( )龙虎山 《岛夷志略》的作者是( )。汪大渊 ( )的发现,否认了商文化不过长江之说。吴城遗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1.贵州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行政区划变更过程中逐步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

2011年全省共有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和250个民族乡。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贵州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大力发展消费品生产,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3.20世纪五、六十年代,贵州各类艺术表演团体创作、演出了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其中黔剧《秦娘美》、《奢香夫人》,花灯剧《七妹与蛇郎》,舞剧《蔓萝花》等,在省内外引起较大反响4.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

5.构建和谐贵州,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公平正义的、诚信友爱的、充满活力的、安定有序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贵州。

6.贵州的农产品分布,黔西南主要有茶叶、甘蔗、柑橘、芭蕉。

7.中共贵州省委高度重视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认真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8.贵州的史前文化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

9.贵州的农产品分布,黔东南主要有水稻、油菜、椪柑、西瓜。

10.贵州省工商业联合会是贵州省委、省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省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

11.贵州目前已建立的自治州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12.山地草地资源也较多。

草山草坡最多的是黔南和黔东南,最少的是贵阳和六盘水。

13.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普通话、苗瑶、壮侗、藏缅等语族。

各民族不仅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在本民族内部进行交流,而且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同胞还通晓和使用汉语普通话,并作为交流的基本工具。

14.贵州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是从农村推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

15.贵州工业的结构比例1978年是资源开发型的重工业占优势,到2011年从轻重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比例来看,重工业仍占优势。

16.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7.贵州境内的国防科技工业,以航空工业、航天工业和国防电子工业三大工业为主,并有航空机械、军需军械、核燃料等工业部门组成。

18.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根据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具有一定的思想品德,发展体力和智力,从而成为为社会服务的人。

19.贵州西部有乌蒙山,为北盘江、乌江、赤水河和牛栏江的分水岭,最高峰是韭菜坪,其景观被称为“天上石林20.明初,元宵唱灯、跳灯、说书、唱书等娱乐形式以及地戏、花灯舞、傩舞等扎根贵州,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屯堡文化”。

21.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2.贵州喀斯特地貌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1.9%,碳酸岩总厚度占沉积盖层总厚度的70%。

23.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贵州共有56个民族成分。

其中,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白、回、壮、蒙古、畲、瑶、毛南、仫佬、满、羌18个民族为贵州的世居民族。

在全省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占36.11%。

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苗族。

24.中共贵州省十届十次全会提出的“十二五”时期“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 两大战略,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奋力后发赶超,贵州的发展必将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而实现历史性的跨越。

25.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11年,森林覆盖率达41.5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26.贵州的黄果树景区和龙宫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旅游景区。

27.目前贵州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回8个民族。

28.20世纪60 年代初,周恩来用“山川秀丽”来评价贵州的“地”,用“气候宜人”来评价贵州的“天”,用“人民勤劳”来评价贵州的“人” ,不仅对贵州省情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还看到了贵州“必将后来居上,大有希望”的美好开发前景和巨大发展潜力。

29.贵州北部有大娄山,是赤水和乌江的分水岭。

东北部有(武陵)山,乌江和沅江的分水岭,主峰为梵净山,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0.1955年2月,贵州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选举产生了贵州省人民委员会。

这是贵州省级国家行政机关,又是省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除了履行相应的职能外,还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管理。

31.1964-1978年贵州成为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国家投资近百亿元建成了航天、航空和电子三大国防科技工业基地。

32.在贵州目前自治州中唯一的一个自治县是三都水族自治县。

33.在思想建设上,中共十五大以后,贵州重点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定。

34.贵州中部有苗岭,山脉呈东西走向横亘贵州中南部,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主要山脉是雷公山,被誉为中亚热带宝贵的“物种基因库”。

35.毕节市管辖的1个自治县是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36.贵州日照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西部多、东部少,最少的在北部大娄山区。

在时间分布上,日照时数夏季最多,春季次之,冬季最少。

37.明代王阳明在贵州悟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学术思想,形成“阳明文化”现象。

38.1949年11月28日,中共贵州省委机关报《新黔日报》正式出版发行。

39.贵州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呈三级阶梯分布。

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以上;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以下。

40.贵州省2011年常住人口为3469万人,人口密度为240人/平方千米。

42.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方式已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旅游业的产业形态已由单一的观光型转向多元化的度假型、休闲型、探索型、商务型;自然生态旅游、文化遗产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节庆旅游、赏花旅游、探险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颇受旅游者欢迎。

43.开宝七年(974年),矩州彝族首领普贵以所领矩州归顺朝廷,宋太祖敕书:“惟尔贵州,远在要荒……”,这是“贵州”名称首次见于文献。

44.贵州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按三次产业的排序在1999年实现了由二、一、三向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

45.贵州在城镇建设过程中,根据山区实际,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原则,小城市建设突出重点,全面推进46.贵州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技术起点和技术水平较高,技术工艺先进,生产设备精良,已形成军用产品和民用产品结合,机、电、光一体化,科研、生产、经营综合化的科技工业体系。

47.目前遵义市管辖的2个自治县是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48.贵州的气温年变化幅度较小,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在3~之间,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多在22~之间,为典型的夏凉地区。

49.《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

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已发展成为“耕田,有邑聚”的农耕社会。

50.截至2010年,贵州共有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工商联7个民主党派贵州省地方组织和1个工商联贵州地方组织。

51.战国时期,贵州已形成包括青铜、陶瓷在内的独特“夜郎文化”。

52.贵州解放后全省工业加快发展,形成了许多特色行业。

主要是以西电东送为标志的能和资源深加工工业、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以民族药品开发为代表的医药制造业。

53.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54.贵州的农产品分布,黔东北主要有甘薯、油菜、花生和板栗。

填空55.金融业包括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

56.2005年9月8日,贵州大学正式被列入“211工程”学校行列,结束了贵州无国家重点大学的历史。

57.解放时贵州三次产业结构的排序为一、二、三,第一产业占有绝对优势。

在1992年第二产业超过第一产业,使三次产业结构的排序变化为二、一、三。

58.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

59.贵州民族的居住特点是多民族交错杂居和一些民族成片聚居。

60.贵州旅游网络是西南地区旅游网络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与华中华南相联。

贵州境外东有张家界风景区、南有桂林山水、西有路南石林、北有长江三峡,旅游发展势头良好。

61.截至2011年,全省共设9个地级行政单位,包括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

88个县级行政单位,包括56个县、11个自治县、7个县级市、13个市辖区、1个特区。

一般省直辖县级市,由省委托相应的地级市代管。

62.贵州在1998年实现了自1957年以来全省农村粮食基本自给的历史性跨越。

63.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

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乌江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

64.贵州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

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65.国际上一般将60岁以上人口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达到7%,成为该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

贵州2011年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8.98%,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行列。

66.安顺市管辖的3个自治县是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和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

67.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普通话、苗瑶、壮侗、藏缅等语族。

68.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贵州城镇人口为1174.81万人,占总人口的33.81%,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49.68%的平均水平,说明贵州的工业化程度不高,城镇化进程任重道远69.贵州电信业,已具备有完善的包括装备网、业务网和支撑管理网的电信通信网络,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并以国际接轨,以光导纤维电缆传输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传输为辅的,综合化、立体化、数字化的现代电信通信网络。

70.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71.旧石器时代,贵州的石器、骨器等工艺体现了原始的造型艺术。

72.苗族有一种流行最广、最具特色的舞蹈形式是芦笙舞。

73.贵州的民族节日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祭祀性节日,如“鼓社节”等;第二类是生产性节日,如“吃新节”等;第三类是社交性节日,如“姊妹节”等。

社交性节日最多,几乎占全部节日的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