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情绪与生存质量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及评价

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及评价作者:李俊玲王春霞王晓璐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1期【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
方法:将6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乳腺癌常规放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应综合护理干预。
观察5W。
于综合护理干预5W末对两组放疗依从性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综合护理干预5W末干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U=3.319,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放疗的依从性。
【关键词】心身疾病:乳腺癌术后;护理干预;放疗;依丛性【中图分类号】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297—02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但近年来有超过子宫颈癌的倾向,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心理因素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积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放疗依从性的影响,我们进行了相关对照研究,为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提供依据,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对象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常规放疗的6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
均为女性,已婚56例,未婚4例;年龄36-66岁,平均51岁;平均接受教育年限10年,平均病程6个月;肿块大小0-6cm。
将入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
两组年龄、受教育程度、病程等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1.2方法1.2.1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放疗。
在放疗过程中,针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可酌情对症处理。
1.2.2综合护理干预1.2.2.1手术前心理干预当病人明确诊断后即可出现心理危机,针对这一特点对病人进行术前心理干预,首先向病人介绍自己,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交流时注意语言亲切,态度和蔼,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倾听患者内心的恐惧,给患者提供宣泄的机会,使患者摆脱恶劣的心境。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乳腺癌手术常导致患者出现应激反应和负性情绪,影响其生活质量。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提供患者全面的护理和支持,患者在干预过程中会感受到关怀和安慰。
研究结果表明,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显著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和负性情绪,同时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这项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强调了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重要性,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乳腺癌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激反应、负性情绪、生活质量1. 引言1.1 背景介绍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乳腺癌手术是目前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然而手术本身及术后恢复过程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
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应激反应,影响其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手术过程,减少患者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
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通过系统性的文献综述和分析,我们将研究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减轻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方面的作用,以及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实际效果。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希望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促进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与支持。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重要性在于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乳腺癌手术患者在手术前后往往面临着诸多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如焦虑、恐惧、抑郁等,这些情绪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对手术和康复产生不良影响。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乳腺癌是恶性肿瘤中的一种,而且有很多年轻女性患上乳腺癌,乳腺癌的发病位置比较特殊,不仅给患者带来紧张、害怕的情绪,还使患者缺乏自信,如果患者长期的保持负面的情绪,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生命质量,所以需要我们了解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特征,然后进行心理干预,这对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在患病不同的阶段,患者的心理特征是不太一样的,患病初期的患者是很难接受这个现实的,手术治疗后和放化疗期间,更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直接影响着患者术后的康复。
1.确诊期的患者心理特点:大家身边可能也有癌症患者,在确诊癌症没有多长时间,可能就过世了,这是因为患者的心情加快了癌变的速度,当患者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后,他们会忧郁、失望、感觉到悲哀、会愤怒、会疯狂的发泄,纠结于为什么自己会得这种病?这种精神折磨无疑是致命的。
由于人们生活和意识的提高,部分人开始定期体检,在疾病的初期能够早发现,但还是存在着一大部分人没有定期检查的习惯,等到症状明显时,病情就已经严重了,也有一些人感觉到了身体的不适,却因为害怕,想要逃避,想要忽视,自欺欺人的不想面对,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2.手术期的心理特征患者在手术前存在紧张、焦虑的心理,手术后担心乳房切除会影响夫妻关系、担心癌症的复发率。
因为乳房对女性的特殊性,患者会产生自卑心理,会在乎爱人的态度,渴望爱人的安慰,害怕被疏远,甚至产生性功能障碍。
在术后一段时间,患者怕被人歧视,不敢出门,失去了往日的自信,终日郁郁寡欢。
3.放化疗期间的心理特征放化疗期间产生的不适反应,会让患者产生抵触情绪,反感放化疗过程,让患者饱受身体痛苦和精神痛苦的折磨,消磨患者的意志,丧失与病魔斗争的能力。
4.康复期的心理特征患者往往会纠结癌症会不会复发,在夫妻生活上,爱人会持有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会不会因此疏远自己,出门后会不会受到他人的歧视,这是在康复阶段普遍会遇到的一种问题。
社区综合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影响

l 1 2 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5 6例和对照组
5 6例 。1 1 2例患 者都 接受 过化疗 , 两组 患 者年龄 、 病
程、 临床分 期 ( 按 WHO标 准分 期 ) 、 手术 方式 、 放疗 、 内分 泌 治 疗 、 婚况 、 文化 程 度 、 人均 月 收 入 、 S D S标 准分、 S A S标 准分分 布 , 见表 l 。
问以 l 2个 月 左 右 为佳 。
关键词 :社 综合 卜 预 ;乳腺癌 ;对照研 究 ;抑郁 ;焦虑
中 图 分 类 号 :R 2 7 3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编 号 : l 0 0 0 — 2 7 2 3 ( 2 0 1 4) O 1 — 0 0 5 6 — 0 4
将 1 1 2例乳腺癌病人 随机分 为
十 顶组 患者 抑 郁 、 焦 虑情
两组 ,1 : 预组 与对照组 各 5 6例。 同时具备“ 生物一 心理一 社 会” ■者十预 _ 大 1 素的归丁治疗组 , 不 时具备 l 二者下颅 素
的 归 于对 照 组 。观 察 比较 乳 腺 癌 患 者 存 I 预前 、 6月 后 、 1 2 月后 S D S和 S A S 分 . 结果
所谓 的“ 无缝 隙治 疗 ” , 以最 大 限度地 减 少 因肿 瘤及
选择 2 0 1 1年 9月 一 2 0 1 3年 6月 在 南 京 市 区止 马 营 社 区 卫生 服 务 中心 就 诊 的 乳 腺 癌 患 者 1 1 2例 。
1 . 5 一般 资料
其 治疗 引起 的功 能 、 心 理 和情 感 上 的缺 陷 , 使病 人
国常 见恶 性肿 瘤诊 治规 范》 。
1 . 2 入 组 标 准
综 合 干预包 括社 会 支持 十预 、 心 理 十 预 和生 物 十 预 。l 甘中, 牛物 干预重 点突 j t l 中医 巾药 的 预 , 要 求 治 疗 组 患 者 存 生物 十 预 中必 须 有 中 医 中药 的 十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9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
记录两组患者负面情绪、生存质量变化情况。
结果护理前研究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分别为(27.02±1.34)、(24.32±1.09)分,对照组分别为(26.38±1.36)、(24.53±1.10)分;护理后研究组HAMD、HAMA评分分别为(14.45±0.27)、(12.23±0.31)分,对照组分别为(19.84±0.81)、(17.28±0.46)分;护理后两组HAMD、HAMA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两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时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负面情绪及生存质量,有利于保障其疗效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乳腺癌;综合性护理干预;心理状态;生存质量;影响效果【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influence by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chemotherapy. Methods A total of 90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measure,and the research group also receiv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 Record were made on negative mood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nursing,the research group had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score respectively as (27.02±1.34)and (24.32±1.09)points,which were (26.38±1.36)and (24.53±1.10)points respectively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nursing,the research group had HAMD and HAMA score respectively as (14.45±0.27)and (12.23±0.31)points,which were (19.84±0.81)and (17.28±0.46)points respectively in the control group. Both groups had lower HAMD and HAMA score after nursing than before nursing,and the research group had lower scores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ir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Both groups had higher quality of life scale (QLQ-C30)score after nursing than before nursing,and the research group had higher score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combined with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breast cancer patients,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ir negative mood and quality of life. This method is also helpful for guarantee of effect and prognosis,and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Breast cancer;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Psychological status;Quality of life;Impact effect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疾病,外科手术仍是目前临床首选治疗方法,部分患者术后需接受化疗、放疗等辅助治疗措施[1]。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心理干预探究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心理干预探究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在治疗过程中常常伴随着诸多身体和心理障碍。
本文旨在探究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提供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案。
1. 焦虑和恐惧乳腺癌患者面临生命威胁和身体外貌的改变,容易出现焦虑和恐惧等负面情绪。
这种情绪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有可能对治疗起到负面作用。
2. 自卑和自闭乳腺癌治疗过程中需要切除乳房或乳房部分组织,对于女性来说会带来心理上的创伤,导致自卑和自闭等心理问题。
3. 抑郁和绝望由于乳腺癌治疗过程中需要面临一系列身体疼痛和药物副作用等问题,患者容易陷入抑郁和绝望情绪,可能对治疗产生不良影响。
1. 医生沟通医生应该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包括疾病的预后、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让患者对治疗有全面的了解和信心。
2. 科学治疗乳腺癌治疗要科学规范,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缓解身体痛楚,提高心理状态。
3.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等负面情绪,增强抵抗力和自我治疗能力。
4. 营养指导乳腺癌患者需要摄入营养丰富的食物,保证身体的营养需求,同时也可以减轻身体痛苦,缓解抑郁情绪。
5. 心理疏导提供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激发信心和勇气,同时也可以预防疾病的复发。
结论乳腺癌患者需要综合治疗,其中心理干预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应该与患者保持持续的沟通,并提供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案,同时提供心理支持、营养指导和心理疏导等相应的措施,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心理干预探究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心理干预探究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患者在面临乳腺癌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常会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
对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干预,不仅可以帮助她们更好地应对疾病,还能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究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
乳腺癌患者心理状况的主要特点1. 焦虑和恐惧乳腺癌被诊断后,患者往往会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
她们担心治疗会带来身体的副作用和精神的负担,甚至担心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
心理上的恐惧和焦虑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和饮食习惯,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和康复情况。
2. 自我价值感降低乳腺癌患者常常会产生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的情绪。
她们可能会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不满和悲观的情绪,甚至觉得自己没有了价值和意义。
这样的情绪将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交功能。
3. 沮丧和情绪低落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生活无望、情绪低落和精神压抑。
她们可能会感到对未来充满悲观情绪,甚至出现抑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1. 提供心理支持医务人员应该及时与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交流,了解她们的内心情感和需求。
通过关怀和支持,帮助患者释放内心的压力和恐惧,增强她们的心理韧性和抗压能力。
2. 提供心理咨询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咨询,帮助患者理解和接受自己的疾病状态,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心理咨询师可以指导患者积极面对和化解负面情绪,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3. 增强心理疏导通过心理疏导活动,如音乐疗法、艺术疗法、运动疗法等,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调节情绪,放松身心,提升自信心和生活乐趣。
这些活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4. 建立支持体系在医院或社区建立乳腺癌患者的支持小组或心理干预小组,让患者之间进行情感交流和心理支持。
通过相互鼓励和分享,患者可以感受到更多的情感和实质上的支持,从而增强乳腺癌治疗的信心和勇气。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对治疗效果和康复情况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乳腺癌的生存质量与心理评估

乳腺癌的生存质量与心理评估乳腺癌是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乳腺癌的治疗技术的进步,患者的生存期延长,但生存质量的提高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与此同时,乳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面临着心理健康的挑战。
因此,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生存质量和心理评估是必不可少的。
1.生存质量评估生存质量是指一个人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总体状态。
针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评估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
(1)问卷调查:研究者可以设计问卷,包括患者的生理功能、症状、心理状态、社会支持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患者自行填写来获取信息。
常用的生存质量问卷包括EORTC QLQ-C30和FACT-B等。
(2)临床观察:医生和护士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肢体活动、自理能力、面部表情等来评估其生存质量。
这种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到患者的状态,但可能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3)客观指标测量:通过测量患者身体方面的指标,如体力活动水平、体重变化、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等,来评估其生存质量。
这些指标可以直观地反映患者的身体状态和功能状况。
2.心理评估乳腺癌患者在病程中往往承受着很多精神压力和负面情绪。
因此,进行心理评估对于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提供相关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1)心理问卷:医生可以选用一些心理评估问卷,如HADS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和SAS(Self-Rating Anxiety Scale)等,来了解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
通过患者填写问卷,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2)面谈观察:医生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面谈,观察其言语、情绪表达和个人行为等,进一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这种方法可以进行深入交流,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
(3)心理测试:一些心理测试工具,如Rorschach墨迹测试和MMPI(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等,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个性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情绪与生存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6-05-19T14:58:34.1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1期作者:殷学惠张红莉
[导读] 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湖北武汉 430300)对于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包括心理干预和行为干预在内综合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情绪,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对于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殷学惠张红莉
(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湖北武汉 43030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1-0303-02
目前,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渐升高趋势,严重危害女性生命健康[1]。
随着临床上手术、放化疗技术的发展,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明显提高,对于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研究也逐渐受到关注[2]。
本文对18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包括心理和行为方面的综合干预,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4月~2015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18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女性。
根据患者档案顺序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90例,年龄26~72岁,平均(47.9±8.2)岁,平均住院时间为(21.4±4.3)天,其中行乳腺癌根治术78例,单纯手术切除7例,保乳手术5例;观察组90例,年龄25~73岁,平均(48.2±8.6)岁,平均住院时间为(21.8±4.9)天,其中行乳腺癌根治术76例,单纯手术切除9例,保乳手术5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住院时间和术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干预,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
1.2.1常规干预对照组在常规化疗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倾听并了解患者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化疗目的及副作用和卫生注意事项。
1.2.2 综合干预包括心理干预、行为干预及随访。
1.2.2.1心理干预(1)认知干预:医护与患者建立良好医患关系,根据患者具体心理状态,鼓励其释放情感,表达自身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需求,并向其传达正面医疗进展信息,增强患者的治疗积极性,提高其进行功能锻炼和化疗的积极性。
(2)情绪干预:因乳腺癌患者担心术后第二性征的缺失,常出现自卑、焦虑等不良情绪。
医护要及时、耐心地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性格、爱好和文化程度,在其亲友的帮助下进行沟通,安慰、鼓励患者,介绍目前乳腺癌治疗进展,增强其信心,帮助患者学会调节不良情绪。
1.2.2.2行为干预(1)示范性教育:责任护士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示范性教育指导,使其掌握部分基础护理方法,包括:手术创面的护理和保护,静脉留置针的保护,患侧肢体功能康复锻炼、义乳的佩戴方法、患侧肢体的按摩方法。
(2)康复训练与体育锻炼:由经专业训练的护士带领患者每天行康复训练操,由责任护士督促训练并评价效果。
根据患者的治疗情况和身体康复程度,鼓励患者在条件允许时适当进行文娱活动,增加体育锻炼。
根据患者的体质和耐受情况,适当调整运动时间及强度。
采取讲座方式,宣传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及疗效;开展病友会,邀请乳腺癌患者分享其治疗和康复经验。
1.2.2.3随访出院后每周以电话随访的方式了解、记录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并对其进行必要指导。
1.3 疗效判定方法
所有患者在干预前后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焦虑评定量表(SAS)对情绪进行评定,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
C30对生活质量进行评定。
比较两组患者以上各量表的得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
正态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心理评定的比较
经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均<0.05),提示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有所下降;干预后,观察组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提示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水平低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焦SDS和SAS得分的比较(分,x-±s)
注:c:组内比较,P<0.05;d:组间比较,P<0.05
3.讨论
目前乳腺癌以手术治疗为主[3],根治手术在切除患侧乳腺的同时,也破坏了上肢的正常功能,而切除乳房引起女性第二性征的改变,会引起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
本文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包括心理干预和行为干预的综合干预方式。
其中心理干预在治疗早期即开始,从而预防负性情绪的累积。
心理干预从健康教育开始,教以患者应对不良情绪的技巧。
因乳腺癌根治术需剥离部分皮下脂肪、胸肌及腋窝淋巴结等组织,术后创口皮瓣易粘连于胸壁上,当患侧上肢活动室常有皮肤牵拉感,故术后进行康复训练对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5]。
行为干预针对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从而保证术后顺利恢复及患侧上肢的功能康复。
观察组经综合干预3个月后,焦虑和抑郁水平较干预前明显下降,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且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包括心理干预和行为干预在内综合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情绪,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对于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Guo P, Huang ZL, Yu P, et al. Trends in cancer mortality in China: an update [J]. Ann Oncol, 2012, 23(10): 2755-2762.
[2] 庞英,FISCHER Irmela,KOCH Maike等.乳腺癌患者的心身症状与生活质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4):257-261.
[3] 郭娟,顾立学,李明津等.乳腺癌患者术前预测术后生活质量及疾病相关耻辱感准确性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生,2014,17(18):2062-2065.
[4] 陈锦坚,李春梅,邓顺华等.综合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3):572-575.
[5] 郭红亮,史长青,李璐璐.综合康复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7):559-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