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乳腺癌生存期 术后至少用药五年
tf化疗方案

tf化疗方案化疗是一种以药物为主要手段治疗肿瘤的方法。
TF化疗方案是一种常用的化疗方案,由顺铂(Taxol)和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两种药物组合而成。
本文将介绍TF化疗方案的详细信息,包括用药方法、适应症、治疗效果及可能的副作用。
一、TF化疗方案的用药方法TF化疗方案通常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
其中,顺铂药物剂量为75mg/m²,静脉滴注时间为3小时;5-氟尿嘧啶药物剂量为750mg/m².d,静脉持续滴注时间为24小时。
一般来说,TF化疗方案会连续进行两天,每21天为一个疗程,连续进行4-6个疗程。
二、TF化疗方案的适应症TF化疗方案适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如乳腺癌、卵巢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等。
经临床研究证明,TF化疗方案在这些类型的癌症中表现出较好的疗效。
三、TF化疗方案的治疗效果TF化疗方案能够通过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达到治疗的目的。
顺铂是一种广谱抗肿瘤药物,可对肿瘤细胞的DNA结构造成损伤,从而阻止肿瘤细胞的增殖。
5-氟尿嘧啶则是一种抗代谢药物,可以干扰肿瘤细胞的DNA和RNA的合成过程,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能够相互增强治疗效果,提高肿瘤的对化学药物的敏感性。
经过临床观察,TF化疗方案在治疗乳腺癌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疗效。
研究显示,采用TF化疗方案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并且减少了术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在其他类型的癌症治疗中,TF化疗方案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于不同类型的癌症,疗效也会存在差异。
四、TF化疗方案的副作用TF化疗方案的副作用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和神经损伤等。
胃肠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骨髓抑制引起的贫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会导致患者出现贫血、易感染和出血等情况,神经损伤则表现为感觉异常、手脚发麻等症状。
为减轻这些副作用,医生通常会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和调整药物剂量。
骨改良药物治疗是乳腺癌骨转移的基本治疗

中国当代医药2021年3月第28卷第8期•封面报道窑骨改良药物治疗是乳腺癌骨转移的基本治疗文图/《中国当代医药》主笔潘锋骨转移长期以来一直是肿瘤治疗中困扰临床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治疗方法的改进晚期癌症患者生存时间不断延长,患者出现骨转移以及发生骨相关事件的风险明显增加。
2021年1月9日“2020乳腺癌北方沙龙年度进展回顾”以“线上+线下”形式在北京举行,大会主席冲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乳腺癌专委会主任委员江泽飞教授介绍,本次会议专家阵容强大,宋尔卫院士应邀做了乳腺癌转化研究的专题报告,会议邀请王树森教授和袁芃教授分别就2020中国乳腺癌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和骨改良药物关键临床研究结果进行了解读,已连续举办18届的北方沙龙已成为我国乳腺癌领域专家学者共同分享学术信息和加强合作的重要学术平台。
骨转移引发多种并发症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内科乳腺病区主任王树森教授在题为“乳腺癌骨转移和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解读”的报告中介绍说,世界范围内乳腺癌占新发癌症病例的11.7%,乳腺癌占女性新发癌症病例的24.5%,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为19.2%,排名第一。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WHO/IARC)最新发布的《2020全球癌症报告》中披露,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高达226万例,超过了肺癌的220万例,乳腺癌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种。
王树森教授介绍,晚期乳腺癌中骨转移发生率高达65%~75%,骨转移引起的常见并发症有骨痛、高钙血症、骨折、脊髓压迫等,这些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从2007年起中国乳腺癌骨转移共识不断更新,对于指导骨转移临床治疗起到了积极作用。
《乳腺癌骨转移和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4版)》指出,早期的骨改良药物临床研究中骨痛和咼钙血症常被认为是骨相关事件(SREs),FDA在《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的研究终点指南》中明确规定SREs包括病理性骨折、骨手术、骨放疗、脊髓压迫4种,最新在TBCR发表的《乳腺癌骨转移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更新了SREs的概念。
乳腺癌蒽环类药物治疗方案

乳腺癌蒽环类药物治疗方案引言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女性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乳腺癌的治疗手段也不断更新和完善。
蒽环类药物作为一类常用的抗癌药物,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蒽环类药物的治疗方案及其相关注意事项。
1. 乳腺癌概述乳腺癌是一种来源于乳腺组织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女性乳房,也有少数男性乳腺癌的报道。
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女性的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
早期的乳腺癌常无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因此定期乳腺自检、乳腺超声和乳腺X线检查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重要手段。
2. 蒽环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蒽环类药物是一类常用的抗癌药物,常用于多种实体肿瘤的化疗。
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与DNA结合,抑制DNA合成,从而阻断癌细胞的增殖和分裂。
这类药物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对癌细胞有很强的杀伤作用。
3. 乳腺癌蒽环类药物治疗的适应症乳腺癌蒽环类药物治疗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乳腺癌化疗方案的一部分:蒽环类药物常作为乳腺癌化疗方案的组成部分,用于辅助手术前或术后的化疗,以减小肿瘤体积和控制癌细胞扩散。
•乳腺癌复发或转移:对于乳腺癌的复发或转移病人,蒽环类药物可以起到控制病情和延长生存期的作用。
•乳腺癌晚期治疗: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蒽环类药物常作为维持治疗或者姑息治疗的一种方法。
4. 常用的蒽环类药物目前常用于乳腺癌治疗的蒽环类药物主要包括阿霉素、多柔比星和表阿霉素。
以下是这些药物的主要特点和注意事项:阿霉素•特点:阿霉素是一种广谱抗肿瘤药物,具有抗乳腺癌、卵巢癌、胃癌等肿瘤的疗效。
•注意事项:阿霉素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时需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和副作用,临床上一般采用静脉输注给药。
多柔比星•特点:多柔比星是一种抗乳腺癌药物,对乳腺癌的疗效较好。
•注意事项:多柔比星可以通过口服给药或者静脉输注给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给药途径和剂量。
表阿霉素•特点:表阿霉素是一种新型的抗癌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治疗现状与挑战

689欢迎关注本刊公众号·专家述评·《中国癌症杂志》2021年第31卷第8期CHINA ONCOLOGY 2021 Vol.31 No.8基金项目:北京医学奖励基金(YXJL-2020-0941-0762, YXJL-2020-0941-0740)。
通信作者:王永胜 E-mail: wangysh2008@王永胜,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肿瘤医院乳腺病中心主任,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国际医疗交流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分会乳腺癌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癌学组委员,国家卫健委乳腺癌诊疗规范专家组成员,全球乳腺癌大会国际指导专家委员会成员、山东省抗癌协会靶向治疗分会主任委员。
于国内率先开展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乳腺病变微创诊断等研究,作为组长单位和首席专家,牵头开展了“中国临床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替代腋清扫术的多中心研究”、“乳腺癌内乳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多中心前瞻性临床验证研究”和“新型示踪技术引导乳腺癌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参与多项国际和国内乳腺癌Ⅲ期临床研究。
以第一作者/通信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等)共4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奖成果共5项,其中国家级1项、部(省)级4项,作为主要负责人承担国家级项目4项、部(省)级项目3项。
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治疗现状与挑战丛斌斌,王永胜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乳腺病中心,山东 济南250117[摘要] 在早期发现、有效治疗的情况下,早期乳腺癌是可治愈的,长期无病生存应是早期患者所追求的治疗目标。
既往认为乳腺癌各亚型中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 ,HR )阳性早期乳腺癌预后最好,然而随着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乳腺癌抗HER2靶向治疗和三阴性乳腺癌强化治疗的发展,HR 阳性早期乳腺癌预后优势已不再明显。
王笑民治疗术后康复期乳腺癌经验

【 摘要】王笑民教授在乳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方面经验丰富, 疗效显著。王教授认为, 肾虚肝郁是乳腺癌术后的基本病机 , 治
疗 首推补 肾疏肝 , 兼 顾健 脾。 痰瘀毒互结是乳腺癌关键病机 , 祛邪 当以化 痰祛瘀 、 解 毒散结贯穿始终。 王教授 的处方精专 、 讲究配 伍、 特点突出 , 临床上善用虫类药 , 用药量大 , 时间长 , 同时重视患者 的情 志调摄 。
实之 证 , 病位 主要 涉及 肝 肾二脏 。主要 病 机是 肾虚 、 肝郁 。肾虚属 本 虚 、 下虚 ; 肝郁 属 标实 、 上实。 “ 肾为先 天之本 ” , 为五脏 六 腑 阴 阳之 根本 , 闭藏
仅可见脾 阳虚、 脾气虚 、 肾阳虚 、 脾 肾两虚等脾或 肾 本脏的疾病 , 而且很容易影 响到其他脏腑 ; 反之 , 其 他 脏腑气 血 虚衰 , 也必 累及 脾 肾。脾和 肾相互 促进 、 相 互滋 养 、 相互补充 , 对维 持 人 体正 常 的 生理 功 能 、
【 关键词 】王笑 民; 乳腺癌术后 ; 中医疗法 ; 名医经 验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肿瘤 ,尽管近年治疗方法有 所进步 , 但远期生存率仍未得到明显改善, 复发和转 移是其主要原因。防止或阻断复发转移是提高临床 疗效的关键 。北京中医医院肿瘤科王笑 民教授应用 中药 辨 证 论 治 治 疗 乳 腺 癌术 后 康 复 期 患 者 疗 效 显 著, 能够 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 提高生活质量 , 减少复 发转移 , 延长生存期。 笔者有幸随师侍诊 , 获益匪浅 , 兹将王教授治疗乳腺癌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以供 同 道 临证 参考 。 1肾虚 肝 郁为 基本 病机 。 治疗 首 推补 肾疏肝
乳腺癌的晚期能活多久

乳腺癌的晚期能活多久乳腺癌绝对可以说是女性的隐形“杀手”了。
乳腺癌发现以后,手术是要进行乳房的割除,这是很多女性都无法接受的,所以女性对乳腺癌都有一种恐惧感。
但是疾病对每个人的几率是一样的,就看谁的预防做的到位了。
那么乳腺癌的晚期能活多久呢?乳腺癌的晚期能活多久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乳腺癌晚期能活多久也不一样,有些患者被确诊为乳腺癌晚期以后几个月就去世了,有的患者寻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能活十几年。
对于乳腺癌晚期患者而言,生存期主要取决于是否及时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法。
乳腺癌晚期能活多久是没有统一答案的,不过只要选对有效地治疗方法,就可以延长生存时间。
所以如果您的身体健康出现了乳腺癌晚期症状,您可以针对自己的症状选择合适的治疗,不过千万不要耽误诊断,千万不要让自己的生命毁在犹豫中。
乳腺癌患者术后护理怎么做1、乳腺癌术后48小时内肩关节应处于内收位,避免外展上臂,可行伸指、握拳动作。
下床运动时应用吊带托扶患肢,他人扶持时只能扶健侧,以免腋窝皮瓣的滑动而影响愈合。
2、领导督促肿瘤患者确实履行功效锤炼。
按时、正确履行功效锤炼,是乳腺癌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主要保证。
锤炼中既要防止动作过大、过猛沾染伤口愈合,又要注意事项动作不可能过小,以免沾染练习综合疗效。
帮助乳腺癌患者设计一个锤炼计划表,记录天天锤炼情况,逐步补充锤炼动作及运动量。
3、乳腺癌患者护理职员在筹备好各项基础患者护理的同时,还应耐心与乳腺癌患者交换沟通,及时懂得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动态,筹备好肿瘤患者的心理患者护理,给肿瘤患者以心理安慰。
先容乳癌治疗病例给乳腺癌患者做现身说法,使她们能重视疾病,重新建立起生计的信心。
以上就是有关于“乳腺癌的晚期能活多久”的相关介绍和详细内容。
乳腺癌是一个可怕的存在。
癌症这个东西是会转移的,及时手术过后,也不一定能够彻底的清楚癌细胞,一旦癌细胞复发或者转移,基本无法治疗,化疗的过程也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请大家珍惜自己。
【优秀文档】乳腺癌晚期能活多久,患上它也不要放弃治疗

乳腺癌晚期能活多久,患上它也不要放弃治疗乳腺癌晚期能活多久?相信有很多看到乳腺癌晚期的时候,都会问这样的问题,因为在我们心中,癌症就是代表着死亡。
那乳腺癌晚期能活多久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解答一下,同时还会告诉大家乳腺癌晚期的症状。
想知道的朋友就来看一下吧。
乳腺癌晚期能活多久乳腺癌晚期能活多久?对于这个问题,小编也是不怎么好回答的。
因为有些人患上乳腺癌晚期的时候是可以或几年甚至更久,而有些人可能就活几个月甚至更少。
这只能说是因人而异。
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乳腺癌晚期能活多久也不一样,有些患者被确诊为乳腺癌晚期以后几个月就去世了,有的患者寻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能活十几年。
对于乳腺癌晚期患者而言,生存期主要取决于是否及时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法。
乳腺癌晚期能活多久是没有统一答案的,不过只要选对有效地治疗方法,就可以延长生存时间。
所以如果您的身体健康出现了乳腺癌晚期症状,您可以针对自己的症状选择合适的治疗,不过千万不要耽误诊断,千万不要让自己的生命毁在犹豫中。
乳腺癌晚期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放疗、化疗、中医治疗,其中中医中药治疗已广泛深入到乳腺癌治疗过程中,尤其是对于晚期年老体弱且不适合手术及放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可单独应用中药进行整体治疗,不仅能有效抑制肿瘤,还可快速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防止乳腺癌的复发及扩散转移,促进治疗的顺利进行。
乳腺癌晚期中医治疗还可以联合西医治疗,减轻西医治疗的副作用,减少治疗过程中的创伤,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乳腺癌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
与手术联合治疗能有效清除术后残余的癌细胞及微小病灶,预防肿瘤复发转移,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更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与放、化疗联合使用能降低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和感染。
乳腺癌:病理分型、靶向药物、系统治疗原则

乳腺癌:病理分型、靶向药物、系统治疗原则 在全世界范围内,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2017年,美国新诊断的乳腺癌病例超过25万例,以一生来算,12%的美国妇女将被诊断为乳腺癌。
本综述总结三种主要乳腺癌亚型的系统和局部治疗方法:激素受体阳性/ERBB2阴性(HR/ERBB2−)、ERBB2阳性(ERBB 2)和三阴性乳腺癌。
美国一半以上的乳腺癌是在筛查乳房X光片时诊断出来的,大约三分之一被诊断为可触及的乳腺肿块。腋窝肿块、乳头溢液、乳头倒置、乳房不对称、乳腺皮肤红斑,乳腺皮肤增厚是乳腺癌的较少见表现。
在美国,62%的乳腺癌诊断时为乳腺原位癌,31%的乳腺癌扩散到区域淋巴结。只有6%的乳腺癌在诊断时是转移的。
病理诊断及分型 乳腺癌标准的病理组织学诊断: . 最常见的乳腺癌组织学是浸润性导管癌(占患者的50%-75%) . 其次是浸润性小叶癌(占患者的5%-15%) . 其余的患者是导管/小叶混合癌和其他较少见的组织学
乳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两个主要分子靶点已被确定。 一种是雌激素受体α(ERα),它在大约70%的浸润性乳腺癌中表达。ERα是一种类固醇激素受体和转录因子,当雌激素激活时,激活乳腺癌细胞的致癌生长途径。激素孕酮受体(PR)的表达也是ERα信号的标志。雌激素受体(ER)或PR在至少1%的肿瘤细胞中的表达被归类为HR+,使用内分泌药物下调ER信号是ER阳性或PR阳性乳腺癌的主要系统治疗方法。
第二个主要分子靶标是表皮生长因子2(ERBB2,以前称为HER2或HER2/neu)、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中的跨膜受体酪氨酸激酶,在大约20%的乳腺癌中被扩增或过度表达,在没有系统全身治疗的情况下预后。具有ERBB2扩增或过度表达的肿瘤是ERBB2+,具有ERBB2扩增或过度表达乳腺癌的患者受益于ERBB2靶向治疗,包括抗ERBB2抗体(例如曲妥珠单抗和pertuzumab)和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lapatinib and neratini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精品
中山大学附属二院乳腺外科苏逢锡教授向记者透露,最近一项全
球的研究结果证明,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手术后使用弗
隆治疗5年,可降低复发风险,尤其是能降低远处转移风险,从而令
乳癌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期。
现状:乳癌远处转移易夺命
据苏教授介绍,乳腺癌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肿瘤。全球每
年新增110万以上的女性被诊断为乳腺癌,占女性所有癌症的23%。
以上海为例,乳腺癌年发病率超过50/10万人,其中35岁至64岁上
海女性乳腺癌发病持续上升尤为明显,年发病率已接近80/10万人。
同时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与癌症相关疾病死因中最常见的死因,占女性
所有癌症死亡人数的14%。
苏教授说,当医生多年,他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看到病人治疗后,
因没有按医嘱服药导致病情复发。“有一位女病人乳癌2期时被发现,
手术治疗后需要进行内分泌治疗,但她术后不来看病也不复查,一年
后就因乳癌复发骨转移无法走路而被抬回来,后来经过化疗后吃药控
制,几个月后她又重新站起来了”。而另一名25岁的女病人张静(化
名),乳癌2期时被发现,保乳治疗后按规定需要内分泌治疗5年以上,
但她吃了三年药就擅自停药,半年后出现乳癌脑转移,最后死于乳癌
脑转移。苏教授说,其实,对于早期发现的乳癌,目前通过手术、化
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一系列的方法,治疗效果都比较理想。但让
医生最忧虑的是乳腺癌术后的复发,尤其是远处转移。患者必需按医
生要求服够疗程,这样才能减少乳癌的远处转移。
.
精品
对策:打“持久战”活得更久
据了解,早期乳腺癌手术后的头2年至3年是复发的高峰期,即
使接受了传统药物三苯氧胺治疗,仍然存在复发风险,这些复发的患
者中有75%的复发出现在其它部位,远处扩散或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
骨、肺和肝。其他远处转移的部位包括骨髓、脑、卵巢、脊髓和眼睛。
有数据显示,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在诊断后的5年内病死率为75%。相
比之下,局部复发的妇女可能长期生存。远处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时
间是18-24个月。
目前,对激素敏感型的乳腺癌患者通过内分泌治疗,可减少患者
雌激素水平或阻止雌激素到达肿瘤来预防肿瘤复发。而对绝经后的女
性,因卵巢不再产生雌激素,身体会通过一种叫芳香化酶的物质作用
于其他的激素来生成雌激素。而芳香化酶抑制剂通过干扰芳香化酶而
影响雌激素的生成,从而减少乳癌的复发。但苏教授提醒说,患者治
疗时一定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用药不能吃吃停停,否则,疾病
一旦卷土重来,治疗起来十分棘手。
防乳癌留意5信号
1.乳腺皮肤改变 30岁以上女性,如果数周内乳房迅速增大,并伴
有皮肤红肿,需警惕。
2.浅表淋巴结肿大 腋窝、锁骨出现淋巴结肿大,尤其是质地较硬,
活动性较差的肿块应怀疑乳腺癌。
3.乳房轮廓改变 如果乳房弧形有缺陷或异常,很可能是乳腺癌早
期表现。
.
精品
4.乳腺腺体局限性增厚 触摸乳腺感觉比周围组织稍厚且大小难
以区分。
5.雌激素水平异常 生育期、更年期是女性乳腺癌的高发阶段,使
用雌激素替代治疗10年以上妇女应密切监测乳腺变化。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