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病理报告的解读

合集下载

一文教你学会看乳腺癌病理报告

一文教你学会看乳腺癌病理报告

一文教你学会看乳腺癌病理报告在乳腺癌的诊疗过程中,手术标本的病理报告一直是诊断的“金标准”,同时,也是后续治疗的重要依据之一。

病理报告的书写有一定的规范性,因此在临床医生眼中,患者的情况在病理报告中“一目了然”。

但是,当患者拿到病理报告后,常常感到一头雾水,不知道该看哪些指标,也看不懂是什么意思。

本文将通过介绍病理报告的组成部分和各项指标的含义,告诉大家如何抓住重点,快速看懂乳腺癌病理报告。

一、病理报告的内容包括哪些?通常一份完整的病理报告包括两个部分:石蜡病理和免疫组化。

石蜡病理主要描述病变的病理诊断,包括病理类型,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是否转移等内容,了解疾病的肿瘤分期和进展程度。

免疫组化主要描述病变的分子病理,主要包括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等各种指标, 从而可以对乳腺癌进行分子分型,指导后续治疗。

因此,拿到病理报告后,需要分别从以上两个部分中提取重要的信息。

二、石蜡病理报告该看什么?1.看病理类型拿到病理报告后,首先应该注意到的是病理类型。

病理类型会告诉我们,病灶是原位癌还是浸润癌。

相对于浸润性癌,原位癌的预后较好,术后一般不需要进行化疗。

如果是浸润癌,又分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浸润性导管癌,以及特殊类型浸润性癌,即除浸润性导管癌以外的其他类型,包括浸润性小叶癌,黏液性癌,小管癌,筛状癌,髓样癌,腺样囊性癌,大汗腺癌,化生性癌,微乳头状癌等等。

乳腺癌患者中其实80%都属于非特殊型浸润性癌,即浸润性导管癌。

通过病理类型,患者可以了解到自己是何种类型的乳腺癌。

2.看肿瘤大小肿瘤大小在病理报告中的描述比较直观,通常会以肿瘤大小3.5cm * 2cm * 1.3cm或切面大小2.7cm * 1.5cm或肿瘤最大径2.5cm等方式进行描述。

我们一般需要关注肿瘤的最大径长度。

肿瘤最大径越大,提示预后越差。

3.看组织学分级浸润性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分为I级、II级、III级,分别代表高分化、中分化、高分化。

乳腺癌病理报告

乳腺癌病理报告

乳腺癌病理报告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它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而乳腺癌病理报告则是乳腺癌诊断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通过对患者乳腺组织的细致观察和分析,提供了关于肿瘤的类型、大小、浸润深度和分级等多方面的重要信息。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乳腺癌病理报告的意义以及其组成部分。

一、乳腺癌病理报告的意义乳腺癌病理报告被认为是乳腺癌诊断和治疗中最关键的一环。

它不仅提供了确诊乳腺癌的依据,还能够对肿瘤的生长方式、浸润深度和分级等重要指标进行评估。

这些信息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进行预后评估以及指导术后随访具有重要意义。

二、乳腺癌病理报告的组成部分乳腺癌病理报告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患者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和病理号等基本信息。

2. 标本来源:说明标本的来源部位,如左乳腺或右乳腺,并注明是否为切除标本、针吸标本或活检标本等。

3. 病理报告摘要:简要介绍肿瘤的基本情况,如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和分级等。

4. 肿瘤类型和分子分型:描述肿瘤的类型,如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等,并根据细胞分型和分子标记进行进一步分类。

5. 组织学特点:详细描述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如细胞形态、核形态以及肿瘤的分化程度等。

6. 血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评估肿瘤是否侵犯血管以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7. 肿瘤边界和切缘:评估肿瘤的边界是否清晰,并描述手术切缘情况,以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手术干预。

8.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描述对一些特定抗原(如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HER2等)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以指导内分泌治疗或靶向治疗的选择。

9. 分子遗传学检测结果:介绍肿瘤的分子遗传学特征,如是否存在BRCA1/2基因突变等。

10. 诊断和建议:通过综合以上信息,提供最终的诊断结果,并根据肿瘤特点提出相应的治疗建议。

三、乳腺癌病理报告的解读要准确理解和解读乳腺癌病理报告,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和相关专业背景。

乳腺癌患者术后病理报告如何解读?看这篇就够了!

乳腺癌患者术后病理报告如何解读?看这篇就够了!

乳腺癌患者术后病理报告如何解读?看这篇就够了!手术是乳腺癌治疗中最重要的一环,除了手术本身可以消灭肿瘤病灶,后续的术后病理对后续乳腺癌的治疗也是极其重要的。

乳腺癌术后的病理报告是反映病情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报告,那么我们要怎么去解读这份报告呢?对于乳腺癌,手术方式可能有很多种,像保乳手术,单纯乳腺切除术,乳腺癌根治术等。

但术后病理报告都是类似的,一份完整的乳腺癌术后病理报告应该包含两方面内容:肿瘤组织基本情况和免疫组化情况。

第一大类:肿瘤组织基本情况肿瘤组织的基本情况,可以理解为对肿瘤组织一个整体的描述,主要包括: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肿瘤的位置与大小、手术切缘、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否侵犯淋巴管等。

1.组织学类型这项结果是告诉我们,肿瘤组织是属于浸润性乳腺癌还是非浸润性乳腺癌。

非浸润性乳腺癌,也就是常说的原位癌,包括常见的导管内癌、小叶原位癌等,这类亚型占总数的5~10%,预后极好,5年生存率95%以上,且不需要化疗。

浸润性癌的组织学类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80%),浸润性小叶癌(10%),及少数特殊类型乳腺癌,浸润性癌的预后要稍差,特殊类型乳腺癌多数预后都要差于浸润性癌。

2.组织学分级反映肿瘤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分I-Ⅲ级(分别对应高分化、中分化及低分化/未分化),分级越高,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越差,恶性程度越高。

3.肿瘤的位置与大小肿瘤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肿瘤的分期,肿瘤越大,分期越晚;2cm、5cm是肿瘤大小的2个比较重要的分界点。

4.手术切缘这项结果反映切下来癌组织周边是否合并有原位癌、不典型增生等病变。

对于保乳手术,切缘是否阴性尤为重要,这决定了保乳是否成功,若保乳手术显示切缘是阳性的话,需要追加扩切手术或者全切手术。

5.是否侵犯脉管/淋巴管帮助临床医生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指导辅助治疗。

6.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主要反应淋巴结是否有转移及转移的数目及部位,根据肿瘤大小跟淋巴结转移情况,医生可以判断出肿瘤的分期,进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如是否需要放疗、化疗及相应的具体治疗方案。

乳腺癌术后病理报告的解读(一)2024

乳腺癌术后病理报告的解读(一)2024

乳腺癌术后病理报告的解读(一)引言概述: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术后病理报告的解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病理报告提供了关于病变的详细信息,包括肿瘤类型、分级、侵袭性等重要指标,这些指标对于确定患者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乳腺癌术后病理报告的解读展开,分析其中的关键要点,并提供一些解读的参考指南。

正文:一、肿瘤类型的确定1. 组织学特征的描绘和分类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结果及解读3. 分子表达特征的检测和分析4. 鉴别乳腺癌亚型,如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HER2过表达乳腺癌等5. 对不典型乳腺癌的诊断和分类,如乳头状癌、乳房实质内浸润性癌等二、肿瘤分级与评估1. 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对肿瘤分级2. 分清原位癌和浸润性癌3. 评估浸润性乳腺癌的侵袭性程度,如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等4. 判断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包括低分化、中分化和高分化5. 对于多灶性和双侧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描述三、淋巴结转移的评估1. 对腋窝淋巴结的检查和解读2. 根据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判断分期3. 数量、侵袭性和肿瘤细胞在淋巴结内的分布情况的描述4. 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性质,如巅峰淋巴结转移、外周淋巴结转移等5. 确定淋巴结的阳性率和淋巴结比值等指标四、血管侵犯和神经侵犯的评估1. 判断肿瘤是否侵犯血管,如血管癌栓子的发现和描述2. 判断肿瘤是否侵犯神经,如神经鞘瘤样扩展的观察和描述3. 血管和神经侵犯对预后的影响和相关指标的解读4. 确定血管和神经侵犯的程度,如单个血管或神经侵犯、多个血管或神经侵犯等5. 对血管和神经侵犯的良性与恶性进行判断和解读五、其他重要指标的解读1. 细胞增殖指标的检测与解读,如Ki-67的表达水平2. 瘢痕性病变对预后的影响和评估指标的解读3.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检测和分析,如BRCA1和BRCA24. 与预后相关的其他指标的解读,如癌旁组织的炎症反应和钙化情况等5. 指导乳腺癌的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评估总结:乳腺癌术后病理报告的解读是乳腺癌患者治疗和预后评估的重要依据。

乳腺癌术后病理报告的解读

乳腺癌术后病理报告的解读

乳腺癌术后病理报告的解读正文:一、乳腺癌术后病理报告的解读乳腺癌术后病理报告是对乳腺癌切除术后标本的详细描述和分析,对于乳腺癌的分期、预后评估和治疗方案的确定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乳腺癌术后病理报告的解读进行详细讲解,包括肿瘤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情况、侵袭性指标、特殊类型乳腺癌等内容。

二、肿瘤类型病理报告首先需要明确乳腺癌的类型,常见的包括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乳头状癌等。

对于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如黏液癌、分泌癌、黏液性变性癌等,也需要在病理报告中进行描述。

三、肿瘤大小及浸润深度病理报告中应包括肿瘤的大小和浸润深度的评估。

肿瘤大小通常采用肿瘤最大径测量,浸润深度描述肿瘤侵犯到乳腺组织的深度。

这些指标对于乳腺癌的分期和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四、淋巴结情况病理报告中需要详细描述乳腺癌切除标本中淋巴结的情况,包括淋巴结的数量、大小、肿瘤转移情况等。

针对淋巴结的肿瘤转移情况,还需要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以确定淋巴结转移的程度和预后评估。

五、侵袭性指标乳腺癌病理报告中还需要包括一些侵袭性指标的评估,如血管侵犯情况、神经侵犯情况等。

这些指标对于预测乳腺癌的侵袭性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

六、特殊类型乳腺癌对于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如乳头状癌、黏液癌等,病理报告需要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

这些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在临床上具有一些特殊的表现和治疗策略,因此在病理报告中的描述非常重要。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对于乳腺癌术后病理报告的解读,可能需要相关图片或图表进行辅助说明。

附件中的内容将会进一步完善本文的解读和描述。

法律名词及注释:1、乳腺癌:一种源于乳腺组织的恶性肿瘤,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2、切除术:通过手术将恶性肿瘤从患者体内切除的治疗方法。

3、分期:根据肿瘤的大小、淋巴结的转移情况等指标对癌症进行分类和评估的过程。

4、预后评估:根据肿瘤的特点和治疗方法对癌症患者预后进行评估和预测。

全文结束:\。

乳腺癌术后病理免疫组化报告解读

乳腺癌术后病理免疫组化报告解读

乳腺癌术后病理免疫组化报告解读乳腺癌术后病理中除描述有肿瘤具体分类名称、肿瘤大小、各切缘就是否切除干净、淋巴结转移部位与数目以及血管淋巴管内与其她组织中有无侵润外,还有一些重要得可以提示预后得免疫指标,通过分析这些指标可以指导治疗与估计预后。

以下就是各医院检查中可能出现得常用免疫指标以及对它们得解读,仅供参考:ER:雌激素受体,阳性提示预后比阴性患者要好,加号越多越好。

PR:孕激素受体,阳性提示预后比阴性患者要好。

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内存在ER、PR。

当细胞发生癌变时,ER与PR出现部分与全部缺失。

如果细胞仍保留ER与(或)PR,则该乳腺癌细胞得生长与增殖仍然受内分泌得调控,称为激素依赖性乳腺癌;如果ER与(或)PR缺失,则该乳腺癌细胞得生长与增殖不再受内分泌得调控,称为非激素依赖性乳腺癌。

两者同时阳性预后最好,如一个阳性一个阴性中,雌激素阳性要好于孕激素阳性。

两者都就是阴性预后不好。

阳性者可以术后或术前使用内分泌治疗。

Her—2(CerbB—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就是一种原癌基因、它得过度表达即出现加号表明患者预后不好、同时也提示患者易于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与上述两种激素受体可能缺乏、在正常乳腺组织中呈低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可增高,其表达与乳腺癌分级、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表达率越高,预后可能也就越差。

但Fish检测两个加号以上者有进行生物靶向治疗得可能。

即使用曲妥珠单抗(赫赛汀)、以上三个都就是阴性患者,医学上目前被叫做“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相对较差,缺乏药物治疗。

E—Cadherin:E—钙粘附蛋白就是钙粘附蛋白分子家族中跨膜蛋白亚型得一种,集中表达在粘着连接,对维持上皮细胞得完整性、极性、形态与组织结构起重要作用。

它得高表达表明预后良好。

Ki—67index:就是反应细胞增殖得一种增殖抗原,它得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就是一个不良预后因素。

数值越高预后越不好。

乳腺癌术后病理免疫组化报告解读

乳腺癌术后病理免疫组化报告解读

乳腺癌术后病理免疫组化报告解读乳腺癌术后病理免疫组化报告解读1.病理报告摘要本次报告对乳腺癌术后标本进行了免疫组化检测,以确定肿瘤类型、分级和分子亚型,并评估其与治疗反应的关联。

2.肿瘤类型与分级根据免疫组化结果,乳腺癌被鉴定为其特定类型,如: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黏液癌等。

分级结果则通过观察细胞分化程度、核分裂指数等特征进行评估,常采用Bloom-Richardson分级系统。

3.分子亚型鉴定通过对乳腺癌标本进行激素受体检测和HER2/neu基因检测,可以确定乳腺癌的分子亚型。

根据激素受体阳性与阴性情况,分子亚型可分为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型、激素受体阴性/HER2阳性型和三阴性等。

4.免疫组化指标解读4.1 ER(雌激素受体)和PR(孕激素受体):ER和PR阳性表明乳腺癌对于内分泌治疗敏感。

4.2 HER2/neu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neu阳性表明乳腺癌患者可能受益于靶向治疗。

4.3 Ki-67:通过评估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判断肿瘤的生长速度和预后。

5.治疗反应的关联评估通过乳腺癌标本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还可以评估肿瘤对于不同治疗方法的敏感度。

例如,激素受体阳性和HER2阴性型乳腺癌患者通常对内分泌治疗更为敏感,而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可能受益于靶向治疗。

附件:1.乳腺癌病理报告原始数据附件2.免疫组化检测结果附件3.其他相关图片及图表附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乳腺癌:一种恶性肿瘤,发生在乳房组织中的癌症。

2.术后:指手术后的状态或时间段。

3.病理学:研究疾病的原因、本质、发展和变化规律等的学科。

4.免疫组化:利用免疫学原理,通过对特定抗体与标本中的抗原结合来检测细胞或组织中某种分子的方法。

5.分子亚型:乳腺癌根据其激素受体和HER2/neu表达情况划分的亚型,用于指导治疗选择和预后评估。

6.激素受体:细胞表面上的受体蛋白,对激素分子发挥生理作用起调控作用。

7.HER2/neu: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是一种调控肿瘤细胞增殖和存活的膜受体蛋白。

带你了解乳腺癌病理报告

带你了解乳腺癌病理报告

带你了解乳腺癌病理报告发布时间:2022-12-13T01:41:23.808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24期作者:李丽莉[导读] 乳腺癌是临床上多发的恶性肿瘤,病理诊断是乳腺癌确诊的金标准。

李丽莉吕梁市人民医院山西吕梁 033000乳腺癌是临床上多发的恶性肿瘤,病理诊断是乳腺癌确诊的金标准。

拿到乳腺癌病理报告大家会简单看一下,虽然看不懂,但看到病理报告上的“癌”字都会很害怕,难道病理报告上有“癌”字就一定确诊患乳腺癌吗?对于报告单上的各种数据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应该怎样读懂乳腺癌病理报告呢?下面一起了解下。

一、报告上写着“边界不清,质地坚硬”,一定是恶性肿瘤吗?大家拿到病理报告后,都会先看下检测标本的描述,通常会写着的大小,多少乘多少,边界不清以及质地坚硬等,但这样的描述不能作为癌症诊断的信息。

肿物边界不清不能完全说明是恶性肿瘤,但恶性肿瘤的几率更大一些;质地坚硬可能是乳腺癌表现也可能不是癌症表现,因此拿到病理报告后大家不要太关注这些数值。

二、肿瘤性质乳腺癌比较复杂,种类很多,在病理报告上多见的是浸润性爱与浸润性导管癌,这属于乳腺癌病理分类。

根据病理将乳腺癌分为以下类型:1、非浸润性癌:属于乳腺癌早期,通常预后效果良好,无需放化疗治疗。

①导管内癌:癌细胞仅在乳腺导管中,没有突破导管壁基底膜。

②小叶原位癌:癌细胞还没有突破末梢乳管,也没有突破腺体泡基底膜。

2、浸润性癌:①浸润性非特殊癌:主要有浸润性导管癌,大概占乳腺癌的80%左右,此外还有浸润性小叶癌、腺癌、硬癌以及髓样癌等。

浸润性非特殊癌预后情况不如特殊癌效果好。

②浸润性特殊癌:主要包含乳头状癌、鳞状细胞癌、腺样囊性癌、小管癌与大汗腺样癌等。

预后情况较好。

三、肿瘤大小肿瘤大小指的是病灶浸润周围组织的面积大小,也是病理分期的重要指标,通常分为三种情况,分为是2厘米以内的肿瘤,2厘米到5厘米之间的肿瘤,以及大于5厘米的肿瘤,肿瘤越大,分期越晚,预后效果越不好,肿瘤最大直径每增加1厘米,复发转移的风险就会增加12%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结果判读
注意点:
◆计数胞膜完全着色的细胞比例及着色强度
◆胞浆着色忽略不计
◆评定浸润部位的着色情况 ◆正常上皮细胞不应着色
HercepTestTM判读标准
染色形态 完全没有染色或是肿瘤细胞中 评分
0
染色图例
少于10%肿瘤细胞有细胞膜染色
大于10%的肿瘤细胞有呈现清淡地/ 稍微地并且是不完整的细胞膜染色 这些细胞只染在部分的细胞膜 大于10%的肿瘤细胞有呈现 轻度至中度的完整的细胞膜染色 大于10%的肿瘤细胞有呈现 强度的完整的细胞膜染色
抗体/试剂盒 CB11 4D5 TAB 250 A0485 HercepTestTM 类型 单抗 单抗 单抗 多抗 多抗
公司名
Novacastra (newcastle, upon tyne, UK) Genentech(San Francisco, CA) Zymed ( San Francisco, CA) DAKO( San Francisco, CA)
ER的分类及ER、PR的意义
ER
ERα(50%-80% positive)
PR (主要显示了ER的功能性途径)
ERβ(与乳癌的预后有关)
内分泌治疗原则及药物
绝经后
托瑞米芬 来曲唑、阿拉曲唑 三苯氧胺 (他莫昔 芬)
依西美坦 氟维司群
绝经前
三、乳腺癌中HER-2的检测 及其临床意义
(一)HER-2概况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乳腺癌术后病理报告的解读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乳甲外科 吉首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甲外科 王 庆
目录
1.乳癌术后病理大体标本解读 2.乳腺病理免疫组化 3.Her-2的意义及检测方法
乳腺癌术后病理报告的解读
总体要求
力求全面、规范、报告内容集体包括:肉眼检查肿块部位、大小、形 状;显微镜下组织学类型、分级、癌周围组织病变,血管、淋巴管受 侵,淋巴结是否转移、切除个数、阳性个数(淋巴结转移个数/切除淋 巴结个数),直径>1cm应注明其大小;免疫组化检查:ER、PR、cerB-2(Her-2)、Ki-67等。
(二) HER2阳性状态可以预示肿瘤对常规 治疗的反应情况
◆ 内分泌治疗
HER2阳性患者相对耐

◆ CMF方案 HER2阳性患者相对耐药 ◆蒽环类 对大剂量蒽环类相对敏感 ◆ 紫杉类药物 相对敏感
(三)、靶向Her-2的人源化单抗
—赫赛汀
赫赛汀 靶向HER2的人源化单抗
®
95% 人源化, 5% 鼠抗,具有高度亲和性 (Kd=0.1nM) 和 特异性,显著降低免疫原性(HAMA)
死亡时间 (月数)
死亡时间 (月数)
Ross JS, Fletcher JA. Stem Cells 1998; 16: 413–428
Seshadri R et al. J Clin Oncol 1993;11:1936–42
2005年St.Gallen指南乳腺癌危险度分级
低度危险
◆ LN(-)且 ◆ 标本中病灶大小(pT)≤2CM ◆ 分级1级 ◆ 瘤周脉管未见肿瘤侵犯 ◆ HER2基因没有过度表达或扩增 ◆ 年龄≥35岁
3+ 2+ 1+
免疫组织化学法0-3+评分系统 Immunohistochemistry (IHC)
0
2+
1+
3+
3+
CerbB2
3+
CerbB2
2+
CerbB2
2+
CerbB2
1+
CerbB2
2.显色原位杂交(CISH)
一种用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探针,在甲醛固定、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上进行杂交,再用鼠抗地高辛抗 体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抗鼠抗体进行免疫结合,DAB显 色,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有无基因扩增的异常信号 的方法。CISH技术比FISH简单,试剂较便宜,不需 昂贵的仪器设备,且可长期保存切片。
◆ CB11 或4D5 (+++) Hercept Test(+++);
Hercept Test(++) CB11 或4D5 (-)
◆ FISH (+), Hercept Test +++: 19/20;
FISH (-) , Hercept Test ++ : 5;
FISH (+), IHC (-) : 3例。 Gouvea AP, Milanezi F, et al. Appl Immunohistochem Mol Morphol. 2006 Mar; 14(1): 103-8.
◆Her-2: 又名C-erbB-2, Her-2/neu
定位于17q12.1-21
◆ Her-2属于EGFR家族成员
◆为原癌基因,编码185KD的跨膜型酪氨酸激酶生长 因子受体 ◆现有研究表明,在30%以上的人类肿瘤中存在Her2基因的扩增/过度表达(如乳腺癌、卵巢癌、子宫 内膜癌、输卵管癌、胃癌和前列腺癌等)
其中25~30%的乳腺癌为 Her-2基因的扩增/过度 表达。
国外文献报道的乳腺肿瘤 HER2阳性情况
HER2
Study Ross(2003) Owens(2004) Ross(2003) Penault-Llorca(2005) n 5003 6556 279 699 Stage Ⅰ- Ⅲ Ⅰ-Ⅳ Ⅳ Ⅳ positive, % 22 24 26 30
腋窝的淋巴引流
肿瘤细胞的分级:根据核分裂像及异型性
I级
II级
低度恶 中度恶 性:5年生 性:5年生 存率 存率 (68%) (32%) 高度恶 性:5年生 存率 (0%)
III级
免疫组化
免疫组化临床常用指标: 雌激素受体(ER) 孕激素受体(PR) 人表皮生长因子-2基因(C-erb-2/Her2) 核蛋白Ki-67:细胞核内与细胞增殖有 关的非组蛋白性核蛋白
(1)两种探针
◆应用Her-2和17号染色体双荧光标记探
针,两种信号的比值(<2或者>=2) Her-2是否扩增
◆应用单一针对Her-2的地高辛标记探针,
直接定量Her-2的扩增程度
(2)FISH主要设备: 荧光显微镜 原位杂交仪 细胞遗传分析工作站 高压消毒炉
(3)结果观察
◆ 75%以上癌细胞核中都有杂交信号
肿瘤的分化程度
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
肿瘤的分化程度
G1:细胞分裂 慢
高分 化
分化 差,预后 差 G2:细分裂 居中
G3:细胞分裂 快
中分 化
低分 化
肿瘤的病理类型
非浸 润性 癌 浸润 性特 殊癌 浸润 性非 特殊 癌
导管内癌、小叶原位癌、粉刺 癌等
病理分 型
小管癌、粘液癌、浸润性乳头 状癌、Paget病等
无病生存概率
60 HER2基因 ³ 3 拷贝数 40
累计生存率
0.50 基因扩增: >10 拷贝数 无基因扩增: <3拷贝数 临界值: 不包括
扩增
20 对数秩检验 p=0.001 0 0 12 24 36 48 60 72
0.25
Log rank p<0.001 0
0 24 48 72 96 120 144
DAKO ( San Francisco, CA)
HercepTest: 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诊断
抗体
阳性率
Hercept Test (DAKO)
AO485 (DAKO) 4D5 (Genetech) CB11 (Biogenex Novocastra)
31/86 (38.1%)
25/66 (37.8%) 15/86(17.4%) 25/86 (9.1%)
◆ 细胞核大小一致、边界完整、染色均一、
无重叠
FISH: PathVysion
无扩增
TM
扩增
比值 <2 提示Her-2无扩增
比值 2 提示Her-2有扩增
FISH: INFORM
低扩增
®
高扩增
Ki-67的意义
Ki-67(增殖细胞相关的核抗原) 功能:与细胞有丝分裂密切相关,在细 胞增殖中是不可缺少,Ki-67作为标记 细胞增殖状态的抗原,阳性说明癌细胞 增殖活跃 判读标准:以14%为界限 阳性(>14%) 阴性(《14%)
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
腋淋巴结转移情况
腋淋巴结的转移数目
至少检测10个淋巴结才能准确评价腋淋巴结转移的状态 ①:无淋巴结转移 ②:1~3个淋巴结转移 ③:4~9个淋巴结转移 ④:≥10个淋巴结转移
腋淋巴结的转移部位
腋上组(Level I):胸小肌外侧组 腋中组(Level II):胸小肌后组 腋后组(Level III):胸小肌内侧组
(1)所需主要设备
◆电炉、带温度计的高压锅或微波炉 ◆原位PCR仪或原位杂交炉
◆ 37℃温箱 ◆亮视野显微镜
(2)检测三大关键步骤
◆标本的加热预处理
用电炉,15 分钟98℃ –100℃ 所有载玻片必需全部浸入缓冲液
◆酶消化
室温 10 分钟 或37℃ 3分钟
◆严格冲洗
0.5x SSC, 75-80℃, 5 分钟
用于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
生存率提高达45%
疗效改善并持续
维持生活质量
(四). Her-2阳性状态的检测方法
常用检测方法
1.免疫组化(IHC)
检测Her-2蛋白表达
(1)抗原修复:95-99℃ EDTA(1mM pH80) 或枸橼酸钠 (0.05M pH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