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玉米轮作制"四肥五水一菌剂"简化高效技术模式

合集下载

小麦-玉米(大豆)轮作技术规程

小麦-玉米(大豆)轮作技术规程

DB41/T 2208—2021 小麦-玉米(大豆)轮作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小麦-玉米(大豆)轮作模式、技术措施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小麦-玉米(大豆)轮作农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对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NY/T 499 旋耕机作业质量NY/T 500 秸秆粉碎还田机作业质量NY/T 291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NY/T 1628 玉米免耕播种机作业质量DB41/T 1500 小麦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规范DB41/T 1803 夏玉米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B41/T 2015 小麦田杂草防除技术规范DB41/T 2017 夏玉米田化学除草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种植模式小麦-玉米(大豆)轮作模式:第一年为小麦-玉米轮作,6月播种玉米,10月收获后播种小麦;第二年为小麦-大豆轮作,6月小麦收获后播种大豆,10月收获后播种小麦。

之后依次循环轮作。

5 小麦—玉米轮作5.1 秸秆还田小麦收获时,将小麦秸秆切碎均匀抛撒到田间,漏切率不大于2%,切碎后的秸秆长度不大于10 cm,割茬高度不大于15 cm。

玉米将秸秆切碎均匀抛撒到田间,漏切率不大于2%,切碎后的秸秆长度不大于5 cm。

秸秆粉碎还田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500的规定。

DB41/T 2208—20215.2 整地玉米季采用免耕播种机直接播种,免耕播种机作业质量符合NY/T 1628的规定。

小麦季以旋耕-旋耕-深耕每3年为1个周期,深耕麦田耕深应在25 cm以上,然后旋耕2遍;旋耕麦田耕深应达15 cm。

华北小麦玉米轮作耕作措施 -回复

华北小麦玉米轮作耕作措施 -回复

华北小麦玉米轮作耕作措施-回复标题:华北小麦玉米轮作耕作措施的深度解析一、引言华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中小麦和玉米是主要的农作物。

小麦玉米轮作耕作制度是一种科学的种植模式,它不仅能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作物产量,还能改善土壤结构,防治病虫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详细解析华北小麦玉米轮作耕作的具体措施。

二、小麦种植阶段1. 土壤准备:在秋季玉米收获后,应进行深翻土壤,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

同时,施入有机肥和磷钾肥,以提供小麦生长所需的营养。

2. 种植时间:华北地区的小麦一般在每年的10月中下旬播种。

这个时期温度适中,有利于小麦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

3. 种植密度:小麦的种植密度应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来确定。

一般来说,高产品种和肥力较高的地块,种植密度可以适当增大;反之,则应降低种植密度。

4. 管理措施:小麦生长期间,应定期进行灌溉、施肥、除草和病虫害防治。

特别是在春季,要防止倒春寒对小麦的影响,适时进行防冻措施。

三、玉米种植阶段1. 轮作转换:在小麦收获后,应立即进行玉米的种植。

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又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土壤准备:与小麦种植相似,玉米种植前也需要进行土壤准备。

但此时应注重施入氮肥,因为玉米对氮的需求量较大。

3. 种植时间:华北地区的玉米一般在每年的5月中下旬播种。

这个时期气温较高,有利于玉米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

4. 种植密度:玉米的种植密度应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来确定。

一般来说,高产品种和肥力较高的地块,种植密度可以适当增大;反之,则应降低种植密度。

5. 管理措施:玉米生长期间,应定期进行灌溉、施肥、除草和病虫害防治。

特别是在夏季,要防止高温干旱对玉米的影响,适时进行灌溉。

四、轮作效益小麦玉米轮作耕作制度具有以下几大效益:1. 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轮作,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作物产量。

2. 改善土壤结构:小麦和玉米的根系结构不同,轮作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关于印发《2024年节水增粮推进县项目建设技术方案》的通知

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关于印发《2024年节水增粮推进县项目建设技术方案》的通知

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关于印发《2024年节水增粮推进县项目建设技术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公布日期】2024.06.17•【字号】鲁农技土肥字〔2024〕1号•【施行日期】2024.06.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关于印发《2024年节水增粮推进县项目建设技术方案》的通知鲁农技土肥字〔2024〕1号各有关市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农业农机技术推广、农业综合服务、农业农村事务服务、农业技术服务、农业技术推广与种业)中心:为贯彻落实省农业农村厅《2024年全省粮油绿色高产高效行动实施方案》(鲁农种植字〔2024〕11号)和全国农技中心《2024年节水增粮推进县建设技术方案》(农技土肥水函〔2024〕149号)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制定《2024年节水增粮推进县项目建设技术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督促指导辖区节水增粮推进县贯彻落实。

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24年6月17日2024年节水增粮推进县项目建设技术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要求,锚定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目标,以持续提升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水平为主线,集成节水增粮技术路径,提高作物水分生产力,充分挖掘粮油作物增产潜力,支撑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粮食单产提升为目标,以水肥高效利用为主线,注重机艺融合、物械配套,强化节水增粮技术集成创新,重点推广水肥一体化、蓄水保墒等技术措施,实现密植和水肥精准调控,推进水浇地水肥一体化创高产、旱耕地节水抗旱提单产,支撑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和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二、目标任务2024年粮油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支持商河县、桓台县、滕州市、汶上县、平原县、博兴县建设节水增粮推进县,每个县集中打造10个“千亩方”、1个“万亩片”,项目区力争粮食作物水分生产力提高10%。

一种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的夏玉米轻简施肥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的夏玉米轻简施肥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的夏玉米轻简施肥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张英鹏,李洪杰,刘兆辉,薄录吉,井永苹,李彦,孙明,仲子文,罗加法
申请号:CN201810292577.2
申请日:20180330
公开号:CN108575613A
公开日:
2018092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的夏玉米轻简施肥方法,该方法包括小麦收获后秸秆粉碎全还田,然后播种玉米,玉米播种时施用氮、磷、钾单质肥,随播种时一次性施入,全生育期无需追肥;所述的氮肥为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的混合物,其中包膜尿素所占的质量比为60‑80%,普通尿素所占的质量比为20‑40%。

本发明施用的肥料为单质肥,可以满足玉米全生育期养分的需求,全程不再追肥,节省了劳动力成本,大大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减少了养分随雨水淋失,保证了玉米拔节孕穗养分供应,大大提高了玉米的产量,有利于稳产、增产,同时大大降低了投入成本。

申请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地址: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工业北路202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宏松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冬小麦夏玉米轮作节水省肥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冬小麦夏玉米轮作节水省肥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087156.3(22)申请日 2020.02.11(71)申请人 河南科技大学地址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63号(72)发明人 周文利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代理人 姬莉(51)Int.Cl.A01G 22/20(2018.01)A01C 21/00(2006.01)C05G 1/00(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冬小麦夏玉米轮作节水省肥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冬小麦夏玉米轮作节水省肥方法,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

该节水省肥方法包括冬小麦播种前重施底肥,玉米秸秆粉碎均匀覆盖在小麦种植行上,待小麦出苗后进行一次冬灌,拔节期追施尿素,灌浆期施用叶面肥A;冬小麦收割后的秸秆粉碎回田,然后对种植地进行1-2次深耕翻晒,夏玉米播种前底肥施用氮磷钾复合肥,栽培方式采用垄作覆盖地膜拔节期进行一次灌溉,抽雄期-开花期施用叶面肥B,子粒形成期再施一次叶面肥B;叶面肥A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腐殖酸50-80%、甘草多糖25-50%以及硼酸2-20%;叶面肥B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腐殖酸50-80%、甘草多糖25-50%以及硝酸钾5-20%。

本发明的水肥管理方法在实现节水省肥的同时实现冬小麦和夏玉米的高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CN 111201967 A 2020.05.29C N 111201967A1.一种冬小麦夏玉米轮作节水省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选择耐旱小麦和玉米品种冬小麦的水肥管理:冬小麦播种前重施有机底肥,播种后将上一季的玉米秸秆粉碎,均匀覆盖在小麦种植行上,待小麦出苗后进行一次冬灌,灌溉以土壤润湿层厚度达到50cm以上为宜,拔节期追施尿素,灌浆期施用叶面肥A;待小麦成熟后进行收割;冬小麦收割后的秸秆粉碎回田,对种植地进行1-2次深耕翻晒,然后播种夏玉米,夏玉米播种前底肥施用氮磷钾复合肥,栽培方式采用垄作覆盖地膜,拔节期进行一次灌溉,抽雄期-开花期施用叶面肥B,子粒形成期再施一次叶面肥B;所述叶面肥A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腐殖酸50-80%、甘草多糖25-50%以及硼酸2-20%;叶面肥B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腐殖酸50-80%、甘草多糖25-50%以及硝酸钾5-20%。

小麦—玉米周年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

小麦—玉米周年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

小麦—玉米周年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张健;袁嘉玮;梁哲军;张鹏飞;薛琴琴;王玉香;张冬梅;杨印斌【摘要】通过比较不同水肥一体化模式和传统漫灌施肥模式下小麦、玉米轮作体系的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N农学效率以及经济效益,探索运城地区最优小麦—玉米周年水肥一体化模式.结果表明,与传统漫灌施肥模式相比,不同水肥一体化模式均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灌溉水生产效率、N农学效率,其中,W2N2(减量减氮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和N农学效率分别比CK提高了34.5%和21.8%,W2N3(减量微喷处理)灌溉水生产效率比CK提高100%;周年籽粒产量与CK差异不显著,W4N3(足额微喷)周年产量最高,为16 371.4 kg/hm2,较CK增加了2.8%;水肥一体化模式净收益值均高于漫灌模式,其中,W2N2最高,比CK提高了10%.【期刊名称】《山西农业科学》【年(卷),期】2019(047)007【总页数】4页(P1185-1188)【关键词】微喷水肥一体化;氮利用效率;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作者】张健;袁嘉玮;梁哲军;张鹏飞;薛琴琴;王玉香;张冬梅;杨印斌【作者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山西运城0440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山西运城0440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山西运城0440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山西运城0440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山西运城0440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山西运城0440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山西运城0440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山西运城04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344.1水肥一体化技术具有提高水分利用率和养分利用效率,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诸多优点[1]。

在对粮棉作物的水肥一体化研究中发现[2-6],水肥一体化可以在节水节肥的同时提高糯玉米的淀粉和还原性糖的含量,改善玉米的品质。

小麦—玉米连作技术

小麦—玉米连作技术

小麦—玉米连作技术
小麦-玉米连作技术是一种农作物连续种植的管理技术,即在
同一块地上连续种植小麦和玉米两种作物,一年种植两季。

该技术主要包括轮作种植、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小麦-玉米连作技术的优势在于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劳动投入、增加经济效益。

同时,由于小麦和玉米的生长期相对独立,并且互相作为种植和收割的时间错开,因此能够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土地,并降低连作难题的风险。

在实施小麦-玉米连作技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合理轮作:小麦和玉米的连作需要合理安排种植次序,最好是小麦——玉米——休耕的轮作模式,以保证土壤的肥力和病虫害的控制。

2. 土壤改良:连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土壤硬化、营养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土壤改良措施,如施加有机肥料、矿质肥料等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3. 病虫害防治:小麦和玉米很容易受到一些共同的病虫害威胁,因此在连作过程中需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措施,如合理施用农药、病虫害生物防治等。

4. 育种选择:连作会对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品种选择上需要选择适应连作条件的优质品种,以保证连作的效果。

综上所述,小麦—玉米连作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农作物管理技术,通过合理的轮作、土壤改良和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有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小麦玉米微灌水肥一体化关键技术模式研发与应用》课题取得重要进展

《小麦玉米微灌水肥一体化关键技术模式研发与应用》课题取得重要进展
要进 展 。 1 优 化 提 升 了不 同模 式 水 肥 一体 化 灌溉 工程 及配 套设 备
在 宁晋 示 范基 地 开展 了微 灌小 麦玉 米养 分 吸 收 规 律及 高效 施肥 技 术研 究 。试验 结 果证 实 ,在施 氮
量 9~1 5 k g / 亩 范 围 内 ,随着 施 氮 量 的减 少 ,小 麦 产 量提 高 ,说 明长 期氮 肥长 期过 量施 用 , 已影 响 了 小麦 高产 ,控氮 是 小麦 增产 增 效 的技术 关键 。微 灌 小 麦 施氮 量 由 1 5 k g / 亩减少到 9 k g / 亩 ,产 量 达 到 6 3 6 . 6 k e , / 亩 ,减氮 4 0 % ,增 产 1 0 . 6 %。这 一 施氮 量
本下 降 5 0 %。 灌 溉 均 匀 度 由 5 0 %提 高 到
8 0 %, 提 高 了 6 0 % , 为 微 喷 带 式 省 工
5 0 %。 目前 工程 运 行 良好 ,仍 在进 一 步优
化 中。
2 初 步 构 建 了小 麦微 灌 水 分 及 养 分 高效 利用 关键 技 术
项 目组通 过采 用 固定式 旋 转喷 头微 灌水 肥 一体 化技术 ,及 高质 量 播种 等集 成 技术 ,示范 区玉 米 出
步增 加灌 水 到 1 0 0方 / 亩 ,产 量 出现 下 降趋 势 , 比 7 5 方/ 亩 的优 化模 式产量 下 降 6 . 2 %。
体 化 技 术 模 式 和 种 植 制 度 , 建 立 示 范 基
地 进 行 示 范推 广 。 目前 项 目的 主 要 内容
已于 宁 晋 示 范基 地 全 面 实 施 , 取 得 了重
式亩 总灌 水量 5 O方 , 比对 照 亩节 水 8 5方 ,亩 产 量 6 3 2 . 0 k g 。技术模 式 节水节 肥 、节本 增效 效果 显著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 播 入 肥 化 以 磷 复 肥 氮 垄, 机 施 基 , 肥 氮 钾 合 和 【
钾 配 方 复 混 肥 为 主 ,有 机 肥 可 以施 用 鸡

2 0k / O 5~ … 8 3 gh肥。化肥 以复用 量 P0 9 gh 、K2 l质 。 齐 。底m 化 肥 磷 肥 合肥 为主 ,不足 m。 叮用 . 0k 磷钾 f * 或 配 方 复 混 肥 调 整 。随 整地 将 复混 肥 于播 前 l' gb
31 适 期 适 量拔 节 肥 水 。小 麦 返 青 后 及时 l 枞 , ._ 6 } 】 松 十保墒 ,提 高地温 ,促 苗 早发 ,消 _ 杂 i 火 ’,抑 J l I =
化 2
部 原 我 重 平 是 国要
眷 蘖 过量 滋 生 ,确 保 麦苗 稳健 长 。小 麦拔
追 纯 氮 10k am。 K2 5~3 gh 。 2 g ̄ , 0 1 0k /m!

吉 l 冬小 麦 一 夏 玉米 一 年 两 季 轮 作 足 丰 , 同 要 的火宗 作物种 植 体 系 ,也 是 北方典 型粮
} . 省 中 南部 常年 在 3月木 4川初 ,结合 拔 水 , o. IL I K 阿,肥 水推 迟 ,低 温 冷害 若茼 , J晴 朗天 捉 . 肥
水。
人 『肥 ) _ J ,灌 水 5次 ( 麦 底 墒 水 或 越 冬 小 水 、拔 节水 、扬 花 一 灌 浆 水 、 米 “ l 』。 {
水 、抽 雄 扬 花 水 ) 小麦 底 肥 配 施 有 机 肥 ,
^: ^
间 和 解蔚 简 “ 肥 剂。 称 四 水一 剂” 菌 。
此技 术模 式 中小 麦 米轮 作季 令年 施
吝I 肥4 小麦底肥、 l 次( 拔节肥、 米底肥、

成穗 率低 的品种 ,播 餐 15~2 5k /m 6 2 gh 。播 深 3~
5 m,播后镇 压保 墒 。 c 31 根据 越 冬前气 候和 壤 情况 ,适 时浇 灌越 冬 .. 5
氮 4 0 ~ 4 0 gh , P05 5 ~ 1 5 2 5 k /m 2 1 1 3
秸 秆 粉 碎 机 粉 碎 秸 秆 ,要 求 粉 碎 2遍 ,使 秸 朴 碎 ,全量 还 田。喷洒 适量 高效秸 秆腐解 菌剂 。
31 播前精 细 整地 ,施足 底肥 ,增 施有 机 J 。播 .- 3 J 巴


1 技 术 核 心
311 选 用抗 、抗寒 优 良 l 。;IL 中 南部可 .. 干 >.省 4 , - I 选 石 新 8 8 良星 6 、冀 麦 2号 、衡 观 3 、 2、 6 5 56 2 5等 。 31 玉米秸 秆全 量还 田。前茬 米 收获 后及 时 川 .2 . 友
不 k m K 0 1 0~1 0k m2 合 机耕 h 2 5 8 h 。配

前 精 细 整 地 。 底 施 腐 熟 有 机 肥 纯 氮 6 0~ 8 0 k /m gh ,折 合 风 干鸡 粪 30 0~40 0k /m! 0 0 g h ,化 肥 纯氮 施 用 量 掌 握 在 6 g m 。不足 氮 肥 以化 肥 补 0k h
带 k m 有 肥 N08 g 掌 U g 机 纯 ~0 / , 握 /, h 6 h km
总 纯 氮 量 2 0 k /m P059 gh , 4 g h 。 2 0 k /m

撒施 于地 表 ,耕 翻入 土 ,耕 深 2 5~3 m, 打破 0c
底 层 ,除净 根茬 ,粉 碎士 块 ,耕透 耙实 ,做 畔 ,将 上壤 整平 、整细 。然后 耕翻 入上 。 31 严把 播种 关 。足墒 播种 。小麦播 利t 层 :壤 .. 4 耕 £ : 的适 宜 含水 量 :轻 壤 1% ~l%;两合 t 8 ~ 6 8 l% 2 %;黏 土地 2 % ~2 %。如 果 遇 小麦播 前 降雨 / 0 0 2 1

河 北 中 南部 太行 山山前平 原现 有土
幸 壤养 分 条什 、小 麦玉 米 轮 作种 植 体 系 中,
友 小麦秸秆高留茬, 玉米秸秆全量还田。
.T.

小 麦 米 轮作 周期 总 的氮磷 钾施 肥指 标 :有 机 肥 纯 氮 6 0~8 e m 氮 1g 2 部k、5 磷 h o %
肥 、5 %钾 肥 ,肥 料种 类 为 复合 肥或 配 方 0 肥 , 结 合 机 播 施 入 。 追 肥 : 7 %氮 肥 、 5
菌 5  ̄e 小 l 人 期 沟 施 一 o 、 【 一 u 开 追 。 % 一
适宜 播期 :半冬 性 品种 1 0月 5} ~2 _ 2¨。播 期越 j 晚 ,播 舒越 大 。早播 地 ,分蘖 力强 、成 穗率 一 , 曲J J 勺 种 ,播量 1 5 6 g m ; 中晚播 地 , 分蘖 力弱 、 3 ~1 5 / kh
水 P 季5 中 米 底k 21 4 05 肥 5  ̄
KO3 z 0~6 gh 。其 中基肥 :全 部有 机 0k /m
I N 肥
一 r_
0' _

嚣 薹罢 嚣
l 上 _ 工
高效腐 解菌 剂 。 玉米季施肥量 :纯 N2 0 2 0 gh , 4  ̄ 7 / m k
足 ,需要 播前 灌水 造墒 ,适 墒耕翻 耙 l 播 种 。适期 、 1 适 播种 。小 麦播 种 时的行 距配 置心 统筹 夏秋 季 均 衡 增 产 ,在 保 证 下 茬 玉 米 高 产 行 株 配 冒 前 捉 卜,合 理确 定小 麦 的行 距 配置 ,采用 等 行距 种艄 或 宽窄行种 植 。华 北北部 高 产灌 区河 北省 叶 南部 ‘ I 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