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治疗策略应用实例-精品文档

合集下载

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可编辑全文】

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可编辑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相关推荐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范文(精选10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

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范文(精选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范文(精选10篇)1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

目前,我国每百名成人中约11人患糖尿病,约50人为糖尿病预备军(糖尿病前期)!从糖尿病前期到糖尿病的慢性病程中有诸多并发症发生:如心脑血管病变、自主神经病变、肾病、视网膜病变、癌症等。

糖尿病不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而且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现已成为中国公共卫生的重大问题之一,同时糖尿病的早期发现、干预与治疗也成为我国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由于大部分Ⅱ型糖尿病患者症状不明显,发病缓慢,半数以上无任何症状,早期不易被发现,且大部分患者未能得到早期治疗。

更为严重的是已有的糖尿病检测手段对糖尿病早期检测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国著名内分泌专家、解放军总医院潘长玉教授指出,仅仅检测空腹血糖,会漏诊近八成的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者。

因为空腹血糖在6.1mmol/L时就有可能已是糖尿病患者了。

因此,患者被诊断糖尿病时,常发现已存在严重并发症,如脑卒中、冠心病、眼病、糖尿病肾病、皮肤病或下肢坏疽等,而且至少已有5-10年病史。

我院健康管理中心在全省市州医院率先引进法国糖尿病风险检测(eZscan)先进设备,可以提前5-10年预测糖尿病发病风险!弥补了血糖升高前5-10年期间,无检测手段的缺憾。

可用于糖尿病患者评估其病情及提前5—10年预测并发症风险或严重程度等,以便及时干预治疗,回归健康。

为向广大群众普及糖尿病防控知识,加深对糖尿病防治的认知程度,引导全社会关注重视糖尿病,防治糖尿病,十堰市健康管理学会、我院健康管理中心特开展“糖尿病风险及糖尿病并发症风险检测及健康管理”活动。

糖尿病诊疗中的血糖控制策略

糖尿病诊疗中的血糖控制策略

糖尿病诊疗中的血糖控制策略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长期高血糖的影响,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和健康问题。

因此,在糖尿病的诊疗过程中,控制血糖水平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一些可以应用于糖尿病诊疗的血糖控制策略。

1. 饮食控制:饮食是糖尿病诊疗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项策略。

合理的饮食控制可以通过限制患者摄入大量的含糖食物和高能量食物来控制血糖水平。

建议糖尿病患者采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纤维的食物的摄入量,适量进食瘦肉、蛋白质和健康脂肪。

此外,定期进餐和控制食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糖尿病诊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病情的不同,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水平。

口服降糖药物可以通过不同机制降低血糖水平,例如促进胰岛素分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抑制肝糖原分解等。

胰岛素是一种可以替代胰岛内源性胰岛素的药物,可以通过调节体内的胰岛素水平来控制血糖。

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每个患者的药物选择和剂量都可能不同。

3. 物理活动:体育锻炼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血糖的利用和降低血糖水平。

此外,运动还可以改善心肺功能,控制体重和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然而,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运动前应咨询医生,并定制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以免引发低血糖。

4. 血糖监测和管理: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现代的血糖监测仪器可以提供方便、准确的血糖监测结果,并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

患者应根据医生指导的频率进行血糖监测,并记录和分析监测结果,以便及时与医生交流。

5. 教育和自我管理:糖尿病的自我管理教育对于患者的血糖控制至关重要。

通过教育,患者可以学习到如何正确使用药物、正确饮食、合理锻炼和避免危险因素等。

此外,了解并识别低血糖和高血糖的症状和处理方法也是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内容。

糖尿病单方治疗方案范文(精选22篇)

糖尿病单方治疗方案范文(精选22篇)

糖尿病单方治疗方案范文(精选22篇)糖尿病单方治疗方案范文篇1糖尿病的治疗方案有多种,要根据患者的病况采取对症治疗,糖尿病的治疗方案包括以下几种。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糖尿病的主要治疗方案,服用降糖药可以控制血糖,长期服用降糖药是要按时进行体检。

2、通过运动疗法控制血糖,坚持进行运动锻炼,能够消耗体内的多余热量,同时也能够起到控制血糖的作用。

3、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这种治疗方法适合血糖较高的患者。

糖尿病的患者,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在平时的饮食上要加以调整,这样才能合理的控制血糖。

糖尿病单方治疗方案范文篇2偏方1喝水豆腐能治糖尿病,得了糖尿病,口渴尿多,全身无力,血糖17.6,尿糖三个加号,医院确诊为糖尿病。

后亲戚给他一偏方,让他每天早晨空腹喝一碗水豆腐,八九个月后,血糖6.2,尿糖没有了加号,身体恢复正常。

我的血糖原来11.6,尿糖四个加号。

按照上方每天早晨空腹吃一碗水豆腐(因为口感不太好,我把它加热后蘸着酱吃),吃了不到一周,尿糖一个加号也没有了,走路腿脚也有劲了,也乐于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了。

偏方2坚持吃苦荞麦面能治愈糖尿病每天吃一顿苦荞麦面,半个月后血糖化验降至11.00,两个月后又降至8.8,而且脚趾上的血泡已痊愈,白内障也有了明显好转。

至今我仍坚持每天吃一顿苦荞麦面,治糖尿病的药已全停,自我感觉良好。

偏方3喝醋蛋液也能治好糖尿病醋蛋液的泡制方法:取新鲜鸡蛋一枚,洗净外皮,拭干水分,放入一广口玻璃瓶中,倒入180毫升九度米醋(据笔者调查市场上现有两种九度米醋,一种是带色的,内含白砂糖,糖尿病患者好不要用。

另一种是白色的,无糖,糖尿病患用这种好),36小时后蛋壳变软,用筷子挑破蛋壳,搅匀,即成醋蛋液。

每早舀取10-15毫升醋蛋液,兑三倍冷开水,空腹喝下。

每只蛋液可喝十几天。

快喝完的前两天,如法泡制另一瓶,长期服用,必有奇效。

偏方4玉米缨子水能治糖尿病取玉米缨子1-2两,放入药锅内加水煎煮,日服3次,每次两小茶杯,不用忌口,连服疗效显著。

糖尿病的综合治疗策略

糖尿病的综合治疗策略

糖尿病的综合治疗策略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综合治疗。

综合治疗策略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糖尿病的综合治疗策略。

1. 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方式的改变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基础。

首先,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非常关键的。

糖尿病患者应遵循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原则,控制总热量摄入,合理分配膳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

其次,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体育锻炼可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增加体内胰岛素敏感性,并改善心血管功能。

此外,糖尿病患者还应避免吸烟和饮酒,保持正常的体重,控制情绪和压力。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糖尿病的类型和个体差异,医生会选择适合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

常见的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注射。

口服降糖药物可分为不同类别,如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用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或通过其他机制降低血糖水平。

部分糖尿病患者可能需要胰岛素注射来控制血糖水平。

药物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胰岛功能和其他相关因素进行调整。

3. 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血糖监测,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常见的血糖监测方式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随机血糖。

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便携式血糖仪进行日常的血糖监测,医生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进行更为详细的血糖监测,如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和连续血糖监测等。

4. 糖尿病教育和自我管理:糖尿病教育和自我管理对于病情控制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病人应该接受相关的糖尿病教育,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识、治疗目标、药物使用和监测技术等。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管理技巧,例如定期按时服药、良好的饮食控制、适应性的体育锻炼和及时的血糖监测。

此外,病人还应了解并学会处理糖尿病紧急情况(如低血糖和高血糖危机)的方法。

综合治疗策略是糖尿病管理的关键。

综合治疗旨在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等手段,帮助患者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减轻症状,并预防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临床治疗分析

糖尿病临床治疗分析

糖尿病临床治疗分析糖尿病是一种长期高血糖病症,它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等。

临床治疗糖尿病主要包括控制血糖水平、调整饮食习惯以及进行适量的体力活动。

本文将对糖尿病临床治疗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并且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举例,以加深读者对该疾病的了解。

首先,控制血糖水平是糖尿病治疗的核心目标。

控制血糖水平可以减轻糖尿病患者的症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目前,主要的血糖控制方法包括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胰岛素注射。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控制食物的摄入量和种类,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稳定血糖水平。

例如,糖尿病患者需要限制摄入糖分过高的食物,如糖果、甜饮料等,同时增加蔬菜、谷类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的摄入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分餐、控制饭后血糖等方法来改善血糖控制效果。

药物治疗是常用的糖尿病治疗方法之一,主要包括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注射。

口服药物通常用于轻度和中度糖尿病患者,能够帮助改善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降低血糖水平。

举个例子,二甲双胍是一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通过减少肝脏对葡萄糖的产生和促进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达到控制血糖的效果。

胰岛素注射通常适用于重度糖尿病患者,主要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

胰岛素注射可以补充胰岛素的缺乏,帮助患者稳定血糖水平。

其次,调整饮食习惯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部分。

糖尿病患者需要遵循科学合理的饮食原则,保持均衡饮食。

具体来说,应该增加蔬菜、糙米、全麦面包等富含纤维的食物的摄入,限制脂肪和糖分高的食物的摄入。

此外,还需要定时进食,避免间断性进食或暴饮暴食。

饮食调整不仅可以控制血糖水平,还可以预防肥胖和伴随的心血管疾病。

适量的体力活动对于糖尿病患者也非常重要。

体力活动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消耗多余的葡萄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改善血糖控制。

合适的体力活动包括步行、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

举个例子,一位50岁的糖尿病患者,每天坚持快走30分钟,并进行适量的力量训练,成功控制了自己的血糖水平。

某地区糖尿病管理案例范文

某地区糖尿病管理案例范文

某地区糖尿病管理案例范文某地区糖尿病管理案例范文导语: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然而,在某地区却有一个糖尿病管理案例,展示了有效的管理策略和积极的结果。

本文将通过对该案例进行全面评估,深入探讨其管理策略的深度和广度,并提供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糖尿病概况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反应不良引起的代谢紊乱,其特征是高血糖水平。

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者数量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给社会经济和个人健康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二、某地区糖尿病管理案例介绍这个管理案例发生在某地区的社区医院,在该地区有着众多糖尿病患者。

管理团队通过建立一套系统化的管理措施,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1. 患者教育与宣传管理团队重视患者教育与宣传,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和设立专门的教育小组,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

患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病情,学会正确用药和饮食控制,从而有效管理糖尿病。

2. 多学科团队合作管理团队组建了多学科团队,包括内分泌科医生、糖尿病教育师、营养师等。

这些专业人员在糖尿病管理中密切合作,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提供全面的医疗和健康指导。

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获得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咨询服务。

3. 糖尿病追踪与监测在该案例中,管理团队建立了完善的糖尿病追踪与监测系统。

患者通过定期回访和病情跟踪,医护人员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进行相应调整和干预。

这种持续的监测和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4. 建立社区合作网络本案例的成功还得益于与社区其他组织的合作。

管理团队与社区健康中心、药店和志愿者组织等建立了紧密的协作关系,通过共同努力,形成了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糖尿病管理网络。

患者可以得到及时的支持和协助,提高了糖尿病的管理水平。

三、对某地区糖尿病管理案例的评估该案例的管理策略具有深度和广度,并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1. 全面有效的患者教育:患者教育是糖尿病管理的基础,通过提供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宣传,患者可以更好地掌握自我管理的技能和知识,提高糖尿病的控制效果。

糖尿病治疗案例汇报

糖尿病治疗案例汇报

剂量调整原则和方法论述
剂量调整原则
根据患者的血糖监测结果、饮食和运动情况,以及药物的种类和作用机制,综 合评估后确定药物剂量。剂量调整应遵循个体化、逐步调整、安全有效的原则 。
剂量调整方法
对于胰岛素治疗,根据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和胰岛素敏感性,逐步增加或减少 胰岛素剂量。对于口服降糖药,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药物耐受性,逐步调整 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种类。
微血管病变处理
及早发现并转诊至专业科室进行针对 性治疗。
07
总结反思与未来改进方向
本次治疗经验总结
确诊及时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及时确诊小 儿糖尿病,为后续治疗奠定基础。
综合治疗
采取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疗及心理干预等综合治 疗措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
治疗过程中调整策略及原因
血糖监测结果
根据定期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药物剂量或治疗方式,以保持血糖稳 定。
患儿反应与耐受性
观察患儿对治疗的反应和耐受性,如出现不良反应或无法耐受,需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并发症风险
评估患儿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如酮症酸中毒、血管病变等,以制定针 对性的预防措施和调整治疗方案。
最终确定有效治疗方案
综合评估
确定有效药物剂量
根据患儿的病情、年龄、体重、治疗反应 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评估治疗效果。
经过多次调整,确定患儿能够耐受且有效 控制血糖的药物剂量。
生活方式干预
长期随访计划
结合饮食控制、运动锻炼等生活方式干预 措施,提高治疗效果。
制定长期随访计划,定期监测患儿的血糖、 尿糖等指标,以及评估并发症风险,确保治 疗方案的持续有效性。
对患儿及家长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 对疾病的认识和管理能力。

糖尿病的强化治疗策略--精细降糖、安全达标

糖尿病的强化治疗策略--精细降糖、安全达标



HbAl c或空腹血糖
^ 8
新型长效胰岛素类似物+速效胰岛素类似物


32
。i O

兹 6 胃


毒害毒害毒害亭亭§窖拿窖亭亭害
时间

8 6 4
芎2 O
趸8
囊6
鲁 4 2
§§§§S§S S S§§§§§§
≤‘≤‘今’◇’◇’◇’◇‘◇‘◇’◇’◇’◇’◇‘◇。◇‘
时间
注:采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新型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的强化治 疗方案(A)较常规胰岛素(m)+中效胰岛索(NPH)的强化治疗方案 (B)控制血糖时,白天的血糖控制更好而夜间低血糖的发生频率明 显降低(修改自MurpIIy,et a1.DiabeteB cam,2∞3,26:799.804)
注:在相同的低血糖发生危险性情况下,新型胰岛素促分泌剂或 胰岛素类似物导致的血糖控制水平(^)较传统胰岛素促分泌剂或胰 岛素好(B)
圈3血糖控制水平与低血糖危险性之间的双曲线关系
万方数据
作者单位:10003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能性就大大的提高了,这就是为什么强化血糖治疗 伴随着低血糖的发生危险增加的原因(图1)。DC. CT的后续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曾经接受强化治疗 的患者虽然HbAlc的水平与曾经接受常规治疗的 患者相似(分别为8.4%和8.5%),但强化治疗组 始终保持了一个较低的微血管病变的发生率,且两 组间微血管病变进展的速率不是接近或平行,而是 差距愈来愈大。这些数据一方面说明了强化治疗的 重要性,另一方面还说明了达到强化治疗目标的艰 巨性。
万方数据
·275·
内刺激餐时胰岛素分泌、补充餐时胰岛素和提供基 础胰岛素的方式更接近体内胰岛素分泌的生理模 式,因此在控制HbAlc水平低于7%的糖尿病患者 的血糖时更显出它们明显降低低血糖发生率的优 势。新的促胰岛素分泌剂和胰岛素类似物与传统的 促胰岛素分泌剂和胰岛素相比,在相同血糖控制水 平的情况下能够使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降低(图 2),另一方面,在导致相同的低血糖发生危险性的情 况下能够使血糖控制更好(图3)。例如国外的研究 显示,采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新型的长效胰岛素 类似物的强化治疗方案与常规胰岛素+中效胰岛素 (NPH)的强化治疗方案相比,白天的血糖控制更好 而夜间低血糖的发生频率明显降低(图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化治疗
常规治疗
强化治疗
HbA1c (%)
7.5 7.0 6.5 6.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UKPDS. Diabetes 2019; 44: 1249-1258.
试验期(5年)
试验后的随访期
• 在糖尿病病程中(包括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严重 的空腹高血糖或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下降时,应该尽早 使用胰岛素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选用基础胰岛 素或预混胰岛素起始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
• 临床特征
56岁 男性 公务员 糖尿病病史4年,口服二甲双胍0.5,BID,格列美脲:4mg,QD 血糖控制不佳 既往有“高血压病”4年,最高:180/100mmHg,口服 氨氯地平控制 有长期吸烟、饮酒史 家族史:母亲有“糖尿病” 体检:身高:172cm,体重:80kg,BMI:27 腰围:92cm,臀围:84cm WHR>1 BP:155/90mmHg,HR:76次/分,视力正常,心肺无异常 腹部膨隆,无压痛,肝脾不大,下肢无水肿,足背动 脉搏动正常,肌力、肌张力正常
• !危险因素:年龄 ,家族史, 吸烟饮酒史, 腹型肥
胖 ,血脂异常 靶器官损害
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已导致
治疗措施及依据
1. 健康教育:三级预防保健:糖尿病基础教育
合理的饮食调节 必要时适当的运动 必要时的药物治疗 病情监测
大庆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生活方式干预不仅能长期持 久的预防糖尿病的发生,还能减少心血管病和死亡
2009 ADA & EASD 糖尿病管理共识
• 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FBS:10.2mmol/l,P2hBG:15.7mmol/l, 肝肾功能正常 血脂:TC:5.8mmol/l;TG:5.0 mmol/l,LDL-C:4.9 mmol/l,HDL-C: 0.7mmol/l HBA1C:8.5% 眼底检查:微血管瘤形成伴硬性渗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Ⅱ期 24h尿微量白蛋白:157mg——糖尿病肾病Ⅲ期 心电图:左室肥大伴劳损 肝胆胰脾B超:中度脂肪肝 颈部血管彩超:颈部动脉内膜增厚,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7.8
11.1
FPG:空腹血糖 PPG:餐后血糖
在T2DM治疗中应阻止B细胞的衰竭
• 必须早(IGT/IFG)
• 必须针对引起B细胞衰竭的发病机制
早期强化血糖达标能够带来长期获益
UKPDS10年随访
平均 8.5 年 后续试验随访
总的终点事件 2019
RRR: P:
2019
任何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
微血管疾病 心肌梗死
初诊患者强化治疗降低远期 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
初诊患者强化治疗降低远期 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
30年数据资料—20年干预治疗,10年随访,涉及5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
Rury R,et al.NEJM.2019;359:1-13.
UKPDS告诉我们:代谢记忆
并发症进展的 累积发病率
0.6 0.4 0.2 0 9.0 8.5 8.0
2型糖尿病治疗策
略应用实例
IDF全球糖尿病流行趋势:2019-2030(百万)
55.2 66.2 20%
26.6 51.7 94% 18.0 29.6 65% 12.1 23.9 98% 58.7 101.0 72%
37.4 53.2 42%
76.7 112.8 47%
全世界
2019=284.6百万 2030=438.4百万 增长54%
• 患者经济状况、教育背景和相关因素
• 对于治疗目标和评估手段缺乏共识
未能达到推荐血糖控制目标的原因
• 糖尿病病理损害持续加重 • 目前口服药物治疗的不足
– 不能针对多种病理生理异常
– 副作用限制剂量
– 不能阻止病变的进展 – 最终需要多种药物治疗,导致服用药物过多出现顺应性问题
• 未能适时合理的使用胰岛素
治疗依据与启示
我国目前采用WHO(201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
FPG mmol/l
7.0
6.1
DM
IFG
IFG
IFG+IGT
NGT
IGT
2hr PPG mmol/l IFG: IGT: IFG+IGT: DM: NGT: 空腹血糖受损(孤立) 糖耐量低减(孤立) 复合型糖耐量低减 糖尿病 正常糖耐量
The Da Qing IGTand Diabetes Study
2.控制血糖:
甘精胰岛素10u,QN+二甲双胍缓释片:0.5,BID
未能达到推荐血糖控制目标的原因
• 不能将循证医学结果应用于临床实践 • 医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来处理糖尿病 • 对胰岛素认识不足 • 目前已有的治疗手段没有充分利用
IDF(09)数据:糖尿病患者人数TOP10尿病将给中国居民健
康带来重要威胁
2型糖尿病(85~90%)
妊娠糖尿病
其他特殊类型 1型糖尿病
新发2型糖尿病
• 临床特征: 54岁 女性 农民 口干、多饮、多尿、体重减轻1年 体检:FBS:18.5mmol/l ,P2hBG:24.1mmol/l 身高:160cm,体重:54kg, 肝肾功能正常 • 治疗方法:预混胰岛素30注射液早20u,晚14u餐前注射 ——1周后患者诉乏力、饥饿感,测FBS:7.9mmol/l,减量至 早18u,晚12u,逐渐减量——2月后FBS5.4mmol/l,改为 二甲双胍0.5g,BID,格列美脲:2mg,QD,目前仅为二 甲双胍0.5g,BID,血糖控制平稳
12% 0.029
9% 0.040
24% 0.001 15% 0.014
RRR: 25% P: 0.0099 RRR: P:
16% 0.052
所有原因导致的死亡率
RRR: P:
6% 0.44
13% 0.007
RRR = Relative Risk Reduction, P = Log Rank
UKPDS 10年随访最新结果: 早期强化治疗降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9年版》
方法的不足及其他选择
• 农村病人,监测血糖不规范,胰岛素使用
有风险,若能住院治疗可减少该风险
• 未查HBA1C,不能坚持跟踪复诊 • 未能行其他相关检查:酮体、血脂、眼底、 心电图、 尿微量白蛋白等,对危险因素干 预不够 • 还可以试用基础胰岛素+口服药物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