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运用的国内外比较应用分析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研究

三、我国运用公允价值存在的问 题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运用公允价值存在的 问题
1、资本市场环境尚未完全成熟。我国目前处于新旧经济体制的转换时期, 市场体系不够完善,市场法规尚不健全,市场秩序还不够规范,再加上市场的不 完全竞争和买卖双方信息的严重不对称,致使从市场上找到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 及市场参数比较困难。
4、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公允 价值的确定程序和方法,防止主观性和随意性对公允价值的影响。
感谢观看
二是企业能够从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 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的估计。采用公允价 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计提折旧或摊销,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 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二)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中的 应用
2、研究方法以规范研究为主,缺乏实证检验;
3、研究内容不够全面,对公允价值在我国实务中运用的具体情况和影响研 究不足。
3、公允价值在我国实务中的运 用效果有待提高
1、应进一步加强对公允价值在我国实务中运用的监管和指导。例如,完善 会计准则和政策法规,明确公允价值运用的具体要求和规范,提高其可操作性和 透明度;
虽然新准则要求使用公允价值时必须具备可靠计量的条件,但由于我国缺乏 一个统一、开放、规范化的资产价格市场体系,造成资产评估的不合理性和随意 性。这些都是使用公允价值的最大障碍。
2、确定公允价值的主观因素较大。在很多情况下,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 是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中形成的价格,该价格能充分反映交易的实质和市场供求 关系。但在现实中,有些资产和负债没有活跃市场;有的无法找到相同或相似的 市场参照物;有的甚至只能在假设的交易市场上进行价格的确定。对于这些在缺 乏活跃市场的情形下产生的公允价值,带有较强主观色彩。
公允价值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公允价值的国际比较及启示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化的深入,公允价值日益成为国际财务报告中的一个关键词。
公允价值是一种基于市场需求和供给的价值测算方式,它可以充分反映一个资产或负债的真实市场价值。
公允价值在国内外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但在国际上的具体实践和比较中,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启示。
一、公允价值的定义和特点公允价值是指在相互独立和理性交易者之间,充分市场信息的前提下,所能获取的最大可用价格。
它不仅可以用于衡量资产的价值,还可以应用于对负债的估价。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主要有以下特点:1.市场取向:公允价值是基于市场需求和供给情况确定的,充分反映了市场的真实情况。
2.全面性:公允价值是一个全面的概念,包括了所有具有经济价值的资产和负债。
3.准确性:公允价值的测算不仅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还具有实时性和统一性。
4.灵活性:公允价值对于各类资产和负债是适用的,同时,灵活性也是该概念的一大特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
二、全球公允价值的实践比较公允价值在国际财务报告中的应用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
根据美国公允价值协会发布的报告,国际上公允价值的应用程度和实践规定存在较大差别。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应用领域的不同:在国际上,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包括证券投资、贷款、债券、债权和固定资产等。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公允价值的应用领域并不完全相同。
2.测算方式的不同:公允价值的测算方式包括市场方法和收益方法两种方式。
在国际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采用的测算方式可能不同。
3.会计准则的不同:公允价值的定义和具体应用标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中也存在差异。
4.法律法规的不同:在国际上,法律法规的差异也是公允价值实践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三、启示公允价值的拓展和应用在国内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国际比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公允价值在不同市场和国家中的实际应用和规范,并从中获取启示。
下面是公允价值国际比较的启示:1.加强国际交流:在公允价值应用和规范方面,各国之间应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分享和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论文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键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公允价值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2)二、我国公允价的历史及现状分析 (2)三、我国应用公允价值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2)(一)存在的问题 (2)(二)制约因素 (3)四、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前景和建议 (4)(一)前景分析 (4)(二)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建议 (5)五、公允价值引入的必然性 (5)六、结语 (6)参考文献 (6)一、公允价值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公允价值是关于会计计量方面的一个概念,国内外不同的会计权威机构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有不同的表述。
我国早在1998年发布的《债务重组》中,就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
在2001年1月修订的前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准则中也运用了公允价值,后因实际运用中出现很多公司滥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情况,而在同年修订后的准则中被限制使用。
直至2004年7月又回到了采用公允价值的轨道上来,特别是2006年颁布的新准则在资产减值、企业合并、投资性房地产等具体准则中又大量运用了公允价值。
新准则在坚持历史成本的同时引入公允价值,既体现了国际趋同,又保持了中国特色;既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又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国际会计准则中首选的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而我国会计准则规定的优选模式是历史成本,且公允价值的使用是有条件的,必须是要素的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这说明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应用采取了适度和谨慎的态度。
二、我国应用公允价值的历史及现状分析在1998年我国颁布了以《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为代表的多项具体会计准则,在这些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一概念。
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开始颁布和实施,财政部还颁布实施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等一系列相关会计制度。
公允价值在我国企业会计中的应用分析

公允价值在我国企业会计中的应用分析一、引言公允价值是指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双方在完全自愿和公正的情况下达成的交易价格,是一个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
在企业会计中,公允价值是一种重要的会计确认方法,对于企业的财务报表披露和财务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
随着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国际会计准则的逐步推广,公允价值在我国企业会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公允价值的概念和特点、我国企业会计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二、公允价值的概念和特点公允价值是指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双方在充分自愿和公正的情况下,可以得到的价格。
公允价值是一种中立的、客观的价值概念,可以使企业财务报表更加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
与历史成本法相比,公允价值更加反映了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的真实价值,对于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具有更高的信息价值。
公允价值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公允价值是一个市场反映的价格,能够及时反映市场的供求情况和价值变动,具有更强的前瞻性;二是公允价值是中立、客观的,不受企业管理者的主观意识和偏见的影响,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和透明度;三是公允价值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的价值变动和风险状况,对于企业的风险管理和经营决策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
1.公允价值在资产负债表确认中的应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特定情况下,企业应当使用公允价值对于资产或负债进行确认。
比如在企业并购、重组、处置业务或者资产的长期持有期间,需要对相关资产或负债进行公允价值确认。
随着我国企业并购重组活动的增加,公允价值在资产负债表确认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
金融工具是企业最常见的资产和负债,在企业会计中,公允价值对于金融工具的确认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对于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工具使用公允价值进行确认,并且应当按照市场进行定期重新评估。
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到期日的金融资产,也可以选择使用公允价值进行确认。
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的国际进展及其在中国应用的思考

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的国际进展及其在中国应用的思考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的国际进展及其在中国应用的思考近年来,公允价值计量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作为一种计算资产和负债公正价值的方法,公允价值计量已经逐渐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公允价值计量的国际进展,以及在中国的实际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公允价值计量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公允价值是指在市场交易的条件下,资产或负债的交易价格,它涵盖了市场预期和投资者风险偏好。
这种计量方法广泛应用于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和衍生工具等领域,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仍然存在争议。
公允价值计量的优势在于提供了更准确的财务信息,有助于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更好地理解企业的价值和风险。
在国际上,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通过《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规定了在财务报表中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要求。
此外,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也在《公平价值会计准则(SFAS)157号》中规定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具体要求。
这些规定进一步推动了公允价值计量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使之成为一种国际通用的计量方法。
然而,尽管公允价值计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中国的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中国的金融市场相对不够完善,市场对于公允价值的认可和理解程度较低。
这意味着公允价值的计量结果可能受到市场流动性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结果的不准确性。
其次,中国的企业和投资者在公允价值计量方面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
公允价值计量涉及到复杂的模型和方法,需要投资者或评估师具备丰富的金融和会计知识。
然而,中国的会计师和投资者在这方面的培训和教育程度还有待提高,这给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此外,中国的法律和法规对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要求和规定尚不完善。
虽然中国会计准则(CAS)中规定了一些公允价值计量的原则,但对于具体的计量方法和应用细节仍然缺乏明确的指导。
公允价值运用及其国际比较

性, 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保证信息对决策有用的最重要的质量特征 , 并且将相关陛置于可靠性之前 , 因为不相关的信息尽管可靠对决策也是 无用的。 决策有用观主要是 向投资者和债权人等提供对其决策有用 的会计信 息, 所以会计计量往往采用多种计量属性。 龟 公 价值立足于当 前的现实情况, 这对于 目前正在进行的决策相关 陛较强。 就衡量可靠性的三个指标而言 , 公允价值显然 比历史成本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计量
财佘 通孔・ 综合 2 1 年第 9 下 ) 00 期(
公允价 值运用及其 国际 比较
胡 晓 霞
( 武汉理工大学审计处 湖北 武汉 4 o 7 ) 30 0
摘 要 :公 允 价 值 ” “ 被认 为在 此 次 金 融 危机 中起 了推 波助 澜 的作 用 , 而我 国2 0 年 颁 布 的 会 计 准 则 中大 量 06
现代会计 目标—决策有用观的要求 、 符合经济收益的概念 、 符合未来会计确认 的理论和干净盈余理论 、 符合会计信息相关性要求 、 符合会
计的配 比原则要求 , 有利于企业资本保全, 是我国经济形势发展 的需求 , 我国引入公 允价值计量屙 陛是与国际会计 陨例接轨的必然选择。 二、 公允价值国内外规范与运用
引入 了公允价值 。 因此公 允价值的应用引起 了广泛讨论 。 文从公允价值 的基础理论 着手 , 本 分析 了国际会 计准 则、 国会计 准则和我 国会计准则关于公允价值的规 定及运用 , 美 通过比较分析 , 出了公允价值在我 国应用相 提 关策略的建议 , 以期为我 国公允价值计量应 用提供参考。
权支付的报酬 ; 第二类要求 以公允价值进行减值测试 的情形如存货( S )资产减值 ( S 6 、 I 2、 A I 3 R)企业合并产生的商誉和: 确定使用年限 A J 己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分析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分析[摘要]本文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市场环境的完善程度,分析了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的理论探讨和实际操作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就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的应用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公允价值;新会计准则;问题;对策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新企业准则体系。
新会计准则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但是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我国新准则体系在确定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时是十分谨慎的。
新会计准则强调,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非历史成本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1 我国公允价值运用可能出现的问题虽然公允价值的趋势十分看好,但是其在我国运用的理论探讨和实际操作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1 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作指导由于新准则在21个项目上都涉及公允价值的应用,导致新准则在有关规定的语言表述上不准确,或者是没有明确说明,从而形成歧义,造成实务应用的分辨难度加大,不同的会计人员可能有不同的理解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如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具有商业实质”的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时,换入资产的成本按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相应的税费组成,但当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时,也可以由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加相应的税费来确定。
这里的“相关税费”,新准则中并没有明确说明是换入资产发生的相关税费还是换出资产发生的相关税费。
另外,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规定零散地分散在21项准则中,缺乏系统性,也不利于会计人员的培训、理解和把握。
新会计准则在公允价值的应用方面如何协调IASB与FASB对公允价值的不同意见,还没有一个很好的协调保证二者在重要问题的立场上取得重大突破。
1.2 公允价值难以确定新会计准则规定公允价值在计量时应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企业在计量日能获得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报价的,以该报价为依据确定公允价值;第二层次是企业在计量日能获得类似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的报价,或相同或类似资产或负债在非活跃市场上的报价的,以该报价为依据做必要调整确定公允价值;第三层次是企业无法获得相同或类似资产可比市场交易价格的,以其他反映市场参与者对资产或负债定价时所使用的参数为依据确定公允价值。
中美公允价值会计应用的比较分析

中美公允价值会计应用的比较分析我国新会计准则中最引人注意的变化是关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的应用,这说明我国已按现行国际惯例把“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引入中国会计体系。
美国在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和应用领域30多年来一直引领世界。
本文主要对美国和我国公允价值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为我国推广公允价值会计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标签: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所谓公允价值会计(Fair Value Accounting),是指以公允价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
而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并自愿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结算的金额。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的计量属性,最大的特征就是来自于公平交易市场的确认,是一种具有明显可观察性和决策相关性的会计信息。
目前公允价值主要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表示。
当存在市场交易价格的情况下,市场交易价格即为公允价值,但市场交易价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活跃市场和公平交易。
当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公平交易价格时,就以现值作为公允价值,即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一、美国公允价值会计应用现状分析公允价值会计起源于美国,在美国的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
在1967年12月,APB(会计原则委员会)发布的“1967年总括意见”中要求企业对应付债务用现值进行摊销。
这可能是美国现有会计文告中应用公允价值的最早记录。
此后,APB又在发布的第16、18、21、29号意见书中要求企业对一些资产运用公允价值计量。
1975年12月,F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SFAS(美国财务会计准则)12“某些可交易证券的会计处理”,要求对可变现的普通证券用公允价值计量,这是FASB发布的第一个涉及公允价值应用的会计准则。
80年代美国对公允价值的使用主要是针对资产类项目,范围比以前有较大拓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1章绪论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1研究背景1.2.2研究意义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2.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1.2.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2章公允价值定义国际比较2.1公允价值的含义2.2公允价值定义的比较分析2.3我国公允价值定义的理论缺陷2.4美国公允价值定义发展进程对我国的借鉴第3章公允价值应用的市场条件3.1公允价值的市场条件3.2我国应用公允价值的现实条件第4章公允价值应用的国际比较4.1国际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4.2美国财务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4.3我国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第5章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几点建议5.1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市场条件5.2加强公允价值理论研究,建立公允价值计量准则5.3完善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信息披露制度5.4加强审计的配套建设5.5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专业水平摘要自1997年公允价值在我国具体会计准则中首次出现以来,公允价值也成为了在我国备受瞩目的一个会计问题。
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对公允价值的研究和应用都开展得如火如荼相比,我国目前的研究还主要限于学术界,对国外理论的介绍多,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很少。
因此,公允价值的应用一波三折就在所难免.目前公允价值的问题在我国的应用是会计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在国外很有争议的问题. 我国目前对公允价值的重新起用不是因为我国目前拥有适合公允价值生长的土壤,丽是因为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国际闻的合作不断加强,加上金融工具不断涌现,造成我国的会计准则不得不和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从而又引入公允价值的概念。
这就造成在我国的公允价值在实际应用中,会不断的出现很多的问题。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国际上公允价值的应用进行研究,完善我国公允价值理论的研究,为公允价值在实务中的应用提供指导。
本文综合运用了归纳总结和对比分析法,对公允价值基础理论、公允价值难点问题和公允价值的市场条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
采用规范的研究方法, 从国际对比视角,分析中外经济发展的差异给公允价值应用带来的影响,总结我国公允价值应用存在的问题,并为公允价值在我国更加合理有效地应用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公允价值经济环境中外对比AbstractSince the concrete accounting standard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ppeared firstly in 1997,fair value became an accounting issu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However, compared with the brisk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fair value of the west countries,current fair value study of our country is still limited within the academic circle,much introduction was made to foreign theories,deep study of the issues was very little.The application of fair value in our country has experienced ups and down.The fair value is a hot and difficult issue in Our country currently, it also a controversial issue in foreign countries. Actually, we don’t have the suitable soil for the fair value,the re—use of fair value is just because of our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Nowadays,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has been continuous strengthened,financial instruments are emerging in multitude.Our country’s accounting standards have to adapt to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such circumstances,there will be a lot of problems appear during the period of fair value application.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research the international application of fair value.Then improving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Our fair value,and providing guidance for the practice of fair value.This thesis makes a deep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basic theories of fair value,difficult issues of fair value and market conditions of fair value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way of induction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Using a standardized methodology,this paper which analyses the impact to the application of fair value caused by the differen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betwee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China,as well as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using fair value more effectively in our country.Key words:Fair Value;Economic Enviroment;ComparativeStudyNANCHANG UNIVERSITY学士学位论文THESIS OF BACHELOR(20 —20 年)题目公允价值运用的国内外比较分析学院:经管学院系会计专业:会计班级:学号:1100080054学生姓名:赖博林指导教师:张横峰老师起讫日期:引言公允价值会计一直是国际会计的热点问题,在公允价值研究和应用领域,美国在至少近30年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在美国,公允价值的发展遵循的是由经济发展推动内生惯例外生化进而制度化的过程。
发达的金融市场环境,有效的市场监管体制保证了公允价值在美国应用的力度不断加大。
SFASl57(公允价值计量)颁布以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开始着手指定相应的统一公允价值计量的国际会计准则。
表明国际上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已势在必行。
自1998年公允价值在我国具体会计准则中首次出现以来,公允价值也已成为在我国备受瞩目的一个会计问题,会计理论和实务界开始纷纷讨论公允价值是否适合于在我国应用。
然而随之而来的许多操纵利润的造假案使人们对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产生怀疑,因此,2001年财政部修订会计准则,缩小了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范围。
但是,在国际间经济贸易交流越来越频繁及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大环境下,公允价值的应用己是大势所趋。
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不仅将公允价值作为一种独立的计量属性写入了《基本准则》,还在18项具体准则中应用了公允价值,体现了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大趋势。
纵观我国公允价值的应用过程,经历了引入——回避——重新采用的三个发展阶段,而相较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对公允价值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还比较落后,相关的准则和法律法规还不尽健全,需要应用到的技术还不成熟,从业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高。
由于经济基础的发展是政策制度等上层建筑发展的根本动因,造成中外公允价值应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中外经济环境发展过程的差异。
因此从国际对比视角研究公价值在我国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运用逻辑推理、归纳、演绎的研究方法,并且采用比较分析法、图表、举例的论证形式,在基于历史的研究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其他研究成果,对国外公允价值应用的环境和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归纳,最终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合理化建议。
首先第一章是研究的意义和中外文献综述;第二章是对公允价值概念的国际比较;第三章是写公允价值应用的市场条件;第四章是公允价值应用的国际比较;继而在在第五章提出公允价值在我国更加合理有效应用的对策和建议。
第1章绪论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1 研究的背景1990年9月,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SEC)主席理查得在美国参议院的银行、住宅及都市事务委员会上首次提出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此后,公允价值便是不衰的争议话题.但在现实的经济形势下,传统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种种弊端,特别是其对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无能为力己是不争的事实。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努力方向和财务会计的发展动向看,准则制定机构不仅禅精竭虑,力求全面彻底地对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且在其他项目的准则上也体现着历史成本计量向公允价值计量的转变。
从美国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有关的准则制定工作中可以相当明显看出,国际上对公允价值的研究己不再争论公允价值的可行性,而是一致地认为公允价值将成为未来计量属性的主流,并进入讨论“如何计量”的阶段。
我国在公允价值应用上几经反复,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新准则体系最终又明到了公允价值计量的道路上,但出于谨慎性考虑只在部分准则中采用了公允价值。
即使如此,仍然有相当的人认为,我国应用公允价值的条件还不成熟,并提出应严格限制公允价值的应用。
当公允价值成为国际会计惯例时,选择是否接受公允价值变成了选择是否愿意融入国际经济。
在这种情况下,其答案只能是接受这一国际趋势,即选择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本文期望通过对公允价值的市场条件进行分析,探讨我国运用公允价值的市场条件,对比分析我国及国际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对我国应用公允价值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