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训练》第三单元参考答案

《能力训练》第三单元参考答案
《能力训练》第三单元参考答案

第三单元参考答案

第1课一天的食物

探究起跑线:

1、略

2、类别①植物类:馒头、白粥,米饭、面包、大白菜、四季豆、面条薯片、瓜子、开心果、巧克力、核桃......

类别②动物类:鸡蛋、牛奶、鱼、排骨、牛肉......

探究接力棒:

一、判断题:1、X 2、√3、X

二、分类题:

动物性食物(荤食)有:3、5、7、8、9、13、14

植物性食物(素食)有:1、2、4、6、10、11、12、15

第2课食物中的营养

探究起跑线

%

探究接力棒:

一、多项选择题

1、(C、F)(D)

2、(B、D )

二、填空题

维生素、矿物质、脂肪、糖类、蛋白质

三、简答题

答:小明可能事先用棉签蘸取淀粉溶液在纸上写了“祝爷爷天天开心”一行字,在做这个魔术的时候,纸上的淀粉遇到碘酒后,就变成蓝色了。

~

第3课营养要均衡

探究起跑线

我设计的一天食谱

<

探究接力棒:

一、判断题

1、X

2、X

3、√

二、简答题

答:设计不合理。肉类所占的比例太大,蔬菜类所占比例太小,不符

合膳食宝塔的结构,不能达到营养均衡的目的。

第4课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探究起跑线

活动一:

“比较生马铃薯和熟马铃薯”观察记录表

活动二:

加热前(生)加热中加热后(熟)

探究接力棒:

一、判断题

1、X

2、√

二、简答题

答:我会让妈妈做蔬菜沙拉。因为这些蔬菜都是可以生吃的,生吃不会破坏蔬菜里的营养物质。

第5课面包发霉了

探究起跑线

活动一:

活动二:

第一组第二组

干燥、常

温潮湿、常

潮湿、低

潮湿、较高温

预测发霉的快慢(以序4231

气味酸臭

面包表层发暗

出现大量霉点霉点上长出许多墨绿

色像花粉一样的东西

湿度

温度

阳光

空气

探究接力棒:

一、选择题

1、B

2、B

3、C

二、简答题

(1)答:可以探究阳光照射对面包发霉的影响。(2)答:可以探究干燥/潮湿对面包发霉的影响。(3)答:可以探究温度对面包发霉的影响。

`

第6课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探究起跑线

活动一:

活动二:

探究接力棒: 一、填空题

&

①② ,用镊子或者戴上一次性手套取拿腐败的小鱼,闻气味的时候,应该用扇闻的方法。

二、选择题 C ,B ,A

第7课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活动一:

食品名称,配料,营养成分,保质期,食用方法,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储存要求...... 文字信息,图片信息......

活动二:略

结论(1)略。(2)提示:从食物特点,包装和保存方法,食品的用料等方面来作答。 探究接力棒:

适宜的湿度 干燥法 隔绝空气法 足够的空气 适宜的温度

高温灭菌法

一、简答题

答:我会选择A现做面包。因为外出旅游只有1天时间,不需要将食品保存太长时间,食用现做面包就可以满足出游的需要,而且包装面包里也有很多添加剂,如防腐剂,对人的身体不利。

二、连线题

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5 CCABB 6~10 AACAA 11~14 ABAB

二、简答题

答:不合理。都是肉菜,这样的菜谱搭配缺乏维生素、矿物质以及糖类,会导致营养不均衡。

三、综合探究

添加剂名称用途

着色剂又称色素,能使食品着色,提高其感官性状食用香料能提高食品的风味

为了方便看见包装内的食物用于见光后容易

变质的食物

?

减少氧气,不让

微生物有生存的

使食物不易

被压碎

}透明包装膨化包装不透明包装

薯片!

八宝粥

腊肠水果罐头牛奶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电饭煲在煮饭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是() A、机械能 B、电能 C、化学能 D、声能 2、正常人平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A、1.3米/秒 B、1.3厘米/秒 C、13米/秒 D、1.3千米/秒 3、用撬棒撬石头,如图所示,手握在撬棒的未端比握在撬棒的中部要更容易些;这一过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以上都不对 4、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人坐在软席沙发上 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 C、用力压气球,气球被压扁 D、足球运动员用头把飞来的足球顶回去 5、先轻敲一下大钟,然后再用力敲一下大钟,两次听到大钟发出的声音() A、音调改变了 B、响度改变了 C、音色改变了 D、声音传播的速度改变了 6、能引起我们听觉的声音频率在( ) A、20赫以下 B、20—20000赫之间 C、85--1100赫之间 D、20000赫以下 7、以下属于光源的是( ) A、白雪 B、月亮 C、平面镜 D、萤火虫 8、要使人的眼睛看到物体,其必要条件是( ) A、物体是光源 B、必须有光射入眼睛 C、物体和眼睛在一条直线上 D、只有白天才能看到物体 9、“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站在岸边的人通过平静的水面能看到“姑苏人家”在水中的倒影,该“倒影”是( ) A、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 B、光的折射所成的虚像 C、光的反射所成的实像 D、光的折射所成的实像 10、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噪声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D、噪声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11、一只电铃放置在玻璃钟罩内,接通电路,电铃发出声音;当用抽气机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使玻璃罩内成为真空,则( ) 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 B、电铃继续振动,但听不到声音 C、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 D、电铃停止振动,但能听到声音 12、“神舟五号”在轨道上正常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在这种环境中,以下哪个实验不能像在地面一样正常进行( ) A、用刻度尺测长度 B、用放大镜看物体 C、用平面镜改变光路 D、用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 13、下列哪种运动属于机械运动( ) A、枯黄的树叶落地 B、电铃声传入人耳 C、太阳光照射大地 D、桃树上结出了桃子 14、下列感受器存在于皮肤上的是( ) A、味觉 B、冷觉 C、听觉 D、视觉 15、小明和小宇两同学进行跑步比赛,他们讨论比赛方案,小明说,我们跑相同的跑程,看谁用的时间短,短者为胜;小宇说,我们都跑相同的时间,看谁跑的跑程长,长者为胜。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3(含答案)

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我会填。 1.王老师要买27个篮球,每个篮球50元,王老师需要带()元钱。 2.17个42连加的和是();()是36的28倍。 3.93×50的积是()位数,最高位是()位。 4.在○里填上“>”“<”或“=”。 34×11○43×1127×86○65×2850×30○750×2 二、我会判断。 1.46×11=460+46() 2.如果两个乘数的末尾都各有一个0,积的末尾一定有两个0。() 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不一定是四位数。() 三、我会选择。 1.下面算式的积最接近3600的是()。 A.39×91 B.39×99 C.46×89 2.10名同学1分钟折25只纸鹤,他们1小时能折()只纸鹤。 A.250 B.15000 C.1500 3.9□×6□的积是()位数。 A.三 B.四 C.三或四 4.29×28中的第一个乘数乘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结果是()。 A.58 B.580 C.232

5.下面计算正确的是()。 24×53 72 120 192 26 ×35 100 68 780 76 ×14 304 76 1064 A. B. C. 四、我会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16×5=40×40=270×2=500×0= 12×40=23×20=32×30=700×30= 2.列竖式计算。 12×33=41×76=65×36=58×36= 3.脱式计算。 435÷5÷323×36÷935×17-39 五、解决问题。 1.平均一只青蛙一天捉多少只害虫?

2. (1)李叔叔6天一共卖了多少元? (2)李叔叔平均每天卖多少瓶? 3.学校组织师生45人参观“海盐博物馆”,其中有26人是学生。 (1)老师购买成人票需要多少元? (2)请你设计一个花钱最少的购票方案。 (3)请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四年级第三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表示。(3分) 荧.光屏(y ín yíng ) 筑巢.(.ch áo c áo ) 捕.捉(p ǔ b ǔ) 侵.蚀(q īn q ǐn )栖.息(q ī x ī) 揭.开(ji ē xi ē) 二、拼音写字我最棒。(6分) l ǚ y óu bi ān f ú q īng l ǎng b ǔ ji ù y ú gu àn ér ch ū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3分) zhē zh é sh é 1.他身体不好,不要折. ______腾他。 2.一根筷子,轻轻一折.______就折.______了;十根筷子放在一起,怎么折. _____也不弯。 ji ē ji é 3.树上结.________了不少苹果。 4.这次出访,结. ________识了许多国际友人。 四、比一比,再来组词语。(6分) ?????蛾( )饿( )?????欧( )鸥( ) ?????滩( )推( ) ?????捕( )铺( ) ?????蝠( )幅( ) ?????幻( )幼( ) 五、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8分) ( )先( )后 ( )( )其事 ( )( )而出 随心( )( ) ( )( )天开 ( )枝( )叶 轻而( )( ) 气喘( )( ) 六、选词填空。(6分) 灵巧 灵敏 灵活 1.程泽华头脑( ),思维敏捷,动作迅速,是一位优秀的特警队员。 2.警犬“老黑”的嗅觉很( )。 3.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蝙蝠在夜晚飞行时也能( )地避开。 七、读句子,判断对错。(6分) 1.蝙蝠夜里飞行,靠眼睛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 ) 2.“往返”的“返”意思是“回”。( ) 3.太平洋绿龟一般在三四月份离巢而出,爬向大海。( ) 4.黄河是我国的第一大河。( ) 5.人们从青蛙的眼睛得到启示,发明了“电子蛙眼”。( ) 6.“愚蠢”一词中加点字读“yū”。( ) 八、修改病句。(4分) 1.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似乎在侦探外面是否安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妈妈三番五次地送我出家门,并叮嘱我路上小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九、按要求变换句子。(3分) 1.海龟受到这样的伤害,难道不是我们造成的吗?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院子里有桃树。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民间俗语我会填。(4分) 1.__________,晚霞行千里。 2.蚂蚁搬家蛇过道,______________。 3.春雾 _ _,夏雾_ _,秋雾 _,冬雾_ _。 4.清明前后,______________。 十一、我给句子排排序。(5分) ( )天空变成了浅蓝色,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扩大了范围。 ( )我特地起了个大早,准备看日出。 ( )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 (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光亮。 (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步一步地,努力向上升。 十二、快乐阅读轻松答。(12分) (一)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以水为例(水是学生最为熟悉的物质),引导学生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变 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各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集中研究水在融化、 蒸发和凝结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认识,同 时,通过对水的三态循环的观察和感知,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 念。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B );物体获得热量,温度(D)。 A、没有变化 B、下降 C、有变化 D、上升 2、水的状态变化与(C )有关。 A、温度 B、气候 C、热量 D、环境 3、从不同的角度看温度计的液面,可以读出几个不同的温度。我们应选择哪个角度观察温度 计上的读数作为测得的温度呢?(B ) A、俯视 B、平视 C、仰视 D、斜视 4、我们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A )的水能凝固成(C )的冰,(C )的冰 能融化成(A )的水;(A )的水会蒸发成(E )的水蒸气,(E )的 水蒸气又会凝结成(A )的水。 A、液态 B、动态 C、固态 D、静态 E、气态 F、变态 5、大约在1593年,意大利科学家(D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 A、华伦海特 B、摄尔休斯 C、阿尔伯特 D、伽利略 二、多项选择题。 1、水在自然界有(ACE )三种存在状态。 A、液态 B、动态 C、固态 D、变态 E、气态 F、静态 2、使用温度计前需要弄清楚的问题:(ABCD)

A、这是一支摄氏温度计吗?即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吗? B、温度计上的每一个刻度表示多少度? C、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多少? D、它能测量的最低温度是多少? 3、测量水温的方法:(BCDEF) A、手拿温度计的下端 B、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C、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D、视线与温度计持平 E、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F、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三、填空题。 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物体的(温度)) 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2、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3、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 4、物体的冷热也总是在变化着:一杯热水会慢慢地变(冷),而电水壶里的水又在慢慢 地变 (热)。水冷到一定的程度会结成(冰),而电水壶里的水烧开了,又会变成(气) 冒出来。 5、25摄氏度可以写成(25℃),(25℃ )可以读为25摄氏度。 6、零下8摄氏度可以写成(-8℃),(-8℃ )可以读为零下8摄氏度。 7、当环境温度低于(0℃ ),水的温度下降到(0℃ ),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 8、当环境温度高于(0℃ ),冰的温度升至(0℃ )时开始融化;并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 ),直至完全融化成冰。

第三单元复习测试卷(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科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参考答案)班级姓名座号: 一、读拼音写生字:(检查二类字生字听写) 参考答案:课本P166词语表10——11; 二、给加粗的生字注上拼音:(检查一类字生字认读) 参考答案:课本P158、159生字表(一)9——11;P46课12;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检查课文背诵) 9、默写古诗《夜书所见》默写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萧萧梧叶送寒声,独在异乡为异客, 江上秋风动客情。每逢佳节倍思亲。 知有儿童挑促织,遥知兄弟登高处, 夜深篱落一灯明。遍插茱萸少一人。 10、我们精心地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 在中国,风筝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的风筝是用(木头)做的,叫(木鸢)。后来改用(纸)做,叫(纸鸢)。后来在纸鸢上装上竹哨,便发出像(古筝)一样的声音,因此有了(风筝)的称呼。(潍坊)是著名的风筝之都。 11、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 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12、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蟋蟀震动翅膀,“口瞿口瞿”,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 四、课内阅读:(检查课文掌握和理解)

第三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第三单元检测试卷 班级:座号:姓名:得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 A、陌.生(mò)宿.儒(s ù)秕.谷(bǐ)暂.时(zàn) B、确凿.(záo)绽.开(dìng)惭愧.(kuì)赠.送(zēng) C、自卑.(bēi)浸.满(qìng)弹簧(dàn)尴尬.(gà) D、蝉蜕.(duì)搓捻.(niǎn)唾.沫(cuí)贪婪.(lán)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 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B.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3、回顾课文结合语境对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 机关:这里是秘密的意思。 B、他是渊博的宿儒 ..,这些知识不至于不知道。 宿儒:书念得多的老学者。 C、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 ..地吞读下去。 贪婪:贪得无厌。 D、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 ....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词语。 不求甚解: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A、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月球“玉兔”其实是一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 C、经过这次月考动员大会,使我端正了学习态度。 D、她那活泼可爱的形象,清脆悦耳的嗓音,时时浮现在眼前。 5、下列句子只采用一种修辞方法的一项是(C)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D、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4分) 立春偶成 [宋]张栻 律回①岁晚②冰霜少, 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 东风吹水绿参差③。 [注释]①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②岁晚:写这首诗时的立春是在年前,民间称作内,所以叫岁晚。③参差:不齐的样子。 6.诗中写实的诗句是(A ) A、律回岁晚冰霜少 B、春到人间草木知 C、便觉眼前生意满 D、东风吹水绿参差7.下面对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 诗人紧紧把握住立春这一节气真实地描绘了春到人间的动人情景。 B.从“草木知”到“生意满”诗人在作品中富有层次地再现了大自然的这一变化过程。 C.“便觉”写出了诗人因春回大地而无比喜悦的心情。 D.此诗流露出了感叹时光流逝的淡淡忧愁。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1)[媪]ǎo,年老的妇女。(2)[卒]完成。 8.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划一处)(2分) 逢老媪方磨铁杵 9.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去:_离开______ 方:___正________ 欲:__想要_______ 还:____回去_____ 10.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2分) (1)问之,曰:“欲作针。”__代老妪___________ (2)学而时习之____代以前学过的知识 1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______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2分) _______铁杵磨针。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无论多么难的事情都会成功。________________ ___ 13.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增、漏、错、别字均不得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论语》中表明学与思辩证关系的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三人行___ ,必有我师焉。 (5)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三分春色一分愁》,完成第14-18题。(16分)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形成性测试参赛试卷评价等级优良 达标待达标在相应等级上划“√” 一、填一填:(2×20=40分) 1、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看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的( )有没有发生变化。这另一物体我们称为(),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的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也不同。 * 2、运动的快慢需要用( )来判断,就是常说的 ( )。 3、物体运动的方式有:( )、( )、( )、( )。 4、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以上的运动方式。 5、小车从斜坡上滑下来,向前冲出去的距离与斜坡的()有关,斜坡越(),小车冲出去的距离越()。 6、小车运动的快慢与()的大小有关,拉力越(),走得越(),拉力越(),走得越()。 二、连线:(2×5=10分)将左右相关的内容用直线相连拍皮球青蛙跳直线运动风车转动转动荡秋千摆动滑滑梯往复运动三、判断题:(2×10=20分) 1、世界上没有完全静止不动的物体。()2、坐在行驶的汽车里,以椅子为参照物,司机动了,方向盘也动。() 3、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没有关系。() 4、在斜坡上滑行的木块是直线运动,小朋友立定跳远时从脚的运动轨迹看属于曲线运动。() 5、运动形式只有一种。() 6、参照物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 7、速度的大小与所用时间没有任何关系。 8、小车的运动只与路面有关。() 9、摆的快慢与摆的质量有关。() 10、公路上的汽车在运动。()四、简答:(4×5=20分) 1、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 2、说出三种物体在做直线运动有例子? 3、你能用什么方法判断月亮是在运动? 4、说一说人们是按照什么给物体的运动方式分类的? 五、动手做:(2×5=10分) 1、思考并填空: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看路旁小树,小树是。当我们站在地上看路旁小树,小树是。我明白了:。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及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及答案 一、基础训练营(36分) 1.读拼音,写词语。(5分) jié shěng chuàng jǔ dà yuē dú zài yì xiāng ()()()() 2.照样子,用“√”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另外一个读音组词。(4分) 例:鲜艳 xiān( √ ) xiǎn(朝鲜) 凤爪:zhuǎ() zhǎo()作家:zuò()zuō()3.选择恰当的字填在括号里(8分) 厉历:( )史严( ) 计记:设( ) 日( ) 洲州:亚( ) 苏( ) 保宝:( ) 存 ( ) 贵 4.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3分) “匠”用音序査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 应查部,再查画。“匠”共有笔,最后一笔是。5.选词填空。(4分) 发明发现 (1)奶奶不爱吃鱼的秘密被我()了。 (2)火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首先()的。 精巧精美 (3)赵州桥设计得非常()。 (4)墙上()的图案,深深地吸引了我。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改为“把”字句) (2)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调整句序,意思不变) (3)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改为含有“因为……所以……的句子)

7.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6分) (1)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都是我国传统节日。 (2)幅名扬中外的画是《清明上河图》。 (3)赵州桥的设计者是隋朝的石匠李春建造的。 二、综合展示厅(6分) 8.下列各句描写的是哪个节日?在括号里写出来。(4分)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9.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请选择一个,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个节日的习俗。(2分) 三、课本直通车(14分) 10.课文精彩回放。(9分) (1)每逢过节,出门在外的人最容易想起王维的诗句:“ ,。” (2)“元日”是指农历的 (时间),从《元日》和“ ”和“” 两句中,我联想到了春节时辞旧迎新的热闹景象。(3分) (3) 时代,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1分) (4)“中医四诊”是指、闻、、切。“花中君子”是指、兰、、菊。(4分) (5)在本单元,我们参观了位于河北省赵县的,它是隋朝的石匠 设计并参加建造的;我们还欣赏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它描绘了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4分) 四、阅读检阅台(19分) 11.课内阅读。(10分)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一、用“\”把方框中读音不同的字画去。(6分) 二、拼音写字我最棒!(9分) ɡōnɡjiàndàyànshǎnɡwǔ pánchan jiēfang bēicǎn shěnshìdīnɡzhǔshúxī 三、给加点字注音。(4分) w W w .1haoti 1.c O m 1.我耳边又响起了那首乐曲.()。 2.他沿着曲.()折的小路向远方走去。 3.小燕子偶尔沾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4.养羊人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四、比一比,我来组词语。(8分) 箭()隆() 剑()窿() 叼()悔() 叨()诲() 五、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下列词语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拉弦(lāxián) 教诲(jiàohuǐ)

B.召集(zhāojí) 叼走(diāozǒu) C.咆哮(páoxiào) 濒临(bīnlí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亡羊补牢南辕北撤惊弓之鸟 B.恍然大悟称赞不已密密麻麻 C.孤单失群连棉起伏若隐若现 3.下列词语都是同义词的一组是()。 A.热爱热情热烈热闹 B.悲伤悲惨悲痛悲剧 C.高兴愉快快活愉悦 六、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使词语搭配恰当。(6分) ()的山峰()地飞 ()的神情()地观察 ()的叫声()地点头 七、选字填空,组成词语。(6分) 猎裂 ()枪()开()物破() 愈寓 ()言公()()加痊() 幅福 一()()利()度幸()八、按要求写成语。(6分) 寓言故事的: 历史故事的: 带有动物的: 九、谚语我知道。(6分) 1.日日行,;常常做,。 2.亲身下河知深浅,。 3.绳在细处断,。 十、按要求写句子。(4分)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我的判断(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一些物质(食物、石油、煤等)中贮藏着能量,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释放出来。(√) 2、能量储存在燃料中而食物中没有能量。(×) 3、只有电才能向其他能量转化。(×) 4、磁铁有南极和北极,而电磁铁没有南极和北极。(×) 5、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以改变,通过增加线圈的圈数和电池的数量能够增强电磁铁的磁力。(√) 6、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量,离不开能量的转化(√) 7、煤是由亿万年前的植物经过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可以通过煤的特点和地层特点推测出来。(√) 8、风、流水、电、汽油都具有能量。(√) 9、电能只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 10电磁铁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 二、我的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0分) 1、、磁铁能把下列哪种物体吸起来。(①) ①、回形针②、玻璃杯③、铝锅 2、改变(③)不会改变电磁铁的xx。

①、电池的正负极②、线圈绕线方向③、线圈的圈数 3、"条形磁铁的哪部分磁性最强。(①) ①、两端②、中间 4、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②)没有关。 ①、线圈圈数②、线圈的缠绕方向③、线圈中电流的强度 5、"可以改变小电机的转子转动方向的是(①) ①、电池的正负极的接法②、磁铁的数量③电池的数量 6、和运动有关的能量叫(②) ①、化学能②、机械能③、光能 7、电池是把(③)或光能转化成了电能 ①、声能②、热能③、化学能 8、煤所具有能量最初来源于(③) ①、植物②、动物③、xx 9、电灯也是一个能量转化器,它能把电能转化为(①) ①、光能②、机械能③、磁 10、"1820年,丹麦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②) ①、电磁铁有xx②、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三、我的探究(32分) 1、可能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因素 (1)我的假设: 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因素有:

第三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1-5CCBBA 6-10BACCC 11-12CD 13.(1)监督;她依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向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 (2)非公有制(私营);没有。因为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3)劝阻父母,并向父母保证努力学习,争取考出好成绩。 这种做法不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或这种做法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4.(1)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②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③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④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⑤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 ⑥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2)基本要求: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一切国家机关都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组织和建立起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职权;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3)①青少年要努力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②认真学法,守法,宣传法律,同违法行为作斗争;③法律提倡做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规定做的事情一定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④逐步增强守法意识,树立法制观念,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⑤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4)依宪治国;原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得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等。 15.(1)在我国,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2)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3)在我国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同时,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是新格局,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16.(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2)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这一制度是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创造 17.(1)爱国;敬业(2分))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①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②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③有利于培养“四有”公民,提高全民素质,为我国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3)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社会责任感,多为社会做贡献。

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题(二) 一、看拼音,写词语。 lóng dōng chāi chú w?i qiáng róng huà shang yú lěng kù fù gài ()()()()()()() ánɡyìyǔn xǔɡūdúnínɡshìxùn chìbǐcǐchàyì ()()()()()()() 二1.给加粗字选择正确读音。脸颊(xiá jiá)魔杖(mó m?)拽住(ya zhuài)铁锹(qiū qiāo)三、比一比,再组词。(10分) 融()凝()代()乘()允()折()隔()疑()仗()剩()充()拆()煤()遇()篮()孤()喻()溢() 煤()偶()蓝()狐()愉()益()四、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把“看”的近义词填到合适的成语里。(8分) 1.坐在井底看天——坐井()天 2.观察言语和表情——()言观色 3.左边看看,右边看看——左()右() 五、照样子,写词语。(4分)金光闪闪()()() 例:笑嘻嘻()()()例:勤勤恳恳()()() 可怜巴巴:()()()东张西望(反义词)()()()六、选择括号里正确的词语。(9分) 1.花园里(洋溢飘浮)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2.一天早晨,巨人被(热闹喧闹)声吵醒了。3.孩子们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尽量)地玩耍。 4.张爷爷精心(哺育培育)每一盆花。5.长江的水(络绎不绝滔滔不绝)地流入大海。 6.在这十里长街上,人们(曾经已经)多么幸福地看到过周总理。 七、选择关联词填空。(6分)如果……就……哪怕……也……因为以…… 1()我的作业没做完,()遭到老师的批评。 2()基本动作没有学会,()决不要急着学惊险动作。 3()雨再大,路再滑,我们()要按时到达目的地。 八、按要求写句子。(8分) 1.扩写句子。(4分)(1)巨人()度过了()严冬。 2)()的泉水()地流着。(3)()的老木匠为小木偶做了一顶)的帽子。(4)()的大街上,小木偶()地大步向前走。 2.蝴蝶飞舞。(扩句)_____________ 3.清澈的泉水仍旧那样静静地流着。(缩句) 4.三个小孩将羊群赶到很远的树林里去。(1)改为“把”字句: (2)改为“被”字句 5、伐木工人用斧子把大树砍到,拉到山谷里去了(改为被字)。 6 2.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我是幸福的。(用关联词连接成一句话) 7把下列句子写成拟人句(2分) 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 九、填一填,读一读。(6分) ()的严冬()的泉水()的表情()的巨人 ()地工作()地凝视()地玩耍()地走开 我能写四个带成语故事的成语: 我能写四个童话故事: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从“看”字体会到鸟儿仿佛在说: 唱完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从“看”字体会到鸟儿仿佛在说: 十.排列下面句子的顺序。 ()海底世界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安静啊!()还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像野兽正在打鼾。()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发出各种声响。()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到各种声音。()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21分) 1.指南针是用来的仪器,它是利用的性质制成的。 2. 的磁力是可以改变的。电池数目相同,线圈圈数多的电磁铁磁力。线圈圈数少的电磁铁磁力。 3.电磁铁也有两极,一级为极,一级为极。电磁铁的两极随的方向和连接电极的不同而变化。 4.蓄电池充电时是把能转化成了。 5.普通电池的能也可以转化成电能。 6.由和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电磁铁有和。 7.转向器的作用是电流,并电流方向。 8.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有关,电池少则磁力,电池多则磁力。 二、选择题(10分) 1.磁力大小和()有关系。 A变流B电压C电阻 2.摩托车要运动起来,需要使用汽油中的()。 A热能B机械能C化学能 3.下列属于机械能的是()。 A生能B光能C动能 4.电磁铁和磁铁相比,其优点是()。 A有磁力B有两级C两极和磁力大小可以改变 5.与电磁铁磁力大小无关的是()。 A使用的电池数量B线圈圈数C通电时间 三、判断题(5分) 1.切断电源后,电磁铁的磁性马上消失。() 2.各种能量的转化都需要一定的装置。() 3.石油天然气,煤是新能源。()

4.食物里面不能储存能量。() 5.电磁铁是一种将磁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四、连线题(4分) 把下列物品与其使用的能量形式连起来。 A电池1太阳能 B核电站2化学能 C风力发电机3原子能 D太阳能热水器4机械能 五、简答题(4+3+3=10分) 1、下图是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什么? 2、列举生活中可以节约能源的好习惯。 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线段有( )个端点,射线有( )个端点。 2.( )角小于90°,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 )。 3. 1平角=( )直角 1周角=( )直角 1周角=( )平角 4.下图中,∠1与∠2组成的角是( )角,已知∠1=40°,那么∠2=( )。 5.在时钟上,时针与分针成90°是( )时与( )时;时针和分针形成平角的时刻是( )。 二、写出下面用三角尺拼出的角的度数。 ( ) ( ) ( ) 三、选择题。(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 1.过一点可以画( )条射线。 A. 1 B. 2 C. 3 D.无数 2.角的两条边是两条( )。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D.曲线 3.9:30,时针与分针形成的角是( )。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平角 4.在一个5倍的放大镜下看一个5°的角,看到的角是( )。 A. 5° B. 25° C.30° D. 45° 5.可以测出长度的是( )。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D.角的边 四、给下面的角分类。 93° 24° 100° 89° 2° 75° 121° 90° 锐角 直角 钝角 五、先量一量,再在 里填上“>”或“<”。

()() ()() 六、量出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 七、按要求画一画。 1.以A点为顶点画一个50°的角,并在角的一边上截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2.用合适的方法画出下面度数的角。 135°110°72° 八、看图填一填。 图中有()条射线,()个角,其中有()个直角,()个锐角,()个钝角。 九、看图计算。 1.已知∠1=35°,那么∠2=(),∠3=(),∠4=()。 2.已知∠1=65°,那么∠2=(),∠3=(),∠4=()。

第三单元测试卷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卷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题。 ①翌.日,天空阴暗。我独坐在窗边,静听风吹雨打声,思绪早已飘飞。 ②漫漫人生路,谁不曾有过刻骨铭心的想念?________?谁不曾有过孤单寂寞的惆怅.? ③往事在脑海中轻轻剥离,早已茫昧.的曾经在眼前徘徊。花儿注定会凋.零,我们的友情注定会无果,六月,安静地流过指缝,无声无息。 ④用苍白的笔尖,流泻出浅浅的思念。在时光凝结的瞬间,相依遥望。 ⑤那些深深浅浅的交集,只是一枚不需诠释的岁月!思念可以让我流泪,思念也可以让我含笑。不论是哭着思念,还是笑着思念,在思念的时候,我都会心无旁骛。 1.请用正楷将语段中画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2分)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2分) 翌.日(yì) 惆怅.(chànɡ) 茫昧.(mèi) 凋.零(diāo) 3.请在第②段画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与前后句子句式相同。(2分) 示例:谁不曾有过甜蜜温馨的回忆 4.第⑤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2分) 那些深深浅浅的交集,只是一枚不需诠释的岁月印迹! 5.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1)戳穿交辉并蒂万事俱备逈然不同 (2)戈壁臆断惊愕海市蜃楼犹柔寡断 (1)逈改为迥(2)犹改为优 6.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C)(2分) A.《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作者是竺可桢。他是我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 B.伽利略,美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C.范仲淹,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马致远,字致远,晚号东篱,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解析:C项范仲淹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7.按要求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一) 说明: 1、本试卷分卷一和卷二,卷一为选择题共20个小题(1--20),卷二为非选择题(21---28)共8个小题共60分: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H-1 N-14 O-16 P-31 S-32 3、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卷(选择题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题 号 答 案 1.对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氢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 B.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 C.离子不可以转变成原子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2.今年1月份的雪灾对我国南方的电力、交通造成很大的危害,有一种融雪剂含有Na2SiO3(硅酸钠),Na2SiO3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 A.+1价 B.+2价 C.+3价 D.+4价 3.下列符号表示一种元素的是() C.CO2 4.“嫦娥一号”的任务之一是探测月球上氦—3资源,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图中x为() 5.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钠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钠离子 B.氯离子失去电子变氯原子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化学变化中分子不能再分 6.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接触到许多含氮的物质,如:N2、NO2、NH3、NO、N2O3、N2O4、NaNO2、NH4NO3,则这八种物质中氮元素显示的化合价共有() 种种种种 7.某些人睡觉常常磨牙是因为缺锌,这里的“锌”是指()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离子 8.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质子数 B.电子层数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9. 最近俄罗斯科学家利用第72号元素铪和第74号元素钨精确测定出月球至少比地球早700万年形成。铪和钨两种元素原子的本质不同是() A. 核内质子数目 B. 核内中子数目 C. 核外电子数目 D. 相对原子质量 10.达菲(化学式为C16H28N2O4·H3PO4)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禽流感药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达菲由碳、氢、氮、氧、磷五种元素组成 B.达菲分子中碳、氮、磷元素的质量比为16:2:1 C.达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2 D.达菲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四氧化二氮分子和磷酸分子构成 11.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3————1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2个水分子

【强烈推荐】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4、说说黄河水变黄的原因,我国为什么要治理黄河? 5、说说河流各段的岩石会有什么不同? 6、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形成了什么,为什么? 7、哪些力量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8、人类的哪些行为造成了地表的破坏?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地表不受破坏? 9、侵蚀有什么危害? 10、生物会对岩石造成什么影响?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及答案

2、腐殖质:土壤里含有一些可以燃烧的东西,主要是土壤里动植物肢体腐烂以后变成的,叫做腐殖质。 3、侵蚀: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带走了,这就是侵蚀。 4、冰川:地质学家把在地表缓慢移动的大冰体称为冰川。 三、问答题: 1、地震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危害? 地震是由地球内部运动形成的,它能引起地裂、水灾、火灾等。 2、引起岩石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主要有①冷和热的作用②水流的作用③植物的作用④动物活动的作用。 3、土壤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 土壤是由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构成的。 4、说说黄河水变黄的原因,我国为什么要治理黄河? 黄河在流经黄土高原时,因为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覆盖着黄土,没有树,没有草,下大雨时,雨水秀容易把黄土冲下山坡,流入黄河,黄河里的泥沙多起来,水就变黄了。 因为黄河流到下游,流速变慢,水中泥沙沉积到河底,使河床越来越高。在雨季水大时,非常容易泛滥成灾,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5、说说河流各段的岩石会有什么不同? 河流上游往往布满了大石头,中游堆积了很多的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 6、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形成了什么,为什么? 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容易形成平坦辽阔的冲积平原。因为大江大河的下游,水流流速减慢,起到了沉积作用。 7、哪些力量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一是地球内部力量,如火山和地震等会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二是来自地球的外部力量,如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也会改变地形地貌。 8、人类的哪些行为造成了地表的破坏?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地表不受破坏? 人类自身的活动如破坏植被、过度放牧等,都加剧了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应该适度开采矿产,妥善保护植被。 9、侵蚀有什么危害? 侵蚀会让土地支离破碎,形成的山洪冲毁房屋,冲毁道路,引发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 10、生物会对岩石造成什么影响? 植物的种子落进岩石缝隙中,生根发芽后,植物根系的膨胀作用会使岩石破碎产生风化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