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3)《文学理论》复习思考题答案

(0023)《文学理论》复习思考题答案
(0023)《文学理论》复习思考题答案

《文学理论》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选择题

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出自 B

A 《理想国》

B 《镜与灯》

C 《诗学》

D 《摹仿论》

2 “诗言志”说出自: D

A 《文心雕龙》

B 《毛诗序》

C 《文赋》

D 《尚书·尧典》

3 “观物取象”说出自: C

A 《诗经》

B 《论语》

C 《易经》

D 《孟子》

4 《金枝》的作者是: A

A 弗雷泽

B 哈丽逊

C 普列汉诺夫

D 弗莱

5 最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游戏说的是: D

A 德谟克利特

B 斯宾塞

C 谷鲁斯

D 康德

6 最早提出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这对范畴的是:A

A 歌德

B 席勒

C 马克思

D 谢林

7 “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出的时间是: B

A 1951年

B 1956年

C 1966年

D 1978年

8、马克思在以下哪本著作中称文学创造为“艺术生产”: C

A 《德意志意识形态》

B 《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

C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D 《共产党宣言》

9 文学的本质是它的人际交往性质,尤其不能脱离读者的创造性,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是:B

A 英美新批评

B 接受美学

C 俄国形式主义

D 后现代主义

10 《诗学》的作者是: A

A 亚理士多德

B 贺拉斯

C 钟嵘

D 陆机

11 “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这句话出自:B

A 叶芝

B 华兹华斯

C 艾略特

D 斯达尔夫人

12、托尔斯泰认为,抒发情感就是: D

A 表现情感

B 认识情感

C 投射情感

D 传达情感

13 “童心说”的提出者是: B

A 庄子

B 李贽

C “公安三袁”

D 司空图

14 “陌生化”和“文学性”这两个概念的提出者是: B

A 新批评理论家

B 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

C 结构主义者

D 后现代主义理论家

15 “艺术家不应该在他的作品里露面,就象上帝不应该在生活里露面一样”,这句话出自:

D

A 巴尔扎克

B 雨果

C 但丁

D 福楼拜

16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符合 B

A 历史真实

B 艺术真实

C 细节真实

D 科学真实

17 中国意境论的集大成者是: D

A 刘勰

B 皎然

C 王昌龄

D 王国维

18 “在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句话出自恩格斯的: A

A 《致玛·哈克奈斯》

B 《致敏·考茨基》

C 《致斐迪南·拉萨尔》

D 《致保尔·恩斯特》

19 “叙述内容”主要包括: B

A 事件、情节、情景

B 故事、结构、行动

C 故事、人物、事件

D 结构、行动、人物

20 我们一般将叙事作品中的本文话语与故事内容的重复关系称为 B

A 时距

B 频率

C 视角

D 标记

21、我们一般将叙事作品中的本文时间序列与故事时间序列相互对照的形成的关系称为 B

A 时距

B 时序

C 视角

D 标记

22 叙事的构成主要包括: A

A 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动作

B 叙述内容、叙述时间、叙述动作

C 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视角

D 叙述事件、叙述话语、叙述动作

23 故事的主要构成是 A

A 事件、人物、情节、场景

B 时间、地点、人物、情节

C 视角、动作、话语、人物

D 时序、频率、节奏、动作

24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主要采用的抒情修辞方式是 C

A 歧义

B 夸张

C 比喻

D 象征

25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出自 A

A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B 钟嵘《诗品》

C 王国维《人间词话》

D 刘熙载《艺概》

26 “宛转娥眉马前死”中的“娥眉”主要用的抒情修辞方式是: C

A 比喻

B 夸张

C 借代

D 象征

27 “风格即人”观点的提出者: D

A 钱钟书

B 扬雄

C 但丁

D 布封

28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把风格分为: A

A 典雅、远奥、精约、显附、壮丽、新奇、轻靡

B 夸张、简约、雄奇、含蓄、浑厚、新奇、轻靡

C 典雅、凝练、精约、含蓄、壮丽、新奇、轻靡

D 典雅、远奥、宏大、显附、壮丽、瑰丽、轻靡

29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阐述了风格的 C

A 社会性

B 民族性

C 时代性

D 地域性

30 关于文学消费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 文学消费既遵循商品消费的一般规律,又受制于意识形态体制与艺术法则;

B 文学消费具有商品消费性质,与一般商品消费在本质上没有区别;

C 文学消费既是有形的实物形式的损耗,又是无形的精神文化的享受;

D 文学消费既是产品的欣赏与接受,又是产品的再生产与再创造;

31“召唤结构”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A

A 伊瑟尔

B 姚斯

C 英伽登

D 海德格尔

32 将文学文本分为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意义单元、多重图示化面貌、再现的客体等层面的理论家是 C

A 黑格尔

B 但丁

C 英加登

D 艾布拉姆斯

33“期待视野”这个概念的提出者是 D

A 伊瑟尔

B 皮亚杰

C 韦勒克

D 姚斯

34 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本文的“对话”之中,作品的意义与作者个人的体验之间没有什么关联,而是在读者与本文的“对话”中生成的,这个看法出自: A

A 伽达默尔

B 伊瑟尔

C 姚斯

D 海德格尔

35“知人论世”说出自: C

A 《论语》

B 《庄子》

C 《孟子》

D 《老子》

36 社会历史批评的奠基人是: A

A 维科

B 丹纳

C 狄德罗

D 斯达尔夫人

37 丹纳认为影响文学创作和发展的“三因素”是: A

A 种族、环境、时代B种族、历史、地理

C 遗传、环境、历史

D 地理、传统、基因

38 对于文学创作的规律,有的学者认为文学创作是由个人或集体的深层心理,即无意识内容决定的,这种说法的代表人物是: C

A 弗洛姆与马尔库塞

B 康德与谢林

C 弗洛依德与荣格

D 达·芬奇与莎士比亚

39 “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繁荣时期绝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这个著名的论断出自马克思的: A

A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B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C 《德意志意识形态》

D 《神圣家族》

40 西方“移情”论的代表是 C

A 黑格尔

B 康德

C 立普斯

D 杜夫海纳

41 叙事性文学的高级形象形态是 C

A 意象

B 意境

C 典型

D 象征意象

42、对现代西方叙事学影响最大的理论流派是 A

A 结构主义

B 精神分析学派

C 女权主义

D 解构主义

43、认为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表现的理论家是 B

A 华兹华斯

B 克罗齐

C 科林伍德

D 托尔斯泰

44 文本时间长度小于故事时间长度的叙述是 D

A 省略

B 减缓

C 场景

D 概括

45、对艺术起源于巫术的说法影响较大的著作是 B

A 亚里斯多德《诗学》

B 弗雷泽《金枝》

C 柏拉图《理想国》

D 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

46、生活在鲁迅所说的“文学的自觉时代”的作家是C

A 屈原

B 杜甫

C 曹植

D 李贽

47、“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这段文字出自: B

A 《周易·系辞》

B 《周易略例·明象》

C 《庄子·外物》

D 《庄子·天道》

48、在恩格斯看来,批评文学的“最高标准”是: D

A 政治的标准与艺术的标准

B 真、善、美的标准

C 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标准

D 历史的观点与美学的观点

49 《民间故事的形态学》的作者是 A

A 普洛普

B 托多罗夫

C 列维-斯特劳斯

D 格雷马斯

50 《结构人类学》的作者是 C

A 普洛普

B 托多罗夫

C 列维-斯特劳斯

D 格雷马斯

51 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玛卓夫兄弟》:“我仅请求读者不要匆忙嘲笑我的年轻主人公的纯洁心肠。我并不是由于他年轻、他在学业上取得的小小的进步,或什么类似的原因,而要来为他辩护,或证明他天真的信仰是正当的。相反,我必须申明,我真正尊重的是他的心灵的品质。”这段文字中的“读者”是 B

A 真实读者

B 叙述接受者

C 隐含读者

D 隐含的叙述者

52 “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这句名言出自: C

A 弗洛伊德

B 弗莱

C 荣格

D 弗雷泽

53、巴尔扎克说文学是“庄严的谎话”,这句话的意思是: B

A 文学是说谎,无真实性可言。

B 文学在假定中透露真实性。

C 由于文学不是对生活本身的记录,是一种虚构的,因此作为“谎话”,它无法传达生活的真实性。

D 之所以说是“庄严的谎话”,是因为作家说谎话的态度是真诚的,作家在一本正经地说假话,无真实性可言。

54 “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判断可能发生的事”这段论述出自: B

A 柏拉图《理想国》

B 亚理士多德《诗学》

C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

D 卡西尔《人论》

55 “艺术乃是象征着人类情感的形式之创造”,此语的作者是: A

A 苏珊·朗格

B 弗莱

C 荣格

D 弗雷泽

56 不属于艺术灵感的特征是: C

A.突发性

B. 迷狂性

C.对象性

D. 创造性

57 艺术具有“净化”人的灵魂的价值,这种观点最早见于: A

A 亚理士多德《政治学》

B 亚理士多德《诗学》

C 柏拉图《理想国》

D 柏拉图《会饮》

58 对于艺术本质论中的摹仿说,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

A.柏拉图提出了“理式摹仿”说;

B.康德最早提出“艺术摹仿自然”的论点;

C.德谟克利特认为艺术不仅对物象外表进行逼真摹仿,还应通过形式表现心理活动;

D.马克思认为艺术摹仿绝对精神。

59 关于文学的界定,以下论断错误的是 A

A 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文学是一种文化形态;

B 从作家的角度来看,文学是作家对生活的评价和情感的流露;

C 从读者的角度来看,文学是读者进行再创造的艺术空间;

D 从作品的角度来看,文学是语言艺术;

60 关于文学意境,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

A 清代王夫之说:“文学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形象特征;

B 王国维是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

C 在意境的结构处理上要注意“虚实相生”,对此,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提出:“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E 关于意境的审美魅力,刘勰提出了“境生于象外”说,钟嵘提出了“滋味说”,司空图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等观点。

61 “……于是他就把他的伤心事详详细细地讲给我听了。——三年前一个冬天的晚上,站长正在新登记簿上面划线,他的女儿在壁板后面给自己缝衣服,一辆三驾马车到了……”。从叙事学的角度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

A 在整体上叙述视角是第一人称叙述

B 采用了间接引语方式

C 存在从第一人称向第三人称叙述视角的转换

D 在整体上叙述视角是第三人称叙述

62 关于叙述视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B

A 叙述视角又称叙述动作,是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

B 在叙述视角中加入人称的交替变换,往往可以增加叙述的自由度,使叙述更加生动。

C 第三人称叙述视角由于视点可以自由游移,叙述者仿佛无所不知,故又称为无焦点叙述,有时又称内在式焦点叙述。

D 传统的叙事作品中最常见的视角是第一人称。

63 恩格斯以下著作中提到“历史的观点与美学的观点”的是 A

A 《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

B 《致敏·考茨基》

C 《致玛·哈克奈斯》

D 《致保尔·恩斯特》

64 持客观说,强调文学的本质在于文学作品的内在语言结构关系的理论流派不包括:C

A 俄国形式主义

B 英美新批评

C 接受美学

D 结构主义

65 关于艺术真实,以下错误的说法是: A

A 艺术的真实是因为艺术直接展现了社会生活本身。

B 毕加索认为“艺术是一种使我们达到真实的假想”,因此,艺术是一种假定的真实。

C 杜甫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不符合客观的真理,但符合作家的情感愿望,所以具有很强的真实性。

D 艺术作品“不是向我们提出有关世界的一种真理,而是为我们打开作为真理源泉的世界”。从艺术的角度看,世界对于我们来说首先不是一个知识的对象,而是一种情感体验和意义玩赏的对象。

66 以下作者与著述搭配正确的是 D

A 叶燮《艺概》

B 贺拉斯《诗学》

C 鲁迅《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

D 钱钟书《谈艺录》

67 关于文学语言,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B

A 文学语言组织是文学文本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存在方式;

B 文学语言组织主要包括言、象、意三个层面;

C 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主要有内指性、音乐性、陌生化等;

D 文学语言组织是一个封闭的整体,这是由其“有机性”特征所决定的;

68 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认为,“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了”是故事,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因伤心而死”则是情节,据此,我们可以说“情节”与“故事”是有着较大区别的两个概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

A 故事主要是一种按照时间关系组织起来的一组事件;

B 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

C 只有故事,没有较强的情节处理,这样的叙事作品是失败的作品;

D 情节组织方式比故事组织方式更能见出叙述人的意图。

69 以下关于文学风格的描述,正确的是 C

A 没有个性就没有风格,作家的日常个性是风格呈现的外在标志。

B 布封“风格即人”的意思是说,风格与人品是统一的,即中国人常说的“文品即人品”、“文如其人”;

C 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后表现出来的总体特色;

D 风格是独特的言语形式。

70 关于抒情问题,以下阐述错误的是: C

A. 认为抒情即表现情感,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克罗齐和科林伍德。

B. 认为抒情就是传达情感,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托尔斯泰。

C.“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言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情本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刘勰的这些论述清晰的表明了情感抒发与媒介的关系,符合情感表现论所描述的状况。

D. 艺术中传达出来的情感之所以能引起人的共鸣,是因为它表现了人类的公共的普遍的情感。苏珊·朗格认为,艺术作为情感的形式,它所表达的正是人类的普遍的情感。

71 把意境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是: C

A 司空图《诗品》

B 陆机《文赋》

C 王国维《人间词话》

D 樊志厚《人间词乙稿》

72 受希尔特的启发,把“特征性原则”作为艺术创作的重要原理加以提倡的是:A

A 黑格尔

B 康德

C 席勒

D 马克思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西方真正的表现说产生于19世纪初兴起的欧洲文学思潮中()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2.中国六朝时期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在其著作中专门列了《时序》篇来讨论时代的变化如何推动文学的变化()

A.陆机

B.钟嵘

C.刘勰

D.曹丕

3.发现文学所负载的文化意义的基本途径是要()

A.品质阅读

B.价值阅读

C.品质阅读为主,价值阅读为辅

D.价值阅读可有可无

4.马克思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的景色都无动于衷”,这表明()

A.主体的动作是审美的动力

B.客体的“美”是审美的对象

C.美不是无条件的

D.美是文化传统凝聚的成果

5.“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出自()

A.庄子

B.王弼

C.刘大櫆

D.姚鼐

6.“文学就是用语言来表达的造型艺术。”出自()

A.鲁迅

B.高尔基

C.托尔斯泰

D.普希金

7.“花自飘零水自流”所用辞格为()

A.借喻

B.借代

C.明喻

D.暗喻

8.文学形象的具体可感性就是说()

A.要呈现出形象的具体模样

B.要传递出形象的具体声音

C.要传达出作者的具体感受

D.要表达出更高的心灵旨趣

9.首先提出“情景交融”概念的是()

A.王国维

B.范晞文

C.苏东坡

D.严羽

10.可以使关键细节得以充分展示,从而形成细腻而深入的效果的叙述方式是()

A.省略

B.概略

C.场景

D.减缓

11.叙事文本中最明显的标记是()

A.标题B人物C.性格D.行动

12.把“移情”、“投射”称为“情感误置”、“情感谬误”的是()

A.克罗齐

B.托尔斯泰

C.科林伍德

D.约翰·罗斯金

13.在中国文化史上被称为“抒情歌谣”的是()

A.诗

B.词

C.曲

D.令

14.在中国,较早从有机整体性的角度指出风格是作家的内在个性与外在形式的结婚的是()

A.陆机

B.曹丕

C.刘勰

D.王夫之

15.指出叙述语体是“双声话语”,具有“多音齐鸣”的特点是()

A.巴赫金

B.沃尔夫冈·伊塞尔

C.华莱士·马丁

D.歌德

16.苏东坡说画竹不能“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主要说明文学创作要()

A.有具体的艺术形象的设计

B.注意情节的演变发展

C.构想的内容要具体

D.在构思之始要对作品的整体面貌有个大致的设计

17.“要了解但丁,我们就必须把自己提高到但丁的水平。”这话出自()

A.克罗齐

B.尼采

C.叔本华

D.黑格尔

18.读者的期待视野:()

A.只能使作品增值,不能使作品贬值

B. 只能使作品贬值,不能使作品增值

C. 既不使作品增值,也不使作品贬值

D. 既可使作品增值,也可使作品贬值

19.原始艺术产生的主要心理基础是()

A.认知需求的满足

B.审美意识的萌芽

C.原始思维及其特征

D.认知需求的萌芽

20.席勒把“浪漫诗”称作()

A.感伤诗

B.素朴诗

C.田园诗

D.湖畔诗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在广义的文化概念中文化被分为()

A.物质文化

B.制度文化

C.政治文化

D.饮食文化

E.精神文化

22.下列诗句中传万物之灵趣的是()

A.红杏枝头春意闹

B.云破月来花影

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D.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E.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23.按法国学者布雷蒙德的分析,可以把一般故事行动逻辑的基本形式表述的三段序列是()A可能性B.现实性C.变为现实D.取得结果E.获得成功

24.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主要有哪几方面的审美理想()

A.艺术真实性追求

B.个人风格体现的追求

C.社会价值追求

D.商业价值追求

E.形式美追求

25.接受者的语言文字能力包括()

A识字B.语义知识C.语法规则D.语用习惯E.语言经验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B,

2、C,

3、B,

4、C,

5、D,

6、B,

7、A,

8、D,

9、B,10、D,11、A,12、D,

13、B,14、C,15、A,16、D,17、A,18、D,19、C,20、A。

二、多项选择题:

21、ABE,22、AB,23、ACD,24、ACE,25、ABCDE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资料

名师整理优秀资源 1.文学理论的含义:文学理论是一门研究文学特性和普遍规律的人文学科。 2、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文学和文学活动 3.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倾向性: (一)含义:是指文学在反映特定社会生活时表现或流露出来的价值取向。它是作家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不自觉的显现,包括政治和思想的、道德的、民族的、宗教的等倾向。 (二)怎么表现: 1)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无需特别把它指点出来。同时,作家不必把他所描写的社会冲突的历史的未来的解决办法硬塞给读者。 2)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流露出倾向性更符合艺术表现规律,做着的见解越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越好。 (三)为什么表现:通过形象来反应生活这是文艺的特征。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运用形象思维,通过典型化去概括和反应生活塑造感性形象。典型化意境揭示社会人生意蕴和文化心理意蕴,这是文艺创作最基本的规律。文艺的特点和规律决定了作家的审美认识,审美评价,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必须寓于形象体系之中。 4.席勒式的含义:席勒创作中部分存在着主观唯心主义的创作倾向,即创作不是从生活出发,而是从主观观念出发,以主观的热情代替对客观,现实的清醒观察,以抽象的观念演绎代替对现实关系的真实具体生动的艺术描写,把作品中的人物变成某种精神的传声筒。 5.什么是莎士比亚化: 莎士比亚的剧作不是席勒式的某种主观精神的传声筒,用抽象理想代替生活真实的唯心主义创作倾向,而是从生活出发的,反应现实本质的作品,作者的倾向和理想,不是生硬的表达出来,而是依于“福斯泰夫式的背景”,惊人的独特的实践性中,通过生动丰富的剧情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 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恩格斯对莎士比亚创作经验的科学组织是他们对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和创作方法的形象化表述。它凝结了马恩长期反对唯心主义创作思想和创作原则的积极成果。 文学是审美的艺术:6. 名师整理优秀资源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还有其特殊的审美属性,是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艺术的统一。文学作为审美艺术的特征,主要体现为情感性、形象性和超越性。 7、情感性 (一)文学的情感性,是指文学表达情感并以此激发读者共鸣、促进社会情感交流的特性。 (二)情感性是文学审美活动的基本特征: 1)审美是一种非实用而又使人产生情感愉悦的活动。 2)审美是一种非概念而又能引起情感与认知的自由协调运动的过程。 3)审美是一种个体的同时又可以普遍传达的内心情感体验。 由审美价值评价的上述特征可以看出,情感构成了审美活动的心理基础。文学的主要目的是表达情感,以情动人,情感因素在文学中具有主导形式,因此,情感性成为文学作为审美艺术的重要特征。 文学的情感性的形式尽管有不同,但都是要发乎真情实感,不能无病呻吟。 (三)情景交融是文学审美活动的现实表现: 1)审美艺术是人类在一定思想观念指导下的创造活动,其中既表现了创造者的感性直观,也融合了创造者的理性观念,也融合了创造者的理性观念,因此是直观与认识,情感与理性的相互统一。

上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简答题 1、会计的基本前提有哪些?并分别进行简要说明。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有哪些?并分别进行简要说明。 3、什么是会计凭证?会计凭证如何分类? 4、什么是记账凭证?记账凭证必须具备哪些内容? 5、对记账凭证的填制有哪些要求? 6、更正错账的方法有哪几种?说明各自的适用范围。 7、简要说明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处理步骤,并分析其主要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8、什么是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为什么要进行平行登记? 单选 1、企业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在租赁期间视同自有固定资产核算,所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D )。 A、重要性 B、谨慎性 C、可比性 D、实质重于形式 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 )。 A、核算和监督 B、记账和算账 C、控制和分析 D、预测和决策 3、在借贷记账法下,下列在账户借方登记的是( A )。 A、费用的增加 B、收入的增加 C、费用的减少 D、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所有者权益会计要素的是( B )。 A、实收资本 B、债权人权益 C、任意盈余公积 D、法定盈余公积 5、下列各项中,会使企业资产减少的是( B )。 A、从银行取得短期借款 B、用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 C、以银行存款购买原材料 D、接受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 6、下列费用中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有( A )。

A、制造费用 B、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设备折旧费 C、咨询费 D、技术转让费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销售费用”账户核算内容的是( C )。 A、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 B、广告费 C、业务招待费 D、专设销售机构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 8、将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时,下列属于成本计算账户的是( A )。 A、“材料采购”账户 B、“库存商品”账户 C、“材料成本差异”账户 D、“制造费用”账户 9、将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时,下列属于备抵附加账户的是( C )。 A、“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户 B、“原材料”账户 C、“材料成本差异”账户 D、“累计折旧”账户 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原始凭证审核内容的是( D )。 A、原始凭证的真实性 B、原始凭证的合法性 C、原始凭证的完整性 D、会计科目的正确性 11、根据下列经济业务,不应当填制转账凭证的有( A )。 A、收回前欠货款存入银行 B、结转销售材料的成本 C、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D、预提短期借款利息 12、下列明细分类账中,应采用数量金额式账页的是( A )。 A、“库存商品”明细分类账 B、“应付账款”明细分类账 C、“管理费用”明细分类账 D、“生产成本”明细分类账 13、下列各项中,应设置辅助性账簿登记的是( B )。 A、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B、经营租入固定资产 C、资本公积 D、无形资产 14、下列账簿中,可以采用卡片式账簿的是( D )。 A、现金日记账 B、总分类账 C、管理费用明细账 D、固定资产明细账 15、在下列财务报表中,属于静态报表的是( D )。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题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 1、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与其他四个分支关系密切,它通过横向的审视,侧重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它指导和制约着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等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2.文学批评:文艺学三分支之一,指分析评价具体的文学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学科,是批评主题按照一定的理论思想和批评标准,对批评对象进行分析鉴别阐释判断的理性活动,表达着主体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 3.文学史:文艺学三分支之一,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理清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4.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从对象任务上看,1、对象以文学的普遍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说,是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2、任务: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5.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6、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 第三章 1.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体现在客体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 2.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指文学活动不同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围绕作品这个中心,作者与世界、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话语伙伴关系。其中,分别够成了若干对主体间性关系,包括自我与自我、自我与现实他者、自我与超验他者以及自我与潜在他者。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 3.游戏发生说的代表人物:康德、席勒、谷鲁斯 4.简要论述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 答:把劳动作为文学发生的起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①、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②、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③、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④、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5.试辨证说明文学发展的诸多原因。 答:1、经济因素决定着文学的发展。2、上层建筑各部门的相互影响制约着文学的发展。3、诸多因素形成合力,共同影响着文学发展。 第四章 1.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2.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3.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答: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具体的说,文学的双眸意识形态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力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利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力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缠绕在一起。如果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方面来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为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状况。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在无功利、形象、情感中隐含功利、理性和认识。文学具有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这实际上告诉我们,文学的属性不是单一的而是双重的;审美与意识形态复杂地缠绕在一起,由此看,文学具备审美与社会的双重属性;即是审美的又是社会的。 4.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四川大学文学理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文学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门特殊的艺术,它运用语言媒介对人类的社会生活进行评价性的审美反映。 理论的任务:①从现象中概况出普遍性问题→解释现象;②实现价值构建。 艾泽拉姆斯的四个视点理论:文学与世界、文学与作家、文学与作品、文学与读者 : 再现论 1、含义:文学本质是人类对于外在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模仿和再现。 2、发展:①古希腊罗马时期:摹仿说(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赫拉克利特);②文艺复兴时期:镜子说(达芬奇);③19世纪:再现论(别林斯基);④20世纪:反映论(毛泽东)。 , 表现论 1、含义:文学本质是主体内在性的一种表现。*主体内在性:包括思想、心灵、情感、想象、灵感、趣味、人格等非常复杂而具有个体性的东西,既具有有条理的理性思想,更具有朦胧的无意识的因素。 2、表现论的优点与缺点:A优点:一是把握到了文艺的主体性、自由性、创造性、虚构性特征。二是把握到了文学的情感性特征。三是能够认识文学的个体性,文学是主观的表现,不同的文学作品是不同人的心灵的外化。B缺陷:它忽视了文学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忽视了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而且,它是一种基于主体性哲学视野下的一种文学本质的认识。它容易走向极端,把表现束缚在个人狭隘的主观空间,成为一种狭隘的情感的宣泄,倘若如此,这样的文学就不再是感人的文学,也不是美的文学。 文本性理论 ` 1、文学文本:指语言形态的实体。 2、形式客体论:它是在对抗文学是社会反映观念基础上出现的,主要以俄国形式主义、语义学和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为代表。 3、意向客体论:认为文学的本质是文学在作者创作、读者阅读、欣赏、接受过程中产生的意向性的存在,是一种意向性客体。<意向性客体论避免了形式主义文学本质观的片面性和及极端性,认识到文学的本质是一种互动的意向性过程,而并非静态的纯客体的形式。它强调了读者意识,为接受美学的文学本质观念奠定了基础。> 读者反应说 * 1、读者:文学作品创作的参与者和消费者。 2、特点:①强调读者参与意义生产过程;②极大地抬高了读者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关注读者心理个体和社会环境的差异性。 3、评价: 从读者视点来思考文学的本质,强调了文学是读者与文本的一种关系,读者及其阅读是成为文学的一个决定性维度。这种看法改变了以往单纯从作者、世界或作品视点去看文学本质的局限性,打开了文学本质探讨的新维度。但过分强调读者的地位,容易陷入对文学界定的主观主义或相对主义的泥潭中,以至于丧失文学的特殊性。

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张 1.Linux最早是由哪个国家的、哪位计算机爱好者、在什么时候开发的?(P2)答:最早是由芬兰大学生Linus Torvalds于1991年初开发的。 2. Linux之所以受到广大计算机爱好者的喜爱,主要原因有哪两个?答:免费和开源(1)它属于自由软件(2)它具有Unix的全部功能 3.由三个数字组成的内核版本号各代表什么含义?(P4) 答:Major.minor.patchlevel major为主版本号minor为次版本号(奇数:不稳定,即测试版;偶数:稳定版)patchlevel 表示当前版本的修订次数 4. Red Hat的总部设在美国的什么地方?答:Red Hat的总部设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首府罗利 5.说出以下图标中属于美国、德国和中国的三个标志。(p5) 答:从左往右依次为美国,德国,德国lan Murdock最早开发(应属德国),中国 第二章 1.VMware虚拟机的定义是什么?(P10)答:虚拟机指通过软件模拟的具有完整硬件系统功能的,运行在一个完全隔离环境中的完整计算机系统. 2. VMware虚拟机的优点是什么?答:⑴、使用虚拟机可以在一台计算机上模拟多台计算机,而不需要多台物理的计算机。⑵、vmware虚拟机上可以安装各种不同类型的操作系统,具体的可以在创建虚拟机时看到。⑶、可以方便的将系统恢复到之前的状态,这样当系统发生故障如中毒时,可以直接恢复到以前正常时的状态 3.在我校机房的Linux系统中,用户名和密码分别是什么?用户名:root 密码root 4,图像界面中关机重启步骤?答:动作—注销—注销对话框—选择注销,关机或重启—确定 第三章 1,图像界面中,写出设置桌面背景的操作步骤。答:应用程序—首选项—桌面背景—打开“桌面背景首选项对话框”设置 2..图像界面中,写出设置日期和时间的操作步骤。答:应用程序—系统设置—日期和时间—打开“日期/时间属性”对话框设置 3.图像界面中,写出设置网络的操作步骤。答:应用程序—系统设置—网络—打开“网络设置”对话框设置 4.桌面上初始的图标是哪几个?答:计算机root的主目录回收站; 5.简述在Linux系统中打开终端的两种方式。答:应用程序—-系统工具—-终端或桌面空白处单击右键—打开终端 第四章 1.图形界面中打开“创建新用户对话框”步骤答:应用程序—系统设置—用户组群—用户管理器对话框—单击添加用户 2.写出用命令模式进行用户管理的的操作步骤。答:应用程序—-系统工具—-终端打开终端后使用相关命令 useradd [option] 添加用户账户passwd [option] 改变账户密码usermod [option] 改变账户属性 userdel [option] 删除账户su [option] 切换用户身份 例子:useradd –d /var/student –c “student’s account”–s /bin/csh –u 1000 student 用户主目录用户描述使用shell 用户ID 用户名 第五章文件系统与文件管理 1.写出以下命令的功能。 1.mkdir /usr/tmp/lianxil在/usr/tmp目录下建立lianxil目录(p67) 2. cp /usr/tmp/lianxil /tmp –v –r –R 将/usr/tmp目录下的lianxil目录及其子目录复制到/tmp目录下并显示命令执行过程(p66) 3. mv /tmp/lianxil /uer 将/tmp目录下lianxil目录移动到/uer目录下(p66) 4 .mv /usr/tmp/lianxil /usr/tmp/new-lianxil –v 将/usr/tmp目录下的lianxil目录重命名为new-lianxil 5.rm /usr/tmp/new-lianxil –r –d –f –v 删除/usr/tmp目录下的new-lianxil目录(p66) 6. who who命令用于显示谁登录了系统(不仅显示账号,还显示终端文件名、时间、来源IP等。) 7.date 03031400 将当前系统时间修改为3月3日14时8.cal 8 2001 显示2001年八月的日历(显示指定年月的日历) 9.clear命令的功能是什么?清除屏幕上的信息,它类似于DOS中的CLS命令。清屏后,提示符移到屏幕的左上角 10. 写出以下子目录的内容:/bin:这个目录存放linux 常用的操作命令,如ls ,mkdir等。该目录还存放一般用户使用的可执行文件。 /boot:包括内核和其它系统启动时使用的文件。/dev:设备文件.在Linux中设备以文件形式表现,从而可以按照操作文件的方式简便地对设备进行操作。 /etc:该目录主要存放系统管理时用的各种配置文件/home:是用户工作目录,系统每添加一个用户,home目录下就会为该用户账号添加一个同名的主目录。/root:系统管理员(root或超级用户)的主目录。/usr::包括与系统用户直接相关的文件和目录,一些主要的应用程序了保存在该目录下。 /tmp:该目录用来存放不同程序执行时产生的临时文件。默认所有用户都可以读取,写入和执行文件。应定时删除该目录下所有文件以免临时文件沾满磁盘。 /var:该目录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录,主要存放容易变动的数据。 写出下列命令的功能 11. pwd 用于显示用户当前所在的目录12. cd /etc 切换到到该目录下 13. cat /etc/httpd/conf/httpf.conf 用来将/etc/httpd/conf目录下的httpf.conf内容显示到终端上 14. more /etc/httpd/conf/httpf.conf 显示文件内容,每次显示一屏。 15. head –n 15 /etc/httpd/conf/httpf.conf 显示文件前15行。16. tail -n 15 /etc/httpd/conf/httpf.conf 显示文件后15行。 17. find / -name httpd.conf -print 查找名为httpd.conf的文件目录 18.知道一个文件尺寸小于为2500bytes,可使用什么命令查找?答:find /etc -size -2500 -print 19. grep -2 html /etc/httpd/conf/httpf.conf 在文件中查找包含字符串html的行,如果找到,显示该行及前后2行。 20. grep ―html‖/etc/httpd/conf/httpf.conf 在文件中查找包含字符串html的行,如果找到,显示该行。 21. cp more_1 /usr/mengpc/tmp/exam1 将文件more_1拷贝到目录/usr/mengpc/tmp下,并改名为exam1。 22. cp -r /usr/mengqc /usr/liuzh 23. rm -r * 删除当前目录下隐含文件外的所有文件和子目录 24 . mv ex3 mew1 将文件ex3改名为new1 25. mv /usr/mengqc/* 将目录/usr/mengqc中的所有文件移到当前目录中 26. wc /etc/httpd/conf/httpd.cof 统计指定文件中的字节数、字数、行数, 并将统计结果显示输出。 27. mkdir dirl 在/root下建立新目录dir1 28. rmdir dril 删除目录dir1。 29. cat /etc/httpd/conf/httpd.cof | more 分屏显示文本文件/etc/httpd/conf/httpd.cof的内容 30.写出以下字符串表示的文件权限和数字表示。 -rwx------ 文件所有者对文件具有读取、写入和执行的权限。数字表示为700 -rwxr—r-- 文件所有者对文件具有读取、写入和执行的权限。与所有者同组的用户和其他用户只具有读取的权限。数字表示为744。 -rw-rw-r-x 文件所有者、与所有者同组的用户对文件具有读取、写入的权限。而其他用户只具有读取和执行的权限。数字表示为665。 33.写出drwx—x—x的含义。答:目录所有者对文件具有读取、写入和进入目录的权限。其他用户只具有进入目录的权限,无法读取、写入数据。数字表示为711。 34.写出从图形界面查看文件bb权限的操作步骤。答:右键单击文件bb—菜单点击属性—在bb属性对话框中查看或修改权限。

《管理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 管理【教案§1P3或教材P4】 管理是指社会组织中,管理者在特定的环境下,通过对组织的各类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使组织成员高效率地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社会活动。 系统【教案§4P8或教材P13】 是指由若干个可以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为达到整体的目的而存在的有机集合体。 人本原理【教案§4P1或教材P13】 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在管理中从人性出发来分析问题,以人性为中心,按人性的基本状态来进行管理。 决策【教案§5P1或教材P56】 决策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在掌握充分的信息和对有关情况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拟定多种可行方案,从中选出合理方案的过程。 计划【教案§6P2或教材P69】 是人们将来所要实现的目标和将来从事的活动进行系统地,详细地,周密地安排。 许诺原理【教材P79】 是指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作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的时间越长,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小。

目标管理【教案§7P8—9或教材P80—61】 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使一个组织中的上下各级管理人员一起来制订共同的目标,确定彼此的责任,并将此项责任作为指导业务和衡量各自贡献的准则。 组织【教案§8P2或教材P90】 是静态意义上的有机整体或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和动态意义的组织行为或组织过程的有机统一。 管理幅度【教案§8P9】 管理人员所能直接管理或控制的部属数目。 授权【教案§8P12或教材P101】 是上级委授给下属一定的权力,使下级在一定的监督之下,有相当的自主权和行动权。 管理层次:就是在职权等级链上所设置的管理职位的级数。 领导【教案§11P1 或教材P156】 是影响群体或组织成员,使其为确定和实现组织或群体目标而作出努力和贡献的过程 激励【教案§12P1 或教材P170】 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挖掘被激励者的内在需要和动机,引导、强化、改变人的行为。 沟通【教案§13P3或教材P194—195】 是借助一定手段把可理解的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中传递交换的过程。

《西方文艺理论》期末复习资料

《西方文艺理论》期末复习 整理:何睿时间:2010年12月 一、填空题 1.柏拉图的代表作品是《文艺对话集》。 2.亚里士多德的代表作品是《诗学》。 3.贺拉斯的代表作品是《诗艺》。 4.郎加纳斯的代表作品是《论崇高》。 5.普罗提诺的代表作品是《九章集》。 6.奥古斯丁的代表作是《忏悔录》和《上帝之城》。 7.托马斯.阿奎那的代表作品是《神学大全》。 8.但丁的代表作品是《神曲》和谈《神曲》的信——《致斯加拉大亲王书》。 9.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是论画的笔记。 10.新古典主义的诗学法典是布瓦洛的代表作品《诗的艺术》。 11.狄德罗的代表作品是《关于美的根源及其本质的哲学探讨》和《论戏剧诗》。 12.布封的代表作品是《论风格》。 13.维柯的代表作品是《新科学》。 14.莱辛的代表作品是《拉奥孔》和《汉堡剧评》。 15.康德的代表作品是《判断力批判》。 16.歌德的代表作品是《歌德谈话录》。 17.席勒的代表作品是《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18.黑格尔的代表作品是《美学》。

19.华兹华斯的代表作品是《<抒情歌谣集>序言》。 20.雨果的代表作品是《克伦威尔》“序”。 21.巴尔扎克的代表作品是《“人间喜剧”前言》。 22.泰纳的代表作品是《艺术哲学》。 23.左拉最著名的理论是“实验小说”理论。 24.别林斯基的代表作品是《1847年俄国文学一瞥》。 25.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代表作品是《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26.杜勃罗留波夫的代表作品是《俄国文学发展中人民性渗透的程度》。 27.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是《艺术论》。 28.狄尔泰最著名的思想是精神科学美学。 29.尼采的代表作品是《悲剧的诞生》。 30.弗洛依德的主要理论是心理分析学的文艺观,《诗人与幻想》。 31.荣格的主要理论是分析心理学理论,《分析心理学与诗歌的关系》。 32.拉康的主要理论是无意识理论与诗学结构。 33.什克洛夫斯基的代表作品是《关于散文理论》。 34.瑞恰兹的主要观点是新批评,《文学批评原理》。 35.巴赫金的理论是交往、对话主义文学理论。 36.洛特曼的理论是文艺符号学思想,《艺术文本结构》。 37.马利坦主要关注艺术与诗。 38.海德格尔的代表作品是《艺术作品的本源》。 39.萨特的代表作品是《什么是文学》。

文学理论教程期末复习资料大纲

文学理论教程期末复习资料 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作者、世界、作品、读者 文学本体论:英美新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本体地位提出这一观点,代表人物是兰塞姆,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和作者。 劳动说:文学原始发生的主要学说之一,把劳动作为文学的起点。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指文学进程、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甚至是反方向的发展。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型的体现:一是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另一种情况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 文学的含义:简言之,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籍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当然文学的含义是变化发展的。 话语:话语是一种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利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 话语蕴籍: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渗透,侵染的状况。 文学创造的客体:文学创造的课题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客体即“自然说”,认为文学的课题是地利与人之外的自然。这里的“自然”最初指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后来泛指社会生活。另一种是客体即“情感”说。认为文学客体是人的心灵,是情感。我们认为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客体。 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是具体的社会人。 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主体能动的审美地反映客体,即主体的选择客体和加工处理客体的有关信息并通过情感体验,把自我的意识,情感对象化,即将客体“主体化”,在观念中创造出源于客体有超越客体的审美形象。 文学创造的主体“客体化”:主体从选择客体开始的重塑整个过程,都要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依据,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作家对客体的选择要受到当时社会情势的规定和制约,甚至在创造过程中客体还会改变主体原先的构思,从这个角度说,客体也是使主体“客体化”了。 材料:是文学创造的第一要素,也是研究文学创造过程的第一起点。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醋糟的刺激和信息。 创作动机: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文学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 艺术构思: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是创造过程中最实际、最紧张、最重要的阶段。 灵感: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它的外在形态是围绕某一主题线索在思考中突如其来的顿悟。她来临时的突出特征是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不及时捕捉就难以再现。 直觉:本意指视线、外形。就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作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 综合:围绕某种中心意念,以心智的功能加工、改造许多旧材料,使之糅合成一个能够体现自己意图的完整的有机的艺术形象的构思过程。 突出:作家在构思时从纷繁芜杂的思绪中抓住一个形象,调动各种材料加工手段为其服务,使之明确、清晰、与众

第九章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第九章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编制全面预算的基础是()。 A、直接材料预算 B、直接人工预算 C、生产预算 D、销售预算 2、资本支出预算是()。 A、财务预算 B、生产预算 C、专门决策预算 D、业务预算 3、随着业务量的变动作机动调整的预算是()。 A、滚动预算 B、弹性预算 C、增量预算 D、零基预算 4、滚动预算的基本特点是()。 A、预算期是相对固定的 B、预算期是连续不断的 C、预算期与会计年度一致 D、预算期不可随意变动 5、编制弹性预算首先应当考虑及确定的因素是()。 A、业务量 B、变动成本 C、固定成本 D、计量单位 6、全面预算按其涉及的业务活动领域分为财务预算和()。 A、业务预算 B、销售预算 C、生产预算 D、现金预算 7、可以概括了解企业在预算期间盈利能力的预算是()。 A、专门决策预算 B、现金预算 C、预计利润表 D、预计资产负债表 8、下列项目中,能够克服定期预算缺点的是()。 A、固定预算 B、弹性预算 C、滚动预算 D、零基预算 9、编制弹性成本预算的关键在于( )。 A、分解制造费用 B、确定材料标准耗用量 C、选择业务量计量单位 D、将所有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大类 10、零基预算的编制基础是()。 A、零 B、基期的费用水平

C、国内外同行业费用水平 D、历史上费用的最好水平 11、被称为“总预算”的预算是()。 A、生产预算 B、销售预算 C、专门决策预算 D、财务预算 1、D 2、C 3、B 4、B 5、A 6、A 7、C 8、C 9、D 10、A 11、D 二、多项选择题 1、编制预算的方法按其业务量基础的数量特征不同,可分为()。 A、固定预算 B、零基预算 C、滚动预算 D、弹性预算 E、增量预算 2、在下列预算中,属于业务预算的内容的有()。 A、资本支出预算 B、销售预算 C、生产预算 D、现金预算 E、零基预算 3、在管理会计中,构成全面预算内容的有()。 A、业务预算 B、财务预算 C、专门决策预算 D、零基预算 E、滚动预算 4、财务预算的主要内容包括()。 A、现金预算 B、预计利润表 C、预计资产负债表 D、投资决策预算 E、销售预算 5、下列各项中,属于编制现金预算依据的有()。 A、销售预算和生产预算 B、直接材料采购预算 C、直接人工预算和制造费用预算 D、产品成本预算 E、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预算 6、编制弹性预算所用业务量可以是()。 A、产量 B、销售量 C、直接人工工时 D、机器台时 E、材料消耗量 7、全面预算的作用概括起来有()。

文学理论复习要点整理

第七章文学接受 一、基本概念 1.文学接受,【百度:文学接受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本 文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特定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和信息的主动的选择、接纳或抛弃。文学接受是整个文学活动系统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作品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的实现,对于激励作家的创作,对于推动文学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读者,与其说读者是某种“人”,毋宁说读者与“作者”一样乃是人处于某种活动之中表现出来的主体性特质。只有当个体(人)投入对文学阅读活动中,并表现出能动的主体性时,文学接受中的“读者”才得以生成。 “读者”的演化——古典时代:被忽视的读者,被动式角色。接受美学及其之后的“读者”:主动式读者角色。当前的文化消费或文化产业理论,读者成为商品消费者或顾客。读者的消费者角色。 读者的作用——构成文学活动的接受主体(主体特征: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3.作品空白点,填空:英迦登提出,文学作品只是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图示”或“骨架”, 其中留下了许多“未定点”、“空白”需要读者填补。 【自补对话:伽达默尔提出,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之中,作品的意义与作者个人的体验之间没什么关联,而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生产。 召唤结构:由德国接受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提出,即文本具有一种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构机制。“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这种由意义不确定与空白构成的就是“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把作品中包含的不确定点或空白与自己的经验及对世界的想象联系起来,这样,有限的文本便有了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 期待视野(Expectation Horizon):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接受者在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这种据以阅读本文的既成心理图式,叫作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由斯提出。当读者阅读的作品与自己的审美经验和期待视野一致的时候,读者反而会失去阅读这部作品的兴趣。但是,当读者阅读的作品超出或校正了期待视野的时候,读者往往会兴高采烈,认为它提高了自己的审美水平,丰富了其审美经验,拓展了其的期待视野,为自己建立了新的审美标准。】 4.(阅读前的)素养储备,语言接受能力、生活体验、文学艺术修养 5.接受动机,指在文学活动中,推动接受者进行接受活动的心理驱力。在接受动机的驱使下,读者调动相应的全部主体力量展开对文本的接受行为。 审美动机; 娱乐、消遣动机; 求知动机; 受教动机; 借鉴动机; 批评动机

@第5章 复习思考题答案

第5章复习思考题 一、单选题 1.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应作为( A )。 A. 长期股权投资 B. 交易性金融资产 C.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D. 持有至到期投资 2.甲公司长期持有乙公司10%的股权,采用成本法核算。2013年1月1日,该项投资账面价值为1 300万元。2013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2 000万元,宣告发放现金股利1 200万元。则甲公司2014年末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万元。 A.1300 B.1380 C.1500 D.1620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该题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甲公司应按照持股比例确认为投资收益,乙公司实现净利润,甲公司不做账务处理,则甲公司2014年末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仍为初始入账价值1300万元。 3.下列各项中,不应当确认为当期损益的是(C)。 A.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下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 B.支付与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关的交易费用 C.支付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 D.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的金额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计入当期损益的事项。 选项A计入投资损失,处理是: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选项B计入投资损失,处理是: 借:投资收益 贷:银行存款 选项C计入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处理是: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 选项D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处理是: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2014年1月5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 200万元取得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所持有的股份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15%,另支付相关税费5万元。甲公司对乙公司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该长期股权投资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甲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2014年3月10日,乙公司宣告发放2009年度现金股利共200万元。2014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14年1月5日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的入账价值为(D )万元。 A.1005 B.1220 C.1020 D.1205 5.甲公司2013年1月5日支付价款2000万元购入乙公司30%的股份,准备长期持有,另支付相关税费20万元,购入时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2000万元。甲公司取得投资后对乙公司

《文学理论》复习题

《文学理论》复习题 填空: 现象学拓扑学在讨论话语的形成时提出了三个参数:1、说话者,2、时间,3、空间。 马克思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说,一方面是劳动,然后语言与劳动一起,促成了人自身的形成。 关于文学艺术的起源,我们重点介绍一、巫术仪式发生说;二、宗教发生说; 三、游戏发生说;四、模仿说;五、劳动说等五个假说。 巫术仪式发生说的出现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甚行的文化人类学分不开。法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英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和弗雷泽,对文化人类学的产生和发展作出了的贡献。 “相似律”和“接触律”的实施过程,成为了文学艺术最早的样式,这是关于文学艺术起源中的巫术仪式发生说。 我们认为艺术于以劳动为中心的人类全部的生存活动。 社会生活的发展是文学艺术发展的最终动力。 索绪尔的全名是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阻拒性是由陌生化手法产生的。 与阻拒性相对应的是自动化语言。 20世纪,文学理论才独立作为文艺学的一个的分支。 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四个方面: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 世界观的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 一般材料与素材的分水岭在于是否进行了审美观照。

“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一语出自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艺术的起源问题上,普列汉诺夫是劳动说的得力倡导者。 “双百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二为方向”是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毛诗·序》中有“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在欧洲于18-19世纪之交兴起。 英美新批评的代表人物兰色姆创造了一个文学理论述语:文学本体论。 “文学”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论语》。 审美的文学观念从文化的文学观念中分化出来,大约在18世纪完成。 1、《美学与艺术理论》是德国(玛尔克斯·德索)的著作。 2、(鲁·阿恩海姆)的文学理论著作《艺术心里学新论》。 3、《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是(王蒙)五十年代中期的短篇小说。 4、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是(意识流)流派的代表作。 5、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品。 6、《简·爱》的作者是(夏洛蒂·勃郎特)。 7、贝克特的戏剧《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派的代表作品。 8、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了文学运动四要素说。这四要素是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这四要素包括三个过程:体验、创作、接受。 9、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了诗词特征理论。 10、李贽在《童心说》中说:“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 11、1855年,(车尔尼雪夫斯基)发表《艺术对现实的美学关系》。 12、1902年,克罗齐在《心灵哲学》中提出艺术即直觉。

文学理论重要复习资料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立与发展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来源 文学的作用: 1诉诸人的感觉和心灵 2通过诉诸感觉和心灵而影响人的生存 3人类文化的想象维度 什么是文学理论 1、通常看法:文学理论,又称文学学或文艺学,是指关于文学的学问。 2、操作性定义:文学理论是一门人文学科,是关于文学的普遍问题的思考方式。 3、普遍性与个别性问题:文学理论当然要思考个别的文学问题,但这种思考往往要在一个包含若干个别的普遍层面进行,要在对于个别的关注中从事一定普遍性概括,从个别上升到普遍。当然,同时,也要从普遍沉落为个别。 当前文学理论的新特征 1.理论是跨学科的一种其效果在原初学科之外的话语。 2.理论是分析性的和沉思性的一种从我们称为性、语言、写作、意义或主体的事物中找出其含义的尝试。 3.理论是一种对于常识的批评是对被指认为自然的那些概念的批评。 4.理论是自反性的是思维的思维,我们用它向文学和其它话语实践中感知事物的范畴发出质询。 文学理论包含哪些著述? 第一,狭义:直接谈论文学的普遍问题的著述,如《文心雕龙》、《沧浪诗话》、《诗论》、《文艺心理学》、亚里斯多德《诗学》。 第二,较宽泛义:有关具体文学作品或其他文学现象的批评性言谈,即文学批评著述,如杜甫的《戏为六绝句》、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及《红楼梦》评论,李长之的《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文体灵活、自由,涉及诗歌、小说、评点、论文、随笔、日记、日常言谈等多种文体。 第三,广义:有关文学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理性谈论,无论原来属于哲学、历史、社会学、民俗学、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还是物理学等,如《论语》、《道德经》、《庄子》、《乐记》、《荀子》、《判断力批判》、《结构人类学》、《写作与差异》等。

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水体通常指()和()的总和。地表水、地下水 2、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三大类()、()和()。化学性污 染、物理性污染、生物性污染 3、污染水体的无机污染物质有:()、()和()。酸、碱和一些无机盐类。 4、水体的生物性污染的三个阶段,它们是()、()和()。病原污染期、总体污 染期、新污染期 5、植物营养物质的来源有()()以及雨、雪的淋洗和冲刷。化肥、生活污水 的粪便(氮的主要来源)和含磷洗涤剂 6、水体的物理性污染包括()、()、和()。悬浮物质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 染 7、水体的生物性污染主要包括()、()和()等。病原细菌、病毒、寄生虫 8、水体的生物性污染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和()。病原污染期、总体污染 期、新污染期 9、根据大小的不同,水中的杂质可以分为()、()和()。悬浮物质、溶解物质、 胶体物质 10、水质指标项目繁多,它们可以分为三大类:()、()和()水质指标。物理 性、化学性、生物学。 二、单选 1、以下不属于水体的物理性污染的是()C A悬浮物质污染、B热污染、C无机有毒物质、 D放射性污染 2、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C A自然界的水在其蒸汽状态下是近乎纯净的 B依靠尺寸不能反映水的物理、化学、生物学方面的性质 C水质是指水和其中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学特性 D各项水质指标是判断水质的具体衡量标准。 3、以下关于浑浊度的说法正确的是()B A浑浊度是指水中的溶解物质对光线透过时所产生的阻碍程度。 B蒸馏水中含有1mg/L的SiO2时,所对应的浑浊度规定为1个浑浊度单位C近年来,根据光线的散射原理而制成的杰克逊烛光浊度计得到广泛应用。 D散射光的强度愈小,表示浑浊度愈高。 4、关于生物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说法正确的是()C A生化需氧量越低,表示水中需氧有机物质越多,被污染的程度越重。 B通常的测量标准(测溶解氧消耗量)为BOD5,且对于对同一废水而言CO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