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量取及裁剪方法

衣服量取及裁剪方法
衣服量取及裁剪方法

服装量体知识

为了方便广大服装爱好者,本书以市寸做为量体裁剪的计算单位。服装量体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序,对量体裁剪制作起着关键的作用。人们的体型有高、低、胖、瘦之分,对人们穿着服装的要求也各有不同。因此,在测量时,应根据不同的体型进行测量,并且征求被量者的意见。

【测量说明】

①测量时,被量者应保持自然姿势,以免影响测量尺寸的准确。

②测量长度与宽度时,前后与高低要保持平衡,软尺不能拉得过松或过紧。

③测量时要注意季节,如测量夏季做冬季衣服或冬季做夏季衣服时,必须加放尺寸或缩减尺寸,以适合实际要求为宜。

④特殊体型,除应量部位尺寸,还应当注意特殊部位。如:驼背、挺胸、臀大、淄肩等特殊部位应逐一注明,以供裁剪制作时参考。

⑤测量时,还应注意被量者的要求和爱好与其它有关方面,如地区、季节、年龄、职业、样式等等,都需要与被量者商量,并且听取被量者的意见和要求。

⑥应考虑衣料的伸缩性能,量体裁制时适当加放尺寸,以防止衣服下水后衣服缩小。

服装要做得美观、新颖、大方、舒适、合体,与准确的测量人体部位的尺寸有很重要的关系。测量者,拿软尺松紧适宜,平行贴身,逐步测量。如:衣

长、袖长、裤长等,都要根据总体高比例计算。量中山装衣长为总体高的+8,袖长为总体高的+9,裤长为总体高的。短裤为总体高的+2。常用服装算料表

22寸幅宽(双幅)算料表

类别服装名称算料公式说明

男装长裤一个裤长+1寸臀围超过30寸,脚口特大另议

短裤一个裤长+3寸臀围超过30寸,用料另议

衬衣一个衣长+1个袖长+4寸胸围超过33寸,每大1寸加料2寸

中山服一个衣长+1个袖+6寸胸围超过33寸,每大1寸加料2寸

人民服一个衣长+1个袖长+5寸胸围超过33寸,每大1寸加料2寸

短大衣一个衣长+1个袖长+9寸胸围超过35寸,每大1寸加料6寸

长大衣一个衣长+1个袖长+15寸胸围超过35寸,每大1寸加料6寸

女装衬衣一个衣长+1个袖长+3寸胸围超过33寸,每大1寸加料2寸上衣一个衣长+1个袖长+3寸胸围超过33寸,每大1寸加料2寸

短大衣一个衣长+1个袖长+6寸胸围超过35寸,每大1寸加料3寸

中大衣一个衣长+1个袖长+12寸胸围超过35寸,每大1寸加料6寸

长大衣一个衣长+1袖长+15寸胸围超过35寸,每大1寸加料9寸

旗袍一个衣长+1个袖长+3寸

连衣裙一个总裙长+1个袖长+6寸

说明:

1. 算料,一律以净尺寸计算;

2. 不同幅度,可折双尺寸计算;

3. 缩水另加。

上下衣排料图

(四片身)女式春秋衫排料图

(三片身)中山装上衣排料图

(女衬衣)长袖衬衣排料图

(长裤)裤子排料图

碎料说明

1 ………………………………贴边

2 ………………………………领面

3 ………………………………领里

4 ……………………………大袋面

5 ……………………………大袋里

幅宽:42寸,用料:衣长、袖长+6寸

碎料说明

1 ………………………………贴边

2 ………………………………领面

3 ………………………………领里

4 ………………………………领坐

5 ………………………………大袋

6 ………………………………小袋

7 ……………………………大盖面

8 ……………………………大盖里

9 ……………………………小盖面

10 …………………………小盖里

幅宽:42寸,用料:衣长、袖长+9寸

碎料说明

1 …………………………贴边(连)

2 ………………………………领面

3 ………………………………领里

4 ………………………………袋边

5 ………………………………袖口

幅宽:34寸,用料:衣长、袖长+3寸

碎料说明

1 ……………………………裤腰头

2 ……………………………前门衿

3 ……………………………裤襻带

幅宽:42寸,用料:裤长+1寸

上衣术语图

部位测量表

各部位衣长:由领肩部位量到需要的位置袖长:由肩骨的外端往下量到需要的位置胸围:在胸部最丰满处量一周,另加松度袖长:在脖子中间领外量一周,另加松度说明

男上衣大拇指中节虎口3寸~5寸1寸

女上衣虎口虎口上0.5寸3寸~4寸1寸

男衬衣大拇指中节虎口4寸~5寸1寸

女衬衣虎口上0.5寸长袖:虎口上1寸中袖:虎口上3寸短袖:自选3寸~4寸1寸

男西服大拇指中节虎口3寸~5寸1寸

女西服虎口虎口上0.5寸2寸~3寸1寸

男呢大衣短的:膝上4寸长的:膝下4寸大拇指尖5寸~7寸2寸

女呢大衣短的:膝上4寸中的:膝盖长的:膝下4寸大拇指中节4寸~5寸1.5寸

连衣裙膝盖上下长袖、短袖自选2寸~3寸1寸

背心腰下4寸2寸~3寸1寸无领无袖

裤子测量示意图

【测量比例说明】

男、女裤子都要测量裤长、腰围、臀围、裤脚。裤脚可按臀围推算。为了使裤长量的准确,可先量出人体总长,然后推算出裤长尺寸。如下图所示:测量人体总长和量裤子、裤腰、臀围图示。

测量知识

部位说明

人体总长从人体颈后的第一脊椎骨量到脚跟上0.5寸。

裤长从腰骨往上1寸起量到脚跟上0.5寸或1寸止(取总长即可)。

腰围在腰部最细处量一周(裤带放松)再加松度1寸

裤脚男裤臀围30寸,裤脚应是6.5寸;女裤臀围30寸,裤脚应是6寸,臀围每大1寸,裤角放大0.1寸,依此类推。

横裆量成品裤子臀围不容易量准,可以量成品裤子的横裆,成品裤子横裆×3+1.5寸就是成品裤子臀围,臀围是横裆3倍。

臀围在人体臀部最丰满处量一周,再另加松度3-5寸。

上衣测量示意图

【量体说明】

1.:将一个整体分成四份取一份的意思。如30的=30÷4=7.5寸。

2.:将一个整体分成十份取二份的意思。如30的是多少。

测量方法:

服装要做得美观、新颖、大方,舒适、合体,它与准确的测量人体各部位的尺寸有重要的关系。测量者应拿软尺,松紧适宜,平行贴身逐部位测量,如下图。

注意:以上五个部位尺寸,都是成品尺寸。其中不包括衣服下边的折边,也不包括衣服里面的缝份(折边和缝份在制图时另做安排)。

三片身上衣制图说明

中山装制图尺寸单位:市寸

衣长胸围肩宽袖长领长袖口

21 32 13.6 18 13 5

(划前衣片)

第一步:首先划八道竖线,从左向右划(以衣长线为起点)。

第二步:(划完竖线)划六道横线,从下往上划(以搭门线为起点)。

第三步:划连线、领弯线、袖笼弯线,划成圆弧型。

(划后衣片)

第四步:划竖线,首先划七道竖线,从左向右划(衣长线为起点)。

第五步:划五道横线,从左往右划(以背中线为起点)。

第六步:划连线,以前衣片为基础,按后衣片竖线和横线,划后衣片连线。

按裁剪图划成的袖片,由于种种因素,有时装上衣袖时会太大或太小。也就是说:袖山弧线过长或过短,这不但造成缝纫时的麻烦,也会影响服装的造型,怎样避免这种情况呢?

下面介绍一下简单的方法:

1. 将袖片划好后,在正式开剪前,首先用软尺量出前袖笼弧线和后袖笼弧线长度。

2. 袖笼弧线长度量完后,再用软尺量前袖山弧线和后袖山弧线的长度,一般来说,前后袖

山弧线比袖笼弧线多0.7寸至1寸,增加的长度是装袖时为袖山头的吃势。

3. 如果袖山弧线与袖笼弧线差距较大,在绱袖前,作适当的调整后再动手操作。

四片身上衣制图说明

春秋衫成品尺寸单位:市寸

衣长胸围肩宽袖长领长袖口

20 32 13 18 12.5 4.5

(划前衣片)

第一步:划竖线,首先划七道竖线,从左往右划(以衣长线为起点)。

第二步:划横线,划六道横线,从下往上划(以搭门线为起点)。

第三步:划连线,以划好的竖线和横线为基础,划连线和各部位尺寸。

(划后衣片)

第四步:划竖线,首先划七道竖线,从左向右划(以衣长线为起点)。

第五步:划横线,划五道横线,从下往上划(以背中线为起点)。

第六步:划连线,以前衣片为基础,按后衣片竖线和横线,划后衣片连线。

裤子制图说明

直筒裤制图尺寸单位:市寸

裤长腰围臀围脚口

31 22 30 7

(划前裤片)

第一步:首先划五道竖线,从左往右划(以裤长线为起点)。

第二步:再划四道横线,膝盖大同脚口大,从下往上划。

第三步:划连线,以划好的竖线和横线为基础,划连线和其它各部位尺寸。

裁剪须知:

1. 裁剪顺序应掌握先裁主件,后裁零件。

例如:裁上衣时要先裁前衣片、裁后片、裁袖片,再裁零件。

2. 裁裤子和裙子时,也是先裁前片、裁后片,再裁零件。

3. 本书中裁剪制图,除了注明者外,均以市寸为单位。

4. 书中服装款式,均为净缝制图,不包括做缝在内。动剪:裁剪时,应在衣片线外另加缝份,这点请读者要注意。

5. 裁剪不熟练者最好根据裁剪制图先裁纸样,再将纸样覆在布面料上再正式裁剪,以免裁错。

(划后裤片)

第一步:划竖线,以前裤片为基础划后裤片五道竖线,从左向右划(以裤长线为起点)。第二步:划横线,以前裤片为基础划五道横线,从下往上划横线。

第三步:划连线,以前裤片为基础,按后裤片竖线和横线,划连线和其它各部位尺寸。

袖片制图

上下衣主要部位推算公式

裤子:1.立裆深:臀围+2寸。2.前臀大:臀围-0.3寸。3.小裆宽:半臀围-0.3寸。4.后立裆深:比前立裆深多0.5寸。5.后臀大:臀围+0.3寸。6.后大裆宽:按臀围计算。

服装尺寸计算公式及裁剪公式z

服装尺寸计算公式及裁剪公式 2011-07-27 14:39 孩子的身高仍然可以通过计算选择合体的童装。 6rlM\k@! bE jQMlb 一般情况下: =7S\-{ !F2JT@6 大童:XL:58-60CM ir_X65l/2 B"t4{1/ 中童:XL:50CM ph3dm\U. n ,@ ge 中小童:XL:45CM g{hbq[>X] qIO)<5\[%d

小童:XL:35CM h0l_9uI 儿童短裤长约等于体高的30%; & 5'cN Fl\kt.G 儿童衬衫长约等于体高的50%: yp pZ@ U.ew6`'Te 儿童长裤约等于体高的75%; 1Nz#,IdQ h 3p~\%^ 儿童茄克衫约等于体高的49%; c}2"X, prGp/"E 儿童西装长约等于体高的53%; :|= Xh"l" -)e(Qt#ewl 儿童长大衣约等于体高的70%; # tU@\H5kN `yM9XjEl> 女童连衣裙约等于体高的78%。 "g1Fg.o J^mm"2

例如,身高为100厘米的女童,体高为100厘米的80%,约80厘米。如果选购一件连衣裙,衣长为80厘米的70%即56厘米长。如果选购一件衬衫,衣长为80厘米的50%即40厘米,如果您出门在外为家中的孩子选择童装,不妨按照这个公式计算一下,为孩子选一件满意合体的服装。 V|;os 一般情况下儿童的头部占总身高的20%,体高占总身高的80%。为儿童选择服装时,通常以体高为标准。 1.袋口公式:1/10B+4cm。 如小号的胸围为90cm,袋口应为13cm左右, 大号的胸围为100cm,袋口应为14cm左右,

服 装 裁 剪 公 式

服装裁剪公式 1.袋口公式:1/10B+4cm。 如小号的胸围为90cm,袋口应为13cm左右, 大号的胸围为100cm,袋口应为14cm左右, 2.脚口尺寸:H/10+9 1.5/10H+4.5 2/10H 西裤的臀围为90cm,脚口定为18cm, 臀围在llOcm,则1/10H+9=11+9=20cm、1.5/10H+4.5=2lcm、2/10H=22cm 3.脚宽与肩宽 前胸宽、肩宽在设定公式时增裆值要同步: 例前胸宽1.5/10B+3cm,那么胸围每增加4cm,总肩宽增1.2cm 其1/2增0.6cm与前胸宽增值同步,放出的号不会变型, 前胸宽按1.8/10B计算,那么胸围每增4cm,前胸宽则增0.72cm,而肩增0.72cm 也有些太大,如果增0.6cm的话会使放出的号在一定的时候,胸宽和肩宽所构成的袖笼弧线成为一条直线。 再一个用1.5/10B计算时,刚好前胸围大和后胸围大都是按1/4B也就是2.5/10B,用9.5/10B—1.5/10B实际袖笼宽则是1/10B,前后加在一起是2/10B增值,那么一般袖肥大也就是2/10B定数,两者相互配套,板型也不会变。

2、袖笼深与袖开深 袖笼深一般按2/10B计算,也有按1.5/10B计算,若袖笼深是从上平线向下量那么实际袖笼深,则2/10B+定数-0.5/10B(肩斜)实际袖笼深是1.5/10B+定数,正好袖开深按1.5/10B计算最好,使得增裆值相符;如果按1.5/10B+定数计算笼深,而实际袖笼深是1.5/10B+定数—0.5/10B则实际袖笼深是B/10+定数计算,袖开深也得按B/10+定数才行(定数取值不可能是相同的)如果采用净袖笼深计算,那么袖笼深使用什么样的公式,袖开深也必须按此比例推算,这样增裆值才会配套。 3.袖山深计算法 一、比例计算法: 比例计算法是用成品胸围尺寸的比例数加上一个调解尺寸。如:胸围的1/10加7cm。比例计算常见的公式为:胸围的1/10+5、6、7、8cm都能见到。这种方法计算速度快。但不能满足高质量板型的要求。 二、实际测量计算法: 用曲线尺把袖窿线按制成的效果连接后。找到ST点。ST点至B线的距离加1cm等于袖山深。这种方法袖山深合理。适合于高档西服制板的应用。 三、圆周率计算法: A点至B点等于袖窿宽13.5cm。 S点经C点至T点一圈是54cm即AH。测量时注意把肩缝做缝去掉。 计算公式袖笼宽+(AH-袖笼宽×3.14)÷2即:13.5cm+(54-13.5×3.14)÷2等于19.3cm

服装比例裁剪公式的正确取值

服装比例裁剪公式的正确取值 比例裁剪最主要的是公式的取值及公式的合理性。没有一个较为标准的公式来定位,也给工业制板造成一定的难度,为了便于掌握公式的运用技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公式与年龄、体型的分析 在正常体型下,按年龄分为青年体、中年体、老年体。在设置公式时要根据不同年龄来设置。青年人体型差异小,围度的变化幅度也小,但因身高有一定的差异在运用公式上增档值略大一些,如袖笼深、袖开深、肩高、立裆等。中年体的体型差异较大,围度的变化幅度也较大则增裆值应小一些,而老年人围度变化大,体型差异更大,增裆值应更小些,增裆值是指一个公式用2/10的围度来计算的话,那么围度每增加lcm时深度增加0.2cm;运用1.5/10围度增加lcm时深度增加0.15cm;运用1/10围度则增加0.1cm,由些可见,青年人围度的变化幅度较小,运用2/10B+定数来计算袖笼深较为合适。而中年人变化幅度较大运用1.8/10B+定数或1.5/lOB围度+定数。老年人围度变化幅度特别大。就胸围而言胸围最小的在95cm 左右,大的在120cm左右甚至更大些,这样的变化幅度,如运用2/10B定数来计算,胸围每增加lcm袖笼深增加0.2cm;每增加2.5cm,袖笼深就增加5cm。如此计算,袖笼深的增裆速度太快,不适合老年体,因此应该运用1.5/l0B胸围+定数或运用1/10B加定数才行。一般情况下号码越少,增裆速度越快,号码越多,则适应面越广,增裆速度也慢。 公式的制定分析 目前的公式是多样的,有用定值的、有用公式的、也有用公式加定值的,这些也会给制板中的推板造成一定的弊端,因为衣片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以一定的比例来推定出来,才使得推裆出的板大号与小号成比例;在运用和寻求公式中,首先选择最小号尺寸,再来定最大号的尺寸,从中再推出差值。如小号的胸围为90cm,袋口应为13cm左右,大号的胸围为100cm,袋口应为14cm左右,即可知公式为1/10B+4cm。如裤子的脚口,若西裤的臀围为90cm,脚口定为18cm,用公式1/10+9=18cm、1.5/10H+4.5=18cm或2/10H=18cm;那么当臀围在llOcm,则1/10H+9=11+9=20cm、1.5/10H+4.5=2lcm、2/10H=92cm,从中跟据增裆值的大小选则出适合于当时流行的脚口大,也就能推断出公式。 公式配套分析 在设定公式关系到工业制板、推板最终的效果,不能随意搭配;如胸宽与肩宽、袖笼深与袖开深、袖笼宽与袖肥大,都应密切结合,否则按照一定的比例公式推出的板,结果最大的号就很难配套成功。 l、脚宽与肩宽 前胸宽、肩宽在设定公式时增裆值要同步:例前胸宽1.5/10B+3cm,那么胸围每增加4cm,总肩宽增1.2cm其1/2增0.6cm与前胸宽增值同步,放出的号不会变型,前胸宽按1.8/10B计算,那么胸围每增4cm,前胸宽则增0.72cm而肩增0.72cm也有些太大,如果增0.6cm的话会使放出的号在一定的时候,胸宽和肩宽所构成的袖笼弧线成为一条直线。再一个用1.5/10B计算时,刚好前胸围大和后胸围大都是按1/4B也就是2.5/10B,用9.5/10B—1.5/10B实际袖笼宽则是1/10B,前后加在一起是2/10B增值,那么一般袖肥大也就是2/10B 定数,两者相互配套,板型也不会变。 2、袖笼深与袖开深 袖笼深一般按2/10B计算,也有按1.5/10B计算,若袖笼深是从上平线向下量那么实际袖笼深,则2/10B+定数-0.5/10B(肩斜)实际袖笼深是1.5/10B+定数,正好袖开深按

裁剪衣服比例算法

在国际上,大部分先进国家的服装裁剪都是用原型法,但由于,原型在使用上不能直接裁剪,而且胸围放松量与袖笼深分两步确定,与我国传统习惯不符,因此,原型法不能全盘照搬,而且比例裁剪法在我国运用多年,也有不可抛弃的精华,对于一些传统款式,如西裙、西裤、卫衣、西装,套用公式,简单正确,并可以在布料上直接裁剪,方便快捷。因些,只有在传统的比例裁剪基础上,运用原型法的结构方法,才能将两者的优点结合,开拓一种裁剪的新路。 下面以女装基本衣片为例。 一、测量部位: 原型裁剪法的测量部位是:常见的日本文化式只需测量胸围、背长、袖长三个尺寸,领围与肩宽的确定不够准确,登丽美式测量的部位则过多,程序复杂,不利于使用。比例裁剪法的测量部位中没有背长,腰节线的确定不够科学。通过比较得出:选择领围、胸围、肩宽、背长、袖长这五个部位测量较为合适。 二、尺寸加放: 原型法裁剪的尺寸加放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考虑人体基本合体松量加放10cm,第二步再根据款式继续加放。比例裁剪法习惯胸围净尺寸,直接裁剪,更为方便。通过比较得出:将胸围净尺寸,加放后得到成品尺寸,再进行制图。具体可参考如下:无吊带上装,胸围加放为0;紧身衬衣为4.8cm;普通衬衣为8-10cm;宽松衬衣12-20cm;西装8-10cm;大衣为15- 20cm。制图方法: 1、衣片: (1)、胸围是成品尺寸。 (2)、领口: 领围的框架有两种方法确定,一种用胸围计算,一种用颈围计算,后者适合做立领卫衣和旗袍领,更为科学。因此,选用1/5领围计算。 (3)、肩斜: 肩斜量可以用定量法、公式法或角度法确定,三者的结果相差甚微,而采用定量法可省去计算的麻烦。故采用定量法确定肩斜:普通衬衣前肩斜5cm,后肩斜4.5cm;有垫肩的外衣前肩斜4cm,后肩斜3.5cm。 (4)、肩宽: 根据从人体测量得出的总肩宽,按比例裁剪法的1/2肩宽,计算出前后衣片的肩宽。(5)、袖笼深: 袖笼深的计算有两种方法:一种计算上平线到胸围线的距离,包括肩斜量;另一种计算肩斜点到胸围线的距离,不包括肩斜量。前一种方便,后一种精确,本文采用后一种。袖笼深随款式不同而变化,夏天单衣为B/6+1;春秋上衣为B/6+3;冬季大衣为B/6+5 。(6)、胸高点: 在比例裁剪法中,确定胸高点的方法是:以胸围线和胸宽线为依据,确立相对的位置,但是,由于胸围线和胸宽线随款式而变化,所以这样并不准确。在原型裁剪法中,胸高点由乳高和乳距确定,以人体为本,既科学又准确。乳高是指从侧颈点到胸高点的距离,乳距是指左右胸高点的距离,根据体型的不同,可从下列数据中找出对应的胸高、乳距,然后确定胸高点。身高为155、160、165、170、175的分别对应乳高为23、24、25、26、27;净胸围为80、84 、88、92的分别对应乳距为17、18、19、20(cm)。 (7)、胸省: 胸省的大小通常根据人体确定:一般人的胸省量为2.5cm-3.5cm,取3cm较为合适。胸省量还可以按款式变化作出调整。胸省量与服装胸部造型的关系为:当胸省量为3cm时,胸部

不求人教你毛衣尺寸计算好方法

不求人教你毛衣尺寸计算好方法 少人不懂毛衣尺寸的计算方法:在织毛衣时,总要问别人应该起多少针,或者凭感觉织其结果往往是织成的毛衣不是大,就是小。下面不求人来教你毛衣尺寸计算好方法。 不求人编织毛衣时一般是按针数来定尺寸的,按粗细程度大致可分为三种: 一是高粗线:编织时宽以7-8针为3.3厘米(1寸)左右,长以8-10针为3.3厘米左右, 二是中粗线,宽以9针为3.3厘米,长以10-11针为3.3厘米, 三是细线,宽以11针为3.3厘米,长以12-14针为3.3厘米。用这三种线编织花样时,一般会有1-2针的误差, 因此要根据花型的密度适当地加针或减针。所以不求人一个比较直观、准确的计算编织毛衣尺寸方法,就是试验法:用选择好的针和线先起20针,按你需要的花样编织3.3厘米后,用尺子量具体的尺寸,然后以此为标准去推算毛衣的尺寸。 不求人的具体的方法是将人的身高分为高、中、矮三个类型: 高(1.75米以上)男套衫,身宽为97厘米左右(2.9尺),身长为77 百米左右(2.3尺); 高(1.70米以上)女套衫,身宽为90 厘米(2.7尺),身长为70厘米(2.1尺); 中1.65-1.75米)男套衫,身为90厘米(2.7尺),身长为70厘米(2.1尺); 中(1.60-1.70米)女套衫,身为80厘米(2.4尺),身长为63厘米(1.9尺), 矮(1.65米以下)男套衫,身宽为83厘米(2.5尺),身长为65厘米(1.95尺); 矮(1.60米以下)女套衫,身宽为73厘米(2.2尺),身长为60厘米(1.8尺)。 不求人特别提醒你:

开衫的编织毛衣身宽是套衫的身宽加7厘米左右(2寸),身长要加3.3厘米左右(1寸),风雪衣和外套的身宽是套衫的身宽加13.3厘米左右(4寸), 编织毛衣的尺寸及比例 一. 毛衣起多少针呀? 这个问题不求人来帮你解决:用所选好的针和线,按您所选定的花纹来编织;织成一个10平方厘米的小样片,再对照衣服的大小,您就知道您的衣服要起多少针了。根据线的粗细不同,我分别例出3.3平方厘米(一寸见方)的针数和行数。以供大家参考: 粗线:宽以7-8针,长以8-10行 中粗线:宽以9针,长以10-11行 细线:宽以11针,长以12-14行 注意:根据花型的密度不同,一般会有1-2针的误差,操作时适当加针、减针。 下面不求人给你介绍一种最直观准确的计算方法:用你选择好的针和线先起20针,按你选择好的花样编织3.3厘米后,再量具体的尺寸,然后以此为标准去推算整件毛衣的尺寸。 具体的方法是将人的身高分为高、中、矮三个类型: 高(1.75米以上)男套衫,身宽为97厘米(2.9尺),身长为77厘米(2.3尺); 高(1.70米以上)女套衫,身宽为90 厘米(2.7尺),身长为70厘米(2.1尺); 中(1.65-1.75米)男套衫,身为90厘米(2.7尺),身长为70厘米(2.1尺); 中(1.60-1.70米)女套衫,身为80厘米(2.4尺),身长为63厘米(1.9尺); 矮(1.65米以下)男套衫,身宽为83厘米(2.5尺),身长为65厘米(1.95尺); 矮(1.60米以下)女套衫,身宽为73厘米(2.2尺),身长为60厘米(1.8尺)。

服装裁剪入门分解

服装裁剪入门量衣服的方法 1.以上图片介 绍了,各种服装裁剪当中具体的量衣方法,大家可以仔细记忆一下,以方便以裁剪衣服知识中用到 1.总体高:代表服装“号”,由头部顶点垂直量至脚根。 2.衣长:由前身左侧脖根处,通过胸部最高点,量对需长度,一般量至手的虎口。 3.胸围:代表上衣类服装“型”,在衬衫外,沿腋下,通过胸部最丰满处,平衡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 尺寸。 4.肩宽:由后背左肩骨外端顶点量至右肩骨外端顶点(软尺在后背中央贴紧后脖根略成弧形)。款式需 要夸张时,肩可适当放宽。灯笼袖款可适当改窄。 5.袖长:由左肩骨外端顶点量至手的虎口,按需要增减长度。 6.袖口:围量手腕一周,再按需要加放尺。寸还可根据款式的不同用胸围比例法计算。 7.领大:沿喉骨下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8.腰节:一般体型可按总体高算出。遇到特殊体型时,就需要量取前后的腰节尺寸(在腰部最细处,围 一条皮尺成水平),分别量取前后腰节的尺寸。 9.裤长:由腰部左侧胯骨上端,向上4厘米往下量至脚跟减3厘米。 10.腰围:代表裤子类服装“型”。在单裤外沿腰间最细处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11.臀围:沿臀部最丰满处平衡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松度。 12.上裆:由腰部右侧胯骨上端,向上4厘米,量至大腿根。

裁剪中的人体结构与各部分的名称女款

服装各个部件名称英文对照中文说明 各种领子的造型名称 〔倒挂领〕指领角向下垂落的领型。 〔中山服领zhongshan coat collar〕由底领和翻领组成,领角呈外八字形。 〔尖领pointed collar, peaked collar〕领角呈尖角形的领型,也叫尖角领。 〔衬衫领shirt collar〕或衬衣领,由上领和下领组成,是衬衫专有的领型。 〔圆领round collar〕指领角呈圆形的领型,也叫圆角领。 〔青果领shawl collar〕是翻驳领的一种变形,领面形似青果形状的领型。 〔荷叶边领)领片呈荷叶边状,波浪展开的领型。 〔燕子领swallow collar, wing collar〕领面下止口的两条线形,似燕子飞翔时翅膀张开的形状。 〔两用领convertible collar〕也叫开关领。指可敞开、可关闭的领型。 〔方领square collar〕指领角呈方形的领型。如领面较窄,则称之为小方领。 〔中式领mandarin collar〕指中式服装的领型,其结构为圆领角关门的立领。 〔立领stand collar, Mao collar〕指领子向上竖起紧贴颈部的领型。 〔海军领〕指海军将士们军服的领型,其领子为一片翻领,前领为尖形,领片在后身呈方形,前身呈披巾形的领型。〔扎结领〕也叫一字领,领片是一长条形,在前颈点可以扎成花结的领型。 〔圆领口round neckline〕领圈呈圆形,根据情况领圈可开大开小,圆弧可呈圆形或呈椭圆等形状。 〔方领口square neckline〕领圈呈方形。根据爱好可开成长方形或横向方形。 〔! 字领口"!" shape neckline〕领圈呈英文字母! 字形状。根据款式的需要,! 字的开口可大可小。 〔一字领口boat neckline, slit neckline, off neckline〕前后衣片在肩部缝合只剩颈圈部位,前后领圈成一字形状,即呈水平线形状。 〔鸡心领口sweetheart neckline, heart shaped neckline〕也叫桃形领,领圈呈鸡心形状,即下部尖、上部成圆弧状。〔底领collar stand, collar band〕也称领座,是连接领口与翻领的部位。 〔翻领lapel〕指翻在底领外面的领面造型。 〔领上口fold line of collar〕领面的翻折线,即领外翻的连折处。 〔领下口under line of collar〕领子与领窝的缝合部位。 〔领里口top collar stand〕指领上口到领下口之间的部位,也叫领台高或起登。 〔领外口collar edge〕指领子的外侧边沿处。 〔领豁口〕也叫驳嘴,指领嘴与驳角间的距离。 袖子 〔连袖〕指衣袖相连、有中缝的袖子。中式上衣多采用这种袖子。 〔圆袖set-in sleeve〕也称装袖,指在臂根围处与大身衣片缝合连接的袖型。圆袖是基本的西式合袖形式与肩袖造型。〔前圆后连袖split raglan sleeve〕指前袖椭圆形,后袖与肩相连的袖。 〔中缝连袖〕指袖中线有合缝分割线的圆袖。 〔衬衫袖shirt sleeve〕一片袖结构,长袖装有袖克夫。 〔连肩袖raglan sleeve〕又称插肩袖,是肩与袖连为一体的袖型。 〔喇叭袖flare sleeve; trumpet sleeve〕指袖管形状与喇叭形状相似的袖子。 〔泡泡袖puff sleeve〕指在袖山处抽碎褶而蓬起呈泡泡状的袖型。 〔灯笼袖lantern sleeve; puff sleeve〕指肩部泡起,袖口收缩,整体袖管呈灯笼形鼓起的袖子。 〔蝙蝠袖batwing sleeve〕在肩袖连接处,袖窿深即腰节附近,整体造型如蝙蝠翅膀张开状的袖子。 〔花瓣袖petal sleeve〕或称蚌壳袖,也叫郁金香花瓣袖,指袖片交叠如倒挂的花瓣的袖型。 〔袖口sleeve opening〕袖管下口的边沿部位。 〔衬衫袖口cuff〕即理克夫,指装袖头的小袖口。

服装裁剪的公式

服装裁剪的公式 比例裁剪最主要的是公式的取值及公式的合理性。没有一个较为标准的公式来定位,也给工业制板造成一定的难度,为了便于掌握公式的运用技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公式与年龄、体型的分析 在正常体型下,按年龄分为青年体、中年体、老年体。在设置公式时要根据不同年龄来设置。青年人体型差异小,围度的变化幅度也小,但因身高有一定的差异在运用公式上增档值略大一些,如袖笼深、袖开深、肩高、立裆等。中年体的体型差异较大,围度的变化幅度也较大则增裆值应小一些,而老年人围度变化大,体型差异更大,增裆值应更小些,增裆值是指一个公式用2/10的围度来计算的话,那么围度每增加lcm时深度增加0.2cm;运用1.5/10围度增加lcm时深度增加0.15cm;运用1/10围度则增加0.1cm,由些可见,青年人围度的变化幅度较小,运用2/10B+定数来计算袖笼深较为合适。而中年人变化幅度较大运用1.8/10B+定数或1.5/lOB围度+定数。老年人围度变化幅度特别大。就胸围而言胸围最小的在95cm左右,大的在120cm左右甚至更大些,这样的变化幅度,如运用2/10B定数来计算,胸围每增加lcm袖笼深增加0.2cm;每增加2.5cm,袖笼深就增加5cm。如此计算,袖笼深的增裆速度太快,不适合老年体,因此应该运用1.5/l0B胸围+定数或运用1/10B加定数才行。一般情况下号码越少,增裆速度越快,号码越多,则适应面越广,增裆速度也慢。 公式的制定分析 目前的公式是多样的,有用定值的、有用公式的、也有用公式加定值的,这些也会给制板中的推板造成一定的弊端,因为衣片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以一定的比例来推定出来,才使得推裆出的板大号与小号成比例;在运用和寻求公式中,首先选择最小号尺寸,再来定最大号的尺寸,从中再推出差值。如小号的胸围为90cm,袋口应为13cm左右,大号的胸围为100cm,袋口应为14cm左右,即可知公式为1/10B+4cm。如裤子的脚口,若西裤的臀围为90cm,脚口定为18cm,用公式1/10+9=18cm、1.5/10H+4.5=18cm或2/10H=18cm;那么当臀围在llOcm,则1/10H+9=11+9=20cm、1.5/10H+4.5=2lcm、2/10H=92cm,从中跟据增裆值的大小选则出适合于当时流行的脚口大,也就能推断出公式。 公式配套分析 在设定公式关系到工业制板、推板最终的效果,不能随意搭配;如胸宽与肩宽、袖笼深与袖开深、袖笼宽与袖肥大,都应密切结合,否则按照一定的比例公式推出的板,结果最大的号就很难配套成功。 l、脚宽与肩宽 前胸宽、肩宽在设定公式时增裆值要同步:例前胸宽1.5/10B+3cm,那么胸围每增加4cm,总肩宽增1.2cm其1/2增0.6cm与前胸宽增值同步,放出的号不会变型,前胸宽按1.8/10B计算,那么胸围每增4cm,前胸宽则增0.72cm而肩增0.72cm也有些太大,如果增0.6cm的话会使放出的号在一定的时候,胸宽和肩宽所构成的袖笼弧线成为一条直

服装裁数问题

报裁数的注意事项 1.裁数:根据客户下单数要求的正负比例结合每款实际所用到的相 应面/辅料数量、加工陈品的预计成品损耗;裁出此款每色每码的实际数量,裁数一旦报给客户结合实际物料损耗就能确认出退料数量。 2.客户裁床损耗一般给到2~3% 3.做预裁数之前首先用预裁单件用量对比之前的报价用量和采够单 件用量数量关系,客户是否更改款式导致订料是否足够;是否有超出报价用量;当单件用量小于订料数量和报价用量就要可以加裁或则留足配片布,加裁要结合客户的制单数的要求正比例和相应辅料的可配套数来加裁,如有撞皮/毛织片/特殊针织片,应结合比较特殊,且不容易补料数量来做裁数。 4.报裁数与订单类型有密切关系:类型一般分为FOB(包工包料) 和CMT(来料加工);无论是哪一种类型单、但报给客户的裁数一般比实际裁数少,且注意分色分码;具体的比例根据本厂生产的次品率来定以此来给自己留一定的可调节的空间,保证大货的顺利出货收款;CMT此时相应的问题产生了,如果少报裁数,会导致退料数不足,这时就可以从布疵、短码、单件用量上做文章来抹平数量,具体方法见另外一片文章。 5.辅料的损耗要预估正确,否则即使加裁,部分裁片将不能做成成 衣,以致工厂蒙受损失;为了将工厂损失降低到最低可自行到市场上配相同或则相近的辅料,做成成衣来销售;此时原则:不能

被客户发现,且不影响客户的品牌形象,注意带LOGO标示的清除,或者延期至客户上架后4~6月后销售。 6.实际裁数出来以后将裁数给到前道生产车间、后道生产车间、仓 库,以便核查对比流通中数量的一致性和补领取辅料,同时跟单应根据裁数来做预装箱单和订购包装物料并分发到相应的部门。 缩水布的用处 缩水布:客户的尺寸为成衣尺寸,客户要求收到的成衣,尺寸符合要求;但是实际生产操作中面料有洗水缩、烫缩、缝缩,所以在做纸样时前将面料缩(分为洗水水和整烫缩)、缝致缩测出结合经验加放到零缩水纸样上;以保证大货成衣尺寸符合要求。 具体方法为:大货面料进仓剪大货匹数的30%的60CM*60CM(纬斜)大小的全门幅面料,交予纸样师傅,纸样师傅将在小块面料的中间对齐经纬画一个50CM*50CM大小的方框并沿着画线用大货用线和大货缝制时线的松紧程度来车缝走线;然后根据大货要求,来对面料做模拟处理:如大货不洗水时,将此小块大烫打气缩水处理,如大货洗水时,将此小块做与大货一致洗水效果洗水,并送回,根据之前画线,量长度得出缩水率再结合缝制水加放的纸样上,这样做出的成衣将比较符合客户尺寸。 下面介绍做办是如何来去缩水的: 做的办的时候首先根据成衣的洗水方法分为对面料直接做烫缩和洗水处理,结合纸样师傅的经验加上一定缝缩做纸再做办。 所以收到不洗水的款的面料时首先做烫缩,洗水的,就直接做普洗适

衣服量取及裁剪方法

服装量体知识 为了方便广大服装爱好者,本书以市寸做为量体裁剪的计算单位。服装量体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序,对量体裁剪制作起着关键的作用。人们的体型有高、低、胖、瘦之分,对人们穿着服装的要求也各有不同。因此,在测量时,应根据不同的体型进行测量,并且征求被量者的意见。 【测量说明】 ①测量时,被量者应保持自然姿势,以免影响测量尺寸的准确。 ②测量长度与宽度时,前后与高低要保持平衡,软尺不能拉得过松或过紧。 ③测量时要注意季节,如测量夏季做冬季衣服或冬季做夏季衣服时,必须加放尺寸或缩减尺寸,以适合实际要求为宜。 ④特殊体型,除应量部位尺寸,还应当注意特殊部位。如:驼背、挺胸、臀大、淄肩等特殊部位应逐一注明,以供裁剪制作时参考。 ⑤测量时,还应注意被量者的要求和爱好与其它有关方面,如地区、季节、年龄、职业、样式等等,都需要与被量者商量,并且听取被量者的意见和要求。 ⑥应考虑衣料的伸缩性能,量体裁制时适当加放尺寸,以防止衣服下水后衣服缩小。 服装要做得美观、新颖、大方、舒适、合体,与准确的测量人体部位的尺寸有很重要的关系。测量者,拿软尺松紧适宜,平行贴身,逐步测量。如:衣 长、袖长、裤长等,都要根据总体高比例计算。量中山装衣长为总体高的+8,袖长为总体高的+9,裤长为总体高的。短裤为总体高的+2。常用服装算料表 22寸幅宽(双幅)算料表 类别服装名称算料公式说明 男装长裤一个裤长+1寸臀围超过30寸,脚口特大另议 短裤一个裤长+3寸臀围超过30寸,用料另议 衬衣一个衣长+1个袖长+4寸胸围超过33寸,每大1寸加料2寸 中山服一个衣长+1个袖+6寸胸围超过33寸,每大1寸加料2寸 人民服一个衣长+1个袖长+5寸胸围超过33寸,每大1寸加料2寸 短大衣一个衣长+1个袖长+9寸胸围超过35寸,每大1寸加料6寸 长大衣一个衣长+1个袖长+15寸胸围超过35寸,每大1寸加料6寸 女装衬衣一个衣长+1个袖长+3寸胸围超过33寸,每大1寸加料2寸上衣一个衣长+1个袖长+3寸胸围超过33寸,每大1寸加料2寸 短大衣一个衣长+1个袖长+6寸胸围超过35寸,每大1寸加料3寸 中大衣一个衣长+1个袖长+12寸胸围超过35寸,每大1寸加料6寸 长大衣一个衣长+1袖长+15寸胸围超过35寸,每大1寸加料9寸 旗袍一个衣长+1个袖长+3寸 连衣裙一个总裙长+1个袖长+6寸 说明: 1. 算料,一律以净尺寸计算; 2. 不同幅度,可折双尺寸计算; 3. 缩水另加。 上下衣排料图 (四片身)女式春秋衫排料图 (三片身)中山装上衣排料图 (女衬衣)长袖衬衣排料图 (长裤)裤子排料图

服装报价计算方法

服装报价计算方法 . 面料价格+辅料价格+(特殊工艺)+工价+损耗+包装+运输=FOB FOB+保险+运费+报关+银行费+...=CIF 还有税费 2. 针织按照重量计算成本 梭织按照米数计算的 3. 最合理门幅是必须的 4. 针织服装用料公式 (1)衣服 用料=单件裁剪面积*平方米克重 面料成本=用料*面料单价 大身用料:(胸围+6CM)X(身长+6CM)X 2X 克重X (1+总损耗)袖子用料:(挂肩+袖口+4CM)X (袖长+4CM)X 2 X克重X(1+总损耗) 领子用料:(领宽X2+2)X领高X 1 X 克重X (1+总损耗) 每打衣服用料=大身用料+袖子用料+领子用料 (2)裤子 (横档+腿围+4CM)X(裤长+8CM)X 2 X克重X (1+总损耗) 备注:以下仅供参考 罗纹:18% 汗布:15-16% 网眼:15-16% 氨纶汗布18-20% 绒布:17-18% 色织布(大):27-32% 色织布(小):22-25% 面料计算公式

面料价格=纱价+织造价格+染价+其它(包括印花、开副定型、后道各工序) (一般地,开副定型价格:2000元/T) 一个对排料没有经验的,要核算一件衣服的大概用料,最简单的用折算平方的方法,这也是最常用的,这针对的是普通的上衣,具体如下: 前身=[(1/2胸围+1/2下摆)/2+前衣片的左右缝头]*(前衣长+长下缝头)/面料门幅 后身=[(1/2胸围+1/2下摆)/2+后衣片的左右缝头]*(后衣长+上下缝头)/面料门幅 袖子=[(袖肥+袖口)/2+每袖片左右缝头]*(袖长+上下缝头)/面料门幅 领子=(领长*领宽)/门幅 挂面=挂面宽*挂面长/门幅 单衣用料=(前衣二片+后身+二只袖子+二层领子+二根挂面)*1.03+损耗 一般棉衣的用料比单衣多,要加制版的余份. 上衣面子:胸围≤120CM ---衣长+袖长+10CM+7CM(普通领) 上衣夹里: 衣长+50CM 裤子: 臀围≤120CM---裤长+10CM 裤子:臀围>120CM---3/2裤长 裤长=内长+前浪=外长(注是否连腰) 上衣:胸围≥120CM---若无叠门,仍可照衣长+袖长+10CM+7CM

服装裁剪基本知识

要学会服装裁剪,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不过,本人认为只要努力和坚持,没有什么学不会的,也没有难得到的。制作一件衣服,过程也不简单,首先:选布料,下水(缩水),做纸样(裁剪图),再在布上裁剪,缝制,烫慰。一系列的步骤,如果制作一些复杂的衣服,还要上拉链、订扣子等等。好了,不说了,再说很多姐妹们看到就要打退堂鼓了。下面看看一些入门必须掌握的裁剪知识: 第一:服装裁剪基本工具 第二:要看懂裁剪图,必须了解以下服装制图符号

第三:服装裁剪的人体测量入门方法: 量体以前,首先必须对人体主要部位进行仔细观察。量体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要求被量者站立端正,姿势自然,不要深呼吸。 2. 围量横度时,应注意皮尺不要拉是过松或过紧,要保持水平。 3. 围量胸围时,被量者两臂垂直;围量腰围时要放松腰带。 4. 冬季做夏季服装,或夏季做冬季服装,在量体时应根据顾客要求,适当缩小或放大尺寸。 5. 量体时要注意观察好体型特征,有特殊部位要注明,以备裁剪时参考。 6. 不同体型有不同要求,体胖者尺寸不要过肥或过瘦,体瘦者尺寸要适当宽裕一些。 7. 量体要按顺序进行,以免漏量。 量体具体方法 1. 总体高:代表服装“号”,由头部顶点垂直量至脚根。 2. 衣长:由前身左侧脖根处,通过胸部最高点,量对需长度,一般量至手的虎口。

3. 胸围:代表上衣类服装“型”,在衬衫外,沿腋下,通过胸部最丰满处,平衡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4. 肩宽:由后背左肩骨外端顶点量至右肩骨外端顶点(软尺在后背中央贴紧后脖根略成弧形)。款式需要夸张时,肩可适当放宽。灯笼袖款可适当改窄。 5. 袖长:由左肩骨外端顶点量至手的虎口,按需要增减长度。 6. 袖口:围量手腕一周,再按需要加放尺。寸还可根据款式的不同用胸围比例法计算。 7. 领大:沿喉骨下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8. 腰节:一般体型可按总体高算出。遇到特殊体型时,就需要量取前后的腰节尺寸(在腰部最细处,围一条皮尺成水平),分别量取前后腰节的尺寸。 9. 裤长:由腰部左侧胯骨上端,向上4厘米往下量至脚跟减3厘米。 10. 腰围:代表裤子类服装“型”。在单裤外沿腰间最细处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11. 臀围:沿臀部最丰满处平衡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松度。 12.上裆:由腰部右侧胯骨上端,向上4厘米,量至大腿根。服装裁剪是服装制作的基础,而“量体裁 衣”则是服装裁剪最基本的要求。任何一个时装款式,由于量体、裁剪的好坏不同,都将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因此,对于所有学习服装裁剪制作的人来说,是否掌握了量体裁衣的基本知识,这对能否做出质量上乘、合体美 观的服装,实在是至关重要的。 肩宽与胸宽的量取 肩宽:是左右肩端点之间的长度,要通过后颈点测量。 背宽:测量背部左右后腋点之间的长度。 胸宽:测量前胸左右前腋点之间的长度。 乳间距:左右乳峰点之间的长度。 围度的量取

服装裁剪基础知识

服装裁剪基础知识! 量体以前,首先必须对人体主要部位进行仔细观察。量体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求被量者站立端正,姿势自然,不要深呼吸。 2.围量横度时,应注意皮尺不要拉是过松或过紧,要保持水平。 3.围量胸围时,被量者两臂垂直;围量腰围时要放松腰带。 4.冬季做夏季服装,或夏季做冬季服装,在量体时应根据顾客要求,适当缩小或放大尺 寸。 5.量体时要注意观察好体型特征,有特殊部位要注明,以备裁剪时参考。 6.不同体型有不同要求,体胖者尺寸不要过肥或过瘦,体瘦者尺寸要适当宽裕一些。 7.量体要按顺序进行,以免漏量。 量体具体方法 1.总体高:代表服装“号”,由头部顶点垂直量至脚根。 2.衣长:由前身左侧脖根处,通过胸部最高点,量对需长度,一般量至手的虎口。 3.胸围:代表上衣类服装“型”,在衬衫外,沿腋下,通过胸部最丰满处,平衡围量一 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4.肩宽:由后背左肩骨外端顶点量至右肩骨外端顶点(软尺在后背中央贴紧后脖根略成弧 形)。款式需要夸张时,肩可适当放宽。灯笼袖款可适当改窄。

5.袖长:由左肩骨外端顶点量至手的虎口,按需要增减长度。 6.袖口:围量手腕一周,再按需要加放尺。寸还可根据款式的不同用胸围比例法计算。 7.领大:沿喉骨下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8.腰节:一般体型可按总体高算出。遇到特殊体型时,就需要量取前后的腰节尺寸(在腰 部最细处,围一条皮尺成水平),分别量取前后腰节的尺寸。 9.裤长:由腰部左侧胯骨上端,向上4厘米往下量至脚跟减3厘米。 10.腰围:代表裤子类服装“型”。在单裤外沿腰间最细处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11.臀围:沿臀部最丰满处平衡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松度。 12.上裆:由腰部右侧胯骨上端,向上4厘米,量至大腿根。 肩宽与胸宽的量取 肩宽:是左右肩端点之间的长度,要通过后颈点测量。 背宽:测量背部左右后腋点之间的长度。 胸宽:测量前胸左右前腋点之间的长度。 乳间距:左右乳峰点之间的长度。 围度的量取 胸围:通过乳峰点的位置,使皮尺水平围量一周。注意不要过紧和过松,后背有肩甲骨,尺 寸易下落。

裁剪衣服比例算法

裁剪衣服比例算法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在国际上,大部分先进国家的服装裁剪都是用原型法,但由于,原型在使用上不能直接裁剪,而且胸围放松量与袖笼深分两步确定,与我国传统习惯不符,因此,原型法不能全盘照搬,而且比例裁剪法在我国运用多年,也有不可抛弃的精华,对于一些传统款式,如西裙、西裤、卫衣、西装,套用公式,简单正确,并可以在布料上直接裁剪,方便快捷。因些,只有在传统的比例裁剪基础上,运用原型法的结构方法,才能将两者的优点结合,开拓一种裁剪的新路。下面以女装基本衣片为例。 一、测量部位: 原型裁剪法的测量部位是:常见的日本文化式只需测量胸围、背长、袖长三个尺寸,领围与肩宽的确定不够准确,登丽美式测量的部位则过多,程序复杂,不利于使用。比例裁剪法的测量部位中没有背长,腰节线的确定不够科学。通过比较得出:选择领围、胸围、肩宽、背长、袖长这五个部位测量较为合适。 二、尺寸加放: 原型法裁剪的尺寸加放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考虑人体基本合体松量加放 10cm,第二步再根据款式继续加放。比例裁剪法习惯胸围净尺寸,直接裁剪,更为方便。通过比较得出:将胸围净尺寸,加放后得到成品尺寸,再进行制图。具体可参考如下:无吊带上装,胸围加放为0;紧身衬衣为;普通衬衣为8-10cm;宽松衬衣12-20cm;西装8-10cm;大衣为15-20cm。制图方法: 1、衣片:

(1)、胸围是成品尺寸。 (2)、领口: 领围的框架有两种方法确定,一种用胸围计算,一种用颈围计算,后者适合做立领卫衣和旗袍领,更为科学。因此,选用1/5领围计算。 (3)、肩斜: 肩斜量可以用定量法、公式法或角度法确定,三者的结果相差甚微,而采用定量法可省去计算的麻烦。故采用定量法确定肩斜:普通衬衣前肩斜5cm,后肩斜;有垫肩的外衣前肩斜4cm,后肩斜。 (4)、肩宽: 根据从人体测量得出的总肩宽,按比例裁剪法的1/2肩宽,计算出前后衣片的肩宽。 (5)、袖笼深: 袖笼深的计算有两种方法:一种计算上平线到胸围线的距离,包括肩斜量;另一种计算肩斜点到胸围线的距离,不包括肩斜量。前一种方便,后一种精确,本文采用后一种。袖笼深随款式不同而变化,夏天单衣为B/6+1;春秋上衣为B/6+3;冬季大衣为B/6+5。 (6)、胸高点:

裁剪衣服比例算法

裁剪衣服比例算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在国际上,大部分先进国家的服装裁剪都是用原型法,但由于,原型在使用上不能直接裁剪,而且胸围放松量与袖笼深分两步确定,与我国传统习惯不符,因此,原型法不能全盘照搬,而且比例裁剪法在我国运用多年,也有不可抛弃的精华,对于一些传统款式,如西裙、西裤、卫衣、西装,套用公式,简单正确,并可以在布料上直接裁剪,方便快捷。因些,只有在传统的比例裁剪基础上,运用原型法的结构方法,才能将两者的优点结合,开拓一种裁剪的新路。下面以女装基本衣片为例。 一、测量部位: 原型裁剪法的测量部位是:常见的日本文化式只需测量胸围、背长、袖长三个尺寸,领围与肩宽的确定不够准确,登丽美式测量的部位则过多,程序复杂,不利于使用。比例裁剪法的测量部位中没有背长,腰节线的确定不够科学。通过比较得出:选择领围、胸围、肩宽、背长、袖长这五个部位测量较为合适。 二、尺寸加放: 原型法裁剪的尺寸加放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考虑人体基本合体松量加放 10cm,第二步再根据款式继续加放。比例裁剪法习惯胸围净尺寸,直接裁剪,更为方便。通过比较得出:将胸围净尺寸,加放后得到成品尺寸,再进行制图。具体可参考如下:无吊带上装,胸围加放为0;紧身衬衣为;普通衬衣为8-10cm;宽松衬衣12-20cm;西装8-10cm;大衣为15-20cm。制图方法: 1、衣片:

(1)、胸围是成品尺寸。 (2)、领口: 领围的框架有两种方法确定,一种用胸围计算,一种用颈围计算,后者适合做立领卫衣和旗袍领,更为科学。因此,选用1/5领围计算。 (3)、肩斜: 肩斜量可以用定量法、公式法或角度法确定,三者的结果相差甚微,而采用定量法可省去计算的麻烦。故采用定量法确定肩斜:普通衬衣前肩斜5cm,后肩斜;有垫肩的外衣前肩斜4cm,后肩斜。 (4)、肩宽: 根据从人体测量得出的总肩宽,按比例裁剪法的1/2肩宽,计算出前后衣片的肩宽。 (5)、袖笼深: 袖笼深的计算有两种方法:一种计算上平线到胸围线的距离,包括肩斜量;另一种计算肩斜点到胸围线的距离,不包括肩斜量。前一种方便,后一种精确,本文采用后一种。袖笼深随款式不同而变化,夏天单衣为B/6+1;春秋上衣为B/6+3;冬季大衣为B/6+5。 (6)、胸高点:

关于服装裁剪面料的计算方法大全oc

关于服装裁剪面料的计算方法大全 一.购买衣料如何进行巧计算? *幅宽布若是90厘米,计算的方法是: 男上衣:衣长乘以3加上10厘米; 女士上衣:衣长乘3; 男女裤:裤长乘以2中上10厘米。 *幅宽为143厘米的双幅呢,做男便服算法: 衣长加上袖长加上10厘米。 针对这种方法,现有疑问: 1.此算法是适用于针织布还是棱织布?还是都适用? 2.上方法算出的是 长度,正常我们算的不是面积吗? 3.为什么会这样算,上述各公式代表的含义能详解一下吗? 4.有更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算法吗?(不求很精确,报价估计大概用量) 二.针织服装用料公式: (1)衣服 大身用料:(胸围+6CM)X(身长+6CM)X 24 X 克重X (1+总损耗)

袖子用料:(挂肩+袖口+4CM)X(袖长+4CM)X 24 X克重X(1+总损耗) 领子用料:(领宽X2+2)X领高X 12 X 克重X (1+总损耗) 每打衣服用料=大身用料+袖子用料+领子用料 (2)裤子 (横档+腿围+4CM)X(裤长+8CM)X 24 X克重X (1+总损耗) 备注:以下仅供参考 罗纹:18% 汗布:15-16% 网眼:15-16% 氨纶汗布18-20% 绒布:17-18% 色织布(大):27-32% 色织布(小):22-25% 面料计算公式: 面料价格=成本价格+织造价格+染价+其它(包括印花、开副定型、后道各工序)(一般地,开副定型价格:2000元/T) 针对这种方法,现疑问如下: 1.大身面料中乘以24是2X12(1打12件),2表示胸片面积有两片,可为什么要乘以克重呢?这样算出的是面积单位平方米吗? 2.袖子算法中:挂肩+袖口,是表示1个袖片的宽度吗?再乘以袖长(袖片的长度)就是1个袖片的面积吗?后面为什么要乘以克重?

裁剪衣服比例算法教学提纲

裁剪衣服比例算法

在国际上,大部分先进国家的服装裁剪都是用原型法,但由于,原型在使用上不能直接裁剪,而且胸围放松量与袖笼深分两步确定,与我国传统习惯不符,因此,原型法不能全盘照搬,而且比例裁剪法在我国运用多年,也有不可抛弃的精华,对于一些传统款式,如西裙、西裤、卫衣、西装,套用公式,简单正确,并可以在布料上直接裁剪,方便快捷。因些,只有在传统的比例裁剪基础上,运用原型法的结构方法,才能将两者的优点结合,开拓一种裁剪的新路。下面以女装基本衣片为例。 一、测量部位: 原型裁剪法的测量部位是:常见的日本文化式只需测量胸围、背长、袖长三个尺寸,领围与肩宽的确定不够准确,登丽美式测量的部位则过多,程序复杂,不利于使用。比例裁剪法的测量部位中没有背长,腰节线的确定不够科学。通过比较得出:选择领围、胸围、肩宽、背长、袖长这五个部位测量较为合适。 二、尺寸加放: 原型法裁剪的尺寸加放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考虑人体基本合体松量加放 10cm,第二步再根据款式继续加放。比例裁剪法习惯胸围净尺寸,直接裁剪,更为方便。通过比较得出:将胸围净尺寸,加放后得到成品尺寸,再进行制图。具体可参考如下:无吊带上装,胸围加放为 0;紧身衬衣为4.8cm;普通衬衣为8-10cm;宽松衬衣12-20cm;西装8-10cm;大衣为15- 20cm。制图方法: 1、衣片: (1)、胸围是成品尺寸。 (2)、领口:

领围的框架有两种方法确定,一种用胸围计算,一种用颈围计算,后者适合做立领卫衣和旗袍领,更为科学。因此,选用1/5领围计算。 (3)、肩斜: 肩斜量可以用定量法、公式法或角度法确定,三者的结果相差甚微,而采用定量法可省去计算的麻烦。故采用定量法确定肩斜:普通衬衣前肩斜5cm,后肩斜4.5cm;有垫肩的外衣前肩斜4cm,后肩斜3.5cm。 (4)、肩宽: 根据从人体测量得出的总肩宽,按比例裁剪法的1/2肩宽,计算出前后衣片的肩宽。 (5)、袖笼深: 袖笼深的计算有两种方法:一种计算上平线到胸围线的距离,包括肩斜量;另一种计算肩斜点到胸围线的距离,不包括肩斜量。前一种方便,后一种精确,本文采用后一种。袖笼深随款式不同而变化,夏天单衣为B/6+1;春秋上衣为B/6+3;冬季大衣为B/6+5 。 (6)、胸高点: 在比例裁剪法中,确定胸高点的方法是:以胸围线和胸宽线为依据,确立相对的位置,但是,由于胸围线和胸宽线随款式而变化,所以这样并不准确。在原型裁剪法中,胸高点由乳高和乳距确定,以人体为本,既科学又准确。乳高是指从侧颈点到胸高点的距离,乳距是指左右胸高点的距离,根据体型的不同,可从下列数据中找出对应的胸高、乳距,然后确定胸高点。 身高为155、160、165、170、175的分别对应乳高为23、24、25、26、27;净胸围为80、84 、88、92的分别对应乳距为17、18、19、20(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