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美术馆“宋元书画私藏特展”:私人藏家珍品先睹为快!

合集下载

中国十大私人美术馆

中国十大私人美术馆

中国十大私人美术馆作者:来源:《财富生活·上半月》2022年第08期私人美术馆的概念最早源自十九、二十世纪美国东岸,当时该区天然资源大规模开发,诞生了许多因钢铁和石油等原物料致富的大亨,这些个人财富急遽扩张的富商成了建设私人美术馆的先驱,因而当代的私人美术馆,大多以展示个人收藏为主。

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长、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与艺术市场的日益繁荣,中国的许多巨贾也不再满足于仅仅构建自己的商业帝国,同样开始争相兴建美术馆等文化设施,作为展示其艺术收藏和文化品位的舞台。

而他们的私人收藏,也在这种公共展示中,成了人们共同的精神财富。

本次我们就来看看,入选2021年百富榜的中国富豪中,投建私人美术馆的前十位富豪。

創办人:许健康百富榜排名:448财富:160亿元人民币关联企业:宝龙集团坐标:上海,山东青岛宝龙集团的文化艺术产业链条包括宝龙美术馆、书藏楼、宝龙画院、宝龙艺术中心、言午画廊,分布在上海、杭州、厦门、青岛。

其中青岛宝龙美术馆侧重展示了中国顶级当代水墨艺术作品,汇聚了黄胄《欢腾的草原》、黄永玉《朝发辰阳》、陈佩秋《翠竹绶带》、王明明《花鸟四屏》、张友宪《蕉心红透》等,汇聚了80多位当代中国书画名家的百余件作品。

2017年开幕的上海宝龙美术馆则是一座集中展示近现代及当代艺术的综合性美术馆。

不仅致力于开放性地构建中国自近现代到当代的美术体系,还特别着眼国际化艺术展事,倾力构筑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交汇、融合的艺术舞台,推进国内外艺术家、艺术机构的紧密互动,让美术馆成为联通世界的文化艺术交流平台。

在过去几年里,宝龙美术馆推出了“艺术史40×40”“西方绘画五百年”“宝龙新绘画大奖入选展”等数十个颇具口碑的展览。

创办人:刘益谦、王薇夫妇百富榜排名:164财富:355亿元人民币关联企业:新理益集团坐标:上海西岸馆,上海浦东馆,重庆馆龙美术馆由刘益谦与夫人王薇创办,目前在上海和重庆构成了“两城三馆”的艺术架构,是目前国内最具规模和收藏实力的私人美术馆。

中国宋元精品国画大全,超高清国画

中国宋元精品国画大全,超高清国画

中国宋元精品国画大全,超高清国画中国内陆收藏家刘益谦、王薇夫妇创办的私立龙美术馆在上海浦东和徐汇滨江同时拥有两个大规模场馆——浦东馆和西岸馆,构成独特的“一城两馆”艺术生态,也是中国内陆迄今最具规模和收藏实力的私立美术馆。

2014年4月和11月,刘益谦先后以2.8亿港元和3.484亿港元拍得“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分别创下中国瓷器和中国艺术品的世界拍卖纪录。

龙美术馆也因其主人一年内大手笔竞投拍得这两件“镇馆之宝”藏品而声名远扬。

今天我们来欣赏一下馆藏中的宋元绘画精品。

01北宋赵佶 | 写生珍禽图纸本墨笔 | 27.5 x 525cm 上海龙美术馆藏宋徽宗《写生珍禽图》作为龙美术馆宋画收藏中最受瞩目的一件,是学界共同认可的徽宗真迹,也是现存徽宗绘画中最具艺术价值的作品之一。

徽宗的花鸟画风,普遍认为有精致工整、气质华贵的设色花鸟与粗简朴拙、充满文人气质的水墨花鸟两类,前者如《瑞鹤图》、《金英秋禽图》之类,后者如《枇杷山鸟图》、《柳鸦芦雁图》之类。

而本件《写生珍禽图》即为徽宗水墨花鸟风格的典型作品。

《写生珍禽图》局部《写生珍禽图》局部《写生珍禽图》局部《写生珍禽图》局部本图卷首第一帧所绘青冠雀,与大英博物馆藏《写生翎毛图》中所绘青冠雀形态极似;《写生翎毛图》与《写生珍禽图》比较卷尾倒数第二帧所绘两只踞地对视的白眉鸫,又与下落不明的《金英秋禽图》卷尾极似。

《金英秋禽图》与《写生珍禽图》比较《写生珍禽图》曾著录于南宋邓椿《画继》、佚名《南宋馆阁录续录》、清安岐《墨缘汇观》等书,后入编清内府《石渠宝笈》。

19世纪末期流出内府,2002年被著名的尤伦斯夫妇拍得,2009年再次见拍时入藏龙美术馆。

02北宋易元吉(传) | 山猿野麞图绢本墨笔 | 25 x 73cm 上海龙美术馆藏易元吉以画猿闻名,北宋时名声已然显赫。

但他流传的画作较少,更缺乏用于对比真伪的标准件。

本件《山猿野麞图》是否出自易元吉之手已难考证,但根据卷后数则元人题跋,画作下限至少在元代初年,是一件难得的宋元珍迹。

宋代绘画关于岭南的作品

宋代绘画关于岭南的作品

宋代绘画关于岭南的作品
宋代绘画中,有一些关于岭南的作品,以下是部分介绍:
- 文同《墨竹图》:这幅作品一直流传收藏于广东,画面左侧依稀留有“与可□□”字迹。

曾经温汝述、吴荣光、莫元瓒等人递藏,并有翁方纲、康有为、罗振玉等人题跋。

- 佚名《群峰晴雪图》:这幅作品气象宏伟,笔法幽微,画面右下角依稀留有“熙宁辛”三字,谢稚柳先生依此定为北宋1071年所作宋画,由吴南生先生捐赠至广东省博物馆。

- 陈容《墨龙图》:此作品是大陆收藏的四件陈容之一,更是高达两米的巨制,水墨淋漓,笔法酣畅,但因一直未曾有高清图版,令人遐想不已。

- 马麟《松林亭子图》:这幅作品体现出强烈的马麟气质,描绘黄昏时分,松林暮霭掩映,幽人独坐室中,怅然望着远处宿鸟飞起。

画面左下亦有“臣马麟”残款,是一件值得耐心欣赏的南宋佳作。

- 夏圭(传)《春游晚归图》:这幅作品画面没什么意思,不像是夏圭所作。

翰墨荟萃——美国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

翰墨荟萃——美国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

翰墨荟萃——美国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昨天,作为上海博物馆建馆六十周年的最受期待的大展,荟萃美国主要博物馆收藏的五代宋元绘画大展“翰墨荟萃——美国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在上博开幕,并将于今天正式对公众开放。

这一展览也是上海博物馆继“千年遗珍——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和“千年丹青——日本、中国唐宋元绘画珍品展”之后的中国晋唐宋元书画极品系列大展的第三部曲。

展览将从11月2日延续至2013年1月3日。

此次展览首次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纳尔逊艺术博物馆和克利夫兰美术馆所藏的中国古代书画珍品聚集到一起,共计60件展品,涵盖了五代、宋、元400多年的时间跨度,希望通过经典性、学术性和互补互动性三大特点,包括诸多在美术史上具有经典意义的传世名迹,如北宋李成《晴峦萧寺图》、李公麟《孝经图卷》、赵佶《摹张萱捣练图卷》、乔仲常《赤壁赋图卷》、南宋夏圭《山水十二景图卷》、陈容《九龙图卷》等,都是中国美术史上重要画家具有典范意义的标志性作品。

上海博物馆三楼绘画厅在关闭了一段时间后,终于在昨天重新开放——步入展厅,迎面而来的第一幅作品便是署款为董源的山水巨制《溪岸图》(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紧随其后的则是上海博物馆藏的董源《夏山图卷》等。

董源是五代南唐画家,自称“江南人”,又称“董北苑”,被看作是南派山水画的开山大师。

善山水,兼工禽兽。

其山水多以江南真山入画而不为奇峭之笔,记载说他山水多画江南景色“平淡天真,唐无此品”。

米芾曾盛赞其山水曰:“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

”知名艺术史家方闻曾认为,对于宋、元以降的中国画家而言,董源可谓是树立了中国山水画的两大标杆:再现性与书法性表现。

《溪岸图》多年前曾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举行的研讨会引起关于真伪的巨大争议,主要以方闻与高居翰之间的争论为代表,方闻将此画断为五代,而高居翰则将此画断为张大千的伪作。

国内不少学者则认为《溪岸图》作为五代宋初的作品没有多大的疑义,不可能是一幅伪作。

18幅中国最珍贵的书法作品,珍藏!

18幅中国最珍贵的书法作品,珍藏!

18幅中国最珍贵的书法作品,珍藏!
这些作品都珍藏在故宫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等地方,国家文物局此前已明文规定,这些书法作品不准出国展出。

小编对此进行了整理,一起来认识这些国宝级书法艺术品吧!
《平复帖》卷(西晋)陆机
故宫博物院
《伯远帖》卷(东晋)王珣
故宫博物院
摹王羲之《兰亭序》卷(唐)冯承素
故宫博物院
《梦奠帖》卷(唐)欧阳询
辽宁省博物馆
《善见律》卷(唐)国诠
故宫博物院
《苦笋帖》卷(唐)怀素
上海博物馆
《张好好诗》卷(唐)杜牧
故宫博物院
唐人《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卷(又名《万岁通天贴》)(唐)佚名
辽宁省博物馆
《神仙起居法帖》卷(五代)杨凝式
故宫博物院
《自书诗》卷(北宋)林逋
故宫博物院
《自书诗》卷(北宋)蔡襄
故宫博物院
《三帖卷》(北宋)文彦博
故宫博物院
《行楷信札卷》(北宋)韩琦
贵州省博物馆
《楞严经旨要》卷(北宋)王安石上海博物馆
《诸上座》卷(北宋)黄庭坚局部故宫博物院
《苕溪诗》卷(北宋)米芾
故宫博物院
《草书千字文》卷(北宋)赵佶辽宁省博物馆。

台北故宫藏宋元名家墨迹选辑

台北故宫藏宋元名家墨迹选辑

台北故宫藏宋元名家墨迹选辑法书翰墨为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重要文物之一,如同其它院藏文物,主要源自历代宫廷收藏外,亦含近数十年之捐赠与购藏。

因此台北故宫博物院已成为中国历代经典法书的收藏重地之一。

《故宫法书》自七十年代出版,经多次再版复印,图版已渐失真;再者,学术研究推陈出新,原书内容说明需另增补。

缘于此,台北故宫博物院重新出版,命名为《故宫法书新编》以原书选件及分辑为基础,全书图版由黑白改为彩色精印,内容方面则新增近人研究论述,辑录历代书家、名贤名作,自2010年始,逐年编印出版。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书法墨迹之精华,大抵尽萃于此,为书法艺术喜好者提供鉴赏范本。

以下为部份收录作品高清图,供大家欣赏!徐铉书尺牍册页(之一)李建中书谘册页(之一)李宗谔书送士能诗册页林逋手札二帖册页(之一)杜衍书尺牍册页(之一)范仲淹致师鲁舍人尺牍册页(之一)宋庠致宫使少卿尺牍册页(之一)吕公绰致邃卿学士尺牍册页(之一)富弼书尺牍册页(之一)文彦博书尺牍册页(之一)欧阳修集古录跋卷(之一)欧阳修致端明侍读留台执事尺牍册页(之一)叶清臣致资政大谏天休十兄尺牍册页(之一)吕公弼书尺牍册页王素书尺牍册页(之一)张方平书尺牍册页(之一)赵抃致知郡公明大夫尺牍册页(之一)苏洵致提举监丞尺牍册页(之一)韩绛寄冲师长老诗册页(之一)韩绎致留守司徒侍中尺牍册页(之一)陈襄书尺牍册页(之一)司马光书跋语册页(之一)韩缜书尺牍册页(之一)王安石致通判比部尺牍册页(之一)吕嘉问书尺牍册页(之一)钱公辅致公默秘校尺牍册页(之一)唐垧致彦远尊兄尺牍册页(之一)沈迈书尺牍册页(之一)王觌书尺牍册页(之一)孙甫致子温运判屯田同年侍史尺牍册页(之一)吕大防致尚书右丞尺牍册页(之一)范纯仁致伯康君实尺牍册页(之一)范纯粹书尺牍册页(之一)沈辽致颖叔制置大夫尺牍册页(之一)裴煜致致政太保太初兄尺牍册页(之一)林希致刘君秘书尺牍册页(之一)钱勰致知郡工部尺牍册页(之一)曾布致质夫学士尺牍册页(之一)苏辙致定国承议使君尺牍册页(之一)曾肇书尺牍册页(之一)李之仪书尺牍册页(之一)蒋之奇致彦和河州司户尺牍册页(之一)章惇书尺牍册页(之一)蔡京致节夫亲契尺牍册页(之一)蔡卞致四兄相公尺牍册页(之一)秦观书摩诘辋川图跋册页(之一)赵令畴致仲仪兵曹尺牍册页(之一)陈师锡致方迥监郡宣德执事尺牍册页(之一)苏迈致主管学士尺牍册页(之一)王巩书尺牍册页(之一)。

五代宋元书画作品欣赏

五代宋元书画作品欣赏

元 唐棣 《摩诘诗意图轴》 就是指取王维的诗的意境而作的画。 在元代李郭画派中,唐棣的名气最大,他少年时曾入赵孟頫之门。后 来也有过为官的经历。但在画风上,唐与赵之间似乎没有多大的承续 关系。《摩诘诗意图》是唐棣三十六岁(款署“至治三年春三月”, 即1323年)时的作品,也是唐棣存世最早的画作。《摩诘诗意图》是 唐棣的“标准件”之一,另几件名作:《霜浦归渔图》轴、《仿郭熙 秋山行旅图》轴、《溪山烟艇图》轴,均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本次展览中的珍品
画作的形式
绢本——画在绢上的作品。与之相对的就是纸本。 设色——就是有色彩的作品,相对的就是纯水墨画。
卷轴—— 册页——册页,在唐以前,书画都以卷轴,因阅读不便,唐始有将卷轴分 割成多页的,为防遗失,便装潢成册,方便观看,名"册页"。册页的装裱 基本方法一如卷轴,但装裱纸层加厚,至少要裱纸八层,使之硬如纸板, 再大还须加层。册页有三种式样,一种是横式画心,裱成上下翻阅的,称 为"推篷式";一种是竖式画心,裱成左右翻折的,称为"蝴蝶式";另一种 裱成通折连成一体的,称为"经折式"。 有句行话叫“纸寿千年 绢寿八百”。所有这些古画经过千年,都磨损严重。 我们现在看到的画都经过传奇装裱师的修补。技艺高超的装裱师可以将画 上任何一句话、一个印移到他处,并装裱的的天衣无缝。
2、北宋 李成 晴峦萧寺图轴
“藏意”是一种绘画的概念。比如宋徽宗时候画院考试,以“乱山藏古寺”为题 要求作画。最后得冠的是一幅画“荒山中出现一根佛寺的旗幡”。 应该说这个乱山藏古寺是当时一个画画的主要题材。说明那个时候文人对佛教那 种意境的向往。 那时候还有一种表现文人想离开世俗的画画手法就是画驴,当然一般是有人骑在 驴上。比如后面就有一副李成的《仿寒林策驴图》 。

吴湖帆宋元明清顶级旧藏大展,必看!必看!必看!重要的事说三遍!

吴湖帆宋元明清顶级旧藏大展,必看!必看!必看!重要的事说三遍!

吴湖帆宋元明清顶级旧藏大展,必看!必看!必看!重要的事说三遍!画事看展提到民国收藏,除了张伯驹王世襄这样充满传奇色彩的藏家之外,还有一位海上研究鉴定范儿的大藏家,就是吴湖帆。

提起吴湖帆,就不得不提起他的梅景书屋。

据上博的介绍,梅景书屋的得名来自于两件宝贝藏品,一是南宋时期宋伯仁的《梅花喜神谱册》,另一个则是北宋米芾的行书多景楼诗册。

一梅,一景,成为了吴湖帆的斋号梅景书屋。

梅景书屋在当时,可谓是上海的艺术收藏活动中心。

其收藏之巨,令人难以想象。

后来这批藏品,大部分都捐给了上海博物馆,收在库房里,一放就是几十年。

今年岁末,上海博物馆推出了吴湖帆梅景书屋的书画鉴藏特展,从这些藏品,你看到的不仅是吴湖帆的收藏之巨,还能看到他对这些藏品所做的研究和修复,更能看到一代藏家的涵养和风骨。

吴湖帆(1894年-1968年)累世收藏,夫妻合璧在书画收藏的圈子中,吴湖帆可是一个鼎鼎有名的人物,他的出身就很不简单。

吴湖帆的祖父是晚清重臣吴大澂,吴大澂是清代晚期最重要的金石学家之一,官儿也做得很大,最高做到广东巡抚,武能统兵打仗,文能赋诗作画,吴大澂的金石、书画方面的收藏,大多都传到了吴湖帆的手中。

吴大澂像吴湖帆的外祖父沈韵初收藏的很多明清书画(其中包括不少董其昌的绘画)也都传到吴湖帆的手里。

吴湖帆虽然出身名门,家富收藏,但他娶的妻子更厉害。

吴湖帆的妻子是潘静淑,潘静淑的曾祖是乾隆时期的大学士潘世恩,祖父潘曾莹作过工部侍郎,她的伯父是咸丰时期的军机大臣潘祖荫。

在苏州,潘家的势力之大,无人不知。

潘静淑嫁给吴湖帆时,所带过去的嫁妆中就包括了很多国宝级的文物,放在今天,随便拿出一件都得上千万甚至上亿。

其中包括宋拓欧阳洵《化度寺塔铭》、《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三帖,懂一点碑帖收藏的人都知道,这三件东西都是碑帖收藏中的极品,而在古代,一般而论,宋拓碑帖的价格要远远高于绘画。

潘静淑文人雅气,画坛盟主吴湖帆自己也精于书画,在民国时期的上海画坛,吴湖帆是当之无愧的执牛耳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美术馆“宋元书画私藏特展”:私人藏家珍品先睹为快!▲“敏行与迪哲--宋元书画私藏特展”海报由龙美术馆主办、中国嘉德独家赞助的“敏行与迪哲--宋元书画私藏特展”将于2016年10月28日在中国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揭幕。

展览被誉为建国之后中国大陆地区举办的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一次私人珍藏宋元书画精品特展,包括书法、绘画、古籍善本在内的80余件宋元珍品亮相本次展览。

展览历时三年筹备方才得以呈现,提及此,龙美术馆创始人、收藏家刘益谦在接受雅昌艺术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之所以筹备时间如此长,也是由于宋元作品在民间相对稀少的缘故。

宋元书画是中国古典艺术的最高峰,朝代的更迭与时代的战乱导致宋元时期的传世佳作留存十分稀少,据统计其存世量不超过3000幅,绝大部分真迹已经被海内外各大博物馆、美术馆收藏,流传珍藏于民间私人机构和藏家手中的作品寥若晨星,如吉光片羽般珍稀难见。

提及自己的宋元书画收藏部分,刘益谦表示,宋元书画是中国书画的精髓,中国书画经历上千年的流传,绘画精神依然来自于宋元精神,直至今日,宋元书画仍是中国画家写生、临摹的样本:“我这二十多年的收藏,积累了宋元作品也就四十多件,所以能收藏到一件宋元书画,可以说是苍天庇佑,任何收藏家,只要对文化和历史有所了解,就可以知道,宋元绘画是高不可攀的。

”据悉,本次参展的80余件作品,二分之一来自龙美术馆馆藏,另外一半则来自海内外20余位藏家的鼎力支持,卷、轴、页等多种形制;展览以书法绘画为主,兼少量古籍善本。

许多著录累累或曾在市场当中惊鸿一现的名品佳作,都出现在本次展览当中。

▲展览正在龙美术馆紧张布展中(图片来自刘益谦朋友圈微信)展览目前正在龙美术馆紧张布展中,谈及对于展览的期待,刘益谦自己也坦言,自己能去借的(作品)都去借了:“本次展览出作品来自于华人世界这么多年收藏,我相信这个展览肯定会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

”展览由郝量、谢晓冬担任联合策展人,以“敏行与迪哲”为主题,将展览分为“帝制文心、恪悟教礼、隐逸修身、尚意求道四个部分,共计十二个章节来表现“敏行圣人之道”的千载私人收藏传统,力求使本次特展,在文物赏析之外,起到发扬传播宋元书画之美学与精神传统的价值。

联合策展人谢晓冬表示,宋元书画研究、展览已是社会热点,但民间的私藏状况还是扑朔迷离,难以有较为完整的展示与刊印,此次得到广大华人藏家支持汇集八十余件宋元佳构成就本次特展,这在历史上也是空前。

作品的选择、整理、论述以前辈学者研究成果为主。

通过海内外大量学术研究与作品展示,现今我们对宋元书画有了较为全面的瞭解与认识。

当下机构与私人藏家尤为珍视保存宋元书画,艺术界更是从中学习分析,期待打破固有的现代性舶来思想,从我国艺术内部找到发展动力。

“收藏家无私行为无疑是敏行的体现,作品所涵盖的丰富信息就是迪哲之源。

趁此特展时机,期待学界研究、艺坛实践可在以往的基础上,涉猎更广的文化边际,探究更深入的具体内容。

只有通过学习研究寻找我国艺术自身的现代性所在,文化才可有持续发展的动力,这样我们也能从根本上理解宋元书画的特征与价值”谢晓冬表示。

帝制文心▲北宋宋徽宗《写生珍禽图卷》水墨纸本纵27.5厘米横525厘米龙美术馆藏《写生珍禽卷》是徽宗写生花鸟画的典范,笔调朴质简逸,全用水墨,对景写生,无论禽鸟、花草均形神兼备。

卷分十二段,分别描绘了画眉、山喜鹊、戴胜、麻雀、白头、斑鸠、太平雀等十二种不同种类的珍禽,乾隆分别题名。

花卉以折枝表现,珍禽立于枝头,或低首、或回望、或耳语,姿态各异。

珍禽翎毛以淡墨轻擦出形,以浓墨复染,再以墨点染头尾,鸟身浓墨,黝黑如漆,羽留白线为界,微露青光。

▲《写生珍禽图》局部卷钤“政和”、“宣和”、“双螭玺”十一方,残印一方,另有“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古希天子”、“乾隆鉴赏”、“石渠宝笈”、“重华宫鉴藏宝”、“嘉庆御览之宝”、“梁清标印”、“梁清寯印”、“常山世家”、“玄映斋藏”、“安氏仪周书画之章”、“朝鲜人”、“安歧之印”,为梁清标、梁清寯、安岐、清内府旧藏,有长尾甲、张大千题跋。

著录于《画继》、《南宋馆阁录续录》、《墨缘汇观》、《石渠宝笈初编》。

▲五代张萱《唐后行从图轴》设色绢本纵180厘米横100厘米红树白云楼藏此作旧传为唐张萱所绘,人物着色,竹树用墨,画法极古,描绘的是武则天仪仗出游皇家御园的场景。

画作右上角原有“明昌”大玺,重装时被裁掉。

今本幅钤有“吴廷”“朝鲜人”“安氏仪周书画之章”“明善堂书画记”“张珩私印”“吴兴张氏图书之记”“张氏图书”“心赏”及“金巩伯精鉴印”半印,知为金章宗完颜璟,明吴廷,清安岐、怡亲王允祥,近代金城、张珩旧藏。

▲张萱《唐後行从图》红树白云楼藏局部此画著录于北宋《宣和画谱》、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吴升《大观录》、王毓贤《绘事备考》、安岐《墨缘汇观》、李调元《诸家藏画簿》,以及近代《文人画选》、《中国名画集》、张珩《韫辉斋藏唐宋以来名画集》、《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

▲北宋李迪《双禽图》设色绢本纵23厘米横25厘米龙美术馆藏李迪宣和间为画院成忠郎,南宋绍兴时复职为画院副使,历事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三朝。

工花鸟竹石,亦善画猫犬。

写生功力极佳,画鸠“作寒冷状,精俊如生”,画鶺鴒“翘翘欲起”。

《双禽图》中,两鸡雏一昂首前望,一回首以看,表现小鸡雏顾盼的姿态,又符合宋体院画注重观察写生的标准,充满自然野趣。

卷左上有作者落款:“庆元丁巳李迪画。

”钤“神品”“张则之”“项墨林鉴赏章”“程茂所藏”“项元汴印”“墨林秘玩”鉴藏印,为项元汴、张孝思、程茂旧藏。

▲南宋李嵩《花篮图》设色绢本纵21厘米横26厘米龙美术馆藏李嵩历任南宋光宗、宁宗、理宗三朝画院待诏,人尊为“三朝老画师”。

南宋宫中盛行赏花,会依时令举行不同的赏花活动,这也使得宫廷插花艺术相当盛行。

随後,插花静物便逐渐成为南宋画院中常见的院体画题材。

▲南宋李嵩《花篮图》局部此幅《花篮图》便是一幅颇具代表性院体静物画。

该画於右下角款记“李嵩画”。

画作用勾勒法设色,笔墨秀丽精细,毫厘间转换细腻自然;花朵轮廓线,花与叶之正反向背根茎分明。

构图上,大小花种错落有致,枝叶蓬勃向外延展而不乱,结构严谨有序;花篮的提篮向右,与画家落款同侧,为南宋典型的宫廷画风。

▲马远青峰夕霞图南宋《马远御题山水册》设色绢本纵26.6厘米横27.3厘米心远楼藏马远与夏珪齐名,时称“马夏”。

因远所绘多残山剩水,故人又称“马一角”。

山石用斧劈,树用拖枝,屋宇用界画,远山则用大笔渲染,空濛迷茫,善于表现空气感。

▲马远寿椿图此册中的十幅书法作品皆为宋宁宗题前贤及宋徽宗诗句,钤“御”“书”联珠朱文方印;十幅绘画作品为马远所作,马远根据宋宁宗的诗意而绘成此图,水墨与金碧设色间有,共二十幅,虽寥寥数笔,而尽现人间四季变化,精细入微,堪称存世绝品。

经李慧漱考证,画册中有两幅是可以找到实景的,见于南京大学收藏的一幅南宋皇城地图中。

▲马远水亭听竹图▲马远楼台春望图宋宁宗十幅题诗的书法风格,与马远《踏歌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马远《松寿图》(辽宁省博物馆藏)以及马远《华灯侍宴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上面的宋宁宗御题一致。

每幅钤有宋理宗“缉熙殿宝”(残印)和“张伟”“金隆”等收藏印章,可知为南宋宫廷递藏之物。

从材料上看,书法与绘画皆作于南宋单丝宫绢上;从装帧上看,装裱时使用了落花流水绢底,依此判断应为明代宣德至成化间重装,所以造成宋理宗“缉熙殿宝”收藏印残缺。

清代末年归法国收藏家,后又归王季迁。

▲宋代佚名《摹郭忠恕四猎骑图》设色绢本纵39.5厘米横192厘米龙美术馆藏▲《摹郭忠恕四猎骑图》局部▲元代刘贯道《人物故事图》设色绢本龙美术馆藏▲南宋《司马伋告身》水墨绫本纵26厘米横247厘米龙美术馆藏▲南宋《吕祖谦告身》水墨绫本纵26厘米横226.5厘米龙美术馆藏▲《吕祖谦告身》局部▲北宋司马光《神采帖》水墨纸本纵22.9厘米横32厘米龙美术馆藏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此帖应为司马光壮年时所写,其时司马光虽已步入仕途,然官阶不高。

信札记叙了司马光与同僚一起去拜访一位政界前辈,未获接见,後以谦卑的措辞向该前辈致函,问候“太师”身体状况。

收信人被称“太师”,据司马光文集及时代背景判断,或为文彦博。

文彦博为北宋政治家、书法家。

其加检校太师的制词,即由司马光起草。

是帖钤“徵明”“卧菴所藏”“吴荣光印”“万卷书楼”“松菊主人”“桃源洞天”“伍元蕙儷荃氏”“潘延龄印” “寄心松竹”为文徵明、朱之赤、吴荣光、伍元蕙、潘延龄旧藏。

恪悟教礼▲南宋《萧照瑞应图卷》设色绢本纵34.5厘米横1463.3厘米龙美术馆藏此卷《瑞应图》共十二段情节:“诞育金光”、“显仁梦神”、“骑射举囊”、“金营出使”、“四圣护佑”、“磁州谒庙”、“黄罗掷将”、“追师退舍”、“射中台榜”、“射中白兔”、“大河冰合”、“脱袍见梦”。

▲《瑞应图》局部此卷钤有“都穆之印”、“都穆”、“守初”、“廖氏守初”、“怀迂道人”、“伯·起”、“松陵崔深”、“顾朝回氏”、“君玉□□”、“司马印”、“赏鉴”、“凤翼”、“古稀天子”、“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寿”、“八征耄念之宝”、“几席有馀香”、“落纸云烟”、“绘月有色水有声”、“笔花春雨”、“卍有同春”、“乐意寓静观”、“犹日孜孜”、“太上皇帝之宝”、“石渠宝笈”、“乾隆御览之宝”、“古稀天子”、“石渠定鉴”、“宝笈重编”、“嘉庆御览之宝”、“重华宫鉴藏宝”、“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鉴藏印,为崔深、司马垔、都穆、张凤翼、陈阶尺、清内府旧藏,董其昌两次题跋,乾隆题有长诗,和珅、梁国治、董诰唱和。

著录于《式古堂书画汇考》、《大观录》、《石渠宝笈续编》、《石渠随笔》、《南宋画院录》、《重订清故宫旧藏书画录》等。

▲南宋朱熹等《宋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卷》水墨纸本尺寸不一私人藏此宋元名贤题五代徐铉书《项王亭赋》手墨,徐铉篆书《赋》在至正年间戴在跋时尚存,后失去。

今尚存宋元诸贤题跋有北宋宇道、胡师文、张景修及彭君时、蔡天启(肇)、蔡晋如(蕃)、刘无言(焘),而南宋有刘岑、朱熹、查钥三跋。

元明则有至正十四年甲午戴在一跋。

其中北宋诸公手墨估计仅赖此卷留存人间,而彭君时、刘无言四家题名是否是刘无言所书暂不可考,但书法颇类米芾、米友仁父子,或是米氏朋友或受其影响者。

朱熹书用笔瘦劲,字体呈内敛的纵势,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季夏帖》、《上时宰二剳》甚似,而与圆厚任意之《城南唱和诗》卷稍有不同而笔意仍有贯通处。

本卷钤有“释六舟”、“达受之印”、“达受”、“六舟所得”、“小绿天庵”、“六舟”、“六舟藏书画金石之印”、“二十八宿井砖之室”、“曾向天台行脚回”、“海昌僧六舟心赏物”、“天平玉佛庵”、“释六舟长物”、“释达受”、“海昌释达受六舟珍藏之印”、“陆舟”、“曾游雁宕来”、“同寿”、“小绿天庵藏”、“六舟所藏宋笺”、“竹朋真赏”、“竹朋鉴定”、“石泉主人秘玩”、“李佐贤收藏书画之印”、“可园宝藏”、“可园珍秘”、“第一品”、“南皮张氏可园收藏庚壬两劫所余之一”、“续雅”、“张厚谷印”、“张氏只斋”、“希逸”、“张珩私印”、“乌程”、“葱玉张氏”、“吴兴张氏图书之记”、“谭氏区斋书画之章”、“区斋珍藏”、“谭”、“敬粤人谭敬印”、“龢庵鉴定真迹”、“敬”鉴藏印,为达受、李佐贤、张之洞、张厚谷、张珩、谭敬旧藏,著录于李佐贤《书画鉴影》、徐邦达《古书画过眼要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