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合集下载

第14课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第14课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第14课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2012·四川宜宾)6.“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所指()AA. 日本对东北三省殖民统治B.日本占领华南地区C. 日本对台湾实施殖民统治D.日本制造南京惨案(2012湖南岳阳)7.有人评论张学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

最能佐证这一评论的历史事件是A、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B、西安事变C、重庆谈判D、台儿庄战役解析:本题难度适中,A中南京国民政府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成立的,排除A,重庆谈判是指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囯共产党同国民党政府在重庆进行了为期43天的和平谈判,C不对,台儿庄战役是由很多抗日英雄指挥的,但没有张学良,排除D,张学良比较出名的是西安事变,答案选B.(2012贵州黔东南)8.二十世纪30年代以后,日本大量移民中国东北,与日本移民东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一·二八事变 B.七·七事变C.南京大屠杀D.九一八事变(2012江苏徐州)20.右图是号称“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迁徙路线图(局部)。

东北大学迁入关内的原因是A.积极参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C.中国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D.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形势所迫(2012南京)10.西安事变爆发后,张学良、杨虎城发表通电,提出“发动全国之整个抗战”,他们呼吁A.变法维新B.民主科学C.团结抗日D.和平建国(2012贵州都匀)26.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等主张,这就是: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陕北会师 D、西安事变11.(2012﹒东营)下列信息不能从右图中获取的是A.事件发动者B.事件的名称C.解决的方式D.主张及要求(2012年浙江)7.20世纪20~30年代的经济危机吞噬着整个世界。

下列事件与这场危机直接有关的是()A.北京爆发五四运动B.中国人民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D.各国人民组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2012年泸州市)13.“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

第14课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1)共29页文档

第14课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1)共29页文档
A.抵抗 B.不表态 C.不抵抗 D.片面抗战
溥仪 3、1932年,日本挟持前清废帝_____,在长春建立 _伪__满__洲__国__傀儡政权,对东北实行殖民统治。
忆一忆:
19世纪末,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 动过哪一场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对
中国造成什么危害?
教学目标:
• 知识方面:了解九一八事变、抗日救亡运动的兴 起、西安事变等20世纪30年代初期发生的重大历 史事件。
• 2.能力方面:(1)通过对“九一八事变”的前 因后果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分析历史问题 的能力。(2)通过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 反动性的揭露,培养学生把握历史问题本质的能 力。(3)通过学习,理解一二九运动,并能认识 当今时代赋予爱国主义和青年学生社会使命的新 内容;
蒋介石为什么会同意“停止剿共,联 红抗日”?
1.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正义呼声 2.国民党内爱国力量的舆论压力 3.中共的团结抗日主张,合情合理合民心,不
便公开反对. 4.蒋氏本人被扣,不得不顺从民意,接受现实.
1932年3月,日本扶植下的傀儡 溥仪,成为伪满洲国执政。
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1.事变的背景:
根本原因
(1)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救国已成为当务之
急.
目的
(2)逼蒋抗日
(3)蒋介石继续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拒绝张杨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建议 直接原因
西安事变
• 时间:1936年12月12日 • 经过:东北军一步以迅速行动包围临潼___,
扣押_____,西北军控制西安全城,囚禁了 陪同蒋到西安的国民党军政要员。张杨向 全国发出______,_______的通电。这就是 ________。

第14课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第14课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2013----2014第一学期初二历史学案编制人:刘继溢检查人:审核人:第14课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学习目标】1、了解九一八事变、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西安事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等。

2、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日本侵华罪行相关知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学会分析日本制造侵华事变的根源。

3、通过了解九一八事变和东北三省的沦陷的历史知识,让学生接受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教学难点】分析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重要性。

【预习案】1. 夜,驻扎在中国东北的蓄意炸毁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地发功进攻,次日占领,制造了震惊中外的。

2.193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提出的口号,并先后派大批干部到,建立领导人民抗日。

3.1936年12月初,亲临西安,逼迫张、杨立即把他们的军队全部开赴“剿共”前线。

4. 凌晨,率领的一部以迅速行动包围,扣押了。

同时率领的控制,囚禁了陪同蒋介石到西安的国民党军政要员。

张、杨随即向全国发出的通电。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5.中国共产党从的利益出发,提出的主张,并派等到西安调停。

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界的努力,被迫答应,西安事变得到。

6.1937年2月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和,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一项实际上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决议案,初步形成。

【我的疑惑】【探究案】一、九一八事变1.背景:。

2.时间:。

3.地点:。

4.蒋介石政策:。

5.结果:。

6.影响:。

二、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1.背景:。

2.时间:3.人物:4.经过:。

5.中共代表:6.结果:。

7.影响:。

三、十年内战期间,蒋介石不遗余力地“剿共”,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还主张和平解决事变,并释放蒋介石?答:。

第14课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第14课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第14课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并掌握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的史实,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自主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会利用文字、地图等资料提取有效信息,学会搜集,整理资源,培养探究历史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教学难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小组合作交流法时间安排:1课时过程:一、播放《松花江上》导入课题。

导入语:一曲悲怆的《松花江上》,传唱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它唱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寇野蛮侵略我国东北的愤懑。

九一八事变是如何发生的呢?它给东北人民带来了哪些沉重的灾难?对当时中国的政局有哪些影响?今天,我们学习第14课《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二、出示学习目标(媒体)三、自学指导(媒体)为达到上述目标,请大家按要求自学认真阅读课文P72-76页,结合文字、地图、图片资源,边读边思考边画出答案,用15分钟时间完成。

1.“九一八”事变的背景(需要结合学过的知识及资料思考)、时间、地点、蒋介石的政策、结果及影响。

2.“一二九”运动最能代表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主张,是谁提出的,“一二九”运动有何重大历史影响?(中国共产党。

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吞华北的阴谋,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3.“西安”事变的背景(可结合课文资源思考解答)、时间、人物、经过、结果和影响。

4.课文中“思考与讨论题”P755.中共提出的“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这些内容进步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的宽大胸襟和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为什么会通过中共提出的议案?(表明国民党实际上接受中共的提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6.参与园地的1.2题四、学生按上述自学指导自学,独立思考探究,不交流。

第14课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第14课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 和平解决,从而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初步形成。
左起: 秦邦宪、 叶剑英、 周恩来
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五届三
中全会,提出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 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一项实际上接受 中国共产党提议的决议案,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初步形成。
二 西安事变
1. 时间:
1936年12月12日 张学良 杨虎城 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通电全国,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2. 人物:
3. 经过:
4. 结果:
和平解决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共第二次合 作初步形成。
5. 意义:
张学良、杨虎城是蒋介石的部下,他们为 什么会“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
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我东北三省,对东北人民实行血腥的殖民统治。
(2)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东北的迅速沦陷?
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
(3)歌曲表达了东北人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歌曲表达了东北人民对自己富饶家乡的热爱;对日寇野蛮侵占我东北的 愤懑;以及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惨痛。
(4)对这段历史你有何感想?
对日本侵略我国历史的痛恨,对蒋介石不抵抗的谴责,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1.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 逐步上升为主要矛 盾。 2.人民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3.蒋督促张、杨进攻红军。 4.张、杨都是国民党爱国将领, 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
返回
活动与探究
提示
讨论: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 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 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 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 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 石,中国就有可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 面。而内战一起,必使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 蒋介石的军事实力 如果杀掉蒋介石, 进一步侵略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 很强,共产党不敢 当时中国会…… 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 杀他。 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 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转变。 返回

八上历史 教案 第14课:《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八上历史 教案 第14课:《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教学
重点
西安事变。
教学
难点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与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九一八》,同时提问:九一八是怎么回事?它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1、自主学习
1、九一八事变
[导入]日本侵略军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变?
(直接目的是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的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最终目的是侵占整个东北,进而独占中国。)
C.卢沟桥事变的爆发D.中共七大的召开
课后反思
安发动兵谏,扣押,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的主张。
事中共态度:中国共产党事变和平解决。
意义:标志着的基本结束和初步形成。
二、合作探究
1、国民党内部爱国人士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学生从课文中归纳)
答:A、根本原因:日军进一步侵犯华北,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紧急关头,中日民族矛盾激化。这就使得具有爱国传统的炎黄子孙同仇敌忾,站到一起。中共的抗日主张对于爱国的张学良和杨虎城起到了感召的作用。
B、直接原因:蒋介石顽固反共、一意孤行,激起爱国学生和官兵的强烈不满。)




1、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某日的夜晚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这一作法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那么这一作法所特选的日子应是 ()
A.1月1日B.7月7日C.8月13日D.9月18日
2、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联合发动了对蒋介石的“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二爆发:1935年12月9日,学生举行了示威游行。
·口号:“”、“”
九意义: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掀起了全国的高潮。

动[思考]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主张和要求?

第14课 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第14课    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十四课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一、学习目标1、记住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2、记住西安事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二、学习过程(一)复习题(二)尝试学习题一、九一八事变:1、爆发:年月日,日本关东军蓄意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

发动“九一八”事变。

2、结果:蒋介石实行政策;共产党:坚决主张;③全国人民:掀起了,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4、影响:。

二、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1、背景:日本侵华,上升为主要矛盾;全国救亡运动高涨。

2、时间:。

3、概况:和派兵扣押蒋介石,通电全国联共抗日,史称“西安事变”。

3、目的:。

4、中共态度:主张和平解决事变,派到西安调停。

5、结果:蒋介石被迫被迫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6、意义:。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937年2月提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决议案,初步形成。

(三)巩固练习背景知识点(四)总结归纳知识点归纳一、九一八事变:1、爆发: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蓄意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

制造“九一八”事变。

2、结果: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共产党:坚决主张对日作战;③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4、影响: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

二、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1、背景:日本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全国救亡运动高涨。

2、时间:1936年12月12日,3、概况:张学良和杨虎城派兵扣押蒋介石,通电全国联共抗日,史称“西安事变”。

3、目的:逼蒋抗日。

4、中共态度:主张和平解决事变,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

5、结果:蒋介石被迫被迫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6、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十年内战,对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第14课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第14课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炸毁 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 口,故意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实行不抵抗政策 7、蒋介石态度: 8、结果、影响: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陷 局部抗战开始 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 9、各种政治 国民党: 发表宣言,号召共同抗日 共产党: 力量的态度: 人 民: 掀起抗日救亡运动 杨靖宇
中华民族局部抗战
1931年 9月18日
1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年
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 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 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这是为什么? 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 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内战一起,必使日本有机 可乘,从而利于进一步侵略中国。 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 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 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转变。
和平解决 7、结果: 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8、意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西安事变后,如何处置被抓的蒋介石?请说出理由。 1、日本:企图挑拨亲日派扩大内战,以便扩大侵略中国。 担心亲日派乘机掌权,日本扩大侵华,排挤美 2、美英: 英的在华势力支持和平解决。 3、南京国民政府:掌握实权的亲日派何应钦主张‚讨伐‛张 学良,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取而代之。 4、亲美英派:宋美龄等竭力主张和平解决。 5、中国共产党:
为了逼蒋抗日, 1936年12月12日, 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 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 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张学良和杨虎城是蒋介石的部下, 为什么会‚以下犯上‛,扣押蒋 介石,发动西安事变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了解九一八事变、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西安事变等20世纪30年代初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2.能力方面:(1)通过对“九一八事变”的前因后果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反动性的揭露,培养学生把握历史问题本质的能力。

(3)通过学习,理解一二九运动,并能认识当今时代赋予爱国主义和青年学生社会使命的新内容;概括抗日救亡运动的基本发展脉络,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4)探究中共竭力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逐步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纷繁复杂历史现象的历史思维能力;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分析纷繁复杂历史现象的基本方法。

3.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讲述“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使学生认识: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为转嫁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而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它是日本侵华的重要步骤,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

(2)通过对抗日救亡运动的介绍,使学生们懂得:日本的侵略,激起了全中国各阶层的愤怒,抗日救国成了一切有爱国之心的中国人的爱国行动。

(3)通过对本节教材的讲述,要培养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和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高度重视,勿忘国耻。

树立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4)通过学习,了解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时间及其和平解决;了解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行为。

教学重点:1九一八事变;.2.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教学难点: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西安事变和平解
决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引导分析法、情景创设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欢迎大家和我共同进入今天的历史课堂。

请看大屏幕,这是沈阳
的九一八事变历史博物馆的残历碑,每年的9月18日,沈阳市都要鸣响警
报,告戒人们国耻不能忘,向我们诉说着那场84 年前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
重灾难的历程,日本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抗日的开始。

一、九一八事变
(一)背景:
1、日本方面(1)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是既定的国策。

(简单介绍大陆
政策;日本明治维新后,“不甘处岛国之境”立足于用战争手段侵略和吞
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的对外扩张政策。


(2)为摆脱经济危机。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爆发严重的经济危
机,波及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日本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


2中国方面: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乘之
机。

(二)九一八事变经过
1、时间:1931年9月18日。

2、地点:沈阳。

3、经过:炸毁柳条湖路轨——进攻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提问:九一八事变给中国带来什么严重的后果?
回答:东三省沦陷
4、结果:几十万东北军撤入关内,东北三省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全部沦陷。

(辽宁、吉林、黑龙江)
设问:什么原因造成这样严重的后果。

(学生看书找出各政治力量对抗日
的的态度)
中国国民党:不抵抗政策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官兵组成抗日义勇军
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派杨靖宇等到东北,建立抗日游击队。

5、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局部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6、伪满洲国的建立:1932年,日本抬出清朝废帝溥仪,在长春设立傀儡
政权伪“满洲国”企图将东北从中国分离出去。

二、一二九运动
1、背景:日本侵占东北后,接着进攻长城沿线地带,随后把矛头指向华
北,妄图在华北建立傀儡政权。

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以下问题学生看书自主找出)
2、时间:1935年12月9日。

3、参加者:北平爱国学生6000多人。

4,、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立即停止内战。

5、影响:一二九运动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吞华北的阴谋,扩大了中
国共产党的影响,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三、西安事变
1背景:(1)日军侵略华北,民族矛盾激化、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2)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3)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4)蒋介石始终坚持“攘外必须安内”政策,张、杨多次劝说无效。

2、目的:“逼蒋”联共抗日。

3、时间:1936年12月12日(又称双十二事变)
4、经过: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对其实行“兵谏”,向全国发出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通电。

这就是中外的西安事变。

5、解决方式: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讨论:在十年内期间,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还主张和平解决事变,并释放蒋介石?
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

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于纷争
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

而内战一起,必使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进一步
侵略中国。

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
联共抗日方向转变。

(1)原因:国内国际局势复杂、杀掉蒋介石不利于抗日。

(2)过程: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

(3)结果: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要求。

(4)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他基本结束了十
年内战,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前提。

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继续我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努力
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
1、时间:1937年2月
2 、具体内容:
(1)、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

(2)、经过一番斗争,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一项实际上接受中国共产党
提议的决议案,表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课堂小结
一、九一八事变(1931、9、18)
1、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2、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二、一二九运动
三、西安事变(1936、12、12)
1、西安事变的爆发
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1、中共提出的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
2、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召开课后作业:练习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