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500kV变电站设计原则及施工要求.

(整理)500kV变电站设计原则及施工要求.
(整理)500kV变电站设计原则及施工要求.

500kV变电站一般性设计原则

目录

前言

1.总的部分

1.1对设计的要求

1.2对施工的要求

2.总平面部分

2.1总平面布置

2.2竖向布置

2.3场地排水方式

2.4站区道路形式及路宽

2.5站区电缆沟及沟盖板

2.6围墙大门

3.建筑物部分

4.构支架部分

5.水工部分

6.采暖通风部分

7.其它

前言

设计、施工工作应立足于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准则,按初步设计制定的设计原则及施工图要求,并结合工程实际、地域地区特点,提出优化设计、施工工艺的切入点,制定出详细的工作规划、创优规划。充分发挥设计、施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拓思路,灵活理解和运用国家的法律法规,做到即满足规程规范,又要体现每个工程的特点,用优秀的设计、施工成果,来体现以人为本、为生产服务的设计、施工原则。

1.总的部分

设计、施工方在本工程中,除应执行现行的国家设计、施工验收规范、标准外,还必须达到以下要求。当不能达到以下要求所造成的一切损失、费用(包括返工和工期延误)均由设计、施工承担。

1.1对设计的要求

a)工程开展前应对现有电力工程中已获得国家、行业优秀奖的项目进行调

研,提出自己的工程创优计划,并体现在最终设计文件中;

b)设计院应根据工程进度要求,编制满足施工要求的施工图设计计划,并应

得到业主、监理、施工单位的确认。当施工图设计计划发生更改时,应书

面提出延期申请,并分析原因,由于设备定货、厂家资料等非设计原因引起的延误,应协助业主解决;

c)为了更好地开展施工图设计,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较大修改及违反初步设

计评审意见,设计院应在初步设计阶段即开始与业主、运行单位进行积极

的沟通,了解本工程的详细要求和具体做法,在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的

前提下,做到设计方案不仅可行,而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时代特征;

d)设计文件应尽可能的细化,不应搞粗放性设计,涉及到材料、施工工艺的,

设计文件中应给出基本(最低)要求;

e)工程开工后,应根据业主、监理要求的时间,派出具有一定工程经验的常

住工地代表,正常情况下应为本专业的主设人。对于工程中发生的问题,不论是谁的原因,工地代表都应正确对待,积极、主动的予以解决,不得推委;

f)施工过程中应作好设计、施工更改记录,并最终体现在竣工图中,竣工文

件应与现场实物完全相符。

1.2对施工的要求

总体要求:混凝土工程应达到清水混凝土标准,砌体结构的墙面应按清水墙工艺施工,抹灰饰面工程应做到无裂缝

a)工程开展前应对现有电力工程中已获得国家、行业优秀奖的项目进行调

研,提出自己的工程创优计划、施工工艺;

b)为了确保工程建设进度和施工质量,施工方应在各单项工程开工前仔细审

阅图纸,作好记录。并应在开工前5天进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否则不得开工;

c)严格按照施工图施工,在施工中发现图纸有错误或对图纸有疑问时,应通

过现场监理与设计代表联系并解决图纸中的错误或疑问后,方可继续施工;

d)施工过程中应作好各项施工记录,如放线定位记录、隐蔽工程记录、施工

日志等,并需经过监理确认,否则不许进行下道工序;

e)最终工程量以施工图为准;

f)施工方应考虑到施工图纸与施工顺序相矛盾的滞后性,并将施工措施费在

投标报价书中列出。

2.总平面部分

2.1总平面及竖向布置

2.1.1技术方案

2.1.1.1 总平面

总平面布置应力求简单、明了,功能分区明确,并着重站前区的布置,应尽可能减少站前区站地面积,但不要为追求经济指标,一味压缩占地面积。站前区应结合工艺布置,满足下列要求:

1)建筑物的位置合理、朝向适合当地气候;

2)站区大门位置、朝向应满足进站道路及大件运输需要;

3)主控制通信楼与低压电抗器、电容器组的最小距离应大于15m;

4)排水池、污水处理装置、给水小室如布置在站前区宜采用地下式,并应位于较隐蔽的位置;

5)站区围墙应规整,避免过多尖角,大门两侧围墙应尽可能为直线,有利

于征地工作,否则应考虑连带征地问题。

2.1.1.2竖向布置

竖向布置应采用有坡方案(有利于站区排水),根据场地自然坡度及工艺方案,500kV配电装置区采用双向坡度时:母线方向及垂直母线方向场地坡度为0.5%;采用单向坡度时,垂直母线方向场地坡度为1%左右。主变及220kV配电装置区宜采用垂直母线方向的单向坡度,场地坡度为1%左右。

当场地自然坡度大于3%时,应采用阶梯方案,阶梯分别布置在500kV配电装置区与主变及主变与220kV配电装置区的分界处。一般情况下,阶梯高度不宜大于1.5m,且500kV配电装置区与主变处的阶梯不宜采用挡土墙处理,宜采用缓坡绿化景观方案,以增强其视觉效果

2.1.1.3场地排水方式

依据竖向方案、地区差别及排水条件的不同,场地排水方式可分别采用雨水口排水、道路(电缆沟)边沟排水及自然散排等方式。

竖向布置无高差的应采用在场地内设置雨水口收集雨水的排水方式;竖向布置有高差的平坡方案,应采用道路(电缆沟)边沟排水方式;周围无集中排水点,且场地土为渗透性较强的砂土地基时,宜采用自然散排、渗漏排水方式

2.1.2 施工要求

2.1.2.1 .挖填土施工要求

场地开挖前应搜集地表耕植土,并堆放在适当的场所。

所区填土分三次完成。第一次为场地挖方回填,要求分层碾压、逐层夯实,此部分回填土的最终压实系数应不小于0.97,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应不低于150Kpa(建构筑物的基础均按此条件设计),一次回填后应向设计单位提供土方回填后的场地实际标高(地形图),设计单位据此决定是否调整场地设计标高;第二次为建构筑物基础挖方回填,要求分层碾压、逐层夯实,此部分回填土土的最终压实系数应不小于0.90;第三次为地表耕植土回填,作为所区绿化用土。2.1.2.2场地平整施工要求

本工程是按工程测量报告所提供的地形图及所内建、构筑物的实际挖方量,确定所区场地的竖向标高,并达到所区内的土方平衡。施工单位如有疑义,应在一次场平后将场平后的地面标高提供给设计单位,作为调整场地标高的依据,否则既视为认同设计单位所提供的场地标高、土石方工程量。在施工期间不得随意

内运(外运)土方,所区平整缺土(余土)时,应征得建设单位、施工监理、设计单位三方同意,并确定了购土(弃土)地点和购土(弃土)土方量后,方可进行土方的内运(外运)或调整场地标高。外购(外运)土方量以实方体积计算。

2.1.2.3 工程竣工前,站区内应设置三个互相通视、成90度角的永久坐标点,该坐标点应按建筑小品方式制作。

2.2站区道路形式及路宽

2.2.1 技术方案

当没有其它条件限制时,站区道路应首先采用郊区型路面,并在面层边缘设置直径30mm的圆角,场地排水采用道路边沟排水的,两者应合并考虑。道路面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40,采用的水泥等级不应小于32.5级,混凝土面层厚度不小于200mm,表面采用磨光机磨光。

路面为C30混凝土,下设粗砂(碎石)整平层、毛石垫层、灰土垫层。道路分5.0m、4.5m、3.0m三种宽度。

站外道路为公路型、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构造同站内道路,路宽度5.0m,双侧路肩、单侧排水沟,与现有排水渠相交处设置重型钢筋混凝土涵管路面荷载为汽—20级(路面下,20KN/m2),路基最小压实系数为0.97。

2.2.2 施工要求

a)路基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对于设计要求的路基压实度、表面感

官工艺、路边园角的施工方法应有具体措施。

b)路基施工前应根据设计条件,对路基土的最优含水率进行试验,以保证路

基土符合设计要求的压实系数;

c)铺筑路面前,应按规定对垫(基)层的厚度、压实系数、平整度、拱度等

进行检查,符合质量规定后方可进行铺筑路面的工序;

d)施工要注意胀缩缝的设置,分隔要均匀,并应以缝为单元整块施工;

e)路面混凝土的配合比、塌落度、水泥强度等级应满足设计要求,路面应采

用磨光机进行磨光处理;

f)施工阶段的路面临时硬化范围为:站区环行道、进站道路。硬化材料采用

2:8石屑水泥,厚度150mm,施工费用在投标报价书中列出。

2.3站区电缆沟及沟盖板

2.3.1 技术方案

冻深小于0.5m、地下水位小于1.0m的地区采用砌体明沟(过道路部分为钢筋混凝土暗沟),并设置钢筋混凝土底板和压顶梁;其它地区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明沟。同一直线上的沟盖板宽度应保持一直,当需要变断面时,应改变沟道深度,以满足工艺要求。沟道转角采用暗设方式。需要设置过水槽的,采用成品UPVC半圆过水槽。电缆沟沟底设半圆形排水槽,沟底集水口采用成品UPVC 方形地漏。

沟盖板采用无机复合盖板或镀锌角钢框盖板,镀锌角钢框盖板的厚度为45mm。电缆沟防火墙位置设有机玻璃明盖板,宽度应与普通盖板宽度相同。盖板与沟壁接触部分设防震橡胶垫。

沟内电缆支架采用不露头膨胀螺栓固定,接地带设在电缆支架的底层,采用螺栓固定。

计算荷载:汽—15级;砌体:MU10时新粘土砖、M5水泥砂浆;混凝土:沟壁、底板采用C30钢筋混凝土,垫层混凝土C10;钢筋HPB235、HRB335级;伸缩缝:伸缩缝材料为沥青麻刀或橡胶止水带(用于半通行沟),间距为15.0~20.0米;

2.3.2 施工要求

a)沟道应以伸缩缝为界,连续施工,中间停止时应按伸缩缝处理;

b)雨季施工时应设临时排水设施;

c)沟道施工前应对基坑进行清理,保证地基的平整;

d)明沟沟壁距道路边不足1.0米时,为防止道路施工时压路机对沟壁的

破坏,应对靠近道路侧的沟壁进行加固;

e)沟道预留孔洞暂不使用时应采用粘土砌砖封闭;

f)沟道在靠近雨水井处埋设排水管,排水管坡度大于1%;

g)沟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可回填沟两侧的填土,回填时应两侧同时

回填,并应人工夯实。

2.4围墙、挡土墙及防火墙

2.4.1 技术方案

围墙采用实体围墙、防水涂料装饰,抹灰时应采取防止表面开裂的措施,

例如弹性腻子。墙体沉降缝采用不锈钢条封闭。采用MU10红砖、M5.0水泥砂浆砌。大门两侧围墙采用花岗岩饰面,其它为防水涂料饰面。入口大门采用平开电动折叠大门;

挡土墙采用MU30规整石、M5.0水泥砂浆砌;

高抗防火墙采用框架填充墙结构,框架梁柱宽度与墙体厚度相同,表面平整。主变压器防火墙可以采用框架填充墙结构,也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板墙。防火墙表面采用防水涂料装饰,同围墙相同,抹灰时应采取防止表面开裂的措施。围墙及防火墙上端应设置滴水沿,防止墙体污染。

2.4.2 施工要求

a)墙体砌筑用砖的规格、外形尺寸、强度除应符合《砌体工程施工及验

收规范》的标准外,砖的边角必须整齐、色泽应均匀;

b)挡土墙砌筑用规整石的强度应符合《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标

准,外形整齐、色泽均匀;

c)砌体表面的平整度、垂直度、灰缝厚度及砂浆饱满度均应达到《砌体

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应注意:墙体不应出现“花脸”,砖缝

应横平竖直,砌筑质量必须达到优良标准;

d)砌筑时应双面挂线,以保证砌体表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e)每层第一皮砖的游丁走缝偏差不大于2mm;

f)防水涂料的使用年限应不低于20年;

g)本工程为地震区建筑物,砌筑时不得留直槎。

2.5绿化

2.5.1 技术方案

场区绿化除站前区的建筑物附近种植草坪、灌木外,其他区域的绿化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运行习惯,选择种植草坪、硬覆盖或局部绿化、其它场地硬覆盖的方案。绿化、硬覆盖应在场地所有土建、电气安装完工后进行;

场地的绿化耕植土厚度不小于200mm,石块含量不应大于10%,粒径不大于25毫米;种植的草坪和树木必须是优良品种,并须经业主确认后方可栽种。

2.5.2 施工要求

a)覆盖耕植土前应清除场地内的建筑垃圾,场地内不得有大块毛石、铁块、

腐蚀性物质等杂物;

b)应保证绿化耕植土的厚度,最小厚度不得小于200mm;

c)种植草坪要均匀,浇水养护要适中,确保出苗率。

3.建筑物部分

建筑方案应功能分区明确,房间布置紧凑、实用,做到以人为本、满足工艺要求。建筑造型应突出地域特色、美观大方、简洁实用,具有工业建筑清新明快、庄重严肃的特点。

继电器小室采用分散布置方案,站用电室与主变继电器小室合并。

3.1技术方案

站区建筑物由主控通信楼、主变继电器小室(一座)、220kV继电器小室(两座)、500kV继电器小室(一座)、及SP泡沫消防间、给水小室等建筑物组成,总建筑面积为1300m2。

主控通信楼为二层建筑,层高3.6m,建筑面积为735平方米。其它建筑物为单层建筑,层高3.0~3.6m。

3.1.1主控通信楼功能房间的设置

主控制室、计算机室、通信机房、蓄电池室、交接班室、仪器仪表间等生产房间各一个,建筑面积根据工艺需要,其中通信机房、蓄电池室应布置在一层。

必须的辅助房间:3个值休室、2个办公室,会议室、厨房、餐厅、消防器材室各1个。

安全办公室、检修办公室、收发室等根据各地的运行习惯、建筑方案要求确定是否需要。

3.1.2装饰标准

基本原则是现代建筑工业化、公用化装饰。各设计院应了解当前市场流行的建筑装饰材料,提出适合时代要求、既耐久实用、又不奢华的装饰要求。全站建筑装饰应协调一致。

屋面雨水排水管、空调冷凝水管应接入室外排水管网,非冻结区应暗敷。

散水外围设置排水槽,并接入雨水管网。

a)地面:主控制室、计算机室、通信机房采用全钢防静电活动地板,其余

房间为彩色玻化地砖;

b)内墙面:厨房、餐厅、卫生间贴内墙磁砖,其他房间均采用刮大白面层

刷乳胶漆;

c)天棚:主控制室、计算机室、通信机房、会议室、餐厅及主控制楼走廊

采用矿棉板轻钢龙骨吊顶,余房间同内墙面;

d)门窗:保护小室、站用电室、蓄电池室为防火防爆门,主入口及主控制

室、微机时、通信室、会议室采用白钢玻璃门,其余房间采用实木门(保

护小室及主控制楼外门为防盗门);建筑物采用优质铝镁合金气密窗或

塑钢窗(详见工程量表)、双层真空玻璃,配隐型纱窗(保护小室为普

通纱窗);

e)外墙面:所有建筑物均采用高级防冻玻化外墙面砖,主控制楼、保护小

室设置屏蔽钢网;

f)屋面:所有建筑物均采用三元乙丙防水(苯板保温),落水管采用白色

的PVC塑料管或彩色玻璃钢材料;

g)主控制楼室内走廊两侧阳角采用塑钢护角线,楼梯及平台栏杆为塑钢栏

杆(木扶手),窗台板为大理石(厚4厘米);

h)卫生间金属配件外露部分为白钢材料;

i)外露钢构件应涂刷防锈漆,结构件还应涂刷防火涂料;

j)本工程所有装饰材料均按国产中档以上水平考虑。

3.1.3结构方案

正常条件下主控通信楼采用框架结构,其它建筑物采用砖混结构,女儿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构筑物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抗渗混凝土。一般地区采用条形毛石基础,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采用桩基、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或其它基础处理方式。

框架结构内外墙为200厚加气混凝土块,砖混结构内墙240厚粘土砖,外墙均增设50厚高密苯板保温。

结构材料:钢筋混凝土基础采用C30混凝土,HPB235、HRB335钢筋;砌体基础采用MU30机制红砖,M5水泥砂浆;梁、板、柱采用C20 混凝土,主要受力筋采用HRB335螺纹钢,板及箍筋等采用HPB235钢筋;沟道及设备基础等采用C20混凝土,HPB235钢筋。受力墙体采用MU10机制红砖,M5水泥砂浆。

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构造措施按8度设防。

3.2施工要求

a)水泥、钢材等原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并应

有出厂合格证和进厂试验报告。混凝土、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满足设计

要求;

b)混凝土、砂浆的配合比以及所用的粗、细骨料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质

量标准的规定;

c)混凝土工程的模板应选用钢模板、多层胶合板模板,不得采用木模板,

以保证梁、板、柱等混凝土构件的外观质量;

d)砌体工程采用的砌块的规格、外形尺寸、强度及砌体表面的平整度、垂

直度、灰缝厚度、砂浆饱满度均应符合《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

定的标准;

e)各构件尺寸、孔洞大小、预埋件位置等均应按图施工,不得随意更改。

孔洞大小、预埋件位置还应与其它专业图纸核对无误后才可施工;

f)电气照明、通讯埋管、上下水管路等应按其相关专业的图纸要求预埋在

现浇板或墙体内。施工前应认真布置埋管路径,尽量减少交叉埋管,并

及时做好布管竣工图。

g)基础及沟道施工完且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方可回填土,回填基础

时注意要两侧同时回填,并注意一定要人工夯实,且夯实系数要求达到

0.95以上。

4.构支架部分

4.1技术方案

4.1.1500kV构架技术方案

500kV构架采用全联合钢管人字柱构架。构架柱采用钢管人字柱结构,构架梁为三角形格构式结构,螺栓连接。

人字柱柱身采用圆形钢管、柔性法兰连接。构架梁主材采用圆形钢管、刚性法兰连接,斜材为角钢、螺栓节点板连接。

柱身分段:人字柱柱身分3段,上横撑中间设1个法兰,下横撑设2个法兰,

一榀人字柱7个法兰。

构架梁斜材:应结合挂线点要求,合理布置节间。水平斜材采用交叉布置,垂直斜材应采用如图所示布置方式,以增强构架的整体透视感。

梁柱钢管主材焊缝:构架柱柱身焊缝朝向内侧,柱横撑与梁主材焊缝朝向上方。

接地槽钢:位于坡度方向的外侧,并与设备支架接地槽钢方向保持一致,接地槽钢下端接地孔距整平地面300mm。

爬梯:爬梯应采用管形结构,并与柱身可靠连接。钢管上下端部应设置彩色塑料保护套。

避雷针:采用变截面管形结构,每段之间采用插接,并设拉紧装置。

4.1.2220kV构架技术方案

主变及220kV构架采用全钢管人字柱构架,采用新型柱头构造形式、法兰连接单管钢梁。

人字柱柱身采用圆形钢管、柔性法兰连接。构架梁采用八边形钢管、刚性法兰连接。

柱身分段:人字柱柱身分2段,横撑与柱身采用螺栓连接,一榀人字柱2个法兰。

梁柱钢管主材焊缝:构架柱柱身焊缝朝向内侧,梁焊缝朝向上方。

接地槽钢、爬梯、避雷针与500kV构架要求相同。

4.1.3设备支架技术方案

设备支架均采用圆形钢管结构,其中管母线支架采用单梁单柱的组合T形结构。

支架头铁:外形与设备底座一致,头铁轮廓尺寸大于设备底座10mm,外边圆形倒角。

操作机构箱与支架连接的背板:应在加工厂与支架整体焊接,严禁现场焊接,其外形尺寸不应超出机构箱的轮廓尺寸。高度应保证运行人员操作便利。

隔离开关之间的拉杆:采用【8连接,平放,肢背朝上。

柱身钢管焊缝:柱身焊缝应背向巡视道。

接地槽钢:与构架柱接地槽钢方向保持一致,接地槽钢下端接地孔距整平地面300mm。

设备引下线采用不锈钢槽盒,与柱身连接采用固定件连接,严禁采用抱箍

连接。

4.1.4基础技术方案

基础方案应造价低、合理可行,冬季施工时,柱与基础应采用(地脚)螺栓连接。

基础的外形尺寸应满足模板的模数,对于受力相当、几何尺寸相差不大的基础应归并,减少基础种类,降低施工难度,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

尽量减少插入式杯口的种类。

4.2施工要求造

a)基础施工应注意杯口的方向性,地脚螺栓定位误差不大于1mm;

b)基坑开挖要注意放边坡,以防塌方;

c)基坑严格禁止超开挖,当采用机械开挖时应预留200厚人工清理;

d)基坑开挖达到基底标高后应立即浇灌100厚C10混凝土垫层;

e)摸板应采用钢摸板、多层胶合板模板,不得采用木模板,表面要平整光

滑,振捣应均匀;

f)杯口摸板不应抹润滑剂或放塑料等光滑的隔离层。

g)在安装柱子前杯口内和杯底面要打成麻面,麻点间距不超过30-50毫米,

麻点深度以露出粗骨为标准,泥土杂务要彻底清理,并用清水清洗,以

保证柱子和基础的可靠粘接。

h)基础混凝土养护期要超过28天或强度达到90%以上方可安装构架柱。

i)基坑开挖时应注意地质条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当与设计要求不符时,

应及时与设计代表取得联系,其处理措施征得设计代表同意后方可继续

施工;

j)操作地坪应采用广场砖、块石等美观、耐用的材料,基层材料应根据工艺专业要求,设置沥青混凝土或碎石垫层,满足跨步电压。

4.3设备支架方案及细部构造。

5.

6.水工部分

5.1技术方案

站内建一座生活水泵房,布置深井泵及生活供水。地下水经深井泵提升后

送入玻璃钢水箱内,经净化后的生活用水通过气压给水设备调压后,供给站内

生活给水系统。

排水系统采用生活污水和雨水分流排放的排水系统。在站区内分设生活污水管网、雨水管网。另设地下式污水处理设施及地下式排水泵房各一座。

主变压器消防采用SP合成型泡沫喷淋灭火系统,建筑物采用移动式灭火器消防。蓄电池室设自然进风、机械排风系统。主控制楼、保护小室及主变压器等处根据火灾特点设感温或感烟火灾探测器及警报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布置在主控制室内。火警可远传至控制中心。每个变压器采用双路火灾探测报警联动方式。双路火灾报警时,控制盘可自动联动SP合成型泡沫喷雾灭火系统灭火。

在电缆沟道至上部控制屏部分及电缆竖井采用防火胶泥封堵;电缆沟道在建筑物入口处设置防火隔断或防火门;电缆沟每隔100米及电缆支沟与主沟道的连接处均设置一道防火隔断,并且在防火隔断两侧电缆上涂刷不少于1.0米长的防火涂料。

5.2

5.3施工要求

a)

b)雨水口设置在路边,排水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管。室外管道均采用90

度带形混凝土基础;

c)卫生器具均应配置红外自动给水配件,给水配件均应选用不锈钢材质;

d)

e)卫生、给水器具、设备的采购、安装应满足设计及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位置可根据具体条件按设计要求选择较理想的安装位置;

f)

g)安装后应进行调试,并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h)设备使用说明书、保修证明、产品包装清单及附件应妥善保管,工程竣

工后统一交付运行单位;

i)卫生、给水器具、设备均按国产优质产品、中档以上水平考虑,并应

得到招标方的确认;

j)

k)在站区内排水系统未形成前应布置临时排水系统,禁止施工用水、场地雨水流入地下。临时排水系统距基础的距离不小于10m;

l)火灾报警控制系统应具有故障报警、火灾优先、自动巡检、时间显示、自动记录打印和记忆功能。

m)站区消防设施的报审工作由施工单位完成。

7.采暖通风部分

6.1技术方案

站区各建筑物采用防爆型、石英电暖气(外形与普通热水铝合金暖

气片相近)采暖,每个房间为一个控制单元。

蓄电池通风方式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排风机采用防腐防爆型,电机采用防爆型。

设置空调的房间包括主控制室、通信机房、保护小室及其它经常有人活动的房间。主控制楼采用集中空调,其它建筑物采用分体空调。

6.2 施工要求

a)采暖通风设备均应具备就地自动控制功能;

b)采暖通风设备的采购、安装应满足设计及产品说明书的要求,位置可根

据具体条件按设计要求选择较理想的安装位置;

c)设备的控制开关(如温控器等)应与室内照明开关集中布置;

d)

e) 安装后应进行调试,并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f)设备使用说明书、保修证明、产品包装清单及附件应妥善保管,工程竣

工后统一交付运行单位;

g)采暖、通风、空调设备均按国产优质产品、中档以上水平考虑,并应得

到招标方的确认;

8.其它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 110kV变电站电气 一次部分设计 前言 变电站(Substation)改变电压的场所。是把一些设备组装起来,用以切断或接通、改变或者调整电压。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输电和配电的集结点。主要作用是进行高底压的变换,一些变电站是将发电站发出的电升压,这样一方面便于远距离输电,第二是为了降低输电时电线上的损耗;还有一些变电站是将高压电降压,经过降压后的电才可接入用户。对于不同的情况,升压和降压的幅度是不同的,所以变电站是很多的,比入说远距离输电时,电压为11千伏,甚至更高,近距离时为1000伏吧,这个电压经

变压器后,变为220伏的生活用电,或变为380伏的工业用电。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化的持续迅速发展,对变电站的建设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110KV变电站一次系统的设计,其中针对主接线形式选择,母线截面的选择,电缆线路的选择,主变压器型号和台数的确定,保护装置及保护设备的选择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中,电气设备的选择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的选择和方法与计算,保护装置包括避雷器和避雷针的选择。其中分析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和原因,是为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目录 第1章原始资料及其分析 (4) 1原始资料 (4) 2原始资料分析 (6) 第2章负荷分析 (6) 第3章变压器的选择 (8) 第4章电气主接线 (11) 第5章短路电流的计算 (14) 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和条件 (14) 2短路电流的计算步骤和计算结果 (15) 第6章配电装置及电气设备的配置与选择 (18) 1 导体和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 (18) 2 设备的选择 (19) 结束语 (25)

变电站课程设计

变电站课程设计

第一章 主变的选择 1、1 设计概念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它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变电站的设计必须从全局利益出发,正确处理安全与经济基本建设与生产运行。近期需要与今后发展等方面的联系,从实际出发,结合国情采用中等适用水平的建设标准,有步骤的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并采用经验鉴定合格的新设备、新材料、新结构。根据需要与可能逐步提高自动化水平。 变电站电气主接线指变电站的变压器、输电线路怎样与电力系统相连接,从而完成输配电任务,变电所的主接线是电力系统接线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次主接线的设计将直接影响各个不同电压侧电气设备的总体布局,并影响各进出线的安装间隔分配,同时还对变电所的供电可靠性和电气设备运行、维护的方便性产生很大的影响。主接线方案一旦确定,各进出线间和电气设备的相对位置便固定下来,所以变电所的一次主接线是电气设计的首要部分。 1.2 初步方案选定 1. 2.1负荷分析计算 根据任务书可知初建变送容量MVA S 35001=,且预测负荷增长率%4=W 每年,所以有如下每年的负荷变化量。 MVA S 3501= MVA S W S 364350%)41(1)1(2=?+=+= 2)1(3W S +==1S 350%)41(2?+56.378=MVA 3 )1(4W S +=350%)41(13?+=S 702.393=MVA MVA S W S 450.409350%)41(1)1(544=?+=+= MVA S W S 829.425350%)41(1)1(655=?+=+= MVA S W S 862.442350%)41(1)1(766=?+=+= 576.460350%)41(1)1(877=?+=+=S W S MVA 1.2.2 主变压器台数、容量的确定 (1)台数的确定 根据变电站主变压器容量一般按5——10年规划负荷来选择。根据城市规划、负荷性质、电网结构等综合考虑确定其容量。对重要变电站,应考虑

500kV超高压变电站毕业设计

本设计为500kV超高压变电站,为枢纽变电所。500kV电压等级在我国电力网中是一个重要的等级。伴随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大,500kV超高压变电站在我国的电力网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设计以佳木斯电业局提供的负荷资料及相关要求为设计依据,目的是构建坚强的500kV电力网,实现北电南送,进而缓解南方用电压力。介绍了变电站的发展形势及针对不同主接线方式进行比较选择。变电站位于佳木斯市郊区,为 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首端变电站。工程规模主变容量为两组,一组容量为750千伏安。电气主接线中500kV出线8回,220kV出线4回,10kV出线3回。变电所总建筑面积3135平方米,主控楼建筑面积2764平方米。500kV变电所控制系统的特点是可靠性要求更高、被控制的对象多、控制对象的距离远、控制电缆用量大,要求自动化水平高和抗干扰问题突出。对其特点设计变电站,解决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变电站; 超高压; 500kV

500kV EHV substation design Abstract Th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that is designed this time is the key position transformer substation of 500kV. It is the hub of Substation. The grade of 500kV voltage is an important grade in the power network of our country. 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energy, 500kV EHV substation power network in China has an important role. The Jiamusi Electric Power Bureau designed to provide information and the load requirements for the design basis. Aim is to build a strong 500kV power grid, nortel to achieve Southern delivery, and ease the pressure on the South Side. Introduced the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substation and the main connection for different ways to compare options. Substation is located in the outskirts of the city of Jiamusi and in the first-side substation of a 500-kilovolt power transmission project. Scale divided into two main transformer capacities, a group of 750 kVA capacities. Main Electrical Wiring in 500kV round 8 times altogether, 220kV round 4 times altogether, 10kV round 3 times altogether. Substation total construction area is 3135 square meters,main building area of 2764 square meters 500 kV substation control system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er reliability requirements, the object of control, and control of the object distance and the amount of control cable, and require a high level of automation and anti-jamming problems. Substation design of its features to solve problems. Key words: Substation; EHV; 500kV

《220kV变电站电气部分初步设计》开题报告

电气与信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220kV变电站电气部分初步设计》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工业的腾飞,人们对能源利用的认识越来越重视。现在根据电力系统的发展规划,拟在某地区新建一座220KV的变电站。 本次设计是在掌握变电站生产过程的基础上完成的。通过它我不仅复习巩固了专业课程的有关内容,而且拓宽了知识面,增强了工程观念,培养了变电站设计的能力。同时对能源、发电、变电和输电的电气部分有个详细的概念,能熟练的运用有些知识,如短路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主接线的设计、导体电气设备的选择以及变压器的运行等。 二、文献综述 1 变电站的概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水平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电力系统在整个行业中所占比例逐渐趋大。现代电力系统是一个巨大的、严密的整体。各类发电厂、变电站分工完成整个电力系统的发电、变电和配电的任务。电力系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能源部门,而变电站的设计是电力工业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由于变电站的设计内容多,范围广,逻辑性强,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类型,不同性质负荷的变电站设计时所侧重的方面是不一样的。设计过程中要针对变电站的规模和形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它通过其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我国电力系统的变电站大致分为四大类:升压变电站,主网变电站,二次变电站,配电站。我国电力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对变电所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我们提高知识理解应用水平,认真对待。[1] 结合我国电力现状,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民生活供给充足、可靠、优质、廉价的电能,优化发展变电站,规划以220KV、110KV、10KV电压等级设计变电站。从我国目前部分地区用电发展趋势来看,新建变电站应充分体现出安全性、可靠

课程设计4: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及配电装置平面布置图的设计9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电力系统方向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 题目: 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及配电装置平面布置图的设计 指导教师:江静 电气主接线及配电装置平面布置图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 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及配电装置 平面布置图的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 使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初步掌握部分工程设计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二、题目: 110kV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 三、已知资料 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有关单位的决定新建1座降压变电气。原始资料:1变电所的建设规模 ⑴类型:降压变电气 ⑵最终容量和台数:2×31500kV A:年利用小时数:4000h。 2电力系统与本所连接情况 ⑴该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一般性终端变电所; ⑵该变电所联入系统的电压等级为110kV,出线回路数2回,分别为18公里与电力 系统相连;25公里与装机容量为100MW的水电站相连。 ⑶电力系统出口短路容量:2800 MV A; 3、电力负荷水平 ⑴高压10 kV负荷24回出线,最大输送2MW,COSΦ=0.8,各回出线的最小负荷 按最大负荷的70%计算,负荷同时率取0.8,COSΦ=0.85,Tmax=4200小时/年; ⑵24回中含预留2回备用; ⑶所用电率1% 4、环境条件 该所位于某乡镇,有公路可达,海拔高度为86米,土壤电阻系数Р=2.5×104Ω.cm,土壤地下0.8米处温度20℃;该地区年最高温度40℃,年最低温度-10℃,最热月7月份其最高气温月平均34.0℃,最冷月1月份,其最低气温月平均值为1℃; 年雷暴日数为58.2天。 四、设计内容

1、设计主接线方案 ⑴确定主变台数、容量和型式 ⑵接线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佳方案 ⑶确定所用变台数及其备用方式。 2、计算短路电流 3、选择电气设备 4、绘制主接线图 5、绘制屋内配电装置图 6、绘制屋外配电装置平断面图 五、设计成果要求 1、设计说明书1份 编写任务及原始资料 ⑴编写任务及原始资料 ⑵确定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和型式 ⑶确定主接线方案(列表比较) ⑷计算短路电流(包括计算条件、计算过程、计算成果) ⑸选择高压电气设备(包括初选和校验,并列出设备清单)。 2、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图1份 采用75×50 cm方格纸,图形符号必须按国家标准符号绘制,并有图框和标签框,字体采用仿宋体字,用铅笔绘图和书写。接线按单线图绘制,仅在局部设备配置不对称处绘制三线图,零线绘成虚线。在主母线位置上注明配电装置的额定电压等级,在相应的方框图上标明设备的型号、规范。 3、屋内10kV配电装置图1份 采用75×50 cm方格纸,图形符号必须按国家标准符号绘制,并有图框和标签框,字体采用仿宋体字,用铅笔绘图和书写。该图应能显示开关柜的排列顺序、各柜的接线方案编号、柜内的一次设备内容(数量的规格)及其连接,设备在柜内的大致部位,以及走廊的大致走向等。 4、屋外110kV配电装置平断面图1份 采用75×50 cm方格纸,图形符号必须按国家标准符号绘制,并有图框和标签框,字体采用仿宋体字,用铅笔绘图和书写。该图应能显示各主要设备的布置位置及走廊的大致走向等。 5、编制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 六、日程安排 第一天:布置任务、介绍电气设备选择 第二天:电气主接线最佳方案的确定 第三天:短路电流计算 第四、五天:电气设备选择 第六天:绘制电气主接线图 第七天:绘制10kV配电装置订货图

课程设计(变电所)(1)

变电所设计任务书(1) 一、题目220KV区域变电所设计 二、设计原始资料: 1、变电所性质: 系统枢纽变电所,与水火两大电力系统联系 2、地理位置: 本变电所建于机械化工区,直接以110KV线路供地区工业用户负荷为主。 3、自然条件: 所区地势较平坦,海拔800m,交通方便有铁,公路经过本所附近。最高气温十38o C 最低气温-300C 年平均温度十100C 最大风速20m/s 覆冰厚度5mm 地震裂度<6级 土壤电阻率<500Ω.m 雷电日30 周围环境较清洁、化工厂对本所影响不大 冻土深度1.5m 主导风向夏南,冬西北 4、负荷资料: 220KV侧共4回线与电力系统联接 110KV侧共12回架空出线,最大综合负荷

10KV 侧装设TT —30-6型同期调相机两台 5.系统情况 设计学生: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 完成设计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

变电所设计任务书(2) 一、题目220KV降压变电所设计 二、设计原始资料 1.变电所性质: 本所除与水、火两系统相联外并以110及10KV电压向地方负荷供电2.地理位置: 新建于与矿区火电厂相近地区,并供电给新兴工业城市用电 3.自然条件; 所区地势较平坦,海拔600m,交通方便有铁、公路经过本所附近 最高气温十400C 最低气温—250C 年平均温度十150C 最大风速_20m/s_ 覆冰厚度10mm 地震裂度_6级 土壤电阻率>1000Ω·m 雷电日___40__ 周围环境_空气清洁_建在沿海城市地区,注意台风影响 冻土深度1·0m 主导风向夏东南风、冬西北风 4·负荷资料: 220KV侧共3回线与电力系统联接

500KV变电站主变压器保护的设计

青岛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The Design of Protecting the Main Transformer in 500KV Substation

摘要 在本篇设计中,我选择了纵联差动保护作为变压器的主保护,还选择了瓦斯保护作为变压器油箱内发生故障时的主保护。而变压器的后备保护,我选择的是过电流保护。 首先介绍了主变压器保护的重要性及其保护的发展历史,然后详细地介绍了此篇设计所采用的三种保护措施,主要内容有:纵联差动保护、瓦斯保护和过电流保护。最后对主变压器保护进行了总结及对在我做毕业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的人的致谢。 关键词主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瓦斯保护过电流保护 Abstract In this design, I chose the longitudinal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as the main protection of transformer, also chose the gas protection when fault occurs as in the oil tank of the transformer main protection. But the transformer backup protection, I choose the overcurrent protection. First introduced the main transformer protect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then introduces in detail the design by the use of three kinds of protective measures, main content has: longitudinal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gas protection and overcurrent protection. At the end of the main transformer protection are summarized and doing in my graduation thesis in the process of people helped me thank you. Keywords main transformer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gas protection over current protection

Kv变电站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一、前言 (2) 1、设计内容:(原始资料16) (2) 2、设计目的 (2) 3、任务要求 (3) 4、设计原则、依据 (3) 原则:. (3) 5、设计基本要求 (3) 二、原始资料分析 (3) 三、主接线方案确定 (4) 1 主接线方案拟定 (4) 2 方案的比较与最终确定 (5) 四、厂用电(所用电)的设计 (5) 五、主变压器的确定 (6) 六、短路电流的计算 (7) 七、电气设备的选择 (8) 八、设计总结 (11) 附录 A 主接线图另附图 (12) 附录 B 短路电流的计算 (12) 附录C :电气校验 (15)

、尸■、■ 前言 1、设计内容:(原始资料16) 1)待设计的变电站为一发电厂升压站 (2)计划安装两台200MW汽轮发电机机组 发电机型号:QFSN-200-2 U e=15750V cos =0.85 X g=14.13% P e=200MW (3)220KV出线五回,预留备用空间间隔,每条线路最大输送容量200MVA T max=200MW (4)当地最高温度41.7 C,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32.5 C,最低温度-18.6 C, 最热月地面下0.8米处土壤平均温度25.3 C。 (5)厂用电率为8%厂用电电压为6KV发电机出口电压为15.75KV。 6)本变电站地处8度地震区。 7)在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下,系统阻抗值为0.054。 (8)设计电厂为一中型电厂,其容量为2X 200 MW=40MW最大机组容量200 MW 向系统送电。 (9)变电站220KV与系统有5回馈线,呈强联系方式。 2、设计目的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是在学习电力系统基础课程后的一次综合性训练,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达到: 1)巩固“发电厂电气部分” 、“电力系统分析”等课程的理论知识。 2)熟悉国家能源开发策略和有关的技术规范、规定、导则等。 3)掌握发电厂(或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内容。 4)学习工程设计说明书的撰写。 (5)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和实际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

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 摘要 继电保护是电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作用是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迅速 地有选择地将故障设备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保证系统的其余部分快速恢复正常运行; 当发生不正常工作情况时,迅速地有选择地发出报警信号,由运行人员手工切除那些继续运行会引起故障的电气设备。可见,继电保护对保证电网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阻止故障的扩大和事故的发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合理配置继电保护装置,提高整定和校核工作的快速性和准确性,对于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是继电保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不同的部门其整定计算 的目的是不同的。对于电网,进行整定计算的目的是对电网中已经配置安装好的各种继电保护装置,按照具体电力系统的参数和运行要求,通过计算分析给出所需的各项整定值,使全网的继电保护装置协调工作,正确地发挥作用。因此对电网继电保护进行快速、准确的整定计算是电网安全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短路电流,电路配置 目录 0 摘 要 .................................................................... 第一章电网继电保护的配置 ............................................... 2 1.1 电网继电保护的作 用 .................................................. 2 1.2 电网继电保护

的配置和原理 ............................................ 2 1.3 35kV线 路保护配置原则 ................................................ 3 第二章3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2.1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与基本任务及步骤 . (3) 2.2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研究与发展状况 .................................... 4 第三章线路保护整定计 算 ................................................. 5 3.1设计的原始材 料分析 ................................................... 5 3.2 参数计 算 ............................................................ 6 3.3 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 .................................................. 7 总结 .. (9) 1 第一章电网继电保护的配置 1.1 电网继电保护的作用 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类型的故障和不正常运行方式,这些都可 能在电网中引起事故,从而破坏电网的正常运行,降低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严重的将直接破坏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事故。为此,在电网运行中,一方面要采取一切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消除或减小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当故障 一旦发生时,应该迅速而有选择地切除故障元件,使故障的影响范围尽可能缩小,这一任务是由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来完成的。电网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在于: 1(有选择地将故障元件从电网中快速、自动切除,使其损坏程度减至最轻,并 保证最大限度地迅速恢复无故障部分的正常运行。 2(反应电气元件的异常运行工况,根据运行维护的具体条件和设各的承受能 力,发出警报信号、减负荷或延时跳闸。

220KV变电站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引言 随着经济的腾飞,电力系统的发展和负荷的增长,电力网容量的增大,电压等级和综合自动化水平也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新电力设备日新月异,该地原有变电所设备陈旧,占地较大,自动化程度不高,为满足该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电网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对变电所的设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建设新的变电所,采用先进的设备,使其与世界先进变电所接轨,这对提高电力网的供电可靠性,降低线路损耗,改善电能质量,增加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绪论 由于经济社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网容量的增大,电压等级的提高,综合自动化水平的需求,使变电所设计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除了常规变电所之外,还出现了微机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变电所和无人值班变电所等。目前,随着我国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革工作的开展,对变电所设计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1.1 我国变电所发展现状 变电技术的发展与电网的发展和设备的制造水平密切相关。近年来,为了满足经济快速增长对电力的需求,我国电力工业也在高速发展,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建成的500kV变电所有近200座,220kV变电所有几千座;500kV电网已成为主要的输电网络,大经济区之间实现了联网,最终将实现全国联网。电气设备的制造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都有了较大的改进。除空气绝缘的高压电气设备外,GIS、组合化、智能化、数字化的高压配电装置也有了新的发展;计算机监控微机保护已经在电力系统中全面推广采用;代表现代输变电技术最高水平的750kV直流输电,500kV交流可控串联补偿也已经投入商业运行。我国电网供电的可靠性近年来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发达国家连续发生严重的电网事故的同时,我国电网的运行比较稳定,保证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1.2 变电所未来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220kV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新疆农业大学机械交通学院 《发电厂电气设备》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 220kV/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22班 学号: 123736211 学生姓名:孔祥林 指导教师:李春兰艾海提·塞买提 时间: 2015年12月

目录 概述 (1) 1.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1) 1.1主接线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1) 2 主要电气器件选择汇总表 (2) 3短路电流的计算 (2) 3.1短路电流 (2) 3.1.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2) 3.2 各回路最大持续工作电流 (3) 3.3短路电流计算点的确定 (3) 3.3.1 当K1点出现短路时 (5) 3.3.2当K2点出现短路时 (6) 4电保护分类及要求 (7) 5电力继电器继电保护 (8) 5.1电力变压器故障及不正常运行状态 (8) 5.2 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的配置原则 (8) 6选用变压器继电保护装置类型 (9) 7选用的母线继电保护装置类型 (9) 8各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 (10) 8.1变压器纵差保护整定计算及其校验 (10) 8.1.1差动继电器的选型 (10) 8.1.2纵差动保护的整定计算 (10) 8.1.3差动保护灵敏系数的校验 (11) 8.2变压器过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 (12) 8.2.1 DL-21CE型电流继电器 (12) 8.2.2过电流保护整定原则 (12) 8.2.3过电流保护整定的动作时限器 (13) 8.2.4保护装置的灵敏校验 (13) 8.2.5过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13) 8.3过负荷保护 (15) 8.4变压器一次侧零序过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 (15) 8.4.2 DS-26E型时间继电器 (15) 8.4.2零序电流的整定计算 (16) 9防雷保护 (17) 10心得体会 (17) 参考文献: (18)

500kv变电站设计

500k v变电站的设计 摘要 变电站是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1]本次毕业设计针对500kV变电站的特点,以电气设计部分为核心,通过分析拟建变电站的进出线方向和负荷等原始资料,从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其他方面的考虑,确定电气主接线方式,主变压器的容量、数量的确定,负荷分析及计算,以及短路电流的计算和变电所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等),并在选择时对电气设备进行了必要的计算和校验。同时,针对本次设计,完成相应图纸的绘制。[1][2] 关键词:变电站;短路电流;电力系统 ABSTRACT Substation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power system, it directly influences the whole power system safe and economic operation of the power plant and the user, is the intermediate link, plays a role in trans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ity. The graduation design for 500kV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bstation, electrical design as the cor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ubstation and the orientation of a line and load data from the original, reliability, safety, economic and other aspects to consider, determine the main electrical wiring mode. Mainly from the main transformer capacity, quantity determination, load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and the short 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 and substation main electrical equipment selection ( including circuit breaker, isolating switch, transformer and so on ), and the choice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is necessary to calculate and check.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complete the drawing. Key words: Substation;Short circuit current;Power system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 1 前言 (1) 2负荷统计及计算 (2) 2.1 负荷统计 (2) 2.2 负荷计算 (2) 3 主变压器及电气主接线的选择 (3) 3.1 主变压器的选择 (3) 3.2 主接线的设计 (4) 4短路计算 (7) 4.1 短路电流计算 (7) 4.2 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 (7)

(完整word版)110KV变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成绩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110/10kV变电所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发电厂电气部分 院(系、部、中心)电力工程学院 专业继电保护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李伯雄 设计起止时间: 11年 11月 21日至 11年 12 月 2日

目录 一、对待设计变电所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所供用户的分 析 (1) 二、选择待设计变电所主变的台数、容量、型式 (1) 三、分析确定高、低压侧主接线及配电装置型式 (3) 四、分析确定所用电接线方式 (6) 五、进行互感器配置 (6) 六.短路计算 (9) 七、选择变电所高、低压侧及10kV馈线的断路器、隔离开关 (10) 八、选择10kV硬母线 (13)

一、对待设计变电所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所供用户的分析 1.1、待设计变电所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1.1.1 变电所的分类 枢纽变电所、中间变电所、地区变电所、终端变电所 1.1.2 设计的C变电所类型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从图中看,我设计的C变电所属于终端变电所。 1.1.3 在系统中的作用 终端变电所,接近负荷点,经降压后直接向用户供电,不承担功率转送任务。电压为110kV及以下。全所停电时,仅使其所供用户中断供电。 1.2、所供用户的分析 1.2.1 电力用户分类、对供电可靠性及电源要求 (1)I类负荷。I类负荷是指短时(手动切换恢复供电所需的时间)停电也可能影响人身或设备安全,使生产停顿或发电量大量下降的负荷。I类负荷任何时间都不能停电。对接有I类负荷的高、低压厂用母线,应有两个独立电源,即应设置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并应能自动切换;I类负荷通常装有两套或多套设备;I类负荷的电动机必须保证能自启动。 (2)II类负荷。II类负荷指允许短时停电,但较长时间停电有可能损坏设备或影响机组正常运行的负荷。II类负荷仅在必要时可短时(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停电。对接有II类负荷的厂用母线,应有两个独立电源供电,一般采用手动切换。 I类、II类负荷均要求有两个独立电源供电,即其中一个电源因故停止供电时,不影响另一个电源连续供电。例如,具备下列条件的不同母线段属独立电源:①每段母线接于不同的发电机或变压器;②母线段间无联系,或虽然有联系,但其中一段故障时能自动断开联系,不影响其他段供电。所以,每个I类、II 类负荷均应由两回接于不同母线段的馈线供电。 (3)III类负荷。III类负荷指较长时间(几小时或更长时间)停电也不致直接影响生产,仅造成生产上的不方便的负荷。III类负荷停电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必要时可长时间停电。III类负荷对供电可靠性无特殊要求,一般由一个电源供电,即一回馈线供电。 1.2.2 估算C变电所的回路数目 根据上述要求,重要负荷(I类、II类)比例是55%,重要负荷需用双回线,每回10kV馈线输送功率1.5~2MW,经计算,高压侧回路数为2,低压侧回路数为18÷1.5=12。

110KV变电站课程设计范例(本科课设)

《发电厂电气部分》 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二○年月日

目录(二号字体) 1.课程设计目的 (2) 2.110KV变电站设计题目和要求 (2) 3 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型式的选择 (3) 4 电气主接线方案的确定 (4) 5所用电设计 (8) 6短路电流的计算 (9) 7电气设备的选择 (12)

1课程设计目的 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计的首要部分,也是构成电力系统的主要环节,而电气设备的选择是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次课设通过110/10kv变电站的设计,对变压器选择,限制短路电流的方法进行分析,通过对电气主接线经济性,灵活性,可靠性的分析,选出最优方案。 2 110KV变电站设计依据和要求 2.1依据 根据设计任务书下达的任务和原始数据设计。 2.2设计内容 为了满足该县负荷发展及电网电力交换的需要,优化该县的电网结构,拟在县城后山设计建设一座110/10的降压变电所,简称110kV变电所。 2.3电力系统概述 本变电所与电力系统联系 1、

说明 110kV变电所通过两回110kV线路接至该变电所,再与电力系统相连。这里将S 取为 j 100MVA,系统侧提供短路电流为22.17kA;按供电半径不大于5kM要求,110kV线路长度定为4.8kM。 110kV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1、根据110kV变电所与系统联系的情况,该变电站属于终端变电所。 2、110kV变电所主要供电给本地区用户,用电负荷属于Ⅱ类负荷。 2.4 110kV变电所各级电压负荷情况分析 2.4.1供电方式 110kV侧:共有两回进线,由系统连接双回线路对110kV变电所供电。 10kV侧:本期出线6回,由110kV变电所降压后供电。 2.4.2负荷数据 1、全区用电负荷本期为27MW,共6回出线,每回按4.5MW计; 远期50MW,14回路,每回按3.572MW设计; 最小负荷按70%计算,供电距离不大于5kM。 =4250小时/年。 2、负荷同时率取0.85,cosφ=0.8,年最大利用小时数T max 3、所用电率取0.1%。 2.4 110kV变电所的自然条件 2.4.1 水文条件 1、海拔80M 2、常年最高温度40.3℃ 3、常年最低温度1.7℃ 4、雷暴日数——62日/年 5、污秽等级为3级 2.4.2 所址地理位置与交通运输情况 地理位置不限制,交通便利。

220kV变电站设计

引言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的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 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设计是根据毕业设计的要求,针对220/60KV降压变电所毕业设计论文。本次设计主要是一次变电所电器部分的设计,并做出阐述和说明。论文包括选择变电所 的主变压器的容量、台数和形式,选择待设计变电所所含有的各种电气设备及其各 项参数,并且通过计算,详细的校验了公众不同设备的热稳定和动稳定,并对其选 择进行了详尽的说明。同时经过变压器的选择和变电所所带负荷情况,确定本变电 所电气主接线方案和高压配电装置及其布置方式,同时根据变电所的电压等级及其 在电力网中的重要地位进行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规划设计,最后通过对主接线形 式的确定及所选设备的型号绘制变电所的断面图、平面图、和继电保护原理图,同 时根据所绘制的变电所平面图计算变电所屋外高压配电装置的防雷保护,并绘制屋 外高压配电装置的防雷保护图。

第一篇毕业设计说明书 1 变电所设计原始资料 1.1 设计的原始资料及依据 (1) 待设计变电所建成后主要向工业用户供电,电源进线为220KV两回进线,电压等级为220/60KV。 (2) 变电所地区年平均温度14℃,最高温度36℃,最低温度-20℃。 (3) 周围空气无污染。 (4) 出线走廊宽阔,地势平坦,交通方便。 (5) 变电所60KV负荷表: (重要负荷占总负荷的80%,负荷同时率为0.7,线损率5%,Tmax=5600小时) 表1.1 变电所60kV负荷表 序号负荷名称最大负荷(KW)功率 因数出线 方式 出线 回路数 附注 近期远期 1 建成机械厂18000 25000 0.95 架空 2 有重要负荷 2 化肥厂8000 10000 0.95 架空 2 有重要负荷 3 重型机械厂10000 13000 0.95 架空 2 有重要负荷 4 拖拉机厂15000 20000 0.9 5 架空 2 有重要负荷 5 冶炼厂10000 15000 0.95 架空 2 有重要负荷 6 炼钢厂12000 18000 0.95 架空 2 有重要负荷 (6)电力系统接线方式如图所示: 图1.1 电力系统接线方式图 系统中所有的发电机均为汽轮发电机,送电线路均为架空线,单位长度正序电抗为0.4欧姆/公里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课程设计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110kV变电站电气 一次部分设计 前言 变电站(Substation)改变电压的场所。是把一些设备组装起来,用以切断或接通、改变或者调整电压。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输电和配电的集结点。主要作用是进行高底压的变换,一些变电站是将发电站发出的电升压,这样一方面便于远距离输电,第二是为了降低输电时电线上的损耗;还有一些变电站是将高压电降压,经过降压后的电才可接入用户。对于不同的情况,升压和降压的幅度是不同的,所以变电站是很多的,比入说远

距离输电时,电压为11千伏,甚至更高,近距离时为1000伏吧,这个电压经变压器后,变为220伏的生活用电,或变为380伏的工业用电。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化的持续迅速发展,对变电站的建设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110KV变电站一次系统的设计,其中针对主接线形式选择,母线截面的选择,电缆线路的选择,主变压器型号和台数的确定,保护装置及保护设备的选择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中,电气设备的选择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的选择和方法与计算,保护装置包括避雷器和避雷针的选择。其中分析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和原因,是为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目录 第1章原始资料及其分析 (4) 1原始资料 (4) 2原始资料分析 (6) 第2章负荷分析 (6) 第3章变压器的选择 (8) 第4章电气主接线 (11) 第5章短路电流的计算 (14) 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和条件 (14) 2短路电流的计算步骤和计算结果 (15) 第6章配电装置及电气设备的配置与选择 (18) 1 导体和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 (18)

500KV变电站毕业设计的设计正文

摘要 本毕业设计是500kV(500/220/35)变电站工程电气部分初步设计。其中500kV、220kV侧采用 GIS方案,为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一次性满足远期负荷的要求,按照远期负荷规划进行设计建设,从而保证变电站能够长期可靠供电。 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综合所学专业知识及变电站设计相关书籍的有关内容,设计过程中完成了主变选择、电气主接线的拟定、短路计算、电气设备选择、配电装置的规划、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规划和防雷保护的规划等主要工作。并且绘制了一套电气图纸(电气主接线图、平面布置图、配电装置断面图)。 关键词 500kV变电站 GIS方案电气主接线配电装置 Abstract This graduate design thesis is a (500/220/35 )kV a declining to press to change to give or get an electric shock an electricity parts of first steps design. For the sake of dependable that guarantee the power supply with a request that contented long-term burthen, carries according to the forward the programming proceeding design developments, from but guarantee to change to give or get an electric shock can long-term dependable power supply. According to requirements of design task,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learned and the "Substation Design" and related books, the design process to complete the main lining sele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main power, short circuit calculations, electrical equipment selection, power distribution equipment planning, relay protection and automatic protection devices and mine planning for planning major work. And draw a set of electrical drawings (electrical main wiring diagram, with a total floor plan, power distribution unit cross section). Key words:500kV substation GIS scheme main electrical connection power distribution equipm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