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及其残留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性影响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农药在防治病虫害,去除杂草,控制人畜传染病,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农药的发明和使用无疑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但随着农药的大量及不合理地使用,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对人类健康造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露出来I 1 - 3 1 。
我国是农业大国,为确保农业丰收,每年约有 2 l万t近 4 0 0种农药加工成 1 0 0 0多种剂型施于农作物,居世界首位,由于使用农药每年减少了 1 5%左右的农产品损失。
但农药使用量及品种的不断增加,加之有些农药不易分解,如六六六, D DT等,使农作物、畜禽、水产等动植物体内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通过食物链、富集作用,危害人体的生命健康与食品安全。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在致癌因素中,环境因素约占8 0 %;在环境因素中,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约占8 0 %;而在有毒化学物质中,有毒有机物( 主要为农药) 约占9 5 %以上I 4 j 。
由于历史、经济和技术的原因,目前我国高毒农药产量占相当大的比例,品种也比较多,主要是杀虫剂、杀鼠剂和杀菌剂。
与我国目前农药使用状况极不相适应的是食品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缺乏和监测技术落后的现状。
到 1 9 9 9年我国正式颁布的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L 5 只有 3 3个,包括 6 6种农药,与目前使用近 4 0 0种农药的现状相差很远。
1 农药残留的类型农药残留指使用农药后残留于生物体,农副产品和环境中的微量农药及其有毒的代谢物的总量l 6 J 。
研究农药残留的成分和数量及其对人、畜、其他生物和环境可能造成的毒害和污染,目的是通过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以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及对人畜和生态等的不良影响。
1 .1 有机氯农药六六六( 六氯环己烷) , D DT( 对氯苯基三氯乙第一作者: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 2 0 0 5 0 3 0 4。
改回日期: 2 0 0 5 0 5 1 0 8 0 I I 一! 鱼! ! ! ! 烷) ,三氯杀螨醇等为常用的有机氨农药。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化学物质,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提高作物产量。
然而,随着农药的广泛使用,农药残留在食品中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本文将就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进行探讨。
农药残留的来源农药残留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对作物、土壤和环境的喷洒使用。
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保证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农民会根据作物生长的需要定期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然而,由于农药的特性以及使用方法不当等原因,导致部分农药无法完全降解或清除,最终残留在作物表面或内部。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1. 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食品中存在的农药残留可能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部,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长期摄入含有农药残留的食品可能导致慢性中毒,引发各种健康问题,如免疫系统紊乱、内分泌失调等。
尤其是对于孕妇、婴幼儿等易受伤害群体来说,更需要警惕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对健康带来的潜在危害。
2. 环境污染除了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外,农药残留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当农药残留进入土壤、水源等环境中时,不仅会影响土壤质量和生态平衡,还可能危及水资源安全。
长期大量使用农药还可能导致土壤退化、水源污染等环境问题。
3. 食品质量下降食品中存在大量的农药残留会影响食品的质量和口感。
一方面,过多的农药残留会改变食材本身的味道和营养成分;另一方面,在加工过程中,含有农药残留的食材可能会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有害物质,从而降低食品的品质。
如何减少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1. 合理使用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应该合理选择适合作物和病虫害类型的农药,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用。
避免滥用、过量使用农药是减少农药残留的有效途径。
2. 定期监测检测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的监测检测机制,对市场上流通的食品进行定期抽样检测,确保食品中农药残留量在安全范围内。
同时,消费者也可以通过选择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方式来减少摄入含有农药残留的食品。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与控制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与控制农药残留是近年来众多食品安全问题中备受关注的一项。
由于农药的广泛使用以及不当施用和管理,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成为了食品安全的一大隐患。
本文将探讨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以及目前的控制措施。
一、农药残留的影响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农药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许多农药被认为具有潜在的致癌、神经毒性、内分泌干扰和生殖毒性等作用,长期摄入这些含有农药残留的食品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农药残留会对环境造成长期污染。
农药的使用不仅会对作物本身产生影响,还会对土壤、水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长期积累的农药残留会对生态系统带来威胁,破坏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最后,农药残留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挑战。
当农作物长期暴露于农药的使用中,不仅对土壤资源造成负担,还会导致农作物的抗性增强,从而降低农药的效果,使得农作物更容易受到害虫和病害的侵袭。
二、农药残留的控制措施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各国纷纷采取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来减少农药残留。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控制措施:1. 加强农药使用管理。
不合规的农药使用是农药残留问题的根源之一,因此,完善并执行科学的农药使用管理规定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农药使用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的农药使用水平和安全性。
2. 提高检测监控水平。
建立健全的农药残留监测系统,对农产品进行定期抽检和检测,以保证市场上农产品的安全性。
发现农药残留超标的产品,应及时下架或销毁,并对生产和经营环节进行追责。
3. 鼓励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
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是减少农药残留的有效途径。
通过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采用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技术,可以降低农药残留的风险。
4. 提升消费者意识。
消费者应增强自身的食品安全意识,选择安全食品,关注食品标签上的农药残留限量等信息,避免长期摄入农药残留超标的食品。
5. 强化监管和法律规范。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药市场的监管,规范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农药残留对环境与食品安全的影响

农药残留对环境与食品安全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环境保护的重视,农药残留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农药作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无疑对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潜在的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
本文将探讨农药残留对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影响,并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农药残留对环境的影响1. 土壤污染:农药一旦进入土壤,会在土壤中逐渐积累,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农药的生物降解速度慢,会导致土壤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2. 水体污染:农药在农田中的使用,往往会导致农药通过土壤渗漏或冲积进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
大量使用农药会破坏水体中底栖动物的生存环境,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影响,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3. 生物多样性减少:农药残留对非靶标生物产生毒害作用,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农药对蜜蜂等传粉昆虫的影响会导致农作物的传粉效率下降,进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二、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1. 食品中农药残留超标:农药残留超标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食品安全。
过量的农药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如致癌、致畸等。
2. 食品链累积:农药在农田中的使用,使得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无法避免。
一些高毒性农药的使用会导致食品链中农药的累积现象,使得人们摄入更多的农药。
3. 农药抗性产生:长期大量使用农药会导致农害产生抗性,进而需要使用更多的农药来控制害虫,形成恶性循环。
这不仅会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还会加剧食品中农药残留问题。
三、解决农药残留问题的方案1. 推广有机农业:有机农业以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为原则,采用自然生态等方式来保护作物免受害虫病害的侵害。
推广有机农业有助于减少对农药的依赖,降低农药残留问题的风险。
2. 加强农药使用管理:建立健全农药使用登记和追溯制度,加强农药使用的监管,规范农药使用行为。
加强对农药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超标农药残留问题。
3. 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推广使用生物防治技术,如昆虫性天敌、微生物制剂等,通过利用生物学的原理来控制农害,降低对农药的依赖性,减少农药残留问题。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在农业生产中,农药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可有效控制病虫害,提高作物产量。
然而,过度或不正确使用农药可能导致农产品中存在残留物,这对食品安全带来了潜在威胁。
本文将探讨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一、农药残留的来源及影响农药残留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 生产过程中的农药使用:农民在作物生长期间使用农药来控制病虫害。
如果农药使用不当,如过量使用、使用不适当的农药类型或在禁止使用的阶段使用农药,就会导致农产品残留农药。
2. 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农药接触: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农药,尤其是在不正确储存或运输条件下,例如在容易受污染的环境中进行运输。
3. 加工过程中的农药残留:对农产品进行加工时,如果未完全清除残留的农药,就会导致加工食品中存在农药残留。
食品中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慢性中毒:长期摄入含有农药残留的食品,可能导致慢性中毒。
农药中的化学成分可能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产生潜在的危害。
2. 呼吸系统问题:农药残留也可能导致空气中的污染,从而对呼吸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农民等从事农药施用工作的人员容易受到农药残留的影响。
3. 环境污染:农药的残留会渗入土壤和水源中,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这可能导致土壤质量下降、水源污染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
二、应对农药残留的措施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减少农药残留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应对措施。
1. 加强监管和标准制定:政府部门应制定更加严格的农药残留标准,监测和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水平。
同时,对违规使用农药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以减少农药残留的发生。
2. 促进有机农业发展:有机农业可以减少对农药的依赖,通过采用自然的农业管理方法来控制病虫害。
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以扩大有机农业的规模。
3. 消费者教育:提高消费者对农药残留问题的认识和意识,鼓励消费者选择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
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

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农药残留问题是食品安全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农药的使用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保护作物免受病虫害侵害的作用,但过量或不合理使用农药可能导致农药残留,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体健康带来风险。
本文将讨论农药残留的原因、影响以及如何保障食品安全。
一、农药残留的原因农药残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1. 不合理使用:农民在种植时,为了追求高产高效,可能会滥用农药,使用超过推荐剂量或者使用不适当的农药。
这使得农作物吸收了过量的农药,并在农产品中残留下来。
2. 不正确施药时间:农作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农药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如果农民在不正确的时间使用农药,可能会导致残留问题,同时也会增加农药的浪费。
3. 农药的潜蓄性:一些农药在作物中具有潜蓄性,即施药后会在植物体内慢慢积累,随着时间的推移,农药残留程度逐渐增加。
二、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长期慢性毒性:一些农药在食物中长期积累,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慢性毒性,引发慢性疾病,如癌症、神经系统疾病等。
2. 儿童健康风险:儿童对农药的敏感性比成人更高,他们的身体对农药的代谢能力较弱,因此更容易受到农药残留的影响,可能导致儿童健康问题。
3. 环境污染:农药残留不仅影响人体健康,还会污染土壤和水源,对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三、保障食品安全的措施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减少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措施:1. 加强农药使用管理:加强对农民的农药使用指导,提供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引导农民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加强对农田的监测和检测。
2. 推广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一种无化学农药或无残留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农药使用,从根本上降低农药残留问题。
3. 加强法规和标准制定:加强对农药残留的监管,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监测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情况,并对超标的产品进行处理,确保食品安全。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对策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不过,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为了降低病虫害、增加农业生产,农场主经常使用农药,这种农药能满足农户的需要,但如果农药的残留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文章简要地阐述了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危害,以及减少农药残留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农药残留;食品安全;影响;对策引言:近年来,我国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对人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这样的环境下,政府和公众对食品安全和农药的问题非常关注。
同时也让农民有一种责任感,把农药的用量降到最低。
要采取科学的方法,采取一定的措施,把农药的用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并从根本上保证农药的安全使用。
要想有效地控制农药残留,确保食品的安全,就必须通过一套科学、有效的措施来确保农药的安全。
一、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一)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影响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有害生物的侵袭,目前,拟除虫菊酯是一种很好的控制农药,应用范围很广。
不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性质比较稳定,而且分解的速度并不快,所以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为了降低拟除虫菊酯的用量,世卫组织和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都对农药残留进行了严格的控制。
拟除虫菊酯是一种杀虫剂,可以直接喷洒在水果和粮食上,如果使用了氰戊菊酯、氯氰菊酯等高毒性农药,这些农药会附着在果实表面。
如果超过了标准,人体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还会引起神经紊乱、皮肤刺激等症状[1]。
(二)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影响有机磷是一种有毒的杀虫剂和一种神经毒性物质,一般情况下,会引起神经传递素乙酰胆碱的积累,从而引起神经瘫痪。
轻度的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呼吸瘫痪,严重时可致人于死地,造成严重后果。
目前,高浓度的甲胺磷、对硫磷等农药已被禁用,而马拉硫磷等低毒农药仍被广大种植户广泛应用,严重影响了粮食安全。
农药残留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防范

农药残留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防范近年来,农药残留物对食品安全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农药残留物是指在农产品中残留的农药成分或其代谢产物。
这些农药残留物不仅对人体健康构成一定的危害,还可能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加强对农药残留物的防范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关于农药残留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防范的详细步骤:1. 影响:- 给人体健康带来风险:农药残留物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慢性毒性、致癌性、神经毒性等危害。
- 破坏生态平衡:农药残留物可能对土壤、水源和生态系统造成污染,破坏自然生态平衡。
2. 防范:- 选择安全的农药:在农业生产中,选择安全性高、毒性低、环境友好的农药,减少农药残留物的风险。
- 合理使用农药:按照农药使用说明,合理使用农药,避免超量使用或频繁施用,从而减少农药残留物的残留量。
- 强化农药管理:建立健全农药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监管制度,加强对农药市场的监测与管理,杜绝假冒伪劣农药的流通。
- 推广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能够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从根本上减少农药残留物的风险。
-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于农药残留物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增强人们的安全意识。
3. 控制措施和政策:- 建立农产品农药残留物监测体系:完善监测手段和技术,建立健全农产品农药残留物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掌握农药残留物的情况。
- 设立农药残留物标准:制定并执行农产品农药残留物的限量标准,对超标产品进行禁售或追责。
-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力度,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检查与抽检,确保市场上流通的产品符合质量安全标准。
通过以上的防范措施和政策,可以有效减少农药残留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只有每个环节都加强管理,从源头上杜绝农药残留物的存在,才能保障人们食用的农产品的安全性,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发展。
每个人都应该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自觉选择安全的农产品,并积极参与对农药残留物的防范工作,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食品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样品的采集和制备。这
是农药残留分析中最基础的工 作,样品的采集应具有代表性, 并且满足分析测定精度的要求。
(2)、样品提取和浓缩。
由于农药极性较 弱,在农产品 中含量极少, 因而在提取过 程中多用丙酮、 石油醚等有机 溶剂提取。
(3)、净化。
提取时,会将脂肪、色素等杂质一同提取出 来,所以须进行净化处理,使农药与杂质 分离开来。常用的净化方法有液-液分配法、 柱层析法和化学处理法。
五、农药残留限量
为了保证人类健康不受农药危害,世界各国都非常 重视农药残留研究工作。FAO/WHO联合组成了 农药残留委员会和食品规格委员会。他们定期讨 论制定各种农药的每日允许摄入量(ADI)和最高残 留量(MRL)标准,推荐给各国参考使用。
ADI 根据当前已知该农药对动物生理的影响,包括对下一代 的影响而制定的,它保证人类一生中如果每日摄入该剂 值 量也不会引起毒害。
MR 指消费食品中可允许的最大限度的农药残留浓度。 L值
农药残留的身影游离在国际和地区
六、农药残留分析
为了准确了解农药在农产品中的 污染状况和污染水平,提高我 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 力,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必须做好农药残留的监控工作, 健全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体系。 1、农药残留分析的步骤:
2.农产品或作物从污染环境中对农药的 一般情况,施用于各种农林作物上 吸收 的农药,被植物的茎叶以及果
飘散在 大气中的农药
雨 水
根 的 吸 收
农作物
实表面吸附,直接发挥作用的 仅占10%~20%,其余的大部分 均在喷洒过程中以多种方式损 失与环境中,有的以雾滴和微 土壤中 粒的形式飞散与大气,有的则 的农药 直接散落于地面、土壤和水体 中,给环境带来了污染。 大气中的农药微粒或雾滴可随风漂 移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并随大 气的沉降、降雨或降雪而落入 地面污染农作物。 土壤中的农药通过农作物的根部吸 收,再经过植物体内的迁移、 转化等作用,逐步分配到整个 作物。
3.通过食物链与生物富集吸收。
生物富集与食物链是导致食品含有残留 农药的一个重要原因。生物富集又称 生物浓集,是指生物体从环境中能不 断低剂量的农药,并逐渐在体内积累 的能力。食物链是指动物体吞食有残 留农药的作物或生物后,农药在生物 体间转移的现象。
(1)、陆生动物的生物富集与食物链模 式途径。
常见几种农药
二、食品中残留农药的来源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 使用后残存于生 物体、农副产品 和环境中的农药 原体、有毒代谢 产物、降解物和 杂质的总称,残 存的数量称为残 留量。食品中的 农药残留主要来 自一下三个方面:
1.施药后对农产品或作物的直接污染。
农药在使用过程中直接喷 施在作物的茎、叶和果 实等表面,部分农药进 而进入植物组织内部, 给作物带来污染。农药 喷施的部分可以是作物 的食用部分,也可以是 非食用部分。作物中的 农药残留量与农药的性 质、农药使用浓度以及 作物品种等有较大关系。
为了安全地使用农药, 最好选用本身毒性 低、安全性大的农 药品种,即对非防 治目标生物的毒性 接近于零的农药, 淘汰高毒高残留的 农药品种,从根本 上解决因滥用农药 造成食品农药残留 的问题。
(3)、合理使用农药。
根据农药的性质和病虫杂草发生的规律,合理的使用 农药,以最小量获得最大的防治效果,这样既降低 了用药成本,有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对此, 我国也十分重视,制定了很多的法律法规:
中国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卫生部)
如表所示:
给药途径 大鼠口服 LD50/(mg/kg)
剧毒
高毒
中毒
50~500
低毒
<5
<20
5~50
>500
大鼠经皮 LD50/(mg/kg)
大鼠吸入 LD50/(mg/kg)
20~200
200~2000
>2000
<20
20~200
200~2000
>2000
一些常见农药的急性毒性(急性口径LD50)
(3)、食品中残留:一般 动物性食品残 留大于植物性食品,植 物油除外。在 植物中:植物油>粮食> 蔬菜>水果。 (4)、危害:只对人慢性 作用,主要损害肝、 肾、神经系统。有致 畸、致癌、致突变作 用。
2、有机磷农药
(1).种类:高毒类有对硫磷、内吸磷、
甲拌磷。中毒类有敌敌畏、乐果、 甲基内吸磷。低毒类有:敌百虫、 马拉硫磷。 (2).性质:有挥发性,难溶于水,易 溶于有机溶剂和脂肪,化学性不 稳定,分解快,不易蓄积。 (3).食品中残留:容易污染植物性食 品,特别是蔬菜和水果。 (4).危害:属于神经毒,引起中枢神 经系统中毒,主要为急性中毒, 慢性少见。
时间
1990.2.1 2000.4.1 2002.3.28 2002.4.29
部门
农 业 部
农业部、国 家质监局
名称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国家环保部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关于加强农药残留 监控工作的通知》
《无公害农产品管理 办法》
(4)、制定和完善农药残留限制标准
我国十分重视农产 品中农药残留毒 性的研究工作, 并根据我国食品 中农药残留的实 际情况,制定并 颁布了农产品中 农药残留限量标 准。
如表:
农药 甲胺磷 对硫磷 甲基对硫磷 久效磷 甲拌磷 涕多威 灭多威 叶蝉散 氯氰菊酯 甲草胺
大鼠口径LD50(mg/kg) 20~30 4~13 9~25 8~23 2~6 1.0 17.0 403~485 251~4123 930~1350
四、食品中主要的农药残留 1、有机氯农药
(1)、种类:滴滴涕 (DDT)、六六六,其次 是艾氏剂、狄试剂、 异狄试剂、氯丹、七 氯等。 (2)、性质:相当稳定, 半衰期长达数 年。难溶于水,易溶于 脂肪。
人 人 体 体
农药 农药
粮食、蔬菜、水果 油料等农作物
土壤 土壤
红河 红河
鱼、虾、水禽 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
消 消 化 化 道 道 道
水禽 水禽
2.农药的毒性。习惯上将农药对高等动物的毒害作用称为
毒性。农药对人、畜的毒害基本上分为以下几种: 表现形式
説明
急性中毒 一些毒性较大的农药经误食或皮肤接触及呼吸道 进入人体内,在短期内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 如头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等, 如若不及时抢救,即有生命危险。 亚急性中 亚急性中毒者多有长期连续接触一定剂量农药的 毒 过程。中毒症状的表现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但 最后表现往往与急性中毒类似,有时也可引起局 部病理变化。 慢性中毒 有的农药虽然急性毒性不高,但性质稳定,施药 后不易分解消失,污染环境和食物。少量长期被 人、畜食后,在体内积累,引起内脏机能受损, 阻碍正常生理代谢过程。
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两者比较:
説明
不同点
相同点 采用气体作为流动相, 仪器: 性操 用于检测挥发性农药, 电子捕 好作 、简 是最常用的方法。 获检测 线便 器、火 性、 贵 焰光度 范灵 仪 检测器 敏 器围 宽度 采用液体作为流动相, 仪器: 、高 用于检测不易汽化或受 紫外可 不、 热易分解的农药。 见检测 需重 器 昂复
(1)、积极贯彻病、虫、草、害综 合防治的方针
在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 中,坚持“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合理应 用化学防治、生物防 治和物理防治等措施, 如选用抗虫抗病作物 品种;合理肥水调控, 以提高作物的抗虫抗 病能力;利用天敌防 治病虫害;使用生物 农药等。
(2)、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课题题目: 农药及其残留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组员
唐滔 王军孝 杨宗祥 唐仕宇
分工合作
搜集材料、讲演PPT
搜集材料并整理 搜集材料、讲演PPT
确定标题、基本内容范 围、制作PPT
共 同 审 核
在进入学习之前让我们瞧一瞧
引言: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农 药的使用不仅可以有效的控制 病虫害,消灭杂草、提高农作 物的产量和质量,而且可以减 轻劳动强度,降低人工费用。 但是,农药又是有毒有害物质, 如不合理使用会产生残留问题, 污染环境和农产品,危害人畜 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保证农 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农产 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满足 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 要求,必须加强农药残留的监 测工作,防止农药污染。
一、农药的定义和分类
(一)、农药的定义: (二)、农药的分
农药是指用于防治, 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 业 林业的病, 虫,草 和其他有害物质以及 有目的地调节植物, 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 或者来源于生物, 其 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 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 合物及其制剂。
类:按照防治对象
可以分为杀虫剂、 杀螨剂、除草剂、 杀鼠剂、杀线虫剂 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等。
(4)、农药的定性定量分析。
通过净化得到的溶液经过浓缩定容后即 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2、农药残留分析的方法
农药残留分析一般有气 相色谱法、液相色谱 法、薄层色谱法和酶 免疫分析法等。 目前采用的还是气相色 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 法,它们具有操作简 便、灵敏度高、重复 性好、线性范围宽、 不需要昂贵的仪器等 优点。
3、氯基甲酸酯农药
(1).种类:西维因、涕灭威、克百威等 (2).性质:容易分解,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8~14d, 多数对人体毒性较低。 (3).食品中残留:主要残留于植物性食品,但一般不 超过国家标准,动物性食品不易检验出。 (4).危害:神经毒,类似有机磷,恢复快。有氨基, 在弱酸下易与亚酸盐生成亚硝酸类物质。
肉食性 肉食性 鱼类 鱼类
水中生长的浮游 水中生长的浮游 生物、水生植物 生物、水生植物
草食性鱼类 草食性鱼类
三、农药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1、农药污染进入人体的途径。不正确的使用农药 必然会污染环境、作物、水产和禽兽等,同时通 过食品、饮料、呼吸道等渠道又会使残留农药进 入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