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印象派的产生与发展,从东方艺术影响欧洲的角度谈日本浮世绘艺术对印象派的影响。(500字左右论述)
浅谈印象派绘画的发展过程与影响

MING RI FENG SHANG106美 术 大 观文|王 文浅谈印象派绘画的发展过程与影响摘要:西方艺术发展到了十九世纪,各种流派、风格爆炸式的出现,东西方玲珑纷呈的美术史,有很多值得后世画家与学者大书特书的画派和大师,在西方美术史上堪称改宗换代的关键的一个环扣——印象派,无疑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艺术不再是背负着文学的、宗教的、社会的、人伦道德与哲学的意义阐释,艺术有了自己的语言和审美价值。
自印象主义的崛起,欧洲艺术的现代主义开始出现萌芽状态。
关键词:印象派;莫奈;形式;主观精神;现代主义回顾东西方玲珑纷呈的美术史,有很多值得后世画家与学者大书特书的画派和大师,在此,我特别选取一个在西方美术史上堪称改宗换代的关键的一个环扣:印象派。
莫奈、毕沙罗、德加、马奈等引领的印象派画风颠覆性的改变了西方自古希腊以来崇尚宗教、神话、政治、社会现实等客观内容逼真再现的古典艺术时代,而开启了以形式为载体、以主观精神表现为内核的现代主义艺术的大门,其意义无论如何强调都不算过分。
一、各种流派与风格争论之后的全新时代——印象主义的出现西方艺术发展到了十九世纪,各种流派、风格爆炸式的出现了:骄奢华贵的巴洛克风潮刚过去,向希腊罗马、文艺复兴大师们寻找答案的新古典主义、于大自然和喧闹社会中找寻灵感和启示的浪漫主义、力求反映现实里种种悲喜剧、力主艺术能够参与社会历史进程的批判现实主义等纷至沓来,库尔贝、安格尔、德拉克罗瓦、米勒、柯罗都在求索西方艺术未来的方向和终极价值,但是这种喧闹的繁荣和争论与其说是发展,倒不如讲是某种看不清明天的挣扎。
这种争论和吵闹一直持续到印象主义的出现,莫奈那幅著名的《日出》中的光亮耀眼地照射在古典主义沙龙的宫殿外,昭示着西方美术另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
在莫奈代表作《青蛙塘》、《大教堂系列》、《草垛系列》中,莫奈一反古典主义传统那种深陷于内容再现和繁琐细节的写实画法,转而用明丽、透明的色彩和飘忽的笔触表现法国普罗旺斯四季阳光下恍兮惚兮的美妙光影,古典大师们所关注的体积、形体、意义在他的笔下统统化为橙色的夕阳、黛蓝的天空、青灰的路面和清澈的水中树木与建筑婆娑的倒影。
艺术印象派绘风格的起源与发展

艺术印象派绘风格的起源与发展艺术印象派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种艺术绘画流派,以其独特的绘风格而闻名于世。
它以捕捉瞬间、在瞬间中感受光线和色彩的变化为特点,推翻了传统的绘画规则,为后世的艺术家带来了无限的启示。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艺术印象派绘风格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带您一同探索这个令人着迷的艺术世界。
一、印象派的起源印象派起源于19世纪的法国,当时传统绘画以精确的线条和细致的细节著称,而印象派画家们却希望能够表达出更真实的感受和情感。
于是他们开始尝试捕捉瞬间的光影变化,将瞬间感受到的印象快速、自由地记录在画布上。
这种表现方式打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给人以新鲜感和突破感。
二、画家们的探索与实践在印象派的发展历程中,有一些杰出的画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克洛德·莫奈是印象派的先驱者之一,他的作品《印象·日出》被认为是这一流派的代表之作。
莫奈通过运用明快的色彩和直接的笔触,将光线和色彩的变化直观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给人一种仿佛身临其境的感觉。
其他著名的印象派画家还包括卢梭、德加、雷诺阿等。
他们不断尝试新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使得印象派艺术日益丰富多样。
例如,卢梭善于运用点、线、面的组合来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氛围;德加则以独特的构图和透视手法展现人物在光线照射下的形态变化。
三、印象派的影响与发展印象派的出现对后世的艺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挑战了传统绘画的局限性,追求绘画语言的自由和个性化。
印象派画家们开启了一扇窗口,让观众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知世界,去发现平凡事物中的美。
印象派的影响在20世纪持续延续,推动了一系列艺术形式和风格的诞生与发展。
尤其是现代绘画、写实主义、立体派等艺术潮流,都源自于印象派的创新和打破传统的精神。
可以说,印象派成为了现代艺术的基石之一,为后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无限的灵感和启迪。
总结:艺术印象派绘风格的起源与发展是一个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的艺术现象。
它通过对瞬间的感受和对光影变化的捕捉,打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
浅谈日本浮世绘在欧洲现代设计诞生时期的影响

浅谈日本浮世绘在欧洲现代设计诞生时期的影响浮世绘作为日本独特的艺术形式,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两大艺术运动,具体评析浮世绘在其中的作用。
标签:浮世绘;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麦佥托什一、浮世绘的产生与传播浮世绘是在德川幕府时代产生一种十分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经历两百年的发展,活灵活现地描绘和记录了江户时期日本封建社会的风土人情,表现的大多是世俗生活中的场景,与中国画超凡脱俗相反,处处流露出“人生苦短,需及时行乐”的思想,因此被总称为“浮世绘”。
19世纪在日本出口到欧洲的商品中含有大量的浮世绘风格的广告,受到了欧洲艺术家们的广泛关注。
此后,梵高等人被其灵活的构图和世俗化的内容打动。
欧洲开始掀起对日本艺术的崇拜,不仅推动着印象主义到后印象主义的绘画运动,更推动者着世界艺术从古典主义到现在主义的进程。
二、浮世绘对设计运动的影响19世纪下半叶,一场起源于英国并为现代设计奠定基础的设计改良运动爆发了,工艺美术运动由约翰·拉斯金和威廉·莫利斯引領,主要目的是解决室内产品、建筑等由于大工业批量生产导致的产品设计水准下降的问题。
1851年的水晶宫博览会让艺术家们认识到,大工业化与机械生产会导致产品变得十分丑陋,缺乏基础的外形和功能。
他们开始在自然形态中借鉴设计元素,从浮世绘和其他东方设计中寻找参考。
同时,葛饰北斋和歌川广重在浮世绘中开始提倡清新的自然风景画,自然元素开始越来越多的在浮世绘中出现,风景画逐渐取代春画成为浮世绘的主要内容。
拉斯金和莫里斯开始以日本浮世绘中的自然元素为基础,伴随着哥特风格,追求诚实、简单、朴实的设计目标,重新提高设计品味,期望恢复英国传统设计水准。
虽然这场运动从意识形态来看是消极的,它否定了大工业机械化生产,是一场企图逃避现实的乌托邦幻想,但是它为后来的新艺术运动奠定了基础,提供了风格上的借鉴。
新艺术运动是在工艺美术运动后又一次艺术家们乌托邦式的尝试。
浮世绘对西方美术的影响

【西方美术研究】一、日本文化进入欧洲的过程日本在19世纪时已经被西方所了解,日本的一些漆工艺上体现的高超技巧,一些装饰精美的箱子、书架等家具都为西欧爱好者所喜爱,日本陶瓷也为欧洲所认可。
尽管同时期中国的陶瓷水平更高,但明代末期的农民起义运动以及清兵入关等等,使得中国陶瓷在国外几乎绝迹。
日本的工艺品便占领欧洲市场,于是欧洲对于日本美术便逐渐开始了深入研究。
在当时巴黎出现葛饰北斋的画集,当时的画家在想办法吸取浮世绘的美学风格,或者以浮世绘作品作为自己画面的背景。
他们最开始只是对日本的这些精美的工艺品进行景物摆设,但是很快又开始吸收日本浮世绘的绘画风格。
在1862年伦敦世博会上展示的日本屏风以及陶瓷作品很快传出来,大家关注的甚至包括穿着和服的日本女人。
和服上面绘制的植物纹样以及对物象的表现都体现为日本的主流风尚。
因此,日本艺术以商业和博览会的形式,深刻影响着欧洲。
当时欧洲艺术始终流行写实的风格,当工业革命完成,照相机和机器纷纷开始展现在舞台之上,传统的写实绘画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当时很多人认为只需拍照就可以轻松解决的事情就不必再用美术来表现了,所以艺术家们只好开辟一条新的道路,而这种注重装饰性以及表现精神领域的艺术便成为欧洲艺术急需的一种补充。
所以,当时很多想要创新的美术家都从日本艺术当中吸取营养。
浮世绘与日本社会生活文化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
在那个时代,雕刻书版以及印刷迅速发展,大众传播以及各种广告画广为流传,保存下来的古籍绘本比书籍插图更是泛滥,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古籍绘本是对日本平民生活的自由性的一种表达。
明治维新后,日本封闭的状态一下被直接打开,政府倡导全面西化的时候,浮世绘艺术开始没落,大量的产品以极其便宜的价格流失到海外。
荷兰最开始与日本展开贸易,这种在日本随处可见的绘画形式无意中被推广到欧洲橱窗当中,形式有版画、屏风画、绘本等等,市场上随处可见浮世绘这样的包装纸,几乎进入了欧洲的日常生活当中。
日本浮世绘对西方印象派时期美术的影响

日本浮世绘对西方印象派时期美术的影响□吴歆悦李雪艳摘要:日本近代美术以浮世绘为代表的艺术形式深刻影响了西方的绘画风格,对于马奈、凡高等西方大师的影响颇深。
浮世绘的绘画风格和技法或多或少地呈现在他们的作品之中。
关键词:日本浮世绘印象派由于近代日本明治维新改革运动的开展,日本加强了与西方世界的交流,其中自然包括文化的相互传递与碰撞。
浮世绘(日本的风俗画)描绘日常生活中人们寻欢作乐的场景和风景名胜等,受到西方社会的广泛喜爱,进而影响了当时的西方美术风格。
一、日本浮世绘产生的背景18世纪,日本版画兴起。
日本版画不像文人画那样高雅脱俗,仅仅局限于笔墨趣味。
日本版画重视线条的走向、轻重与疏密,以及对色彩和装饰性的运用,是西方人钟爱的艺术风格。
现在广为人知的日本浮世绘也是在那个时代兴起的。
二、日本浮世绘艺术的风格浮世绘,简而言之就是日本的风俗画,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
浮世绘的字面意思是“虚浮的世界绘画”浮世绘的题材主要是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美丽的风景等。
浮世绘艺术最初是由艺术家用笔墨色彩所作的绘画(肉笔浮世绘),而不是木刻版画,带有一定的装饰性,在京都和大阪受到欢迎。
浮世绘的题材有浓厚的本土气息,画家尤其擅长表现女性美。
浮世绘多用作装饰建筑的壁画和室内的屏风。
三、日本浮世绘艺术对西方美术的影响19世纪,明治维新运动的开展促进了日本与欧洲的贸易往来,日本艺术品慢慢涌向西方世界。
欧洲从日本进口的茶叶包装上印有浮世绘的印花,其风格影响了当时的印象派画家。
女P,日本艺术书籍出版到欧洲,促进了西方艺术界对浮世绘艺术形式的接受。
浮世绘也给印象派画家带来了独特的视野,浮世绘风格自此在印象派画家中传播开来。
日本浮世绘被西方评论家称为“全面改变西欧传统绘画的新美学”1浮世绘打破了古典创作规则19世纪上半叶,西方古典主义绘画追求逼真效果,图稿近乎肉眼所看的世界。
而此时日本浮世绘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古典创作的僵局,带来了全新的创作理念与形式。
从莫奈绘画中看印象主义与东方艺术的关系

从莫奈绘画中看印象主义与东方艺术的关系印象主义是19世纪末法国艺术的一种流派,它以追求光影效果和捕捉瞬间的生动表现而闻名。
而在印象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东方艺术的影响。
莫奈是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之一,他的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东方艺术的痕迹。
本文将从莫奈的绘画中探讨印象主义与东方艺术的关系。
莫奈在画家生涯的晚期对日本浮世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日本浮世绘是一种源自日本的传统绘画形式,它以明快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著称。
莫奈在收集了大量的浮世绘作品后,开始将其中一些元素融入自己的绘画中。
比如在他的《睡莲》系列中,很容易看出浮世绘对他作品风格的影响。
他运用了浓墨重彩和简约的线条来表现自然景观,这与浮世绘的风格非常相似。
印象主义强调对光影效果和瞬间的捕捉,而这与东方艺术中对于瞬间美的追求有着相似之处。
东方艺术强调在瞬间中感受到美的存在,而不是对静态的美进行描绘。
莫奈在他的作品中通过运用明亮的色彩和流畅的笔触来表现光影效果,同时也将瞬间的美妙感受体现出来。
这种风格与东方艺术中的追求相契合,可以说在莫奈的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身为印象主义画家对东方艺术的借鉴和吸收。
莫奈在画家生涯的晚期显然受到了日本庭园的启发。
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对于自然景观的表现和对于自然中的平静和和谐之美的追求。
这与日本庭园所宣扬的自然美学有着相似之处。
日本庭园强调简约、和谐的美感,莫奈的作品也同样表现了这种和谐之美。
他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描绘,营造出自然景观中的平静与和谐,使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之处。
印象派产生的背景

印象派产生的背景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摧毁了封建政权带来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欧洲各国的民主改革。
1792到1853年法国又经三次共和政权的更替反应多变的政局法国艺术思潮也发生激烈的变动产生四次艺术史上重大的运动--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和印象主义。
当时的法国画家力图创新反对当时已经陈腐的古典学院派也反对当时已经落入俗套、只在中世纪文学中寻找创作灵感、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
它在柯洛的巴比松画派以及库尔贝的写实作风的影响和推动下在十九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理论和摄影实践的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
反对西方百年来在画室中作画的传统习惯摒弃从十六世纪以来变化甚微的褐色调子主张到室外在阳光下根据眼睛的观察和直接感受作画表现物体在光的照耀下色彩的微妙变化在绘画表现上开辟了新的领域。
印象派还从荷兰的风景画派、西班牙的委拉斯贵兹、英国的泰纳、康斯太勃的作品中吸取营养。
日本浮世绘、中国绘画对印象派画家的探索和创新都起过促进作用。
绘画特点所描写的对象物本身并不太重要光线在物体上面所显示的变化及阴影底下的微妙色彩才是他们绘画所要表现的题材。
否定传统的黑色阴影转而运用明亮的色彩如青、紫之类来观察和处理。
印象派画家们把表现身边的都市生活琐事和直接见闻作为自己的课题反对以宗教神话为主题的保守作风。
作品有时还让画框任意切去画面取客观场景片段作成构图以求得不完整的效果。
受东方绘画日本浮世绘、中国画的影响西洋绘画从印象派开始有破碎的笔触和笔法形式有如中世纪的嵌画或中国画的皴法。
有名画家莫内C.Monet18401926他敏锐观察不同时间和气候的同一物象而发现事物多彩多姿的变化雷诺瓦A.Renoir18411919以裸女色彩丰富笔触流畅而闻名窦加E.Degas18341917以画芭蕾舞女而出名粉彩画特别好喜用照片改成油画毕沙罗CPissarro18301903喜欢描写田园、农村的风光和都市景象也常常探索新技法以快速笔法层层相叠将风景简化为流畅、交织如网的纯色调是典型的印象派画风惠斯勒J.A.M.Whister18341903主张线、形、色在画布上要与画框构成艺术有机体雕刻方面在此不作多谈。
日本浮世绘对法国印象派绘画的影响

和 绘 卷 形 式 出 现 , 着 需 求 增 大 , 来 有 大 量 雕 版 印 刷 . 为 随 后 因 它 的 内 容 反 映市 井 社 会 生 活 。 以 被 称 为 浮 世 绘 和 浮 世 绘 版 所 画。“ 日本 版 画 那 种 无 视 欧 洲 绘 画传 统 的 基 本 准 则 的 作 法 , 给 印 象 派 画 家追 寻新 的题 材 与 色彩 运 用 方 面 以更 多 的灵 感 。 l ”2 _ ]
东西 方 的 贸 易往 来 由 来 已久 , 洲 收 藏 家 对 于 东 方 瓷 器 欧 和 商 品 的 欢迎 是 众 所 周 知 的 。然 而 由于 l 7世 纪 中 国大 陆 的
政治动荡,
展 的 色块 被 线 条 切 割 组 合 技 法 被 印象 派 的 画家 们 融 人 了 自己 的创 作 之 中 。 浮 世 绘 画 家 葛 饰 北 斋 常 常捕 捉 瞬 间 即逝 的 自然 景 物 来 抒
一
市 民生 活 、 妓歌 女 , 给 印 象 派 画家 们 带 来 了创 作 的 灵 感 。 艺 这 市井 小 人 物 等 下 层 人 的 生 活 都 被 他们 作 为表 现 的 题 材 。代 表 作 品有 马奈 的《 地 上 的 午 餐 》《 草 、 奥林 匹 亚 》 。前 者 描 绘 了 一 个 裸 体 女 人 和 两 个 着 衣 男 人 在草 地上 野 餐 的情 景 。 这 种 反 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1印象派产生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法国。
然而因为艺术观点的分歧,印象派画家之间的共同点越来越少,以至于个人特点愈加突出。
所以此后,印象派被更为新颖的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所取代。
新印象派,是继印象派之后出现的美术流派。
可是在立体派兴起以后,新印象派就被打败。
而所谓的后印象主义是指塞尚、凡·高和高更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创造。
2在十九世纪,上世纪流行的古典艺术逐渐被浪漫主义替代,后来又受到科学与工业革命的刺激,欧洲开始朝向写实主义发展。
而当时资本主义各国正向东方扩张,于是东方的艺术和文化开始显露于西方人眼前,尤其是日本的版画浮世绘,其独特的装饰性、平面性、透视方法和单纯艳丽的色彩构成了一个焕发异彩的新的艺术世界更是满足了西方艺术家对于摆脱传统追求,因此印象派便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产生了。
浮世绘,也就是日本的风俗画。
在19 世纪后半期,浮世绘被大量介绍到西方。
所以当时西方的前卫画家,如德加、莫奈、凡高、高更、毕加索等人都从浮世绘中获得各种有意义的启迪。
同时,浮世绘版画优美的用线造型也影响到西欧的美术学派。
这不仅使印象派画家震惊,并吸收表现在其作品和画风中,还促进了印象派的发展并直接影响到后期印象派的画风和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