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关系型数据库及Oracle 10g介绍

合集下载

01-Oracle数据库概述

01-Oracle数据库概述

数据管理的发展(续) • 文件系统阶段
• • 50年代后期——60年代中期 缺点:
– – – – – – (1)数据冗余较大 ∵每个文件都是为特定的用途设计的, ∴同样数据在多个文件中重复存储 仅能提供以文件为单位的数据共享。 (2)程序和数据之间的独立性较差 应用程序依赖于文件的存储结构,修改文件存储结构就 要修改程序
主要操作:
检索SELECT 删除DELETE 插入INSERT 修改UPDATE
数据模型三要素(续)
3.数据的约束条件
——完整性规则的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必须满 足这组规则。 ——约束条件的主要目的是使数据库与它所描述 的现实系统相符合。 1.设计时:数据模型正确、真实、有效地反映现 实 2.运行时:保证数据库中的数据值真实地体现现 实世界的状态


2.数据库的查询功能
以各种方式提供灵活的查询功能,以方便使用数据.
DBMS功能(续)
• 3.数据库的操纵功能
• • • 完成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操作:插入、删除、 修改; 重新组织数据库的存储结构; 完成对数据库的备份/恢复等.
• 4.数据库控制功能
• 完成对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完整性控制/并发 控制


概念数据模型(续)

• •
实体(Entity)
——客观存在并能相互区分的事物 如:人;数据库课程;正使用的计算机;一场足球 赛 不能严格地定义实体,正如几何中“点”,“线”一样。 关键之处:一个实体能和别的实体区分开。
• •
概念数据模型(续)
• 实体型(Entity Type)
• ——用实体名及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刻画 同类实体
• • •
数据库管理系统

Oracle数据库10g版本介绍

Oracle数据库10g版本介绍

Oracle数据库10g版本介绍满足不同企业需求的世界一流的数据库Oracle数据库10g是业界第一个为网格计算而设计的数据库,且有多个版本可供选择:简化版、标准版1、标准版和企业版。

所有这些版本都使用相同的通用代码库构建,这意味着企业的数据库管理软件可以轻松地从规模较小的单一处理器服务器扩展到多处理器服务器集群,而无需更改一行代码。

Oracle数据库10g企业版还有许多其他增强了性能、可伸缩性、可用性、安全性和可管理性的功能选项。

无论你是独立开发者、中小型企业还是大型企业,这些世界一流的数据库版本中总有一款可满足您的业务和技术需求。

下表全面总结了Oracle数据库10g的各个版本。

有关各版本之间相互对比的详细信息,请参阅Oracle数据库 10g产品系列白皮书。

主要功能汇总简化版标准版1标准版企业版CPU最大数量 1 2 4 无限制RAM 1GB 操作系统允许的最大容量操作系统允许的最大容量操作系统允许的最大容量数据库规模4GB 无限制无限制无限制WindowsLinuxUnix支持64位高可用性更多内容故障保护配置和验证Windows集群,并通过与微软集群服务器集成的高可用性软件快速、准确地自动恢复。

更多信息回闪查询无需复杂、耗时的操作即可恢复更早版本的数据。

更多信息回闪表、数据库和事务查询诊断和撤销错误操作以缩短恢复时间。

更多信息数据卫士创建、维护并监控一个或多个备用数据库,以保护企业数据不受故障、灾难、错误和损坏的影响。

更多信息Oracle安全备份Oracle安全备份是Oracle自己的产品,可与每个数据库版本一起使用针对Oracle数据库和异构文件系统的安全、高性能的磁带备份管理可降低网络数据保护的成本和复杂性。

更多信息服务器管理的备份和恢复借助Oracle恢复管理器(RMAN)简化、自动化并提高备份及恢复性能。

可扩展性更多内容真正应用集群可选跨多个相互连接或“集群的”服务器运行任意未做更改的打包或定制的管理软件。

ORACLE 10G介绍

ORACLE 10G介绍

AWR采集与性能相关的统计数据,并从那些统计数 据中导出性能量度,以跟踪潜在的问题。与 Statspack 不同,快照由一个称为 MMON 的新的后台 进程及其从进程自动地每小时采集一次。为了节省空 间,采集的数据在 7 天后自动清除。快照频率和保 留时间都可以由用户修改。要查看当前的设置,您可 以使用下面的语句:
不是客户端安装的工具,实际上它是位于数据库服务 器上的一个 HTTP 服务器(称为 DB 控制台,参见下 图)。你可以使用任何浏览器查看 EM 界面。
DB 控制台使用的端口号可在 $ORACLE_HOME/install/portlist.ini 文件中找到。 以下是一个文件的示例(根据主机情况不一样,端口 可能不相同)
AWR 使用几个表来存储采集的统计数据,所有的 表都存储在SYSAUX 表空间中的SYS 模式下,并且以 WRM$_* 和 WRH$_* 的格式命名。前一种类型存储元 数据信息(如检查的数据库和采集的快照),后一种 类型保存实际采集的统计数据。
在这些表上构建了几种带前缀 DBA_HIST_的视图, 这些视图可以用来编写您自己的性能诊断工具。视图 的名称直接与表相关;例如,视图 DBA_HIST_SYSMETRIC_SUMMARY是在 WRH$_SYSMETRIC_SUMMARY表上构建的。 AWR 历史表采集的信息比 Statspack 多许多,这 些信息包括表空间使用率、文件系统使用率、甚至操 作系统统计数据。这些表的完整的列表可以通过以下 命令从数据字典中看到:
ORACLE 10G 简介
亚信联创 曹震


Oracle 10g于2003年9月9日在旧金山发布,代 号中的G代表GRID,表示ORACLE将提供一个网格计 算体系,是自Oracle 8I提供互联网功能后的一次 重大更名,并在今年发布了可能是Oracle10g的最 后一个补丁集10.2.0.5 。 Oracle 10g可以分为4个版本,分别是: 1、Oracle Database Standard Edition One, 最基本的商业版本,包括基本的数据库功能。

Oracle_10g数据库基础教程

Oracle_10g数据库基础教程

1.2.1
Oracle 10g体系结构概述
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可以按照逻辑结构和物理结 构来划分 :
多用户网络环境
用户 1 用户 2 用户 3 用户 4 用户…… 用户 n
逻辑结构
逻辑单元 1 逻辑单元 2 逻辑单元…… 逻辑单元 n
物理结构
文件 1 文件 2 文件 3 文件 4 文件…… 文件 n
1.2.1
1.2.2
1.
网格结构
2.
3.
Oracle 10g的网格计算能力如下: 服务器虚拟(Server Virtualization) Oracle实时应用集 群(RAC)可以使一个数据库运行在网格的多个节点上,将多 个普通计算机的处理资源集中使用。Oracle在跨计算机分配工 作负载的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灵活性,因为它是唯一不需要随 工作进程一起对数据进行分区和分配的数据库技术。 存储虚拟(Storage Virtualization) Oracle 10g的自动存 储管理(ASM)特性提供了数据库和存储之间的一个虚拟层, 这样多个磁盘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单独的磁盘组,在保证数据库 在线的情况下,磁盘可以动态地加载或移除。 网格管理 网格计算将多服务器和多磁盘集成在一起,并且对 它们实现动态分配,因此独立的资源可以实现自我管理和集中 管理就变得非常重要。Oracle 10g的网格控制特性提供了将多 系统集成管理为一个逻辑组的控制台,可以管理网格中独立的 节点,集中维护各组系统的配置和安全设置。
Oracle 10g产品概述
Oracle数据库10g个人版(Oracle Database 10g Personal Edition)
需要与Oracle数据库10g标准版1、Oracle 数据库标 准版和 Oracle 数据库企业版完全兼容的单用户开发 和部署。

Oracle 11g数据库基础教程第01章

Oracle 11g数据库基础教程第01章
Oracle 11g数据库基础教程 (第2版)
授课教师: 职务:
第1章 Oracle 11g1g是当前最 流行的大型关系数据 库之一,支持包括32 位Windows、64位 Windows、HP-UX、AIX、 Solaris和Linux等多 种操作系统,拥有广 泛的用户和大量的应 用案例。本章介绍 Oracle 11g数据库的 版本信息、产品组成 以及体系结构等,为 管理Oracle 11g奠定 基础。
本章知识点
1.1 Oracle 11g产品系列 1.2 Oracle 11g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1.1 Oracle 11g产品系列
版本 企业版(Enterprise Edition) 支持硬件情况 该版本能够支持操作系统所支持的最大 CPU数和内存容量,不限制数据库规模 该版本支持4个插槽的CPU和操作系统支 持的最大内存容量,不限制数据库规模。 支持Windows、Linux和Unix操作系统, 并且支持64位平台操作系统 该版本支持两个插槽的CPU和操作系统支 持的最大内存容量,不限制数据库规模。 支持Windows、Linux和Unix操作系统, 并且支持64位平台操作系统
Oracle 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多用户网络环境 用户 1 用户 2 用户 3 用户 4 用户„„ 用户 n
逻辑结构 逻辑单元 1 逻辑单元 2 逻辑单元„„ 逻辑单元 n
物理结构 文件 1 文件 2 文件 3 文件 4 文件„„ 文件 n
1.2.2 网格结构
可以通过以下两个关键点来区分网格计算和其他计算方式 (例如主机或客户/服务器模式)。 虚拟(Virtualization):相互独立的资源(例如计算机、 磁盘、应用程序组件和信息资源等)按照类型组织在一个 池中,供用户使用。这种方式打破了资源提供者和用户之 间的硬编码联系,系统可以根据特定的需要自动准备资源, 而用户不需要了解整个过程。 提供(Provisioning):用户通过虚拟层申请资源,由 系统来决定如何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从而对系统进行整 体的优化。

第一章 oracle数据库10g概述

第一章 oracle数据库10g概述

第一章oracle数据库10g概述1.1 数据库和信息管理服务器必须在多用户环境中管理大量的数据,使得多个用户能够并行访问数据。

所有这些必须能够在高性能的情况下完成,数据库服务器必须防止未经授权的非法访问,保护敏感数据,同时,为故障恢复提供解决方案。

▪客户用员务器环境▪大型数据库和空间管理▪多个并行数据库用户▪连接性▪高事务处理能力▪控制可用性▪开放的、基于工业标准▪管理安全性▪数据库完整性增强▪兼容性▪分布式系统▪复制环境1.2 Oracle 10g服务器Oracle 10g服务器是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对信息管理的集成方法,一个Oracle服务器包括一个Oracle数据库和一个Oracle服务器实例。

每当数据库启动的时候,系统全局区(SGA)被分配,并启动了Oracle后台进程。

系统全局区是用于数据库用户共享数据库信息的内存区域。

后台进程和内存缓冲区称为Oracle实例。

Oracle实例包含两种类型的进程:用户进程和Oracle进程。

用户进程执行应用操作的代码。

Oracle 进程是执行用户进程和后台进程,对Oracle进行维护的服务器进程。

为了最大化性能和处理多个用户的请求,多进程Oracle系统使用附加进程,这些附加进程称为后台进程。

后台进程能够自动执行I/0和监视Oracle进程,为获得更好的性能和稳定性提供更好的支持。

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和存储结构之间的关系由后台进程来维持。

数据库拥有多个后台进程,其数量取决于数据库的配置。

这些进程由数据库管理,它们只需要进行很少的管埋。

每个后台进程创建一个跟踪文件。

Oracle在实例操作期间保存跟踪文件。

后台进程跟踪文件的命名约定和位置随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版本不同而不同。

一般来说,跟踪文件含有后台进程名或后台进程的操作系统进程ID.可以设置init.ora文件的BACKGROUND_DUMP_DEST参数来规定后台进程跟踪文件的位置。

但是有些版本的Oracle忽略这种设置。

Oracle是目前最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Oracle是目前最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1.2 SQL*Plus
4. 在SQL*Plus中启动或关闭实例 (2) 关闭实例
语法格式: SHUTDOWN [NORMAL∣IMMEDIATE∣TRANSACTIONAL∣ABORT]
其中: NORMAL:正常关闭。 IMMEDIATE:立即关闭。 TRANSACTIONAL:尽量少影响客户端,避免客户丢失信息。 ABORT:放弃一切事务,立即关闭。 关闭数据库需要进行下面工作: ① 关闭数据库文件和重做日志文件。 ② 退出数据库。 ③ 关闭Oracle的后台进程,并释放SGA所占内存
1.1 企业管理器(OEM)
Oracle 10g企业管理器(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简称OEM,是一个基于Java 的框架系统,该系统集成了多个组件,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的图形 用户界面。
1. OEM的功能
(1) 管理完整的Oracle 10g环境,包括数据库、iAS服务器、应用程序和服务。 (2) 诊断、修改和优化多个数据库。 (3) 在多个系统上,按不同的时间间隔调度服务。 (4) 通过网络管理数据库的约束条件。 (5) 管理来自不同位置的多个网络节点和服务。 (6) 和其他管理员共享任务。 (7) 将相关的服务组合在一起,便于对任务的管理。 (8) 启动集成的Oracle10g第三方工具。
3* WHERE xf=4
/*替换后显示的内容*/
(4) Input语句
语法格式:
I[NPUT] [text]
【例1.6】在上述查询语句后添加另外的查询条件。
SQL>L 3
/*指定第三行为当前行*/
SQL>I and kkxq=2
/*添加查询条件*/
SQL>L
/*显示添加查询条件后的语句*/

第1章(369)教材配套课件

第1章(369)教材配套课件

第1章 Oracle数据库系统概述
1.3.2 Oracle内存结构 内存结构是Oracle数据库体系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它是影响数据库性能的重要因素,服务器内存的大小直接影响 数据库的运行速度。
Oracle内存结构大致分为系统全局区(SGA,System Global Area)、程序全局区(PGA,Program Global Area)、排序区(Sort Area)和软件代码区(Software Code Area)。
第1章 Oracle数据库系统概述
1.3 Oracle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
1.3.1 Oracle数据库、实例及其文件 1.数据库和实例 数据库实质上就是一个数据的集合,它为用户提供一种
并发访问数据的途径。从物理上看,Oracle数据库由一组操作 系统文件组成,这组文件包括数据文件、控制文件、重做日 志文件等。通过这组文件,Oracle为数据集合提供了一套物理 存储的机制。
第1章 Oracle数据库系统概述
2001年6月发布了Oracle 9i,该版本最重要的新特性是推出 了“真正的应用集群(RAC,Real Application Clusters)”软件, RAC使得多个集群计算机能够共享对某个单一数据库的访问, 以获得更高的可伸缩性、可用性和经济性。Oracle 9i第2版还做 了很多重要的改进,使Oracle数据库成为一个本地的XML数据 库。
第1章 Oracle数据库系统概述
第1章 Oracle数据库系统概述
1.1 Oracle公司简介 1.2 Oracle的发展及特点 1.3 Oracle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 1.4 数据字典 1.5 基于Oracle的数据库应用的开发步骤 1.6 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实践1 Oracle10g的安装与配置及常用工具的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详细信息参见数据库范式课件
上机实验内容:
根据以下描述完成E-R模型的创建和表结 构的设计,具体要求如下:
某医院病房计算机管理中需要如下信息:科室信息,包括科室名称 、科地址、科电话、本科室的主任。病房信息,包括楼号、楼层号 、病房号、所属科室名称。床位信息,包括床位号、病房号。医生 信息:医生编号、医生姓名、职称、年龄、所属科室名。病人信息 :病历号、姓名、性别、诊断结果、主管医生、床位号。其中,一 个科室有多个病房、多个医生,一个病房只能属于一个科室,一个 医生只属于一个科室,但可负责多个病人的诊治,一个病人的主管 医生只有一个。根据上面的描述,完成以下操作: 设计该计算机管理系统的E-R模型。 将该E-R模型转换为表结构以及表之间的关系。 指出每个表的主键。 使用数据库范式理论,检验上面设计出的表结构是否存在冗余。
Oracle 数据库管理与应用
第1章
关系型数据库及Oracle 10g介绍
本章要点
1 2 3 4
关系型数据库的概念及设计模型
Oracle 10g的介绍与安装
Oracle 10g的主要管理工具
Oracle数据库的启动与关闭
1.1 关系型数据库概述
数据是重要的资源,在生产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 作用,尤其是全球已步入了信息化时代,各行各 业更是离不开数据。数据是用来描述客观事物属 性的重要手段,能够表达事物外在或内在的特征。 比如,学生有学号、姓名、性别、生日、所在班 级等属性;课程有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时、 学分等属性,将这些属性表达并记录下来就成为 了数据。当然,也可以用数据描述已发生事件的 特征和结果。比如,考试是个事件,我们需要记 录每位学生考每门课的成绩和考试日期,这些也 是数据。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经常会为了 生活或工作的需要收集、存储和使用数据。
1.2.2 利用E-R模型设计表结构
E-R模型导出表结构和表间关系。具体方法如下:
1.E-R模型中的实体映射为表
2.E-R模型中的属性映射为表中的字段
将E-R模型转化为关系模式
3.实体间关系的处理 实体间的一对一关系
• 关系未产生属性 :实体间的一对一关系映射为 表间的一对一关系时,只需要在一个表中添加 另一个表的主键字段 关系产生属性:在一个表中添加这个关系属性 的字段以及另一个实体表的主键字段
1.1.1 关系型数据库的相关概念
图1-4 父表与子表
父表与子表的概念
1.1.1 关系型数据库的相关概念
4.表间关系
在关系型数据库中不仅可以存储数据,而且还 可以存储两张表之间的关系(联系)。 如果两张表具有相同的字段(字段值和含义相 同,字段名不一定相同),那么这两张表之间 就具有了关系。

1.3 Oracle数据库概述
Oracle是一种RDBMS(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关系型数 据库管理系统),是Oracle公司的核心产品 ,目前在市场上占有主要份额。 作为一种大型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 Oracle数据库功能非常强大,能够处理大批 量数据,主要应用于商业和政府部门。
• 分析以下表之间是否存在关系
表和表之间有下列关系:
• 一对一关系(1:1) • 一对多关系(1:n) • 多对多关系(m:n)
分析下面三张表间是什么关系?
1.1.1 关系型数据库的相关概念
5.关系型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
关系完整性是为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和 相容性,对关系模型提出的某种约束条件或规 则。 完整性通常包括实体完整性、域完整性、参照 完整性和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其中实体完整性、域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是 关系模型必须满足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表的结构
图1-1 学生信息表
1.1.1 关系型数据库的相关概念
2.主键
关系型二维表中的每一行记录恰好存储了每个实体的 属性,为了减少数据冗余,要求表中的记录不能被重 复存储,也就是说表中的任意两行记录中的数据不能 完全相同,因为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实体。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表中一般都有一个叫主键的字 段,该字段的值在整个表中都不能重复,并且主键字 段的值也不允许为空。 如学生信息表的学生编号字段、课程信息表的课程编 号字段、职工表的职工编号字段等。 实际上,类似于这样的字段并不是实体与生俱来的属 性而是为了管理需要而为实体增加的属性

将E-R模型转化为关系模式
3.实体间关系的处理 :
实体间的多对多关系
• 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无法实现多对多关系 ,因此E-R模型中,如果实体与实体之间是多对 多关系,那么必须建立第三张表即关系表,将 一个多对多关系转换为两个一对多关系。 在关系表中需要保存另外两张表的主键字段。 如果关系产生属性,还要将该属性作为字段保 存到关系表中。

将E-R模型转化为关系模式
3.实体间关系的处理 :
实体间的一对多关系
• 关系未产生属性 :在一对多关系中多方的实体 映射的表中添加关系中另一个实体表的主键字 段作为外键字段,使两张表发生一对多关联关 系。 关系产生属性:在多方实体映射的表中添加这 个关系属性的字段以及另一个实体表的主键字 段。
它提供不受任何DBMS(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约束的面向用户的表达方法,在数据库 设计中被广泛用作数据建模的工具。 E-R模型用来描述实体的属性和实体之间的关系, 主要包括三种模型元素:实体、属性和关系。
E-R模型中实体用矩形框表示 E-R模型中属性用椭圆表示 E-R模型中关系用菱形表示
1.3.1 Oracle数据库的发展
Oracle公司又称甲骨文公司,是仅次于微 软公司的世界第二大软件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1979年,是加利福尼亚州的 第一家在世界上推出的以RDBMS为中心的 软件公司。
Oracle数据库的发展:
1977年6月,(Software Development Laboratories, SDL)的计算机公司(Oracle公司的前身)开发出第一 款Oracle。 1979年,SDL更名为关系软件有限公司(Relational Software,Inc.,RSI) Oracle产品(第二版) 。 1983年3月,RSI发布了Oracle第三版,并RSI公司再次 更名为Oracle公司 。 1984年10月,Oracle发布了第四版产品。 1999年2月,Oracle正式发布了Oracle 8i 。 2001年6月,正式发布了Oracle 9i 。 2004年2月,Oracle公司正式发布了Oracle10g。
SQL语言最早是IBM的圣约瑟研究实验室为其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SYSTEM R开发的一种查 询语言,它的前身是SQUARE语言。 SQL语言结构简洁、功能强大、简单易学,所 以自从IBM公司1981年推出以来,SQL语言就 得到了广泛应用。
SQL语言包含4个部分:
数据定义语言DDL (Data Definition Language) 数据操作语言DML (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 数据查询语言DQL (Data Query Language) 数据控制语言DCL (Data Control Language)
1.1.1 关系数据库的相关概念
图1-2 课程信息表
1.1.1 关系型数据库的相关概念
组合主键
某些情况下,表中的每个字段都有可能重复或 者必须重复,这样该表中的单个字段就不能区 分任意两行记录,不能充当主键 。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多个字段组合在一起充 当主键,即组合主键。 组合主键中,字段的组合值不能重复,组合中 的任意一个字段值不能为空。
如,从数据类型、格式、值域范围、是否允许 空值等进行约束。 域完整性限制了某些属性中出现的值,把属性 限制在一个有限的集合中。
1.1.1 关系型数据库的相关概念
参照完整性是指:子表中的外键字段值受 父表中主键字段或唯一键字段值的约束或 限制,也就是表的外键约束。
关系型数据库中通常包含具有关系的多个表, 关系是通过两个表的相同字段(又称两表的公 共字段)实现的,并且子表中公共字段的值应 参照父表中公共字段值。
数据管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 文件管理阶段
数据库管理阶段
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人工管理阶段 特点
没有磁盘没有操作系统和管理数据的软件 数据的存储介质主要是纸 数据易丢失和损坏 数据难备份、不能共享
有了磁盘,可以长期保存
文件管理阶段 特点
操作系统中有了文件系统管理数据 数据和程序单独存储,数据冗余度大 数据管理功能较少 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控制,共享性差
规范化是一个通过使用某些规则,将复 杂的表结构拆分成简单表结构的方法。规范化使 得表的构成能够满足某些指定的规则并且代表某 些范式。
1.1 关系数据库基础知识
1)第一范式(1NF) 当表的每个属性值都是不可再分的最小数据单 元时,则这个表就满足第一范式。 2)第二范式(2NF) 当一个表是第一范式并且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主 关键字,即不存在部分依赖时,这个表就满足第 二范式。 3)第三范式(3NF) 当一个表是第二范式并且每个非主属性仅直接 依赖于主关键字,即不存在传递依赖时,这个表 就满足第三范式。
1.1.1 关系型数据库的相关概念
实体完整性是指:表中的主键字段值不能 重复也不能为空。
表中的每一行描述了一个实体,因此表就是多 个实体的集合。 现实世界中的实体是可以相互区分、识别的, 因为它们具有某种惟一性标识。
1.1.1 关系型数据库的相关概念
域完整性是指:字段(列)值域的完整性 。
1.2 数据库的设计
数据库设计的具体步骤如下: (1)数据需求调查 (2)数据需求分析 (3)概念设计: E-R模型 (4)逻辑结构设计 (5)优化数据库结构 (6)物理结构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