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工程勘察报告

文物保护工程勘察报告
文物保护工程勘察报告

文物保护工程勘察报告

一、概述

东坡赤壁位于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城区西北部,是长江边的一块丹霞石,在两汉时名赤壁、赤岸,俗称赤鼻山。元明时期,因地方行政名称,人们习惯以“黄州赤壁”称之。清康熙末年,黄州知府郭朝祚景仰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曾谪居黄州,改名“东坡赤壁”。

东坡赤壁的楼台亭阁始建于西晋,迄今1700余年。赤壁历经四次战火,建筑物屡毁屡建,现存的古建筑大多系清同治七年(1868年)重修,占地3.67公顷,随地势高低布局,平面呈不规则四边形,东高西低,依次为:栖霞楼、问鹤亭、涵晖楼、挹爽楼(含碑阁)、留仙阁、二赋堂、石字藏、酹江亭、坡仙亭、睡仙亭、放龟亭。这些古建筑皆以院落、景门相连,巧嵌于红色的峭壁石矶之上,建筑纤巧空灵,转折变化于咫尺之间,与地形浑然一体,形成一步一景,引人入胜,极富山水楼阁之胜。

苏轼因“乌台诗案”谪居黄州长达四年之久,在此期间,他不仅创作了诗、词、文、赋数百篇,而且还留下了大量的书画作品,如《赤壁赋》、《黄州寒食诗》二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月梅图》等。这些作品在明、清时被人摹刻成碑,镶嵌在东坡赤壁的楼台亭阁之中。此外。苏轼贬谪惠州时创作的《佛寿图》以及晚年书写的《临江仙·九十日春都过了》、《行香子·清夜无尘》等书画作品也被明清人士摹刻成碑,也完好地保留在赤壁。据统计东坡赤壁有苏轼书画碑刻139块,居古今名人个人书画碑刻之冠;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清代著名书法家、鉴赏家杨守敬亲自选刻的126块《景苏园帖》石刻,是数量最多、文物真实性最高,质量最好、书体最完备的苏轼墨迹石刻,全国罕见。

除苏轼的书画作品之外,东坡赤壁内现保存有北宋人黄庭坚,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郭凤仪,清代康熙皇帝、李鸿章、刘墉、叶志诜、刘维桢、程之桢、杨寿昌、杨守敬,民国徐世昌、程明超、李开铣、萧耀南、范之杰等人的书画碑刻。这些碑刻刻功细腻,笔力雄健,气度恢宏,是极其珍贵的艺术珍品。

二、历史沿革

东坡赤壁原名赤壁、赤岸,因其山色赭赤、陡峭如壁而得名。又因赤壁矶头断岸临江、状若悬鼻,俗名赤鼻山。早在二千年前,赤壁就以其独特的地理地貌为世人称道,并载入汉人枚乘的《七发》与桑钦的《水经》之中。

赤壁最早的建筑是西晋初年的龙骧将军蒯恩为纪念三国赤壁大战,在赤壁山的南端建造的“横江馆”。从此,素以自然景观闻名于世的赤壁成为骚人墨客登临凭吊的游览胜地。

隋唐时代,赤壁之上的建筑物日益增多,其中最为知名者,是唐人刘胤之筑建的四望亭与无名氏修筑的月波楼、涵晖楼。

北宋咸平元年(998年),大文学家王禹偁贬为黄州刺史,他在黄州城西北隅的子城上增建了两间小竹楼,并为此写下了《黄冈新建小竹楼记》(简称《竹楼记》)。楼以文传,本来很简陋的两间小竹楼,成了黄州赤壁之上著名的名胜,

一跃而成为当时赤壁之上的四大名楼之一。

南宋建炎初年(1127年),一场战火将赤壁之上的所有楼台亭阁化为灰烬,历时千年的古代建筑物及历代留存的书画碑刻荡然无存。

其后元、明、清三代都进行过重修,但又屡次毁于战火。

清代康熙初年,黄州知府“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重修赤壁,建屋宇将苏东坡前后《赤壁赋》刻于堂中,取名“二赋堂”,时隔50年,黄州知府郭朝祚再次扩建赤壁,因景仰苏轼的宏才馨德,始将“东坡”二字冠于赤壁之上,“东坡赤壁”自此取代了“黄州赤壁”,流传千古。

清同治七年(1868年),黄冈人刘维桢出巨资重修赤壁,依郭朝祚旧例,仍将门额题为“东坡赤壁”,这就是我们今日所见的赤壁景物。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杨寿昌出资,聘请杨守敬亲自选刻的苏轼墨迹《景苏园帖》石刻126块,不久杨寿昌辞官归田,又因家境困难,便将《景苏园帖》石刻126块抵押给当铺,不久这批石刻便杳无音信。

民国十四年(1925年),湖北总督萧耀南捐资修葺赤壁,新建挹爽楼、喜雨亭。此时萧耀南听到一个重大得消息,销声匿迹的126块《景苏园帖》石刻已由某外商购得,并准备装船运往国外,萧耀南立即筹集巨额资金从外商手中将这批国宝购回,并将其镶嵌于挹爽楼下层四壁,取名为碑阁。

新中国成立,人民政府极为重视东坡赤壁的保护和建设。

1950年,黄冈专署拨款并组织专班维修赤壁。

1956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东坡赤壁为第一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9月,黄冈地区东坡赤壁管理处成立。

2006年,国务院公布东坡赤壁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价值评估

1、历史价值

苏轼谪居黄州是其人生价值观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赤壁是激励苏轼文学艺术创作灵感的风水宝地,具有很高的情感价值与历史纪念意义。

苏轼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有“旷古奇才”的美誉。他博学多才,雄视百代,无论是诗词文赋,还是书法绘画,都有很高的造诣,为后世留下了极为宝贵的文学、艺术遗产。

苏轼在黄州,其文学创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谪居四年,他创作词约六十六首,诗二百多首,赋三篇,文一百七十多篇(含小品),写了书信约二百八十多封。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来说,苏轼这一时期的作品是其创作的最高峰。其中,以赤壁为题材的二赋一词,千古传颂,是其代表作。

东坡赤壁各建筑内还嵌藏有历代名人二百三十余块碑刻,上自明代下至民国,其中不少是海内外孤本,内容涉及东汉末年以来的文学、历史、地理、宗教等诸多方面,这些碑刻所记载的历史信息具有重要的价值。

2、艺术价值

东坡赤壁碑阁墙壁上镶嵌有清代著名书法家、书法鉴赏家杨守敬亲自选刻的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墨迹石刻——《景苏园帖》。该套石刻集苏轼书法艺术之大成,共126块,是数量最多、文物真实性最高,质量最好、书体最完备的苏轼墨迹石刻。国内外学者研究一致认为,全套石刻“皆流传有绪之

迹,绝少伪作,固应为苏书鉅观”,全国罕见。

苏轼谪居黄州时期,其书画创作也达到了巅峰。他在黄州所作《黄州寒食二首》的墨迹,与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并重,被史学家公认为“天下第三行书”。

东坡赤壁各建筑内还嵌藏有历代名人碑刻二百三十余块,其书法绘画艺术与雕刻技艺上可与《泰山经石峪》石刻媲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被称为历史文化的宝库。

3、科学价值

东坡赤壁作为一处园林建筑,现有的十余座楼台亭阁大多为纪念苏东坡而建,这些建筑物巧嵌于峭壁石矶之上,或临岩据险,或依山连岸,小巧别致,彼此之间以院落、景门相连,与地形结合浑然一体;其造型兼江南园林与北方园林风格于一身,是中国古典园林中部地区的代表作。东坡赤壁的楼台亭阁取名含蓄而富有深意,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突出了东坡赤壁的景观特征和文化内涵。

东坡赤壁内现存的建筑结构、材料和施工工艺具有典型的南方地方建筑特点,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4、社会价值

东坡赤壁因苏轼的赤壁二赋与《念奴娇·赤壁怀古》词蜚声中外,享誉古今,素有“文学圣地”之称。其悠久的历史和深邃的文化底蕴使之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名胜,对地方文化和经济发展及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

东坡赤壁因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在赤壁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而蜚声海内外,又因其珍藏有近三百件历代名人的书画碑刻而成为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日本人在赞叹“赤壁奇文千古留”的同时,将《赤壁赋》选作日本中学的语文教材,当作学习中文的范本。大量的日本友人还自发地组织团体亲临黄州赤壁凭吊游览,进行文化交流。1985年,日本著名诗人佐藤佐太郎先生奉和东坡诗句的歌碑在东坡赤壁矗立。1995年初春,由日本著名人士山上次郎先生发起,一座象征两国友谊常存的仿古建筑——“中日友好之舍”在东坡赤壁落成。以东坡赤壁现存碑刻和书画石刻研究为媒介,加强中日两国民间文化交流,对进一步深化两国文化领域的交流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现状描述

东坡赤壁内的建筑群因年久失修,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破损,特别是民国年间的建筑,至今没有进行过彻底的修缮,已致于破损加剧。已直接影响了这些建筑中刊刻和保存的珍贵碑刻文物,任其继续恶化,文物损失将更加严重,必须进行全面维修。现将各建筑的破损情况分述如下:

(一)二赋堂

1、建筑概况及建筑形制

二赋堂位于赤壁天门北侧,始建于清康熙初年,清同治七年(1868)重修,现存建筑为民国四年重修,因堂内有历代名人书写的苏轼前后《赤壁赋》木壁、石刻而得名。

该建筑坐北朝南,面阔14米,进深10.3米,大木构架为抬梁和穿斗相结合式,前堂为抬梁构架,后堂为穿斗构架,16檩4柱,硬山式屋面,上施小布瓦,山面挑有墀头。建筑前出廊,廊顶为船篷轩,廊外顶棚为鹤胫翻轩。外檐柱与枋子之间做有精美的木雕撑拱,枋子上雕有吉祥花鸟浮雕。堂内空间用高3米的木屏分成前、后堂。木屏正面刻有由清人程之桢楷书书写的《前赤壁赋》,背面刻有由近代著名书法家李开铣书写的《后赤壁赋》。两幅木刻每字直径三寸有余,前者豪迈俊逸,后者汉隶魏碑二体相兼苍劲有力。堂内墙壁上还镶嵌有杨守敬、徐世昌、黄兴等人的书法石刻作品多件。

2、现状描述

该建筑因年久失修和历史上的不当修缮,致使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现将具体情况分述如下:

(二)留仙阁

1、建筑概况及建筑形制

留仙亭位于二赋堂的左侧,清光绪十年(1884年)修建,落成之日,恰逢苏轼生辰(十二月十九日),“因屋作阁,额以留仙”,取坡仙长留天地间之意,取名留仙阁。

该建筑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面阔3.6m,进深8.5m。留仙阁为砖木结构,硬山搁檩,西侧墙体为与二赋堂共用的山墙,山墙上挑出墀头。檩子直接插入山墙,靠墙体承托檩子和屋面。屋面为硬山顶,上施小布瓦。墙内壁嵌有清乾隆进士刘墉题跋的《东坡笠履图》,清人杨守敬书写的《留仙阁记》,范筠所作的《东坡游赤壁图》等书画石刻。留仙阁前廊东侧山墙上嵌有苏轼亲书的《乳母任氏墓志》石刻。

2.现状描述

(三)酹江亭

1、建筑概况及建筑形制

酹江亭位于二赋堂院落外西南侧,面水临壁而建。该亭始建于宋代,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七年(1868年)重修,原名御书亭,后取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一樽还酹江月”之句改名酹江亭。

该亭通面阔一间3.7米,通进深一间4.36米。亭内地面低于院内地面,踏跺为青石砌筑,临水一侧台基为红砂岩砌筑;柱顶石均为覆钵式。该亭为砖木结构,穿抬结合式木构架,单檐歇山屋面,上布灰色筒瓦,三面砖墙围砌,临水一面做有木栏杆围护。该亭四角柱之间搭檐枋,上架趴梁,趴梁上支瓜柱搭五架梁,上置瓜柱托三架梁,架脊瓜柱和脊檩。檩下均置随檩枋。酹江亭内嵌有历代名人的书画碑刻14块,其中最为知名的当为嵌有清康熙皇帝临摹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手书的《前赤壁赋》书贴石刻和清人叶志诜的“一笔寿”。

2、现状描述

(四)坡仙亭

1、建筑概况及建筑形制

坡仙亭位于酹江亭西侧,始建于明,得名于苏轼《赤壁赋》中“羽化而登仙”、“挟飞仙以遨游”的名句。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七年(1868年)重修。

该建筑平面近似方形,通面阔一间4.99m,通进深两间6.36米,抬梁式木构架。檐檩上置抹角梁搭金檩;山面檐枋上靠近后檐的部分立有瓜柱,其中置顺梁承托瓜柱,上架五架梁,五架梁上架瓜柱承托三架梁、脊瓜柱和脊檩。坡仙亭为单檐歇山式屋面,上布灰色筒瓦,翼角高挑;山面檐枋下为砖墙围砌,前檐设隔扇门,后檐为隔扇窗封护。亭子的檐下做有密檐式斗栱挑出屋檐,檐枋和垫板上为木刻浮雕。亭内三面壁上嵌有历代名人的书画碑刻26块,其中以苏轼亲笔草书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和别黄州时所作的《满庭芳·归去来兮》最令人称道。另有其手绘的《月梅图》、《寿星画像》和清黄州知府郭凤仪速写的《东坡老梅》等珍贵的书画石刻。

2、现状描述

(五)睡仙亭

1、建筑概况及建筑形制

睡仙亭位于坡仙亭西侧的石台阶下,始建于北宋,原名睡足堂,得名于晚唐大诗人杜牧“平生睡足处,云梦泽南州”的诗句。“睡仙”一名因苏轼谪居黄州游览赤壁时,曾多次醉卧于此而得。现存建筑为建于清康熙年间,同治七年(1868年)重修。

该建筑平面近似方形,五檩二柱,抬梁式木构架,歇山式屋面,屋面上布灰色筒瓦,翼角高挑,吻、脊错落有致,极具地方特色。亭子三面均用墙体封砌置檐枋下,山面开有圆形窗洞,临水一面为敞开式的平台;檐枋上搭趴梁,上置瓜柱承托三架梁,其上再置瓜柱支撑脊檩。亭内靠后檐置有石床、石枕,并用木栏杆围护。

2、现状描述

(六)放龟亭

1、建筑概况及建筑形制

放龟亭位于睡仙亭西侧的石台阶下。据史书记载,东晋(317-420年)大将毛宝戌守邾城时,其仆人将他买食的白龟放生于此,后得善报。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黄州知府郭凤仪依此记载,在赤壁矶头白龟渚凿一巨大白石龟,以彰显善恶有报的往事,亭名亦由此而得。现亭为清同治七年(1868年)重修。此处为赤壁矶最突出处,亭下岩石壁立,苏轼笔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观景象即指此处,昔日江水冲刷的痕迹尤存,明代的白石龟仍蹲踞矶下水中。

该亭平面呈方形,面阔一间2.3米,进深一间2.3米,四角攒尖顶,上布灰色筒瓦,顶置宝瓶。该亭用大梁支撑雷公柱的木构方式,具有浓郁的地方建筑特色。亭三面做有槛墙围护,亭内置有石桌。

2、建筑现状

(七)问鹤亭

1、建筑概况及建筑形制

问鹤亭位于原赤壁的最高处,始建于明代,原名玩月台。1922年扩建东坡赤壁时,取苏轼《后赤壁赋》中与孤鹤所化的道士梦中对答的描述,改名“问鹤亭”。

该亭平面呈正六边形,建筑面积22.7㎡,六角攒尖顶,上布绿色釉瓦,瓦顶中间置宝瓶。该亭采用趴梁叠层收进的构架。檐下饰鹤颈翻轩,柱间施挂落。檐下挂着题有“问鹤亭”三字的匾额。

2、建筑现状

(八)栖霞楼

1、建筑概况及建筑形制

栖霞楼原址在郡仪门外西南隅。北宋初年在瑞庆堂旧址重建,是北宋黄州四大名楼之一,因背山面江,以落日晚霞映红楼台而得“栖霞”之名,苏轼赞其为“郡中胜绝”。原楼毁于宋末,明代重修,后又毁。现有建筑为1984年仿宋代建筑样式用现代建筑材料复原重建的三层楼阁,重檐迭角,卓跞雄杰。外观为两层楼阁建筑,内藏一暗层。重檐攒尖顶,上部绿琉璃瓦。柱头上置五踩斗栱。下层檐上用斗栱支撑二层向外挑出平坐,平坐四周做栏杆围护。中间暗层在二层平坐下开有风窗通风。一层和二层四周出廊,四面明间为隔扇门,次间为隔扇窗封护。上层檐下挂有茅盾题写的“栖霞楼”三字匾额,字体矫健腾舞,极为夺目。楼内四壁展示有历代名人书画、碑刻作品。

2、建筑现状

(九)涵晖楼

1、建筑概况及建筑形制

涵晖楼位于挹爽楼的左侧,为宋代黄州四大名楼之一。始建年代不详,北宋宰相韩琦在黄州读书时,常登此楼吟诗作文。其《涵晖楼》诗云“临江三四楼,次第压城首。山光遍轩楹,波影摇窗牖……”。后取《赤壁赋》“无尽藏”之意,改称“无尽藏楼”,又名“坐啸堂”,“坐啸”一名源自苏轼《后赤壁赋》中“划然长嘯,草木震动,山鸣谷物应,风起云涌”之意。

现存的建筑为1982年重修,通面阔五间13.4米(含出廊),通进深四间9米(含出廊),四周为回廊环绕。明间为抬梁式大木构架,次间为穿斗式木构架。次间和山面走廊之间用墙体封护至顶。正立面明间做有隔扇门,次间为隔扇窗封护。山面回廊做有美人靠围护,前檐回廊为栏杆围护。楼内现为王禹偁生平展。

2、建筑现状

(十)挹爽楼(含碑阁)

1、建筑概况及建筑形制

挹爽楼(含碑阁)位于问鹤亭的南面,始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为时任湖北总督萧耀南出资修建。该楼为上下两层,一层为碑阁,因阁内四壁嵌有苏轼书法《景

苏园帖》石刻126块及历代名人的题跋而得名;二层为挹爽楼,得名于苏辙《快哉亭记》中名句“濯长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云”,现为书法绘画文物陈列室和接待室。该楼内还珍藏有苏轼书画和历代名人题咏木雕、石刻,多有颜柳笔意或魏晋风格,堪称古代书法之精华。

该楼一层为砖混结构,二层为砖木结构,通面阔15.5m,进深8.18m,二楼出廊宽1.18m。穿抬结合式木构架,单檐歇山式屋面,上布灰色布瓦。室内现均为水泥地面,一层天花内为木骨基层,二层水泥地面上铺装有木地板,并做有吊顶装饰。一楼和二楼前檐出廊,明间开隔扇门,次间开窗;后檐设窗。为保障碑刻安全,一楼窗户外做有钢筋隔断。二楼窗户为花棂隔扇窗。

2、建筑现状

(十一)石字藏

1、建筑概况及建筑形制

石字藏始建于宋代,系用来焚烧有字纸屑的专门器物,为黄州士民重视文化、注重教化的文明设施。现有的石字藏为清同治七年(1868年)重砌,为高五层的六角形红砂岩石塔。通高约5.3米,边长1.17米。底部为须弥座式塔基,上部为五层塔身,塔身正立面凿有门龛,每层伸出六角式塔檐,塔身逐层收进,顶层为六角仰莲式塔刹。

2、建筑现状

(十二)快哉亭

1、建筑概况及建筑形制

快哉亭原址在黄州城南,始建于北宋年间,为北宋清河人张怀民贬谪黄州时所建,苏东坡为亭题名,并作《水调歌头》词相赠。苏轼之弟苏辙作《快哉亭记》以彰其举。明代弘治《黄州府志》记载说:“快哉亭,旧《志》云在府城南,宋郡人张梦得建,以览江山之胜,苏子瞻匾曰‘快哉’,又为作词,末句‘一点浩气,千里快哉风’。弟子由作记。”清光绪《黄州府志》载:“快哉亭,在城南……今移府治内西北。”

现存的亭子位于赤壁北面玉屏山上,重建于清朝末年,最后一次修缮为20世纪80年代。该亭平面呈正六边形,通面阔5.3m,通进深4.6m,六角攒尖顶,上施绿色琉璃瓦,翼角反宇起翘,轻盈灵动。该亭采用趴梁叠层收进的构架。柱间设坐凳,檐下饰鹤颈翻轩,柱间上部施灯笼屉棂条挂落,亭内做藻井。

2、现状描述

(十三)揽胜亭

1、建筑概况及建筑形制

揽胜亭位于赤壁后山上,该建筑为清代晚期建造,毁于2000年左右,现仅存八角形台基。

2、现状描述

(十四)望江亭

1、建筑概况及建筑形制

望江亭位于赤壁北面聚宝山上,为清代晚期建造,最后一次修缮为20世纪80年代初。该亭平面呈六角形,通面阔5.3m,通进深4.6m。屋面为六角攒尖顶,上布绿色琉璃瓦,屋顶中间为三层葫芦形宝瓶。翼角起翘,具有浓郁的地方建筑特色。该亭采用趴梁叠层收进的构架方式。柱间设坐凳,檐下施鹤颈翻轩,柱间饰灯笼屉棂条

挂落。

2、现状描述

(十五)羽化亭

1、建筑概况及建筑形制

羽化亭位于赤壁北面聚宝山上,得名于苏轼《赤壁赋》中“临羽化而登仙”一句。该亭为清末建造,最后一次修缮为20世纪80年代初。该亭平面呈方形,通面阔一间4.7m,通进深一间4.7m。单围柱趴梁叠层收进木构架,歇山式屋面,上布红砖机制波形瓦,正脊上做有鸱吻和宝瓶,四周翼角反宇高挑。

2、现状描述

(十六)山门

(十七)侧门

(十八)院落景观环境

五、损伤和病害的成因分析及安全评估结论

从建筑物损伤破坏的成因分析得出损坏主要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1、自然因素

东坡赤壁位于黄冈市长江北岸黄州汉川门外,而黄州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南麓地势为东北部高,西部南部低,为江河冲积地带,以平原为主,丘陵岗地兼有,境内多湖泊。黄州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当地空气湿度很大,容易造成木质建筑的朽化,对墙体和石构件都有一定损伤。另建筑在山麓中,树木草丛大量繁殖滋生,容易影响建筑基地。

树木枝叶遮挡阳光,影响通风效果,使建筑无法长时间保持干燥透风,这对建筑木结构极具威胁性。同时长时间的风化,使建筑破坏加剧。

屋面瓦件因年代久远,残损散失造成建筑物漏雨,屋顶大木构件因雨水侵蚀受潮,加之通风和阳光照射不够,易造成腐烂断裂,进而造成梁架斗栱挤压歪闪,不能正常承重。同时由于地面排水不畅,导致积水,使墙体受潮剥落。

2、人为原因

东坡赤壁的楼台亭阁始建于西晋,之后经历多次战火洗礼,几乎完全焚烧。清同治七年(1868年),黄冈人刘维桢出巨资重修赤壁,这就是我们今日所见的赤壁景物。

赤壁建筑群自清同治、光绪年间进行过大规模的重修后一直没有大的修缮,在之后小范围的检修中对当时残损的瓦件进行过更换,但是由于更换的瓦件质地疏松,与原瓦件质量相差较大,极易吸潮滋生苔藓,从而加剧了瓦件的酥碱残损,导致屋面排水不畅和漏雨。这也是赤壁建筑普遍都有较严重的漏雨现象的原因之一。

建筑物因年代久远、人为破坏及日常保护不够,导致木结构、墙体、装修等遭到破坏。在部分地处偏远的亭楼,屋面瓦件脱落破碎,漏雨严重,使木构件受潮腐朽,无法正常承重。如揽胜亭则完全被人为拆毁。同时修缮不当,也给建筑物造成了一定损害。文物的保护若不及时,破坏将加剧,损失更加严重。

二○○九年九月

最新整理二建工程法规章节考点:施工文物保护制度

二建工程法规章节考点:施工文物保护制度 1.受国家保护的文物范围 《文物保护法》规定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国家保护文物的范围;《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规定了水 下文物的保护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 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国有文物所有权受法律保护,不容侵犯。 《文物保护法》规定,属于集体所有和私人所有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和祖传文物以及依法取得的其他文物,其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文物的所有者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的规定。 根据受保护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将文物保护单位分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将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 2.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施工的 规定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类别、规模、内容以及周围环境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合理

划定,并在文物保护单位本体之外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确保文物保护单位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文物保护单位的 建设控制地带,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类别、规模、内容以及周围环境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合理划定;保存文 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由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 《文物保护法》规定,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建设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不得进行可能影响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及其环境的活动。对已有的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应当限期治理。 3.施工发现文物报告和保护的规定 进行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组织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在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考古调查、勘探;《文物保护法》规定,在进行建设工程或 者在农业生产中,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发现文物,应当保护现场,立即报告当地文物行政部门。发现的文物属于国家所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哄抢、私分、藏匿;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以任何方式发现遗存于中国内水、领

文物保护工程施工勘察设计管理办法

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根据《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结合文物保护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从事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和其它具有文物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壁画等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的单位资质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是指为文物保护工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测绘、制定保护方案、工程设计及技术经济分析,编制保护规划,并提供勘察成果资料、设计文件或规划文本的活动。 第四条凡从事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的单位,必须按照本办法申请并取得《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证书》,方可承担相应等级和业务范围的文物保护工程。 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壁画等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以及保护规划编制等。 第五条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等级分为甲、乙、丙三级和暂定级。其中,甲级资质的审定、资质证书颁发和资质年检工作由国家文物局负责。乙级及以下级别资质审定、资质证书颁发、资质年检

和日常管理工作由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负责。 资质申报、审定工作一般每年一次;年检每年一次。 二、资质等级标准 第六条甲级资质标准: 一、经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物保护勘察设计业务十年以上,独立承担过不少于十项、工程等级为一级,或者不少于十五项、工程等级为二级及以上的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其工程已经竣工、质量合格。 二、法定代表人与技术人员均有较强的文物保护意识,单位总体水平在国内同行业领先,有较高的社会信誉,参加过或有能力参加文物保护工程的规范、规程、标准、定额的编制工作。 三、单位中专职固定且取得国家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20人,其中有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的技术骨干不少于8人(应聘并固定在该单位的离退休技术人员不超过20%)。 四、有健全的技术、管理制度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五、具有与其资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装备。

文物保护个人总结

文物保护个人总结 1文物保护工作总结 一、认清形势,加大隐患整治力度 近几年来,由于国家文物局的正确指导,市领导的高度重视,我局积极采取措施,一方面强化教育管理,建立、完善各种安全防范体制,另一方面逐年加大安全设施建设投入,每年投入消防、技防设施、设备的资金近3000万元,取得了明显成效,就整体而言,我市的文物安全形势良好,发展态势积极稳妥。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经济建设与文物安全的矛盾,对我市文物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因历史原因造成的安全隐患,一时还难以彻底消除,各种社会矛盾给文物安全带来的威胁不断加剧,如何在新形势下保障文物安全,已成为某市文物局各级领导干部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认真调研,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总的看,居民占用的文保单位隐患较大,多家单位共同占用的文保单位安全状况较差,开放单位相对隐患较少,文物保护单位周边环境存在的安全隐患比较严重,某322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中,文物周边环境存在安全隐患的占60%,由于这些文物大部分集中在二环内,级别高,深受国内外广泛关注,文物保护责任重大。我国文物建筑多为木结

构,易燃,有的文物保护单位周边的居民紧邻古建筑私塔乱建,有的直接搭建在古建筑的院墙上,通道狭窄,阻碍消防。如孔庙国子监、智化寺、法源寺、白搭寺、克勤郡王府、庆成宫等文保单位几乎被居民包围,居民的居住安全条件很差,一旦失火必然殃及文物保护单位。近两年智化寺院墙外的居民住房曾发生过几次火灾事故,所幸扑救及时,未危害到文物。目前存在的问题是: 1、居民占用文物保护单位隐患问题突出,对文物保护造成巨大威胁 市文物局在前几年巡视检查的基础上,从开始对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隐患整治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显示:在322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中,存有1项以上安全隐患的单位有180处,占总数的60%;存在较严重安全隐患需要整治的64处,占总数的20%。存在比较严重安全隐患的单位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占市级以上保护单位总数的6%;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7处,占市级以上保护单位总数的15%。国保单位98处中,有居民占用的17处,占国保总数的17。3%,办公使用18处,占国保单位总数18。4%,对社会开放的有63处,占国保总数的64。3%;市保单位224处中,有居民占用的47处,占市保总数的20。9%,单位占用的111处,占市保总数的49。6%,对社会开放单位68处占市保总数的29。5%。截止,属市级挂帐的安全隐患单位2

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

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 文物资源是先人留下的无价之宝,是历史的见证,是历史的再现。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文物资源,显示一个区域、一个城市深厚博大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也是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在各级各部门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文物管理部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良好环境中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工作,使我县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步入了有序的发展轨道。 一、我县文物保护工作现状 经过三次历史文化遗产普查,我县至今有省级文保单位3处,县级文保单位31处,已公布的重要文物保护点70处,及200多处登记在册的地面文物。这些被各级人民政府公布或未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中,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唐宋窑址、明清古民宅、古桥梁、古墓葬、摩崖石刻、名人故居和革命纪念地等等,类型齐全,历史延续性强,是我县六千年文明史的纪实写真。尤其是构筑在海岸线上的40余处明代抗倭遗址,更是我县人民抗击外敌侵扰的历史见证。近年来,我县库藏文物的收藏量也显著增加,器物类从原有的数十件增加到目前的XX多件,字画从百余件增至千余件,另有古籍6000余册,宗谱80余种,还有大量的碑刻、墓志铭、工艺

品与革命文物等等,为我县建立博物馆、展示地方史和民俗文化,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础。 对地下文物的保护,文物管理部门一贯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在目前经费紧缺又无博物馆和专用库房的情况下,对已知的古墓葬、古遗址、古窑址等地下文物,尽力做好原地保护工作,待时机成熟再报批发掘,进行科学研究。对在基建中暴露的各类地下遗址,只要一得到信息就积极组织人员进行抢救性调查发掘,从不遗漏。近几年,先后抢救性调查发掘了万家山墓葬群、黄土岭墓葬、何婆岭墓葬、象山三中古墓葬区、大溪蒋村宋代古墓、黄狗山宋代瓷窑残址、花岙岛古代遗存等,尽职尽力做好了塔山路东首延伸段的塔山遗址的保护工作,使一批面临厄运的地下文物得到抢救性保护。 多年来,我县通过财政拨款、上级文物部门补助和群众自发集资捐赠等多种途径,筹集了数百万元资金,视各文保单位不同情况,已全面或部分整修了石浦城隍庙、大徐殷夫故居、丹城石屋、丹城姜毛庙、东门岛灯塔、东门岛天后宫、王家谟烈士墓、陈汉章先生墓、爵溪街心戏亭等十余处省、县级文保单位和重要文物点。在维护和整修各级文保单位的同时,注重使用单位和专(兼)职管理人员的落实工作,加强定期检查,即时提出保护意见及整改措施,使这些不可移动文物得到较为妥然的保护。对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不仅落实

施工文物保护制度

施工文物保护制度 受国家保护的文物范围 一、国家保护文物的范围 《文物保护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文物受国家保护:(1)具有历史、 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2)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 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3)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4)历史上各时 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5)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 二、水下文物的保护范围 《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规定,水下文物是指遗存于下列水域的具有历史、艺术和 科学价值的人类文化遗产:(1)遗存于中国内水、领海内的一切起源于中国的、起源国不明 的和起源于外国的文物;(2)遗存于中国领海以外依照中国法律由中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的起源于中国的和起源国不明的文物;(3)遗存于外国领海以外的其他管辖海域以及公海区域内的起源于中国的文物。 以上规定内容不包括1911年以后的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以及著名人物无关的水下遗存。 三、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的分级 《文物保护法》规定,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 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别 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可移动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 四、属于国家所有的文物范围

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办法试行

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办法(试行) 目录 一总则 二专业人员 三资质标准 四资质申请与审批 五监督管理 六附则 一、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从事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壁画等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是指为文物保护工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勘察测绘、制定保护方案、工程设计及工程必要性可行性分析、技术经济分析,编制保护规划,并提供勘察成果资料、设计文件及规划文件的活动。 第四条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申请资质及业务范围,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在许可的业务范围内从事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活动。 第五条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等级分为甲、乙、丙级。 第六条国家文物局负责审定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甲级资质,颁发甲级资质证书。

省级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审定本辖区注册企、事业单位的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乙、丙级资质,颁发相应的资质证书。 省级文物主管部门负责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的年检和日常管理工作。 第七条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的业务范围分为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壁画、保护规划等六类。 二、专业人员 第八条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是指经过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的相关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相应从业范围证书的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专业人员。 第九条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不得同时受聘于两家或两家以上文物保护工程资质单位。 第十条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实行责任设计师负责制。责任设计师在主持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中,应当全面负责所承担项目的组织管理和质量控制,在勘察设计文件上签字并对文件质量负直接责任。 第十一条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熟悉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文物保护意识,遵循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科学理念、行业准则和职业操守; (二)从事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相关技术工作八年以上; (三)主持完成至少二项工程等级为一级,或至少四项工程等级为二级,且通过相应文物主管部门审批的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项目;或者作为主要技术人员参与完成至少四项工程等级为一级,或至少八项工程等级为二级,且通过相应文物主管部门审批的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项目; (四)近五年内主持完成的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没有发生因勘察设计质量问题对文物造成损坏或人员伤亡等重大责任事故。

文物安全管理自查报告

文物安全管理自查报告 文物安全管理自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不知所措,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回想这一段时间的工作,获得了成绩,也存在着问题,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自查报告了。那么一份详细的自查报告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文物安全管理自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物安全管理自查报告1按照市文物局召开的全市文物安全工作会议要求及自治区文物局下发的有关贺兰山东麓文物安全通知,我处各部门加强文物遗址及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管理,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解决文物安全突出问题。现将文物安全工作自查总结如下: 一、文物遗址安全工作 针对文物遗址安全,文物管理科建立健全文物安全检查巡查、隐患整改、保养维护等制度,定期检查和重点检查,开展全面细致的日常巡查。组织对陵区文物遗址的安全巡视,加大陵区文物保护力度,坚决做好陵区内的防盗、防火、防破坏工作,确保陵区文物古迹的安全。发现隐患及时上报整改,建立完善的文物档案和安全保护巡查记录。一旦发生文物消防或其他安全事故,启动文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针对陵区放牧等破坏陵区生态平

衡行为,随时进行排查巡视,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二、可移动文物安全工作 西夏陵区不可移动文物主要集中展示、保管于西夏博物馆,西夏博物馆馆藏文物5千多件,包括博物馆陈列展示及文物库房收藏保管文物,博物馆针对国家一级文物唐卡绢画设立恒温恒湿柜,珍贵文物定制匣囊,妥善保管文物,一般文物按照质地、尺寸进行分类存放,确保文物保存环境安全。文物库房钥匙设专人保管,制定出入库房登记制度,确保可移动文物安全。博物馆设有安防监控系统,有效保证文物安全。 三、消防安全工作 为了消除陵区消防安全隐患,管理处定期对博物馆、办公区、宿舍安全进行全面消防安全检查。在加强人防、物防的同时,对技防设备进行了认真的检查,要求全体人员加强安全意识,保证文物安全。管理处结合已有的安全、消防预案和领导干部24小时值班制度,要求带班领导要切实履行值班职责,坚守岗位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置。定期开展防火安全演练,消防设施检查,安防人员培训,使之了解和熟悉消防器材的使用性能,掌握各类灭火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做到了消防安全工作有措施、有演练、无隐患。 我处始终把文物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在制定各项安全

01 附件1文物保护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参考计算方法 20131219

附件1: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参考计算方法 计算工程建设其他费应符合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13]116号)、国家发改委《关于降低部分建设项目收费标准规范行为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1]534号),以及《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文件要求。 一、固定资产其他费用 (一)建设单位管理费。 建设单位管理费:是指建设单位从项目开工之日起至办理竣工财务决算之日止发生的管理性质的开支。包括:不在原单位发工资的工作人员工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办公费、差旅交通费、劳动保护费、工具用具使用费、固定资产使用费、零星购置费、招募生产工人费、技术图书资料费、印花税、业务招待费、施工现场津贴、竣工验收费和其他管理性质开支。 参照财政部关于印发《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通知(财建[2002]394号)规定计算。 建设单位管理费总额控制数费率表 单位:万元

(二)青苗补偿费。 青苗补偿费是指国家征用土地时,农作物正处在生长阶段而未能收获,国家应给予土地承包者或土地使用者的经济补偿。 《土地管理法》规定,被征用土地,在拟定征地协议以前已种植的青苗和已有的地上附着物,也应当酌情给予补偿。但是,在征地方案协商签订以后抢种的青苗、抢建的地上附着物,一律不予补偿。被征用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以山东省为例:山东省物价局、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下发的《关于济南等三市调整征地地面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的批复》(鲁价费发[2008]178号)计算济南市历城区100亩地的青苗补偿费如下: 济南市历城区100亩地青苗补偿费=100亩*900元/亩=90000元。 (三)研究试验费。 1. 按照研究试验内容和要求进行编制。 研究试验费是指为项目提供和验证设计参数、数据、资料等所进行的必要的试验费用以及设计规定在项目实施中必须进行试验、验证所需费用。包括自行或委托其他部门研究试验所需人工费、材料费、试验设

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试行终审稿)

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试行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办法(试行) 目录 一总则 二专业人员 三资质标准 四资质申请与审批 五监督管理 六附则 一、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从事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壁画等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是指为文物保护工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勘察测绘、制定保护方案、工程设计及工程必要性可行性分析、技术经济分析,编制保护规划,并提供勘察成果资料、设计文件及规划文件的活动。 第四条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申请资质及业务范围,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在许可的业务范围内从事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活动。 第五条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等级分为甲、乙、丙级。 第六条国家文物局负责审定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甲级资质,颁发甲级资质证书。

省级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审定本辖区注册企、事业单位的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乙、丙级资质,颁发相应的资质证书。 省级文物主管部门负责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的年检和日常管理工作。 第七条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的业务范围分为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壁画、保护规划等六类。 二、专业人员 第八条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是指经过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的相关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相应从业范围证书的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专业人员。 第九条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不得同时受聘于两家或两家以上文物保护工程资质单位。 第十条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实行责任设计师负责制。责任设计师在主持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中,应当全面负责所承担项目的组织管理和质量控制,在勘察设计文件上签字并对文件质量负直接责任。 第十一条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熟悉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文物保护意识,遵循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科学理念、行业准则和职业操守; (二)从事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相关技术工作八年以上; (三)主持完成至少二项工程等级为一级,或至少四项工程等级为二级,且通过相应文物主管部门审批的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项目;或者作为主要技术人员参与完成至少四项工程等级为一级,或至少八项工程等级为二级,且通过相应文物主管部门审批的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项目;

文物保护工作总结及自查报告

文物保护工作总结及自查报告 为了认真贯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落实我镇的文物保护责任,切实加强我镇辖区的文物保护工作,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国务院《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政策法规,根据年初县政府各乡镇签订的《乡镇文物保护工作目标责任书》,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结合我镇实际,我镇辖区的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年初,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镇委,镇政府的日常工作,共召开4次关于文物保护工作会议,并及时向机关单位,村、社区,辖区各部门传达上级的有关文物保护精神,并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的副镇长为副组长,辖区派出所,国土所,建设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指派了一名文物保护工作兼职工作人员。 二、广泛宣传“普查工作”,提高全民素质 今年在上级部门的号召下,开展《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标志着第三次文物普查正式启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对于文物事业意义重大,是文物部门今后几年工作的重点。我镇充分认识“三普”工作的重大意义,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一是成立了领导机

构。镇政府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工作的组织和领导;二是制定了实施方案。四是普查工作打了提前战。为了配合国家文物局“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镇于今年在全县率先进行了全县范围的古建筑普查和早期木构古建筑的重点调查,调查工作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有关规范为标准;五是积极开展“三普”宣传工作。今年以来,通过各种渠道就文物普查宣传积极开展工作。为了切实保障我镇“三普”工作的顺利进行,按照国务院、省政府有关通知要求,集合我镇实际,坚持适度、可行的原则,财政做好了专项预算,并足额发放到基层。 三、以安全为根本,加大文物安全工作力度 安全是文物工作的生命线,一年来,我镇继续加强文物安全工作。一是强化日常的监管、督查。就文物冬春季防火、汛期防汛、防雷以及“五一”、“十一”等重点时段的文物安全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同时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抽调专门力量进行重点检查,督促落实,有力保障了文物安全。二是结合重点检查落实安全措施。今年3月份我镇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开展了全县文物消防安全大检查,检查中,我们结合去冬今春省、市有关文物安全的部署要求,结合文物安全“金铠甲”达标工程的开展,把此次安全大检查做为认真落实文物安全工作要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搞一阵风式的

施工项目文物保护措施

文物保护措施 一、建立健全文物保护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设置文物保护领导小组,主管生产的副经理长为组长,由安全质量部主管文物保护工作,负责对施工期间的文物保护工作进行指导管理,调查处理施工期间的文物破坏事故。各施工队也要成立相应的文物保护组织,并设置兼职文物保护监督员。监督员必须热爱本工作,具有一定的文物保护知识,由责任心强、讲原则、能吃苦、讲奉献的先进工程师或职工担任。 二、文物保护职责 1、在参加设计交底时详细了解施工现场的环境特点,施工图中列入的文物保护工程内容,掌握设计对文物保护工程的措施及要求。 2、主要负责具体文物保护方案和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落实。施工前,要制定施工期间详细的文物保护措施报安质部批准。 3、在开工前要有针对性的制定文物保护措施和应急预案,报安质部批准。 4、经常进行施工现场巡视调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三、文物保护措施及计划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铁道部及湖北省有关文物保护的规定。本标段施工中要特别加强文物工作。 (1)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国家和湖北省有关文物保护、发掘等方面的法律,增

强文物保护意识,提高对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明白文物对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意义和历史文物的不可再生性。让所有施工人员懂得文物和地质遗迹属国家所有,是珍贵的国家财产,必须倍加珍惜,悉心呵护。 (2)施工前熟悉本工程《文物普查报告》的主要内容,树立文物保护的观念,了解文物保护的程序、措施和方法;与当地文物部门联系,了解当地的文物保护要求和相关标准,取得当地部门的支持;了解当地文物古迹、地质遗迹的分布范围,在其附近施工时加强观察,谨慎作业。 (3)在开工前要有针对性的制定文物保护措施和文物保护预案。 (4)若在文物保护区或建设控制带施工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要在施工现场作出明显的标志说明,并根据文物的性质、上级的要求进行施工,并安排专人负责现场管理。 (5)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或地质遗迹,立即停止施工,并保护现场,防止其被移动或损坏,同时立即向当地政府、文物及有关管理部门报告,不得私自挖掘、移动和处置,待文物管理部门作出处理决定后,严格按上级单位的意见处理、继续施工。 (6)在文物附近施工时,减少或避免重型机械施工,施工道路绕避通过,对文物进行隔离并设立明显标志。 (7)在下达技术交底时,我们将文物保护内容列入,让每一个现场施工的工人都明白文物保护的重大意义。 (8)土方填筑工程以及其他需要取土、弃土时,对现有的或规划的保护文物遗址,各项目经理部应采取避让的原则进行地点的选择。

文物保护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要求

文物保护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要求(试行) 第一章总则 1.1为加强对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编制工作的管理,规范文物保护工程申报文件的深度,保证勘察设计质量,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等法规编制。 1.3根据文物保护工程专业特征,将保护工程分为建筑类、遗址类、石窟寺及石刻类、安全防护类等工程。 1.4文物保护工程涉及本规定不能涵盖的专业内容时,编制深度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的规定,编制原则和基本形式应参照本规定的要求。 1.5文物保护工程设计一般分为现状勘察及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大型和重要工程增加用于立项申请的概念性方案设计,说明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小型简单工程在完成现状勘察文件的基础上可以直接进入施工图设计。 1.6文物保护工程中涉及锚固、灌浆、防风化、防渗排水、防洪、油饰彩画、壁画塑像等专项设计时,应符合第七章的相关提示与要求。 第二章一般要求 2.1 勘察 2.1.1 现状勘察的目的是探查和评估文物保存状态、破坏因素、破坏程度和产生原因,为工程设计提供基础资料和必要的技术参数。 2.1.2 勘察主要包括:对文物的形制与结构、环境影响、保存状态以及具体的损伤、病害进行的测绘、探查、检测、调查研究并提出勘察结论等内容。 a 测绘,测量并记录文物现存状态、结构、病害及分布区的地形、地貌。 b 探查,查明文物损伤及病害的类型、程度及原因。 c 检测,对病害成因和文物的安全性进行测试检查,包括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检测、建筑材料分析试验、环境检测等;检测要符合相关专业的现行国家标准。

武胜县文物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武胜县文物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按照会议安排,现将近年来我县文物保护工作情况向大家作一简要汇报: 一、我县文物基本现状 我县文物资源丰富,是广安市文物大县,四川省文物强县,2007年评为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截止目前,全县共有文物保护点964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较为重要的地面不可移动文物点100余处。馆藏文物2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件,国家二级文物20件,国家三级文物161件(以上级别系1986年专家鉴定)。 二、文物保护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在省市文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认真贯彻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把保护、传承和利用作为文物工作的主题,把保护成果惠及民众作为文物工作的宗旨,把探索创新作为文物事业发展的动力。文物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文物基础工作不断夯实,文物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加明显。 (一)文物保护机构健全。近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文物工

作,成立了以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文化、公安、规划、住建、国土、财政等部门为成员的文物保护工作委员会,建立完善了文物保护联系会议制度。县人民政府与全县31个乡镇签订了《文物保护工作目标责任书》。全县46处文保单位均聘请了一位业余文物保护员负责相关工作,形成了以文物主管部门为中心的县、乡(镇)、村三级文物管护网络,构建了“党政领导、文化主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齐抓共管格局,从而使我县文物保护工作构建在较为稳定的组织基础之上。 (二)“四有五纳入”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县委政府将文物保护工作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一项重要举措,将文物工作纳入了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乡建设规划、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和各级领导责任;将县文广新局纳入县规划委员会成员单位,文广新局主要领导纳入规划委员会领导小组,从2014年开始,每年预算并划拨50万元的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文物保护“四有”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全县46处文保单位均安装有保护标志和保护界桩,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文保单位档案资料详实,每处保护单位均落实了一名看护员,对照等级落实了文保员的待遇,分别为100、150、200元∕月。 (三)积极筹措资金,抢救性修缮了一批重要文物 一是加强文保单位保护修缮方案的编制。近年来,我县邀请省考古院先后对燕子岩摩崖石刻、沿口观音寺、陈家寨、中心古建筑群(镜心亭、万寿宫、文庙、武庙、文昌宫等)、飞龙武庙等重点文物保护

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甲级资质单位名单

附件1 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甲级资质单位名单(共26家)1.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 业务范围:古建筑维修保护、近现代文物建筑维修保护 (以上限勘察、测绘) 2.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 业务范围:古文化遗址保护、古墓葬保护、石窟寺和石 刻保护、文物保护规划编制 3.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业务范围:古文化遗址保护、古墓葬保护、石窟寺和石 刻保护 4.国文科保(北京)新材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业务范围:古文化遗址保护、石窟寺和石刻保护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业务范围:古文化遗址保护、古墓葬保护、石窟寺和石 刻保护、文物保护规划编制 6.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业务范围:近现代文物建筑维修保护、文物保护规划编 制 7.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限公司 业务范围:古文化遗址保护、古墓葬保护、古建筑维修 保护、近现代文物建筑维修保护、石窟寺和石刻保护、

壁画保护、文物保护规划编制 &北京国文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范围:古文化遗址保护、古墓葬保护、古建筑维修保护、近现代文物建筑维修保护、石窟寺和石刻保护、壁画保护 9.河北建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业务范围:古建筑维修保护、近现代文物建筑维修保护、石窟寺和石刻保护 10.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业务范围:古文化遗址保护、古墓葬保护、文物保护规划编制11.山西省古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业务范围:古文化遗址保护、古墓葬保护、古建筑维修保护、近现代文物建筑维修保护、石窟寺和石刻保护、壁画保护、文物保护规划编制 12.云冈石窟研究院 业务范围:石窟寺和石刻保护 13.内蒙古博物院 业务范围:古文化遗址保护、古墓葬保护、壁画保护、文物保护规划编制 14.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中心 业务范围:古文化遗址保护、古墓葬保护、文物保护规划编制15 .内蒙古启原文物古建筑修缮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业务范围:古建筑维修保护 16.江苏天开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施工期文物等保护措施

施工期文物保护措施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万科·双月湾一期 建设单位:惠州市利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深圳市邦迪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深圳市筑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深圳市工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万科双月湾花园工程由惠州市利万房地产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平海镇双月湾旅游度假区,项目占地面积近8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该工程场地狭长,南北向长约2500m~2700m,东西向长约260m~360m,西面濒临平海湾,东面有内海湾;现阶段施工为一期工程,工程总占地面积近18万平米,总建筑面积近24万平米,位于场地中部,由酒店行政楼、样板房、40栋2层别墅、11栋5层洋房、2栋18层公寓和6栋23~28层高层住宅组成。 场地占地面积大,场地及周边无文物建筑,场地内有少量的当地村民临时建筑物,不具有文物保护价值。但场地内多坟地,为当地居民墓葬聚集区域。 二、现场施工注意事项 1、工程开工前,主动与当地文物保护主管部门取得联系,了解施工区文物分布情况,积极的采取文物保护措施。 2、认真执行国家、地方和建设单位对文物保护的有关法规和文件。

进场后,由施工技术部门主动与肩负起文物保护的责任,施工时注意,全过程监控,使施工过程的文物保护处于受控状态。 3、对已落实为文物保护区的工地,施工时严禁大型机械施工,均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施工的方法,以防文物受到破坏。 4、现场场地平整及土方开挖必须在当地居民将场地内墓葬迁走之后方能进行,未能及时迁移的由业主出面解决后方能进行施工。 5、施工过程中发现文物或有考古、地质研究价值的物品时,应暂停施工,封闭现场,防止文物被损坏或流散。施工队伍应立即通知经理部,由项目经理部尽快通知业主和当地有关文物管理部门,对文物进行保护。 三、文物保护措施 1、加强教育、提高安全员的文物保护意识,增强全体职工保护文物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2、开工前主动和地方文物保护部门进行联系,与当地群众进行文物保护方面的调查,对地上、地下是否有文物初步做到心中有数,以便超前、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3、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如古墓、钱币、化石等有考古、地质研究价值的物品,或其它有价值的地下构造物,已开工的要立即停工保护现场,立刻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防止任何人员移动或损坏任何该类物品,尽快向工程师、业主和文物保护部门汇报,并积极协助处理。 4、一旦发现文物,应遵守有关规定,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1)已开工的要立即停工保护现场,防止任何人员移动或损坏任何该类物品。 (2)尽快向工程师、业主和文物保护部门汇报。 (3)按照工程师、业主和文物保护部门的指令,积极协助处理。 (4)文物保护部门处理完现场,并接到业主、工程师和文物保护部门可以继续施工的通知后才能重新开工。 5、不准随意乱刻、乱画、破坏文物,坚决打击、抵制贩卖文物活动。

文物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文物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在省、市文物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县把加强文物保护工作作为建设文化强县的重要举措,深入贯彻《文物保护法》和《山东文物保护条例》,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在优化文物工作环境、加强法制建设、加大保护力度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力推动了全县文物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现就我县文物保护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文物资源基本情况 曹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夏朝前属东夷之地,境内有许多大汶口、龙山、岳石文化遗迹,为尧舜禹活动之地,公元前1700年,商王成汤在此建都,成为商朝早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历史学家称为“华夏第一都”。现存的古遗址有10多处约20万平方米,自然形成星罗棋布的地下历史博物馆。县域内现有文物保护单位32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曹县文管所馆藏各类文物412件,其中一级3件,二级3件,三级110件。 二、文物保护单位基本情况 曹县文物管理所前身为图书馆文物组,1989年3月份经县编制委员会批复,成立曹县文物事业管理所,为全额事业单位,编制20人。2007年经曹县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曹县商都博物馆,是一处集收藏、陈列、研究、社会教育于一体的综合类博物馆,由曹县文物管

理所代行职责。 三、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认真落实文物保护“五纳入”。坚持把文物保护工作摆在党政工作的重要日程,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任组长,文化、公安、规划、住建、国土、财政等部门为成员的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文物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实行县、乡(镇)、村三级文物管理责任体系,层层签订《文物保护工作目标责任书》,形成了“党政领导、文化主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齐抓共管格局。在土地开发、城市建设中,遇到有文物的情况,都进行反复论证,制定好保护措施,坚持做到有文物的土地不开发,做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专门编制文物事业发展计划,提出文物保护的具体目标和工作措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编制和调整城乡建设规划时,充分考虑了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范围。 (二)扎实开展“三普”,准确掌握文物现状。自2007年以来,我县按照全国和省、市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曹县文体局领导下全面开展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取得了重大收获和突出成绩。在实地调查阶段,普查组的足迹踏遍了我县1966平方公里土地,对全县24处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的1174个行政村,2929个自然村进行了普查,实地调查了316处普查点,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213处,其中复查22处,新发现178处,消失13处。在实在调查阶段,共绘制文物图纸396份(其中文物平面图99份,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图 22

关于制定《文物保护条例》调研报告

关于制定《文物保护条例》调研报告 德城区文物保护基本情况。德城区历史悠久,共有34处文物点,现有国家级文保单位1处(大运河山东省南运河德州市德城区段),省级文保单位3处(德州城墙遗址、窑上窑址、北厂漕仓遗址),市级文保单位10处(德州城墙遗址、窑上窑址、闸子遗址、黄河涯礼堂、北厂沉船遗址、德州烈士陵园、卢建曾家族墓、孙庄谢生家族墓、高道悦墓、德州窑址)。 近年来,德城区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认真按照上级文物部门要求紧抓落实,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了工作。一是不断加强对《文物保护法》、《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等文物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文物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是文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区多次组织各镇街文化站集中学习了《文物保护法》、《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坚持学法、懂法、守法,处理好文物保护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依法保护我区文物资源的安全。此外,我们还利用国际博物馆日、文物遗产日、文化惠民演出等活动,向广大市民宣传《文物保护法》、《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余份,开展宣传活动50余场次。通过这些宣传活动,全区文物保护意识逐渐深入人心,为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加强文物机构、队伍建设。xx年我区成立了全市最早的文物管理机构——德城区文物管理中心,进一步完善了机构管理。同时,我们也在加强文保队伍建设,提高文保人员素质上狠下功夫,除了配备电脑、照相机、照明

设备、GPS等必要的装备外,每年都组织文保人员进行业务学习,通过学习提高文保人员的素质。三是建立联合打击文物犯罪工作机制,遏制打击文物犯罪行为。建立联合打击文物犯罪工作机制是加强文物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遏制和打击文物犯罪的有效手段。为此,我们与德城公安分局、消防大队等单位建立了联合工作机制,形成了良性的合作机制。我们坚持主动打击、主动治理、主动防控,时刻保持对打击文物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确保文物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德州市文物保护条例》的制订为基层文物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和保障,为实现文物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基层文物工作现状,结合我区文物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几点立法建议: 一是明确市、县级文物管理机构人员、制度。建议在《德州市文物保护条例》中明确规定市、县级文物管理机构人员编制、机构责任等情况,注重基层文物部门人员机构的层次化,为有经验有阅历的文物研究人员提供更多选拔聘用机会。同时建议市级、县级文物部门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明确岗位职责。 二是加大财政对文物保护的支持。近年来文物工程建设较多,文物工作量日渐增大,基层虽在文物遗址保护、“四有”管理工作中投入了保护资金,但就整体而言文物资金方面仍存在欠缺。建议在《德州市文物保护条例》中明确市、县级财政部门对文物工作的支持,明确市级、县级地方政府将文物保护经费纳入当地的财政支出预算,成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概述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概述 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 一、文物保护规划的几个认识 1、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分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 规模特大、情况复杂的文物保护单位应首先进行可行性研究并编制总体保护规划纲要。 2、规划和方案 从汉语意思上几乎是没有区分的。实际上来讲,规划是全面的,整体的,全局的,粗略的,而方案是个体的,局部的,部分的,详细的。方案是规划的有益补充,作用与详规划类似。 3、保护规划类型 保护规划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因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如果依照保护对象来划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历史文化遗产实体和非实体的保护规划;(2)生态环境和附属物的治理的相关规划;(3)两者都有 如果按规划目的,可以分为文物保护型为主和旅游开发型为主两类。 4、文物保护规划成果形式 (1)规划文本:表达规划的意图、目标和对规划的有关内

容提出的规划性要求,文字表达应当规划、准确、肯定、含义清楚。 (2)规划图纸:用图像表达现状和规划内容、要求清晰准确,图例统一,图纸表达内容与规划文本一致。规划图纸应绘制在近期测绘的现状地形图上,规划图上应显示出现状和地形、图纸上应标注图名、比例尺、图例、绘制时间、规划设计单位名称。 (3)规划说明:内容包括文物保护单位的价值与重要性、现状、管理等各项评估的详细内容,论证规划意图、解释规划文本等。 (4)基础资料汇编:内容包括有关文物保护单位的各类基础资料与规划依据等。 二、文物保护规划(方案)编制步骤 文物古迹的保护工作总体上分为六步,依次是文物调查、评估、确定各级保护单位、制定保护规划、实施保护规划、定期检查规划。《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 文物保护规划编制的一般过程是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过程,指为文物保护工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测绘、制定保护方案、工程设计及技术经济分析,编制保护规划,并提示勘察成果资料、设计文件或规划文本的活动。具有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单位才能承担相应等级和业务范围的文物保护工程。《关于发布<文物保护工程勘探设计资质管理办法(试行)>》和《文物保护工程施工资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