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二甲双胍的禁忌症_张俊清
糖尿病降糖药物治疗(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糖尿病降糖药物治疗单选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
1.SGLT2抑制剂具有下列哪些作用(C)A.促进胰岛素分泌B.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C.促进肾脏葡萄糖的排泄D.促进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2."下面那个药物不是磺脲类药物?(D)A.格列喹酮B.格列美脲C.达美康D.那格列奈3.关于DPP-4抑制剂下面哪个是错的(D)A.具有葡萄糖浓度依赖性降低血糖作用B.低血糖发生率低C.对体重的影响小D.胰腺炎患者可以使用4.下面哪个药物在肾功能不全和肝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均不需要调整剂量(C)A.西格列汀B.维格列汀C.利格列汀D.沙格列汀5."下列哪个药物可以用于CKD5期(C)A.阿卡波糖B.达美康C.利格列汀D.达格列净多选题:每道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1.下列降糖药物中促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有哪些(AC)A.磺脲类B.双胍类C.格列那类D.SGLT2抑制剂2.GLP-1RA具有下列哪些作用?(AC)A.葡萄糖依赖性调节血糖B.显著降低体重C.减少胰高糖素生成D.没有胃肠道不良反应3.关于胰岛素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的?(BC)A.没有副作用B.增加体重C.引起低血糖D.会产生依赖4.二甲双胍的禁忌症有哪些?(AB)A.肌酐清除率<45ml/minB.静脉注射造影剂期间C.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D.老年人5.糖尿病合并有心衰患者下面哪些药物慎用?(AD)A.二甲双胍B.达格列净C.沙格列汀D.罗格列酮。
二甲双胍缓释片服用方法和用量

二甲双胍缓释片服用方法和用量
二甲双胍缓释片是一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
正确的
服用方法和用量对于药效的发挥至关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二甲双胍缓释片的服用方法和用量。
一、服用方法。
1.服药时间,二甲双胍缓释片通常在饭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
建议在早餐、午餐或晚餐后30分钟内服用,避免空腹服用。
2.服药方式,二甲双胍缓释片应整片吞服,不可咀嚼或研磨。
饭后饮用足够的水,有助于药物的吸收和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
3.药物相互作用,在服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期间,应避免饮酒或同时服用其他药物,尤其是可能影响肾功能的药物,以免增加肾脏负担或引起不良反应。
二、用量。
1.初始剂量,一般情况下,成人初始剂量为500毫克,每日1次。
如果需要调
整剂量,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增加。
2.维持剂量,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耐受情况,医生会逐步调整二甲双胍缓释
片的剂量,一般每次增加500毫克,每周1次,最大剂量不超过2000毫克/日。
3.特殊人群,对于肝功能受损的患者、老年患者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减少
二甲双胍缓释片的剂量,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
总之,正确的服用方法和用量对于二甲双胍缓释片的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患者在服用药物期间应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及时就医,遵医嘱调整用药剂量,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希望患者能够按照医嘱正确服用二甲双胍缓释片,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二甲双胍固然好,但这8种情况下请不要再吃

⼆甲双胍固然好,但这8种情况下请不要再吃内分泌科⼤夫经常告诉患者⼆甲双胍是“神药”,有特别多好处,是治疗糖尿病的⾸选⼝服药物。
殊不知,⼀些特殊情况下,糖尿病患者需要调整⼆甲双胍的治疗⽅案,需要停⽤或减量。
具体如何操作,本⽂为您详细讲解。
经常吃⼆甲双胍者,特殊情况下需调整治疗⽅案张先⽣今年63岁,患2型糖尿病⼗余年,⼀直都吃⼆甲双胍控制⾎糖,⾎糖都很平稳,最近受凉感冒没注意治疗,引发肺炎,检查发现感染的指标都⾮常⾼,特来内分泌科就诊,我告诉张先⽣:现在要停⽤⼆甲双胍,改⽤胰岛素治疗。
张先⽣纳闷了,问道:“:我吃⼆甲双胍都⼗多年啦,⾎糖控制得不错,这次查的糖化⾎红蛋⽩也只有6.5%,为什么要停药改⽤胰岛素呢?”李⼥⼠今年57岁,2型糖尿病6年,偏胖,体重指数26kg/m2,糖化⾎红蛋⽩6.0%,最近查肾功能发现肌酐值108ummol/L。
李⼥⼠特别紧张的拿着化验单来找我咨询:是不是要停⼆甲双胍了?我详细询问了李⼥⼠的情况,然后告诉她说不要紧张,⼆甲双胍可以继续服⽤,减量就可以了,定期复查肾功能。
李⼥⼠满脸疑惑:不是听说⼆甲双胍伤肾么,现在肌酐⾼了咋还吃呀?上⾯张先⽣和李⼥⼠遇到的问题,相信在⼴⼤糖尿病病友中都存在过,本⽂就为您详细讲解哪些情况下不宜服⽤⼆甲双胍。
哪些情况下不宜再吃⼆甲双胍⼆甲双胍虽好,使⽤中也有⼀些注意事项,以下8种情况下不宜服⽤⼆甲双胍。
1.肾功能中度损伤、严重肾衰竭或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甲双胍本⾝不伤肝、不伤肾,但如果存在肾功能损伤或者是处于糖尿病肾病中晚期,要根据肾功能情况进⾏选择。
根据《⼆甲双胍临床应⽤专家共识(2018年版)》的要求,肾功能不全患者需通过估算肾⼩球滤过率(eGFR )⽔平调整⼆甲双胍剂量:eGFR≥60 ml/(min·1.73 m2)不⽤调整,eGFR 为45~59 ml/(min·1.73 m2)需调整剂量,eGFR<45 ml/(min·1.73 m2)禁⽤。
治疗糖病的药物使用禁忌

治疗糖病的药物使用禁忌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使用禁忌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依赖药物治疗来控制血糖水平。
然而,使用药物治疗糖尿病时也需注意一些禁忌,以免引发不良反应或加重病情。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治疗糖尿病药物使用禁忌,以便患者和医生在药物治疗中保持警惕。
1. 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药物:对于糖尿病患者中存在肝功能不全或肾功能不全的个体,某些药物应避免使用。
例如,二甲双胍(metformin)是一种常用的口服药物,但对于肾功能衰竭患者或其肌酐清除率低于30 mL/min的患者,该药物应禁用。
丙磺舒(glimepiride)是一种长效口服降糖药,对于肝功能不全者,应谨慎使用。
因此,在药物治疗前,医生应仔细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并选择合适的药物。
2. 心血管疾病患者禁用药物:糖尿病患者常合并心血管疾病,因此在选择药物时需特别注意。
对于存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心脏病、心律失常、冠心病等,应禁用某些口服降糖药物。
例如,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和噻唑烷二酮(pioglitazone)等胰岛素增敏剂可导致液体潴留和心力衰竭加重,需慎用或禁用。
此外,丙磺舒(glimepiride)和格列美脲(glimepiride)等口服降糖药物如用量过大,也可能导致血糖下降过快而引发心血管问题。
3.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禁用药物:对于怀孕和哺乳期妇女来说,选择合适的糖尿病治疗药物尤为重要。
某些药物在妊娠期或哺乳期禁用,因为它们可能穿过胎盘屏障或进入母乳,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例如,二甲双胍(metformin)和胰岛素是妊娠期糖尿病常用的治疗药物,相对安全可靠。
然而,磺酰脲类药物如磺胺脲(tolbutamide)和格列吡嗪(glipizide)则被认为是妊娠期禁用药物。
4. 药物过敏禁用药物:对于有某些药物过敏史的糖尿病患者,禁止使用相同类别的药物以防过敏反应再次发生。
例如,对于对二甲双胍过敏的患者,不宜使用类似胰岛素增敏剂的苯并噻二嗪类药物。
哪些人不能服用二甲双胍

哪些人不能服用二甲双胍文章目录*一、哪些人不能服用二甲双胍*二、二甲双胍副作用大吗*三、常用降糖药有哪些哪些人不能服用二甲双胍1、哪些人不能服用二甲双胍当肾功能障碍达到一定程度时,严禁使用此药,即男性的血清肌酐水平大于等于1.5mg,女性大于等于1.4mg就不能够服用此药。
对盐酸二甲双胍有过敏症状的患者不能服用二甲双胍降血糖。
如果有严重感染的情况,以及患有外伤、低血压以及缺氧症状的患者不可以服用此药。
患有充血性心衰并且需要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不能够服用此药。
2、二甲双胍分类二甲双胍分为两种剂型,一种是非缓释剂,一种是缓释剂。
类型不同,服用方法也不同。
2.1、非缓释制剂普通片剂:盐酸二甲双胍片(0.25g、0.5g、0.85g)、盐酸二甲双胍胶囊(0.25g)。
肠溶制剂: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0.25g)、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0.25g)。
2.2、缓释制剂这类药物只有一种,那就是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0.5g)。
3、不同剂型的二甲双弧怎么吃非缓释制剂:开始一次0.25g,一日2~3次,以后根据疗效逐渐加量,一般一日总量1~1.5g。
一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g。
缓释制剂:开始通常为一次0.5g,一日1次,晚餐时服用(或餐后服用),根据血糖和尿糖调整用量,一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g。
二甲双胍副作用大吗二甲双胍本身没有肝肾毒性,不会引起肾脏损伤,糖尿病患者的蛋白尿和肾功能不全往往是长期高血糖造成的并发症,是您的治疗不到位。
像其它药物一样,二甲双胍也要通过肝脏和肾脏代谢和排除体外,如果肝肾功能原本已经明显变差,则会影响二甲双胍的在体内的代谢排出,在体内蓄积可引起“乳酸性酸中毒”。
专家们告诉大家肝功能不超过正常值上限三倍(如转氨酶120U/L)可以安全使用。
肾功能需看血肌酐指标eGF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只有当显着下降达eGFR60ml时需减少二甲双胍剂量,达eGFR45ml才需停用。
乳酸性酸中毒的发生率约为是十万分之六,极其罕见。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全文)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全文)控制达到目标水平。
对于老年人和肾功能受损患者,需调整剂量。
四、不良反应与安全性二甲双胍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但多数患者可以耐受。
极少数患者可能会发生乳酸酸中毒,但这种情况多数与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等其他疾病有关。
因此,在使用二甲双胍前应进行肾功能评估,并注意监测肾功能和乳酸酸中毒的风险。
五、二甲双胍的联合用药二甲双胍可以与其他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等联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血糖控制效果。
但需注意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副作用。
六、特殊人群的使用对于妊娠糖尿病、青少年糖尿病、老年糖尿病等特殊人群,需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结论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之一,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且已成为全球控制糖尿病的核心药物。
临床医生和患者应正确认识并合理使用二甲双胍,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导排卵,提高生育率。
二甲双胍是一种可靠的降糖药物,可使HbA1c下降1%~2%。
它可以与其他非胰岛素类降糖药物联合应用,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加用其他降糖药后可进一步获得明显的血糖改善。
此外,二甲双胍与胰岛素联合治疗可以进一步改善血糖控制和减少胰岛素用量,并减少胰岛素治疗引起的体重增加。
对于特殊人群,二甲双胍可用于10岁及以上儿童,65岁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不推荐使用最大剂量。
在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中,造影前不必停用二甲双胍,但使用对比剂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停用48~72小时,复查肾功能正常后可继续用药。
二甲双胍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多出现在治疗的早期。
二甲双胍具有明确的心血管保护作用,能够改善脂肪合成与代谢,改善血脂谱,对NAFLD患者的肝脏血清学酶谱及代谢紊乱均有显著改善。
此外,虽然二甲双胍没有治疗PCOS的适应证,但可以提高PCOS患者的雌二醇水平,改善多毛症,使月经规律,诱导排卵,提高生育率。
二甲双胍的适应症及其注意事项

二甲双胍的适应症及其注意事项【主要成分】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二甲双胍。
其化学名称为:1,1-二甲基双胍盐酸盐。
【适应症】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Ⅱ型糖尿病病人,尤其是肥胖和伴高胰岛素血症者,用本药不但有降血糖作用,还可能有减轻体重和高胰岛素血症的效果。
对某些磺酰脲类疗效差的患者可奏效,如与磺酰脲类、小肠糖苷酶抑制剂或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合用,较分别单用的效果更好。
亦可用于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以减少胰岛素用量。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开始一次0.25g,一日2~3次,以后根据疗效逐渐加量,一般每日量1~1.5g,最多每日不超过2g。
餐中或餐中即刻服用,可减轻胃肠道反应。
【不良反应】(1):恶心、呕吐、腹泻、口中有金属味。
(2)有时有乏力、疲倦、头晕、皮疹。
(3)乳酸性酸中毒虽然发生率很低,但应予注意。
临床表现为呕吐、腹痛、过度换气、神志障碍,血液中乳酸浓度增加而不能用尿毒症、酮症酸中毒或水杨酸中毒解释。
(4)可减少肠道吸收维生素B12,使血红蛋白减少,产生巨红细胞贫血,也可引起吸收不良。
【禁忌】下列情况应禁用。
(1)Ⅱ型糖尿病伴有酮症酸中毒、肝及肾功能不全(血清肌酐超过1.5mg/dl)、肺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严重感染和外伤、重大手术以及临床有低血压和缺氧情况。
(2)糖尿病合并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病变)。
(3)静脉肾盂造影或动脉造影前。
(4)酗酒者。
(5)严重心、肺病患者。
(6)维生素B12、叶酸和铁缺乏的患者。
(7)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如营养不良、脱水)。
【注意事项】(1)Ⅰ型糖尿病不应单独应用本品(可与胰岛素合用)。
(2)用药期间经常检查空腹血糖、尿糖及尿酮体,定期测血肌酐、血乳酸浓度。
(3)既往有乳酸性酸中毒史者慎用。
二甲双胍注意事项

二甲双胍注意事项
二甲双胍是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对于使用二甲双胍的患者来说,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特别注意。
以下是关于二甲双胍使用的注意事项。
首先,二甲双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使用药物前,应先咨询医生,了解自己的病情和适合的剂量。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药物的个体差异来调整剂量,确保使用的安全。
其次,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患者在使用二甲双胍期间,需要定期测量血糖水平,以了解药物的疗效,并及时调整用量。
同时,也可以通过监测血糖水平,了解药物对血糖的影响,以便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
另外,二甲双胍在使用期间需要遵循医嘱饮食。
患者在使用二甲双胍时,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
应避免高糖、高脂、高盐等不良饮食习惯,多摄入蔬菜、水果、粗粮等健康食物,合理搭配营养,有助于减轻药物的负担,提高药效。
此外,还要避免酗酒。
使用二甲双胍期间,应避免过量饮酒。
酒精会干扰药物的吸收和代谢,影响二甲双胍的效果,甚至产生潜在的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药物期间,应尽量戒酒或者限制饮酒量,以保证药物的疗效。
最后,对于一些特殊人群,需要特别关注。
例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和老年患者,在使用二甲双胍前需要咨询医生,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剂量。
这些特殊人群需要密切监测反应和血糖水平,
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
总之,使用二甲双胍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在使用期间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定期监测血糖水平,遵循饮食建议,避免酗酒,对于特殊人群要特别关注。
只有在正确使用药物的情况下,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inese Journal of New Drugs 2011,20(21)2116中国新药杂志2011年第20卷第21期[作者简介]张俊清,女,教授,从事内分泌疾病诊治的临床和科研工作。
联系电话:(010)83572574,E-mail :junqing-zhang@medmail.com.cn 。
·综述·正确认识二甲双胍的禁忌症张俊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北京100034)[摘要]二甲双胍是有丰富的疗效和安全性循证医学依据的一类口服降糖药,被推荐为2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药物和联合治疗的基础用药。
但其产品说明书中列举的不良反应和使用禁忌,使部分医生和患者对二甲双胍的使用存在顾虑。
文中论述了二甲双胍与胃肠道症状、乳酸酸中毒和肝肾功能异常的关系,旨在正确认识二甲双胍的禁忌证,使其合理使用,发挥其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
[关键词]二甲双胍;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禁忌症[中图分类号]R977.15[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3734(2011)21-2116-03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raindications of metforminZHANG Jun-qing(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the First Hospital of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34,China )[Abstract ]Metformin is a widely used oral hypoglycemic agent ,and its efficacy and safety have been con-firmed by a large number of evidence-based studies.It is recommended as the first-line treatment and a basal drug in combination therapy of type 2diabetes.However ,its side effects and contraindications let doctors and patients worry about to use of it.This article focused on the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lactic acidosis ,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s related to the use of metformin in order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contraindications and rational use of metformin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diabetes.[Key words ]metformin ;adverse drug reaction ;drug contraindication 1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地位从20世纪50 60年代双胍类降糖药被开发并批准用于治疗糖尿病以来,二甲双胍已经在临床应用了50多年,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循证依据。
二甲双胍直接作用于葡萄糖的代谢过程,通过抑制肝糖异生,减少肝糖输出;通过促进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增加肌肉、脂肪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还可以抑制肠道吸收葡萄糖。
因此,二甲双胍与其他口服降糖药物不同,能通过多种途经降低血糖,适用于2型糖尿病的各个阶段。
由于二甲双胍不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单独应用不会引起低血糖。
1998年公布的UKPDS 结果首次肯定了二甲双胍可以降低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大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1],使其在降糖外的临床获益被逐渐认识。
由于二甲双胍降糖疗效肯定,不增加体重,可以改善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特别是近年来不断开发的新的临床适应症和潜在获益,进一步巩固了其在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中的地位,被各种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或共识推荐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以及药物联合治疗和胰岛素治疗的基础,除非患者有禁忌症或不能耐受。
2正确认识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尽管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近期的血糖控制和远期的心血管保护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已被指南推荐为2型糖尿病的一线和基础用药,但由于其产品说明书中列举的不良反应和使用禁忌,使Chinese Journal of New Drugs 2011,20(21)2117中国新药杂志2011年第20卷第21期部分医生和患者仍然对二甲双胍的使用存在顾虑。
因此,如何正确认识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掌握适应症,合理使用,充分发挥其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1二甲双胍与胃肠道症状胃胀、腹泻、恶心和腹部不适是二甲双胍的常见不良反应,文献报告可达20%以上,但一般反应轻微短暂,多在用药早期出现,具有自限性,因为严重胃肠道症状不能耐受而停药的患者比例小于5%。
对有胃肠道反应的患者,可以从小剂量开始使用,根据患者状况,逐渐增加剂量,多数患者随着用药时间延长,症状可以逐渐被耐受或消失。
二甲双胍日剂量在500 2000mg 范围内,降糖疗效呈现剂量依赖性,随剂量增加而疗效增强,但日剂量超过1000 2500mg 时,胃肠道反应并没有剂量依赖性,不会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2]。
目前,临床应用的缓释和肠溶制剂也可以减少患者的胃肠道症状。
2.2二甲双胍与乳酸酸中毒由于另一种双胍类降糖药———苯乙双胍在使用过程中因出现乳酸酸中毒的严重不良反应而退市,因此,二甲双胍是否会引起乳酸酸中毒一直备受关注,COSMIC 研究[3]和Co-chrane 荟萃研究[4]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
事实上,避开禁忌症,在有效治疗剂量范围内,二甲双胍引起乳酸酸中毒非常罕见。
COSMIC 研究是一个大样本随机平行研究,目的是与其他常用糖尿病治疗药物比较,揭示二甲双胍的安全性。
研究中所有入组患者排除了二甲双胍的相对和绝对禁忌症,且样本规模足以检测二甲双胍相关性酸中毒,结果显示二甲双胍的安全性与其他常用糖尿病治疗药物没有差异,尤其是治疗中没有出现乳酸酸中毒。
2006年最新发表的Cochrane 研究结果显示,乳酸酸中毒发生率在二甲双胍治疗组为6.3例/10万患者-年,而非二甲双胍治疗组为7.8例/10万患者-年。
美国1995年二甲双胍以前2型糖尿病乳酸酸中毒发生率为0.169例/1000患者-年[5],而1995-1996年的发病率降为0.047例/1000患者-年[6],1995-1997年为0.032例/1000患者-年[7],提示苯乙双胍而非二甲双胍与乳酸浓度升高相关。
二甲双胍和苯乙双胍分子结构的差别导致两者理化特性差异,可能是两者引起乳酸酸中毒发生率不同的原因。
苯乙双胍为亲脂性,与细胞膜内部结合,亲和力高,且主要通过4-羟基化代谢清除,在约10%人群中,参与此代谢过程的酶存在不同的多态性,这种遗传差异和苯乙双胍的清除水平相关,导致其代谢清除难以预测,可能增加乳酸酸中毒危险。
二甲双胍为亲水性,与细胞膜表面结合,亲和力低,能快速被清除,对氧化磷酸化无影响,对血浆乳酸的影响极小。
此外,二甲双胍能增加乳酸的氧化,使乳酸转变成二氧化碳离开体内,因此不会造成严重的乳酸酸中毒,而使用苯乙双胍后乳酸的氧化并不增加,这也可能是其导致乳酸酸中毒发生率比二甲双胍高的一个原因[8]。
但是,临床上与全身性缺氧相关的情况,如心肺功能衰竭、急性心肌梗死、休克或肝功能异常,乳酸产生增加,可能诱发乳酸酸中毒,应禁忌使用二甲双胍。
肾功能异常(如慢性肾功能不全、继发于其他全身性疾病的肾功能异常或碘造影剂造成暂时性肾功能减退)的情况下,二甲双胍和乳酸的排泄减少,可使二甲双胍在血浆中积聚,超过有效药物浓度范围,导致乳酸水平升高,故应避免使用二甲双胍。
2.3二甲双胍与肾功能损伤肾脏是二甲双胍排泄的主要途径,服药12h 内,通过肾小球滤过及肾小管分泌,90%以原形从肾脏清除。
肾功能受损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增加乳酸酸中毒发生的风险,应作为二甲双胍的使用禁忌症。
2002年发表在欧洲内科学杂志的一项研究[9]显示,将393例使用二甲双胍并伴有轻度肾功能不全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继续使用二甲双胍,一组停用二甲双胍,观察4年。
结果显示,继续使用二甲双胍组比停止使用组有降低血清肌酐和尿蛋白的趋势,但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由此证明,使用二甲双胍并不会导致肾脏损害恶化。
2009年发表在世界药物学杂志的另一项报告[10],246例慢性肾脏受损的患者平均使用二甲双胍(1.0g ·d -1)1年,并不增加患者住院和死亡风险。
因此,对于无其他肾脏疾患或肾功能无损害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可使用二甲双胍,但是对于基础存在肾脏功能受损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时仍应慎重,以避免增加乳酸酸中毒风险。
2.4二甲双胍与肝功能二甲双胍通过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几乎不与血浆蛋白结合,不经过肝脏代谢,在体内也不降解,直接作用于肝脏和肌肉,减少肝脏糖异生,增加肌肉葡萄糖酵解。
由此可见,二甲双胍无肝毒性,肝功能无损伤的患者在常规用药范围内服用,不会对肝功能造成损害。
2002年Chinese Journal of New Drugs 2011,20(21)2118中国新药杂志2011年第20卷第21期发表在Diabetes Care 上的一项研究显示[11],219例肝功能轻度异常(ALT ≥1.0且<2.5倍正常值上限)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二甲双胍治疗后,约80%的患者ALT 下降,68%ALT 恢复正常。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通常合并转氨酶升高,一个随机研究评价了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治疗效果[12]。
34例患者随机分为低脂低热量的单纯饮食控制组和饮食控制加二甲双胍850mg ,bid 治疗组,治疗6个月,有关代谢指标如血糖、BMI 、血胰岛素水平和血胆固醇水平两组都有明显改善,血浆C 肽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只在二甲双胍加饮食控制组得到了明显改善。
观察期内两组患者AST 和ALT 都随治疗的时间延长而下降,但二甲双胍组下降的幅度更大(ALT :P =0.003,AST :P =0.0001)。
二甲双胍加饮食控制组在观察结束时ALT 和AST 达到正常的比例分别为59%和75%,而单纯饮食控制组仅分别为38%和26%。
可见,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合并转氨酶升高,不是使用二甲双胍的禁忌症。
酗酒和肝硬化特别是伴有脑病的患者,可能存在动脉低氧血症,增加乳酸酸中毒的发生风险,应禁忌使用二甲双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