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力破坏防范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外力破坏分析与预防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外力破坏分析与预防措施摘要:随着新疆电网结构的逐步发展和完善,电力线路的建设规模也迅速扩大,而在这电网迅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其中外力破坏是造成架空输电线路故障的重要因素,我们运维部门只有加强对输电线路的保护,通过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的手段,才能降低输电线路的故障率,持续为万家灯火续航。
关键词:输电线路;外力破坏;预防措施;一、外力破坏的特征随着新疆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地方基础建设也大力发展,各类基建施工作业频繁,大量的道路修建、吊装作业、建筑施工、土地开发、植树造林及白色垃圾等外部环境使输电线路走廊不断受到侵扰,严重影响到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
外力破坏是指人们有意或无意而造成的线路故障,大量的外力破坏是由于人们疏忽大意,对电的知识了解不够而引起的,主要有:砍伐树木、线路通道内违章吊装、挖沙取土、机耕作业、存放易漂浮物、种植高大树木、线下垂钓、烧荒等等。
外力破坏虽然有其随意性大、突发性强、破坏几率大的特点,但也不是绝对不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二、常见的外力破坏现象(一)违章施工随着阿克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县市在城市建设、道路修筑、改善环境等基础建设上加大投入,个别施工单位对于高压输电线路的重要性和发生事故后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抢进度忽视对安全方面的管理,违章作业、野蛮施工导致线路跳闸事故时有发生。
更有对《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不顾,肆意在线路廊道内挖掘取土、大型特种车辆违章吊装,甚至对输电运维员工的出面制止不加理睬,很容易导致输电线路跳闸,中断供电,影响社会稳定。
(二)树木砍伐在乡村地区输电线路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就是树木砍伐,因为乡村经济较落后,基础设施建设较为频发,当地人缺乏对输电线路的了解,经常在线路廊道内砍伐超高树木,使树木倒落在导线上,造成线路跳闸。
三、预防外力破坏措施(一)预防季节性外力破坏春季是树木种植的最佳时期,应密切关注输电线路廊道内违章植树的情况,重点排查道路绿化中用吊车吊装树木的外力破坏隐患,积极与园林管理部门联系及时予以制止;对有可能放风筝的地方,在杆塔上或醒目的地段悬挂安装“高压危险,三米放电”等警示标志。
防止物体打击事故的安全措施

防止物体打击事故的安全措施物体打击事故是一种常见的工作场所安全隐患,可能带来严重的伤害甚至致命的后果。
为了保障员工和公众的安全,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防止物体打击事故的安全措施,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1. 安全设施的设置首先,要在工作区域内设置安全设施,如防护围栏、护栏和安全网等。
这些设施能够防止物体因意外滑落或掉落而造成的伤害。
安全设施应该牢固可靠,并经常进行维护和检查,以确保其有效性。
2. 物体固定和存放其次,对于易滑动或易倾倒的物体,应采取固定和存放措施。
例如,重物应该妥善固定,不得随意堆放或放置在高处,特别是容易被风吹倒的地方。
在存放物体时,要将重物放在较低的位置,轻物放在上方,以避免意外掉落。
3. 安全标识和警示在工作场所内,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和警示标志,以提醒员工和访客注意物体打击的风险。
这些标志应包括文字、符号和颜色,以简洁明了的方式传达警示信息。
例如,使用“注意下方掉落物”、“禁止堆放物品”等标识,引起人们的注意并提醒他们保持警惕。
4. 安全培训和教育为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十分重要。
培训内容包括识别潜在的物体打击风险,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以及如何采取行动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员工应了解不同工作区域的安全要求,并掌握适当的紧急情况应对方法。
5. 定期巡检和维护定期巡检和维护设备和工作环境可以帮助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例如,检查工作区域是否有松动的物体,是否有破损的围栏或安全网等。
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修复或更换,以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
6. 合理规划工作流程合理的工作流程设计也是减少物体打击事故的关键。
工作环境应合理布局,避免将人员密度过大的区域设置在物体易掉落的位置。
同时,要确保安全通道畅通,以便员工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撤离。
总结起来,防止物体打击事故的安全措施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工作区域的特点和风险因素。
物体打击主要应对措施

物体打击主要应对措施
在各种不可预测的情况下,物体打击是一种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
特别是在建筑工地、汽车行驶中或者其他需要高度警惕的场合,物体
打击可能对人员和财物造成严重损害。
因此,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至
关重要。
首先,建筑工地等危险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工作人
员注意物体打击风险。
这可以包括张贴警示标语、设置安全警戒线等,确保工作人员对潜在的危险有清晰的认识,提高警惕性。
其次,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比如戴上头盔、穿戴防护服等。
特别是在高空作业或者机械设备运转时,可能会有物体掉落的危险。
及时佩戴相应的防护装备,可以有效降低物体打击造成的伤害。
此外,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例如,安装
护栏、加固设备等措施可以减少物体打击的风险,确保建筑工地或其
他场所的安全。
最后,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通过举办
安全培训课程、模拟演练等方式,让员工了解物体打击的危害性,并
学会正确的自救和救援方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综上所述,面对物体打击的风险,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来防范和化解潜在的危险。
只有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人员和财物的安全。
希望各行各业都能重视物体
打击安全,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电力光缆外力破坏的防范措施

电力光缆外力破坏的防范措施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力光缆作为电力输送的重要手段,在城市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外力破坏的原因,光缆的运行安全性面临一定的挑战。
因此,为了确保电力光缆的正常运行,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首先,光缆的铺设需要选取合适的地点和方式。
合理的光缆管道设置能够降低外力损坏的发生频率。
在光缆管道的选择上,应优先选取混凝土预制管或者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管,这两种管道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能够有效地抵御外力的破坏。
此外,在铺设光缆时,应避免与其他管线交叉或者放置在容易遭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如交通道路等。
其次,应加强光缆的保护措施。
光缆的外层护套是防止光缆外力破坏的关键,因此,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选择具有良好耐磨性和抗冲击性的材料,并在表面覆盖一层防水、防腐的保护层。
此外,还可以采用金属护套或者光缆护套罩来进一步增强光缆的防护能力。
对于易受外力破坏的地方,如公共区域和施工现场等,可以设置额外的防护措施,如隔离栏杆或者警示牌等,以提醒人们保护光缆。
再次,加强光缆的监测和维护工作。
定期对光缆进行巡检,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外力破坏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修复和加固。
光缆运行中的故障和问题应及时记录,形成完整的维护档案,以便随时查阅和参考。
此外,还可以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如光学纤维传感器,实时监测光缆的运行状态,以便预警可能发生的外力破坏事件,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此外,光缆的防范措施不仅限于上述几个方面,还需要从宏观角度出发,加强电力行业的管理和监管。
加强对施工方和维修方的监督,确保施工和维护工作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机制,一旦发生光缆外力破坏事件,能迅速响应和处理,以减少损失和影响。
总之,电力光缆外力破坏的防范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任务。
只有在充分了解光缆的特性和运行环境的基础上,采取合适的防护和维护措施,才能有效降低外力破坏的发生率,确保光缆的安全运行。
防外力破坏措施

防外力破坏措施1. 简介防外力破坏措施是指为了保护某一特定目标或设施免受外力破坏而采取的安全措施。
外力破坏可能包括但不限于物理撞击、破坏性抢劫、爆炸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防外力破坏措施,以及其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
2. 防外力破坏措施种类2.1 物理撞击防护物理撞击防护措施主要针对潜在的撞击威胁,比如车辆冲撞、人群冲击等。
常见的措施包括:•高强度护栏:通过设置坚固的护栏来防止车辆冲撞,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金属护栏、混凝土护栏等材料。
•道路反光标线:通过在道路上绘制反光标线,可以提高夜间驾驶的可见性,减少事故的发生。
2.2 破坏性抢劫防护破坏性抢劫防护措施主要应用于银行、珠宝商店等高风险场所,是为了阻止或减少盗窃行为。
常见的措施包括:•安全门禁系统:通过安装安全门禁系统,包括门禁卡、指纹识别等技术,限制非授权人员的进入,保护贵重物品的安全。
•安全监控系统:通过安装安全摄像头、监控设备等,可以对场所进行实时监控,并记录相关视频资料,以便日后调查和取证。
2.3 防爆措施防爆措施主要是为了预防和减少爆炸事件对场所和人员造成的损害。
常见的措施包括:•防爆玻璃:在防爆玻璃的制作过程中加入特殊材料,使其在受到外力冲击时不会立即破碎,减少爆炸冲击的侵害。
•爆炸物品存放安全措施:对于易燃爆炸物品的存放,应采取专门的储存设施,如防火柜、防爆仓库等,确保安全。
3. 防外力破坏措施的应用3.1 商业场所商业场所是外力破坏的重要目标,例如购物中心、银行等。
在这些场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安装安全监控设备:通过在各个关键区域安装安全摄像头、监控设备等,实时监控人员活动,及时发现异常行为。
•增加警戒力量:增加保安人员数量,加强巡逻和安全检查,及时处理可疑人员和情况,降低潜在威胁。
3.2 政府机构和军事设施政府机构和军事设施是外力破坏风险较高的场所,保护措施更为严密。
常见措施包括:•设立安全区域:在政府机构和军事设施周围设立安全区域,限制非授权人员的进入,确保设施安全。
外力破坏防范措施

外力破坏防范措施第一篇:外力破坏防范措施鉴于配网外力破坏事故比重快速上升的趋势,我配电部针对外力破坏产生的原因,从根源抓起,制定以下防范措施。
1、挖机、吊车、脚手架等施工机械、器具引起的线路故障:主要是由于外界盲目或野蛮施工造成,施工单位有的对电力线路安全距离不清楚,有的对电力设施破坏所造成的后果不重视,有的对电力电缆管线路径不明确。
针对以上原因,我部决定开展以下工作。
1)通过各种途径加强电力线路安全距离的宣传,让外界施工单位及机械操作人员了解配电线路安全距离及线路保护区域的概念。
2)发动多方力量,掌控外界施工区域。
加强部门线路巡视管理,提高巡线人员的责任心与主动性,积极主动的排查外界可能危机我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施工区域。
发动供电所运行维护组人员关注所辖镇区的施工地段,及时向我部汇报。
主动与地方规划建设部门联系,建立好沟通网络,定期向各地方建设管理部门询问政府在建项目,同时让政府部门认识到电力破坏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其主动向我公司提供建设开工项目。
合理利用外包施工单位,帮助排查外界施工区域,增强巡线力量。
3)在充分掌握和了解各处的施工区域之后,对施工区域依据危险程度分类处理。
对危险性较大的地段加强监控和教育,必要时采取责令停工整改等措施;危险小的,做好教育和宣传,签订安全协议。
4)对于建设量大,施工布点多的地区如开发区、花桥商务中心、高新区、日本工业园等。
借助地方政府的力量,召集施工负责人与机械操作人员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宣讲会,发宣传册与宣传纪念品,通过宣传教育使相关人员深刻认识破坏电力设施后果的严重性以及对其本人的危害。
5)畅通外界施工单位咨询电力管线路径的渠道,在客服中心提供配网电力管线联系电话。
各班组落实专人负责,借助外部勘测单位,利用先进的探测技术,及时准确的向外界提供管道路径及深度,从而迅速降低电缆外力破坏的数量。
同时健全配电电缆管线资料。
有计划、有步骤地排查管线盲区,并严把电缆管道竣工资料报送关,只有所报管线竣工资料符合要求的方可批准竣工以及结算。
配电线路防外力破坏防范措施

配电线路防外力破坏防范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配电线路的覆盖率也得到大的拓展和延伸,线路运行环境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因素在逐年增多,在诸多影响线路安全的因素中,外力破坏占了较大的比例,且有逐年增长的态势,防止外力破坏成了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人员最主要的工作,如何防止外力破坏,尽量减少因外力造成的电力事故成为目前相对紧迫的任务。
标签:配电线路;外力破坏;防范措施;安全生产1 外力破坏的概念和现状(1)配电线路受到外力破坏主要指人们有意或无意造成的线路非正常运行状态,在这里,人为的因素是造成配电线路事故的主因。
(2)外力破坏在配电线路运行事故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其中包括机动车撞杆、撞断拉线、机械施工破坏以及风筝等异物造成的线路短路等,特别是这几年,秋收时农业机械以及施工车辆导致的外力事故频频发生,给线路安全带来很大威胁。
为进一步提高线路的安全性,供电部门通过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科学合理地进行电网规划,加大反违章力度,以及减少树障、提高设备绝缘化等手段,大大提高了配电线路的运行可靠性。
2 配电线路遭受外力破坏的主要原因(1)树障:树障逐渐成为导致线路跳闸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迎峰度夏”期间,线路走廊边缘的树木受大风雨的影响,常会发生树枝触线、树干倾倒砸毁设备等情况,造成线路相间短路、电杆倒伏以及导线放电打火等,引发大面积停电事故。
(2)机械施工:机械施工前没有认真核对地下电缆走向,野蛮施工,或不注意架空线路,机械臂接触到输电线路,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1)根据市政建设的需要,几乎每年都有道路施工项目,而城市配电线路大都沿路走向,在道路拓宽等施工过程中极易碰触到邻近的带电线路。
2)为进一步减少外力破坏,供电部门尽可能将线路改为绝缘程度较高的电缆供电,减少了地面空间,但这也给挖掘机施工留下了隐患,由于地下电缆相对隐蔽,在挖土施工中很容易被忽视,导致挖断电缆的现象每年都有发生。
3)大型的渣土车对配电线路也造成较大的威胁,大型渣土车多在配电线路密集的居民区施工,在倒车、运输等过程中极易碰到配电设备。
输电线路防范外力破坏的方法和对策探究

输电线路防范外力破坏的方法和对策探究输电线路是电力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外力破坏是其最大的隐患之一。
外力破坏一旦发生会导致电网瘫痪,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因此,防范外力破坏是保障电力安全供应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外力破坏的类型(一)天然灾害:如雷击、冰雹、风城、洪涝等,对输电线路的影响主要是损坏电线、杆塔和悬挂物。
(二)人为因素:如盗窃、盗伐、施工等意外破坏的行为,对输电线路的危害主要是线路被拆、电缆被割、设备被盗等。
二、防范措施(一)天然灾害1.抗风设施的筑造:在重要杆塔、跨越河流、山谷等目标上,可以采用风挡网、风滞缓冲装置等防风措施减缓风力对线路的影响。
2.加固电杆:提高电杆的强度,增大跨距,减小杆塔数量,缩小了外力地震灾害的影响力,提高了输电线路的稳定性。
3.优化线路设计:根据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的特点,确定合理输电线路的线路高度、跨距、绝缘子串珠数量等参数。
4.加固绝缘子串珠:在工作网中加入模拟异态现象的水雾,模拟“融雪—冻结”过程,验算绝缘子串珠防冰能力。
(二)人为因素1.设置防盗物措施:对于高海拔、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采用固定式绝缘子,如钢臂绝缘子,建立巡检制度,并布设监控系统防止盗窃。
2.加强线路路基加固:在路段前后各增设隔离墩,铺设护坡、排水沟和加固路基等技术措施,防止线路被破坏。
三、对策(一)集成传感器技术采用集成传感器技术对输电线路进行实时监控,借助传感器来侦测外力破坏(如大型树木倒伏、车辆碰撞、火灾等),当出现异常时及时线路状态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同时,传感器可以使运维人员对线路状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而无需长时间周期性的巡检,减少人的操作流程。
(二)智慧绝缘子智慧绝缘子是利用传感技术和监控技术实现对绝缘子状态的自动管理并预警的一种技术。
如在绝缘子支架底部加装应变计和温度计等传感器,实时监测绝缘子状况,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对数据进行分析、建模,对电力系统运行提供良好保障的同时,也能查出不合群的行为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于配网外力破坏事故比重快速上升的趋势,我配电部针对外力破坏产生的原因,从根源抓起,制定以下防范措施。
1、挖机、吊车、脚手架等施工机械、器具引起的线路故障:
主要是由于外界盲目或野蛮施工造成,施工单位有的对电力线路安全距离不清楚,有的对电力设施破坏所造成的后果不重视,有的对电力电缆管线路径不明确。
针对以上原因,我部决定开展以下工作。
1)通过各种途径加强电力线路安全距离的宣传,让外界施工单位及机械操作人员了解配电线路安全距离及线路保护区域的概念。
2)发动多方力量,掌控外界施工区域。
加强部门线路巡视管理,提高巡线人员的责任心与主动性,积极主动的排查外界可能危机我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施工区域。
发动供电所运行维护组人员关注所辖镇区的施工地段,及时向我部汇报。
主动与地方规划建设部门联系,建立好沟通网络,定期向各地方建设管理部门询问政府在建项目,同时让政府部门认识到电力破坏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其主动向我公司提供建设开工项目。
合理利用外包施工单位,帮助排查外界施工区域,增强巡线力量。
3)在充分掌握和了解各处的施工区域之后,对施工区域依据危险程度分类处理。
对危险性较大的地段加强监控和教育,必要时采取责令停工整改等措施;危险小的,做好教育和宣传,签订安全协议。
4)对于建设量大,施工布点多的地区如开发区、花桥商务中心、高新区、日本工业园等。
借助地方政府的力量,召集施工负责人与机械操作人员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宣讲会,发宣传册与宣传纪念品,通过宣传教育使相关人员深刻认识破坏电力设施后果的严重性以及对其本人的危害。
5)畅通外界施工单位咨询电力管线路径的渠道,在客服中心提供配网电力管线联系电话。
各班组落实专人负责,借助外部勘测单位,利用先进的探测技术,及时准确的向外界提供管道路径及深度,从而迅速降低电缆外力破坏的数量。
同时健全配电电缆管线资料。
有计划、有步骤地排查管线盲区,并严把电缆管道竣工资料报送关,只有所报管线竣工资料符合要求的方可批准竣工以及结算。
6)做好现场电缆通道标示,在电缆主通道、顶管通过的路口、河道周围设置警告牌,标示联系电话。
7)优化电缆管道设计方案,适当考虑在电缆主通道敷设时,在管道上方加铺一层钢筋网以防挖机开挖破坏电缆及管道。
2、汽车撞杆也是外力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
可加强在离道路较近的电杆上刷荧光漆,对路
边、路口等被撞危险性较大的电杆做水泥墩防护,或增设醒目警示标志。
3、植物碰线带有较大的季节性。
我部应在春季植树前夕及时与绿化部门做好沟通,掌握绿
化部门的植树计划提前采取防控措施,冬季组织做好规模性的修树工作,发动各乡镇供电所运维组的力量。
4、盗窃也是外力破坏的一个重要因素,但通过前两年的努力,偷盗引起配电线路故障已明
显降低,综合变被偷情况得到了显著控制。
采用了钢纤维电缆井盖之后,今年井盖被盗的情况也有明显的好转,我部还将深入探索,采取更多、更有效的防盗措施,保护配网运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