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分光器典型插损值(经验值)
光衰整治分析建议

光衰整治分析建议一、ODN网络衰耗参考值(一)ODN 单点衰耗值(根据中电信苏[2012]521号《关于PON系统ODN工程建设中光衰耗指标验收要求的通知》)ODN 衰耗主要由分光器、活接头、光缆、热熔或接头等因素引起。
主要单点的衰耗参考值如下:(1) G.652 光纤衰耗系数≤0.35dB/km(含固定接头0.38dB/km),)其中,3km指的0-3km(含3km);5km指的3-5km(含5km,不含3km);10km指的5-10km(含10km,不含5km);10km以上原则上不允许。
对于ODN网络传输距离超过5km,第一考虑路由优化方案。
对于二级分光模式中的一级分光点光衰参考值如下:(接入中心提供的维护经验数据)二、初步判断光衰不达标段落:(一)局端OLT设备(光模块发送光功率和光模块温度的标准值是网维提供)根据PON口的发达光功率与光模块温度判断,PON口光模块的发送光功率在2-6.5dBm范围外,光模块温度≥70℃,则初步判断为OLT设备侧问题。
(2光点至整)(1)1:(2)1:三、ODN12、分光点连接纤问题(分光点上连尾纤曲率较大;综合箱内成端尾纤乱;分光点连接的ODF 架或光交点跳纤曲率较大、综合箱下联复接多);3、分光器质量问题(分光器坏;分光比大)。
四、各段落光衰整治操作方法:(接入中心提供的维护经验)1、OLT设备侧问题:由网维至OLT设备侧检查,可用光功率计在OLT成端上收光,标准参数GPON≥+4DB,EPON≥+2DB,如果高于以上标准属于正常。
如果低于以上标准,需要网操维检查光模块质量,并作相应处理。
2、一级分光点至OLT段落:(1)根据分光器的输入和输出光功率值进行判断是否分光器有问题。
分光器典型插入损耗参考:(2)判断线路上是否有衰耗点。
可以用OTDR在局端进行全程测试,看线路上是否有衰耗点和转500ODF终端(33(1(24、(1(2(3。
48芯分光器箱 参数

48芯分光器箱参数
48芯分光器箱是一种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的设备,主要用于光纤的分配和连接。
下面是48芯分光器箱的参数:
1.外形尺寸:330mm×220mm×100mm
2.适用光缆:8mm~16mm
3.适用光纤:单模或多模光纤
4.接口类型:SC、FC、ST、LC等
5.分光比:1:2、1:4、1:8、1:16、1:32、1:64等
6.插损:≤0.2dB
7.回损:≥50dB
8.工作温度:-40℃~+85℃
9.存储温度:-40℃~+85℃
10.工作湿度:≤95%(+40℃)
11.额定电压:AC220V/DC48V
12.材质:冷轧钢板,表面喷塑处理
以上是48芯分光器箱的主要参数,不同厂家和不同型号的分光器箱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一般都会符合以上参数的要求。
在使用分光器箱时,需要注意其适用的光缆和光纤类型,以及分光比、插损、回损等参数,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光衰整治分析建议

光衰整治分析建议一、ODN网络衰耗参考值(一)ODN 单点衰耗值(根据中电信苏[2012]521号《关于PON系统ODN工程建设中光衰耗指标验收要求的通知》)ODN 衰耗主要由分光器、活接头、光缆、热熔或接头等因素引起。
主要单点的衰耗参考值如下:(1) G.652 光纤衰耗系数≤0.35dB/km(含固定接头0.38dB/km),(2)活接头衰耗≤0.4dB,(3)热熔接头衰耗≤0.06dB,(4)冷接接头衰耗≤0.15dB。
(5)光路路由的全程衰耗需要加上线路维护余量值,余量取值范围如下表:(二)ODN段落衰耗标准值(根据中电信苏[2012]521号《关于PON系统ODN工程建设中光衰耗指标验收要求的通知》)其中,3km指的0-3km(含3km);5km指的3-5km(含5km,不含3km);10km 指的5-10km(含10km,不含5km);10km以上原则上不允许。
对于ODN网络传输距离超过5km,第一考虑路由优化方案。
对于二级分光模式中的一级分光点光衰参考值如下:(接入中心提供的维护经验数据)二、初步判断光衰不达标段落:(一)局端OLT设备(光模块发送光功率和光模块温度的标准值是网维提供)根据PON口的发达光功率与光模块温度判断,PON口光模块的发送光功率在2-6.5dBm范围外,光模块温度≥70℃,则初步判断为OLT设备侧问题。
(二)一级分光点至OLT段落:(根据整治反馈情况初步定的规则,需要后续整治中验证调整)(1)一级分光器的不达标用户数≥10个,且下挂有不达标用户的二级分光器个数≥2个;则初步判断为一级分光点问题。
(2)一级分光器端口已用数>4个,且下挂的不达标二级分光器个数≥4个;则初步判断为一级分光点至OLT段落问题。
(三)二级分光点至一级分光点段落:(根据整治反馈情况初步定的规则,需要后续整治中验证调整)二级分光器的不达标用户数:(1)1:4和1:8的分光器不达标用户数≥3个;(2)1:16及以上的分光器根据端口在用情况,筛选不达标用户数占比>4个;则初步判断为二级分光点至一级分光点问题。
光衰整治分析建议

光衰整治分析建议一、ODN网络衰耗参考值(一)ODN 单点衰耗值(根据中电信苏[2012]521号《关于PON系统ODN工程建设中光衰耗指标验收要求的通知》)ODN 衰耗主要由分光器、活接头、光缆、热熔或接头等因素引起。
主要单点的衰耗参考值如下:(1) G.652 光纤衰耗系数≤0.35dB/km(含固定接头0.38dB/km),)其中,3km指的0-3km(含3km);5km指的3-5km(含5km,不含3km);10km指的5-10km (含10km,不含5km);10km以上原则上不允许。
对于ODN网络传输距离超过5km,第一考虑路由优化方案。
对于二级分光模式中的一级分光点光衰参考值如下:(接入中心提供的维护经验数据)二、初步判断光衰不达标段落:(一)局端OLT设备(光模块发送光功率和光模块温度的标准值是网维提供)根据PON口的发达光功率与光模块温度判断,PON口光模块的发送光功率在2-6.5dBm(1(2三、ODN网络中影响光衰的常见问题:(接入中心提供的维护经验数据)1、光缆传输质量差(光缆距离远,转接点多,造成跳纤衰耗增加;接头冷接质量较差,或接头脏,增加接头衰耗;外线光缆受损)2、分光点连接纤问题(分光点上连尾纤曲率较大;综合箱内成端尾纤乱;分光点连接的ODF架或光交点跳纤曲率较大、综合箱下联复接多);3、分光器质量问题(分光器坏;分光比大)。
四、各段落光衰整治操作方法:(接入中心提供的维护经验)1、OLT设备侧问题:由网维至OLT设备侧检查,可用光功率计在OLT成端上收光,标准参数GPON≥+4DB,EPON≥+2DB,如果高于以上标准属于正常。
如果低于以上标准,需要网操维检查光模块质量,并作相应处理。
2、一级分光点至OLT段落:(1)根据分光器的输入和输出光功率值进行判断是否分光器有问题。
分光器典型插入损耗参考:(2)判断线路上是否有衰耗点。
可以用OTDR在局端进行全程测试,看线路上是否有衰耗0.5DB。
不同规格的分光器的插损(衰减)

回答人的补充2009-09-09 08:17在光链路的设计中,要碰到光纤损耗、分光损耗、分光附加损耗、活动接头损耗和光链路(总)损耗几项参数,很显然,光链路损耗是以上其他几项损耗值的总和:光链路损耗=光纤损耗+分光损耗+分光附加损耗+活动接头损耗 (dB)光纤损耗,是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光功率消耗引起的,在设计时1310nm通常按每km0.4dB计算,1550nm通常按0.25dB计算。
某一光路光纤损耗的dB数,换算成该路单路功率损耗mW数按下式计算:某单路功率损耗=100.1光纤损耗(mW)(某路)分光比K=某单路功率损耗/各路功率损耗总和(某路)分光损耗= -10lg K (dB)分光损耗,实际上是分光时的光功率转移造成的,不是光功率的消耗引起的,因此在计算分光比时不能将它计算进去。
但是在计算光链路总损耗时必须将它加进去。
分光附加损耗,是分光时的分光器自身消耗了光功率造成的;活动接头损耗也是其自身消耗了光功率造成的,因此这两项本来应该在计算分光比时都加进和光纤损耗中,算出三者的总损耗dB数,然后换算出损耗总功率数mW,再据此计算出分光比,这样计算得出的最后计算结果最为准确。
但是由于分光附加损耗和活动接头损耗的量值,比光纤损耗要小得多,而且各条光链路的数值基本相等,在计算分光比时把各条光路的这两项数值统统忽略不计,对分光比计算结果的影响很微小。
因此,通常在计算分光比时都把分光附加损耗和活动接头损耗忽略不计,仅仅将光纤损耗换算成光功率来计算分光比。
但是在计算光链路总损耗的时候,这两项数值都要计算进去。
分光器附加损耗的大小,和分光路数的多少有关,设计时可从表1中选取数值。
表1 分光器的附加损耗值分光路数2345678910111216损耗dB0.200.300.400.450.500.550.600.700.800.901.001.20活动接头损耗,要根据光链路中活动接头的总数量计算,通常按每个接头0.3~0.5dB选取。
光衰整治分析建议

光衰整治分析建议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光衰整治分析建议一、ODN网络衰耗参考值(一)ODN 单点衰耗值(根据中电信苏[2012]521号《关于PON系统ODN工程建设中光衰耗指标验收要求的通知》)ODN 衰耗主要由分光器、活接头、光缆、热熔或接头等因素引起。
主要单点的衰耗参考值如下:(1) G.652 光纤衰耗系数≤0.35dB/km(含固定接头0.38dB/km),(2)活接头衰耗≤0.4dB,(3)热熔接头衰耗≤0.06dB,(4)冷接接头衰耗≤0.15dB。
(5)光路路由的全程衰耗需要加上线路维护余量值,余量取值范围如下表:(二)ODN段落衰耗标准值(根据中电信苏[2012]521号《关于PON系统ODN工程建设中光衰耗指标验收要求的通知》)其中,3km 指的0-3km (含3km );5km 指的3-5km (含5km ,不含3km );10km 指的5-10km (含10km ,不含5km );10km 以上原则上不允许。
对于ODN网络传输距离超过5km,第一考虑路由优化方案。
对于二级分光模式中的一级分光点光衰参考值如下:(接入中心提供的维护经验数据)二、初步判断光衰不达标段落:(一)局端OLT 设备 (光模块发送光功率和光模块温度的标准值是网维提供)根据PON 口的发达光功率与光模块温度判断,PON 口光模块的发送光功率在2-6.5dBm 范围外,光模块温度≥70℃,则初步判断为OLT 设备侧问题。
(二)一级分光点至OLT 段落:(根据整治反馈情况初步定的规则,需要后续整治中验证调整)(1)一级分光器的不达标用户数≥10个,且下挂有不达标用户的二级分光器个数≥2个;则初步判断为一级分光点问题。
(2)一级分光器端口已用数>4个,且下挂的不达标二级分光器个数≥4个;则初步判断为一级分光点至OLT段落问题。
(三)二级分光点至一级分光点段落:(根据整治反馈情况初步定的规则,需要后续整治中验证调整)二级分光器的不达标用户数:(1)1:4和1:8的分光器不达标用户数≥3个;(2)1:16及以上的分光器根据端口在用情况,筛选不达标用户数占比>4个;则初步判断为二级分光点至一级分光点问题。
光衰整治分析建议【内容充实】

光衰整治分析建议一、 ODN 网络衰耗参考值(一)ODN 单点衰耗值(根据中电信苏[2012]521号《关于PON 系统ODN 工程建设中光衰耗指标验收要求的通知》)ODN 衰耗主要由分光器、活接头、光缆、热熔或接头等因素引起。
主要单点的衰耗参考值如下:(1) G.652 光纤衰耗系数≤0.35dB/km (含固定接头0.38dB/km ), (2)活接头衰耗≤0.4dB , (3)热熔接头衰耗≤0.06dB , (4)冷接接头衰耗≤0.15dB 。
(5)光路路由的全程衰耗需要加上线路维护余量值,余量取值范围如下表:传输距离(km ) 线路维护余量取值(dB ) L ≤5 ≥1 5<L ≤10 ≥2 L>10≥3(二)ODN 段落衰耗标准值(根据中电信苏[2012]521号《关于PON 系统ODN 工程建设中光衰耗指标验收要求的通知》)总分光比分光模式衰耗标准值(dB)备注3公里5公里10公里1:32一级分光202122 盒式分光器二级分光 21 21 23一二级分光比分别为1:4/1:8,插片式分光器1:64一级分光232425 盒式分光器二级分光242526一二级分光比分别为1:8/1:8,插片式分光器其中,3km 指的0-3km (含3km );5km 指的3-5km (含5km ,不含3km );10km指的5-10km(含10km,不含5km);10km以上原则上不允许。
对于ODN网络传输距离超过5km,第一考虑路由优化方案。
对于二级分光模式中的一级分光点光衰参考值如下:(接入中心提供的维护经验数据)分光模式衰耗标准值(dB)备注3公里5公里10公里二级分光模式中的一级分光点13.614.415.1用1:8的分光器进行带业务测试。
按经验判断,光功率收光≥-8DB,带业务测试肯定没有问题。
二、初步判断光衰不达标段落:(一)局端OLT设备(光模块发送光功率和光模块温度的标准值是网维提供)根据PON口的发达光功率与光模块温度判断,PON口光模块的发送光功率在2-6.5dBm范围外,光模块温度≥70℃,则初步判断为OLT设备侧问题。
EPON网络分光器的光衰阀值

对于EPON工程,可根据下列接光接入网常用的工程数据估算本工程ODN的传输损耗:
•建议的ODN衰耗:10~26db(一般为22dB);
•单模光纤衰耗:≤0.34 dB/km;
•光纤跳纤、尾纤插入损耗:0.1db~0.3db;
•法兰盘插入损耗:≤0.4db;
•1:2分光器插入衰耗:3db;
•1:4分光器插入衰耗:6db;
•1:8分光器插入衰耗:9db;
•1:16分光器插入衰耗:12db;
•1:32分光器插入衰耗:15.5db
•
•OLT光功率:
•接收:-1~-24db(1310nm)发送:+2~-3db(1490nm)•终端光功率:
•接收:-3~-24 (1490nm)发送:-1~+4(1310nm)•最多二级分光,不建议更多级别的分光;
•对光路衰减进行估算,保留一定的余量;
必须使用单模光纤,不能使用多模光纤;
每个ONU的位置布1~2根光纤(1根做备份);
•在工程安装前,用户应做好机房、电源、地线、光纤熔
接等准备工作,为施工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机房的面积、高度应符合设备放置要求,若不符合要求,应要求进行整改,以消除安装、运行维护中的隐患。
1.建筑条件检查(干燥、空间、承重、接地;墙
面、顶棚应不粉化,不易积灰,不易脱落,
装饰材料采用阻燃材料等)
2.供电情况检查
3.地线条件检查联合接地要求小于1欧姆
4.安全检查
5.其他配套设备的检查
检查外接电源及连接机柜的电源线是否准备就绪。
检查光配线架(ODF)、数字配线架(DDF)和用户配线架(MDF)是否施工完毕。
检查光纤是否到位,光纤接头是否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