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2015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一轮复习
2015届高三一轮复习把握思维的奥妙

一、物质决定意识 1.意识的起源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从其自身的发展中 产生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经历了漫长 的历史过程)。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 物质基础 ,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 __________ 意识产生的前提。 (2)人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但纯粹的动物心理并 劳动 的产物,社会的 不会自发地形成意识。意识一开始就是_____ 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 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 内容。 社会 发 (3)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还是_____ 展的产物。
(小结)
【原理表述】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 的发展起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 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 出发,实事求是;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 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 意识。
Hale Waihona Puke 命题点2意识的能动性
典例4 (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Ⅱ23) 2012年,莫言获得诺 贝尔文学奖。他说,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 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 术的影响。莫言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 ) ①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②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 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④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应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5届高考第一轮复习: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二)意识的生理基础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 活动的物质器官。 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 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所以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或物质基础,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三)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1、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内容) 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 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 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 加工改造的结果。因此,意识是客观存在的 主观映象。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 生,也不能发展。 2、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高考警示钟】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马 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原理,也是高考主观 试题中经常需要运用的原理,,特别是意识 的能动性原理,更是高考的热点知识。 (1)不能把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颠倒过来 ,也不能把二者放在平行的位置,在解答选 择题的时候应仔细辨识。 (2)在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 理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要求世界观与方法 论结合,此时务必注意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 系原理的调动与运用。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的反 作用)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指导 人的行为 把 意识 人的实践 意识中 变成 现实的东西 的理念
注意: 1、意识不能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而是通过指导人们实践才能引起物质形态的 变化。
2、不同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 作用不同:
(1)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使
(1)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 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 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 来。(两个结合) (3)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 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 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 无所作为的思想。(两个反对)
_2015一轮复习必修4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为什么?
⑴意识不仅能 反映事物的外部 这一观点承认了物质决定意识,强调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 现象,而且能够 B.主动创造性: 人的意识可以能动地反映 把握事物的本质 反映,但它又否认了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主动创造性的 客观世界,通过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和规律。 特点 ,把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等同于镜子对事物的直观反映, 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⑵它不仅能够 实际上是否认了意识的能动性,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复制”当前的 意义: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观点,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 对象,而且能够 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追溯过去、推测 未来,能够创造 一个理想的或幻 结论: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 想的世界。 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和抵制错误 的思想意识。
概括: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
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 (2)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 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12·山东)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
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 的灯塔,放射着夺目的光芒。在 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 、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 其新的时代内涵。今天,雷锋勤 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 节能等环保意识,雷锋助人为乐 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 【答案】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 志原者精神。 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时 代要求开展学雷锋活动;意识具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 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 关系的知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 的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学雷锋活 动。 开展学雷锋活动。
一轮复习: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考点展示]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 识的内容与形式。 2.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 的表现。 3.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 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主干构建 考点突破 错题诊断 热点聚焦 练出高分
核心考点二 考点梳理 核心突破 命题探究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意识
实践
现实
核心考点二
考点梳理
核心突破
命题探究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核心突破
区分意识的反作用、 能动作用和主观能动性
意识的反作用 在实践活动中意识 总是指挥人们使用 人在认识世界和 又叫自觉能动 区 别 内 一种物质的东西作 改造世界过程 性,是人类特 动 涵 用于另一种物质的 中,具有的积极 有的能力和活 东西引起物质具体 主动自觉的反映 形态的变化 意识的能动作用 主观能动性
提醒 并不是有了人脑就可以产生意识。 只有人脑与客观存在相结合 才能产生意识,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
核心考点一 考点梳理 核心突破 命题探究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3.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 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4.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 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核心突破
命题探究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变式训练 2 下侧漫画《情人》(作者:方成)的哲学寓意是( C )
A.世界观决定于方法论 B.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 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D.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走向高考】2015届高考政治(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必修4)

________基 础 上 产 生 的 反 映 。
( 2 ) 表 现 : 不 管 是 正 确 的 意 识 还 是 错 误 的 意 识 , 都 是 人 脑 对________的 反 映 。
必修四
第二单元 第五课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政治
[答案]
1 ( 1 .)
①反 应
②生 物
( 2 ) ①动 物 心 理 2.( 1 ) 人脑
内 容 上 看 , 它 又 是 客 观 存 在 的 反 映 。 只 有 把 这 两 个 方 面 结 合 起 来 , 才 能 完 整 地 把 握Hale Waihona Puke 意 识 的 内 容 和 本 质 。
必修四
第二单元 第五课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政治
( 3 ) 意 识 的 内 容 是 客 观 的 。 意 识 是 客 观 存 在 的 主 观 映 象 , 无 论 是 正 确 的 意 识 还 是 错 误 的 意 识 , 都 是 人 脑 对 客 观 存 在 的 反 映 。 正 确 的 意 识 是 人 们 如 实 地 反 映 了 客 观 事 物 的 本 来 面 目 , 而 错 误 的 意 识 则 是 歪 曲 地 反 映 了 客 观 事 物 的 本 来 面 目 。 二 者 的 区 别 不 在 于 是 否 对 客 观 事 物 作 出 了 反 映 , 而 在 于 对 客 观 事 物 作 出 了 不 同 性 质 的 反 映 。
②劳 动 和 社 会 交 往 ( 2 ) 第 一 和 第 二 信 号 系 统 ( 2 ) 客 观 存 在
3.( 1 ) 客 观 存 在
必修四
第二单元 第五课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政治
重 点 突 破 正 确 理 解 意 识 的 本 质 ( 1 ) 意 识 是 人 脑 对 客 观 事 物 的 反 映 。 ( 2 ) 意 识 从 其 生 理 基 础 看 , 它 是 人 脑 的 机 能 ; 从 其 对 象 和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全程构想《把握思维的奥妙》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指的是我们做事情 要尊重物质运动的 □ 19 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 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 □ 20 规律性,作为 我们行动的依据。
(2)具体要求
发挥主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 21解放思想与时俱
答案: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 用。抗战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 动力。抗战精神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斗 志,增强了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心;激励中国人民克服国力 弱、武器装备落后等困难,坚持持久抗战,最终赢得抗日战争 的胜利。
命题领悟,
主要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内容和形 式。结合诗词漫画、社会热点等材料,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意识 能动性的特点和表现、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等,主观题常综 合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从意识的主观形式上看,意识是由知识、情 感、意志等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 ②从意识的主观差别上看,对于同一对象或同 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人由于社会地位、知识水
平等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反映 ③从意识的主观特征上看,意识作为客观存在 的主观映象,不仅是对客观对象的近似真实的 摹写,还可能是对现实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人的意识决定了”,夸大了意识的作用,故①排 除;意识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 指导作用,所以②③符合题意,正确;人的意识不同,结果就 会不同,仍就夸大了意识的作用,且材料也未体现“实践结果 的性质”,故排除④。故选A。
答案:A
3.(2013·新课标Ⅱ,23)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说,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 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莫 言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 )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意 识
指 导
人的实践
把
观念 的东 西
转 变
现实的东 西,创造 出自然界 原本没有 的东西
提示:①意识不能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而是通过指 导人们实践才能引起物质形态的变化。 ②正确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 错误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遭到失败。
2、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
作用
高昂的精神
催人向上
使人奋进
萎靡的精神
使人悲观、消沉 丧失斗志
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 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右图漫画《你的心境》所体现
的哲理是(
)
A.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自发改造
客观世界
B.意识是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
象
C.意识在特定条件下决定和控
制客观对象
D.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
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原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能够能动地认识 世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 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必须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 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使主观 符合客观。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原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 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必须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 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学习目标一
自主探究课本P35 ,准确理解意识不仅 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 的产物。
[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4第5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学案.doc
![[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4第5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学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8c5c2c331ed9ad51f01df2c5.png)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目标:1、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和本质2、意识的能动作用3、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复习重点、难点:1、意识的能动作用2、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基础知识复习一、物质决定意识1.意识的起源意识是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不仅是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还是发展的产物。
2.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的机能。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3.意识的内容与形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的。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1)意识活动具有。
(2)意识活动具有和。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
(3)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
三、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和尊重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同严谨踏实的结合起来。
(3)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答案:物质世界;自然界;社会;人脑;主观;目的性;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指导作用;控制作用;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革命热情;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知识梳理1、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和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的生理基础)。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2、意识的能动作用(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起源——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意识的生理基础——是人脑的机能 ①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②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
只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观意点义,:是意不识彻活底动的的唯主物动主性义和。创造性
对象,而且能够
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追溯过去、推测
未来,能够创造
结论: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 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3.(2011 年天津卷)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有 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 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 惧感“暂时性失忆”。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
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这表明( ) 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内容。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 的意识,其内容都来源于客观世界,故选 A。
2.(2011 年上海卷)关于“意识起源”的正确 表述是( )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B.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意识一旦产生就成为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题,要看准是“意识的起源” 这个关键词。故只有C 项符合题意。 [答案]C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知识概览
意识是物质世界
长期发展的产物 物
--起源
意识是人脑
决
的机能--生
定
理基础
意识是客观
意
存在的反映-
-内容
质
能动 作用
识
人能够能动地 认识世界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 世界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 动具有调节和控制 作用
重点 把握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解析]A 项说法错误,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不是 人脑的分泌物。B 项说法错误,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 C 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材料讲的是意识与人脑的关系。D 项说 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考点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活动的特点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不同于动物无目的本能活动)
人脑与动物的大脑,在构造上有本质的区别,动物的大脑只对
客观存在作出本能的反应,而没有思维意识,只会利用自然界
中现成的东西。所以正确的表述应该是“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
在的反映”。 误区3:现实生活中没有鬼神,但却有鬼神观念,可见,错误的思 想意识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注意:在客观世界中,没有上帝鬼神,但在宗教中却有上 帝鬼神观念,从本质上说,宗教鬼神观念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 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3、从内容看
(3)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
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
结 论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误区1: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注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误区2:意识是大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注意:不能将意识表述成是大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因为
哲理总结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原理内容】
记一记 背一背ຫໍສະໝຸດ 【物高质考警决示定钟意】意识识,活意动是识人是所物特有质的的活反动,映意。 物质第识成也为一是高性生考,活考中 查意纷的识繁重第芜要杂知二、识性不点。易:辨物识质的决现象定,意时识常, 意识是(1物)质意识的的反生映理基础是人脑,不可与大脑混淆,
⑴意识不仅能
自己生活或社会实分践析的“需意要识自是觉一选面择镜的子。” 反映事物的外部
这一观点承认了物质决定意识,强调意识是现对象客,观而事且物能的够
反特实B.映点际主客创,,上动观造把但是创一世它人否造个界又脑认性理,对否:了想通客认意的过观了人识或把事人的幻的握物的意想事能的意识的物动反识可世的性映活以界本,等动能。质是同具动和一地于有规种反镜能律形映子动,而对性上事、把和“学物主握规⑵复的的动事律制它唯直创物”不。物观造的当仅主反性本前能映义的质的够,
【巧 记】
抓关键词 :目的、动机、 蓝图、目标、行动步骤、 规划等
想一想
为什么说最蹩脚 的建筑师也比最 灵巧的蜜蜂高明? 这说明了人类意 识的什么特点?
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作用、意识反作用的关系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不同于动物的适应性活动)
为什么?
A.自觉选择性:人的意识对象主要是依据人
1、从起源看
只有人脑与客观存在相结合才 能产生意识---通过实践,离开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
2、从生理基础看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也不能发展。
(意2)识无论的正本确质的意识还是错误的 意是识人,脑都对是客人脑对客观存在的 反和观映实存,践在都的的是环反客 节观进存入在人通脑过、生并活在 人映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应明确电脑不能取代人脑成为意识活动的载体。
【方法(2论)要注意求一】些特殊的意识现象的实质,如梦境、
文学作品、科学、感觉,常为高考关注。
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
发,实事求是。
命题探究
命题角度 1 物质决定意识
[预测题型:选择题]
【例 1】 (2009·上海单科)“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
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 主观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 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因此,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 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考点一 意识的本质
正确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人脑虽然是产生意识的物质
器官,但其不会自行产生意识,
期观测和研究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哥白尼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
研究,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托勒密的结论。这一著名的科学
史实证明 A.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
(A )
B.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主观世界
C.正确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
D.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