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金融经济学》市场均衡和套利
金融经济学第8章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套利定价模型共42页

8.1股票的需求和均衡价格(参见 教材P266)
例子:只有两只股票,BU与TD 1、基本数据假定与计算(见表8.2) 2、最优组合计算
西玛基金的最优组合与有效边界
CAL
● 最优组合
有效边界
西玛基金的股票需求
假定:TD的股价和预期收益率不变 1、数据假定与计算(表8-3) 2、什么决定了西玛对BU股票的需求数
概述:资产定价与套利
CAPM----现代金融经济学中最耀眼的理论
CAPM的主要含义是,一个资产的预期回报率 和衡量该资产风险的的一个尺度贝塔值相联系。 预期回报率和贝塔值相联系的确切方式由 CAPM来表述。
作用:1)、为评估一项可能的投资提供了收益率 标准;2)、提供了预测尚未在市场上交易的资 产的收益率的方法,如IPO定价。
如果风险溢价相对于平均风险厌恶程度太高,价 格 如何变化?
案例8.1(P276)
单个证券的预期收益率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础:证券的风险溢价取决于它对 整个投资组合风险的贡献
多样化的作用:降低非系统风险
风险溢价是对系统风险的补偿
单个证券对组合(高度分散化)风险的贡献取决于其用贝 塔值衡量的系统风险,因此,证券的风险溢价与其贝塔值 成比率.由于市场组合的贝塔值=1,因此:
不同的投资者导出的风险组合可能与市场指数组合不 同,其原因在于它们在风险和预期收益预测上存在误 差。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逻辑悖论
市场组合的风险溢价
为什么市场组合的风险溢价与组合风险以及投资 者厌恶风险的程度成正比?
分析出发点:从市场均衡开始,如果股票需求增 加,价格就会上升,预期收益和风险溢价就会下 降,部分风险厌恶型投资者开始退出股票市场, 进而购买无风险资产。为了达到市场均衡,风险 溢价就会重新上升,以便吸引投资者持有与供给 量相等股票量。
第七章 无套利均衡定价 《金融经济学》PPT课件

卖出 B 股票
净现金流: +600 万元
0
>-600 万元
与表7.1相似,在表7.2中,我们也简单地假定该 投资者一次性地整体买卖两个公司的资产。其实在 现实市场中,投资者通常仅需买卖两个公司的部分 资产即可促使套机机会消失。这就意味着,在表7.2 中,当投资者需要了结卖空交易的时候,由于已无 套利机会,两个公司资产的定价已经合理,所以其 净现金流量一定是零。
1.套利行为是一种无风险的投资盈利行为。
2.用一组证券来复制另外一种(或组)证 券,从而获得两组等价的资产,这是套利策 略创造无风险投资环境的基本做法。
这里所谓的复制,通常就是用一组资产 来复制另外一种(或组)资产未来各期的现 金流量序列。正是由于这两组资产未来各期 的现金流量序列完全相同,我们才称这两组 资产是相同的资产。
不难验证,若假定A公司资产以及B公司的债券 保持价格稳定,则只有当B企业的股票价值上涨到 100元/股的时候,套利的可能性才会最终消失。
所以,我们就说,若以A公司的资产价值以及B 公司的债券价值为基准,则B公司股票的无套利均衡 价格应为100元/股。
归纳上述逻辑,无套利均衡定价方法的 主要特点如下:
进而有:
因此,将B公司每年可以获得的净现金流 量1000万元以10%的利率折现求和,即是B公 司资产的总价值。亦即令B公司的资产价为 , 则有:
VB
1000 1 10%
1000 (1 10%)2
进而有:
VB
1000 10%
10,
000
(万元)
又已知B公司的负债价值为4000万元,所 以B公司所有股票的总价值就是剩下的6000万 元。
为简便起见,假定B公司的债务期限无穷长,且 其债务的市场价值恰好等于面额。这就意味着B公司 每年的付息额为4000万元 8%=320万/年。
金融经济学第七章 套利定价理论

任何证券i的风险补偿和有风险市场组合的 风险补偿之间协方差就应该是
iM
i
M
2 M
i
2 M
从而
i
iM
/
2 M
于是我们得到 E(~ri ) rf i i (E(~rM ) rf )
资本资产定价模是一个资产定价的均衡模型,而因 子模型却不是。例如,比较分别由资本资产定价模 型和因素模型得到的证券的预期收益率:
E(Ri ) i i E(F )
E(Ri ) rf (E(rM ) rf )i
前者不是一个均衡模型,而后者是均衡模型
第三节 多因素模型
一、多因素模型的经验基础
2 2 i2 F2
2i1i
2Cov(
F1
,
F2
)
2 i
协方差 根据双因素模型,同样可以计算出任意两种证券i 和j的协方差为:
ij
i1
j1
2 F1
i
2
j
2
2 F
2
(i1 j1
i2 j2)C ov(F1, F2)
下表反映了公司i的股票收益率 ri 和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增长率(简记为因子G)和通货膨胀率
一般地,单因子模型认为有一个因素F对证券收益产生广泛影响, 这种影响力通过对每种证券i在任意时期t的建立如下方程来反映:
Rit i i Ft it
的R值it 是,证i 是券证i在券t时i对期宏的观收因益素率的,敏Ft是感宏度观,因i是t素一在个t期
均值为零的随机变量,
《金融经济学》教学内容与大纲探微

《金融经济学》教学内容与大纲探微摘要:金融经济学在金融学科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已经成为我国金融学专业硕士、博士生项目的基础课程。
本文通过“人大经济论坛”和“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收集相关资料梳理《金融经济学》课程的主流教学内容与大纲,以餐读者。
关键词:金融经济学教学内容教学大纲一、金融经济学的起源和建立金融经济学的研究可追朔至贝努里(d.bernoulli)1738年发表的拉丁论文,距今已有近300年。
贝努里提出的边际效用递减概念为后来经济学家发展风险决策理论有一定作用。
最早以现代研究方法对股票价格行为进行理论研究的是法国数学博士(bachelier,1900). 他的博士论文“theory of speculation”对法国股票市场以新颖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但 bachelier 1914出版的,到1954年才被savage无意中发现。
这一发现对samuelson研究股票价格行为有重大影响。
马柯维兹(1952,1959)的资产组合理论彻底改变了传统金融学仅用描述性语言来表达金融学思想的方法,被称作金融学的第一次革命。
被称为现代证券组合理论或投资理论的创始人马柯维兹的贡献既是资产定价理论的奠基石,也是整个现代金融理论的奠基石。
这标志着现代金融(经济)学的发端。
金融经济学发展的三阶段包括:(1)pre-1950s,传统金融经济学;(2)1950s 现代金融经济学的诞生;(3)金融经济学研究的黄金时期在二十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具有标志性的理论包括capm和期权定价理论。
二、金融经济学的新发展:行为金融传统金融理论面临着没有实证证据支持的尴尬局面。
在对学科进行审视和反思的过程中,行为金融学便成为了学界关注的焦点。
行为金融学真正迎来其发展还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在主流金融学模型与实证证据出现背离的困境中,伴随着这一时期由普林斯顿大学的卡尼曼(kahneman)教授和斯坦福大学的特维尔斯基(tversky)所创立的预期理论(prospect theory),金融学家们期望在行为金融学上寻找金融理论发展的突破口。
《套利定价理论讲》课件

PART 02
套利定价模型的假设条件
市场的有效性
投资者无法通过交易 影响市场价格,即市 场是有效的。
投资者无法通过信息 优势获取超额收益。
投资者无法获得超额 收益,只能获得与市 场风险相匹配的收益 。
投资者偏好
投资者对风险和收益的偏好不同,因 此对同一投资组合的估值也不同。
投资者偏好可以用无差异曲线来表示 ,无差异曲线上的投资组合给投资者 带来的满足程度是相同的。
如果存在套利机会,投资者会迅速买入低估资产、卖出高估资产,从而消除套利 机会,使市场重新达到均衡状态。
PART 03
套利定价模型的推导与验 证
套利定价模型的推导过程
假设条件
关键步骤
假设市场存在无风险套利机会,投资 者可以无限制地借贷,市场是完美的 。
利用无套利机会的条件,通过比较不 同资产的风险和收益,推导出资产价 格之间的关系。
它通过相对少量的经济因素来解释资产价格的变动,使得模型更易于理
解和应用。
02
理论基础坚实
该理论基于现代金融学的核心理论——有效市场假说,并在此基础上进
一步发展。它揭示了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原理,为投资者提供了深入了
解市场的视角。
03
适用范围广
套利定价理论不仅适用于股票市场,还可以应用于债券、期货、期权等
套利定价理论是一种现代金融理论,它 通过建立一个多因素模型来描述资产价 格的变动,并解释了为什么不同资产的
价格会存在差异。
该理论认为,套利行为是市场的一种自 我调节机制,通过套利者的买卖操作消 除价格差异,使资产价格回归其基本价
值。
套利定价理论的核心是“套利关系”, 即两个或多个资产价格之间应该存在一 种均衡关系,如果这种关系被打破,套 利者就会通过买卖操作来获取无风险利
有效市场假说的演变及检验

有效市场假说的演变及检验作者:王倩夏芊来源:《商情》2016年第11期【摘要】“有效市场假说”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马于1970年提出的。
其对有效市场的定义是:如果在一个证券市场中,价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则这样的市场是有效的。
此后,有效市场假说内涵不断加深,外延不断扩大,最终成为现代金融经济学的支柱理论之一。
有效市场假说的成立,保证了金融理论的实用性,亦是经典金融经济学的基础。
本文主要概括了有效市场假说的演变过程、重点解读了几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并提出了市场有效性的检验方法。
【关键词】有效市场假说市场有效性检验一、引言自从法马总结提炼出有效市场假说以来,这个问题就成为金融学研究中的焦点议题。
在一般的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金融市场最接近于经济学所讨论的完全竞争市场,金融市场中交易者之间最主要的差别体现在信息量和信息的精确程度上,交易者的信息比较优势表现为那些没有完全反映在市场价格中的信息,有效市场假说可以看作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在资产市场上的应用。
法马提出有效市场理论主要关注在任意时期价格是否可以完全反映可获得的信息。
我们获得的显性的或是隐性的经验文献都是基于如下的假设,即市场均衡的条件可以由期望回报来表示。
根据自然信息的情况可以将实证检验分成三种类型:强有效形式关注个人是否可以垄断获得与定价有关的信息;半强有效形式关注能获得的信息是否包含所有可获得的公共信息;而弱有效形式则关注历史价格和历史回报。
有效市场假说的出现深刻地改变了人们对资本市场的认识和华尔街的投资实践。
投资实务中颇有市场的指数基金的理论基础就是有效市场假说在价格充分反映已知信息的条件下,价格是正确而且无法预知的,所以市场是不可战胜的。
二、有效市场假说的提出“有效市场假说”的研究起源于劳伦斯·巴施里耶(1900),在他的博士论文《投机理论》中提出了几乎和70年以后产生的有效市场假说完全一致的思想。
他从随机过程角度研究了布朗运动以及股价变化的随机性,并且他认识到市场在信息方面的有效性:过去、现在的事件,甚至将来事件的贴现值反映在市场价格中。
000《金融学》复习思考题

11 800按章分别插入各章的末尾复习思考题第一章1.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银行卡是货币吗?2.社会经济生活中为什么离不开货币?为什么自古至今,人们又往往把金钱看作是万恶之源?3.货币种种形态的演进有何内在规律?流通了几千年的金属货币被钞票和存款货币所取代,为什么是历史的必然?4.就你在生活中的体验,说明货币的各种职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果高度地概括,你认为货币职能最少不能少于几个?5.如何定义货币,才能最为简明易懂地概括出这一经济范畴的本质?6.建立货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当今世界上的货币制度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7.货币制度与国家主权的联系应该怎样理解?结合欧洲货币、货币局制度和“美元化”,理一理你的思路。
8.货币是不是终归要消亡?第二章1.你过去对于信用这个经济范畴是怎样理解的?应该怎样界定信用较好?2.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与日常生活和道德规范里的“信用”,有没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3.为什么说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信用联系几乎无所不在,以至可以称之为“信用经济”?能否谈谈你本人的体验?4.记住资金流量核算的基本模型。
对于它的重要性你有什么认识?5.比较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特点,二者之间有怎样的联系?我国目前为什么大力推广票据的使用?6.在我国,利用外资包括哪些形式?大量地、长久地利用外国资本是否必然会陷入债务奴隶的境地?7.为什么把股份公司与信用联系在一起?马克思对于股份公司形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什么给予极高的评价?8.1997年以来我国开始大力发展消费信用,其意义何在?了解一下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推出的有关消费信用的贷款有哪些类型。
大学生助学贷款算不算一种消费信用?第三章1.你是如何理解“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个论断的?2.如果你是国内某高校金融学专业的学生,你是否能够在美国高校找到“对口”的专业? 3.中文的“金融”与英文的“finance”有何异同?为什么对一些学术概念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使用方法?应如何面对这样的现实?4.金融范畴的形成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现代金融涵盖了哪些领域?5.金融的宏观方面与金融的微观方面有何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6.自己做一个金融体系图表和一个金融学科体系图表。
金融经济学精品课件 (8)

MP
Cov(ri , rM )
2 M
• 其中,rZ(M)为组合收益率,rM为市场收益率。
经典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E(ri ) rf MP [E(rM ) rf ]
MP
Cov(ri , rM )
2 M
• 关于“假设”之争 • “那么均衡结果是” • 1、!所有投资者将持有同一个风险资产组合----
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 (CAPM)
• 从马氏理论发展到CAPM,历时12年。 • 美国,William Sharpe,1963年提出单因素模型,
1964年提出CAPM模型,1990年获奖 • 美国,John Lintner 1965年提出了与Sharpe的
CAPM模型基本相同的模型 • 挪威,Jan Mossin 1966年也得出了相同结论。 • CAPM模型是资本市场均衡模型,是现代金融学
• 5、理想的金融市场No taxes and transaction costs.
Assumptions (cont’d)
• 6、对所有投资者信息无成本获得Information is costless and available to all investors.
• 7、所有投资者理性,采用马氏模型决策Investors are rational mean-variance optimizers.
• 具有较大iM的证券增加了M的风险。如果没有收 益补偿,则将该证券从M中剔除掉会有更优组合。 但市场均衡时M一定是最佳组合。因此市场均衡 时较大iM的证券必须按比例提供更大预期收益率。
二C、ML单: E一(r证p ) 券rf预 期E(r收M M)益 r与f 风 p 险均衡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证券组合收益空间 Z 定义 :
✓ 通过证券市场交易而能够获得的收益回报的集合,或者 说,能够通过证券市场交易而构成的所有的证券组合的 收益回报的集合。即
Z z Rs : z hX对于那些 h RJ
➢ Z 是全部收益空间 Rs 的一个子空间。
完全证券市场
➢ 完全证券市场定义
✓ 如果存在 Z Rs ,则证券市场是完全的;
的、非零的未来收益和负值的现时价格,或者零收益和严格负 值的现时价格。这个概念比后者在程度上要强得多。
《现代金融经济学》
谢 谢!
《现代金融经济学》
第2章 证券市场均衡和套利
本章大纲
➢ 证券市场和投资者选择问题 ➢ 定价的线性和正定性质 ➢ 套利和最优资产组合
2.1 证券市场和投资者选择问题
➢ 金融经济学模型的经典分析框架
✓这个框架的许多限制性条件都和瓦尔拉斯一 般均衡分析模型一样
✓假定存在一个没有生产的、单一消费品的两 时期模型
✓ 收益定价函数关系同证券市场上的均衡证券价格相 结合,就形成均衡收益定价函数关系。
✓ 如果经济行为主体的效用函数在时期0是严格递增 的,那么一价定律在均衡时成立,并且均衡收益定 价函数关系是线性的。否则一价定律在均衡状态下 不成立。
基底向量和状况价格
➢ 基底向量 es :
s ✓ 该向量的第 元素为1,其余元素都为0。它代表着对可
✓每一位经济行为主体所接受的消费计划限定为正值; ✓经济行为主体的效用函数是严格递增的凹函数; ✓他们的初始财富严格为正,并且存在着非负收益的证
券组合, ✓那么,证券市场均衡存在。
线性定价
➢线性定价的概念其实就是“一价定律”的结果。 ➢一价定律:
✓那些具有相同未来收益的证券组合必须具有相同的 现时价格。
max c0 ,c1 ,h
u(c0 , c1)
s.t
c0 w0 qz
c1 w1 z
由上式可得
q 1u(c0 , c1) 0u(c0 , c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证券价格的正定性质
➢正定的函数关系定义
✓如果每一个在定义域内为正的元素都对应一个正值的 函数值,则这个函数关系就称为正定的函数关系。
➢严格正定的函数关系定义
s 能性状况 的状况索取权证。
➢ 状况价格:
✓ 如果证券市场是完全的,并且一价定律成立,那么收益 定价函数关系赋予每一状况索取权证的一个唯一的价格。
s q 表示状况s 的状况价格。
➢ 把状况价格和证券价格联系起来:
p Xq
状况索取权证或阿罗证券形式的消费—证券组合选 择问题
➢ 用状况价格代替收益定价函数关系,消费-证券组合选择问题就 简化为
hX 0 和 ph 0, 其中至少有一个是严格不等的
关于套利同收益定价函数关系之间对应关系定理
✓ 收益定价函数关系是线性的和严格正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在证 券市场中套利机会不存在。
✓ 收益定价函数关系是线性的和正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在证券市 场中强套利机会不存在。
“无风险套利”与 “套利”:
✓ 新古典经济学的“无风险套利”与本章讨论的“套利”的关系 ✓ 前者是指某个证券组合独立于任何市场可能性状况,有着正值
✓如果每一个在定义域 内为正的、非零的元素都对应一 个严格的正值的函数值,则这个函数关系就称为严格 正定的函数关系。
2.3 套利和最优资产组合
➢ 强套利定义
✓ 指证券市场上至少存在着一个有着正值的未来收益但却 有着严格为负的现时价格的证券组合。即:
hX 0 和 ph 0
➢ 套利定义
✓ 指证券市场上存在着强套利现象或者存在着一个正值的、 非零的未来收益,但现时价格为零的证券组合。即:
✓在通常情况下映射 是单值函数
q
是一种对映关系,而不
q ✓一价定律成立时, 的取值就是唯一的。
q✓ 是一个在证券组合收益空间Z上的定义的 线性函数关系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一价定律成 立。
q ✓一价定律成立时, 称为“证券组合收益定
价函数关系”或简称为“收益定价函数关 系”
✓其更直接的p表h 达式q为(hX )
su 0u
2.2 定价的线性和正定性质
➢ 证券市场均衡
i ✓ 证对券消组费合——hi投和资消组费合计选划择(c问0i ,题c1i在) 是价经格济p行条为件主下体的
解;
✓ 证券市场是出清的,即
hi 0
i
以及
c0i W0 w0i
i
i
c1i W1 w1i
i
i
证券市场均衡存在性定理
➢证券市场均衡存在的标准假设条件
➢一价定律平凡地成立
✓如果经济中没有多余的证券,任何给定的未来收益 都只能由一种证券组合所产生,此时一价定律平凡 地成立。
➢一价定律成立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每一个未来
收益为零的证券组合的现时价格也为零。
证券组合收益定价函数
➢对于任意的证券价格向量 p ,映射
q(z) v : v ph 对那些 h 使得 z hX
rj
xj pj
;并且 rh
z ph
hjxj
j
pjhj
j
消费投资组合选择问题
➢经济行为主体的消费-投资选择问题是
max c0 ,c1 ,h
u(c0 , c1)
s.t
c0 w0 ph
c1 w1 hx
根据拉格朗日乘数法,可解得
p X 1u 0u
➢ 上式中典型证券价格方程式是
p j
s
x js
证券市场的分析性描述
➢ 证券在时期0进行交易,它们的支付或收益回报 在时期1实现
➢ 证券收益矩阵
x1
X
x2
xJ 其中 x j 应当被理解为包含着S 元素的行向量
➢ 证券组合的收益回报:
hj x j
j
h 其中 j 表示对证券 j 的持有份额或比例。
➢ 证券组合的收益回报用 J 维的向量 h 同证券 收益矩阵 X 的乘积来表示就是 hX 。
➢ 不完全证券市场定义
R ✓ 如果Z只是 s 的某个子空间,则证券市场就是不完全的。
➢ 完全证券市场的充分必要条件
s J X ✓ 证券市场上的 种交易证券的证券收益矩阵 的秩为 。
➢ 多余证券定义:
✓ 如果某种证券的收益回报可以由其它证券的收益回报 组合而成,则此证券被称为多余证券。
➢ 证券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