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茶园土壤管理

合集下载

茶园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

茶园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

茶园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茶园管理是茶叶生产的关键环节,对茶叶的品质和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为了确保茶园的良好管理,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我们制定了以下具体实施方案:一、土壤管理。

1.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茶树生长需要,科学施用有机肥、复合肥等,保证茶树的养分供应,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2. 土壤翻耕,定期进行土壤翻耕,保持土壤的松软通透,促进茶树根系生长,提高吸收养分的能力。

二、茶树管理。

1. 定期修剪,根据茶树的生长情况,定期进行修剪,促进新梢生长,保持茶树的形态美观,有利于采摘和管理。

2. 病虫害防治,加强对茶园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保证茶叶的安全生产。

三、灌溉管理。

1. 合理用水,根据茶树的生长需要和气候条件,科学制定灌溉计划,合理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 滴灌技术,采用滴灌技术进行灌溉,减少水分的浪费,保证茶树的生长需水。

四、采摘管理。

1. 成熟期采摘,根据茶树的生长周期和气候条件,科学确定茶叶的采摘时间,保证茶叶的品质。

2. 精细采摘,采用精细采摘技术,保证采摘的茶叶嫩芽和叶片完整,提高茶叶的品质。

五、加工管理。

1. 及时加工,采摘的茶叶要及时进行加工,保持茶叶的新鲜和品质。

2. 精细加工,采用精细加工工艺,保证茶叶的外形完整、色泽鲜艳,保持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六、市场营销。

1. 品牌建设,加强茶叶品牌建设,提高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 渠道拓展,开拓多种销售渠道,拓展茶叶的销售市场。

综上所述,茶园管理是茶叶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科学合理的茶园管理方案能够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增加茶农的收入,推动茶叶产业的发展。

希望茶园管理者能够认真执行以上实施方案,不断提高茶园管理水平,推动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茶园管理方案

茶园管理方案

茶园管理方案茶园是种植茶叶的重要基地,茶叶作为我国的传统饮品,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风味,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茶园管理对于茶叶的品质和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茶园土壤管理、茶树病虫害防治、茶叶采摘加工等方面,探讨茶园管理的相关方案。

茶园土壤管理是茶叶生长的基础。

茶树喜欢酸性土壤,因此在茶园土壤管理中,需要注意维持土壤的酸碱度。

一般来说,茶园土壤的酸度应保持在PH值为4.5-5.5之间,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料和石灰等方式来调节土壤酸碱度。

此外,茶园土壤的肥力也需要得到重视。

茶树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因此在茶园管理中,要合理施加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以满足茶树的养分需求。

茶树病虫害是茶园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为了防治茶树病虫害,可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首先,要加强茶园的清洁工作,保持茶园的整洁和卫生,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其次,要定期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茶树上的病虫害问题。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式进行防治。

在使用农药时,要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使用,并注意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茶叶采摘加工是茶园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茶叶的采摘时间和采摘方法对于茶叶的品质有着直接影响。

一般来说,茶叶的嫩芽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和香气物质,是制作优质茶叶的重要原料。

因此,在茶叶采摘时,要选择嫩芽丰满、叶片柔嫩的茶树进行采摘。

采摘后的茶叶要及时进行加工,以保持茶叶的新鲜度和品质。

茶叶的加工方法有炒青、揉捻、发酵和烘干等步骤,不同种类的茶叶有不同的加工方法,要根据茶叶的品种和要求进行加工。

除了上述方面,茶园管理还需要关注茶树的修剪和疏果工作。

茶树的修剪可以控制茶树的生长和分枝,促进茶树的萌发和茂盛。

疏果工作可以减轻茶树的负担,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此外,茶园管理还需要关注茶树的灌溉和排水工作,确保茶树的水分供应和排水畅通。

茶园管理是茶叶生产的关键环节,对茶叶的品质和产量起着重要作用。

茶园土壤管理技术

茶园土壤管理技术

茶园土壤管理技术第一节土壤覆盖技术一土壤覆盖的优点首先,茶园土壤覆盖可以抑制杂草生长。

其次,茶园土壤覆盖可以减缓地表径流速度,促使雨水向土层深处渗透,既可防止地表水流失,又可增加土层蓄水量,起到保水抗旱的作用。

再次,茶园土壤覆盖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有利于土壤内生物的繁殖,提高土壤肥力。

最后,茶园土壤覆盖还可以稳定土壤的热变化,夏天可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并起到降温作用,具有抗旱保墒作用,冬天可保暖防止冻害,促使春茶早发。

二覆盖材料的选择和处理覆盖的有机物料:如山草、稻草、麦秆、豆秸、绿肥、蔗渣、薯藤等(图4-1)。

山草处理方法:一是暴晒,二是堆腐,三是消毒。

图4-1 茶园铺草、盖防草布及种草三铺草的时间和方法全年都可进行铺草,要按照以下两个原则进行操作。

(1)每年在高温干旱前或霜冻到来之前铺草,这样做可以起到防高温或防冻作用。

(2)选择草量多的杂草,且在其开花而又未结实或种子尚未成熟时进行。

南方茶区:由于夏季高温,可在春末或夏初铺草,以降低即将来临的高温的影响。

北方茶区:由于冷冻严重,可在秋末铺草以防严冬冻害。

其他茶区:夏季高温干旱严重、冬季冻害较小的茶区,可在8—9月份铺草,这时杂草生物量多,种子尚未成熟,铺草效果好。

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2次或3次铺草,即春末、盛夏、秋末均可进行。

四铺草要求及注意事项(1)铺草前先耕锄1次,提高土壤保水力。

(2)铺草要均匀,厚度为8~12厘米,每亩30~50担。

(3)坡地茶园应将铺草横着坡向铺放,既可抑制径流水,也可防止杂草下滑堆积下层。

(4)不能将杂草已成熟的种子带入茶园,以免增加杂草生长量。

(5)对茶树生长抑制强的杂草,不宜作为铺草草料。

第二节耕作松土技术一耕作松土的作用茶园不同于大田,对其耕作松土有利也有弊。

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疏松土层,防止表土板结,增强通透性,提高土壤渗水透气能力,有利于根系生长。

对于衰老茶树,耕作松土还能起到使根系更新的作用。

(2)把肥力较高的表土、杂草和枯枝落叶翻入下层,把下层生土翻到表面,经过风化,促使土壤不断熟化,可提高土壤肥力。

茶园管理制度大全文档

茶园管理制度大全文档

茶园管理制度大全文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茶园管理行为,保护茶园生态环境,促进茶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茶园管理制度适用于茶园内茶树的种植、养护、采摘、加工等相关环节。

第三条茶园管理应当遵循绿色、可持续的理念,保护生态环境,推动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茶园管理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

第五条茶园管理应当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提升茶叶质量。

第六条茶园管理应当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确保他们的劳动收益和生活水平。

第七条茶园管理应当加强安全生产意识,确保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

第八条茶园管理应当加强质量安全管理,确保生产的茶叶符合安全卫生标准。

第二章茶园规划管理第九条茶园应当根据土地资源、气候条件、茶树种植情况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制定茶园布局和种植方案。

第十条茶园管理部门应当指导农民科学进行茶树的数量、密度和间距的确定,确保种植密度合理,促进茶树生长发育。

第十一条茶园管理应当对土壤进行必要的改良和保护,提供茶树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第十二条茶园管理应当关注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合理安排灌溉计划,确保茶树的生长灌溉需求。

第十三条茶园管理应当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定期进行检查和防治工作,确保茶树的健康生长。

第三章茶园养护管理第十四条茶园管理应当定期对茶园进行施肥、通风、修剪等养护工作,提高茶树的生长环境和品质。

第十五条茶园管理应当根据茶树的生长情况制定相应的养护计划,确保茶树的生长需求得到满足。

第十六条茶园管理应当加强对茶树生长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确保茶树的健康生长和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

第十七条茶园管理应当加强对茶树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定期进行检查和防治,确保茶树的健康生长。

第四章茶园采摘管理第十八条茶园管理应当根据茶树生长情况和气候条件确定采摘时机,制定合理的采摘计划。

第十九条茶园管理应当指导农民科学进行茶叶采摘工作,确保采摘的茶叶品质和数量。

第二十条茶园管理应当确保茶叶采摘工作的安全和卫生,做好采摘器具的消毒和个人防护。

茶园管护管理实施方案

茶园管护管理实施方案

茶园管护管理实施方案茶园是茶叶生产的基地,对茶园的管护管理直接关系到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为了更好地实施茶园管护管理,提高茶叶的质量和产量,制定了以下茶园管护管理实施方案。

一、土壤管理。

1.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茶树生长需要,科学施用有机肥、无机肥和微量元素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茶树产量和品质。

2. 土壤保墒,采取覆盖、间茬种植、植物秸秆覆盖等措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润。

二、病虫害防治。

1. 定期巡视,每周对茶园进行一次全面巡视,及时发现病虫害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 生物防治,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释放天敌、利用天敌等,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证茶叶的质量和安全。

三、茶树修剪。

1. 适时修剪,根据茶树生长情况,及时进行枝条修剪,保持茶树的通风透光和生长势。

2. 疏芽疏叶,在生长旺盛期,进行适量的疏芽疏叶,促进新梢的生长,提高新梢的质量。

四、水资源管理。

1. 合理灌溉,根据气候和土壤水分状况,科学制定灌溉计划,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茶树的生长需水。

2. 水土保持,加强茶园的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五、茶园环境管理。

1. 清理杂草,定期清理茶园内的杂草,保持茶园的整洁和良好的生长环境。

2. 环境监测,定期对茶园的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六、安全生产管理。

1. 安全教育,定期对茶园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安全设施,加强茶园内安全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七、信息化管理。

1. 信息采集,建立茶园信息采集系统,对茶园的生长情况、病虫害情况等进行及时、准确的采集。

2.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为茶园管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茶园管护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力地提高茶园的管理水平,保证茶叶的品质和产量,促进茶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希望广大茶园管理者和工作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共同努力,为茶叶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茶园管理方案

茶园管理方案

茶园管理方案一、引言茶园是种植茶叶的重要基地,茶园的良好管理对于茶叶的生长和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针对茶园的管理方案进行探讨,旨在提高茶园的产量和质量,实现茶叶的高效生产。

二、土壤管理茶树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因此,茶园的土壤管理是茶叶生长的关键。

首先,要进行土壤的酸碱度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整。

通常情况下,茶树生长在酸性土壤中较为适宜,因此可以在土壤中添加一些酸性物质,如硫酸铵,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

此外,还应定期施加有机肥料,以改善土壤的肥力和保持土壤湿润度。

三、水源管理茶树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茶园的水源管理对于茶叶的生长至关重要。

首先,要确保茶园有稳定的水源供应,可以通过修建水库或挖掘水井等方式解决。

其次,要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避免过量或不足的灌溉对茶树造成负面影响。

另外,还要注意排水系统的建设,确保茶园排水畅通,避免水涝对茶树的危害。

四、病虫害防治茶叶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因此,茶园的病虫害防治是茶园管理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定期巡视茶园,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

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剪除感染部位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引入天敌来控制病虫害的数量。

五、修剪管理茶树的修剪对于茶叶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茶园管理中的修剪工作主要包括树冠修剪和插条修剪。

树冠修剪可以促进茶树的分枝和侧芽生长,增加茶叶的产量。

插条修剪是指将茶树的侧枝修剪成插条,用于繁殖茶树。

修剪时要根据茶树的生长状态和需求,采取适当的修剪方法和时机,避免过度修剪导致茶树生长不良。

六、施肥管理茶叶的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供应,因此,茶园的施肥管理是茶叶生产的重要环节。

茶树的施肥要注意科学配比,根据土壤肥力和茶树的生长需求,合理选择有机肥和无机肥进行施用。

施肥的时机要掌握好,通常在茶树休眠期和生长旺季进行施肥效果较好。

此外,还要注意施肥的方法和量,避免过量或不足的施肥对茶树造成负面影响。

茶园的土壤怎么管理?

茶园的土壤怎么管理?

茶园的土壤怎么管理?茶园的土壤管理非常重要,对茶叶的品质影响非常大,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茶园的土壤怎么管理?1.常规成年茶园的土壤耕锄(1)耕锄的时期与深度成年茶园耕锄的时间和深度因各地自然气候条件和栽培技术水平的不同差异较大,但均可分为春夏季的浅耕和秋冬季的深中耕。

①春季耕锄。

时间是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高山茶区(海拔1200米以上)可到4月上旬。

此次浅耕一般是结合施春肥进行,耕深7~10厘米。

目的是疏松土壤,提高地温,补给营养,促进春茶萌发生长。

②夏季耕锄。

一轮茶结束(约在5月中下旬)结合追施夏肥进行,耕深10~15厘米。

茶园经过春季的采摘和其他农事活动,土壤表层已被人的多次践踏而板结,妨碍了空气的流通和雨水的渗透,而这时又是杂草生长旺盛期,因此夏季耕锄极为重要。

③伏耕。

夏末秋初(7月下旬至8月上旬)当第二轮茶结束时配合施秋肥进行,耕深10~15厘米。

这时气温高,光照强,还往往伴随干旱,适时耕作对彻底杀灭杂草,促进土壤硝化细菌活动,加速有机物质分解具有显著作用。

④秋耕。

秋末冬初(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当地上部停止生长时结合施冬肥进行,耕深15~20厘米。

这次耕翻不仅可以将杂草随同基肥翻入土中增加土壤有机营养,促进根系生长,同时还加速土壤的自然风化,使肥分释放,土壤结构改良,为次年春芽(越冬芽)的大量形成奠定物质基础。

成年老茶园秋冬季的深中耕,可以每年一次。

但对根系密布行间,尚在壮年期的茶园,则不必年年冬耕,可每隔2年一次,以免大量损伤根系,影响树势发育和下年春茶产量。

(2)耕锄方法和工具耕锄方法合理与否对茶树生长和水土保持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劳动工效也有很大影响。

在锄草时靠近茶树下的地面应浅削,尽量减少对茶根的损伤,密集于丛脚的夹窝草宜用手连根拔除。

除去的杂草应积于行间,借助晴天的烈日晒死或运出园外,制作堆肥。

锄草方法与水土保持关系很大,在坡地茶园,如顺坡耕锄草,将扩大表土沟蚀,引起冲刷,故应沿等高线(或梯面)进行。

茶园土壤管理技术

茶园土壤管理技术

茶园土壤管理技术一块茶园从种植茶树起到实现丰产,先要经过培养树冠的幼龄时期。

这个幼龄时期,一般长达四、五年,随着树龄增大,树冠和根系逐渐向行间扩展。

在头几年,茶行之间空隙很大,阳光和雨水能直接作用到地面,易使土壤发生风化和侵蚀,杂草也易滋生。

幼龄茶园土壤,由于种茶前的土地整理和深耕填土,使大量生土进入表土层中,这种生土土性"发僵",含有效养分少,需要尽快地加以熟化改良。

随后茶树进入成龄期,茶行之间的空间逐渐变小,甚至封行郁闭,根系已在行间土壤中交错分布。

这时每年要在茶树上采去很多新梢,需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和养分。

同时,由于采茶作业频繁,表土易踏实板结,因此,对于这两个不同时期的茶园,土壤管理的任务应有所不同。

幼龄茶园主要是如何快速熟化行间土壤,使生土变成活土,同时还要防止土壤侵蚀和消灭杂草,使茶树生长健壮,根系深扎,提早投产成园。

成龄茶园主要是如何造成一个松软肥厚的耕作层,使活土进一步变成油土,提高供水水供肥能力,成为茶树高产稳产优质的基础。

施肥和灌溉是茶园两项重要的土壤管理内容,有其完整的技术体系。

1、茶园耕作茶园耕作是一项有悠久历史的茶园管理作业,不少茶园把它作为增产茶叶的措施来进行。

据研究,耕作对于提高茶园土壤肥力的作用主要是:第一,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的通透性。

耕作使土壤变得疏松,孔隙率增大,特别是使大孔隙占有的比例增加。

这种在孔隙既是容纳空气的场所,又是水分和空气进入土壤的通道。

雨水(或灌溉水)落到地面,在重力的作用下,排挤大孔隙中的空气,渗入土壤下层而被保蓄起来,地表径流就大为减少。

水分下渗完毕,鹇空气就重新充满于大孔隙中。

这种良了的通气透水条件,加强了土壤与大气的气体交换,使土壤中的好气微生物活动旺盛,物质分解转化加快,有效养分的数量增多。

茶树根系也由于物质分解转化加快,有效养分的数量增多。

茶树根系也由于呼吸作用的加强而提高了对水分养分的吸收力。

第二,熟化土壤,加厚耕作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另外由于采摘,修剪的影响。往往使 茶树在旺盛生长期或采摘修剪。需要大量 的养分补充。要集中增施N肥,其次是P、 K肥。
4、营养条件的适应性
茶树对营养条件的适应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 面:
一是对营养元素要求的多样性。茶树除了对 N、P、K需要外,对许多营养元素都有必 须有要求,如果缺乏将会出各种症状。
二是对肥力的强弱有较强的适应力。故茶 树耐肥力和耐瘠力均较强。
中耕:深度10-15cm,主要在春茶之前。
2. 深 耕
指在原耕作层的基础上,加深耕作层作业。 ⑴作用: ①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可减轻土壤的容 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蓄水量。 ②加深和熟化耕作层,加速下层土壤风化 分解,将水不溶性养分转化为可溶性养分。
2. 深 耕
⑵深耕的程度: 深耕的效果主要是依茶树根系在土壤中分布状况而定。
夏、秋茶叶不及春茶产量高,但茶树经过春 茶采摘消耗大量养分,要保持茶叶优质高产, 夏茶后再追肥一次是必不可少的,施肥方法 应掌握雨后或早晚开沟,切勿贪求省便叶面 撤施,叶片灼伤还会影响肥效。追肥次数全 年可分2--4次,视当地采茶制度和气候而异, 春季追肥量占全年1/2或2/3,如采秋茶,第 一次春茶追肥占1/2,其余1/2分为夏、秋 季施用。
③茶树更新后,最好选用易促进发根的 有机肥。
如油菜饼或家畜肥,再亩施纯氮3—4公 斤,此后待新梢萌发再分次适量施肥。
3.因茶施肥,提高茶叶品质
施肥对制茶品质的影响很大。茶叶是嗜好品, 对品质要求很高,不同茶类,其品质特征差 异较大,如红茶的品质特征是“红汤红叶”, 滋味浓强,要求含有较高的多酚类含量;绿 茶的品质特征是“清汤绿叶”,滋味鲜爽, 求含有较高的含N化合物如氨基酸、蛋白质; 乌龙茶类的品质特征是香气浓郁,滋味醇和, 要求有较高的芳香物质和氨基酸。
*耕作能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利于提高好气性生物的活动;*利于提高土壤的水肥气 热的状态。
2.能消灭茶园杂草。耕作能灭草,尤其是幼龄茶园。 3.能杀虫灭菌作用 。 *合理耕作能把藏于地中的虫卵、 蛹、病菌翻于地面,用药剂或用阳光的紫外线杀菌作用。
二、 茶园土壤耕作的类型
茶园土壤耕作可分为浅耕、中耕、深耕及 深翻改土。
三、茶园土壤耕作
耕作——在原耕作层基础上,进行疏松土壤, 加强土层水热交换,加深和熟化耕作层茶园
耕作的真正含意就是有意识地改良土壤的性状,使之
适应于茶树生长。 (一)合理耕作的意义 (二)茶园土壤耕作的类型
(三)茶园铺草 (四)茶园水分管理
(一)合理耕作的意义 :
1.能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有利于茶树根系生长。
2. 深 耕
⑶深耕的时间与方式 深耕掌握的时间的原则是: 避开采茶旺季和不良的环境条件。如恶 劣的天气,如高温、干旱、霜冷。
2. 深 耕
北部茶区:在8-9月基本结束茶季,气温 也不很低,杂草种子尚未成熟,是较好的深 耕季节。
南部茶区:一般在11月----次年2月间进行, 偏早较好些,冬季重霜期后进行深耕,在耕 作中可以不打碎土块,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 同时结合清园工作,把杂草、枯枝、落叶压 入土中。
茶树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的 生育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是不同的, 因此,要根据茶树不同树龄、树势采用 不同的施肥方法。
① 幼龄茶树增加P、K元素的比例,以施用幼 龄肥为主,以培养健壮而开展的枝条骨架和分布 深广的根系。
幼龄期茶树要施足基肥,适当施用氮肥以促进新 梢生长和树冠形成;
一般定植6—9个月应初施一次氮肥,以后各季前 可分别亩施纯氮2.5—5.0公斤;一般第一年氮、 磷、钾的比例为1:1:1或l:2:2,第二年为4: 3:2或4:3:3。以后用氮量逐年加大。
5.依时施肥,合理分配
①重施基肥,分期追肥。 茶树是多年生作物, 必须施足基肥,利于土壤结构改良及根系的生 长,但又必须分期追肥,因为追肥是见效快,流 失固定失效快的肥,必须分期进行。
②采茶旺季,加强追肥。春茶“催芽”肥以氮 肥为主,可配钾肥施用,可提早名优茶开采, 在茶芽萌动前,离树蔸20—30cm开15—20cm浅 沟或挖穴,施肥后盖土以防氮素挥发;
深耕程度:依茶园管理水平、种植方式、品种、树龄 而定: 管理水平高的茶园,长势好的茶园,可以浅耕或免耕。
条栽密植茶园行间根系分布较多,程度浅些,不能年 年深耕。
2. 深 耕
疏植茶园,丛栽茶园:深耕程度可深些,一 般可掌握在25-30cm。 大叶种根系分布较深可深耕,而中小叶种则 可适当浅些。 幼龄茶园浅耕,老龄茶园可深耕。 土壤结构良好,土壤肥沃的茶园可以免耕。
1.因土施肥,提高肥效
酸性较高的红壤或同一块茶园,不宜年年施 用单种肥料,防止酸度继续增加,土壤板结, 不利于茶树对磷、钾的吸收,肥效低,适当 多施。要求肥料种类搭配或轮施,如氨态氮 与硝态氮各半配施,其肥效比单施硫铵提高 肥效。
对土壤肥沃,含N素较高的可以少施,贫瘠 的土壤适当多施。
2.因树施肥,提高产量
3.深翻改土
⑴ 作 用: 能破坏底土对根系的机械阻力,结合 施用大量的有机肥,进行改良土壤的 性状。
3.深翻改土
⑵ 时间与方法:
深翻改土要分期分批进行,一般在11月—— 次年2月。
具体方法:①挖沟回表土,深×宽=50×50 cm,回表土〉20cm。②施基肥:绿肥4050担/亩。磷肥:50-100斤/亩,饼肥200-300 斤/亩。③底土回沟面,把底土层平展于表 面。
5.对品质的影响
施肥对茶叶品质的影响,一般有认为茶树营 养充足、平衡,生长代谢正常,茶叶品质好。 在施肥增产的同时不会影响茶叶的品质,甚 至提高茶叶的品质。多施N肥不会影响绿茶 的品质,但会影响红茶的品质。
茶园过多施用N肥,不结合P、K肥施用会 降低多酚类及水浸出物的含量,另一方面, 施N肥会增加蛋白质及咖啡碱的含量。
2、营养的阶段性
在总发育周期和年发育周期,茶树对种各 营养元素的吸收是有所侧重,尤其对三要 素的比例要求不断变化。
①在幼年期:茶树以长骨干枝为主,对p、 k肥需求大。
② 在青壮年期:以营养生长为主,其处于 旺盛阶段,因此,适当增施N肥,有促营 养抑生殖生长的作用。
3、营养的集中性
在年发育周期中,由于季节的变化及茶树 本身的生理活动,形成生长旺季和生长相 对休止,在生长旺季时所需营养量大,相 对集中。
《 茶树栽培学 》
园艺学院茶叶科学系 —曹潘荣
第八章 茶园土壤管理
茶园的土壤管理包括施肥、耕锄、铺草和 水分管理等。 主要包括:
一、茶树营养特性
二、施肥技术 三、耕锄技术 四、覆盖技术 五、灌溉技术
一、茶树的营养特点
1、营养的连续性 2、营养的阶段性 3、营养的集中性 4、营养条件的适应性
③冬季重施基肥。秋茶结束要进行大量施 有机肥,对茶园进行深翻,于茶行一侧挖 30×40cm深沟,亩施菜饼200—250公斤加 尿素或复合肥2 0—2 5公斤混拌盖土,如 有条件亩施猪牛粪50—100担加钙镁磷肥30
公斤和硫酸钾 2 0公斤混施盖土,对促进 微生物的有机质分解,改善土壤结构,满 足茶树养分需求效果更佳。
1、营养的连续性
① 总发育周期中的连续性:茶树一生都 要依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份和养份,叶 片利用光能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从 不间断。
② 年发育周期中的连续性:由于芽叶的 不断采去,消耗了土壤中大量的养分,要 有充足的,不断的养分补充,才能满足全 年各器官的正常生育。
Hale Waihona Puke 1、营养的连续性③ 在地上、下部生长交替,但根系生长只是 相对休止,并没有停止活动,因此,无论芽 叶生长与休眠, 根系都要吸收水分和养分。因 此,冬季芽叶休眠时,根系也同样要吸收水 分和养分,供其它器官的生长需求或贮藏作 用。
②各种营养元素肥配合施用,提高肥效。 茶树专用复合肥最佳效果因茶树吸肥是 配合比例吸收的,如缺某一种则影响整 体吸收,一般采摘茶园以4:1:1.5为 好,其氮肥宜分次施,磷、钾肥可结合 基肥施用。此外,茶叶专用肥、复合肥、 茶树平衡肥合理施用,也可获得茶叶增 收良好效果。
③以土壤施肥为主,根外追肥为辅。茶树根 系健全才能促进地上部平衡生长,单一的长 时期叶面喷肥将会导致根系衰退而影响地上 部生长,叶面追肥适于丰产茶园积蓄有大量 养分基础上才增效明显。根外追肥应考虑配 施微量元素,喷施浓度要适宜,一般浓度为 硫酸铵1%,尿素1%,过磷酸钙1%--2%, 硫酸钾0.5%--1%,硫酸锌、硫酸锰、硫酸 铜的喷施浓度均为0.1%--0.5%,以一芽 一叶开展时喷施效果最好。
春秋季可在茶行、梯间种植爬地兰、猪屎 豆、黑麦草等割青埋青,只有提高土壤有 机质含量,追施无机肥才能起到高肥效的 作用。因此,有机肥对茶树生长、产量、 品质均有较良好的影响。无机肥具有作用 时间短,见效快的特点,在茶叶盛长期必 须及时追肥,才能及时补充,是必不可少 的肥料。按不同肥料的特性科学地施用, 以提高有效肥力。
(4)有冬暖夏凉的作用,有利于提高茶树 的生长:夏低6-7℃,冬高于1--2℃(南方 3-4℃)
(5)可抑制茶园杂草,减少耕作次数,有 利于保持良好土壤的物理性状。
(6)增加茶园的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 改善化学环境。
2.铺草的时间与方法
全年都可进行铺草,要求根据两个原则: ① 是每年高温干旱前或在霜冻到来之前, 这样可以做到防止高温及防冻作用。 ② 选择草量多,杂草开花而又未结实或种 子尚未成熟时进行。
② 处于生势旺盛的壮年时期,为促进营养生 长,提高鲜叶的产量,适当增加N素是必要 的。
茶树进入壮年期即为采摘茶园,应以氮肥为 主,配施磷、钾肥和微肥,大体可按每采 3.5—4.0公斤,要补施纯氮0.5公斤,即 亩产干茶100公斤约需施纯氮12.5—14.0公 斤,配施纯磷3.1—4.0公斤,施纯钾 6.2—12.1公斤,适量配施镁、硼、锌、铜 等微肥为好;
1、浅耕和中耕
2、深 耕 3、深翻改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