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茶园的水肥管理

合集下载

《园艺总论水肥管理》课件

《园艺总论水肥管理》课件

水肥管理实践 (续)
收获期的水肥管理
高峰时刻要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及时采收农作 物。
过度施肥与过度浇水的问题
合理施肥,避免肥料过量,防止土壤的负面影响。
常见的土壤性质及其对水肥管理的影响
根据土壤性质合理选择施肥和浇水方式,实现良好 的生长。
水肥管理技巧
合理的施肥周期与时期
根据植物生长需求和土壤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计划。
《园艺总论水肥管理》PPT课件
# 园艺总论水肥管理 ## 概述 - 水肥管理的重要性 - 水肥管理的目的与原则 ## 水肥供应原理 - 植物对水分与养分的需求 - 土壤水肥的存储及供应 ## 水肥管理技术 - 水肥管理的周期与时期 - 水肥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 水肥管理实践 - 土壤改良与休眠期管理 - 种植季节的水肥管理
3
植物的生长过程
掌握植物生长的周期和规律,为合理的水肥供应提供依据。
水肥管理的重要性
- 正确的水肥管理能够提高园艺产量和质量。 - 合理的水肥管理有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 水肥管理是提高园艺技术水平,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手段。
水肥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过度施肥与过度浇水的问 题
合理施肥,避免肥料过量,防 止土壤的负面影响。
科学的水肥管理方法
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和精准施肥技术,实现高效的水肥利用。
优化土壤改良措施
根据土壤情况,选用合适的土壤改良材料和方法,提高土壤肥力。
水肥供应原理
1
植物对水分与养分的需求
了解不同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确保供应的充分和适当。
2
土壤水肥的存储及供应
了解土壤水肥的储存和供应机制,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
根系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加强对 根系病虫害的监测和管理。

第六章茶园的水肥管理

第六章茶园的水肥管理

三、有机茶园允许使用的肥料
1.有机肥:畜禽粪(经过无害化处理)、绿肥 (利用栽培或野生的绿肥植物作肥料)、其他肥料 (如腐酸类肥、饼肥、沼气液肥和残渣等)。 2.微生物肥:如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磷 细菌肥料、硝酸盐细菌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等。
3.半有机肥(有机复混肥):加入适量的营养
微量元素制成的有机肥料。
第三节 茶园的土壤管理
一、耕作的效应
二、耕作技术
气状态的灌水方法。
微灌的分类
微灌可以按不同的方法分类,按所 用的设备(主要是灌水器)及出流形式不 同,分为:
滴灌(地表与地下滴灌) 微喷灌
涌泉灌(小管出流灌)
重力滴灌
渗灌
微 喷 灌


微 灌 技 术
灌水器种类
重力滴灌
小管出流 渗 灌
1、滴 灌
• 滴灌是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灌水器将水、均匀而 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附近土壤中的灌水形式 • 除紧靠滴头下面的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外,其 它部位的土壤水分均处于非饱和状态,土壤水分 主要借助毛管张力作用入渗和扩散 • 滴灌适合于蔬菜、果树、花卉以及垄向种植的作 物,各种土壤条件都适用 • 便于实施化学灌溉(灌溉施肥),控制灌溉,在 保护地蔬菜采用滴灌技术效果最佳
2、增产显著,并提高茶叶品质
3、节省劳力。
4、提高土地利用率 5、综合利用:追肥、化学农药与除草剂 等,冬季进行间歇雾化喷灌还可以防止 茶树霜冻灾害。
喷灌方式
• 固定式喷灌系统
• 移动式喷灌系统
• 半固定式喷灌系统
固定式喷灌系统
各组成部分(喷头除外)均固定不动。干、 支管道常埋设地面冻土层以下,由水源、动力机 和水泵构成泵站或利用有足够高度的自然水头, 与干、支管道组成一套全部固定的系统。喷头装 在与支管连接的竖管上,可作圆形或扇形旋转, 一般需要配备几组喷头,循环分组轮灌。该系统 操作简便,节省劳力,适于灌期长的茶园和苗圃 应用,生产效率高,便于实现自动控制。但需要 大量管材与配件,设备投资要高于其他类型。

农业部茶叶标准园创建规范(试行)

农业部茶叶标准园创建规范(试行)

农业部茶叶标准园创建规范(试行)农业部茶叶标准园创建规范(试行)按照农业部茶叶标准园创建方案的要求,为规范创建工作,统一验收标准,特制定本规范。

一、园地要求(一)环境条件。

应远离公路干线200m以上,与其他作物地块间建有隔离带。

茶园应为平地或缓坡,坡度在25°以下,其中坡度15°-25°的茶园需建立等高梯级园地。

土壤pH值4.5-6.0,土层有效深度1m以上,土壤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排灌条件良好。

标准园的土壤、空气、灌溉水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行业标准(NY5020-2001)。

(二)标准园规模。

集中连片面积1000亩以上。

(三)功能区布局。

生产资料存放、生产、加工、包装、检验、贮藏等设施齐全,布局合理,满足生产需要。

标准茶园离茶叶初制厂的直线距离5km以内,茶叶加工厂应与办公、生活区隔离。

(四)茶园基础设施。

园内水、路设施配套,建有排、蓄、灌水系统,能灌能排。

有条件的茶园建立喷灌或滴灌等现代节水灌溉系统。

建有茶园道路系统,有主干道、支道、操作道等,能适应机械化生产要求。

二、栽培管理要求(五)品种选择。

应选用抗逆、优质、高产、适制性好、商品性好和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80%采用无性系苗木,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六)种植。

采用双行或单行条栽的方式种植,行距以1.2-1.8米为宜。

(七)土壤耕作。

根据茶园的类型、土壤和气候条件等,合理采用浅耕、中耕、深耕和免耕等耕作技术,避免土壤板结,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肥力改善。

有条件的配备耕作机,提倡使用茶园耕作机械完成耕作作业和进行茶园地表覆盖。

修剪枝、叶应全部回归茶园,增加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回归有效养分。

(八)水肥管理。

应用节水灌溉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加强养分综合管理,有机肥与化肥配合,基肥和追肥配合,按需施肥。

(九)病虫防控。

配备至少1名植保人员,负责制定防治计划、确定防治技术;负责农药采购、使用、贮藏、处理和防治指导工作,并记录防治档案。

茶园肥料用量及施用方法

茶园肥料用量及施用方法

茶园肥料用量及施用方法
肥料用量:肥料的用量视不同树龄、土壤肥力、不同生产管理水平的茶园而定。

一般幼龄茶树比生长旺盛的成龄茶树施用量少;土地肥沃的茶园施肥量可少些。

生产茶园施肥量可根据茶叶生产量而定,一般每增施1公斤的N素,鲜叶可增产12至40公斤。

基肥与追肥的比例:视肥的种类而定,有机肥作基肥其施用比例应大于8O%;腐熟水肥作追肥,施用比例为2O%;施用无机肥,则基肥、追肥比例为4:6。

次数与时间:茶树在一年中对营养需求量不一致,对N 素的吸收以4至11月较多,而P的吸收主要在4至7月,K的吸收以7至9月为最多。

中部茶区基肥一般9至11月施用;南部茶区,茶芽轮次多,到12月上旬停采后才施用。

基肥一般一次施完;追肥一般分2至4次,施用量上应采用”前多后少”的原则,才能增产春茶。

采摘旺季的南部茶区追肥次数可适当增加。

第一次施”催芽肥”,在春芽萌动前一周施用,用量约4O%至50%;第二次在4至5月上旬施用,用量约10%至15%;第三次在6至7月上旬施用,用量约15%;第四次在8至9月施用,用量约20%至30%。

施肥方法:基肥多为土杂肥,体积大,分解慢,一般用开沟深施,深度约20至30厘米,追肥多施化学速效肥或水肥,可开浅沟或穴施,如在雨天或雨前施用,可在茶行中均匀撒施,但必须注意不能撒在茶树冠面上,以防烧坏茶树。

- 1 -。

茶树肥水管理制度

茶树肥水管理制度

茶树肥水管理制度一、引言茶树是一种耐寒、喜温、喜湿、怕热的植物,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

茶树的肥水管理对茶叶的产量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建立科学的茶树肥水管理制度对于茶园的健康生长和产量提高非常重要。

二、茶树肥水管理的原则1、科学施肥。

茶树需要的养分有氮、磷、钾、钙、镁等,根据不同生长期的需求合理选择肥料进行施用,保证茶树的生长发育。

2、合理浇水。

茶树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保证正常的生长,但是过多的水分会导致根系吸收养分不足,影响茶叶的品质。

3、定期施肥。

根据茶树的生长周期和不同的生长期,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保证茶树养分的平衡。

4、注意生态环境。

合理管理茶园周围的环境,保持土壤的肥力,减少水污染。

5、定期检测。

定期检测土壤和茶树的养分含量,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施肥方案。

三、茶树肥水管理的具体措施1、发育期施肥。

茶树的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氮元素,因此在春季茶树发育期要增加氮肥的施用量,促进茶树的生长。

2、开花期施肥。

在茶树的开花期,要适量施用磷肥,增加茶树的抗逆能力,保证茶花的质量。

3、结果期施肥。

在茶树结果期要适量施用钾肥,增加茶树的产量和品质。

4、水肥结合。

茶树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来吸收养分,因此要注意保持土壤的湿润度,通过浇水来帮助茶树吸收养分。

5、施肥技术。

分布式施肥:将肥料均匀撒在整个茶园的表面,然后用土壤覆盖。

方法就是从内向外,从深到浅,先撒后埋。

使肥料和土壤颗粒能均匀分布,对肥料要求不需要太高。

灌溉肥法:在地块周界挖沟,将水稻、蔬菜残根、青草、树叶等生物质堆积入沟并浇水,发酵时将农药残余、细菌、病毒沿水流全部冲走,利用菜园内下沟多余雨水浇水,根据水流逐渐靠进作物后,将其化为有机风化水肥进行浇灌施肥。

滴施肥法:将肥液通过管道直通到树的根部,直接施用在植物根群周围。

这种施肥方法有利于减少肥料的浪费,可以最大限度地提供给植物所需的养分。

四、茶树肥水管理制度的检查和评价1、定期检查。

茶园管理人员要定期检查茶树的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油茶成林管护—水肥管理(油茶栽培管理课件)

油茶成林管护—水肥管理(油茶栽培管理课件)
灌溉施肥的操作:1.肥料溶解与混匀;2.施肥量控制;3.灌 溉施肥的程序:选用不含肥的水湿润、施用肥料溶液灌溉、用 不含肥的水清洗灌溉系统。
施肥时间及合理用量
水肥管理
尽可能做到测土配方,N、P、K合理配比,N:P2O5:K2O为5:1:5最好。3-4月施追肥,施速效施、 复合肥或专用有机肥为主。11-2月施越冬肥, 以有机肥、土杂肥、粪肥为主。
油茶合理施肥关键做到:大年以P、K肥为主,小年以N肥为主。秋冬以有机肥为主,春夏以速效肥为主。 施肥量计算公式:
水分管理
水肥管理
1.保水排水
保持油茶林地具有足够水分是获得高产稳产的重要 措施之一。“七月干球,八月干油”。
旱季及时浇水;雨季清沟排水。 保水(排水)措施:根际培土、薄膜覆盖、秸草覆盖。
水分管理
水肥管理
2.建设“三保”地
“三保”即保水、保土、保肥。“三保”地建设,采取“四 改”办法:
一改:改挖小穴为撩壕造林,在沟底填客土、施基肥。 二改:改坡地为水平梯田、梯土,保持水土,防止冲刷。 三改:改浅刨为深挖垦复,加深活土层,促进土壤熟化。 四改:改不施肥、不间种为施肥、间种绿肥作物。
水肥管理
油茶林地常用肥料
常用肥料 有机肥 尿素、硫酸铵、氯化铵 、硝酸铵 过磷酸钙、磷酸二铵 硫酸钾、氯化钾 七水水解性氮
有效磷 速效钾 有效锌 有效硼 有效镁
施用方式 基肥
基肥、追肥
基肥、追肥 基肥、追肥
追肥 追肥 基追肥
施肥方法
水肥管理
一般情况下,冠外挖沟,一次一个方向; 深25厘米以上、宽20厘米、长度为树冠直径的2/3。
环状沟施肥法
水肥管理
在树冠投影内缘处挖环状施肥沟。 沟宽30cm左右,沟深据树龄、树势以及 根系的分布深度而定,一般20-30cm。 将肥料均匀地施入沟内,覆土填平。

茶园施肥管理

茶园施肥管理

⑥其他肥料:不含有毒物质的食品、纺织工业的 有机副产品,以骨粉、骨酸废渣、氨基酸残渣、 家禽家畜加工废料、制糖废料制成的肥料。
三、施肥方法(基肥和追肥)
①基肥,也叫底肥,是在播种或移植前施用的肥
料。它主要是供给植物整个生长期中所需要的养 分,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也有 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
②微生物肥:如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磷细 菌肥料、硝酸盐细菌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等。
③半有机肥(有机复混肥):加入适量的微量营 养元素制成的有机肥料。
④无机(矿质)肥:如矿物钾肥、矿物磷肥(磷 矿粉)、煅烧磷酸盐(钙镁磷肥、脱氧磷肥)、 白云石粉、石膏。
⑤叶面肥:微量元素的叶面肥(以铜、铁、锰、 锌、硼等微量元素及有益元素为主配制的肥料) 和含有植物生长辅助物质的叶面肥(用天然有机 物提取液或接种有益菌类的发酵液,再添加一些 腐殖酸、藻酸、氨基酸等配制的肥料)。
茶园施肥管理

使用的肥料应保证生产的茶叶优质安全, 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应维护茶园生态环 境,不断提高土壤肥力水平,避免施肥不 当引起的土壤酸化、重金属积累、水体硝 酸盐污染等,促进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一、肥料的使用准则
①禁施化学合成肥料:禁止使用化学合成肥料, 禁止使用城市垃圾和污泥,禁止使用医院的粪便、 垃圾和含有害物质(如毒气、病原微生物、重金 属等)的工业垃圾。
一般成龄采摘茶园力求做到基肥沟施,深度 要超过25cm。幼龄茶园可根据树龄由浅逐步加深, 但最浅也要从15cm开始。
④“足”就是基肥量要多。有机肥营养元素含量 低,只有足够的肥料才能满足茶树生长对养分的 需求,而且有机肥作为改土的主要物质,也只有 量多才能收到改土的效果。

茶园的耕作、水分、施肥

茶园的耕作、水分、施肥

茶园的耕作、水分、施肥茶园耕作包括前身垦(初垦和复垦)、开沟种植以及种植后的行间耕作(浅耕和深耕)。

1、浅耕为了疏松表土层,防除杂草,增加土壤的蓄水耐旱能力,减少土壤的养分和水分的无效消耗,增加根系的吸收与呼吸功能。

茶园浅耕一般全年3至5次,耕深5至10厘米,耕幅视行距而定,以不伤根系为原则,并根据气候、土壤、地形杂草滋生情况而定。

一般春季至夏茶前期可多耕并略耕深,秋天和旱季少耕,雨季应耕浅,以保水土;以除草为目的的浅耕应赶在杂草大量繁衍或种子成熟前期进行;粘重的土壤和平地茶园的耕次可略增加;而高山与坡地茶园耕次宜少、宜浅;幼龄茶园因杂草多、土壤易板结宜多耕;根系发达,吸收根分布浅的茶园或茶蔸附近宜少耕或浅耕;茶园浅耕最好结合茶园铺草、追施肥料和清除土壤中的害虫虫蛹等工作进行。

2、深耕深耕的作用在于加深土壤耕作层,改良土壤理化性状,从而扩大土壤的容肥、蓄水能力和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速有效养分的释放,更好地满足茶树生育所需的养分和各种营养元素。

其次,深耕对少数部分根系的损伤有利于根系的更新复壮,诱发新根,加大整个根系的吸收能力。

对于那些建园时未深耕、松土层太浅的茶园,在行间进行深翻改土,是大幅度提高茶叶产量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茶园深耕因深度不同有普通深耕和深翻改土之别,普通深耕因耕时不同又有伏耕与秋冬深耕之分。

伏耕,俗称挖伏土,是将茶园行距中未被树冠垂直投影覆盖的土壤大块大块地翻起,切相互搭靠,让其暴晒。

以清除杂草,通过烤坯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

伏耕应注意不得过多损伤茶树根系,以免秋茶产量下降,所以覆盖度大、秋茶比重大的茶园不宜伏耕。

秋冬深耕与伏耕方法相同,最好结合施基肥进行,秋冬深耕时应注意对茶蔸铺土,增加茶树的御寒能力,促进春茶增产。

伏耕和球冬深耕不一定每年都进行,树势好的丰产茶园可以隔行轮耕或隔1至3年全面耕作一次即可。

凡有效土层浅薄而板结的茶园应进行深翻改土。

方法是在茶季结束后,在茶园行距中开出宽约80厘米,深约50厘米的深沟,再施入大量的有机肥如土杂肥、垃圾、青草、绿肥、糠壳等,每公顷施入75至100吨,并拌和适量的磷、钾肥,最后盖上开沟时翻出的底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低氯性(南方较易发生)
(5)嫌钙性
(6)阶段性:在它个体发育过程的各个不 同阶段,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表现有明 显的差异。
(7)季节性:在年生长过、茶园施肥技术
在茶树高产优质栽培管理中,施肥是 最有效果的措施之一。但由于各种肥料 的性质和作用不同,施肥时期和方法也 不尽相同。要根据茶园土壤性质,茶树 吸肥特性,以及天气条件进行综合考虑。
水器流道的截面通常尺寸(一般直径为0.5~
1.2mm),而采用超大流道,以φ4PE塑料小管 代替滴头,并辅以田间渗水沟,形成一套以小 管出流灌溉为主体的符合实际要求的微灌系统。
小管出流是用直径4毫米的微管与毛 管连接作为灌水器,以细流(射流)状局 部湿润作物附近土壤,流量一般为80~ 250升/时。对高大果树通常围绕树干修一 渗水小沟,以分散水流,均匀湿润果树周 围土壤。
• 生物肥料:是一种含有若干种高效、能
固定大气中的氮和使土壤中磷素由不可
利用态变为可利用态的微生物组成的活
性肥料。
2、茶园合理施肥的原则
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配合使用 重施基肥,分期追肥 因茶树生育阶段、生产茶类需求,施用 专用复合肥 以氮肥为主,氮、磷、钾三要素相配合, 注意全肥 以根部施肥为主,配合叶面肥;
• 四、有机肥的无害化处理
一、茶树的矿质营养和吸肥特性
(1)多元性(40多种元素 )
(2)喜铵性(对氮素的需求十分迫切,既能吸收铵态氮
(NH4-N),也能吸收硝态氮(NO3-N),还可利用一
些简单的有机态氮(R+NH2)铵态氮特别偏爱) (3)聚铝性: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转化,尤其是铝对于促 进茶氨酸转化成儿茶的代谢,改进红茶品质有良好的作 用
• 4.无机(矿质)肥:如矿物钾肥、矿物磷肥(磷
矿粉)、煅烧磷酸盐(钙镁磷肥、脱氧磷肥)、
白云石、石膏等。
5.叶面肥:微量元素叶面肥(以CU、FE、MN、
ZN、B、MO等微量元素及其他有益元素为主配制 的肥料)和含有植物生长辅助物质的叶面肥(天 然有机物提取液或接种有益菌类的发酵液,添加 一些腐殖酸、藻酸、氨基酸等配制的肥料)。
采取水平梯田式,且能显著扩大茶园蓄水能力。
另外,山坡坡段较长时适当加设蓄水池,对扩
大茶园蓄水能力也有一定作用。
控制土壤水的散失
①地面覆盖。保水效果最好。最常用的方法是铺 草。
②合理布置种植行。密植、坡地横植、多行等
③合理间作:
④耕锄保水及时中耕除草。阻止了毛管水上行运
输。
控制土壤水的散失(续)
⑤造林保水。增加空气湿度,降低风速和减少日 光直射时间 。
二、茶园保水
1、茶园失水途径: 茶园水分散失的方式主要有地面径流、 地面蒸发、地下水潜移(包括渗漏和转移)、 茶树及其他植物的蒸腾等。
2.保水措施:
茶园保水工作可归纳为两大类:一是扩
大茶园土壤蓄纳雨水能力;二是尽可能降
低土壤水分的散失。
扩大茶园土壤蓄纳雨水能力的措施
①土类选择
不同土壤具有不同的
保蓄水能力,黏土和壤土的有效水范
第三节 茶园的土壤管理
一、耕作的效应
二、耕作技术
果树重力滴灌系统
温室蔬菜重力滴灌
5、渗 灌
渗灌是一种地下微灌形式,在低压条 件下,通过埋于作物根系活动层的灌水器 (微孔渗灌管),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水量 定时定量地向土壤中渗水供给作物。
渗灌与地下滴灌相似,只是用渗头代 替滴头全部埋在地下 渗头的水不像滴头那样一滴一滴地流 出,而是慢慢的渗流出来,这样渗头不容 易被土粒和根系所堵塞
(二)、微灌
微灌是微水灌溉的简称,它是利用微灌系统
设备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
安装在尾部(末级管道上)的特制灌水器(滴 头、微喷头、渗灌管和微管等),将水和作物 生长所需的水和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 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
中,使作物根部的土壤经常保持在最佳水、肥、
3、茶园施肥技术
(1) 、施肥量
(2)、配合比例
(3)、施用时期
(4)、施肥方法 (5)、施肥深度 (6)、茶园根外施肥
(1).施肥量
• A、基肥用量:幼龄茶园每亩每年平均施堆、
厩肥5O0-lOOO千克以上,或用饼肥50-100千克, 过磷酸钙25-50千克,硫酸钾1O-20千克;采摘 茶园每年平均施堆、厩肥1500-2500千克,或饼
三、有机茶园允许使用的肥料
1.有机肥:畜禽粪(经过无害化处理)、绿肥 (利用栽培或野生的绿肥植物作肥料)、其他肥料 (如腐酸类肥、饼肥、沼气液肥和残渣等)。 2.微生物肥:如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磷 细菌肥料、硝酸盐细菌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等。
3.半有机肥(有机复混肥):加入适量的营养
微量元素制成的有机肥料。
渗灌
渗灌是微灌系统尾部灌水器为一 根特制的毛管,埋入地表下30~40厘 米,低压水通过渗水毛管管壁的毛细 孔以渗流的形式湿润其周围土壤。由 于它减小土壤表面蒸发,是用水量最 省的一种微灌技术。渗灌毛管的流量 2~3升/(时· 米)。
第二节 茶园施肥

一、茶树的矿质营养和吸肥特性
• 二、茶园施肥技术 • 三、有机茶园允许使用的肥料
气状态的灌水方法。
微灌的分类
微灌可以按不同的方法分类,按所 用的设备(主要是灌水器)及出流形式不 同,分为:
滴灌(地表与地下滴灌) 微喷灌
涌泉灌(小管出流灌)
重力滴灌
渗灌
微 喷 灌


微 灌 技 术
灌水器种类
重力滴灌
小管出流 渗 灌
1、滴 灌
• 滴灌是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灌水器将水、均匀而 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附近土壤中的灌水形式 • 除紧靠滴头下面的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外,其 它部位的土壤水分均处于非饱和状态,土壤水分 主要借助毛管张力作用入渗和扩散 • 滴灌适合于蔬菜、果树、花卉以及垄向种植的作 物,各种土壤条件都适用 • 便于实施化学灌溉(灌溉施肥),控制灌溉,在 保护地蔬菜采用滴灌技术效果最佳
经过无害化处理,变有害为无害。
有机肥料无害化处理主要方法
• (1)物理方法 如暴晒、高温处理等,但会使养分的损 失严重且成本高; • (2)化学方法就是用化学物质除害,这种方法在有机 茶的生产过程中不能采用;
• (3)生物方法如接菌后的堆腐和沤制,是在有机茶的 生产过程中惟一可以采用的方法。
• 有机肥料无害化处理的堆沤方法也很多,如EM堆 腐法、自制发酵催熟堆腐法、工厂化无害化处理等。
1、茶园施肥种类
• 有机肥料:①饼肥(茶园较好的有机肥料之一)。
②厩肥 ③人粪尿④堆肥和沤肥 ⑤海肥
• 无机肥料:①硫酸铵 ②氯化铵 ③尿素 ④碳酸氢铵
⑤氨水 ⑥硝酸钠 ⑦硝酸铵 ⑧过磷酸钙
⑨钙镁磷肥 ⑩磷矿粉
• 复合肥:含有两种以上主要营养元素的
肥料,它具有有效成分高,肥效好,便
于运输和使用方便的特点。
大田滴灌
果树滴灌
蔬菜滴灌
大型连栋温室黄瓜滴灌
大棚蔬菜滴灌
日光温室滴灌系统
2、微喷灌
• 微喷灌是利用直接安装在毛管上,或与毛管连 接的微喷头将压力水以喷洒状湿润土壤 • 微喷头包括固定或和旋转式
• 微喷头的流量通常为20—250L/h
• 微喷技术的特点它是通过有压管网将首部加 压的水输送到田间,再经过特制的雾化喷头 将水喷洒呈雾状进行灌溉 • 优点:微喷头孔径较滴灌灌水器大,比滴灌 抗堵塞,供水快。微喷适合于果树、花卉、 部分露地蔬菜,各种土壤条件下都适用
6.其他肥料
不含有毒物质的食品工业、纺织 工业的有机副产品,以骨粉、骨酸废
渣、氨基酸残渣、家禽家畜加工废料、
制糖废料等制成的肥料。
四、有机肥的无害化处理

在有机肥料比如人畜粪便中常常带有 各种病原菌、病毒、寄生虫卵等,杂草中 常常带有各种病虫害传染体及种子等,因
此有机肥料在用于有机茶园之前一般都要
果树小管出流平面布置图
4、重力滴灌系统
• 重力滴灌系统是李岚清副总理1997年访问以色列 同以达成的技术引进和开发由中国农业大学同以 色列恩塔公司在中国共同开发、推广的一种新型 节水灌溉技术 • 重力滴灌系统以它极低的工作压力、均匀的供水 方、高效的水分利用、广泛的适用条件以及明显 珠产出效率,已为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
肥100-15O千克。
• B、追肥用量:追肥以施速效性氮肥为主。
100千克干毛茶,大约要归还土壤10-15千克氮
素,才能保持土壤的氮素平衡。
(2)、配合比例
• A、基肥、追肥的比例。 视肥的种类而定,有机肥作基肥其施用 比例应大于8O%;腐熟水肥作追肥,施用 比例为2O%;施用无机肥,则基肥、追肥 比例为4:6 基肥。 • B、氮、磷、钾的配合比例。 一般幼年茶园采用1:1:1或1:1.5: 1.5为宜;3-4年生茶园,宜采用2:1:1或 2.5:2:1;投产以后提高氮素的比例,以 4:2:1或4:1:1较好。
(3)、施用时期
• A、基肥的施用时期
主要应在茶树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后立 即进行,一般宜早不宜迟。
• B、追肥的施用时期
催芽肥在开春之后施用,春茶结束之
后,应及时进行第二次追肥,夏茶结束后
进行第三次追肥。
(4)、施肥方法
• 成龄茶园施肥的位置,一般以茶丛蓬面边缘
垂直向下为原则;
• 幼龄茶树施肥离根颈10厘米以外开沟; • 平地茶园在茶丛的一边或两边施; • 坡地茶园或梯地茶园要在茶行的上方开沟施 肥,以防肥料的流失。
围大,砂土最小。
②深耕改土 显而易见,凡能加深
有效土层厚度和改良土壤质地的措施
(如深耕、加客土、增施有机肥等),均
能显著提高茶园的保蓄水能力。
扩大茶园土壤蓄纳雨水能力的措施(续)
③健全保蓄水设施 坡地茶园上方和园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