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茶树栽培学》课件 第八章 茶园土壤管理

合集下载

茶园管理技术培训课件

茶园管理技术培训课件

茶园管理技术培训课件茶园管理技术培训课件茶叶是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也是中国的重要农产品之一。

茶园的管理对于提高茶叶的质量和产量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茶园管理者提升管理水平,本课件将介绍一些茶园管理技术。

一、茶园的选址和土壤管理茶园的选址是茶叶产量和质量的基础。

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地理环境,如海拔、气候、降雨量等。

其次,要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

在茶园建设之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测试,了解土壤的酸碱度、养分含量等指标,以便合理施肥和调整土壤pH值。

二、茶树的栽植和修剪茶树的栽植是茶园管理的关键环节。

在栽植茶树之前,需要对茶树进行苗木选择和繁殖。

选择健康、生长良好的茶树苗,并采用适宜的繁殖方法,如播种、扦插等。

在栽植过程中,要注意栽植的深度和间距,以保证茶树的生长和通风。

茶树的修剪是茶园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修剪可以促进茶树的分枝和茂盛生长,同时也有利于茶叶的采摘和产量的提高。

在修剪时,要注意保持茶树的主干和分枝的平衡,避免过度修剪导致茶树生长不良。

三、茶园的病虫害防治茶园的病虫害防治是茶园管理的重要内容。

茶叶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如茶蚜、茶红蜘蛛、茶叶病毒等。

为了防治病虫害,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

生物防治可以利用天敌和有益微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数量;物理防治可以利用防虫网、陷阱等设施来阻止病虫害的入侵;化学防治可以使用农药来杀灭病虫害。

在使用化学农药时,要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农药,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药。

四、茶园的施肥和灌溉茶园的施肥是保证茶树生长和茶叶质量的重要环节。

茶树对养分的需求较高,因此需要定期施肥。

施肥时要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茶树的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肥料和施肥量。

常用的肥料有有机肥、复合肥和矿质肥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叶面肥来补充茶树的养分需求。

灌溉是茶园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茶树对水分的需求较高,特别是在生长旺盛的时期。

因此,要确保茶园的灌溉充足,但也要避免过度灌溉导致根部缺氧。

茶园的土壤管理

茶园的土壤管理

茶园的土壤管理茶园的土壤管理是实现优质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

其目的主要是控制杂草,改良土壤理化特性,促进有益微生物增殖,为茶树良好的生长发育创造一个十分有利的地下环境。

1.常规成年茶园的土壤耕锄(1)耕锄的时期与深度。

成年茶园耕锄的时间和深度因各地自然气候条件和栽培技术水平的不同差异较大,但均可分为春夏季的浅耕和秋冬季的深中耕。

①春季耕锄。

时间是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高山茶区(海拔1200米以上)可到4月上旬。

此次浅耕一般是结合施春肥进行,耕深7~10厘米。

目的是疏松土壤,提高地温,补给营养,促进春茶萌发生长。

②夏季耕锄。

一轮茶结束(约在5月中下旬)结合追施夏肥进行,耕深10~15厘米。

茶园经过春季的采摘和其他农事活动,土壤表层已被人的多次践踏而板结,妨碍了空气的流通和雨水的渗透,而这时又是杂草生长旺盛期,因此夏季耕锄极为重要。

③伏耕。

夏末秋初(7月下旬至8月上旬)当第二轮茶结束时配合施秋肥进行,耕深10~15厘米。

这时气温高,光照强,还往往伴随干旱,适时耕作对彻底杀灭杂草,促进土壤硝化细菌活动,加速有机物质分解具有显著作用。

④秋耕。

秋末冬初(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当地上部停止生长时结合施冬肥进行,耕深15~20厘米。

这次耕翻不仅可以将杂草随同基肥翻入土中增加土壤有机营养,促进根系生长,同时还加速土壤的自然风化,使肥分释放,土壤结构改良,为次年春芽(越冬芽)的大量形成奠定物质基础。

成年老茶园秋冬季的深中耕,可以每年一次。

但对根系密布行间,尚在壮年期的茶园,则不必年年冬耕,可每隔2年一次,以免大量损伤根系,影响树势发育和下年春茶产量。

(2)耕锄方法和工具。

耕锄方法合理与否对茶树生长和水土保持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劳动工效也有很大影响。

在锄草时靠近茶树下的地面应浅削,尽量减少对茶根的损伤,密集于丛脚的“夹窝草”宜用手连根拔除。

除去的杂草应积于行间,借助晴天的烈日晒死或运出园外,制作堆肥。

锄草方法与水土保持关系很大,在坡地茶园,如顺坡耕锄草,将扩大表土沟蚀,引起冲刷,故应沿等高线(或梯面)进行。

茶园土壤管理技术

茶园土壤管理技术

茶园土壤管理技术第一节土壤覆盖技术一土壤覆盖的优点首先,茶园土壤覆盖可以抑制杂草生长。

其次,茶园土壤覆盖可以减缓地表径流速度,促使雨水向土层深处渗透,既可防止地表水流失,又可增加土层蓄水量,起到保水抗旱的作用。

再次,茶园土壤覆盖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有利于土壤内生物的繁殖,提高土壤肥力。

最后,茶园土壤覆盖还可以稳定土壤的热变化,夏天可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并起到降温作用,具有抗旱保墒作用,冬天可保暖防止冻害,促使春茶早发。

二覆盖材料的选择和处理覆盖的有机物料:如山草、稻草、麦秆、豆秸、绿肥、蔗渣、薯藤等(图4-1)。

山草处理方法:一是暴晒,二是堆腐,三是消毒。

图4-1 茶园铺草、盖防草布及种草三铺草的时间和方法全年都可进行铺草,要按照以下两个原则进行操作。

(1)每年在高温干旱前或霜冻到来之前铺草,这样做可以起到防高温或防冻作用。

(2)选择草量多的杂草,且在其开花而又未结实或种子尚未成熟时进行。

南方茶区:由于夏季高温,可在春末或夏初铺草,以降低即将来临的高温的影响。

北方茶区:由于冷冻严重,可在秋末铺草以防严冬冻害。

其他茶区:夏季高温干旱严重、冬季冻害较小的茶区,可在8—9月份铺草,这时杂草生物量多,种子尚未成熟,铺草效果好。

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2次或3次铺草,即春末、盛夏、秋末均可进行。

四铺草要求及注意事项(1)铺草前先耕锄1次,提高土壤保水力。

(2)铺草要均匀,厚度为8~12厘米,每亩30~50担。

(3)坡地茶园应将铺草横着坡向铺放,既可抑制径流水,也可防止杂草下滑堆积下层。

(4)不能将杂草已成熟的种子带入茶园,以免增加杂草生长量。

(5)对茶树生长抑制强的杂草,不宜作为铺草草料。

第二节耕作松土技术一耕作松土的作用茶园不同于大田,对其耕作松土有利也有弊。

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疏松土层,防止表土板结,增强通透性,提高土壤渗水透气能力,有利于根系生长。

对于衰老茶树,耕作松土还能起到使根系更新的作用。

(2)把肥力较高的表土、杂草和枯枝落叶翻入下层,把下层生土翻到表面,经过风化,促使土壤不断熟化,可提高土壤肥力。

茶园的土壤管理与施肥

茶园的土壤管理与施肥
12 深 耕 .
丰 富 ,能改 善 土壤 结 构 ,长期 施 用有 机 肥 的茶 园 , 土壤 松 软 ,保 水 保 肥 力 强 。有 机 肥 一 般 作 基 肥 使
用 。常见 的有机肥 料有饼 肥 、厩 肥 、猪 牛栏 肥 、人
茶树 行间深 耕一 般在 2 c 以上 。改 良熟 化 土 0m
壤 的作用 比浅耕 要强 ,但 对根 系损伤 较多 。深耕 必
须根 据不 同 的茶 园类型 ,灵活 掌握 。幼龄 茶园 ,一
般 只在施 基肥时 结合深 挖基肥 沟进行 行间 深耕 。种
畜粪便 、绿 肥等 。
无 机肥料 :无 机肥 料主要是 化肥 ,因肥效 比较 迅 速 ,在茶 园 中常 作 追肥 使用 。无机 肥 分 为氮 肥 、
②追肥 用量 。追 肥 以施 速效 性 氮肥 为 主 。lO g O k 干
毛茶 ,大 约要归 还 土 壤 l O~1k 素 ,才 能保 持 5 g氮 土壤 的氮素平 衡 。基肥用 量少或质 量差 的 ,追 肥要
多施一些 。基 肥足 的 ,追 肥可少施 一些 。
可用 于茶园铺 草 的材料 非 常广泛 ,如割 取山野
理技术措施 ,能改 良土壤理化性状 ,提高土壤肥力 。
2 1 铺 草的效 果 .
2 k ;采摘 茶 园 每 年 平 均 施 堆 、厩 肥 15 0 ~2 0g 0 50 g 0 k ,或饼 肥 10~10 g 0 5 k ,并 隔 2~ 3年施 过磷 酸 钙 5 7 k ,硫 酸 钾 l O~ 5 g 5—2 k 。高 产 茶 园 基 肥 的 5g
2 3 2 茶 园施肥 技术 .. 茶 园 的施 肥技 术 ,直 接影 响着肥料 的效果 。正 确 的施 肥技术 ,既要 考虑肥 料 的合 理用量 和适 宜的 配 比 ,也 要 注意各种 肥料使 用 时期 和方 法 。 施肥 量 :① 基 肥 用 量 。幼 龄 茶 园 每 6 7 。每 6m

茶园土壤管理与施肥技术

茶园土壤管理与施肥技术

茶园土壤管理与施肥技术摘要介绍了茶园土壤管理与施肥技术,包括耕作、铺草、杂草防除、间作、施肥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合理管理茶园土壤、增强土壤肥力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茶园;土壤管理;铺草;除草;施肥技术土壤是作物生长的场所,合理的管理措施是茶叶高产优质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它包括耕作、除草、覆盖和施肥等多方面内容。

1 茶园耕作茶园耕作能疏松土层,提高通透性,有利于好气微生物生长繁衍,加速物质分解转化,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具体可分为浅耕和深耕。

1.1 浅耕茶园行间浅耕,其主要作用是破除土壤板结层,改善土壤通气透水,消灭茶园杂草。

一般每年进行2~4次,多结合追肥进行,浅耕深度少于12 cm。

1.2 深耕茶园行间深耕深度一般在20 cm以上,其改良熟化土壤的作用比浅耕强,但对根系损伤较多,一般只在施肥时结合深挖基肥沟进行行间深耕。

基肥沟深度宜在30 cm左右,种茶后第1年基肥沟应离茶树20~30 cm,之后随茶树的生长,距离也应逐渐加大。

深耕一般是在每年茶季基本结束时进行,这个时期深耕施基肥,有利于断根的再生与恢复。

由于各地气候条件不同,茶季结束时期也不尽一致,一般宜早不宜迟,衰老茶园的土壤深耕应结合树冠更新进行。

2 茶园铺草茶树行间铺草是我国的一项传统栽培措施,可以防止土壤冲刷,减少杂草生长,包蓄水分,稳定土壤温度,增加有机质和养分,对提高茶叶产量与品质效果明显。

铺草时期应根据预期目的而定。

一是防止水土流失,应在当地常年雨季来临之前铺草;二是伏旱高温季节蓄水抗旱,应在旱季开始之前进行;三是冬季寒冷的北部茶区或高山茶区以保暖防冻为目的,应在土壤冻结之前进行;四是为了消灭某些顽固性杂草,应在该种杂草萌发后不久进行。

铺草的种类包括稻草、麦草、豆草、落叶、木屑等,平均用干草15 t/hm2以上,以不见土为原则。

3 茶园杂草防除茶园杂草有数百种,对茶叶的生产极为不利,必须及时防除。

一是农业防除。

可以采用行间铺草、间作、及时耕耘等一系列农业技术措施对杂草进行清除。

《茶树种植管理培训》课件

《茶树种植管理培训》课件
2 茶园规划
掌握茶园布局和种植密度的原则,确保茶树的健康生长。
3 茶园基础设施建设
了解茶园必备的基础设施,如灌溉系统和遮阳棚。
茶树生长周期和生理特性
1
萌芽期
详细了解茶树的萌芽和新梢生长阶段。
2
盛花期
掌握茶树开花和授粉的过程,了解茶花的特点。
3
果实期
学习茶树结果和果实成熟的过程,掌握采摘的时机。
茶树施肥技术
3
茶叶采摘和加工
了解优质茶叶的采摘和加工技术,提高茶叶的品质。
茶树生长环境要求
气候条件
了解茶树对温度、湿度和降雨量的要求。
土壤要求
掌握茶树对土壤pH值、肥力和排水性的要求。
日照和海拔
理解茶树生长的最适宜的日照和海拔条件。
茶园地块选择与建设
1 土地评估
学习如何评估茶园地块的条件,包括土壤质量和水源。
有机肥 化学肥 微量元素
了解有机肥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掌握化学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时机。 学习茶树对锌、铜等微量元素的需求。
茶叶贮藏和运输
贮藏技巧
掌握茶叶贮藏的技巧,保持茶叶的新鲜和优质。
运输技术
了解茶叶运输的技术和注意事项,确保茶叶的完 整和品质。
茶联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源自茶叶消费市场分析国内外茶叶消费市场的现状和趋势,为茶 树种植者提供市场参考。
《茶树种植管理培训》 PPT课件
欢迎参加我们的《茶树种植管理培训》课程。在本课程中,您将学到茶树种 植的各个方面,从茶叶栽培基础到茶叶质量评定方法,全面了解茶树的生长 和管理。
茶树种植管理
1
茶树栽培技术
掌握茶树的基本栽培技术,包括选择品种、育苗和移栽。
2
茶树病虫害防治

茶树种植管理PPT课件

茶树种植管理PPT课件
历时4~8个月。
19
第19页/共87页
籽 直 播
营养特点:出土前, 单纯由子叶供给营养; 出土后,子叶光合作 用。
生长特点:地下部生 长优于地上部,主干 和主根分枝少。
管理重点:促进茶籽 萌发(温度、水和空 气)。
20
第20页/共87页
穗 扦 插
营养特点:生根前, 主要依靠茎、叶贮藏 的营养;生根后,根 系吸收水分、矿质营 养。
35
第35页/共87页
喜铵:土壤中同时存 ▪ 聚铝:茶树体内铝含
在多种形态氮化物
量高达200~
(铵态氮、硝态氮或 1600μg/g。铝离子可
有机态氮)时,茶树 以促进茶树根系生长、
总是优先选择铵态氮。 提高叶片光和能力、
这是因为茶树体内的 促进碳水化合物转化、
硝酸还原酶活性很弱; 促进对磷的吸收。pH
40
第40页/共87页
园 的 建 立
新建茶园一 般需要经过 规划设计、 土地开垦、 茶苗定植、 幼龄茶园培 育等工作步 骤。
41
第41页/共87页
1、规划设计
宜茶条件的选择: 包括环境条件、茶园 立地条件、土壤条件、 灌溉水条件。
42
第42页/共87页
茶园综合规划:茶园、道 路、水利系统、防护林带、 茶树品种选择与搭配等。
工作重点:精心培育, 确保茶园全苗、壮苗; 行间间作或覆盖,适 当进行土壤改良,防 止水土流失;茶树定 型修剪,培养高产树 冠。
48
第48页/共87页
保 全 苗 壮
苗 补苗:与原茶苗相同, 以早春和晚秋为好。
抗旱:浅耕培土,行 间铺草,夏秋旱季灌 水。
遮阴:茶林间作,适 宜的树种有台湾相思、 合欢、杉树、银杏等。

茶树栽培生物学基础—茶树植物学的特性特征(茶树栽培管理课件)

茶树栽培生物学基础—茶树植物学的特性特征(茶树栽培管理课件)
茶 韵
茶树的茎
茶 韵
支撑、输导、贮藏
茎的外部形态
由于分枝部位不同,茶 树可分为乔木、小乔木和灌 木3种类型。乔木型茶树,植 株高大,有明显主干;小乔木 型茶树,植株较高大,基部 主干明显;灌木型茶树,植株 较矮小,无明显主干,在生 产上我国栽培最多的是灌木 型和小乔木型茶树。
茶 韵
茶 韵
浅褐色一褐色→褐棕色 →暗灰色→灰白色
茶树的根系
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 种子
茶 韵
根系起着固定、吸 收、贮藏、合成等多方 面作用产措施 的重要物学依据。
茶 韵
主根是由胚根发育向下生长形成的中轴根,有很强的向地性,向 土壤深层生长可达1~2m,甚至更深;当胚根伸长至5~10cm时,就会发生 一级侧根;一级侧根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可发生一级侧相,以此举 推,从而形成庞大的根系;侧根的前端生长出乳白色的吸收根,其表面 密生根毛。主根和侧根呈红棕色,寿命长,起固定、贮藏和输导作用。 吸收根主要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也能吸收少量的二氧化碳,但其寿 命短,不断衰亡更新,少数未死亡的吸收根可发育成侧根。主根上的 侧根是按螺旋状排列的,由于主根生长速度不均衡,以及各土层营养 条件的差异,侧根发生有一定的节律,使茶树根系出现层状结构。
树龄、品种、繁殖方式、种植方式、 种植密度、生态条件以及农艺措施
向肥性、向湿性、忌渍性
茶树的根尖与一般植物根尖相似,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 区四部分。 (1)根冠。根冠位于根的最尖端。长约 0.2 mm,是一群比较大的细胞, 形似帽子,套在根的生长点外面,保护根的生长点,所以称为根冠。 (2)分生区。分生区离根尖端0.2~1.0mm,由顶端分生组织形成,此处 细胞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又称生长点。新细胞边长大、边分 化,形成根的各种组织。 (3)伸长区。在生长点的上方,称为伸长区,此区全长约几毫米,这部 分细胞中的液胞迅速增大,细胞伸长很快。 (4)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方,称为根毛区(又称成熟区),其特点是细 胞基本成熟。并停止伸长,同时表皮细胞外壁向外仲长成为根毛(图22),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养料的部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另外由于采摘,修剪的影响。往往使
茶树在旺盛生长期或采摘修剪。需要大量
的养分补充。要集中增施N肥,其性
茶树对营养条件的适应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 面:
一是对营养元素要求的多样性。茶树除了对 N、P、K需要外,对许多营养元素都有必 须有要求,如果缺乏将会出各种症状。
二是对肥力的强弱有较强的适应力。故茶 树耐肥力和耐瘠力均较强。
a
10
二、 施肥技术(合理施肥的原则与方法 )
1.因土施肥,提高肥效 2.因树施肥,提高产量 3.因茶施肥,提高茶叶品质 4.因肥施肥,合理利用 5.依时施肥,合理分配
a
11
1.因土施肥,提高肥效
因土施肥要根据土壤结构,选择适当肥料 种类合理施用:
例如:砂壤土若选用速效碳铵施用,早期 易挥发,雨期易淋失,肥效较差,而施用 尿素,经过一段时间分解后为茶树吸收利 用,肥效较好。
一般定植6—9个月应初施一次氮肥,以后各季前 可分别亩施纯氮2.5—5.0公斤;一般第一年氮、 磷、钾的比例为1:1:1或l:2:2,第二年为4: 3:2或4:3:3。以后用氮量逐年加大。
a
15
② 处于生势旺盛的壮年时期,为促进营养生 长,提高鲜叶的产量,适当增加N素是必要 的。
茶树进入壮年期即为采摘茶园,应以氮肥为
2.因树施肥,提高产量
茶树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的 生育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是不同的, 因此,要根据茶树不同树龄、树势采用 不同的施肥方法。
a
14
① 幼龄茶树增加P、K元素的比例,以施用幼 龄肥为主,以培养健壮而开展的枝条骨架和分布 深广的根系。
幼龄期茶树要施足基肥,适当施用氮肥以促进新 梢生长和树冠形成;
a
17
3.因茶施肥,提高茶叶品质
施肥对制茶品质的影响很大。茶叶是嗜好品, 对品质要求很高,不同茶类,其品质特征差 异较大,如红茶的品质特征是“红汤红叶”, 滋味浓强,要求含有较高的多酚类含量;绿 茶的品质特征是“清汤绿叶”,滋味鲜爽, 求含有较高的含N化合物如氨基酸、蛋白质; 乌龙茶类的品质特征是香气浓郁,滋味醇和, 要求有较高的芳香物质和氨基酸。
a
20
春秋季可在茶行、梯间种植爬地兰、猪屎 豆、黑麦草等割青埋青,只有提高土壤有 机质含量,追施无机肥才能起到高肥效的 作用。因此,有机肥对茶树生长、产量、 品质均有较良好的影响。无机肥具有作用 时间短,见效快的特点,在茶叶盛长期必 须及时追肥,才能及时补充,是必不可少 的肥料。按不同肥料的特性科学地施用, 以提高有效肥力。
主,配施磷、钾肥和微肥,大体可按每采
3.5—4.0公斤,要补施纯氮0.5公斤,即
亩产干茶100公斤约需施纯氮12.5—14.0公
斤,配施纯磷3.1—4.0公斤,施纯钾
6.2—12.1公斤,适量配施镁、硼、锌、铜
等微肥为好;
a
16
③茶树更新后,最好选用易促进发根的 有机肥。 如油菜饼或家畜肥,再亩施纯氮3—4公 斤,此后待新梢萌发再分次适量施肥。
a
9
5.对品质的影响
施肥对茶叶品质的影响,一般有认为茶树营 养充足、平衡,生长代谢正常,茶叶品质好。 在施肥增产的同时不会影响茶叶的品质,甚 至提高茶叶的品质。多施N肥不会影响绿茶 的品质,但会影响红茶的品质。
茶园过多施用N肥,不结合P、K肥施用会
降低多酚类及水浸出物的含量,另一方面,
施N肥会增加蛋白质及咖啡碱的含量。
a
12
1.因土施肥,提高肥效
酸性较高的红壤或同一块茶园,不宜年年施 用单种肥料,防止酸度继续增加,土壤板结, 不利于茶树对磷、钾的吸收,肥效低,适当 多施。要求肥料种类搭配或轮施,如氨态氮 与硝态氮各半配施,其肥效比单施硫铵提高 肥效。
对土壤肥沃,含N素较高的可以少施,贫瘠 的土壤适当多施。
a
13
a
18
不同茶类茶叶的品质特征的形成与 茶树施肥有密切相关,因此必须施用生产 不同茶类的专用肥,才能保证和提高茶叶 品质。氮磷钾三要素比例要配合适当:
制红茶三要素比例约为2:1:l或3:2:1,
制绿茶比例为4:1:l或4:1:2。
a
19
4.因肥施肥,合理利用
按不同肥料的特性科学地施用,以提高有效肥力。
a
6
2、营养的阶段性
在总发育周期和年发育周期,茶树对种各 营养元素的吸收是有所侧重,尤其对三要 素的比例要求不断变化。
①在幼年期:茶树以长骨干枝为主,对p、 k肥需求大。
② 在青壮年期:以营养生长为主,其处于
旺盛阶段,因此,适当增施N肥,有促营
养抑生殖生长的作用。a
7
3、营养的集中性
在年发育周期中,由于季节的变化及茶树 本身的生理活动,形成生长旺季和生长相 对休止,在生长旺季时所需营养量大,相 对集中。
a
1
《 茶树栽培学 》
园艺学院茶叶科学系
—曹潘荣
a
2
第八章 茶园土壤管理
茶园的土壤管理包括施肥、耕锄、铺草和 水分管理等。 主要包括:
一、茶树营养特性
二、施肥技术 三、耕锄技术 四、覆盖技术 五、灌溉技术
a
3
一、茶树的营养特点
1、营养的连续性 2、营养的阶段性 3、营养的集中性 4、营养条件的适应性
①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无机肥共同使用。肥料主 要分为两大类,即有机肥与无机肥。有机肥属全 面性肥料,在土壤中可分解释放出各种大量与微 量矿质元素养分、可源源不断供绐茶树吸收;且 具有作用持久,肥效缓慢的特点,延长肥效;能 改良土壤结构。有机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有机 酸,红黄壤茶园有机质缺乏,可铺草覆盖:
a
21
②各种营养元素肥配合施用,提高肥效。 茶树专用复合肥最佳效果因茶树吸肥是 配合比例吸收的,如缺某一种则影响整 体吸收,一般采摘茶园以4:1:1.5为 好,其氮肥宜分次施,磷、钾肥可结合 基肥施用。此外,茶叶专用肥、复合肥、 茶树平衡肥合理施用,也可获得茶叶增 收良好效果。
a
4
1、营养的连续性
① 总发育周期中的连续性:茶树一生都
要依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份和养份,叶 片利用光能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从 不间断。
② 年发育周期中的连续性:由于芽叶的
不断采去,消耗了土壤中大量的养分,要
有充足的,不断的养分补充,才能满足全
年各器官的正常生育。
a
5
1、营养的连续性
③ 在地上、下部生长交替,但根系生长只是 相对休止,并没有停止活动,因此,无论芽 叶生长与休眠, 根系都要吸收水分和养分。因 此,冬季芽叶休眠时,根系也同样要吸收水 分和养分,供其它器官的生长需求或贮藏作 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