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北京奥运会对中国经济影响分析

合集下载

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经济的影响-基于投入产出的分析

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经济的影响-基于投入产出的分析

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经济的影响--基于投入产出的分析1 前言随着2008年北京申奥成功,经济界和体育界对奥运经济影响和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进行了广泛讨论,形成了许多对策性建议。

经济界主要是从如何利用奥运商机、体育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中的作用等总体角度进行讨论;体育界则更加关注于如何利用和扩大体育消费、健全体育市场等角度提出对策。

然而,这些讨论大多属于不同部门的对策性研究,缺乏一个共同研究基础;而且,不同研究成果之间很难相互比较。

因此,所提出的经济影响很难测量。

这说明,目前对奥运经济影响的研究尚缺乏一个可以和其他国家进行综合比较的理论体系和评价标准。

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外经济理论方法,特别是投入产出和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对奥运经济影响的分析更多地是从奥运会的收入与支出、投入与产出的角度出发,利用投入产出方法比较测量奥运经济影响的范围和大小,并在与以往奥运会相互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经济预测[1,2]。

本文的研究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在北京市2002年投入产出表和相关统计数据的基础上,结合2008年奥运投资方案,以新增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估测北京2008年奥运会给北京带来的整体经济影响和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第二,根据北京市2002年投入产出表,比较2008年奥运会投资对北京相关产业的影响程度,从而分析北京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本研究的意义:从国际比较和北京市实际情况出发,以2002年北京投入产出表和统计数据为基本依据,详细测量奥运会给北京带来的经济影响;便于从客观角度分析影响奥运经济的各种因素;便于同国外奥运经济的研究进行比较;使未来提出的相应产业政策建议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 奥运会对北京经济的直接影响分析举办奥运会的经济影响主要是通过2002—2008年的奥运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带动的。

这些支出包括直接支出和间接支出两个部分[3]。

其中,直接支出包括:奥运会运营支出、奥运场(馆)与相关设施建设投资支出、新增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支出;间接支出则是指与奥运紧密相关的投资。

北京奥运会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北京奥运会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北京奥运会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北京奥运会是2008年中国举办的一项国际盛事,对于中国和北京来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巨大的影响。

除了体育、文化和国际形象方面的影响,北京奥运会还带来了诸多对城市经济的积极影响。

首先,北京奥运会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巨大的契机。

为了迎接奥运会的举办,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修缮和建设工程,如修建了奥运场馆、改造了道路、铁路和机场等。

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直接拉动了建筑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改善了城市的基础设施状况,提高了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

此外,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也进一步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酒店业、旅游业和商业零售业等都受益于奥运会。

其次,北京奥运会为城市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的动力。

举办奥运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促使了政府对经济的积极调控。

政府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和创新金融机制等手段,加大对北京的经济支持。

此外,奥运会本身及其周边活动也为北京的商业和服务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众多游客和观众涌入北京,为餐饮、酒店、购物等消费行业带来了巨大的需求。

同时,京津冀地区的跨区域合作和经济联动也进一步加快了北京的经济增长。

在奥运会之后,北京的城市旅游业蓬勃发展。

奥运会期间,许多游客来到北京观赛和旅游,加深了对这个城市的认识和印象。

这为北京的旅游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北京的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酒店、旅行社、餐饮等。

同时,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成功也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另外,北京奥运会对城市的文化产业也带来了重大影响。

奥运会期间,许多文化活动和艺术表演在北京举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这不仅促进了本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也为艺术和文化产业提供了新的契机。

艺术家、演员和文化机构等都受益于奥运会的文化氛围和关注度的提升。

奥运会之后,北京的文化产业继续蓬勃发展,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然而,北京奥运会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2008奥运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008奥运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008奥运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内容摘要:奥运会的举办给我国的各项事业和经济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奥运会的举办使我国的文化,教育,旅游等众多行业都受益其中。

特别是在体育和经济领域,它推动了我国体育领域经济健康化,规范化,产业化的发展。

我国通过举办奥运会,充分认识到自身在经济等各领域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也学习到了那些外国的一些经济管理理念和一系列的经济理论。

此外,奥运会还为我国的体育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经济经济发展产业化影响发展一、奥运的价值众所周知,奥运会是全世界最受瞩目的事情,各国通过举办奥运会,不仅可以让世界人民了解到本国的文化、风俗、教育、体育、旅游等一系列的知识,而且也同时带动了东道国经济的发展。

由于是举办奥运,因此体育经济的发展也是众多机构及领域中发展最快的。

北京在2008年也如愿的主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

这是中国千载难逢的一次加快经济发展的机会,同时也是让世界各国人民有了充分了解中国的机会。

也正因如此,这届奥运会也带动了中国旅游业的繁荣。

但发展最快的仍要说是中国的体育事业。

不仅仅是中国体育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中国体育经济也同样进步很快。

奥运的价值还远不止这些,它会让东道国的经济领域形成规模经济,各行各业都还在其的影响下加快了发展的脚步。

二、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奥运会可以推动国家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且也可以促进当下的年轻人的身心发展,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他们的合作观念,公平竞争的理念和拼搏进取的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口号早已深入人心,它可以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实现了改进社会的目标,成功的做到了把体育与教育、文化相结合,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让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共创我们美好的社会,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三、中国体育经济目前面临的问题(一)我国体育产业存在的不足体育产业是为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同一类经济活动的集合以及同类经济部门的总和。

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经济管理方法论与热点分析姓名:丁聪学号:08113681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网络工程班级:网络11—3班授课老师:李效顺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申办奥运会的竞争,实际上是一场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文化魅力的竞争,是一场国家形象和民族地位的竞争。

北京申奥成功,是世界对中国的肯定。

申奥成功对中国的六大意义:一、中国经济迎来新动力申奥成功,不仅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也同样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因为时下的中国经济,正承受着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为严峻的外部挑战。

北京申奥成功,将在今后7年内平均每年拉动中国GDP增长0.3-0.4百分点。

北京将以申奥成功为契机,大力改善环境、治理污染、改进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兴建—大批具有国际水准的体育场馆……这一切将带动包括房地产、旅游服务、环保、电子信息产业等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

不仅如此,申奥成功还将增强海内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带动国内投资和外商投资双升温,使奥运的投资效应被放大,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

总之,中国经济内需的增长将因奥运而找到新的支撑点,而这个支撑点有可能使中国经济的运行曲线向着斜率更大的方向变动,而不是相反。

这一结果不仅对中国经济,而且对世界经济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开放奥运会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国际化的事件,承办国的政府、组织和企业要与多个国际组织和众多跨国公司进行业务往来和商业谈判,因此从申办到实际运作的全过程都必须按照国际惯例来操作,即以信用为基础、以契约管理为手段。

这样的操作要求该国政府、组织和企业都必须调整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管理和运作方式,而这样的调整过程无疑就是扩大开放,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过程。

同时承办奥运会会使主办国在整体上获得一个开放、民主和有活力的形象,这种形象对吸引外资以及国内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都有实际意义。

申奥成功,意味着中国可以与西方世界全面相互影响,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

浅析北京奥运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浅析北京奥运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浅析北京奥运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一、北京奥运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1、背景介绍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全球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奥运会之一,吸引了数百万国内外游客前来观看奥运会和参观北京的各种景点。

2、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1)增加了旅游收入:北京奥运会吸引了大量国际和国内游客前来参观,对北京市旅游业和周边地区旅游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根据北京市旅游局的数据,北京市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的游客数量达到了776.8万人次,同比增长了6.43%。

奥运会期间,北京的旅游收入增长了超过30%。

(2)提高了旅游产品的品质:北京奥运会为北京市的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机会。

例如,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市新建了大量的旅游设施,以提高旅游产品的品质,如“鸟巢”、“水立方”等。

3、发展建议(1)深入挖掘北京奥运遗产旅游,开发新的旅游产品。

(2)提高旅游业的管理水平,增加西部和中部地区的旅游发展投资,以进一步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二、北京奥运对中国体育事业的促进作用1、背景介绍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奥运会之一。

奥运会不仅有利于举办国的形象和声誉的提升,同时也能促进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

2、对中国体育事业的促进作用(1)提高了中国体育的国际地位:北京奥运会是中国体育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

中国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获得了大量的奖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运动员的实力和毅力。

今天的中国在国际体育界的地位也得以提高。

(2)促进了国内体育事业的发展:奥运会的举办推动了中国的体育事业发展。

由于奥运会的影响,中国大众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和意识得到了提高,帮助了体育事业的开展和发展。

3、发展建议(1)加强中国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中国的竞技水平。

(2)加大对普及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

(3)制定出相关的政策措施,促进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三、北京奥运对北京市环境的影响。

1、背景介绍北京奥运会吸引了全球的聚焦,人口、车辆和机器的数量都呈现增长趋势,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浅谈奥运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浅谈奥运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浅谈奥运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要比美国、澳大利亚等工业化国家需要新建或者改造更多的基础设施,需要更多的建设资金,2008年奥运会的相关投资额在350亿美元左右。

奥运会将有助于举办国的经济发展,有助于解决劳动力就业、经济结构调整等棘手的经济问题。

而且承办奥运会所带来的经济意义不只在于奥运会当年,而是一个长达6-10年的高速增长期。

同时更要指出的是,在奥运投资周期结束时,由于投资突然失速,会给主办城市和主办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因此奥运会的举办对我国的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

(一)积极影响:1、将促进北京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增长申办奥运会的成功将带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直接拉动经济的增长。

我国为举办奥运会的总投资达到了350亿美元,而国家的投资又会带动民间的投资,最终转化为首都经济增长的动力。

奥运会举行还将刺激消费需求,我国将新建或者完善一批体育设施以及城市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这些大规模的需求将对北京的建筑、通讯等行业产生推动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2、将有助于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举办奥运会对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有直接影响。

筹备奥运会一般需要将近8年,要兴建各种体育场馆、交通设施、通讯、服务等设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随着奥运会的到来,各种服务性部门的工作量也大为增加。

以往奥运会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举办国尤其是主办城市的就业压力。

据专家估算,北京奥运会将会带来200万个就业机会。

3、将推动北京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举办奥运会加快了承办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货物贸易行业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8奥运行动规划明确提出了要加速北京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鼓励非货物贸易行业的发展。

举办奥运会导致国际间大量的人员流动、技术传播和资金转移,这与服务业中的建筑、运输、旅游、金融保险、通讯广播等产业领域将产生密切的联系,带动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升级换代。

4、举办奥运会还为我过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体育经济与北京奥运

体育经济与北京奥运

体育经济与北京奥运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体育经济也随之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作为体育盛事的代表之一,北京奥运会也成为了研究体育经济的热点之一。

北京奥运会的影响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和残奥会,这场历史性盛事给中国乃至全球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在经济方面,北京奥运会的经济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刺激旅游业和酒店业发展作为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北京在这个时期迎来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因此旅游业和酒店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据数据显示,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接待游客近三百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达到了161.9亿元。

带动基础设施建设为了举办奥运会,北京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升级,包括建设新的地铁线路、扩建道路、改善环境等,这些投资在促进北京的城市发展和经济繁荣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推动商品销售增长奥运会期间,各种奥运主题相关商品在京城异常火爆,奥运会帽子、T恤、饰品、玩具等各种奥运周边产品得到了广泛的追捧,各大商场、超市和百货公司都推出了各种优惠活动。

据数据显示,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市各大商业综合体的销售额增长了约30%。

加强文化交流奥运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盛会,不仅是城市的形象展示,更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通过举办奥运会,北京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与世界各国加强了交流和合作,这对于推动文化旅游发展、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以及提高国家形象与国际影响力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体育产业的崛起除了上述经济影响以外,北京奥运会在推动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奥运会期间,中国各大知名企业也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体育产业,希望通过奥运的契机在体育产业中实现突破。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产业已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

体育产业包括体育赛事、体育场馆、体育用品、体育管理、体育培训等多个领域,而这些领域与北京奥运会密不可分。

奥运会的举办,为中国的体育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推动了体育相关产业的快速崛起。

08年北京奥运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08年北京奥运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08年北京奥运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奥林匹克运动是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以体育运动和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庆典——奥运会为主要活动内容,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 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社会运动。

奥林匹克运动是时代的产物,工业革命大大扩展了世界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各国交往日益密切,迫切需要以各种沟通手段来加强国际间的相互了解。

奥林匹克运动正是为适应这种社会需要而出现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作为一项举世同襄的盛事,毫无疑问奥运会的花费是巨大的,如1972年,慕尼黑花了10亿美元;1976年,蒙特利尔花了20多亿;而1980年,莫斯科竟花了90多亿美元左右等等。

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彻底打破现代奥运会的墨守成规,并为将来的奥运会提供了新的筹办模式。

洛杉矶奥运会是1896年奥运会创办以来首次由民间承办的运动会,既无政府补贴,又不能增加纳税人负担,加之美国法律还禁止发行彩票,一切资金就都得自行筹措。

本届奥运会原计划耗资5亿美元左右,后来不仅没有出现亏空,而且获得了2.23亿美元的盈余。

自从美国人23届奥运会创造了赢利的历史之后,奥运会所带给一个国家的就不仅仅是一种荣耀和世界给予的信任等等,而是意味着更大的商业机会和赢利空间的出现和存在。

奥运会对经济潜力的积极带动和刺激首先体现在举办奥运会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其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国际奥委会给奥运组委会的拨款。

近年来,由于国际奥委会营销计划的成功实施,分配给奥运会组委会的份额十分可观,一般占到组委会预算的60%,这主要来自奥运会电视版权收入和国际奥林匹克营销计划。

二是奥运会组委会的商业开发。

①出售门票。

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门票收入达5.51亿美元。

北京奥运带来的门票收入则高达12.8亿元。

②发放营销许可证。

国家奥委会和奥运会组委会发证给商家,准许其在产品上使用奥林匹克标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北京奥运会对中国经济影响分析
发表日期: 2008-07-01 09:48:46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
心查看评论(1)
16
9
相关标签:
2001年我国申办奥运成功,极大地振奋了国人精神,与此同时,也是我国“十五”的开局之年。

从2001年开始,我国经济摆脱了20世纪90年代末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加入WTO以及国内投资、奥运热潮的带动下进入新的增长轨道。

2002年,GDP增长率由上一年的8.3%一举跳升到9.1%,为“黄金五年”打下坚实的基础。

并且在此轮经济增长周期中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诸多经济及发展成果惠及百姓。

我们认为我国的经济规模大,实际上整个中国经济中与奥运会相关部分所占的比例较小,奥运给整个中国带来的更多是开放的精神及民族的自信。

从经济角度来看,奥运会可能
更多地给地区经济带来了起飞的动力,尤其在京津唐地区。

2.蓬勃发展的京津唐地区
在奥运的带动下,京津唐的巨大潜力开始凸显。

得益于奥运会,全国的资源重点向北京地区集中,该地区及周边的交通基础设施大量升级,经济圈中的城市沿交通轴分布发展。

目前,京哈、京沪铁路、京沈、京津塘、唐津高速公路和205国道等公路把北京、天津、唐山三个地区密切联系在一起。

根据进一步规划,京津唐主要城市间在城际高速交通体系建成后将构成30分钟经济圈。

据悉,8月1日我国第一条时速超过350公里/小时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将正式运营,届时从北京到天津只用25分钟左右。

区域交通圈建设加上奥运会带动的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京津唐经济圈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这三个地区形成的半小时经济圈、人流圈,有助于构造区域一体化共同体,促进京津唐城市间的商业、人才、科技的合作与交流,优化区域生产要素的配置,具有十分突出的战略意义。

3.欣欣向荣的北京经济
根据北京申奥报告财政预算和北京“十五”计划的数据显示,对奥运总投入将达2800亿元人民币,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1800亿元:900亿元用于修建地铁、轻轨、高速公路、机场等;450亿元用于环境治理;300亿元用于信息化建设;其余150亿元将用于水电气热等生活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这些奥运投资促进了北京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在2005-2007年的“奥运投资高峰期”中,北京市GDP较过去有明显的增长,其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3%,其中2007年受奥运影响GDP的拉动幅度增长最大。

相关报告预计2007年奥运经济拉动北京GDP的增长幅度达到1.14%,2008年则为0.85%,08年北京GDP总量将达到9820亿元。

奥运会的举行对于北京旅游业的拉动最为明显。

2007年,北京市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超过1950亿元人民币,与五年前的2002年相比,旅游总收入增长64%。

奥运将北京推向了世界,让世界重新认识北京。

北京的国际知名度与日俱增,成为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2007年,北京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4340百万美元,比2002年增长将近40%。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入境旅游国,而北京就是中国的第一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