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课 20世纪中国油画、版画
第14课中国现代美术

齐白石别号白石山人、
三百石印富翁等。他
是农民和木匠出身, 通过长期的艰苦努力,
熔前代文人画与民间
艺术、诗、书、印、 画等修养于一炉,创 造了大量的富有革新 精神的大写意花鸟, 他的人物、山水画也 别具一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齐 白 石 《 蛙 声 十 里 出 山 泉
》
1.画家如何将远处
的蛙声表现出来?
画齐 白 石 的 绘
著名油画家陈丹青的《西藏组画》
油 画
陈 丹 青 《 西 藏 组 画 》
新 品 种 、 新 样 式 的 绘 画
新品种、新样式的绘画
著名画家吴冠中、林
风眠
吴冠中 江苏省。吴 冠中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 画的代表画家之一。他执 著地守望着“在祖国、在 故乡、在家园、在自己心 底”的真切情感,表达了 民族和大众的审美需求。 吴冠中的作品具有很高的 文化品格。
中 国 画 《 愚 公 移 山
充满了 爱国主义 情怀和对 劳动人民 的同情, 表现了人 民群众坚 韧不拔的 毅力和威 武不屈的 精神,表 达了对民 族危亡的 忧愤和对 光明解放 的向往。
的徐 绘悲 画鸿
徐悲鸿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 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广搏的艺术修养, 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在我国美 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 作用。他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他把 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 颖而独特的风格。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 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他的奔马,更是驰 誉世界,几近成了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 志。他倡导和推动的写实主义运动能影响 一代人和中国美术界。
著名油画家董希文的《开国大
典》和吴作人的《齐白石像》
高中美术_20世纪中国油画版画创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第十四课20世纪中国油画、版画创作(一)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兴趣多媒体展示两幅黑白版画作品:问学生在哪里见过?这时播放抗战群众张贴海报、发传单的视频。
提问:国民党的印刷厂会给共产党印海报吗?不会,所以我们就自己用版画来印制宣传单(版画有反复印制的特点。
(二)讲授新课提出问题,然后安排学生速度教材,欣赏作品,分组交流1、如何理解鲁迅与新兴版画运动的关系?展示一副传统版画《金刚经》和新兴版画学生:对比作品和学生阅读学案,中国的社会背景及版画创作的内容符合时代性。
2、延安鲁艺版画创作的特色有哪些?和平年代的版画创作于三四十年代的不同。
展示一组延安的木刻作品古元的《减租会》力群的《饮》3、和平年代的版画充满了欣欣向荣,那么和平年代的油画是怎样表现时代生活的。
分析《开国大典》的艺术创作。
展示摄影和董希文的作品(指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解释、评价的方法来分析其艺术创作特点)观察——画面中有什么?即人物、场景、色彩等分析——画面中说什么?即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画面讲述的什么事?解释——画家为什么这样画?是指让学生探讨美术家通过作品想表达的观念。
如:画面上人物形象有何特点?天安门城楼上的红色灯笼和菊花都有什么意义?评价——你对画面有何感受?即将上面各步骤的资料归纳,综合地判断这一作品的优劣。
(讨论时,老师要特别注意吧问题具体化)师生讨论: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教师补充,重要的地方加以强调。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总结)(一组)学生:都能理解到位当时的社会背景,版画的实用性,尤其课堂上开始学生都已了解到版画的特点。
总结:传统版画——圆润、构图复杂、很高的审美价值。
鲁迅—有力、快速、反抗性、“悲”高于“美”教师适时点拨:鲁迅所说的“悲情”高于“美感”;“力”之作大于“雅”之趣的时代审美,学生发表言论后,要适时点拨。
(二组)学生:对于三四十年代的战争内容,战斗气氛都会把握的很好,以及新时代版画的繁荣、多彩都能感受到的。
《第十四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5326.

1951
齐白石的传奇人生
❖ 1863 年出生于湖南湘潭一农民家 庭。8岁随外祖父读村学,一年 后因家贫辍学, 在家放牛砍柴。 因此实际上他只有1年的读书生 涯。
❖ 15岁拜师学木匠,始为粗木工, 后为细木工,以擅雕花名闻乡里。
❖ 21岁得《芥子园画谱》, 有空时 便临摹。
❖ 27岁拜师学画,继而学诗、学篆 刻,苦学钻研精神令人敬佩。
去,整个画面被大水浓墨泼洒 得湿漉漉的,表现出一种崭新 的动人意境。其春雨江南的意 境就在“湿”,在雨中。画中 所有的物象,都表现为被春雨 淋得湿透的感觉,淋得山石泛 着闪亮的水光,春花也如浸在 雨中而水淋淋。这种意境被画 家高超的笔墨技巧表现得生动 至极。
李可染(2000—2000)
春雨江南(中国画 1984年)
❖ 1944 年, 干脆停止卖画,并以 “ 寿高不 死羞为贼,不丑长安作饿饕”明志。
群 虾 图
群 虾 图
蝶 戏 梅
丝 瓜 图
黄宾虹(2000—2000年) 山水册页(中国画)
山 水 册 页
石 鹫 图
记写雁荡山花(中国画1962年)
雨 雾
( 中 国 画 )
映 日 荷 花 别 样 红
❖ 本课总结:经过以上对大师们作品的学习和欣赏, 我们大概了解了一些现代中国画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当然,这只是我国现代中国画的冰山一角,由于时 间关系,还有很多优秀大师和他们的作品没能和同 学们一起欣赏,但我们经过学习欣赏本课代表人物 和作品,同学们可以了解到艺术大师一生都在不停 的创新,也都有着自己的画学思想,独特的艺术风 格,这些是他们和普通画家的不同之处,也正是因 为他们的创新精神,创作了如此多的精美绝伦的作 品,为我国的绘画事业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十四课-百花齐放中国现代美术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

时间上如何界定中国现代美术?
指1919年“五四运动”起至今的 美术,主要是20世纪的中国美术。
10
一、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绘画
这时期的中国美术的变革与发展主要 表现在两方面:
1、中国画发生激烈演变 2、西方绘画(素描、油画和版画)的
引进并迅猛发展。
结果?
11
形成了两种类型的中国画:
1、 传统型中国画 2、融合型中国画
25
滋用黄 ,墨宾 黑层虹 而层山 层积水 次染用 丰,笔 富浑凝
厚重 华,
26
27
28
29
色黄 画宾 出虹 显的 得花 雅鸟 致则
少 勾 线 , 直 接 用 墨
30
究花特潘 雄卉形天 强多式寿 、用,创 豪双黑造 壮勾白花 、法、卉 气;刚与 势构柔山 之图对水 美、比结
用强合 笔烈的 讲;独
格明显。
41
42
43
作融画李 品化中可 意在的染 境传明的 开统暗创 阔笔处作 、墨理融 笔和引合 墨造进中 深型中西 厚之国, 。中画把
,,西
44
45
46
47
国效林 画果风 。、眠 多节将 采奏西 用强方 方烈现 构的代 图审流 。美派
观中 引的 入视 中觉
48
49
象线江西吴 意交南的冠 味错的主中 浓迷白张继 重离墙,承 ,,黑他了 影色瓦的老 响墨、山师 很飞绿水林 大舞树画风 。辉红多眠
代国画之颓废背景下的《中国画改良论》。
39
精动笔中的徐 神而下国愿悲 。有所的望鸿
富刻笔,以 有画墨他自 笔的融把己 墨形为西的 情象一方实 趣无体写践 。不,实实 他造创主现 的型造义了 马准了的其 体确新表改 现、风现良 出真格方中 民实;法国 族生他与画
第14课 20世纪新中国油画、版画创作

珂勒惠支作品
美 术 鉴 赏 ( 选 修 ) —— 东 平 一 中
力群成名作《饮》
美 术 鉴 赏 ( 选 修 ) —— 东 平 一 中
力群作品《鲁迅遗像》
美 术 鉴 赏 ( 选 修 ) —— 东 平 一 中
李桦版画作品
美 术 鉴 赏 ( 选 修 ) —— 东 平 一 中
夏风作品《瞄准》
美 术 鉴 赏 ( 选 修 ) —— 东 平 一 中
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董希文的《开国大典》
美 术 鉴 赏 ( 选 修 ) —— 东 平 一 中
王式廓作品《血衣》
美 术 鉴 赏 ( 选 修 ) —— 东 平 一 中
狼牙山
美 术 鉴 赏 ( 选 修 ) —— 东 平 一 中
詹建俊《狼牙山五壮士》
美 术 鉴 赏 ( 选 修 ) —— 东 平 一 中
• 20世纪,版画在鲁迅先生的介绍与倡导下发展起
美 术 鉴 赏 ( 选 修 ) —— 东 平 一 中
来,组织青年画家学习西方当代版画,创作反映 现实生活的作品。 • 新美术直面现实人生,为贫苦的劳动人民和抵御 外部敌人而宣传呼喊。
珂勒惠支 自刻像
美 术 鉴 赏 ( 选 修 ) —— 东 平 一 中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人体课
美 术 鉴 赏 ( 选 修 ) —— 东 平 一 中
美 术 鉴 赏 ( 选 修 ) —— 东 平 一 中
美 术 鉴 赏 ( 选 修 ) —— 东 平 一 中
美 术 鉴 赏 ( 选 修 ) —— 东 平 一 中
美 术 鉴 赏 ( 选 修 ) —— 东 平 一 中
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版画
董希文《红军不怕远征难》
美 术 鉴 赏 ( 选 修 ) —— 东 平 一 中
2019年人美版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14课《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课件 共71张PPT语文

齐白石的传奇人生:
• 1937年“七七事变”,辞去一切教职,闭门居家,为了 拒绝大小敌伪头目纠缠索画,在大门上贴一纸条:“白 石老人心病复作,停止见客。”“画不卖与官家,窃恐 不祥”。
• 1944年,干脆停止卖画,并以“寿高不死羞为贼,不 丑长安作饿饕”明志。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京剧大师 梅兰芳敌伪占领时期,蓄须罢演。
第十四课 中国现代美术
我们一生应该知道的几个人:
• 可以不知道刘德华! 谢娜!汪峰!章子仪! 吴莫愁!。。。
但是,你应该知道徐悲鸿!
也应该知道齐白石!
时间上如何界定中国现 代美术?
• 指1919年“五四运动”起至今的 美术,主要是20世纪的中国美 术。
一、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 绘画
• 这时期的中国美术的变革与发展主要 表现在两方面:
齐白石的传奇人生:
• 1953年,老舍先生请白石老人以诗 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作画,一 时间难住了年逾90高龄的老画家。 老人经过两天两夜的苦思,突然从“ 出山泉”三字获得灵感,成就了这幅 名作。
• 这富有想像力的构思,我国古代也多有这样的 逸闻趣事。
• 据记载,宋代画院录用画师的考试,多以诗句 为题,如“竹锁桥边卖酒家”,“踏花归去马 蹄香”,“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和平》
• 15岁拜师学木匠,始为粗木工,后为细木工,以擅雕 花名闻乡里。
• 21岁得《芥子园画谱》,有空时便临摹。 • 27岁拜师学画,继而学诗、学篆刻,苦学钻研精神令
人敬佩。 • 40岁以后5次云游祖国南北各地,积累了不少创作素
材和画稿。 • 50岁开始改变画风,锐意进取。 • 1956年荣获世界和平理事会颁发的1955年国际和平奖
第十四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

第十四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一、教材分析本课开篇对中国现代美术予以界定,指1919年“五四运动”起始至今的美术,主要指20世纪的中国美术。
其后,课文分别介绍中国现代绘画和中国现代雕塑两大美术门类的概况、代表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1.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绘画第1自然段:介绍中国现代绘画概况。
第2-4自然段,介绍中国画在20世纪形成两种类型,分别介绍传统型中国画和融合型中国画及其代表画家与代表作品。
第5-6自然段,介绍油画的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第7自然段,介绍“创作版画”的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第8自然段,介绍“中西结合”的新品种新样式的绘画及其代表画家、作品。
第9自然段,简略介绍近年来绘画的新探索。
2.再塑民族精神的中国现代雕塑第1自然段:指出中国现代雕塑成就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介绍20世纪50年代雕塑成就及代表作品。
第2-3自然段,介绍20世纪80年代至今雕塑快速发展,并列举一些有影响的作品。
二、学情分析美术欣赏不是简单的看画,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每个欣赏者对作品内涵意义及其价值的认识不同,高中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欣赏水平,但在能力上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艺术欣赏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和修养的,需要丰富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而这些对于高一学生来说,还有一定的认知和欣赏难度,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去欣赏作品,读懂、理解特定历史时期美术作品内涵,这样,才能渐渐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近代美术概况,知道中国近代绘画、雕塑的代表性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2、通过作品的比较,了解中国现代美术所具有的时代特征,感受中国现代美术的时代精神。
通过欣赏中国现代绘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民族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中国现代绘画呈兼容并蓄、百花齐放的局面,中国画、油画、版画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高一第14课【中国现代美术】

祖孙四代 1962年 刘文西
春水归舟 1979年 张大千
黄山一线天
1976年 刘海粟
西陵峡
1960年 傅抱石
农民和木匠出身的齐白石通 过长时期的艰苦努力,熔前 代文人画与民间艺术、诗、 书、印、画等修养于一炉, 创造了大量的富有革新精神 大写意花鸟画,他的人物山 水画也别具一格,具有浓厚 的生活气息和雅俗共赏的审 美趣味。
风凌霄汉 北京 1990年 杨英风
崛起 广州市雕塑公园 1990年 黎明
许多城市纷纷以城市标志形象或雕塑园 的形式大规模地兴建雕塑。雕塑在美化城 市、实现城市细节营造、开展旅游事业、 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诸方面功不可没。但同 时也应指出,由于“城市雕塑”的总量无 限扩增,使“现代精品雕塑”下的“分母” 不断增大,一些滥竽充数的作品充斥其间, 雕塑的精品率不容乐观。
从《一湾解冻的湖 水》中可以看出, 中国现代版画具有 鲜明的民族风格和 时代特点。生活的 真实和浓郁的诗意 在作品中得到了突 出的表现,炉火纯 青的水印木刻技巧, 显示了中国现代版 画艺术的成就和水 印木刻独具的艺术 魅力。
中国的现代雕塑成就主要是在新中国 成立后取得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 的创作揭开了新中国雕塑史的序幕。 随着北京“十大建筑”的建设,现代 雕塑蓬勃发展起来。它们是应建筑的 需要而获得生存空间的。
李可染的《春雨江南 图》,吸取西方绘画写 生和描绘光色的长处, 同时充分发挥了他运用 传统的积墨法的高度造 诣,创造了中国山水画 的独特境界。
吴作人的《齐白石像》, 不画具体环境,着重人的 神态和具有中国画家职业 特征的右手。画中91岁高 龄的百石老人安详庄重, 鹤发银须和慈祥深邃的眼 神,反映出这位艺术大师 丰富的生活阅历和艺术修 养。整个作品用色沉着净, 衣服、帽子大块的青黑色 和背景的暗灰色,决定了 作品的基本色调,与人物 的身份和气质十分协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课20世纪中国油画、版画一、学习目标:了解20世纪中国新美术发展过程中油画、版画艺术所取得的创作成就。
这两个画种主要是将西方的艺术语言运用到表现中国的社会生活主题,体现了中国当代美术反映时代、面向世界的开阔眼界。
二、知识结构:1、20世纪初中国新型学校美术教育在新美术发展中的作用。
2、鲁迅先生与中国新版画创作的关系。
3、延安版画运动的历史意义。
4、20世纪中期油画、版画创作的代表作品。
三、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20世纪初的新型学校美术教育产生的意义;鲁迅的艺术审美思想与中国传统艺术思想的区别;延安时期版画艺术的特点。
难点:如何理解在当时的时代下,关注人生苦难的“悲情”,要高于艺术的“美感”;服务社会为目的的“力”之作,要重于那些反复雕琢而成的所谓“纯艺术”的“雅”之趣。
四、新授课流程(一)二十世纪初的新型学校美术教育1、中国传统美术的传承一直以家族内的传承和师带徒的方式进行,历代编写的画稿、画谱就是教科书。
清王概编的《芥子园画谱》就是我国古代典型的图画课本。
2、西方美术教育采用的是社会化、职业化的教育体制。
西方的写实观与现代教学体制紧密相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20世纪初,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中国建立社会化的美术学校,构成对中国传统美术巨大的冲击。
新型的美术教育学校以写生、写实的推进和普及为标志。
使用模特儿进行课堂写生和到自然中写生,是新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革新之处。
上海图画美术院(1912年) 上海创办者刘海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专门的美术学校。
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28年) 杭州创办人:蔡元培院长:林风眠是中国第一所国立艺术学院中央大学艺术系(1927年)四川领导人徐悲鸿是公立大学中比较完备的一个教育机构(二)版画1、中国传统版画是公元868年的佛教《金刚经》木刻卷首画可能是现存最早的版画。
2、20世纪30年代,版画在鲁迅先生的介绍和倡导下发展起来,他积极组织青年画家学习西方当代版画,创作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
3、版画制作简单、视觉效果强烈,具有复制性。
所以鲁迅先生把它作为参与社会变革、鼓舞人民进行斗争的武器。
作品:《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李桦《怒吼吧中国》李桦《鲁迅像》力群《母与子》珂勒惠之(德)4、延安版画创作(抗日战争时期),成为中国当代美术史中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创作现象,主要以表现劳动者的疾苦,暴露剥削者的腐朽生活为目的。
作品:《饮》力群《瞄准》夏风《减租会》古元5、新中国的版画创作五六十年代版画的创作形成了三大地域风格:北大荒套色版画、江苏水印版画和四川版画。
北大荒版画用丰富的色彩套用来表现北大荒的建设生活,江苏版画用水印的抒情韵味展现江南的水乡风情;四川版画具有黑白对比的粗犷风格。
作品:《北方九月》(北大荒版画)晁楣《蒲公英》(江苏版画)吴凡《乡村小学》(四川版画)徐匡(三)新中国的油画创作作品:《开国大典》(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董希文《血衣》(中国农民觉醒的纪念碑性的创作)王式廓《在激流中前进》杜键《狼牙山五壮士》詹建俊《延河边上》钟涵《在激流中前进》用了俯视构图,以黄河水流形成的有力线条衬托了船夫勇敢、坚毅的形象。
《狼牙山五壮士》用了仰视构图,把五位战士宁死不屈的形象与周围群山溶为一体,象征了人民战士永垂青史的伟大牺牲。
两件作品都使用了象征手法。
(四)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美术创作作品:《父亲》(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金奖)罗中立《永恒的旋转》李向群(五)随堂练习1、连线题《父亲》李桦《开国大典》詹建俊《怒吼吧中国》董希文《母与子》王式廓《狼牙山五壮士》古元《延河边上》罗中立《减租会》钟涵《血衣》力群《鲁迅像》珂勒惠之2、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的绘画作品是_______________,构图为______形,画面采用了中国民间美术和传统重彩画的特点,使蓝天与红地毯、红柱子、红旗等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烘托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3、这幅作品运用的形式语言是()A、具象B、意象C、抽象D、其他4、作品诞生的年代是1952-1953年,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A、它并不是照相机式的复原当时的情景,而是根据自己的深切感受,对真实的情景做了必要的强调和删减。
B、完全客观地再现当时的情景。
C、出手大胆的想象,感情的抒发,描绘这一对中华民族有深刻意义的历史时刻。
D、根据他人的描述创作此作品。
5、_________ 以土地改革为题材,成为中国农民觉醒的纪念碑性的创作,作者是_________,画家将构图的焦点集中在________上,通过这一典型形象,表现了农民过去的苦难遭遇和终获解放。
注释:底下划线的作品为重点,要求同学们牢记作品的作者及相关知识背景知识:版画绘画种类之一。
以刀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石、麻胶、铜、锌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
版画的分类按使用材料可分为: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瓷版画、纸版画,丝网版画等按颜色可分为:黑白版画、单色版画、套色版画等。
名画赏析:《开国大典》是董希文的传世之作,它代表了画家十几年来潜心探索民族油画风格的来出成就。
它是通过色彩的处理和环境的气氛,表现了一种浓郁的民族气派。
画面的喜庆,气氛是由地毯、红柱、灯笼和广场上的红旗的红色基调所形成的,同时红色也有一种庄严与隆重的感觉,有力地烘手托了开国大典的主题。
这种近乎纯色的色调构成与西方传统绘画的灰色调大相径庭,地毯的图案及灯笼、柱子和护栏等都具有文化符号的隐喻性,两者结合起来形成典型的中国审美趣味的油画风格。
《开国大典》的艺术形象有着明确的宾主之别,这成为它构图上的最突出特点。
构图的中心不是指画面的中央,而是指表现内容的中心,构成观众注意的焦点,城楼上毛主席立于众之前,居主要位置,身着深色衣服,在高调的天空衬托下显得更加突出,另外还有五个因素都有利于突出他的中心位置,一最前面的灯笼,其类穗很自然的随风摆动偏向毛主席头部。
二、众人头顶的(左上至右下)连线及众人脚下的(左下至右上)的连线延长的交点指向毛泽东。
三、栏杆及地毯的边线以及几个花盆的摆放也都形成有一定角度的斜面线穿过中心人物。
四、地平线在毛主席的胸部以下,突出了中心人物的胸部和头部的位置。
五、天上的白云皆以毛主席的头部内中心呈放射状分布,起到了对主体人物的良好的烘托作用。
此外,画家还大胆的打破常规删减了影响主体形象的柱子和宫灯,扩大了画画的空间,使城楼上的领袖与广场上的群众遥相呼应,即庄重神圣又热烈绝庆取得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董希文也煞费了一番苦心,由于当时条件的限至,他只能根据现有的照片画些简写,并使得本来有较强明暗关系的照片变成处在平光中的美术造型形象,以此求得了所有人物在画面上的和谐统一。
他借鉴了敦煌唐代壁画的容华贵,唐代人物画《步辇图》、《历代帝王图》的造型气质,以及明代肖像画的处理,不但将领袖们的仪表动态刻划的惟妙惟肖,而且将人物内在的气质和精神充分的体现了出来。
《开国大典》之所以妇孺皆知,除了它的艺术价值以外,不可忽视的是它的历史、政治意义,这幅画是政治要求与象征性手法的结合,毛泽东处于画面的中心位置,党的主要领导人也处于人物的前排,这无疑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主人士和各界代表则是全国人民大团结的象征,也是对中国政体结构的形象解释。
在革命历史画中《开国大典》算是最有生命力的,它的出现正如靳尚谊所言;与当时的政治需要、画家的精神状态以及艺术上的追求是和谐统一的。
《开国大典》曾历以劫难:第一次抹去高岗,第二次改掉刘少奇,第三次靳尚谊和越域按照指示在他们临摹复制的《开国大典》上册去了泊渠。
每一次改动都能听见艺术在政治的重压下沉重的喘息声,一幅画,总能折射出一个画家乃至一个时代的命运。
因此《开国大典》不仅向我们展现了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巨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不仅是民族油画发展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而且它被几次改动的坎坷经历,画面上被作为见证的明显痕迹,则永远刻下了那段另人难忘的曲折历史。
王式廓(1911-1973)从小生长在农村,具有像农民一样质朴的性格,参加革命后又长期和农民接触。
后又受过高等教育,就读于北平美术学院,杭州国立艺专,上海美专。
1935年赴日本考入东京美术学校,1937年回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是具有广泛文化素养的革命者,他在民族民主革命如火如荼的战争年代里成长起来,特定的历史背景,个人经历和所具有的才华,使他的艺术在稳健中跃动着激情,在质朴中蕴含着深邃,在艰涩中透露着明朗与豁达,而他的艺术表现的焦点,始终对准着我国现代史上贡献卓著的淳朴的农民。
在他的艺术生涯中,他创作的每一幅作品,他都以诚挚的语言划刻了不同时期人物的精神气质,给人以十分鲜明的历史感。
素描作品《血衣》是他从1953年到1959年所画的主题性创作。
《血衣》这幅素描作品,一画再画,画家以生命为代价对艺术的完整性作出了不懈的追求,他深入到生活中,为《血衣》的创作收集了大量的素材、他画了大量的农村老汉形象,可以说,他是在大量的农民肖像写生中,经过不断的加工,提练、酝酿了《血衣》的人物。
对于这幅巨型主题性情节绘画来说,追求艺术的完善性,其难度远非小品所能比拟的。
王式廓多年的呕心沥血的奋斗,1959年素描作品《血衣》完成了1973年画家为完成油画《血衣》,去河南充实素材,由于操劳过度,于5月22日逝世于画架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