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肥胖症患者的健康指导
肥胖症的健康教育

肥胖症的健康教育引言概述:肥胖症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它不仅对个人的健康造成了威胁,还给整个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
为了增强公众对肥胖症的认识并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肥胖症的相关知识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正文内容:1. 肥胖症的定义和成因1.1 肥胖症的定义: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导致身体质量指数(BMI)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
1.2 成因的多样性:肥胖症的发生原因包括基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
2. 肥胖症对健康的危害2.1 心血管疾病:肥胖症与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2.2 代谢综合征:肥胖症可导致胰岛素抵抗、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2.3 骨骼问题:肥胖症会增加骨质疏松、关节炎等骨骼问题的风险。
2.4 心理健康:肥胖症容易引发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对个人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3. 肥胖症的健康教育3.1 饮食指导:提供合理的饮食建议,包括适量摄入各类营养素,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3.2 运动指导:推广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等,帮助消耗多余的脂肪。
3.3 心理辅导: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个体树立积极的身体形象和自信心。
3.4 社会支持:组织肥胖症患者互助小组,提供社会支持和交流平台,共同面对挑战。
3.5 家庭教育:加强家庭教育,培养正确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总结:综上所述,肥胖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疾病。
为了提高公众对肥胖症的认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通过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心理辅导、社会支持和家庭教育等多方面的健康教育措施,我们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肥胖症,预防和治疗肥胖症,提高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
肥胖症的健康教育

肥胖症的健康教育肥胖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体内脂肪积累过多,导致身体质量指数(BMI)超过正常范围。
肥胖症不仅会影响外貌,还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
因此,进行肥胖症的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预防和控制肥胖症具有重要意义。
一、肥胖症的定义和分类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积累过多,导致BMI超过正常范围的疾病。
根据BMI值,肥胖症可分为轻度肥胖(BMI 25-29.9)、中度肥胖(BMI 30-34.9)、重度肥胖(BMI 35-39.9)和极重度肥胖(BMI ≥ 40)四个等级。
此外,还有一种称为“肥胖型糖尿病”的特殊类型,其主要特征是肥胖和胰岛素反抗。
二、肥胖症的原因肥胖症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饮食习惯: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饮食习惯是导致肥胖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量的能量摄入会导致体内脂肪积累。
2. 缺乏运动:现代生活方式中,人们的体力活动减少,长期久坐不动,缺乏运动是导致肥胖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3.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肥胖症的发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如果父母双方都有肥胖症,子女患病的风险会增加。
4. 环境因素:环境中的诱因,如高热量食品的广告、便利食品的普及等,也会增加肥胖症的发病风险。
三、肥胖症的危害肥胖症对个人健康会造成多种危害,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心血管疾病:肥胖症增加了患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 糖尿病:肥胖症是糖尿病的重要危(wei)险因素,特殊是腹部肥胖型糖尿病的风险更高。
3. 呼吸系统疾病:肥胖症会增加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
4. 骨关节疾病:过重的体重会给骨关节带来压力,增加患骨关节炎等疾病的风险。
5. 心理健康问题:肥胖症可能导致自尊心下降、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四、肥胖症的健康教育措施为了预防和控制肥胖症,开展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体重超重的健康指导

体重超重的健康指导超重和肥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中一个普遍的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食物摄入增加,运动减少,导致体重超重的情况逐渐增多。
过高的体重不仅影响外表形象,更重要的是将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为了维护良好的身体状况,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变。
以下是关于超重者的健康指导,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合理饮食是保持健康体重的关键。
人们应该尽量避免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例如油炸食物、糖果和甜点等。
应该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类食品、低脂奶制品等健康食品,保持饮食均衡,并控制每天的摄入热量总量。
此外,要养成定时进餐的习惯,不要饥饿时暴饮暴食,以免引起体重增加。
其次,适当运动是减肥的有效途径。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保持适量的体育锻炼,例如慢跑、游泳、骑车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进行3-4次,每次30分钟以上。
此外,还可以选择瑜伽、普拉提等帮助塑身的运动方式,加速脂肪燃烧,减少体重。
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应该注意适量,避免过度运动导致受伤或疲劳。
另外,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保持健康体重的重要因素。
人们应该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疲劳。
此外,要远离烟酒,限制饮酒和抽烟的次数,避免对身体造成损害。
另外,应该保持心情愉快,减少压力,避免因情绪问题而诱发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
总之,体重超重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不仅影响外在形象,更重要的是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相信每个人都能够有效地减轻体重,保持健康体魄。
希望大家能够从现在开始,积极采取行动,让自己远离超重问题,拥有一个健康美好的生活。
肥胖症患者如何进行全面健康管理

肥胖症患者如何进行全面健康管理在当今社会,肥胖症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
肥胖不仅影响个人的外貌形象,更重要的是,它会增加患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关节炎等。
对于肥胖症患者来说,进行全面的健康管理至关重要。
这不仅需要改变生活方式,还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并保持良好的心态。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探讨一下肥胖症患者如何进行全面健康管理。
一、饮食管理饮食是控制体重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于肥胖症患者来说,首先要控制摄入的热量。
了解食物的热量含量,并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和活动水平来制定合理的热量摄入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
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提供饱腹感,同时热量相对较低。
蔬菜和水果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健康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尤其是精制谷物和糖。
减少白面包、白米饭、糖果和饮料等高糖、高碳水化合物食物的摄入,选择更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等。
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
蛋白质可以增加饱腹感,有助于维持肌肉质量,同时也对身体的修复和生长至关重要。
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包括鸡胸肉、鱼、豆类、蛋类和奶制品。
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尤其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
选择健康的脂肪,如橄榄油、鱼油、坚果中的不饱和脂肪。
合理安排饮食时间和频率,避免过度进食和夜宵。
少吃多餐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从而减少脂肪的储存。
二、运动管理运动对于肥胖症患者的健康管理同样不可或缺。
它不仅可以帮助消耗热量,还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率,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对于体重较大的患者,开始时可以选择低冲击的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或散步。
随着体重的减轻和身体适应能力的提高,可以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种类,如跑步、跳绳、力量训练等。
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
每周至少进行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者 75 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
肥胖症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

肥胖症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引言近年来,肥胖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愈发严重的趋势。
肥胖症不仅对个体健康造成威胁,还增加了社会的疾病负担。
因此,为肥胖症患者提供全面的健康教育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本文旨在探讨肥胖症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自己的体重。
营养指导肥胖症患者往往因为饮食不合理而导致体重过高。
因此,针对他们的饮食进行科学的营养指导至关重要。
教育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 了解均衡饮食的重要性,掌握合理的能量摄入标准;- 研究科学营养知识,如食物分类、膳食纤维、脂肪和糖的摄入控制等;- 掌握饮食搭配的技巧,如合理搭配主食、蔬菜、水果和蛋白质食物等。
运动指导适度的运动有助于促进代谢、消耗热量并增强肌肉力量。
针对肥胖症患者,运动指导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了解适宜的运动强度和频率,制定个人的运动计划;- 研究不同运动方式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 注意运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正确使用运动设备、保持正确的姿势等。
心理辅导肥胖症患者常常面临心理压力和自我认同问题。
因此,提供心理辅导至关重要。
教育内容可以包括以下方面:- 增强自信心和积极态度,避免过度关注体重;- 研究应对压力和负面情绪的方法,如适度运动、与亲友交流等;- 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和行为模式。
生活方式改变肥胖症的发生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因此,教育应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惯。
教育内容可以包括以下方面:- 提倡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减少久坐时间,鼓励适当的身体活动;-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避免不良的生活惯对健康的影响。
结论肥胖症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应包括营养指导、运动指导、心理辅导和生活方式改变。
通过全面的教育,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自己的体重,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与肥胖相关的健康风险。
肥胖症患者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肥胖症患者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当今社会,肥胖症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
除了对身体健康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外,肥胖症还可能给患者的心理健康带来巨大挑战。
对于肥胖症患者来说,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增强应对困难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管理体重和改善生活质量。
一、肥胖症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1、自卑与低自尊由于社会对身材的偏见和审美标准的影响,肥胖症患者往往容易对自己的身体形象感到不满,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他们可能觉得自己不如他人,缺乏自信,在社交场合中感到尴尬和不安。
2、焦虑与抑郁对体重的过度担忧、减肥失败的经历以及因肥胖而面临的生活压力,都可能导致肥胖症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
他们可能会经常感到紧张、不安、情绪低落,甚至失去对生活的兴趣。
3、社交隔离由于对自己身材的不自信,肥胖症患者可能会避免参加社交活动,减少与他人的交往,从而导致社交隔离。
这种孤独感和缺乏支持的状态会进一步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
4、饮食失调部分肥胖症患者可能会出现饮食失调的问题,如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
这不仅对身体健康有害,还会加剧心理问题的产生。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1、促进积极的心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肥胖症患者认识到肥胖并非不可改变的命运,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善现状。
2、增强自我认知让患者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模式,以及它们与肥胖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为减肥和保持健康创造有利条件。
3、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是导致肥胖和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教授患者有效的应对压力的方法,如放松技巧、情绪管理等,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4、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及时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肥胖症患者缓解不良情绪,预防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1、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适用于肥胖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
肥胖症的健康教育

肥胖症的健康教育肥胖症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健康问题,它不仅影响着个体的生活质量,还会增加患各种疾病的风险。
因此,健康教育在预防和治疗肥胖症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肥胖症的健康教育。
一、饮食健康1.1 控制摄入热量:肥胖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能量摄入过多,建议适量控制饮食,避免过量摄入高热量食物。
1.2 增加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有助于增加饱腹感,减少进食量,同时有利于肠道健康。
1.3 合理搭配营养:均衡饮食是预防肥胖症的关键,应合理搭配各类营养素,避免偏食。
二、运动锻炼2.1 每天适量运动:定期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控制体重。
2.2 增加肌肉量:增加肌肉量可以提高基础代谢率,有助于长期控制体重。
2.3 坚持运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坚持锻炼,不仅可以减肥,还能增强身体素质。
三、心理健康3.1 建立正确的饮食观念: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不要用暴饮暴食的方式来解决情绪问题。
3.2 接受自己的身体:接受自己的身体状况,不要过分追求完美的体型,保持积极的心态。
3.3 寻求心理辅导:如果有情绪问题导致暴饮暴食的情况,可以寻求心理辅导匡助。
四、生活习惯4.1 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维持身体的代谢平衡,减少脂肪堆积。
4.2 避免熬夜:熬夜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增加肥胖风险,应尽量避免熬夜。
4.3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会增加肥胖症的风险,应戒烟限酒,保持身体健康。
五、定期体检5.1 监测体重指数:定期测量体重指数,及时发现体重异常,采取相应措施。
5.2 检测血糖血脂:肥胖症容易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定期检测血糖血脂,预防并发症。
5.3 寻求专业匡助:如果发现体重异常或者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匡助。
通过饮食健康、运动锻炼、心理健康、生活习惯和定期体检等多方面的健康教育,可以匡助人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肥胖症,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疾病风险。
希翼每一个人都能重视健康教育,远离肥胖症的困扰。
肥胖症的健康教育

肥胖症的健康教育肥胖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提高公众对肥胖症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以下是肥胖症的健康教育内容。
1. 什么是肥胖症?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积累过多,导致体重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
通常使用身体质量指数(BMI)来评估肥胖程度,BMI超过30被认为是肥胖症。
2. 肥胖症的危害肥胖症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等疾病的风险。
同时,肥胖还会给关节、骨骼和呼吸系统带来负担,增加患癌症、抑郁症等疾病的风险。
3. 肥胖症的原因肥胖症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体育锻炼,基因遗传等。
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饮食习惯,以及长期久坐不动都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
4. 如何预防肥胖症(1)均衡饮食: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适量摄入蛋白质和脂肪,限制糖和盐的摄入。
(2)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同时加强肌肉锻炼,如力量训练。
(3)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减少应激,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
(4)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肥胖症的风险因素。
5. 肥胖症的治疗方法(1)生活方式干预:通过改变饮食和运动习惯来减重,例如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2)药物治疗:在严重肥胖症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药物来匡助减重,但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手术治疗:对于BMI超过40或者BMI超过35伴有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一种选择,如胃旁路手术或者胃分流手术。
6. 肥胖症的心理健康肥胖症患者往往面临心理健康问题,如自卑、焦虑、抑郁等。
重要的是要接受自己的身体,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寻求心理咨询和支持。
7. 肥胖症的预后和复发肥胖症的预后取决于治疗方法和患者的合作程度。
通过坚持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大部份患者可以成功减重并维持健康体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21212 坐位护理 在患者胸前置一桌子,将患侧上肢放于桌面,肘关节微屈,手掌心向下,手指伸直,身体前倾,脊柱伸展,可以抑制躯干短缩,防止肩关节半脱位。
在患者背部放一软枕,使患者坐位的重心在臀部,而不在骶尾骨上,以减轻骶尾骨受压的程度。
患侧膝关节屈曲成90°,使足与小腿保持垂直位。
坐位时应注意座椅不能太高,应保持双腿整个腿掌着地[4]。
1121213 站位护理 康复护士帮助患者进行站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应站在患者的患侧,减轻患者恐惧的心理。
引导患者重心向患侧转移,用健侧手指紧扣住患侧手指,并抱于胸前,双足分开10c m左右。
11213 患肢功能康复护理1121311 按摩 包括按、摩、揉、捏四法,顺序应由远心端至近心端。
掌握原则为先轻后重,由浅及深,由慢而快,2次/d, 20m in/次,对患者的上肢从手指至前臂、肩关节周围,用红花酒精进行轻柔的按摩。
1121312 翻身动作训练 患者双手交叉握住伸直,由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健侧腿伸到患腿膝关节下方。
以躯干为轴向患侧或健侧转向,护士站在患侧协助。
每2h翻身变动卧位1次,患侧卧位每次不要超过1h。
1121313 床上训练 包括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
上肢做握手动作,肘屈伸,肩上举;下肢做双桥和(或)单桥,床上轨迹,屈踝。
1121314 坐起及坐位平衡训练 患者首先侧移至床边,将健腿插在患腿下,用健腿将患腿移于床边,使患膝自然屈曲,然后头向上抬,躯干向患侧旋转,健手横过身体在患侧用手推床,把自己推至坐位,摆动双腿。
1121315 站起及站位平衡训练 患者握手动作,双上肢前伸,头和躯干前倾重心前移至双足上,然后抬起臀部,髋、膝伸展而立起;患者站立平行杠边,健侧上肢紧抓杠木,重心放于健侧下肢,逐渐增加站立时间至大于30m in。
脑出血护理新进展的护理咨询及指导出院后遵医嘱用药,每天测血压1次,家属应随时与医生及护士取得联系,及时进行医疗和护理咨询,医生和护士定期到患者家中或通过电话随访,为患者检查及指导。
2 结果出院1年定期指导、随访,14例不用拐杖可站立、行走,生活自理,并能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18例可用拐杖或在家人挽扶下如厕、更衣及洗漱;6例能在床上活动,自行支撑翻身、用杯喝水;1例患者无进展,肌力仍为0级;1例复发。
3 体会基底节区脑出血是一种对人类危害性极大的神经系统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复发率等特点,常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影响。
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残疾的发生、降低本病复发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艰巨的课题。
脑出血患者经手术治疗可及时清除血肿,减轻脑水肿及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降低颅内压,利于康复,但短暂的住院治疗后,更多的康复护理需在家中进行,因而出院后的家庭护理及随访指导就显得很重要。
由于患者病情无法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很易产生心理障碍,医护人员首先应从心理上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因地制宜地给患者和家属做大量细致的说服工作和指导正确有效的护理方法,从而使患者及其家属在心理、生理及精神方面都有一个良好的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这方面我们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效地降低了致残程度和复发率[4]。
参 考 文 献[1] 唐凤姣.脑卒中康复期的护理进展.实用护理杂志,2008,9(10):42.[2] 朱镛连.加强神经康复学的研究工作.中华神经科杂志,2008,31(4):195.[3] 万雪梅,娄秋英,李焕秀.脑血管病偏瘫康复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7,(3):42.[4] 徐景云,赵林,耿秋菊.偏瘫病人体位变换技巧.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8,17(1):191.浅谈肥胖症患者的健康指导姜颖慧 肥胖症是指人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质量增加。
肥胖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异常疾病,常与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缺血性心脏病等集结表现。
分单纯性和继发性肥胖症两大类。
在西方国家成年人中,约有半数人超重,通常女性多于男性。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的肥胖症患症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尤其在儿童),肥胖已逐渐成为重要的世界性健康问题之一。
1 诊断标准111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①体质量指数(BM I):BM I=体质量(kg)/身高(m2),较常用的指标。
≥3010为肥胖;②腰臀比:正常成人男性<0190,女性<0185,超过此值为中央性肥胖;③理想体质量:理想体质量=身高2105,超过理想体质量20%者为肥胖;④其他:CT和MR I是诊断内脏型肥胖最精确的方法。
112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有关实验室指标即可诊断。
在确定肥胖后应鉴别单纯性或继发性肥胖症。
同时应注意单纯性肥胖症常同时伴有糖尿病、冠心病、胆石症和痛风。
2 病因211 内在因素 ①遗传因素:单纯性肥胖可呈一定的家族倾向。
肥胖的父母常有肥胖的子女,父母中1人或2人肥胖者,其子女肥胖几率分别增至50%和80%,但未确定遗传方式。
肥胖是多基因遗传、多后天因素的疾病;②瘦素:又称脂肪抑制素,是肥胖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有脂肪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激素。
瘦素一方面作用于丘脑的摄食中枢,产生饱食感而抑制摄食行为;另一方面瘦素广泛作用于肝脏、肾脏、脑组织、脂肪组织等的瘦素受体,使其活跃,增加能量消耗。
在肥进脂肪的合成和积蓄;④脂肪组织变化:一般认为脂肪细胞数目的逐渐增多与年龄增长及脂肪堆积程度有关,很多从儿童时期开始肥胖的人,成年后体内脂肪细胞的数目就会明显增多;而缓慢持续的肥胖则既有脂肪细胞的肥大又有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多,一个肥胖者的全身脂肪细胞可比正常人体脂肪细胞增加3倍以上。
212 饮食因素21211 摄食过多 摄入的能量过剩,在体内,多余的能量则以脂肪组织,导致体内脂肪的增加。
21212 不良的进食习惯 ①进食能量密度较高食物:食物的能量密度是指平均每克食物摄入后可供能的产能营养素之一,因此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往往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②不良的进食行为肥胖样进食,其主要特征是:进食时所选择的食物块大,咀嚼少、整个进食速度较快,以及在单位时间吃的块数明显较多等。
其他行为因素还有:吃甜食频率过多、非饥饿状况下看见食物或看见别人进食也易诱发进食动机、以进食缓解心情压抑或情绪紧张、边看电视边进食、以及睡前进食等,这些进食行为的异常可大大加速肥胖的发生发展;③进餐次数较少的人发生肥胖的机会和程度高于进餐次数稍多的人。
另一个容易致人肥胖的不良习惯是晚上进食,有人称为“夜食综合征”。
213 其他因素 ①妊娠期营养因素妊娠前6个月营养较差的母亲其子女肥胖的发生较高;②人工喂养及其辅食添加:研究发现在生后4周即喂以固体食物结果将造成27171%超重、1617%肥胖。
过食、人工喂养、过早添加固体食物的喂养模式均是引起肥胖病的高危因素。
3 临床表现脂肪组织的分布存在性别差异,通常男性型脂肪分布主要在腰部以上,以颈项部、躯干部为主。
女性型脂肪分布主要在腰部以下,以下腹部、臀部、大腿部为主。
肥胖症患者可因体形而感自卑、焦虑、抑郁;可出现气急、体力活动减少、关节痛、肌肉酸痛等不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患病率增加。
4 治疗要点要阻止肥胖症的发生,应从预防开始。
特别是有肥胖家族史的儿童,妇女产后及绝经期,男性中年以上或病后恢复期尤应注意。
治疗上强调以行为、饮食治疗、运动为主的综合措施。
5 护理511 饮食护理51111 帮助患者制定饮食行为干预计划和减轻体质量的具体目标,其内容包括:食物行为(选购、贮存、烹饪),摄食行为(时间、地点、陪伴、环境、用具、菜单)和自尊,使患者在“吃少一些”的同时感觉良好。
护士应监督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使每周体质量下降015~110kg。
51112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教导患者改变不良的饮食行为的技巧,如限定只在家中餐桌进食,使用小容量的餐具,保持细嚼慢咽,每次进食前先喝250m l水。
不进食油煎食品、方便面、快餐、零食、巧克力,少食甜食等。
可适当增加胡萝卜、芹菜、苹果等低热量蔬菜、水果以满足饱腹感。
尽量避免和减少在社交场合由于非饥饿性的因素而进食。
51113 病情观察 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包括体质量的控制情况,实验室检查有关指标的变化。
512 合理运动 运动是通过增加身体热量的消耗,达到减轻体质量的效果。
肥胖症患者的体育锻炼应长期坚持,否则体质量不易下降,或下降后又回复上升。
应进行有氧运动,包括散步、慢跑、游泳、跳舞、做广播操、太极拳、球类活动等,运动方式根据年龄、性别、体力、病情及有无并发症等情况确定。
51211 制定活动计划 帮助患者制定每日活动计划,注意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运动过度和过猛。
51212 指导患者活动 指导患者固定每日运动的时间,每天间歇活动的时间应累计有30m in以上,并充分利用一切增加活动的机会,如走楼梯而不乘电梯等。
若出现头昏、眩晕、胸闷或胸痛、呼吸困难、恶心、丧失肌肉控制能力等应停止活动。
513 用药护理 对使用药物辅助减肥者,护士应指导患者正确服用,并观察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①芬特明、安非拉酮应早、晚餐前服用;②西布曲明不良反应有恶心、口干、食欲不振、心率快、紧张、便秘和失眠;③脂肪酶抑制剂奥利司他的主要不良反应是由于粪便中含脂肪多而呈烂便、脂肪痢、恶臭,肛门常有脂滴溢出而容易污染内裤,应指导患者及时更换,并注意肛周皮肤护理。
6 保健指导611 向患者说明体质量超重对健康的危害性,使患者了解肥胖症与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使其坚信个体的主观动机是减轻体质量计划获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鼓励患者家属共同参与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612 向患者讲解基本的营养知识、饮食卫生,避免不良的饮食习惯。
613 指导患者坚持运动,告之短暂、间断性的运动达不到减轻体质量的目的,只有坚持每天运动方能奏效。
单纯性肥胖症若能坚持长期治疗,可减少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预后较好。
继发性肥胖症者要同时治疗原发病,其预后与原发病的性质有关。
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康复护理体会盖冬梅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年龄以40~60岁居多,尤以更年期和绝经期前后妇女多见。
最早表现是患乳出现无痛单发的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分解不清,在乳房内不易被推动随着肿块体积增大,侵及周围组织可引起乳房外形的改变。
晚期癌肿破溃呈菜花状,分泌物恶臭。
目前手术是治疗乳癌的主要手段。
当前采用治疗原则是尽早手术,并辅以化疗、放疗、激素、免疫等综合手段。
护理要点是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癌肿的信心,掌握康复训练的知识和技巧,预防并发症,积极促进和恢复活动能力,使患者的身体精神和社交能力恢复到最佳水平,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使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