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学史期末论文评分参考标准
日本概况期末论文要求

日本概况期末论文要求第一篇:日本概况期末论文要求一、格式要求(占论文分数30分)1、标题宋体三号字2、专业、姓名、学号宋体五号字3、内容提要(200字以内)、关键词(5个)宋体五号字4、正文宋体五号字,标准行距、上下左右边距。
5、参考文献(不少于5个)6、字数不少于3000。
7、A4纸打印8、不要封面,不要超过三张纸二、内容要求(占论文分数70分)1、写“论文”的,不要写成知识介绍的文章,如《日本茶道漫谈》、《日本歌舞伎的历史》,一律直接判为不及格。
2、写读书报告的,书本身的内容简介不得超过文章长度的一半,必须有自己的见解、体会,否则不予通过。
2、可以参考他人文章,但不可完全抄袭,特别是从某一两篇文章中大段原封不动地抄袭,一律直接判为不及格。
3、应尽可能写小的、具体的题目,写出自己的一点思考、观点,不要大而空。
最好与本人所学专业有一定联系。
三、参考选题1、日本的自然环境所造就的日本人的危机意识(如地震应急)2、日本人口变化趋势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3、日本的大都市建设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如首都圈)4、明治维新对日本历史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5、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比较6、日本的资源问题及对日本对外贸易的影响(如资源进口)7、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如大化改新、遣唐使)8、日本天皇制的探讨(是天皇集权还是君主立宪)9、日本政治体制研究(两党制还是多党制)10、日本教育体制研究(如现在所面临的问题:生源不足)11、日本经济战后迅速崛起的原因探讨12、朝鲜战争对日本经济的影响研究13、日本出现泡沫经济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14、如何看待当前的日本经济15、“战后”意识对日本社会产生的影响16、日本科学技术发展研究(为什么能保持世界领先)17、日本在国际社会的作用研究(如谋求加入常任理事国)18、日本对外关系研究19、日本对外贸易研究20、日本对外投资研究21、日本企业年功序列制的优劣探讨22、日本企业终身雇佣制与中国“铁饭碗”的比较23、日本企业内工会与美国行业内工会的比较24、相扑文化研究(传统文化的保存)25、歌舞伎与中国京剧的比较研究27、日本茶道及与中国茶文化的比较28、日本影视作品中体现出的日本人的性格和日本民族精神(如入殓师、日本沉没)29、日本传统习俗中体现出的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如七夕节)30、日本料理与中国饮食的比较31、日本武士道精神研究32、日本人的中流意识研究 33怎样看待“抵制日货”34中日关系如何走出目前的低谷 35怎样看待“抗日神剧”36智能手机时代日本制造业将何去何从?37中日关系的大趋势是什么? 38如何看待“安倍经济学”?第二篇:日本概况论文关于日本概况的论文怎样学习这门课程:一本学期的方式有利有弊: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日本概况的主动性,除了了解到关于日本方面的知识外,而且提高了诸如制作课件,讲课,交流方面的能力。
日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规范

日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规范(2011年9月)毕业论文由封面、要旨、中文摘要、目次、はじめに、正文、おわりに、参考文献、谢辞构成。
毕业论文中所有日语字体均为MS mincho,汉字字体均为宋体。
后附毕业论文模板。
封面:无页眉、页脚。
论文标题为日语MS mincho字体,小二号字,加粗。
标题下依次为: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学部、论文答辩日期。
要旨:有页眉、页脚。
页眉处为"黑龙江东方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字样,页眉字体"楷体_GB2312",字号为五号。
页脚处页码为"ⅰ",字号为小五。
日文标题为MS mincho,小二号字,标题不空格。
"要旨"为MS mincho小三号字,两字之间空两格(全角)。
"要旨"字样下方为小四号回车。
要旨正文首行空一格,字体为MS mincho,行间距为1.5倍。
正文结束后空一行,下为"キーワード",小三号字。
中文摘要:有页眉,页脚。
页脚处页码为"ⅱ",小五字号。
"中文摘要"字样上一行要有论文中文标题,中文标题为宋体,小二号字。
"中文摘要"为宋体小三号字。
中文摘要正文部分为宋体,小四号字,1.5倍行间距。
正文结束后空一行,小四号回车后为"关键词"。
关键词为宋体,小三号字,词与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末尾无句号。
目次:无页眉、页脚、页码。
"目次"为小三号字,两字之间空两格(全角)。
"目次"下空一行,小四回车。
目录中需列出每章标题和每节标题,标题字号为小四。
每章标题加黑,小节标题不加黑。
はじめに:有页眉、页脚。
页脚处页码为阿拉伯数字"1"。
页眉下需有论文日标题,字号为小二。
日文标题下为"はじめに"字样,小三号字。
日本文学课程论文主导作用论文

日本文学课程论文主导作用论文摘要:日本文学类课程是比较综合的学科,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鉴赏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对于培养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下的小语种人才更是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所以任课教师也要在国际视野下,用创新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理清日本文学史的发展脉络,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
通过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来影响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使学生成为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和文学素养的综合性人才。
一、概述在教育部印发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里规定日本文学课程为日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
新修订的本科教学国家质量标准(尚未实施)中关于日语的教学标准也明确指出日语专业学生应掌握日本语言知识、文学知识、日本及相关区域知识,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
在能力方面也指出日语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具备语言运用能力,也还需要具备文学赏析能力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思辨能力等。
因此,日本文学课程的設置是必要的,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
二、目前的教学现状日本文学类课程在整个本科教学过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语言运用能力以及跨视野背景下的交流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的作用无需赘言。
虽然日本文学类课程对于人才培养有如此重要性和必需性,也有明显优势,然而事实上日本文学类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
其一,国内普通高校日语专业文学类课程的设置比例明显偏低。
作者所在的江南大学将日本文学史放在第六和第七学期,每学期仅有2个课时,设置为必修课程,并在第7学期同时开设2个学时的日本现代文学作品赏析选修课程。
存在课程需要教授的内容和学时分配不合理问题。
其二,教材水平也参差不齐。
除了内容有些陈旧之外,目前出版的文学类教材大多偏学术性,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其三,学生学习鉴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度不高,选修文学类课程的学生不到三分之一。
日本文学史教学大纲

日本文学史教学大纲一、简介本教学大纲旨在系统地介绍日本文学史的演进过程,使学生全面了解日本文学的发展脉络,培养学生对日本文学的认知和理解,并提供相关文学作品的分析与评论。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日本文学的起源及其与历史、社会的关系;2. 熟悉重要的日本文学作品及其作者,并能进行综合分析;3. 掌握日本文学史上的重大文学派别和流派;4. 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不同文学作品进行评论和分析;5. 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课程内容1. 古代日本文学- 奈良时代文学(7世纪-8世纪)- 平安时代文学(794年-1185年)2. 近世日本文学- 镰仓时代文学(1185年-1333年)- 室町时代文学(1333年-1603年)- 江户时代文学(1603年-1868年)3. 现代日本文学- 明治维新以前的文学(1868年-1912年)- 大正时代文学(1912年-1926年)- 昭和时代文学(1926年-1989年)- 平成时代以后的文学(1989年至今)四、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教师主讲的形式,向学生传授日本文学史的重点内容和相关知识。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3. 文学作品阅读与写作要求学生独立阅读经典的日本文学作品,并编写读后感、评论或分析文章。
4. 辅助资料与多媒体利用利用多种辅助资料,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日本文学的魅力。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3.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日本文学史某一时期或某一文学派别的论文,展示综合分析和批判思维能力。
4. 学校或班级活动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或班级组织的相关文学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展示。
六、教学参考资料1.《日本文学史》 - 陈述日本文学发展的经典教材2.《日本文学导读》 - 对日本文学经典作品的解读和分析3.《日本文学鉴赏辞典》 - 提供关于日本文学作品和作者的详细资料4. 网络资源 - 搜集日本文学相关的电子文献、音频和视频七、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古代日本文学第二周:平安时代文学第三周:镰仓时代文学第四周:室町时代文学第五周:江户时代文学第六周:明治维新以前的文学第七周:大正时代文学第八周:昭和时代文学第九周:平成时代以后的文学八、教学评价与反馈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期末论文的成绩将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教师将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并针对学生的不足提供指导和帮助。
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标准(参考)

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评分标准(以下内容仅供参考,各系要根据具体情况修改相应的评分细则,不能照搬照抄,可按照提供的格式书写)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成绩,采用五级分制,答辩小组应根据指导教师评分(占40%)、评阅教师评分(占30%)和答辩成绩(占30%),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标准评出每个学生的成绩。
一、指导教师评分细则1.工作态度占15%。
工作努力,认真负责,科学作风好,勇于承担任务,服从教师的指导和调动,爱护公物,注意节约,遵守作息制度和实验室制度。
2.工作能力占40%。
包括:工作的计划性;应用基础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检索和利用中、外文献资料的能力;实验操作的能力;绘图、计算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3.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质量占45%。
设计方案的优劣,结果及其依据的合理性;实验数据的筛选及处理;对设计方案、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可行性等的自我评价;字迹、语言、绘图的质量。
二、评阅教师评分细则1.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质量占80%。
方案的提出及论证;实验及数据处理;实验结果的分析;结论的正确性;图纸、资料齐全程度及质量优劣。
2.语言文字占20%。
简明扼要,文理通顺,书写工整、规范。
三、毕业答辩评分细则(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其中之一)(一)毕业论文1、口头汇报(15分):规定时间内完成论文自述,阐述简洁明了,思路清晰(10分);仪表大方、语言流畅、用词准确(5分)。
2、毕业论文(30分):论文观点正确新颖,选题对生产实际有参考价值,所运用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20分);论文逻辑严密、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格式规范(20分);文理通畅,无语法错误,无错别字,装裱精良(10分)。
3、回答问题(15分):能全面、准确地回答指定问题(15分)。
4、自由答辩(20分):能顺利回答评委提出的相关问题,有一定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毕业设计1、口头汇报(15分):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自述,阐述简洁明了,思路清晰(10分);仪表大方、语言流畅、用词准确(5分)。
历史论文评分等级

历史论文评分等级历史论文评分等级不要标题在历史学领域,论文的评分等级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反映出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
在评分等级之中,分值的高低往往代表了论文的深度和广度,也是评价学术成果的一项重要指标。
评分等级一般是通过对论文内容和结构、论据和论证、语言表达和文字规范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在历史论文中,作者应该能够清晰地呈现自己的观点和论证过程,遵循学术规范,通过丰富的史料和独到的思考来得出自己的结论。
优秀的历史论文评分等级往往在90分以上,这类论文能够深入分析历史事件并提出独到见解,论据充分,结构合理,表达清晰,层次分明,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其次是良好的论文,一般在80-89分之间,这类论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较为全面,论据较为充分,结论较为可信,语言表达较为流畅。
再次是中等的论文,一般在70-79分之间,这类论文能够勉强满足论文要求,但在论证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欠缺,结构和语言表达上也有一定的问题。
最后是较差的论文,一般在70分以下,这类论文往往在分析深度和广度上欠缺,论证不严谨,结构混乱,语言表达不规范。
总的来说,历史论文的评分等级直接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分析能力,是对其学术水平的一种客观评价。
因此,作者在写历史论文时应该尽量做到分析深入,论证严谨,结构合理,语言规范,才能得到较高的评分等级。
此外,历史论文评分等级的制定也并非一成不变,不同学术机构或期刊对于评分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但总体来说,评分等级的设定都会严格按照学术规范和学科特点来进行评定,以确保评分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对于学术界来说,历史论文的评分等级也代表了学术研究的水平和成果。
高等级的论文往往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认可,有助于作者在学术领域内树立良好的声誉和地位。
因此,作者在写历史论文时,不仅需要关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还需要关注论文的结构和语言表达,确保达到较高的评分标准。
同时,评分等级也能够激励作者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研究水平。
毕业论文等级评定标准

毕业论文等级评定标准第一篇:毕业论文等级评定标准外国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等级评定标准毕业论文评分分为五个等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
每一等级内含有六个项目,每一项目分值相同,但权重不同:按权重、分值计算出六个项目所得总分。
总分超过90者为优秀、总分80—89者为良好,总分70—79者为中等,总分60—69者为及格,总分低于60者为不及格。
一、优秀成果1、学习态度好,写作认真,论文达到规范化要求,上交材料按时齐全。
(权重:0.1,分值:100)2、论文结构合理,逻辑性强,概念清楚,文章层次清晰。
(权重:0.1,分值100)3、论文语言通顺,表达较清楚。
(权重:0.1,分值:100)4、论文观点有前瞻性或对某一问题分析、阐述深刻,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权重:0.15,分值:100)5、论点正确,论据可靠,对实际问题有分析和概括能力,能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阐述相关问题,文章有说服力。
(权重:0.l5,分值: 100)6、答辩时思路清晰,概念清楚:能比较流利地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能正确地回答与论文有关的问题。
(权重:0.4,分值:100)二、良好1、学习态度比较好,写作认真,论文达到规范化要求,上交材料按时齐全。
(权重:0.1,分值:100)2、论文结构合理,逻辑性较强,概念较清楚,文章层次清晰。
(权重:0.1,分值100)3、论文语言较通顺,表达较清楚。
(权重:0.1,分值:100)4、论文有一定的见解或对某一问题分析、阐述较深,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权重:0.15,分值:100)5、论点正确,论据可靠,对实际问题有一定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能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阐述相关问题,文章较有说服力。
(权重:0.l5,分值: 100)6、答辩时思路清晰,概念清楚:能比较流利地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能正确地回答与论文有关的问题。
(权重:0.4,分值:100)三、中等1、学习态度尚好,写作较认真,论文基本达到规范化要求,上交材料欠齐全。
日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规范_论文格式_

日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规范本科(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中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现教学、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是本科学生毕业和授予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
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对于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为进一步规范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各环节,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水平,保证我系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T 7713.1-2019)和《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19)规定,并参照《惠州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的要求,结合我系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惠州学院外语系日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
一、论文构成毕业论文包括前置部分、主体部分、附录部分。
前置部分:封面(表紙)版权声明(著作権声明)中文摘要(中国語要旨)日文摘要(日本語要旨)目录(目次)主体部分:引言(はじめに)正文(本文)结论(おわりに)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致谢(謝辞)附录部分:附录(必要时)(付録、必要とする場合)二、内容要求(一)论文选题日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涵盖日语语言、文学、文化、翻译四个方面。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论文题目。
选题不宜过宽,一般选择本学科某一方向重要问题的一个侧面或一个难点;选题应避免过小、过旧和过长。
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
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词。
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二)摘要与关键词1、论文摘要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完整的、可以独立使用的短文,因而必须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读者即使不阅读论文的全文也可以从摘要中获得必要的、与论文等量的信息,以判断有无必要阅读全文。
摘要应概括反映出毕业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文学史》期末报告评分标准
适用对象:10日语专业
提交报告人数:65人
要求:
1.内容:阅读一篇(一部)日本文学作品,查阅其相关中日先行研究
资料。
从先行研究资料中选取一篇进行归纳、分析,并在
此基础上提出个人观点进行论证。
具体结构:
1).对所选论文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和介绍
2).分析所选论文的优点(如观点如何清晰、新颖;论述如何到位等)
3).分析所选论文的不足和疑点(如观点有误、论述不当等)
4).提出思考并提出个人观点(非感想)
2.字数:2000-3000字,以中文或日文书写(日文书写可加分)。
3.用纸、页面设置:
* 使用A4纸张(版心为297×210mm)打印,页码居中。
* 页面设置将页边距设定为:上方(T)2.5 cm,下方(B)2.5cm,左(L)2.5 cm,右(R)1.5 cm,装订线(T)0.5 cm,装订线位置(T)左,页眉1.5cm,页脚1.75cm。
每行字数和每页行数均设定为“38”。
* 正标题黑体2号字,副标题黑体3号字,论文出处黑体小四。
正文宋体小四。
4. 需提交打印版和电子版(汇总至各班学委,统一上交)。
截止日期
为2013年6月22日
5. 严禁大面积抄袭,一经发现,零分处理
6. 注意论文写作用语,不是写读后感。
避免出现“我读了《~~》之
后,感想颇多……”等具有强烈主观性的词句,勿写成抒情散文。
可参考为大家提供的论文范例。
7. 评分标准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