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小百科数学

中小学教学小百科数学
中小学教学小百科数学

中小学教学小百科

(37)

高中教学阶段的目标培养及学法指导

宁夏大武口基建一中 陈艳芝

在高中教学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一直占统治地位,虽然受地区和执教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各人的教法不尽相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与“学”二者均迫切要求改进教法的趋向却是一致的,这是因为:(1)教学方法由落后变科学,教学思想由封闭转向开拓,教学人员的素质及基本功急待提高已时不可待,而传统教学法难以适应此项要求。

(2)教学的过程是使受教育者得到思维学习和思维品质的锻炼过程。思维是思想的精髓,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所在;因此,采取何种教法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自治习惯是向此方向奋进的关键。

(3)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要求和衡量标准在不断变更。当今世界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不论是文学艺术,还是历史地理;其发展迅速多变,光怪陆离,难以理喻;它们都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多元化地展现在我们眼前,需要我们去认识和解释。这要求适应者必须具有相当的强度和硬度形象和抽象思维能力。教学作为特殊的社会工具,在培养思维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所以明确学生高中阶段的培养目标,辅之以正确的学法指导是

每位高中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确定目标,选择方法

作为高中数学教师,首先应明确三年的培养总目标,这一总目标的达成,需要有几个相关短期目标辅助,以及为达到目标所采取的措施及必须选择的方法。总结十年多的教学实践,我的做法如下:

(1)对每一届高一学生,在开学初首先向其交待清楚:

a)三年对其培养的总目标:即要教会其相关的数学知识及数学方法,尤其要教会其自学的方法,同时培养其良好的自学自治习惯。

b)总目标的实现需分四个分目标予以达成,内容见下表:

分目标内 容达成期限阶段划分

高一第一学期末领读阶段

一在教师的示范下学会阅读和钻研

教材

高一第二学期末启读阶段

二在阅读提纲启发下阅读和钻研教

三学会读书做小结高二学年末自学阶段

四在识记、理解、掌握、综合应用层

高三学年末自学升华阶段

次要求下进行单元小结及复习

(2)各阶段的做法及要求:

领读阶段:让学生在行动中领会什么叫自学辅导,对教

材内容先让学生预习获得整体印象后,由教师逐句解释,逐段概括,做法要点是:

a)从正面找重点,作记号,加批注。

b)从侧面联系旧知识,比较和理解新知识的个异性和承续性。

c)从反面推敲关键字、符、句,若删去某字(符)、句,看概念的内涵

与外延有何变化或公式(法则)还是否成立等,并举例说明。

d)对例题的讲授,不必把解答的全过程在黑板上重写一遍,而是讲思路,讲关键,讲难点。

此阶段每课题的环节流程是:

预习→领读→(试) 练习→布置作业→反馈

启读阶段:发展学生在领读阶段已经领会了的自学方法。

做法是:每周预告一次教学进度及每课题的起止划分,在每一节课中,出示阅读提纲,让学生在阅读提纲的引导下自学。编拟提纲的要点是:a)以问答形式行文,语言要准确、简明、易懂,容量要能覆盖一课题的内容,一般要能从教材中直接找到答案。

b)对难点要设置台阶,缩小步子,要有铺垫性问题。

c)凭教师已有的教学经验,对学生易犯的错误或偏见设置针对性的问题。

到阶段后期,提纲逐步由细到粗,由易到难,由直接到变式,但必须遵守可接受性原则。此阶段的每课题的环节流程是:

预习→按提纲提问自读→讲评概括→练习→布置作业→反馈。

自学阶段:先用一课时给学生归纳自学的方法要点:

对课文:分层次,找重点,作记号;

对公式法则:抓特征,逆联想,多记忆;

对例题:理步骤,看格式,比异同;

对(练)习题:找联系,看目的,作外延。

对此作相应解释之后,告诉学生以后将按这些方法自学,不再出示阅读提纲了,并告诉学生:以后将按“读(预习)、练(精练)、讲(精讲)”三个主要环节实施教学。

自学升华阶段:在识记、理解、掌握、综合应用目标要求下,对所复习的单元内容,按主要概念,重、难点内容,主要题型进行归纳,并按相关要求自检,找出关键点。

二、实际操作程序及说明

按教学环节中的“读”、“练”、“讲”,提出其程序框图如下:

(3)附加题:求经过点M(1,5),倾斜角是π/3的直线被圆:

X2+Y2=16所截得的弦长(高)。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求曲线交点的基本思想及方法。

2.通过预习作业的评析,使学生加深对例1及例2两题实意的理解。3.通过课堂上的深化,提高学生解题技巧及灵活性。

重点:求曲线交点的基本思想在实际中的灵活运用。

难点:例1及例2的运算技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复习曲线方程的概念,指明:求曲线的交点问题,即是求它们的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的实数解的问题。

(二)新内容

例1 求直线y=x+(3/2)被曲线y=(1/2)x2 截得的线段的长。

1.提问其解题步骤及解法要点[①组成方程组、②解得交点坐标A、B、③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得|AB|。]

2.对于多数同学未解出的附加题,提问其解法步骤(回答同上);找出解此题受阻的关键所在:计算复杂!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分析例1:

由 y=x+(3/2)(1)

y=(1/2)x2(2)

如设交点A、B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则有

y1=x1+(3/2) y2=x2+(3/2)

故||AB =(x -x )122+?=?()||

y y x x 122122将(1)代入(2)整理得:x2-2x-3=0

由韦达定理:x1+x2=2

x1×x2=-3

又因为(x1-x2)2=(x1+x2)2-4x1×x2=22+12=16

所以||||x -x =4AB =2

123.让学生用此法考察:变y=(3/2)为y=kx+b而得出的结论:

其应推出||||的结论。

AB =x -x 1212+k 引导学生洞察上式的真谛:

(1)任何一条直线方程均可化为点斜式,从而找到k;

(2)只要另一躯线是二次曲线,解方程的过程中总会得到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从而有,即得||x x x x |x +x |=(x +x )x x AB =k x x 1212121221221241+=×=?×+?||

(3)上式可作为一般性结论,可作为公式使用。

(4)利用此公式,让学生做出附加题,并指出此题系课本P167页第6题,它是曲线的参数方程一节中参数的几何意义应用的一个重要课型。(先走这一步也为后面学习曲线的参数方程,理解参数的几何意义做了有力的说明,为进一步的学习埋下伏笔)。

例2.已知某圆的方程是x2+y2=2,当b为何值时直线两个交点重合为一

点;没有交点?

提问总结:1.此题给出了用判别式△讨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一种方法。

2.给出了一种已知圆的切线的斜率或其在y轴上的截距而确定圆的切线的一种方法(预习作业P76.5)。

301058022.P A x +y =巩固作业:页题:过点(,),引圆的两条切线,求它们的方程。

(三)小结:让学生归纳。

(四)读书,(最后10分钟)P72-73 例2。

(五)作业布置:1.预习内容……

2.试练作业……(要交)

3.作业要求。

三、论证及总结

1.多年来,无论采取何种教法,我们一直强调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可是这一课前学习过程,要么不能持之以恒,要么有名无实,敷衍了事。众所周知,学生课前预习跟不上,课堂上的“精讲”就无法实现,所以怎样使学生必须做好课前预习,而且在预习中能切实地发现问题,是我们设置教学环节中首先考虑的问题。按(*)式所列教学程序框图,我们把每节课最后10分钟意为“读”的过程,这里的“读”在领读阶段,导读阶段,自学辅导阶段,以及自学升华阶段的意义各不相同,而且,这里的“读”与持续到下一课时开始的“预习过程”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过程,采取的措施是:布置预习作业(预练题),试练题档次分明,照顾到各层次的学生,程度高的学生不会感到“吃不饱”,而更能积极进取,一般化的学生也有了前进的动力,即使是差生也能完成低档题[一般为练习题的水平,逐步完成中档题(习题水平)];而且“读”的过程延续至课下,又有要交的作业起促进作用,可使学生不但能抽出有效的时间“读”书,而且有较充裕的时间与同学讨论,有时机求教于教师,在争论中见经纬,在辨析中分谬误,以便在听课时能带着问题听,而且在这段时间内,老师个别辅导的时间较长,讲课前还要批改预习作业,(一般几何、代数隔日上,时间上可以保证),这就能更容易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情,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以便于在讲的时候有的放矢,更利于因才施教。

2.课前预习抓好了,为教师在课堂上15分钟的“精讲”创造了时机。此时的精讲是对该课题重点知识的巩固或深化,其深化题型一般是预习作业中的高档题,布置给学生先做,一是考查他预习时“读”的情况,从中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考查每个学生的自学能力,为课堂上的讲准备第一手资料,如记录下主要问题,及该问题由何引起等。

3.课堂上的“练”指的是练重点题型。目的是巩固本课题的重点知识,也包括对预习作业本上留有的三分之一位置上的答案更正与对比。

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这样设置教学环节的得益之处日见明显。主要体会如下:

(1)“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有明显的提高。

这是因为每个阶段,每个课时,双方均有明确的目标为导向,基本上做到了心中有数,为益而得。

(2)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但由于此教法基本上能一步到位,所以实质上是从纵向上缩短了学习时间,尤其减轻了高三的复习重担。

(3)从老师在课堂上对某些内容深化这一点来看,似乎是增加了教学内容,但在学生的学习的自觉性和灵活性普遍增强的情况下,不会延误教学计划的完成,也不违背向45分钟要质量的原则。

(4)由于学生逐步形成了周期复习及单元复习的自治习惯,应试前的复习条理清晰,井然有序,基础知识更加扎实,能力逐步提高。

四、联想与展望

明确三年中“教”与“学”的目标,是师生双方完成三年的各自任务必备的第一步,但如何使教者得心应手,使学者兴趣盎然,关键要认清“教”与“学”二者的地位和关系。我认为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二者的关系应是排练演出中的“导演”与“演员”的关系;这是因为:1.导演的先行任务是依据剧本写角本,老师要依教材写教案;导演是幕后参谋,只有演员才与观众见面。老师教的目的是育人,最终要向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2.演员在排练前要先拿到剧本,并据此体验如何扮演其角色;学生在学习前已做到课本人手一册,何不能先自读教材先体会其真谛呢?况且正像导演不可能把整剧的每一个镜头动作都向演员一一交待一样,教师也不应面面俱到地为学生重复教材的全部内容。

3.一个人如果看了一场戏和他亲自演了一场戏,乃到亲自导演一场戏,其对剧情的体会是大相径庭的。传统教法中多半是把学生放在观众的席位上对待的,而且还希望他(她)们学着演戏,而我的观点应把学生先以演员待之,并尽快让其走上导演之位。

4.目前,教师普通感到改进传统教法的关键是让学生“动”起来,但究竟向什么方向“动”?怎样“动”?则完全依赖于教师的“导”。所以,在怎样理解教材的安排和最优化处理教材,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前提下,确定正确的教法,是教师“导”的关键,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自学自治习惯的形成,是我们制定总的培养目标及学法指导这一决策正确与否的成果检验。

希望我们每位教师要在此方面多下功夫,尽职尽责,做出贡献。

创设问题情境 提高学习积极性

山东省五莲县教师进修学校 甄凤俊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从问题开始,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存在一种具有一定困难,并且经过努力探索而又能得到解决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设计问题情境,置学生于问题及其矛盾和发展中,使学生在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积极的状态中进行探索、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概括自己的教学经验,并结合数学名师的教学实例,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问题情境的创设。

一、由“愤”、“悱”创设问题情境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教师在教学中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水平的基础上,善于提出具有一定难度的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索、讨论,使所提出的问题学生急于想解决,但光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却又无法解决,形成认识冲突,调动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迫切需要下学习,此时,再经过教师的点拨、启发,使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能力得到提高,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就是思维过程的教学思想。

如,教“等差数列的和”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先通过教学家高斯在很小的时候计算“1+2+3+…+100”的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多数学生能按下面的方法计算:1+2+3+…+100=101×50=5050。然后,进一步提出问题,若有奇数个连续的正整数相加,如4+5+6+7+8+9+10,也能恰好组成两两之和相等的几组吗?若不能,怎么办?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技巧,让学生思考片刻进入愤、悱状态。教师提出问题后的等待,正是学生思维高度集中和认真思考的时刻。此时,教师用投影仪先打出堆放了七层的钢管,自上而下各层的钢管数为4、5、6、7、8、9、10。再用投影仪打出倒放着同样的一堆钢管。最后把它们拉在一起,这样,每层的钢管数都相等。学生受到启发,用“倒序相加”的方法计算:S7=4+5+6+7+8+9+10

S7=10+9+8+7+6+5+4

两式相加,得

2S7=(10+4)×7

∴S =(10+4)77×2

当然,用“倒序相加”的方法也可计算1+2+3+…+100。

上面,我们计算了一个具体的求等差数列的和。对于等差数列的和,是否有一个计算公式?若设Sn=a1+a2+…+an(其中{an}是等差数列)。它的计算公式如何?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有的学生经过由特殊到一般的推

理方法,得,?;还有一部分同学利用与梯形的面积公式类S =(a a )n n n 12+比的推理方法,得?。要说明公式是正确的必须证明,怎S =n n ()a a n 12

+

样证明? 学生用“倒序相加”的方法给出严格的证明。学生经过自己发现公式,验证公式,比单纯教师讲解,要理解得深,掌握得牢。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思维过程通常是由于人们需要理解某种事物以及需要解决某种问题开始的。由于在教学中为学生设计了一环扣一环,环环紧扣自然流畅的问题,使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思考又能解决,学生心理上得到满足,尝到了甜头,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挥了他们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求和公式与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看具有相似美。而结果具有统一美。在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数学美”的教育,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趣味无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由激奋创设问题情境

心理学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证明了一个重要定理或著名公式时,内心便产生一种愉悦心情,认识到自己所具有的潜能,从而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这时学生的情绪高涨,参与意识非常强烈。

如:在上“不等式的证明”复习课时,课前预先布置了一道课后作业:你能用两种方法证明下面不等式吗?

已知:a1,a2,b1,b2 ∈ R,求证:(a1b1+a2b2)≤

()()

a a

b b 12

221222++从收上来的作业中,发现了一种新颖的证法:

证明:(1)当a2

1+a2

2=0(即a1=a2=0)时,不等式成立。

()当≠时,构造二次函数()()+()+(+)(+)+())≥,

∴△≤,

即≤2a +a 0f x =a +a x 2a b +

a b x b b =a x b a x +b 01222

1222211221222

1122221122212

2212221122122440=+?++++()()()()(a b a b a a b b a b a b a a 2

1222)()

b b +教师趁热打铁,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进而提出下面的问题。

若a1,a2,…an∈R;b1,b2,…bn∈R,求证:

(…)≤……a b a b a b 11+22n n ++++++++()()

a a a

b b b n n 1222

212222当学生证完之后,教师说明,这是著名的“柯西”不等式,是大数学家柯西发现的。只要我们掌握了这种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也是可以发现的。此时学生内心受到极大的鼓舞,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参与的积极性高涨,这节课学生学得兴趣盎然,个个磨拳擦掌,人人跃跃欲试。

除此之外,也可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史:如三国时期数学家刘徽最早运用极限的思想创立了“割圆术”;公元五世纪数学家祖暅比外国人早一千多年发现了“祖暅原理”,并据此推证出了球体体积公式……。这样,可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激情和强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

三、利用悬念创设问题情境

悬念最能打动人心。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在他们心理上造成

一种悬念,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使学生欲罢不能,以拨动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心弦。

如,在教“等比数列求和”一课时,教师先拿出100粒小麦对学生说:“我已用天平称过,它的重量约为5克”。可是若在国际象棋的64个格中放入小麦,各格的粒数成等比数列,分别是,1,2,…263。请同学们估计一下共需多少粒小麦?约有多重?学生兴致极高,纷纷估计,当然悬殊很大。教师接着说:“你们也犯了和古代印度国王舍罕同样的错误,这个问题是国际象棋发明者、数学家达依尔在国王对他进行奖赏时,对国王提出的要求,国王非常爽快地答应了。可是当国王命人扛来一袋袋小麦还不够时,顿时傻了眼。”听到这里学生也困惑不解,感到惊奇,急于知道一共需要多少小麦?于是列出算式:1+2+22+…+263。通过计算后相加麻烦,且易出错。如果我们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那么很快会得出结果。教师接着讲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由此使学生产生了悬念,巧妙地导入了新课。临下课时,师生共同计算。

1+2+2++2=1-2

=3.67310=1836()26319…×(粒)亿吨12263?×这时,可采用比拟的方法,用熟悉的事物,生动的语言来说明数量之大。若按世界人口50亿计算,每人每年吃200公斤,那么这些粮食可供全世界吃183年。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就是全世界也没有这么多小麦啊!教师可抓住这一机会对学生进行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的教育。

创设问题情境还可以用其它的方法,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质。笔者愿与数学界的同仁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共同探讨这一课题。

浅谈初中数学的学法指导

浙江省鄞县东钱湖镇中心中学 陈华君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本身就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教学中,概括中学数学的特点,把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有机渗透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上,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同时进行的“教”与“学”活动的辩证统一。近十年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这仅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教会”向“学会”到“会学”的方向发展,因此,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成了教师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性一环。

一、通过讨论争辩,教会学生辩证地分析数学习题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必须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把事物绝对化,而要从多角度去研究思考问题,充分考虑问题的各种可能性。

在教学正、反比例函数时,我出示下面的问题,让学生判断是否是函数,是什么函数?例1:某人的体重与年龄;例2:X+3与X;例3:①S一定时,速度与时间;②V一定时,路程与时间。引导学生相互讨论、辨析,最后可知,例1中二者并非相关联的两种量;例2中两种量虽相关联,却不存在比值或积一定的关系,都不是正比例和反比例函数。例3:S一定时,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例函数:V一定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函数。从中说明,判断正、反比例函数,一定要从它们的定义出发,同时也让学生知道了函数中的变量和常量是相对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至此,正、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同时使学生接触到辩证思考问题的方法。

二、善于审题,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

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注意发现隐含条件,以及所用公式的适用范围。

例1:已知关于x的方程(m2-1)x2+2(m+1)x+1=0,若x1、x2是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且x1x2=1,求m的值。学生做此题时,容易这样解。

解:由韦达定理得,x x =1211

2m ?又∵x1x2=1,

∴解得,11

2m ?=1.m =2m =-212这个结果显然是错误的。

由于此题是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列出的方程仅含一个未知数,很容易确定所求文字系数。但是,已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就隐含着条件△≥0,所以解题时要考虑△≥0这个条件。

由此可见,审题是挖掘隐含条件的关键。那么如何审题呢?

具体说来,审题,要弄清问题中每个词语的含义,分清题中的已知和未知,并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尽可能从整体上理解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认真研究题目的目标,对题目的类型及解法做出初步判断,看能否直接解答,如果不能,需要求新的解题途径。

再看下面的例子。

例:是什么值时,方程组①=+②

2a y -4x -2y +1=0 y ax 4 2 有两组不相等的实数解。

本题把②代入①得a2x2+(6a-4)x+9=0,由于方程组有两组不相等的实根,不仅需△>0,这里还隐含着a2≠0的条件,此条件往往被忽视。

例3:设A、B、C是△ABC的三个内角,C是锐角,若关于x的方程x2-(2sinC)x+sinA?sinB=0有两个相等的实根,且4sin2C+4cosC-5=0,求证:△ABC是一正三角形。

分析:本题挖掘隐含条件sin2C+cos2C=1,可把已知等式化为角C的同一三角函数的等式,从而角C可求,由已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自然想到利用判别式建立三内角正弦函数之间的关系,继而借助正、余弦定理得到边与边之间的关系,使问题得证。

审题,一定要做到全面、深入、准确,在微观和宏观的结合上理解题意。故善于审题是挖掘隐含条件的重要前提,而隐含条件的挖掘与应用又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环节,这些在我们教学中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三、通过类比,指导学生掌握解题规律

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人们能够通过实践认识它、利用它。数学中的规律,在公式、法则、定理、数量关系式,以及一些思考方法、解题思想等方面都存在。要使学生认识、掌握和运用规律,首先要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让学生在认识活动中,善于发现规律,运用规律。学生对规律的感知非一日之功,这就需要不断地强化、巩固。

看下面的例子。

例1:已知:x1、x2为方程2x2+2x-1=0的两根,则|x1-x2|的值为( )。

A B C D 、、、、322522

倘若不知||关系式,计算定会无从着手。x -x =(x x )x x 12122124+?在一般情况下,已知方程两根差绝对值,求未知数前面的系数或已知方程求两根差等题目都可用||来求得,在碰到二次函x -x =(x +x )x x 12122124?数与x轴交点的有关问题时,也常用到此关系式。这样通过几次练习,学生就容易掌握解这种类型题的规律。

再如例2:抛物线y=-3x2+2x +1如图的示,①求|OA|、|OB|的值;

在这里得到了恰到好处的运用。

四、采用由浅入深的方法帮助学生上数学的台阶

练习的安排应做到由易到难,体现层次。设计好每个层次的练习,能帮助学生组建、巩固、完美和发展学生新的认识结构,一般可分为“会、熟、活”三个层次。

1.会——模仿练习

设计包含着双基的初步应用,与例题的形式,结构大致相同的练习内容,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概念,掌握基本的运算方法。这是知识的内化过程。

2.熟——变化练习

根据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已获得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变换角度,更深刻地触及新知识的本质,把知识转化为技能。这是知识的同化过程。

3.活——引伸练习

这个层次的练习,就是出一些带有思考性、创造性方面的题目。一方面使学生摆脱“常规”的束缚,消除思维的定势和隋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另一方面,促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好地向智能结构变化,思维之模仿水平向创造水平发展。这是知识的优化过程。

如“用余弦定理求角度”三个层次的练习就可以这样设计:

①运用公式计算,加深对公式的记忆。

A ABC a=2b=2C=+1A

3

:已知:在△中,、、,求。

:在△中,已知、=、,求最大的内角的度数。

B AB

C a=4b5c=61

②实际应用,形成技能。

△ABC中,a∶b∶c=5∶8∶7,求∠C的度数。

③灵活性、思考性强的练习。

A:在△ABC中,(a+b+c)(b+c-a)=3bc,求∠A的度数。

B:在△ABC中,a4+b4+c4=2c2(a2+b2),求∠C的度数。

通过以上几个层次的练习,学生懂得了什么样的题目,可以用余弦定理来解。

五、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学生学会学习最重要的能力,养成良好自学习惯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为此,我在教学中就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做了如下的实践和探索。

1.从易到难,由少到多

自学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自学活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操之过急,会使学生因掌握不了而失去兴趣和信心,进而产生厌倦心理,即所谓欲速则不达。

开始安排自学内容时,不宜太难、太多,应从易到难,由浅入深。例如“简单的高次方程”这一节内容不多,学生易于理解,我就安排为自学课。先由我写出这节课的思考题,然后由学生阅读课文总结概括。在45分钟内,学生就记住了高次方程、双二次方程等概念,并了解到解高次方程的基本思想和2种解法。简单易学和自学课程,使学生既尝到了自学的乐趣,又增强了自信心。

2.形式多样,增加兴趣

要充分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就须不断变化自学形式,增加学习新鲜感和兴趣。例如讲二次根式的化简时,我采用“竞赛”的形式,把印有本节

思考题的试卷发下,要求在30分钟内完成,比一比看谁答的好。这样学生兴趣很高,很快进入自学状态。时间一到,同桌交换阅卷,由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得到正确答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学法”教育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特点,采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开阔学生眼界,以弥补教学形式单一的不足,为学生发展个性特长开辟广阔天地。

优化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福建省漳平实验小学 詹晓丽

一、巧导新课,激发兴趣

理想的新课导入,能起着承上启上,促进知识正迁移的作用,能唤起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导入新课方法多样,有开门见山、学生操作、师生游戏、巧设悬念等。例如,教学循环小数一节时,可以利用悬念来导入新课,教师出了15÷3,270÷90,19÷6三个计算题,前两题学生一下就算出来了,后一题把他们难住了,这时个别学生喊:“老师,题出错了!”教师说:“没锗,你们继续往下除。”另外的学生就会发问:“老师你叫我们除到什么时候才能除尽啊?后面余数和商重复出现了。”“好!同学们发现了商和余数重复出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循环小数的特征。”教师的练习中抓住学生疑惑不解的地方,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好办法,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途径。

二、创设情境、精选教法

课堂教学中,教师适当创设一些情境,设计恰当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积极地思考,主动寻求正确的结论。例如,在教学倒数的意义后,我设计了如下一题:“请同学们提出3/5、4/7、7/4、8/9、6、

12

3

1

2

3

、中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学生很快找出了→,→,1/63/54/77/4

6→1/6。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还有一个8/9没有倒数?”“8/9一个数孤零零地在那儿,它到底有没有倒数?”学生:“有!”老师:“那你们想不想帮它找出倒数来。”教师很自然地把教学内容从教学倒数的意义转向倒数的求法。学生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不感乏味,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倒数的意义和求法。又如,在教学能被2整除的数时,教师随手板书298768,即问:“这个数能被2整除吗?”学生有的用竖式计算,有的心算,有的口算,当学生还未算出结果时,我说这个数能被2整除,接着又在这数后面添上3342几个数字,又说2987683342这个数也能被2整除,为什么?因为能被2整除的数有它的特征,有什么特征?指导他们思考讨论,当学生还处于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时,教师才道出其特征来。这时学生就会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由于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充分发挥,所以对教师的设疑就会认真思考,结果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很快就掌握了。

有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有多种,教学时要注意启发学生寻求多种解法,并从中选择最优的一种。比如:把1.25÷0.5改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可以有哪几种方法?学生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得到:

1.25÷0.5=12.5÷5

1.25÷0.5=125÷50

1.25÷0.5=1250÷500……

当学生找出其中一种解法时,要鼓励学生继续寻求新的解法,这样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探索精神又得到培养,当确定其中某种解法最优时,学生产生了确信感。使单调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

三、启发创新,突破难关

在优化课堂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的创新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教

师深钻教材,研究教法,构建教学程序的结果,也是教师实施教学方案,调控教学进程的蓝图。

如:在数学“分数小数的互化”例3时,当讲完例题进行一定的练习后,师:“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为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得出了哪两种结果?”(能化为有限小数的和不能化为有限小数的。)师:“在今后的学习中,常常需要我们不用除法,迅速判定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的小数,哪些不能,大家先出题考考我。”这样,让学生任意出8—10个题,教师一一回答,并适当补充几个必须的分数,把结果排为两例,假定为:

能化成有限小数的:2/5、7/8、13/25、3/4、1/16……

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5/9、3/28、1/12、16/33、5/26……

然后让学生分组用除法验证,判断完全正确。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急于探究其中的规律。接着,教师设置悬念。师:“这里,老师掌握了一个窍门,你们想知道吗?”“大家观察例2和例3,同样是分数化小数,为什么要举两个例子,区别在哪里?”(引导学生答出不同之处,区别在分母。)师:“既然关键在分母,我们只要能判定哪些分数的分母扩大若干倍能得到10,100,1000……就可以变为例2的形式,直接化为小数。”指导学生对教师判定的第一行各数(除1/16外)进行尝试

练习:、、、。这过渡性的练习,它既是新旧知识的联结34325425751000752522524100478712581258751000

0875132513425452100

052=××===××===××===××==....点,又客观反映问题的实质:即凡是扩大若干倍能得到10、100、1000……的数,一定不含2和5以外的质因数。

师:“还剩下1/16,谁能看出它必须扩大多小倍才能得到10、100、1000……(看不出),16扩大625倍得10000,是很难看出的。因此,这种判断方法虽然正确,但不简便,还要在分母上进一步找规律,得出简易可行的方法。”接着引导学生分别分解两列分数分母的质因数,然后观察特点,强调第一列数各分母的质因数只有2和5,如学生暂时看不出,教师可用颜色粉笔着重标出第二列数中3、7、11、13等质因数,再与第一列相比较,逐步启发学生归纳出判定方法。这时,经过层层分析,水到渠成,学生经过思考,会豁然顿悟。学生掌握判定法则后,还必须进行深层次的综合练习,让刚形成的概念

继续内化。如判断:、、、、、能否化成7/145/2413/60029/154/1911332

有限小数。其中7/14、29/15的分母中虽然含有7、3的质因数,仍能化成有限小数,为什么?让学生明白,刚学习的判定法则只适用最简分数。13/6000虽然分母是整百,因为含有3的质因数,也不能化为有限小数。这里,600与10、100、1000……同形异质,要学生严格区别。

这时,学生参与了概念的获取过程,可以完整的掌握判定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疏通思路,设疑生趣

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提出一系列的、前后连贯的并且有内在联系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或者依据对当前事物和现象的观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问”和“答”,启发他们得出正确的结论。如

教学“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结合实例134÷5=26…4,引导学生总结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这时如果由教师一气说完,没有结合计算过程来总结,就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这样总结出的法则学生记不牢。如果只结合计算过程每一步分别归纳,就缺乏概括性,学生记不全。我们可以设置以下提问:(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应该从哪里除起?如果被除数的前一位数比除数小怎么办?(2)“2”为什么要写在商的十位上?“6”为什么要写在商的个位上?(3)除到被除数的十倍,商就写在十位上;除到被除数的个位,商就写在个位上,把这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可以怎么说?(4)求出商“2”后,余下的数是几?求出商“6”后,余下的数是几?为什么每次求出商后,所余下的数都必须比除数小?然后指导学生把这几句话连起来,就得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又如,教“三角形的面积”时,可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操作法疏通学生的思路。先复习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而后启发学生思考:“底×高”是什么图形的面积?你能使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吗?接着让学生动手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解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合后引导议论: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有何关系?为什么?②三角形的底、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高有何关系?这样学生就能顺利地推出: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三解形的面积=底×高÷2。这种启发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的迁移作用学习新知识,使学生对新知识由陌生变熟悉,并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多次探索,进一步深化对公式的理解,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

五、课堂精练,灵活应用

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合理的练习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反馈信息。优化练习设计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方面。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注意当堂巩固。设计练习时,既要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又要遵循教学结构的原则,力争使练习内容达到:目标明确、层次分明、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如,教“乘法分配律及运用”时,可设计如下三种类型的练习题:(1)基本题。①填空A125×(8+4)=____×____+___×____,B165×15+35×15=(____+___)×_____。②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A)。101×73,B),32×16+16×68,C)。17×99,D)。108×25-8×25.(2)发展题。简便算:A).42×35+35×54+4×35,B).146×72-72×25-21×72,C).63×28+28×42-28×5.(3)提高题。简便算:A).25×99+25,B).24×201-24,C).163×74-163+163×2.这种把练习内容分为几个档次,不搞一刀切的设计,可以使差生吃得消,中等生吃得饱,优等生吃得好,让每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

总之,优化课堂教学应从教材实际出发,抓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精心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是

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方法

江西省南昌县武阳中学 万伟

初中数学《大纲》指出,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是初中代数、几何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在学好概念的基础上掌握好数学思想和方法。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主要有“特殊——一般——特殊”、“未知——已知”、用字母表示数、数形结合和把复杂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等。

人们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普遍认识到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重要性。因为这种数学思想方法不像数学解题方法那样具体和便于操作,但对于数学知识和数学基本方法起着观念性的指导作用,是更高层次的概括和提炼,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教学复习教学中,更应认真贯彻。

数学思想方法很多,这里仅就数形结合思想谈一谈相关的一些问题。

所谓数形结合,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图形结合起来,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实现抽象概念与具体形象的联系和转化,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教师要尽量发掘数与形的本质联系,促使学生善于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可以把数量关系的问题转化为图形性质问题讨论,或者把图形的性质问题转化为数量关系问题来研究。在初中数学课本上,多处体现着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

一、利用数轴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教形结合的简单例子

组成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各个不等式的解集容易求出,然后把各个不等式的解集(数)在数轴(形)上表示出来,一经观察,解集即得。充分显示出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优越性。

例解不等式组<①

>②

(代数课本第一册(上))

1

2x+3 5

3x-24

P

73

五、函数中,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反映了函数思想,同时也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例解方程组①②

4

x-y=5 y=3-x

(代数第三册P

115

)。

分析与解:由①得y=x-5①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直线y

1=x-5及y

=3-x.

直线y

1、y

交点p(4,-1)的横坐标、纵坐标分别为x、y的值,所以方程

组的解为

1+s2=m (a+m),

s2+s3=m(b+m),

∵a<b,∴s1+s2<s2+s3,

∵s1<s3,s1+s4<s4+s3,

而s1+s4=a(m+b),s4+s3=b(m+a)∴a(m+b)<b(m+a)

∴>a m b m a b

++ 八、几何问题的代数化

以上所举例子都是数量关系问题转化成图形性质来讨论的,能否合理运用“形”向“数”的转化或变更的策略来解决一些几何问题呢?下面举一例来说明。

例7 如图,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C任作一直线与AB、AD的延长线分别交于E、F。求证:AE+AF4≥AB。

分析:这是“形”的问题,但要直接从“形”入手很棘手。引导学生将结论变为(AE+AF)2-4AB(AE+AF)≥0,

从此式形式上看,联想起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从而把“形”的问题转化成“数”的问题来解决。

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数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思想、方法、观点等,我们称之为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类的进步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在小学教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是为了让学生接触数学文化,了解数学文化的价值. 这就要求我们在小学教学中结合数学知识,适时的引出数学史中的人和事,让学生了解数学文化的发展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一、利用数学文化资源,实现数学文化价值 数学文化资源很多,其中教材是非常重要的资源. 从教材中可以看到数学文化的许多有价值的内容,教师要利用好数学教材,在教材中挖掘隐藏的文化资源. 在数学文化资源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是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其背后的文化,更要让学生能够通过数学文化,改变思维角度,学会思维技巧,让自己的创新能力、思考问题能力、转化能力等得到相应的提高. 这样,才能实现其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和谐统一. 数学文化同样可以让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得到很好的发展,可以让学生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的整体素质得以提升. 数学文化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找到好的素材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不仅可以利用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教学,还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

术,将备课时收集的精彩内容,通过PPT展现给学生, 教师可以收集各方面各层次的内容,比如:“圆与车 轮”“长方形与高楼”,“圆与中国结”等等,让学 生明白数学原来是这么的贴近生活,让学生有兴趣学习. 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会更好地接受教师的教学,有利 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让数学文化的价值得以体现. 二、挖掘数学文化素材,渗透数学文化教育 有些学生认为数学学习枯燥而且与生活联系不大, 这与传统教育方式有关.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只重视学 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一味的灌输学生新知识、新概 念,对于枯燥的概念,学生自然会厌烦. 教师要利用好 素材,通过多媒体技术,找到有趣的数学文化素材,让 学生不感觉枯燥无味. 除去了许多灌输知识的时间,不 仅不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成效,而且会让学生更好的记住 并且巩固所学. 因为对于枯燥的知识,学生并不容易在 日常生活中想起,然而教师利用日常生活素材来教导学生,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素材来学习数学,学生下次接 触到生活中的事物时,便会想起学习的数学内容,更有 利于巩固所学内容,因为数学的内容都是来源于生活 的,在生活中找到例子并不难.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 与正方形”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先交流讨论,然后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现实生活中与长方形正方 形有关的事物,如学校中的类似长方体建筑,拍其一个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最新最全)

最新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公式定义 第一部分:概念 第二部分:定义定理(算术方面) 第三部分:计算公式 第四部分:几何体 第一部分:概念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O 除以任何不是O 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 的乘法,可以先把O 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 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 除外),分数的大 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 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22,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如:2÷5 或3:6 或1/3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 除外),比值不变。 23,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 24,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25,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如3:χ=9:18 26,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

小升初数学衔接资料(最完整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本章的教学时间大约需要课时,建议分配如下: §2.1 正数和负数---------------1课时 §2.2 数轴-------------------------1课时 §2.3 相反数------------------------1课时 §2.4 绝对值----------------------1课时 §2.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1课时 §2.6 有理数的加法--------------1课时 §2.7 有理数的减法----------------1课时 §2.8 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1课时 §2.9 有理数的乘法----------------1课时 §2.10有理数的除法----------------1课时 §2.11有理数的乘方----------------1课时 §2.12科学记数法------------------1课时 §2.13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课时 § 复习-----------------------------------1课时 1.1正数和负数 一、基础知识 1. 像3、2、0.8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根据需要,有时也在正数前面加正号“+”。) 2. 像-1、-4、-0.6这样在正数前面加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带有正号的数不一定是正数,同样带有负号的数不一定是负数。 说明:在天气预报图中,零下5℃是用―5℃来表示的。一般地,对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用过去学过的数来表示;把与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用过去学过的数(零除外)前面放一个“-”(读作“负”)号来表示。 拿温度为例,通常规定零上为正,于是零下为负,零上10℃就用10℃表示,零下5℃则用―5℃来表示。 ▲ 本节重点:能正确识别负数、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本节的难点。教学中要特别强调“0”的特殊身份,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知识题库 1. 将下列各数按要求分类填写 5、0.5 6、- 7、0、29、-3 2、100、-0.00001 其中是正数的是( ),是负数的是( )。 2.如果水位上升1.2米,记作 1.2 米;那么水位下降0.8米,记作_______米. 3.甲、乙两人同时从A 地出发,如果向南走48m,记作+48m ,则乙向北走32m ,记为 , 这时甲乙两人相距 m. . 4.某种药品的说明书上标明保存温度是(20±2)℃,由此可知在 ℃~ ℃围保存才合

简述述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数与代数”的教学主线及教学建议

简述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数与代数”的教 学主线及教学建议 数与代数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占比例是最大的,更重要的是这部分学习内容是整个数学学习和学习其他的学科的基础,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概念、数的运算、数的估计等。总之,小学是以数的运算为主,但在第二学段中也有正反比例的初步学习。因此,对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内容的分析,可使教师了解小学阶段数与代数内容的本质与发展,从整体上把握相关概念和数的发展脉络,促使数与代数内容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小学第一学段是“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探索规律。”第二学段是“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探索规律。”按照课程标准的设计,数与代数在小学阶段的主要内容有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式与方程和正比例反比例及探索规律。 1. 数的形成---从量到数的抽象(自然数) 自然数形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字(0~9)的形成;二是计数单位(个、十、百、千等)的建立。 (1)教字的形成。自然数具有基数和序数的性质,基数是表示数量的多少。如在人类生活的过程中,人们会根据事物数量的变化,逐一地创造出数字,从1开始,每次增加1个,将各个数字进行有序的排列,形成从小到大的排列,而且,相邻两个数之间可以通过

添“1”的方法进行转换,便形成不同的用符号0,1,2,3,4.,5,6,7,8,9等数字表示的数。 (2)计数单位的产生。在诸多的记数方法中,将10作为一个表示数的单位“十”,成为被人们普遍采用的方法。“十进制”记数法是在“十”为单位的基础上,再形成“百”“千”“万”等单位,可以表示任意大的数。 2.数的表示:数位与位数 (1)位数:指一个数由几个数构成这个数就是几位数。 (2)数位:指的是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 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在计数单位“十”的基础上,形成更大的计数单位。九个“十”添加1个“十”就是“百”,九个“百”添加1个“百”就是“千”……十个“千”形成了一个新的计数单位“万”。在我国记数方法中,把“万”又当作一个新的“单位一”,就可以获得一组新的计数单位“个(万)、十(万)、百(万)、千(万)”。同理,当“千万”满十个的时候,再次作压缩处理,把十个“千万”形成的新的计数单位“亿”当作“一(个)”,又可获得一组新的计数单位“个(亿)、十(亿)、百(亿)、千(亿)”,…… 3.数的扩充----分数和小数 (1)分数的扩充。分数的扩充一般是由两种需要而产生的:一是分东西的过程中,需要对一个物体进行切割与分配时,整体中的“部分”无法用自然数来表示,就需要有刻画“部分”的方式方法;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完整版)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整理(完整版)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a=2S÷h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h=2S÷a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h=S÷a 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高a=S÷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梯形的上底=面积×2÷高-下底 梯形的下底=面积×2÷高-上底

梯形的高=面积×2÷(上底+下底)a=2S÷(a+b) 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中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中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_全面__、_持续_、_和谐__ 地发展。 2、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_动手实践__、自主探索__与__合作交流_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评价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___与_合作者__。 4、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从_知识与技能_、数学思考、解决问题___和_情感态度_等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 5、《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个学习领域。 6、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二、选择题(1-5为单选,6-10为多选)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 3 )过程。 [①交往互动②共同发展③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2 )。 [①教教材②用教材教] 3、“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数学思考②过程与方法③解决问题] 4、《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 1)的动词。 [①过程性目标②知识技能目标] 5、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3 ) [①联系生活学数学②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③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6、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A,B,C )的过程。 A. 生动活泼的 B.主动的 C.富于个性 D.被动的

7、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A,B )之上。 A. 认知发展水平 B. 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8、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A,B,C)。 A.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B.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C.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9、评价的主要目的是(A,B)。 A.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 B.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10、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A,B,C,D,E)。 A.数感B符号感C空间观念 D统计观念 E应用意识及推理能力 三、案例分析: 《找规律》片断描述: 师:老师想请同学们帮个忙,你们愿意吗?大家看,学校板报的花边被淘气的小朋友擦掉了一些,你能把他补充完整吗?它们按什么规律来排列? 师:你们想不想自己设计一条更漂亮的花边?用你们的图形学具摆一摆吧。[学生动手摆花边,摆完后全班同学离开座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去参观其他组同学的作品,然后交流汇报:你最喜欢谁摆的,为什么?]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学生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生1:○○□□□○○□□□,我是按2个圆形3个正方形这样的规律摆的。生2:我是这样摆的,○□○□○□ 。。。。。。 结合本案例,请你谈谈对于数学课的“情境创设、动手实践”的看法。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3)的过程。 ①交往互动②共同发展③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暑期小升初数学衔接(教学导案)

暑期小升初数学衔接(教案)

————————————————————————————————作者:————————————————————————————————日期:

暑期小升初衔接 专题一负数1、相关知识链接 小学学过的数: (1)整数(自然数):0,1,2,3………… (2)分数:1131 ,,,1, 2342 …………… (3)小数:0.5,1.2,0.25………… 提问: (1)温度:零上8度,零下8度,在数学中怎么表示? (2)海拔高度:+25,-2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3)生活中常说负债800元,在数学中又是什么意思? 2、教材知识详解 负数的产生:我们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把另一种和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这样就产生了负数。 【知识点1】正数与负数的概念 (1)正数:像5,1.2,1 3 ,125等比0大的数叫做正数。 (2)负数:像-5,-1.2,-1 3 ,-125等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做负数,负数比 0小,“-”不能省略。 注:(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负数的分界点(2)并不是所有带有“-”号的数字都叫做负数,例如0 【例1】下列那些数为负数 5,2,-8.3,4.7,-1 3 ,0,-0 【知识点2】有理数及其分类 (1)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包括正分数和负分数)。注:分数可以与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相互转化。 (2)有理数分类: 按性质分类: ,5.2 , 5.2?? ? ? ? ? ? ?? ? ? ?? ?? ?? - ??? ? 正整数:如1,2, 3,… 正有理数11 正分数:如,,… 23 有理数 负整数:如-1,-2,- 3,… 负有理数11 负分数:如-,-,… 23

(完整)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

一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一年级 教学内容(每周4课时) (一)数与计算 (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数。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加法和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2)10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数。个位、十位。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二)量与计量 钟面的认识(整时)。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三)几何初步知识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四)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实践活动 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教学要求 1.通过数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熟练地口算一位数的加

法和相应的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会计算加减法两步式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认识钟面,会看整时。认识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要爱护人民币。 6.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 7.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二年级 教学内容(每周5课时) (一)数与计算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加、减法竖式。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口诀。乘法竖式。除法的初步认识。用乘法口诀求商。除法竖式。有余数除法。两步计算的式题。 (3)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数数。百位、千位、万位。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 (4)加法和减法。加法,减法。连加法。加法验算,用加法验算减法。 (5)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两步计算式题。小括号。 (二)量与计量 时、分、秒的认识。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千克(公斤)的认识。 (三)几何初步知识 直线和线段的初步认识。角的初步认识。直角。

浅谈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浅谈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江苏省泰州市九龙实验学校顾广林(225312) §1问题的提出 初一数学是中学数学的基础,要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一抓起.然而目前中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一种严重脱节现象,一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成绩明显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根源是没有真正做好小学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 §2了解影响初初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原因 §2.1教材的原因 目前的小学已全面进入新课改,新课改的小学数学教材在难度、深度、广度方面降低幅度较大,且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每一新知识的引入往往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很贴近,比较形象,并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学生一般都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而初中学习中经常是变量,几何变换和逻辑推理.且小学部分复杂的内容也转移到初中阶段学习.这样小学教材就体现了“浅、少、易”的特点.因而初中教材在知识、编排体系和教学要求上都还不能很好地衔接小学教材. §2 .2环境与心理的原因 对初一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六年级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初中,认为小学学习任务已完成,目标已达到,整个身心完全放松.在两个多月的暑假中,基本不再复习小学数学,进入初中后,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思想继续松懈,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他们上课精力不集中,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不认真完成作业,知识、能力上的问题越积越多;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初中数学很难学,初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是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怵头无趣的被动局面. §2 .3教学方法的原因 初中上课容量大,而且在讲授时,常常是知识点一出来,马上就是一道中考题,立即就拔高,当然,学生听不懂,只有自己看书,自己学,这样由于小学生年龄的特征,他们在小学课上能充分享受到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乐趣,一到初中就被抹杀了.因而产生初中教师不了解小学教师的教法.教法上未能与小学教法衔接上. §2 .4学生学法上的原因 在小学,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但是,到了初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双基”培养能力.因此,初中数学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善于归纳总结规律,在思维的灵活性、可延伸性、创造性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刚入学的初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小学学法,致使学习困难较多,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3掌握小初数学教学内容的衔接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打印版)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请同学们妥善保管) 1L=1000mL=1000cm3 1米(m)=100厘米(cm)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同学们: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厘米”通常叫“公分”。(1厘米≈1公分) Δ:a×a=a2 a×a×a=a3 500g=1斤1kg=2斤1000g=1kg 1吨(t)=1000kg 1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分米=100毫米 1里=500米1公里=1000米1km=1000m 1元=10角1角=10分 1年=365天(平年)=366天(闰年)1小时(时)=60分钟1天=24小时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的分配律:(a+b)× c=a×b+b×c 乘法的结合律:(a-b)× c=a×c-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 ×b)× c=a×(b×c)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子×因子=积积÷一个因子=另一个因子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 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S=a×b 4:长方体 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征求意见稿) 一、导言 (一)课程定位 数学是以现实世界中的数与形为研究对象,在抽象、推理、应用的往复循环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一门科学。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数学自身的发展,特别是在与计算机的结合过程中,数学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 在人类文明史上,数学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它是其他科学的基础,也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中,数学不仅对科学技术的进步仍然发挥着基础理论和基础应用的作用,而且已成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数学又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经广泛渗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的进步。数学是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必需的工具,数学素养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 在基础教育阶段,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对学生的整体发展、长远发展以及当前学习其他课程具有奠基意义,对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等具有独特作用。本课程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主动地发展,致力于使每个学生获得必需的、与个性发展相适应的数学,同时得到基本素质的培育和提高。 (二)课程理念 1.正确处理基础与发展的关系 数学课程应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要求,正确处理基础与发展的关系。主要强调: ——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而且要关注数学学习对促进学生基本素质提高的作用,从而为学生走向社会 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还要充分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生的数学学 习与其在个性方向上的发展相适应。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批判意识、综合意识和合作意识,注重让学生学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经历将实际问题进行数学抽象、 建模求解和解释的过程,学会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获 得终身受用的数学基础能力和创造才能。 2.充分关注数学课程中的学习过程 课程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数学课程的设计不仅要重视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更要充分关注课程中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主要强调:——将课程与学习融为一体。要精选学生必需的数学知识,遵循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的规律,组织合理的知识结构;要展现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形成的过程,

小学数学各年级的教学大纲

小学数学各年级的教学大纲 一年级(每周4课时) 教学内容:(一)数与计算:(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数。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加法和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2)10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数。个位、十位。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二)量与计量钟面的认识(整时)。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三)几何初步知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四)应用题。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五)实践活动。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教学要求:1.通过数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熟练地口算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会计算加减法两步式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认识钟面,会看整时。认识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要爱护人民币。 6.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 7.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年级(每周5课时) 教学内容(一)数与计算(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加、减法竖式。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口诀。乘法竖式。除法的初步认识。用乘法口诀求商。除法竖式。有余数除法。两步计算的式题。(3)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数数。百位、千位、万位。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4)加法和减法。加法,减法。连加法。加法验算,用加法验算减法。(5)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两步计算式题。小括号。 (二)量与计量。时、分、秒的认识。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千克(公斤)的认识。(三)几何初步知识。直线和线段的初步认识。角的初步认识。直角。(四)应用题。加法和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乘法和除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五)实践活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调查家中本周各项消费的开支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教学要求:1.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和“万”,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数、写数,会比较数的大小。2.掌握加、减法的笔算法则。会用竖式计算比较简单的连加式题。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和几百几十加、减整百或整十的数,会用交换加数的位置验算加法和用加法验算减法。初步培养学生检查和验算的习惯。3.知道乘、除法的含义和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知道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全部乘法口诀,能够熟练地用口诀求积、求商。熟练地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注①:例如3个5,可以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3×5读作3乘5,3和5都是乘数(也可以叫因数)。②:不给出“第一种分法”、“第二种分法”等名称。]4.初步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会计算两步式题。认识小括号。5.认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知道1米、1厘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会进行长度的简单计算。6.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公斤),初步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7.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8.初步认识直线和线段,会量线段的长度和画线段(限整厘米)。9.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10.会解答加、减、乘、除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会分步列式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11.通过实践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三年级(每周5课时) 教学内容:(一)数与计算(1)一位数的乘、除法。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0的乘法。连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0除以一个数。用乘法验算除法。连除。(2)两位数的乘、除法。一个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乘法验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连乘、连除的简便算法。(3)四则混合运算。两步计算的式题。小括号的使用。(4)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读法和写法。看

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

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 1、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一学生的思维方式仍保留着小学生那种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因此,在教法上应注意研究小学的数学教学方法,吸取其中优点,针对初~学生的特点,改进教学方法. (1)、代数的特点是用字母表示数,使数的概念及运算法则抽象化。在小学所学数的基础上更高一个层次的抽象。字母是代表数的,但它不代表某个数,这种一股与特殊的关系,正是初一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主题内容的深度,从小学学过的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入手,尽量用一些字母表示数的实例自然而然地引出代数式的概念。使学生感到升入初一就象小学升级那样自然,从而减小对初中内容望而生畏的恐惧感。 (2)、对于正负数这一概念的引入.可先将小学数学中的数的知识作一次系统的整理,使学生注意到数的概念是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而逐渐发展的,也是因为原有的数集与解决实际问题之间的矛盾而引发新数集的扩展。即:正整数集一(增加0)~自然数集(小学学过的整数)一(增加正分数)~算术数集(非负有理数)一(增加负整数、负分数)一有理数集。这样既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有理数集合,又为再一次扩充作好了准备。引入负数概念时可举学生熟悉的例子,通过学生熟悉的问题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就会去积极主动地思考。 (3)、对于计算,小学重在演算。如简便运算中添括号去括号的应用,它是一种死记硬背的方式。而到了初一,为了使其能正确理解运算法则,避免计算中的错误,就不能只满足于得出一个正确答案,应该要求学生做到每一步都要想一想根据什么,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求达到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准确的计算。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现在初一学生年龄大都在1 1至l 2岁,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思维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思维的不稳定性以及分析综合能力尚未形成,决定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学习将是初一学生学习数学面临的一个难度非常大的坎。因为学生解题时只习惯于套用小学的老师总结好的公式,属定势思维,不善于分析,不善于转化和作进一步的深入思考,思路狭窄、呆滞,题目稍有变化就束手无策。因此,教学中要重视知识的发展过程。因为数学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活动,教学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去思考。有些问题同时可用算术方法和代数方法,然后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使学生清晰地理解代数方法的每一步的感受它直接易懂的优越性.从而培养学生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习方法的衔接 小学阶段科目少,内容浅,而中学课程增多,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由具体发展到抽象,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学生认识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加之一部分学生还未脱离教师的“哺乳期”,没有自觉学习的能力,致使有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学不得法而成绩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开始陷入厌学的困境。因此重视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做好中小学数学衔接的关键。 (1)预习方法的指导 小学阶段一般不要求学生预习,到了初一学生大多不会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既使预习也仅仅只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因此,教师要注重预习指导,加强预习训练。在指导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章知识的概况。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问题去听课。只要学生认真预习,听课时常常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样就会逐步尝到自觉学习的甜头。从而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预习前教师可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电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听课方法的指导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整理版)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 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a=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体积

单位换算 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4)1吨=1000千克1千克= 1000克= 1公斤= 2市斤 (5)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 (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7)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8)1世纪=100年1年=12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 秒数量关系计算 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 数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算术 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最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完整解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一、总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总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阐述: 知识技能 1.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思考

1.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2.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 3.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问题解决 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态度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3.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4.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总目标的这四个方面,不是相互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

小升初数学衔接资料(最完整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有理数 本章的教学时间大约需要课时,建议分配如下: §2.1 正数和负数---------------1课时§2.2 数轴-------------------------1课时 §2.3相反数------------------------1课时§2.4绝对值----------------------1课时 §2.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1课时§2.6 有理数的加法--------------1课时 §2.7 有理数的减法----------------1课时§2.8 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1课时 §2.9 有理数的乘法----------------1课时§2.10有理数的除法----------------1课时 §2.11有理数的乘方----------------1课时§2.12科学记数法------------------1课时 §2.13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课时§复习-----------------------------------1课时 1.1正数和负数

一、基础知识 1. 像3、2、0.8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根据需要,有时也在正数前面加正号“+”。) 2. 像-1、-4、-0.6这样在正数前面加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带有正号的数不一定是正数,同样带有负号的数不一定是负数。 说明:在天气预报图中,零下5℃是用―5℃来表示的。一般地,对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用过去学过的数来表示;把与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用过去学过的数(零除外)前面放一个“-”(读作“负”)号来表示。 拿温度为例,通常规定零上为正,于是零下为负,零上10℃就用10℃表示,零下5℃则用―5℃来表示。 ▲ 本节重点:能正确识别负数、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本节的难点。教学中要特别强调“0”的特殊身份,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知识题库 1. 将下列各数按要求分类填写 5、0.5 6、- 7、0、29、-3 2、100、-0.00001 其中是正数的是( ),是负数的是( )。 2.如果水位上升1.2米,记作 1.2 米;那么水位下降0.8米,记作_______米. 3.甲、乙两人同时从A 地出发,如果向南走48m,记作+48m ,则乙向北走32m ,记为 , 这时甲乙两人相距 m. . 4.某种药品的说明书上标明保存温度是(20±2)℃,由此可知在 ℃~ ℃围保存才合适.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