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关系之沙俄与清朝
中俄关系发展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中俄关系发展史院系名称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答辩教师时间摘要:中俄两国交往的历史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了。
这段不短也不长的交往史根据两国的社会性质的改变及历史进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在这五个阶段中,中俄经历了一段曲折、多变的过程,有对抗也有合作,有冲突也有和睦。
以史为鉴,回顾总结中俄300多年的关系,我们能从中得到诸多启示。
关键词:中俄;关系;发展史引论:中国,一个具有五千年古老文明的国家;俄罗斯,一个面积达一千七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家。
上帝让这两个大国接壤,他们必将演绎出一部曲折、漫长、耐人寻味的历史,们的冷热亲疏,不仅对其自身发展产生影响,也必然改变整个世界。
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明末清初至鸦片战争前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鸦片战争至十月革命 (1)3十月革命至新中国成立前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新中国成立至苏联解体....................... 错误!未定义书签。
5苏联解体至今..................................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1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2..............................................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3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考研笔记之满清不平等条约一览表

考研笔记之满清不平等条约一览表【引言】本系列以“世界局势”为线索,以“世界问题”为框架,以“世界历史”为视角。
今天是本系列的第28篇。
本系列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世界形势”(1)中美关系、2)中俄关系、3)中日关系(4)中日邦交(5)中日经济与贸易关系(6)中美韩关系(7)中美英日四国关系。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不一一介绍。
一、《中俄密约》《中俄密约》是清王朝最早与沙俄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条约规定:清朝承认黑龙江流域、乌苏里江及其流域的永久所有权;将阿穆尔河以东和库页岛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全部地区及朝鲜半岛与中国之间的大片领土划归沙俄所有;俄国将尼布楚、乌苏里江以东至黑龙江以北约二百万平方公里土地分给中国,并把汉文名称改为“库页岛”;将中国军队驻兵地点由北京改到山海关;清朝保留满洲国正红旗之旗在中国北方停留90天等内容,对清朝政治、军事机构影响深远。
但是,该条约签订后沙俄迅速出兵攻占了海参崴、布连特斯台等地。
此后,中俄间展开了一系列战争,清朝无力阻挡战败的步伐。
直到1860年中俄签订《中俄北京条约》,才最终把中俄间的矛盾化解下来。
1、俄国要求清政府承认阿穆尔河以东和库页岛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全部地区及朝鲜半岛与中国之间的大片领土,以及为保护这一地区安全而提出的各项条款。
例如:把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以东至黑龙江以北约二百万平方公里土地分给中国。
俄国承认沙俄在中国东北对黑龙江流域拥有永久主权。
清政府同意沙俄强迫清政府承认其对黑龙江流域的永久所有权。
2、规定清朝保留满洲国正红旗之旗在中国北方停留90天的特权,但对满洲大臣由每隔三年轮换一次改为每隔六年轮换一次。
在中国北方各口岸(例如黑龙江的伊尔库茨克、绥芬河等地)驻军将领,在条约规定时间内仍保留汉人大臣在当地驻军。
清朝在中国北方各口岸所设海关设于俄国驻京公署之南半部,并在中国北方各口岸设俄人领事馆,俄国使馆官员人员仍驻中国北方各口岸。
条约还规定俄国不能擅自在北京以外城市设立领事馆。
中俄瑷珲条约

中俄瑷珲条约侵吞大清国黑龙江地区,夺取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是《清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以后历代沙俄政府的一贯图谋。
鸦片战争之后,沙俄成立“黑龙江问题特别委员会”,加紧其侵略黑龙江的活动。
1849年至1853年,沙俄海军军官涅维尔斯科依带领武装人员,侵入黑龙江下游,建立侵略据点。
随后,在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的指挥下,大批沙俄侵略军闯入黑龙江,对中上游北岸和下游两岸实行军事占领。
《》或《中俄瑷珲和约》1858《瑷珲条约》Treaty of Aigun,又称《瑷珲城和约》,是沙皇俄国和清朝黑龙江奕山于1858年5月28日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在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签定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即外东北约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清俄瑷珲条约》是沙皇俄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清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条约原文:一八五八年五月二十八日,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俄历一八五八年五月十六日,瑷珲。
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黑龙江奕山,会同俄国东悉毕尔岳福,在爱珲城议定和约三条:一、黑龙江、松花江左岸,由额尔古讷河至松花江海口,作为俄罗斯国所属之地;右岸顺江流至乌苏里河,作为大清国所属之地;由乌苏里河往彼至海所有之地,此地如同接连两国交界明定之间地方,作为两国共管之地。
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河,此后只准中国、俄国行船,各别外国般只不准由此江河行走。
黑龙江左岸,由精奇里河以南至豁尔莫勒津屯,原住之满洲人等,照旧准其各在所住屯中永远居住,仍著满洲国大臣官员管理,俄罗斯人等和好,不得侵犯。
一、两国所属之人互相取和,乌苏里、黑龙江、松花江居住两国所属之人,令其一同交易,官员等在两岸彼此照看两国贸易之人。
一、俄国结聂喇勒固毕尔那托尔木喇福岳福,中国镇守黑龙江等处奕山,会同议定之条,永远遵行勿替等因;俄国结聂喇勒固毕尔那托尔木喇福岳福缮写俄罗斯字、满洲字,亲自画押,交与中国宗室奕山,并中国奕山缮写满洲字、蒙古字,亲自画押,交与俄罗斯国结聂喇勒固毕尔那托尔木喇福岳福,照依此文缮写,晓谕两国交界上人等。
中俄关系史

中俄关系中国,一个具有五千年古老文明的国家;俄罗斯,一个面积达一千七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家。
上帝让这两个大国接壤,他们必将演绎出一部曲折、漫长、耐人寻味的历史,他们的冷热亲疏,不仅对其自身发展产生影响,也必然改变整个世界。
中俄两国交往的历史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了。
经历了一段曲折、多变的过程,有对抗也有合作,有冲突也有和睦。
以史为鉴,回顾总结中俄300多年的关系,我们能从中得到诸多启示。
〖知识梳理〗(一)古代史〘两国初识、接触和建立国家关系的阶段〙:此时沙俄虽然不断向东方扩张,但是遇到的是封建大帝国——清王朝,所以沙俄并未占得多大便宜,双方基本处于平等态势,两国关系在俄方主动中方被动的情况下建立起来了,1685年的雅克萨之战和1686年第二次雅克萨之战,1689年,中俄两国在尼布楚进行谈判,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条约签订后,中俄东段边境地区相对稳定,两国人民和平往来,贸易得到很大的发展。
它是一个在清政府作了很大让步的情况下签订的一个平等条约。
就可以说明之一时期中俄关系的特点。
(二)在近代史上〘伪装友好的帮凶,获利最多〙:①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58年通过《瑷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公里领土。
〘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1860年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领土;②1860年、1864年分别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湖在内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1871年俄国侵占中国新疆,1881年中俄签订《伊犁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了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总之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了中国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侵略中国〙:③1900年与其它列强一起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签订《辛丑条约》1911—1913策划外蒙独立〘影响和指导帮助中国革命〙④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灾难深重的旧中国指明方向。
沙俄掠夺我国土地的条约

沙俄掠夺我国土地的条约沙俄掠夺我国土地的条约有著名的《尼布楚条约》和《瑷珲条约》。
这两个条约都直接导致了我国领土的丧失和沙俄在我国边境地区的扩张。
首先,《尼布楚条约》于1858年6月26日签订。
该条约是中国清朝与沙俄帝国之间的一项不平等条约。
根据该条约的内容,中国清朝割让了大片领土给沙俄帝国,其中包括黑龙江以北、外东北、外科尔沁等地区。
中国清朝还同意在这些割让的领土上设立俄属领事馆。
此外,沙俄获得了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放弃通商航海权、扩张和探险的特权。
这一条约直接导致了中国东北地区领土的大量丧失,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造成了严重威胁。
其次,《瑷珲条约》于1858年10月8日签订。
这也是中国清朝与沙俄帝国之间的一项不平平等条约。
该条约是前述《尼布楚条约》的补充。
根据该条约,沙俄向中国清朝索取了更多的领土,主要是包括瑷珲地区(现在的黑龙江省双城市)和东北一部分辽宁地区。
中国清朝同意将这些领土割让给沙俄,并同意在这些割让的领土上建立俄属领事馆。
此外,中国还同意了沙俄将北京、天津、广州等地设立领事馆的请求。
这个条约进一步加剧了中国领土的丧失,沙俄在我国边境地区的扩张势力进一步加强。
这两个条约都是不平等条约,对中国来说是沉重打击。
这不仅削弱了中国在这些地区的主权地位,而且也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
这两个条约标志着沙俄在我国东北边境地区的逐渐扩张,也为后来日俄战争提供了条件。
总的来说,《尼布楚条约》和《瑷珲条约》是沙俄掠夺中国领土的不平等条约。
这些条约的签订导致了中国领土的丧失和沙俄在边境地区的扩张。
这些条约不仅对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也暴露了中国的落后和脆弱。
这些条约的签订不仅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至今仍然是中俄关系中的敏感问题。
沙俄掠夺我国土地的条约

沙俄掠夺我国土地的条约
在近代历史上,沙俄曾通过一系列条约掠夺了我国的土地。
以下是相关参考内容:
1.《尼布楚条约》(1727年):该条约是中国清朝与沙俄之间的首个正式协定,确立了中俄边界线。
根据该条约,中国北方的乌里雅苏台、尼布楚、萨哈林等土地被沙俄掠夺。
2. 《恒博会议的决议书》(1858年):该决议书是中国与沙
俄在恒博会议上达成的协议,主要解决中俄边界问题。
根据这一协议,中国割让了外东北地区,包括外东北部分地区的赫哲、达斡尔、鄂温克等族群的居住地。
3. 《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此条约是中国清朝与沙俄
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之一。
根据该条约,中国的东北边疆又被割让给沙俄,包括中国的黑龙江以北地区。
此举导致了中国在北方的边疆丧失和国土收缩。
4. 《中俄福临门条约》(1881年):该条约是中国清朝与沙
俄签订的另一项不平等条约,沙俄以资金压力迫使中国同意划定边界。
根据该协议,中国割让了伊犁地区,使沙俄进一步侵占了我国的土地。
5. 《中俄勘分条约》(1915年):该条约是中国和沙俄互相
承认双方在东北地区的势力范围,使中国在东北的主权被削弱。
根据该条约,沙俄继续扩大在中国的影响力,并从中国手中获取了更多的特权。
以上是沙俄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条约中掠夺我国土地的主要内容。
这些条约都是在不平等的情况下被强制签订的,对我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利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这些历史事件提醒我们要珍惜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勿忘历史,加强国家的强大与发展。
浅 谈 中 俄 关 系

二、中俄关系的现状
中俄关系目前处于历史发展最好时期 1991年苏联解体后10年时间里,中俄关系在政治和法律 定位上连续上了四个台阶:一是1992年12月,两国元首在 北京签署关于两国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决定把双边关 系提升到“相互视为友好国家”的新阶段;二是1994年9月, 两国元首在莫斯科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建立“睦邻友好、 互利合作的建设性伙伴关系”;三是1996年4月,两国元首 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确定两国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 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四是2001年7月,两国元首签署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中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 的和平思想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这步步升高的政治和法律 定位,不仅使中俄关系高潮迭起,也为中俄关系明了发展 方向。
三、对中俄关系的展望
虽然中俄现状令人乐观,但双方仍有许多问题和矛盾: 虽然中俄现状令人乐观,但双方仍有许多问题和矛盾: (一)俄向远东增强兵力部署,难释对华防范之嫌 。 俄向远东增强兵力部署, 双方对合作“共赢” (二)双方对合作“共赢”认知的差异及两国贸易结 构 性矛盾制约彼此深化经贸合作 。 (三)两国在遵守知识产权方面的分歧和矛盾阻碍着 双方高科技合作的深入发展 。 (四)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不断引发俄方抱怨。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不断引发俄方抱怨。 (五)中国生产的部分食品质量问题影响俄对华农业 合作 。
浅谈中俄关系
一、中俄关系的历史
“万里茶道”是中俄间一条重要的商道。这条商 道以运送茶叶为主,从福建经水路至汉口,再经水 路至湖北北部和河南南部,再经陆路到山西、内蒙, 跨外蒙至恰克图,经乌拉尔直至莫斯科、彼得堡。 清康熙年间俄侵扰我东北,被康熙皇帝派兵击 退。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沙俄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 等条约,割占了领土,沙俄对中国的侵略以攫取领 土为主。
清朝冷知识——清朝时中俄关系(上)

清朝冷知识——清朝时中俄关系(上)起源和冲突中俄两国关系的起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俄国向东方扩张和对中国的侵略。
原来俄国是一个欧洲国家,自第一个沙皇伊凡四世起,开始派商人、冒险家叶尔马克等人越过乌拉尔征服西伯利亚,进而闯入中国的边疆。
至十七世纪后期,沙俄在西伯利亚已站稳脚跟并建立了数十个城寨,其中有32年在勒拿河上建成的雅库次克,54年在中国的尼布楚城址兴建了涅尔琴斯克,在黑龙江咽喉所建的阿尔巴津,即雅克萨城址。
清朝兴起后所辖治的地区,早在元朝已归入中国版图。
经过明朝的都司卫所统治,成了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努尔哈赤在建立后金以前,对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以东滨海地区进行了征剿和招抚。
皇太极在此基础上继续扩大对黑龙江中上游及以远地区的经营。
天聪八年(34)首次征伐黑龙江上游,就向率兵的霸奇兰与萨穆什喀晓谕:此行之地人民,“语音与我国同”,攻略时应对他们说:“尔之先世,本皆我一国之人,载籍甚明”。
这一年,居住在精奇里江的达呼尔部首领巴尔达齐率众归服,皇太极把宗室之女嫁他,成为显赫一时的额驸。
崇德二年(37),索伦部首领博穆博果尔也向清朝进贡,两年后叛清,皇太极于崇德四年(39)发兵将其生擒,攻取了叛军赖以集结的雅克萨、铎陈、阿撒津、多金、兀库尔等城。
崇德七年,皇太极踌躇满志地宣称:“予缵承皇考太祖皇帝之业,嗣位以来,蒙天眷佑,自东北海滨(鄂霍次克海),迄西北海滨(贝加尔湖),其间使犬、使鹿之邦,及产黑狐、黑貂之地,不事耕种、渔猎为生之俗,厄鲁特部落,以至斡难河源,远迩诸国,在在臣服。
”其实这也是故土重归一统。
中俄冲突随着沙俄的入侵而日益激烈。
43年波雅科夫率领沙俄侵略军到了精奇里江(结雅河)支流勃良塔河,比皇太极统一这一地区晚来十年。
波雅科夫等人从当地达呼尔人那里了解到达呼尔人是满族的一支,和通古斯人有亲属关系,这些人居住的地区早已从属满族王公和中国皇帝。
中国官员经常到此巡视和征税,而沙俄侵略者不顾所到之处人民的反抗和中国的领土主权,仍然艰难地向内陆入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贸
清朝与沙俄的商贸关 系同两国外交关系、 政治关系和军事关系 一样,经历了复杂曲 折的过程,有过友好 和睦时期,也经历了 矛盾斗争的历程。历 经三百多年的商贸关 系缘于两国资源与商 品的强大互补性,在 竞争与矛盾中两国都 得到了收获与发展。
清朝和沙俄签订的与商贸问题有关的条 约
• 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自和约已定之日起,凡两国人民持有 护照者,俱得过界往来,并许其贸易互市”。其是起始性条约。 • 1728年《恰克图条约》:“在两国交界处进行零星贸易者,可以在尼 布楚及色楞格之恰克图选择适当地点,盖房屋、墙垣和栅子”。其对 商贸活动的地理位置给予了规范。“准其两国通商。既已通商,其人 数仍照原定,不得过二百人,每间三年进京一次。除两国通商外,有 因在两国交界处所零星贸易者,在色楞额之恰克图、尼布朝之本地方, 择好地建盖房屋情愿前往贸易者,准其贸易”。其对商人进行约束。 • 1858年《瑷珲条约》:“两国所属之人互相取和,乌苏里江、黑龙江、 松花江居住两国所属之人令其一同交易,官员等在两岸彼此照看两国 贸易之人。”其对交易性质做了表述。 • 这些商务条约的共同点是对两国商贸关系的税收政策、商务活动次序 做了规范。
• 中俄当时商贸关系发 展主要特点是以货易 货贯穿始终,商队贸 易、边境贸易、边界 贸易、自由区贸易等 现象则是主要载体。
但 沙俄对中国边境的富饶之地觊觎已久 。他在漫长的中俄交往过程中,不断的准 备,计划,并将这些计划加以实施。 所以说,在清朝与沙俄的关系,主要停留在 领土问题上。
中俄分别于1689年和1727年签署《尼布楚条约》和《恰克图 条约》确立边界,但这并未阻止俄国的野心。1858年5月, 俄国乘英法联军侵略中国之际,俄国以武力威胁清政府签署 《瑷珲条约》,以黑龙江为边界。1860年签订的《中俄北京 条约》,俄国更把整个外满洲(包括库页岛)吞并,并获得海 参崴这个不动港,以扩展其于西太平洋的影响。 沙俄共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
沙俄与中国的关系开端始于商贸关系, 而这个开端的原动力是商业利益还是领 土扩张?
18世纪初,商务部给劳伦特· 朗克的训令中第8 条写道:“每年在商队启程时,领事应将其工作日 志抄录副本一份存查,并将原件寄来。领事亦应 督促副领事从事广州将公务日志和情报一并寄来 。在此等情报中,不仅包括有关商情,并应包括 国家各项机要事务。为便于此等重要商务活动, 兹检附密码表以供领事及副领事之用。”第10条训 令更为心惊:“任何俄罗斯臣民到中国后, 应将其 行程及沿途经历情况缮具书面报告,领事应搜集 此等报告列入工作日志中寄送商务部。”
• 清朝与沙俄的外交史就是一部惨痛的被虐 史。敌弱我强敌人用道理给我们外交,我 们爱惜面子,以德报怨,敌强我弱敌人用 拳头给我们讲道理,我们丧权辱国。弱国 无外交,古人诚不欺我也!Fra bibliotek中俄关系
• 中俄关系,乃中国(从清朝至中华民国再 至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国(从沙俄至苏 联再至俄罗斯联邦)的国家关系。
• • • • 02611102王贺森 02611114张锦程 02611119肖逸 02611123孙铖皓
16-19世纪中俄关系 清朝与沙俄
清朝与沙俄的较量最早始于何时?
•
公元15世纪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 了中央集权制国家——莫斯科大公国。 1547年,伊凡四世自封为“沙皇”,其国 号称俄国。 16 世纪前的俄国绝对不是世界上领土 面积最大的国家,当时它还只是一个偏 居东北欧的小国,面积在280 万平方公 里左右。伊凡四世上台后,沙皇俄国便 开始实施其“抢地”计划。经过一个多世 纪的征战,现在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 成了沙俄的地盘。就在这时,俄国人从 鄂温克人那里听到一个重要信息:在维 季姆河西南有条石勒喀河(黑龙江), 沿岸住着很多达斡尔人,那里盛产各种 粮食,还有数不清的银矿、铜矿和铅矿 。
伊 凡 三 世
鸦片战争前的东北,幅员辽阔,物产丰饶。 总面积约21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群山苍 翠、河海纵横、平原肥沃、矿藏丰富。 美国地理学家葛勒斯赞美东北说:“东北是 一个使人目眩心醉的处所。” 美国学者阿麦利加纳也不吝溢美之词: “满洲为世界上地土肥美区之一”,“有‘中国 乐园’之名焉”。 东北优越的地理条件,丰富的物产资源,一 向为帝国主义列强所垂涎。
•
这自然激起了沙俄侵略者的贪欲。 1643 年,雅库茨克(位于勒拿河中 游)督军彼得· 戈洛文派波雅尔科夫 率领一支百人队伍翻越外兴安岭, 前往中国的精奇里江和黑龙江一带 ,去“为君主征收实物税, 寻找新 的未纳税的人、矿和粮食”,还要 在“那里建立城堡”。波雅尔科夫侵 入精奇里江、黑龙江后,绑了当地 部落的酋长,勒索了不少貂皮和粮 食。1646 年波雅尔科夫回到雅库茨 克,向新任督军瓦西里R26;普希金 汇报时,将他去的地方描述得犹如 仙境,他说那里“人烟稠密,有粮 有貂……河里鱼类成群”,最关键的 是,那里的人不经打,只要再派三 百名皇家军人就可以搞定,到时候 那里的居民都得听沙皇的,皇帝想 使唤谁就使唤谁。1649 年,俄商哈 巴罗夫向雅库茨克督军弗兰茨别科 夫请命,请求沙皇准许他自行招募 一批人,去黑龙江为皇帝开辟新土 地。
雅克萨之战
• “18世纪初期,俄国就已经完全取得了有关它的劲敌中国 的直接知识。中国方面除了在1712年至1715年间越过西伯 利亚访问伏尔加河下游的土尔库邑特人的图里琛使臣做过 深入观察以外,可以说中国在与俄国不断接触的40年间, 对于俄国有什么也不知道。俄国则相反,从个人经验中取 得了关于中国地理、商业和政治方面的宝贵情报。远在 1676年尼果赖就指出到西伯利亚的若干条道路。” • 俄国赴华商队的12次商队的商务官和4次外交使团,总能 不断地带回有关中国的经济和军事的精确情报。1727年和 1728年间俄国派赴中国的外交代表斯拉维赤,在那个时候 就看出庞大的中国的弱点,看出中国很愿通商,而不愿战 争,武器能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