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概况

合集下载

内蒙古扎赉特旗主要农作物农业气候区划综述

内蒙古扎赉特旗主要农作物农业气候区划综述

内蒙古扎赉特旗主要农作物农业气候区划综述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北边的省份之一,人口稀少,土地广阔,民族文化独特,农业资源丰富。

扎赉特旗名列其下,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个东北地区的牧业县。

区内较大面积的耕地同样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前途,但尤其是气候对于当地的农作物却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本文将对扎赉特旗的主要农作物与农业气候进行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一、主要农作物1、小麦扎赉特旗总面积约为3.4万平方公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土地适合种植小麦。

这个当地的主要农作物不但可以作为本地人民的主食来源,而且也是重要的商品作物,对农业经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玉米扎赉特旗干旱干冷,气候条件十分独特,这样的环境非常适合种植矮秆玉米。

同时,玉米植株监管较为容易,可以增加单株产量,因此也是当地的经济作物之一。

3、大豆由于扎赉特旗本地生产的产品在国内市场需求量不大,因此大豆这类比较具市场前景的商品作物在当地逐渐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青睐。

对于有投资意向来到扎赉特旗发展生产的商家来说,生产大豆具有相对较高的优势。

4、其他作物扎赉特旗种植的其他农作物也比较丰富,如油菜、葵花等农作物种植在当地也具备很大的前途。

不过这种爱好农业投资的事情还是需要考虑到当地的交通、出口、市场等因素,才能够达到产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农业气候区划扎赉特旗处于东北亚冷温带半干旱草原气候区的植被带上,春夏季温度偏低,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约500毫米左右。

区域内夏季雨量集中,冬季晴天居多,无霜期短,一般10月底至4月中旬,年均为135天。

夏季产生降水量一般为局地暴雨,对于局部地区极易造成洪涝灾害。

而且夏季长日照的气候条件也适合光合作用,这时候种植作物生长快,效益好。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东北地区境内的环境空气干燥,风大,这方面也需要采取多种技术手段来解决相应的问题,如建造风蚀林等,对提高区内农业生产能力也有好处。

总而言之,扎赉特旗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相对特殊的优势。

内蒙古扎赉特旗主要农作物农业气候区划综述

内蒙古扎赉特旗主要农作物农业气候区划综述

内蒙古扎赉特旗主要农作物农业气候区划综述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北部边疆地区,地处东经97°12′-126°2′,北纬37°21′-53°23′之间,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内蒙古扎赉特旗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所辖的一个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北部,赤峰市境内,东邻阿鲁科尔沁旗、通辽市奈曼旗,南接赤峰市喀喇沁旗,西连赤峰市林西县,北靠额尔古纳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扎赉特旗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下辖8个嘎查、54个社、1个社区,总人口9.1万人。

扎赉特旗地处黄土高原与呼伦贝尔草原相接处,地形东高西低,属中山丘陵。

农作物种植是扎赉特旗的主要农业生产形式之一,旗内农田面积广阔,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是农业大县,农业生产一直是旗内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扎赉特旗位于中国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区,天气相对干燥,日照时间充足,日照条件好,适宜农作物生长。

下面就扎赉特旗主要农作物、农业气候和区划特点进行一综述。

一、扎赉特旗主要农作物1. 小麦小麦是中国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也是扎赉特旗的主要种植作物之一。

扎赉特旗因气候条件适宜,土地肥沃,种植小麦的农场广泛分布,小麦种植面积较大。

小麦在扎赉特旗的大部分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种植,随着科技的发展,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旗内的农业经济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玉米玉米是扎赉特旗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旗内玉米种植面积很大,市场需求也很大。

旗内的大部分地区都适宜种植玉米,玉米的品质在逐年提高,在市场上销路广阔,对拉动乡村经济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

4. 畜牧业扎赉特旗气候条件适宜,土地肥沃,适宜发展畜牧业。

旗内畜牧业资源丰富,因而扎赉特旗的畜牧业是旗内的一大特色产业。

扎赉特旗养殖的主要畜牧业种类有:牛、羊、猪等。

畜牧业是扎赉特旗的传统产业之一,也是旗内农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畜牧业的养殖、加工和销售对拉动旗内经济有很大的作用。

《2024年内蒙古草原地区种植面积变化及其经济影响研究》范文

《2024年内蒙古草原地区种植面积变化及其经济影响研究》范文

《内蒙古草原地区种植面积变化及其经济影响研究》篇一一、引言内蒙古作为中国的一个主要草原地区,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农业政策的调整,内蒙古草原地区的种植面积发生了显著变化。

本文旨在探讨这一变化及其对当地经济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内蒙古草原地区种植面积变化概况1. 历史变迁内蒙古草原地区的种植历史悠久,经历了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和政策支持,该地区的种植面积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2. 种植结构变化在种植结构方面,传统的牧草种植逐渐被玉米、小麦、大豆等农作物所替代。

同时,随着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发展,当地开始尝试种植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以增加农民收入。

3. 影响因素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国家农业政策、科技进步、市场需求、气候变迁等。

其中,国家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和科技进步对种植面积的影响最为显著。

三、种植面积变化对经济的影响1. 农民收入增长种植面积的增加使得农民有了更多的收入来源。

通过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农民可以获得稳定的粮食收入;同时,种植经济作物如蔬菜、水果等,可以增加农民的附加收入。

此外,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农民的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进一步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2. 农业产业链发展种植面积的增加促进了农业产业链的发展。

一方面,农作物的种植吸引了更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进入该地区,推动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农作物的种植也带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资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些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3. 资源与环境问题虽然种植面积的增加带来了经济效益,但也带来了一些资源与环境问题。

例如,过度开垦可能导致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同时,农药、化肥的使用也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应注重生态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内蒙古农业发展现状

内蒙古农业发展现状

内蒙古农业发展现状
内蒙古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之一,拥有广阔的耕地和丰富的资源。

近年来,内蒙古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内蒙古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围绕粮食种植、畜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农业结构不断扩大和升级。

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其次,内蒙古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示范推广,培育新品种、新技术和新业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第三,内蒙古积极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内蒙古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第四,内蒙古农业发展面临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随着农业规模的扩大和水资源的有限性,农业用水问题成为内蒙古农业发展的瓶颈。

同时,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退化等环境问题也亟待解决。

最后,内蒙古加大农业扶贫力度。

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和产业发展等措施,努力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脱贫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总的来说,内蒙古农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未来,内蒙古将继续加大农业投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内蒙古扎赉特旗主要农作物农业气候区划综述

内蒙古扎赉特旗主要农作物农业气候区划综述

内蒙古扎赉特旗主要农作物农业气候区划综述内蒙古扎赉特旗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境内,是一座迷人的边陲小城。

扎赉特旗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农业产区之一,农业资源丰富,气候适宜,是农作物种植的理想之地。

在扎赉特旗,农作物种植受到气候的影响较大,因此进行农业气候区划可以帮助农民选择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本文将对扎赉特旗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业气候区划进行综述。

一、扎赉特旗的农作物种植情况1. 玉米玉米是扎赉特旗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有着较大的种植面积和产量。

扎赉特旗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玉米在这里一般于5月至6月播种,10月至11月收获。

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得玉米的产量稳定,并且品质优良。

2. 大豆大豆是扎赉特旗的重要经济作物,也是当地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大豆耐寒性强,适应性广,因而在扎赉特旗有着较大的种植面积。

大豆生长期短,一般在7月至8月间播种,10月至11月间收获。

大豆不仅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还可以为农民增加一定的经济收益。

3. 蔬菜扎赉特旗也种植了大量的蔬菜,如西红柿、黄瓜、白菜等。

这些蔬菜在当地有着较高的市场需求,是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蔬菜的种植时间分布较广,使得农民可以实现全年种植,提高了产出效益。

二、扎赉特旗的农业气候特点1. 气候特点扎赉特旗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

平均年降水量较少,全年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

这种气候特点适宜作物生长,有利于农作物的丰产和质量提高。

2. 土壤条件扎赉特旗土壤种类繁多,其中黑土和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粘土含量较多的土壤对作物的生长不利,但在扎赉特旗并不占主导地位,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较小。

3. 自然资源扎赉特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山地、平原、草原等地形地貌交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生长空间。

在扎赉特旗还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畜牧资源,有力地支持了当地的农业生产。

根据扎赉特旗的气候特点和农作物种植情况,可以将扎赉特旗划分为不同的农业气候区划,以便农民根据具体的区域条件选择合适的农作物进行种植,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内蒙古农业基本概况

内蒙古农业基本概况

内蒙古农业基本概况一、基本状况内蒙古位于北纬37°—53°之间,是全国最佳的奶牛、绒山羊养殖带,玉米、杂粮杂豆、马铃薯种植带,农畜产品资源多样性特征明显,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农畜产品资源丰富。

全区人均耕地面积0.24公顷,是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3倍,居全国第一位,2005年全区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为589.56亿元,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1%;农牧业人口1436.1万人,占全区总人口60.18%。

河套、土默川、西辽河平原有“谷仓”和“塞外米粮川”之称,不仅是内蒙古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也是国家农业开发的重点地区。

目前全区马铃薯、向日葵播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玉米产量居第五位;莜麦、荞麦、绿豆等杂粮杂豆品质优良,是全国小杂粮三大产区之一。

可利用草场面积6818万公顷,占全国可利用草场面积1/5以上,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居全国五大牧区之首。

畜种资源丰富多样,乌珠穆沁肥尾羊、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等优良品种在国内外闻名遐迩,在质量、规模等各方面都具备了产业化开发的基础和条件。

牛奶产量居全国第一位,羊肉产量居全国第二位,牛肉产量居全国第十位。

内蒙古充分发挥农畜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加大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步伐,使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走进了全国前列。

乳产业、绒产业在全国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2004年牛奶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达到22%,羊绒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达到41%,鲜奶加工能力和羊绒加工能力都居全国第一位。

二、存在问题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仍处于初始阶段,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科技水平和加工增值率低内蒙古农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但资源优势远未发挥出来。

由于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仍不健全,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农牧业产业化科技含量不高,产业链条短,加工转化率低。

目前农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牧业产值比仅为0.6:1,与全国平均1:1的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发达国家3:1的水平更是相差甚远。

内蒙古扎赉特旗主要农作物农业气候区划综述

内蒙古扎赉特旗主要农作物农业气候区划综述

内蒙古扎赉特旗主要农作物农业气候区划综述内蒙古扎赉特旗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内蒙古自治区典型的农业区,也是著名的农作物生产基地之一。

由于地处内蒙古高原,该地区的气候、土壤和地形等自然条件都会对农作物的种植产生一定影响。

了解该地区的农业气候区划对于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种植、合理布局农业生产以及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内蒙古扎赉特旗主要农作物及其农业气候区划进行综述。

一、气候特点内蒙古扎赉特旗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受寒冷大陆性气候的影响,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暑气温较高。

具体来说,扎赉特旗冬季平均气温在-20℃左右,夏季平均温度在20℃左右。

年降水量在300~400毫米之间,大部分降水集中在夏季。

由于其气候条件的特殊性,该地区适宜种植农作物的种类和种植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主要农作物1. 小麦内蒙古扎赉特旗是小麦的主要产区之一,小麦在当地的种植面积较大,而且小麦在该地区的生长期与温度、降水等气候条件比较适宜。

当地的小麦主要以春小麦为主,也有部分地区适宜种植冬小麦。

小麦是当地农民的重要种植作物,也是扎赉特旗的主要粮食来源。

2. 玉米玉米是内蒙古扎赉特旗的另一主要农作物,玉米在当地的适宜种植面积较大,向阳的坡地和低洼湿地都适合种植玉米。

内蒙古扎赉特旗的玉米品种主要以玉米种子和鲜食玉米为主,其中鲜食玉米以其味道鲜美、口感好而备受青睐。

3. 大豆内蒙古扎赉特旗地处高原地区,地形复杂,而大豆则是一种适应性强、种植方式灵活的农作物。

扎赉特旗的大豆产量较高,大豆在当地的种植面积也较大,尤其是在丰收村等地,大豆的种植以丰收大豆为主,对当地农民的生计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4. 马铃薯内蒙古扎赉特旗的地理条件对马铃薯的种植非常有利,因此马铃薯也成为了当地的重要农作物之一。

扎赉特旗的马铃薯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西部的高原山地和东部的低洼地带,马铃薯种植规模较大,产量也较高,是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三、农业气候区划综述1. 麦区内蒙古扎赉特旗的麦区主要分布在扎赉特旗的东部和南部地区,主要种植春小麦和冬小麦。

内蒙古畜牧业产业发展状况

内蒙古畜牧业产业发展状况

内蒙古畜牧业产业发展状况
近年来,内蒙古畜牧业发展取得了较快的进展。

2024年,内蒙古家
畜总量达到2553.9万头,其中仅牛群数量就达到了516.7万头,占畜牧
业总量的20.2%,比上年增长1.1%;猪群达1245.6万头,占畜牧业总量
的48.8%,比上年增长1.4%;羊群达446.1万头,占畜牧业总量的17.5%,比上年增长1.1%;鸡群达277.1万头,占畜牧业总量的10.8%,比上年增
长3.4%;兔群达17.6万头,占畜牧业总量的0.7%,比上年增长1.1%。

内蒙古畜牧业的发展虽然稳步推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畜禽产
品供求结构失衡,大量农民转向地方畜牧业,农业部门的注意力也转移到
农牧兼修的综合开发上,造成弱化的畜牧功能,畜牧品种多元化不足;二
是畜牧业资源分配不公平,经营权和收入分配结构不统一;三是畜牧技术
缺乏,经营权和收入分配结构不统一;四是缺乏法治型农牧业的现代管理
体系,机构治理机制缺失;五是农牧业发展模式僵化,实施创新时间慢;
六是农牧业创新能力较低,市场营销与经营整合程度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内蒙古经济和社会发展委员会近年来开展了系列举措。

一是建立健全保护和发展内蒙古畜牧业的法律制度,确保内蒙古畜牧
业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铃薯
• 内蒙古马铃薯的播种面积、总产量均居全 国之首。 • 全区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800多万亩,占粮 食总播种面积的12.5%以上;鲜薯总产量达 到930多万吨,占全国马铃薯鲜薯总产量的 12%。已成为我区仅次于玉米、大豆的主栽 作物。单产由九十年代初的750多公斤增加 到1200多公斤。
赤峰黄玉米
天山大明绿豆
• 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特产,中国地 理标志产品。阿旗位于赤峰市东北部,是 中国绿豆主产区,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得 天独厚,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加之科学 种植,粒大饱满,色泽鲜艳,营养丰富。
扎兰屯沙果
• 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特产水果,中国地理标志 产品、绿色食品。扎兰屯市沙果栽培历史久远, 是中国沙果的主产区,出产的黄太平、大秋果、 海棠果等品种远近闻名,扎兰屯沙果色泽鲜艳、 果面光滑且有光泽,果味酸甜、多汁、香气浓郁, 风味独特,具有驱虫明目之功效。
贝尔的蒙语大意为"雄水獭",因为过去这两个湖盛产水獭。
畜牧业
• 内蒙古具备年稳定饲养1亿头只牲畜、年 生产240万吨肉、10万吨绒毛、900万吨牛 奶和50万吨禽蛋 的能力,牛奶、羊肉、 山羊绒、细羊毛产量均居全国第一,畜牧 业产值已占大农业的45.93%。畜牧业综 合生产水平居全国五大牧区之首 • 内蒙古自治区畜禽品种资源十分丰富。地 方良种颇负盛名,不同的草原生态,造就 了不同类型的牲畜品种。有蒙古马、蒙古 牛、蒙古羊、双峰驼、白绒山羊等地方品 种,培育出了三河马、草原红牛、内蒙古 细毛羊、内蒙古白绒山羊、阿拉善双蜂驼 等27个优良品种,并引进了荷斯坦、西门 塔尔、安格斯、道赛特、萨福克等一批世 界著名优良畜禽品种,特别是最近新育成 命名的呼伦贝尔肉羊和巴美羊两个新品种, 填补了国内杂交肉羊品种的空白,在提供 高档畜产品和支援区内外畜种等方面,均 发挥着重大作用
三河牛
• 三河牛是中国培育的乳肉兼用 品种,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产 于额尔古纳市三河地区,三河 分别是:根河、得勒布尔河、 哈布尔河。 • 三河牛耐粗饲,耐寒,抗病力 强,适合放牧,体格高大结实, 肢势端正,四肢强健,蹄质坚 实。有角,角稍向上、向前方 弯曲,少数牛角向上。色为红 (黄)白花,花片分明,头白 色,额部有白斑,四肢膝关节 下部、腹部下方及尾尖为白色。 • 三河牛产奶性能好,年平均产 奶量为4000千克,乳脂率在4% 以上。产肉性能好,2-3岁公牛 的屠宰率为50%-55%,净肉率为 44%-48%。
• 全市栽植沙果树面积达10.37万亩,年产量稳定在 10万吨左右
农业面临的问题
• 1. 农业基础薄弱和粗放经营并存:全区耕地中70%左右为 旱地,2800万亩旱坡地只有800万亩改造成梯田;有效灌 溉面积不到3成,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特别是抗旱能力很弱。 • 2.市场信息体系不健全:目前,内蒙古农贸市场服务只是 工商管理服务,而其他服务相对滞后,市场信息不灵,信 息收集、传递手段落后,时效性差,绝大多数农户不能及 时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加之宏观调控机制不完善,生产 经常处于起落不稳的状态。 • 3.机械化率低:农田水利、交通道路等建设跟不上农业发 展 “靠天吃饭”的局面未能从根本上得以扭转。农产品 储藏条件差,例如马铃薯的贮藏方法单一,不仅设施较为 简陋,而且贮藏能力有限,给反季节销售带来了困难。 • 4.耕地减少:工业化与城市化占用和污染了大量耕地,耕 地资源动态平衡中的等量不等质情况仍相当严重,为了追 求耕地数量整体上的动态平衡,在建设用地占用肥沃良田 时,把偏远、贫瘠的耕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以求数量上 的平衡,且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希望自己的土地被征用。
• 解决措施
• • 1.强农牧业惠农牧业政策 一是扩大良种补贴规模、范围;二是进一步实施多样化补贴政策;三是进一 步完善了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四是进一步完善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 生态工程政策,增加了对农牧民直接补贴,今年新增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 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这些惠农惠牧政策的完善,增加了农 牧民收入。 • 2.财政加大了对农业公共物品的投入力度 • 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农村牧区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制度; 建立健全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3.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农业保险政策 • 提高了农作物保险金额,降低了保险费率,扩大了保险责任范围,降低了起 赔点。 4.加强草场与耕地的保护力度,开展草原间断性禁牧工程,并对禁牧地区牧 民进行补助 • 5.出台《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畜牧业)实施方案 》 • 肉牛每个项目扶持50万元,肉羊每个项目扶持25万元,蛋鸡肉鸡每个项目各 25万元。 • 6.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 式 • 7.加大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度 ,提出“农业龙头带动”战略
内蒙古的草场
呼伦贝尔草原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草原,水草丰美,生长着碱草、 内蒙古天然草场辽阔而宽广,总面积位居全国五大草原之首,是我
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草原总面积达8666.7万公顷,其中可利用 针茅、苜蓿、冰草等120多种营养丰富的牧草,有“牧草王国”之称。
草场面积达6800万公顷,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1/4。内蒙古现有呼伦贝 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和乌拉特6个著名大草 原,生长有1000多种饲用植物 呼伦贝尔得名于呼伦和贝尔两大湖泊。呼伦的蒙语大意为"水獭", 从类型上看,内蒙古东北部的草甸草原土质肥沃,降水充裕,牧 草种类繁多,具有优质高产的特点,适宜于饲养大畜,特别是养牛; 中部和南部的干旱草原降水较为充足,牧草种类、密度和产量虽不如 草甸草原,但牧草富有营养,适于饲养马、牛、羊等各种牲畜,特别 宜于养羊;阴山北部和鄂尔多斯高原西部的荒漠草原,气候干燥,牧 草种类贫乏,产草量低,但牧草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是小畜的优 良放牧场地;西部的荒漠草场很适合发展骆驼
• •
• •
内蒙古自然地理及农业情况
.气候条件: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纬度,地处欧亚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处在东 亚季风的影响之下,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复杂多样,四季分明 . 地形条件:全区地势较高,平均海拔高度1000米左右,基本上是一个高原型的 地貌区。在世界自然区划中,属于著名的亚洲中部蒙古高原的东南部及其周 沿地带,统称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在内部结构上 又有明显差异,其中高原约占总面积的53.4%,山地占20.9%,丘陵占16.4%, 平原与滩川地占8.5%,河流、湖泊、水库等水面面积占0.8%。 .农业资源:内蒙古截至2010年共有耕地549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24公顷, 是中国人均耕地的3倍,实际可利用的耕地面积超过800万公顷,人均耕地面 积居中国首位。内蒙古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区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和阴山山脉 以东和以南。河套、土默川、西辽河、嫩江西岸平原和广大的丘陵地区,有 适于农作物生长的黑土、黑钙土、栗钙土等多样性土壤地带和可利用的地上 地下资源,从而形成自治区乃至中国北方的重要粮仓。内蒙古农作务多达25 类10266个品种,主要品种有小麦、玉米、水稻、谷子、莜麦、高粱、大豆、 马铃薯、甜菜、胡麻、向日葵、蓖麻、蜜瓜、黑白瓜籽等许多独具内蒙古特 色的品种,其中莜麦、荞麦、华莱士瓜颇具盛名。还有发展苹果、梨、杏、 山楂、海棠、海红果等耐寒耐自治区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特产,中国地 理标志产品。牛家营子镇,闻名遐迩的药材之乡, 这里地貌平坦、土肥地广,交通便捷,盛产的北 沙参、桔梗享誉国内外,为“中国北沙参、桔梗 之乡”、“国家绿色中药材生产基地” • 北沙参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根,有清肺火 益肺阴、消肿排浓的作用 • 乾隆皇帝狩猎至此,因药花赏心悦目,药香沁腑 醉人,遂赐地名“药王村”,传扬各州郡,从此 家家种药,户户得益,历久不衰
内蒙古农业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
•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西直线 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土地总 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 名列第三位。 东南西与8省区毗邻,北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4200公里。 1947年4月23日至5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来自内蒙古大部分盟旗的蒙 古、达斡尔,鄂温克,汉、满、回、朝鲜等各民族代表393人出席会议。会 议通过决议,成立了内蒙古自治政府,首府定为呼和浩特市。 内蒙古自治区目前居住着49个民族。其中,人口在100万以上的有汉族、蒙 古族,蒙古族人口有421.12万人,人口在10万以上的有回族和满族 2012年江苏和内蒙古两地的人均GDP首次超过1万美元。此前人均GDP超1万美 元的中国大陆省级单位只有京津沪三市,这意味着,江苏与内蒙古成为进入 “发达状态”的省区。
三河马
• 内蒙古三河马与河曲马、 伊犁马并称为中国三大名 马,俄罗斯后贝加尔马、 蒙古马及英国纯种马等杂 交改良而成的,至今已有 上百年的驯养历史 • 三河马外貌清秀,体质结 实,动作灵敏,具有奔跑 速度快、挽力大、持久力 强等特点,是优良的乘挽 兼用型马。
敖汉细毛羊
• 主要产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的南部,即半农半牧地区。 • 敖汉细毛羊体质结实,结构匀 称,骨胳坚实。公羊有螺旋形 角,颈部有1~2个完全或不完 全的横皱褶;母羊多无角,颈 部有宽松的纵皱褶。体躯宽而 深长。四肢端正。毛被呈闭合 型。 • 敖汉细毛羊是由蒙古羊与高加 索细毛羊、斯达夫细毛羊杂交 培育的,遗传性能稳定、繁殖 力较高,抗病能力强、耐粗饲, 可以适应恶劣的风沙气候,6级 和风时仍能依旧放牧采食,适 于在内蒙古地区干旱沙漠条件 下饲养。
河套平原
农业资源
• 人均耕地面的居全国第一 • 有河套,土默川,辽河和松嫩平原,有 ‘谷仓’和‘塞外米粮川’之称
内蒙古种植业
• 内蒙古粮食生产以玉米、小麦、水稻、大豆、马铃薯五大 作物和谷子、高粱、莜麦、糜黍、绿豆等杂粮杂豆为主。 • 玉米播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6位;大豆面积、产量居 全国第3位和第2位;马铃薯播种面积居全国首位,产量居 全国第2位;杂粮杂豆中高粱的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 荞麦面积居全国第2位,产量居全国第1位;谷子面积居全 国第3位,产量居全国第2位;燕麦、红小豆面积产量均居 全国第2位,绿豆面积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向日葵面积产 量均居全国首位;甜菜种植面积为、产量均列全国第3位。 •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十三个粮食主产省区之一,每年为国 家提供商品粮超过200亿斤,是全国净调出粮食的五个省 区之一,农民人均储粮和人均占有粮食分别排在全国第二 和第三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