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施护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慢性胃炎的中医辩证诊治

慢性胃炎的中医辩证诊治【概述】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其实质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部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黏膜发生改建,且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
上要症状特征有上腹部疼痛、院腹胀问、饱胀、烧心、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
本病十分常见,占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
慢性胃炎属中医的“胃院痛”、“胃痞‘等范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病因病理】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胃等脏腑有关。
本病的发生多与饮食不节和情志失调有关。
可因嗜食辛辣。
长期饮酒、饮食生冷,损伤脾胃;或因忧思伤脾、忿怒伤肝,肝胃不和,均可导致本病;若进一步发展,或气郁化火,伤及胃阴,胃失润降;或脾阳虚弱,失于温煦;或病久伤络,血脉瘀滞;均可导致脾胃升降失常。
【诊断要点】1.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症状的轻重与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
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部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烧心、恶心、呕吐等。
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
个别病人伴黏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
2.胃镜检查是确诊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法。
在直视下根据形态可分为三型: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根据部位可分为胃窦炎、胃体胃炎。
3.实验室检查(1)胃酸测定:浅表性胃炎胃酸正常或偏低,萎缩性胃炎则明显降低,甚至缺乏。
(2)血清胃泌素含量测定;胃窦炎含量一般正常,胃体胃炎常升高,尤其恶性贫血者上升更加明显。
(3)幽门螺杆菌检查:阳性者提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4)其他检查:萎缩性胃炎血清中可出现壁细胞抗体、内因子抗体或胃泌素抗体。
x线钡餐检查对慢性胃炎诊断帮助不大,但有助于鉴别诊断。
【辩证分型】1.湿热互结症状:胃脘疼痛灼热,院腹胀闷,泛恶,干呕,渴不欲饮,口苦口臭,尿黄,肠鸣漉漉,便溏或便秘。
舌质红,边尖深红,苔黄腻,脉滑数。
中医护士疾病查房记录范文

中医护士疾病查房记录范文时间:2022年10月15日地点:某某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某某中医师查房医师:某某护士患者姓名:王某性别:女年龄:45岁诊断:肾虚主诉:腰痛、体弱现病史:患者反映近期腰部不适,伴有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状,就诊于我科。
体格检查:患者清醒,表情疲倦,面色苍白,气促,T36.5℃,P80次/分,R16次/分,BP125/80mmHg。
查体腰部有明显酸痛,两下肢无浮肿,生理反射存在。
辅助检查:血常规: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
尿常规:尿蛋白阳性。
B超:双肾大小正常,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肾虚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选用温补肾阳、益精填髓的中药治疗,包括参附琥珀丸和左归丸。
2. 膳食调理: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多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适量食用黑豆、大枣等有益肾脏的食物。
3. 调节作息:避免熬夜,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4. 心理疏导:和家属进行沟通,消除焦虑情绪,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
护理措施:1. 定期测量血压、心率和体温。
2. 了解患者的饮食、睡眠等生活习惯,指导患者合理调节生活方式。
3.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
4. 监测患者用药情况和不良反应。
预后:肾虚属中医辨证类病症,预后良好,但需长期调理。
患者姓名:李某性别:男年龄:55岁诊断:慢性胃炎主诉: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现病史:患者反映近期频繁上腹不适,就诊于我科。
体格检查:患者清醒,面色苍白,T36.8℃,P75次/分,R18次/分,BP 130/85mmHg。
上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未见肝脾肿大。
辅助检查:胃镜:慢性浅表性胃炎。
诊断:慢性胃炎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选用理气和胃、消炎止痛的中药治疗,包括橘红炭和香砂六君子丸。
2. 饮食调理:忌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多食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如蒸鱼、八宝粥等。
3. 生活习惯调理:避免熬夜,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4. 定期复诊:术后定期到医院复诊。
护理措施:1. 定期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率、血压等生命体征。
中医对慢性胃炎的分型与辩证施治

中医对慢性胃炎的分型与辩证施治慢性胃炎属中医的“胃脘痛”、“心口痛”、“肝胃气痛”、“嘈杂”等范畴,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医学专著《黄帝内经》,对人体从摄食到食物的消化吸收、转化为人体所需营养和能量的过程已有十分精辟和独到的认识。
《金匮要略》中亦早已提出该病,并对其病机、治疗早有较为充分的论述。
自金、元朝以来更加深化和丰富了胃脘痛的辨证治疗,其中李东垣、张景岳、叶天士、王清任等做了很大贡献,使胃脘痛的诊治达到日趋完善的地步。
尤其是近代中医学家中均试图以分证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也感到如果能将其统一,则更利于中医对慢性胃炎的研究。
1病因病机1.1 饮食不节《虞博医传》方:“致病之由,多由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拨,复餐寒、凉、生、冷;朝觞暮饮,日积月累,自郁成痰,痰火煎熬,血亦妄行,痰血相杂,妨碍升降,故胃脘疼痛,吞酸嗳气,嘈杂恶心”。
进餐的过饥或过饱、过食辛辣、生冷、油腻等刺激之食物、饮食不按时等,不但影响脾胃的运化吸收,且这些因素的本身亦耗劫人体的津液阴精,损伤脾胃之气。
1.2气候变化“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
指的是受寒邪所袭能促成胃病的发作。
中医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就是“天人合一”,意思就是说人生活在自然界为了顺其自然界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体会做出一系列相应的变化,一旦外界不良因素过于强大,那么就可能出现人体功能随之失调的现象。
中医学把能致病的自然因素归纳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淫,这些因素侵袭人体脾胃后均能产生脾胃运化失调的一系列症状。
临床上可以看到,胃病的发作与感冒、受寒邪侵袭有关。
据有关统计也可发现,胃病的发病率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化,本病在冬季及秋末寒冷季节呈多发。
1.3情志因素中医认为,“脾主思”、“思则伤脾”。
中医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认识到人的精神状态与消化机能关系甚大。
如果忧思恼怒、久郁不解,则伤及于肝。
一旦肝木之气过于亢奋,那么脾胃之气必将受到严重的影响而发病。
中医消化系统疾病的辨证与治疗

中医消化系统疾病的辨证与治疗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辨证与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针对常见的一些消化系统疾病,探讨中医的辨证与治疗方法。
一、胃炎胃炎是指胃黏膜发生炎症的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胃酸过多、恶心等。
中医认为,胃炎与脾胃虚弱、肝胃湿热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治疗胃炎时,中医通常采用调理脾胃、清热化湿的方法。
具体的治疗方案包括:1. 中药疗法:常用的中药有六君子汤、四君子汤等,可起到健脾胃、降逆止呕和清热利湿的作用。
2.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调理在治疗胃炎中的重要性。
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摄入易消化的食物。
二、胃溃疡胃溃疡是指胃黏膜发生溃疡的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胃酸过多、食欲不振等。
中医认为,胃溃疡多与肝气郁结、胃热炽盛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治疗胃溃疡时,中医通常采用疏肝解郁、清胃降火的方法。
具体的治疗方案包括:1. 中药疗法:常用的中药有柴胡泻心汤、龙胆泻肝汤等,可起到疏肝解郁、清胃降火和抗菌止痛的作用。
2. 饮食调理:中医建议胃溃疡患者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和瘦肉等。
三、胆囊炎胆囊炎是指胆囊黏膜发生炎症的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右上腹疼痛、发热、恶心等。
中医认为,胆囊炎与肝胆湿热、肝气郁结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治疗胆囊炎时,中医通常采用清热利湿、疏肝解郁的方法。
具体的治疗方案包括:1. 中药疗法:常用的中药有茵陈蒿汤、柴胡疏肝汤等,可起到清热利湿、疏肝解郁和抗菌消炎的作用。
2. 饮食调理:中医建议胆囊炎患者忌食油腻和辛辣食物,多摄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蔬菜汤等。
综上所述,中医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辨证与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通过调理脾胃、清热化湿、疏肝解郁等方法,中医能够有效缓解胃炎、胃溃疡和胆囊炎等疾病的症状,并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慢性胃炎中医全解读(上)

慢性胃炎中医全解读(上)慢性胃炎是一种很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在人群中有很高的发病率。
大部分人在其一生中可能都或多或少、或长或短体会过胃疼、胃胀等消化系统功能障碍的症状。
总体来说,慢性胃炎是一种预后良好的疾病,得了慢性胃炎并不可怕,应保持良好心态,积极治疗。
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性有一部分患者在确诊为慢性胃炎后,常常忧心忡忡、焦虑不安,辗转各地到全国各大医院就医,服用多种治疗药物,症状却不能明显缓解,往往引起恶性循环。
这里面有三个影响因素要引起注意:1.消化系统疾病是与心理状态关系最为密切的疾病,心情不好非常容易引起慢性胃炎症状的反复,过度担心疾病反而会加重病情;2.四处奔波过度劳累加重疾病:从中医角度讲,“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四处奔波、反复检查会影响脾胃功能的发挥,对疾病症状的缓解无益;3.短期内服用多种药物对胃有害无益:短期内反复更换药物一方面不利于药物疗效的发挥,还会对胃造成不良影响,反而起不到治疗效果,而且还可能存在一些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慢性胃炎患者应放下心理负担,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疾病,可以通过文娱体育活动疏导情绪,转移注意力。
规范慢性胃炎的诊断及治疗慢性胃炎虽然是一种预后比较好的疾病,但如果疾病的症状不能缓解,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任由疾病的发展,可能会引发一些严重的预后不良的疾病。
所以,患上慢性胃炎不要太担心,但要积极面对。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规范诊断:应该到正规医院的消化科就诊,经过一些必要的检查明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疾病原因。
2.规范治疗:在消化科专科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药物疗效的发挥和疾病症状的缓解需要一定时间,不要频繁更换药物。
3.注重疾病调养:俗话说“胃病三分治疗,七分调养”,不良的生活方式常常是慢性胃炎起病和复发的主要原因,所以需要特别注意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具备了一个良好的面对疾病的态度,我们就从认识慢性胃炎开始,从慢性胃炎的诊断、治疗和调养等各方面讲解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性反应,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
该病症状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者发生胃癌的危险度增加,在临床上越来越引起重视。
中医药在本病的诊疗方面有着多年的积累,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曾于2009年组织制定了《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对慢性胃炎的诊疗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
近年来,中医药在诊治慢性胃炎方面取得诸多进展,有必要对共识意见进行更新,以满足临床需要,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于2014年8月在合肥牵头成立了《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起草小组。
小组成员依据循证医学的原理,广泛搜集循证资料,并先后组织国内脾胃病专家就慢性胃炎的证候分类、辨证治疗、诊治流程、疗效标准等一系列关键问题进行总结讨论,形成本共识意见初稿,之后按照国际通行的德尔斐法进行了3轮投票。
2015年9月在重庆进行了第一次投票,并根据专家意见,起草小组对本共识意见进行了修改。
2015年12月在北京进行了第二次投票。
2016年6月在厦门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召开核心专家审稿会,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名脾胃病学知名专家对本共识意见(草案)进行了第三次投票,并进行了充分地讨论和修改。
2016年7月在哈尔滨第28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会议上专家再次进行了讨论、修改和审定。
并于2016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本共识的最终定稿会议,完成了本共识意见。
(表决选择:①完全同意;②同意,但有一定保留;③同意,但有较大保留;④不同意,但有保留;⑤完全不同意。
如果>2/3的人数选择①,或>85%的人数选择①+②,则作为条款通过)。
现将全文公布如下,供国内外同道参考,并冀在应用中不断完善。
概述1.病名慢性胃炎中医病名诊断以症状诊断为主。
以胃痛为主症者,诊为“胃脘痛”;以胃脘部胀满为主症者,诊为“痞满”。
若胃痛或胃脘部胀满症状不明显者,可根据主要症状诊断为“反酸”“嘈杂”等病[1-3]。
香砂养胃汤联合胃炎宁颗粒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症状改善及复发率的影响

香砂养胃汤联合胃炎宁颗粒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症状改善及复发率的影响【摘要】目的:研究香砂养胃汤联合胃炎宁颗粒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症状改善及复发率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以2019年10到2020年100的60例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分为不同的两组,对照组进行胃炎宁颗粒治疗,观察组进行香砂养胃汤联合胃炎宁颗粒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理想,(P<0.05)。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较低,差异显著(P<0.05)。
结论:给予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香砂养胃汤联合胃炎宁颗粒治疗,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同时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香砂养胃汤;胃炎宁颗粒;慢性浅表性胃炎;症状改善;复发率;影响Effect of Xiangsha Yangwei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iyanning Granule on symptom improvement and recurrence rate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Wu Dan(Junkang hospital,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09)[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Xiangsha Yangwei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iyanning Granule on symptom improvement and recurrence rate of 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Methods: 60 patients from October 2019 to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Weiyanning granul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Xiangsha Yangwei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iyanning granul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Observe and compare the recurrence rate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currenc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Xiangsha Yangwei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iyanning granul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patients, but als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 of patients, which has the value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Xiangsha Yangwei Decoction; Weiyanning granule;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Symptoms improved; Recurrence rate; influence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于一种消化道系统的疾病,患者临床的主要表现症状为腹胀、腹痛及反酸等,该疾病极易复发,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
慢性胃炎折腾人,中医辩证治疗有方!

慢性胃炎折腾人 ,中医辩证治疗有方 !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加大,不能按时吃饭已经是当代白领的典型情况,加班累了,喝点冷水解渴,饿了就吃点面包充饥,困了喝点咖啡。
这样久而久之,自己的胃就先抗议了。
在当前社会中,几乎每五个人就有一个人是慢性胃炎,慢性胃炎的毛病一不小心就会发作,这样的痛苦给上班族带来了极大的折磨。
慢性胃炎通过西医治疗,不仅无法治愈,反而还会出现反复发作,经常服药要给身体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慢性胃炎的治疗时间较长,久而久之服用西药一定会给肾脏造成损害,所以通过中医疗法对慢性胃炎辨证施治,不仅安全可靠副作用小,有着标本兼顾的特点,治疗效果非常突出。
中医在治疗慢性胃炎时,根据慢性胃炎的基本症状辨证施治,能够让慢性胃炎的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今天我们就跟着文章了解一下折腾人的慢性胃炎,如何通过中医辨证治疗吧!慢性胃炎的中医认知1.慢性胃炎的症状慢性胃炎是指各种慢性胃黏膜的炎性病变,临床上以慢性胃痛为典型特征,大部分情况下,患者在就餐之后,胃部会出现闷胀不适、食欲减退和恶心呕吐等情况。
这是当前的消化道常见病多发病,在中医中胃炎属于“胃脘痛”和“胃痞”范畴。
慢性胃炎根据其症状分为了浅表性胃炎、充血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肥厚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等诸多种类,其中只有极少数萎缩性胃炎可能会演变为胃癌,所以慢性胃癌患者不要过于担心忧虑,只要出现了胃炎症状后及时进行治疗,就能够减少慢性胃炎给身体带来的损害。
2.慢性胃炎的发病原因中医认为胃溃疡的出现和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以及脾胃虚弱有密切关系。
其中饮食不洁是造成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饮食不节主要是指患者日常在饮食中不注意,中医认为胃作为水谷之海,它的功能就是受纳和腐熟水谷,如果进食过于生冷的食物,就会导致寒滞中焦,如果进食辛辣肥厚刺激的食物,就会导致湿热中阻。
如果吃得过饱或者是空腹时用力过度损伤胃气,就会导致胃腑气机阻滞,引发胃痛。
3.慢性胃炎的病机在了解了慢性胃炎的症状和病因之后,要对慢性胃炎的病机进行了解,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展开辨证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辨证施护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8-05-14T15:41:16.92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11期作者:秦小燕刘娟巨平
[导读] 探讨针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采取中医辩证施护的临床效果
秦小燕刘娟巨平
(银川市中医医院宁夏银川 750001)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采取中医辩证施护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辩证施护,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
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显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
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采取中医辩证施护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护理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生活质量;中医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1-0239-02
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于临床中比较多见的内科疾病,病因机制比较复杂,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中医将该疾病归类为“胃脘痛”的范畴,认为与饮食伤胃、外邪犯胃以及脾胃虚寒等原因有关,患者分型不同,临床症状表现也有所差异,因此在治疗与护理中需辩证施治与施护[1]。
本次研究将针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采取中医辩证施护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1月诊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共计120例为研究样本,利用随机抽样原则将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各组均60例,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对照组。
观察组:男34例,女26例;患者年龄24~67岁,平均年龄(42.6±0.3)岁;中医分型:脾胃虚寒型患者12例,饮食停滞型患者16例,淤血停滞型患者14例,肝气犯胃型患者18例。
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患者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43.1±0.2)岁;中医分型:脾胃虚寒型患者16例,饮食停滞型患者15例,淤血停滞型患者11例,肝气犯胃型患者18例。
两组患者常规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分组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病情监控、饮食指导和药物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辩证施护,即在中医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患者分型给予对症护理(1)生活起居护理:注意保持患者住院环境的整洁与卫生,叮嘱患者依据温度增减衣物,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2)情志护理:以精神转移或者沟通交流等方式缓解患者害怕、焦虑等情绪,指导患者正确的深呼吸方法,保持心情舒畅;(3)饮食护理:禁食生、冷食物和油腻、辛辣食物,患者发作时应以半流质食物为主;(4)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多进行活动和锻炼,参与集体活动,提升机体免疫力;(5)中医辩证施护:针对脾胃虚寒型患者需要叮嘱患者注意保暖,饮食中以性温食物为主,例如牛奶、红枣、桂圆等,患者胃痛时可对中脘穴和足三里穴进行艾灸,中药汤剂应加温后服用;针对肝气犯胃型患者需要叮嘱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通过情志护理帮助患者消除紧张等消极情绪,饮食应以清淡食物为主;针对淤血停滞型患者需叮嘱患者注意卧床休息,出现吐血或黑便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云南白药等止血治疗;针对饮食停滞型患者需禁食12小时,确保患者大便畅通,重要汤剂需要在患者用餐后加温服用。
1.3 评价指标
以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进行评估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卡方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显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
具体比较结果见表。
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于消化道疾病,对患者的饮食和生活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患者患病后生活质量急剧下降。
中医认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于“胃脘痛”的范畴,患者的病因机制不同,因此分型不同,临床中多见脾胃虚寒型、饮食停滞型、淤血停滞型以及肝气犯胃型等,因此治疗和护理中均需要坚持中医辩证原理,通过中医辩证施护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2]。
本次研究中在中医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分型不同采取辩证施护,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护理效果好于对照组,这表明通过针对患者病症分型给予中医护理,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3]。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采取中医辩证施护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护理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建华,张善红.中医辨证施护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7,32(10):1515-1516.
[2]刘会娟,于志国,王孝良,等.疏肝清浊止痛法配合辨证施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90例[J].河南中医,2014,34(12):2417-2418.
[3]王淑英,刘俊娥.健康教育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01):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