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施护基础2015

合集下载

中医护理辨证施护

中医护理辨证施护
对于已经患病的患者,应积极采取措施控制病情,防止病情恶化,同时注意预防 并发症的发生。在护理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 。
辩证施护
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核心思想之一,强调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在护理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辩证地分析病因、病机、病位等,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
详细描述
拔罐护理是中医护理的一种方法,通过拔罐产生的负压,吸附体表,促进气血流通,缓 解肌肉疼痛和疲劳。拔罐护理对于缓解慢性疼痛、改善肌肉疲劳等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艾灸护理
总结词
通过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柱,熏烤人体 穴位,温通经脉、驱散寒邪,治疗慢性 疾病。
VS
详细描述
艾灸护理是中医护理的一种手段,通过艾 叶制成的艾条或艾柱,熏烤人体穴位,温 通经脉、驱散寒邪,达到治疗慢性疾病的 目的。艾灸护理具有温热作用,可改善局 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促进炎症消散等 作用。
中药护理
总结词
根据患者的证候和体质状况,采用中药汤剂 、中药膏方等不同剂型进行治疗和调理。
详细描述
中药护理是中医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 患者的证候和体质状况,采用中药汤剂、中 药膏方等不同剂型进行治疗和调理。中药护 理具有整体调节、标本兼治的特点,对于慢 性疾病、功能性疾病等方面有很好的疗效。
04
推动中医护理服务的社会化发展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中医护理服务,建立多元化的服务供给机制,满足不同层次和多元化的 健康需求。
T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辩证施护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体质、心理状态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在实施护理措施时,应注重观察患者的反应和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中医护理辨证施护内容

中医护理辨证施护内容

中医护理辨证施护内容介绍中医护理辨证施护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基于中医的理论体系,通过对患者的辨证施护,旨在恢复和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实现身体健康。

辨证施护内容包括对病情、病因和病机的全面分析,采取相应的施护方法,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患者辨证患者辨证是中医护理辨证施护的关键步骤。

通过患者的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护理人员可以辨认出患者所处的辨证类型。

常见的辨证类型包括虚实、寒热、表里等。

根据不同的辨证类型,采取不同的施护方法。

虚实辨证施护1.虚证施护:–饮食调理:推荐患者增加营养摄入,多食用补益元气的食物,例如黄芪、养生汤等。

–运动调理: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心理护理:采取积极的心理疏导措施,帮助患者缓解压力,增强抵抗力。

2.实证施护:–饮食调理:建议患者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并增加清淡易消化食物的摄入。

–中药施护:根据患者的实证类型,使用具有清热解毒、泄热利湿等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

–环境调理:保持室内通风清爽,避免潮湿和寒冷环境的刺激。

寒热辨证施护1.寒证施护:–保暖措施:提醒患者保持室温适中,加强身体的保暖,防止寒冷刺激。

–温补饮食:推荐患者多食用温性的食物,如姜、肉类等,以提升体温。

–草药施护:使用具有温阳散寒作用的中药进行治疗,如附子、肉桂等。

2.热证施护:–降温措施:提供清凉环境,控制室温,保持通风。

饮食上推荐多食用清热解毒的食物,如绿豆、藕等。

–中药施护:针对不同的热证类型,选择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

表里辨证施护1.表证施护:–温补措施:提醒患者多穿衣保暖,避免受凉感冒。

同时饮食上多摄入温性食物,如姜茶、红糖等。

–草药施护:根据患者的表证类型,选择药性辛温的中药进行治疗。

2.里证施护:–清热解毒:针对不同的里证类型,使用具有清热凉血、消肿利尿等作用的中药进行治疗。

–饮食调理: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山药、西瓜等。

中医护理辨证施护内容

中医护理辨证施护内容

中医护理辨证施护内容一、引言中医护理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中医理论指导护理实践,以保障和促进患者身心健康为目的的一种综合性护理。

其中,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是指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对症施护,达到治疗疾病和调节机体平衡的目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中医护理辨证施护内容。

二、辨证施护基本原则1. 个体化原则个体化原则是指在进行辨证施护时,应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进行个性化诊断和治疗。

例如,在对于同样患有高血压的两位患者进行治疗时,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药物和治疗方案。

2. 综合分析原则综合分析原则是指在进行辨证施护时,应结合多种方法进行全面分析。

例如,在对于一个肝胆湿热型感冒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

3. 以调整机体平衡为目的原则以调整机体平衡为目的原则是指在进行辨证施护时,应以调节机体平衡为最终目的。

例如,在对于一个肝郁脾虚型失眠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通过调节患者的情绪和饮食习惯等方面来达到治疗效果。

三、辨证施护内容1.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护理辨证施护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是指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进行个性化诊断和治疗。

例如,在对于一个肝郁脾虚型失眠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使用益气养血、安神定志等药物来达到治疗效果。

2. 饮食调理饮食调理是中医护理辨证施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是指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

例如,在对于一个肝胆湿热型感冒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3. 按摩推拿按摩推拿是中医护理辨证施护的常用方法之一。

它是指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来调节患者的气血运行和经络系统。

例如,在对于一个寒性体质的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使用温通经络、散寒祛湿等按摩手法来达到治疗效果。

4. 中药浴中药浴是中医护理辨证施护的一种特殊方法。

它是指将中药材加入到浴缸中,让患者在其中泡浴,以达到调节机体平衡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护理辩证施护的方法完整

中医护理辩证施护的方法完整

中医护理辩证施护的方法完整中医护理是一种独特的医疗方式,其与西医的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在中医护理中,辩证施护是一种重要的方法,通过对患者的症状分析,以及对中医经典理论的运用,来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探讨中医护理辩证施护的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疗法。

首先,中医辩证施护的方法包括四个方面:辨症、辨证、辨治、辨效。

辨症是指中医护士通过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和询问,了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中医强调全面观察,包括舌苔、脉搏、面色、呼吸等多种表现形式。

通过准确记录和分析这些症状,可以为后续的辨证施护提供依据。

辨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方法,也是中医独特的辩证施护方法。

辨证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经典理论,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辩证分析。

辨证的目的是确定患者的病因、病机,以及病情的发展演变规律。

辨治是在辨证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中医辨证施护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等多种方式。

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病情轻重、体质健康状况等因素。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补虚、清热、祛湿等。

辨效是指治疗后的效果评估,也是中医辨证施护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治疗效果的观察和评估,判断治疗方案是否有效。

中医讲究因时因人因病而施治,辨效可以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辩证施护的方法在中医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深入分析患者的病情,找出病因,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实际应用中,中医护士需要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同时,辩证施护的方法也要求护士具备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辨别能力。

除了以上的四个方面,中医辩证施护的方法还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扩展和完善。

例如,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中医辨证施护可以结合影像学、血液学、常规检验等辅助检查。

这样可以更准确的判断患者的病情,提供更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总之,中医护理中的辩证施护方法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疗法。

通过对患者症状和体征的准确观察,以及对中医经典理论的运用,中医护士能够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中医辨证施护

中医辨证施护

食道癌加强与病人的沟通,根据病人的情况,耐心疏导、关心病人、消除恐惧心理。

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协助病人漱口,减少口腔细菌。

低脂肪、高糖、高蛋白饮食结直肠癌1:观察大便次数、性状、颜色有无改变2:.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防止感冒。

3:.适当运动,指导患者有序进行八段锦、简化太极拳锻炼。

4: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亲朋好友给予情感支持。

5:饮食宜清淡,忌烟酒、肥甘厚味、甜腻和易胀气的食品。

1.脾肾阳虚证:宜食温阳健脾的食品,如山药、桂圆、大枣、南瓜等。

忌生冷瓜果、寒凉食品。

食疗方:桂圆大枣粥。

2.肝肾阴虚证:宜食滋阴补肝肾的食品,如芝麻、银耳、胡萝卜、桑椹等。

忌温热之品。

食疗方:银耳羹。

3.气血两亏证:宜食益气养血的食品,如大枣、桂圆、莲子、鸡蛋等。

食疗方:桂圆莲子汤。

4.痰湿内停证:宜食化痰利湿的食品,如白萝卜、莲子、薏苡仁、赤小豆、等。

忌大温大热之品。

食疗方:赤小豆苡仁粥。

5.瘀毒内结证:宜食化瘀软坚的食品,如桃仁、紫菜、苋菜、油菜等。

禁食酸敛类果品,如柿子、杨梅、石榴等。

食疗方:桃仁紫菜汤。

胰腺癌1要选择富含营养,易消化,少刺激性、低脂肪的饮食,可给高蛋白,多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奶类、鱼肉、肝、蛋清、精细面粉食品、藕粉、果汁、菜汤、粳米等。

并配合具有软坚散结,疏肝理气的食物,如山楂、麦芽、苡仁米、神曲、赤豆、荠菜、麦冬、木香、瓜蒌、当归、黄芪、党参、银花、海带、海藻、紫菜等。

2:要少吃或限制食肥肉、鱼子、脑髓、油腻、煎炸等不易消化的食品,忌食葱、姜、蒜、辣椒等辛辣刺激品,忌烟酒。

中医护理:辨证施护基本原则

中医护理:辨证施护基本原则

-
1.扶正祛邪:是指通过各种护理⼿段达到扶助正⽓、祛除病邪的⽬的,根据不同病情采⽤扶正为主或祛邪为主等护理措施。

2.“标本同护”:“标”与“本”是相对⽽⾔,根据病情的主次轻重,护理上遵循“急则护其标,缓则护其本”的原则,在标本并重的情况下,可采⽤“标本同护”的⽅法。

3.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同⼀种病,在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出现不同证候时所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为同病异护;⽽不同疾病在病程某⼀阶段出现相同证候时,采取相同的护理措施为异病同护。

4.正护与反护:正护与反护是根据临床治则(正治与反治)为依据所采取的护理措施。

5.因⼈、因时、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时令、⽓候、地理环境及病⼈年龄、性别、体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6.预防为主:护理中以“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为原则,掌握疾病传变途径,防⽌并发症,在疾病康复期防⽌病情反复。

突出了中医在病因、观察病情、诊断、治疗、护理、预防中的整体观和现代、社会、⽣物、⼼理的医学模式特点。

中医辩证施护及基础治疗在2型糖尿病康复中的应用

中医辩证施护及基础治疗在2型糖尿病康复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 2014 年 3 月~2015 年 4 月我院确诊的 212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106 例。治疗组男 58 例, 女 48 例,年龄(49.89±12.39),病程(4.07±1.1)年,空腹血糖(12.27 ±2.17)mmol/L。对照组男 56 例,女 50 例,年龄(53.34±10.38)岁, 病程(3.76±51.56)年,空腹血糖(12.73±3.31)mmol/L。两组患者性别、 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维持原来的基础治疗。2 周末测定血糖、血脂 等指标。对照组维持原来的基础治疗,体重正常或消瘦者服用格列吡嗪片, 体重肥胖或超重者服二甲双胍。口服二甲双胍片,一次 30 mg,一日 3 次, 格列吡嗪片,一次 5 mg,一日 3 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降 糖生津汤(处方组成:桑白皮 12g,桑葚 10g,天花粉 12g,五味子 10g, 地骨皮 12g,葛根 10g,黄连 12g,苦瓜 12g,潘石榴 12g)。水煎服 2 次, 合并煎液 400ml,一日分 2 次口服。4 周为 1 疗程,两组均观察 2 个疗程。 1.3 中医护理 1.3.1 情志调护 怡情养性:情志失调、五志化火与消渴病发生、 发展有密切关系[2]。患病后,患者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焦虑情绪,因 此护理人员以和善可亲的举止调节医护环境与气氛,稳定病人情绪,鼓 励患者正确对待生活和疾病,引导病人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调节,促进 疾病早日康复。 1.3.2 辨证施护 对照组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治疗组按 以下中医辩证施护。目前,糖尿病的中医分型尚无全国统一的标准。消 渴分为阴虚燥热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气虚血瘀型[3]。 1.3.2.1 肺胃燥热 表现为烦渴多饮,喜冷饮,多食善饥,急躁易 怒、怕热心烦、溲赤便数,舌红苔少,脉玄数,当滋阴清热,此症临床 最多。护理上对多饮多尿者每天记录水分进出量。多食易饥者应控制饮 食,饮食应以清淡略带凉性食品为宜。 1.3.2.2 气阴两虚 典型的多饮多尿多食症状不明显,口咽干燥, 倦怠乏力,自汗盗汗,气短懒言,口渴喜饮、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舌 体胖大。忌辛燥坚硬食品,保持大便通畅。还应畅情志,和气血。护理 上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根据体力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中医护理辨证施护

中医护理辨证施护

中医护理辨证施护中医护理辨证施护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个体的特点和疾病的表现,通过辨证施护来进行护理的一种方法。

中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强调通过辨证施治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恢复个体的健康平衡状态。

中医护理辨证施护就是将辨证论治的思想和方法运用到护理工作中,根据患者的体征、症状、脉象等信息进行护理操作,以加速康复和提高护理效果。

1.标本并治: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于人体机能失调,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症状。

因此,在进行护理时,既要关注疾病的表现,也要针对病因病机进行治疗,以达到治标治本的效果。

2.个体化:中医辨证施护注重个体的差异性,每个患者的体质、病情、环境等都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3.辨证主次:中医护理辨证施护强调主次辨证,即在诊断过程中,区分主要病症和次要病症,并针对主要病症进行治疗。

这样可以避免治疗过程中的漏诊和误诊,提高治疗效果。

4.因人而异:中医护理辨证施护要因人而异,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进行辨证施治。

比如,老年人和儿童的身体状况和护理需求会有所不同,所以在护理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操作。

5.调节阴阳平衡:中医认为健康与疾病是阴阳的平衡状态,当阴阳失衡时,疾病就会出现。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通过调节阴阳的平衡,恢复人体的健康状态。

中医护理辨证施护可以在很多方面应用,比如在饮食护理中,可以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减轻症状和促进康复;在按摩推拿中,可以根据患者的脉象和病情进行针对性的按摩操作,达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的效果;在穴位保健中,可以通过按摩、敷贴等方法刺激特定的穴位,以调节气血、缓解疼痛等。

总之,中医护理辨证施护在护理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注重个体化、辨证施治,并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来提高护理效果。

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我们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运用中医护理辨证施护的原则和方法,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骨折的分型

1、气滞血瘀证 (骨折早期1-2周) 常见舌苔脉象: 舌红或暗红、苔薄白、脉弦(紧、数)。 施护原则: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2、瘀血凝滞证、营卫不和→(骨折中期3-4周) 常见舌苔脉象: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或缓。 施护原则:舒筋活血、调和营卫



3、肝肾亏虚证(肝肾不足、气血亏虚) 伤后4~5周 常见舌苔脉象:舌尖红或淡红,苔薄少,脉细 缓。 施护原则:补益肝肾、调和气血。
腰痛病的分型

1、气滞血瘀型 2、寒湿阻络型 常见舌苔脉象:舌淡、苔白、脉沉细 施护原则:祛湿散寒、温通经络(温经散寒、除湿通 络)。 3、湿热痹阻型 常见舌苔脉象:舌红、苔厚腻(黄)、脉弦 施护原则:清热利湿、除痹止痛。 4、肝肾亏虚型
膝关节炎的分型



Hale Waihona Puke 1、风寒湿痹型 施护原则: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2、风湿热痹型 施护原则:清热利湿、除痹止痛。 3、肝肾亏虚型 施护原则:补益肝肾、强筋壮骨。 4、瘀血痹阻型 施护原则: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中医辨证施护基础
软伤科 冉芳华 2015.08.09
辨证施护
辨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 集的有关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 辨清病因、病位、病性以及邪正之间的 关系,概括判断为何病、何证。 施护是在辨证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施 护原则和方法。

望、闻、问、切的含义

望、闻、问、切是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 观察病人的发育情况、面色、舌苔、表情等。 闻;是听病人的说话声音、咳嗽、喘息,并且 嗅出病人的口臭、体臭等气味。问;是询问病 人自己所感到的症状,以前所患过的病等。切; 是用手诊脉或按腹部有没有痞块。叫做四诊。
中医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是对护理对象生理、心理、社会文化 及精神、情志方面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 的一种临床判断。
中医护理计划

护理计划应包括护理诊断的陈述、预期达到的 目标、准备实施的措施和健康教育,制定一份 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计划。
中医护理实施与评价

在对病人的身心健康问题进行随时评估的基础 上,敏锐地发现病人有关健康问题的各种反应, 应用中西医理论提出护理诊断,及时实施有效 的中西医护理措施,并进行正确评价。通过中 西医理论观察、分析病人现存的的健康问题, 给予辨证施护,达到预期效果的护理过程。
运用护理程序实施辨证施护

1、中医护理评估 2、中医护理诊断 3、中医护理计划 4、中医护理实施与评价
中医护理评估

“评估”是通过对护理对象和相关事物进 行全面的了解,作出准确的推动,为护理 活动提供可靠的依据。中医护理的评估方 法须在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 “望、闻、问、切”的手段,收集与病因、 病位、病性有关的资料,为辨证施护提供 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