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的地质特征及其成藏规律勘探1001高艺魁2010110101272.挠曲作用①概念:压陷作用使一个(一些)地壳断块体(或岩石圈板块)上冲到另一个(一些)地壳断块体(或岩石圈板块)之上,下伏的地壳断块体在受到上覆地壳断块体的垂直载荷作用力时还会发生挠曲变形,这种构造作用称为挠曲作用(flexing)。
②概念理解:在板块构造运动过程中,由于板块俯冲、大陆碰撞或板块的构造作用、火山作用等都会造成岩石圈的某些部位受到垂直载荷作用,从而使岩石圈发生向下弯曲的挠曲变形,这些构造作用过程都可以称为挠曲作用。
挠曲作用也可以发生在非挤压环境中,如被动大陆边缘形成陆堤的过程中,大量沉积物堆积在早期裂陷的大陆边缘地壳表面,并引起地壳的挠曲变形。
这也是将挤压型盆地称为“压陷(挠曲)盆地”而不直接称为“挠曲盆地”的原因。
3.“压陷”与“挠曲”①“压陷”和“挠曲”通常是挤压动力学过程中有密切联系的两种构造作用方式,也是压陷(挠曲)盆地形成的主要动力学机制;②挠曲作用造成的地壳变形实际上是一种“横弯褶皱”变形,它只是引起地壳表面的垂直升降位移,并不引起地壳的大规模收缩应变;压陷作用不单是造成地壳的收缩应变,而且为挠曲作用提供了构造负荷。
③“压陷”是挤压体制下盆地形成的最根本的动力学机制;“挠曲”是盆地形成过程的具体体现。
二造山楔动力学造山楔是指在俯冲带(通常是A型俯冲)之上的楔状增生体,主要由沉积岩层组成。
在来自后方的水平推挤力作用下(这种力源可能与板块的聚敛运动有关),使造山楔内部的结构及应力状态在演化过程中发生变化,并对前陆板块的挠曲作用产生重要影响。
造山楔对前陆挠曲变形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1)对于前陆板块来说,造山楔是一种壳上负载,它的形态和构造影响前陆板块的挠曲作用,因此造山楔的形态和构造影响着前陆盆地的形态和构造;2)造山楔的缩短、增厚或伸展前移,都会导致挠曲板块的负载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前陆板块的挠曲变形。
柴达木盆地

整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 早侏罗世一古、始新世时期,古湖盆西北低、 东南高,盆地范围较小,拗陷沉积中心位于西北 部,该区侏罗、白垩纪沉积有西厚东薄、颗粒 西细东粗,颜色西暗东红、层位西老东新和西 退东超等特点,其中中侏罗统可能成为盆地的 主要生油岩系。
• 渐新世一上新世早期为盆地发展的全盛时 期,盆地范围最大,其西北部随阿尔金构造带 隆起而抬升,拗陷中心缓慢东移至西台吉乃 尔湖一带。因此第三纪渐新世、中新世和 上新世的生油岩系大致与侏罗系相似,沉积 中心由西北向东南迁移,略呈多层系交又迭 置状分布。
• • • • •
一、基本概况 二、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三 、构造特征与构造单元的划分 四、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五、油气勘探历程与油气田
位于青藏高原北部,面积12万平方公里 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典型内陆高原盆地 海拔 2500-3000m
北部-祁连山 西部-阿尔金山 南界-昆仑山 石油、有色金属矿产等丰富,有“聚宝盆” 称 雅丹地貌世界闻名
生储盖
• E13原油更多的来自上层的 E23 和 N1 —N2生油岩 • E13 储层岩性主要为细砂 岩,其次为粉砂岩、中砂岩、 砂岩。储层空隙类型以次 生孔隙为主。 胶结类型为 孔隙—基底式兼接触式。
• E13 油藏的盖层是其上的 E23 —N1 泥岩,这一套地 层属于湖盆扩大后的沉积, 分布广泛,厚度巨大。
柴达木盆地形成于印支运动期之后盆地基底包 括了所有前中生代地层,其中包括古元古宙结 晶基底、中一新元古宙褶皱基底和古生代直接 基底。
• • • • •
一、基本概况 二、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三 、构造特征与构造单元的划分 四、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五、油气勘探历程与油气田
• 古生代末至中生代早期该区海水由北向东 南退出,四周隆起成山,形成了柴达木盆地雏 形。 • 盆地自中生代形成至衰亡的演化过程,可归 纳为:盆地开始于西北部,终止于东南部,反 映西退东超发展的全过程。
海拔最高的盆地是哪个盆地

海拔最高的盆地是哪个盆地中国海拔最高的盆地我国盆地中国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属封闭性的巨大山间断陷盆地。
位于青海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北部,主要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西北北抵阿尔金山脉;西南至昆仑山脉;东北有祁连山脉,面积25.7768万平方千米。
内陆盛产铁矿、铜矿、锡矿、盐矿等多种矿物,故被称作“聚宝盆”。
“柴达木”为蒙古语,根据清代统治者平定西域后为扫清语言障碍、巩固西北边疆的统治而编撰,由乾隆皇帝亲自审定。
研究西北少数民族历史地理的重要工具书《西域同文志》卷十六中,对此有清晰的说明:“蒙古语,柴达木,宽广之谓。
滨河境,地宽敞,故名”。
故意为“辽阔”之意,不过,由于历史等一些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也有采取意为“盐泽”这个解释的,实际上这个在学术界有不同意见。
柴达木盆地为高原型盆地,地处青海省西北部,主要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是一个被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等山脉环抱的封闭盆地,介于90°16′E-99°16′E、35°00′N-39°20′N之间。
盆地略呈三角形,东西长约800千米,南北宽约300千米,面积257768平方千米(与东北松辽盆地面积差不多),为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中,地势最高的盆地。
柴达木不仅是盐的世界(东南部多盐湖沼泽),而且还有丰富的石油、煤,以及多种金属矿藏,如冷湖的石油、鱼卡的煤、锡铁山的铅锌矿等都很有名。
所以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的美称。
柴达木盆地自然景观为干旱荒漠,主要土类为盐化荒漠土和石膏荒漠土。
后者主要分布于盆地西部,草甸土、沼泽土一般均有盐渍化现象。
植被稀疏,种类单纯,总共不足200 种,以具有高度抗旱能力的灌木、半灌木和草本为主,盐生植物较多。
植被结构简单,约有6/10 的群丛系由一个或几个种组成。
在山麓洪积扇和冲积-洪积平原上以勃氏麻黄、梭梭和红砂灌木所组成的荒漠植被群落为主;在盐性沼泽及盐湖、河流沿岸,莎草科密生形成草丘,其中占优势的有深紫针蔺、丝藨草与黑苔草等盐生植被;盐湖与沼泽外围以芦苇与赖草为主。
柴达木盆地位于哪个高原

柴达木盆地位于哪个高原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地理景观,位于青藏高原上,主要地处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交界处。
它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之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盆地。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海拔平均在4000米以上,面积约为250万平方千米。
它延伸东西方向约2500公里,南北方向约1000公里,几乎涵盖了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的绝大部分地区。
青藏高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于世。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北部,地理坐标大致为北纬34°30’至39°30’,东经90°至94°,地势平坦,被诸多高山环绕。
青藏高原向南逐渐升高,而柴达木盆地则是高原的一处低洼地带。
盆地内河流众多,主要有柴达木河、乌柳河等,这些河流在青藏高原的北部汇集形成了无数湖泊和湿地。
柴达木盆地的气候主要属于高原季风气候和高原干旱气候。
由于地处高原,盆地气候干燥,年降水量较低,全年气温波动较大。
夏季气温较高,但夜间温差大,日均温度在20℃至25℃左右。
冬季气温极低,有时甚至低于零下20℃。
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柴达木盆地的植被相对贫瘠,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柴达木盆地地质构造复杂,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其中以油气资源最为丰富,盆地内储量众多。
此外,盆地还拥有大量的风能、太阳能资源,具备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潜力。
柴达木盆地也被广泛认定为生物多样性宝库。
由于地理位置独特,盆地内还保留着一些罕见的濒危物种和珍稀植物。
例如,野生藏野驴、藏羚羊等珍稀动物在盆地内有一定数量的种群分布。
此外,盆地内的湖泊和湿地也为各种候鸟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和迁徙站。
总之,柴达木盆地位于中国的青藏高原上,地理位置优越,具有重要的地理和生态意义。
它不仅是青藏高原上的一个低洼地带,还是一个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宝库。
它的存在不仅丰富了中国西部地区的自然景观,也为人们研究地球科学和生态环境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柴达木盆地

• •
5
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
• 柴达木盆地自然景观为干旱荒漠,主要土类 为盐化荒漠土和石膏荒漠土。后者主要分布 于盆地西部,草甸土、沼泽土一般均有盐渍 化现象。植被稀疏,种类单纯,总共不足200 种,以具有高度抗旱能力的灌木、半灌木和 草本为主,盐生植物较多。植被结构简单, 约有6/10的群丛系由一个或几个种组成。在 山麓洪积扇和冲积-洪积平原上以勃氏麻黄、 梭梭和红砂灌木所组成的荒漠植被群落为主; 在盐性沼泽及盐湖、河流沿岸,莎草科密生 形成草丘,其中占优势的有深紫针蔺、丝藨 草与黑苔草等盐生植被;盐湖与沼泽外围以 芦苇与赖草为主。 柴达木盆地动物区系具有蒙新区向青藏区过 渡的特征。野生动物主要有野骆驼、野驴、 野牦牛、黄羊、青羊、旱獭、狼、马熊、獐、 狐、獾等。由于垦殖和捕猎,如今野生动物 大为减少,有的濒于绝迹。
8
柴达木盆地--万丈盐桥
• • 格尔木市北面是世界著名的察尔汗盐湖, 面 积为5800平方公里。 浩潮无垠的盐湖,可以说是湖天相连的盐的 世界,盐储量约在500亿吨以上。藏公路 和铁路,有32公里长是在湖区内铺设的, 称之为“万丈盐桥”。但惊奇的是“桥”下 竟无一座桥墩和一根梁柱,十多吨重的大卡 车飞驰而过,十多节车厢的火车来回奔驰, 成为世界交通史上的奇迹。 万丈盐桥是格尔木至敦煌的一段从达布逊湖 上穿过的公路,厚达15-18米的盐盖构成天然 的盐桥,全长32公里,折合市制可达万丈,因此人 们称其为“万丈盐桥”。“桥”上路面光滑 平坦,山色湖光相映,景致很美,堪称“举世无 双”。玉带似的盐桥(路),旁无护栏,下无桥 墩,更无流水。整个路面平滑光洁,坦荡笔直.盐 桥(路)将盐湖从中间劈成两半,使人惊叹不已, 我们不得不臣服于人类的聪明和智慧。
• •
7
柴达木盆地

第十九章柴达木盆地第一节地质概况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两北部,东北为祁连山脉,南边为昆仑山脉,西北为阿尔金山脉与塔里木盆地分界。
盆地总面积121000平方公里,中、新生代沉积岩分布面积96000平方公里,最大沉积厚度16000米,沉积岩总体积60万立方公里。
一.基底岩性与时代柴达木盆地周边三大山系主要出露一套元古代中深——浅变质碎屑岩、碳酸盐岩和古生代花岗岩及花岗闪长岩类。
根据边缘露头、重力以及45 口钻达基岩井的资料综合解释结果,盆地东部基岩以元古代花岗片麻岩结晶基地为主,西部主要为下古生代变质岩系组成,北部为结晶岩系,古生代变质岩以及火成岩相间组成(图-)。
这一特点对盆地断坳形成、沉积及演化均有控制作用。
图柴达木盆地基岩性质分布图(具范连颐,1984)1-古生界花岗岩;2-下古生界变质岩;3-元古界花岗片麻岩;4-古生界杂岩;5-上古生界变质岩;6-古生界绿色片岩二.边界条件及断裂盆地周边与老山边界地质体呈断层接触。
边界断裂有2 1条,它们分属于三组组断裂体系,即昆仑山北缘的昆北断裂体系,祁连山南缘的祁连断裂体系和阿尔金山东南缘的阿尔金断裂体系。
三组断裂的主要特点是:(1)断裂的走向与褶皱山系基本平行,大体圈定了盆地形态;(2)多为长期发育的逆断层,断层面倾向老山,断裂规模较大,断达层位较老,均断达岩基,上盘为岩基拾出的老山或有很薄的沉积,下盘为沉积数千米的沉积盆地;(3)三组边枢断裂不是中生代沉积边界,主要是控制第三纪沉积。
以赛南——绿南等为主的祁连山前断裂体系,其上、下盘均有中生代地层;阿尔金山前断裂体系上、下盘均有白垩系和侏罗系。
说明这两组断裂不是中生代的边界断裂。
三组断裂的下盘沉积有巨厚的中、新生代地层,而上盘仅有中生代及很薄的晚第三纪至第四纪的沉积。
盆地内部沉积岩中断裂虽然较多,其中断距大于1000米的断层达41条,而且多数断到基岩,但除个别断裂外,所发现的沉积岩内部断层多属第三纪末期至第四纪褶皱运动形成,对第三纪沉积没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柴达木盆地自然地理特征:1、位置: 90°E~100°E 35°N ~40°N (38°N,95°E穿过中部)。
2、范围:西起阿尔金山,东北到祁连山,南达昆仑山、巴颜喀拉山3、地形:典型的内陆高原荒漠盆地,海拔最高的盆地4、地势:西南高,东北低5、地貌及成因:内陆高原荒漠盆地,东部多沼泽盐湖外力作用以风力为主。
侵蚀地貌:戈壁、裸岩荒漠。
堆积地貌:沙丘、沙垄。
6、河流及水文特征:内流河:柴达木河流量小,汛期在夏季,冬季有断流现象。
沿途河水被大量蒸发、下渗,使河流水量减少,甚至消失。
7、气候:高原气候,严寒、冻土广布8、植被:荒漠、草原,其中草原分布在河流两侧雨水多的地带9、资源:“聚宝盆”油气资源:冷湖、花土沟矿产资源:察尔汗(盐矿)、茫崖(石棉)、锡铁山(铅锌)、鱼卡(煤矿、铬矿)旅游资源:青海湖鸟岛(5月)人文地理特征:1、农业农业生产:河谷农业—湟水谷地优势: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长,温差大,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果实营养物质多(河谷地区温度较高)劣势:耕地资源少,冻土广布,土壤肥力低,为沙质土壤,气候干旱,气温低,灌溉水源少,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主要产品:牦牛,青稞2、工业工业生产部门:钢铁工业、冶金、石油化工城市:西宁、格尔木发展方向:1、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发展能源加工2、改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推进防沙治沙和草原保护3、发展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4、发展农牧产品加工业5、加快科教和人才开发,推进科技创新自然灾害:沙尘暴、干旱。
青海柴达木盆地的导游词(2篇)

青海柴达木盆地的导游词各位旅客朋友们:大家好!柴达木——神秘多彩的“聚宝盆”,范围包括格尔木市柴达木部分,德令哈市、天峻县、乌兰县、都兰县、大柴旦行政区,冷湖行政区,茫崖行政区。
旅游区包括:格尔木旅游区(含昆仑旅游小区,盐湖旅游小区、雅丹旅游小区);天峻-德令哈旅游区(天峻旅游小区、德令哈旅游小区);都兰旅游区(都兰旅游小区、诺木洪旅游小区)。
格尔木旅游区拥有丰富的高品位旅游资源,是青海省西部旅游发展中心。
格尔木为青海旅游中转枢纽和西部旅游中心,以寻根朝觐、文化旅游、洞经古乐、观光购物、蒙古风情为主题。
昆仑山是昆仑第一文化山,朝觐修炼圣地、华夏儿女寻祖地。
格尔木是融观光、娱乐、健身、修学、科考为一体的盐湖旅游胜地。
它将是西北靓丽的,独具魅力的高原旅游名城,成为吐蕃、吐谷浑古文化研究重要科考园地。
柴达木是神仙福地,道教圣境、盐湖之王,是神秘多彩的“聚宝盆”。
柴达木旅游区北依祁连、南靠昆仑,有八百里瀚海之称。
位于本区西南的昆仑山是昆仑神话的摇篮。
巍巍昆仑,横空出世,被世人誉为万山之祖,亚洲的脊柱。
玉珠峰、玉虚峰传说是玉帝两位妹妹的化身,终年积雪,多冰川。
即使在盛夏六月,依然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形成闻名遐迩的“昆仑六月雪”奇妙景观。
玉虚峰脚下是中华道教昆仑派发祥地的昆仑主道场。
传说是姜太公修炼五行大道四十载之地。
山间奇峰怪石,飞禽走兽出没。
山谷昆仑河清澈见底。
西王母瑶池,湖水粼粼,碧绿如染,清澈透亮,水鸟云集。
湖畔水草丰美,野生动物出没,传说是西王母举行蟠桃盛会之所。
昆仑神泉传说是西王母酿制琼浆玉液的泉水。
察尔汗盐湖是中国最大的盐湖,总面积____平方公里,堪称“中华第一湖”,形成了“沃野千里”的奇观。
察尔汗盐湖是一个“不沉的湖”。
由于盐盖异常坚硬,所以在湖面上可以修公路、建铁路、造高楼,形成湖面车水马龙,湖下碧波荡漾的奇观。
横跨湖上长____公里的“万丈盐桥”,是世界上最长的盐桥。
整座桥由盐铺成,堪称世界奇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青海省种植业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___ 。 • ( 1 )简析该地区钾盐矿床形成过程。( 6分) 评价湟水谷地夜雨率特征对种植业的影响。(10分) ••(2)分布于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 (1)(由于地壳运动)青藏高原的隆起 2分,东部或东 (2分),该地区气候逐渐变干,蒸发旺盛 南部地区也可)。 有利影响:湟水谷地夜雨率高,降水主要集中于夜间 (2分),咸水湖泊逐渐萎缩,盐分沉淀形成 (2分); 很厚的钾盐层( 2 分)。 •夜间气温低,蒸发消耗少,雨水渗入土壤多,提高 了农业生产对雨水的利用率(2分); •白天降水少,光照充足,提高了农作物对太阳辐射 的利用率,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2分)。 不利影响:夜雨多如果造成强降水易引发山洪和地质 滑坡,毁坏农业生产(2分)。
• 拓展:柴达木盆地是我国最北的甘蔗产区 原因? • 位于内陆,海洋影响作用弱,昼夜温差大, 植物就甜。光照充足,适合甘蔗生长。
• (3)柴达木盆地降水少的原因是什么?(4分) (3)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盆地地形, 阻挡了水汽的进入。
(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柴达木盆地盐沼的原因 1.地势:四周高中间低,海洋水气难以进入气候干旱, 柴达木是盆地,排水不畅。。 2.河水在低洼处回积 3.泥沼洼地地表水难以下渗 4.海拔高,照射强,蒸发量大 5.青海湖是内流湖,不能换水; 6.降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