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2-03-12T09:44:51.047Z 来源:《素质教育》2012年2月总第78期供稿作者:尹冲[导读] 过多的条条框框,过分的约束限制,只能导致学生不喜欢体育课,进而影响他们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尹冲华师大附属周浦中学201318

摘要:教学的有效性,即教学活动对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程度,我认为就是我们的教学要务实,要通过我们的体育教学使学生获得各方面的良性发展。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指导作用是无可厚非的,但什么样的教师就能带出什么样的学生,如果我们自己在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上存有偏差,那么我们的行为必定会带来不良的后果。对这个问题我的思考不一定正确,以下确实是我从教20多年来的一点总结,我们要学会在体育课上常常问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做得好不好。关键词:体育教学效果思考改变

一、研究目的

教学的有效性,即教学活动对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程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获得各方面的良性发展,通过对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思考,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做得好不好,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活动。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经验总结法。

三、结果与分析

1.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作为体育课的有效教学,就要知道围绕锻炼学生身体应该有哪些必要的活动,我们应该做什么是需要坚持的,不应该做什么是需要回避的,只有将应该做的坚持做到底,将不应该做的逐步去回避,才能扩大应该做的价值功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体育课是身心和谐发展的练习课,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而一切偏离身体练习的活动都是教师和学生不应该做的,也就更谈不上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了。

2.应该怎样做

(1)改变过于严密的教学组织管理形式。

教学管理是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发展创造条件,体育教学的常规管理与教学组织必须真正被学生所理解、所认同。过多的条条框框,过分的约束限制,只能导致学生不喜欢体育课,进而影响他们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在这里,我提倡简化教学组织过程,实行粗线条管理,善于处理课堂的“动态生成”。

(2)避免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形式的单一。

我们很多体育课都是这样的,一节课就是一个形式,没有任何分组轮换,一个教材内容上到底,没有任何变化和新意。我在这里提倡进行多种方法的分组轮换教学,鼓励学生自我管理,教师自己要创新,要给自己“找麻烦”,避免一节课就是一个形式、一个内容上到底。

(3)面对一成不变的教学程序,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改变,突出培养体育独特的情感体验。

一成不变的教学程序,如何让学生一直能积极参加,改变枯燥的教学方法,培养体育独特的情感体验尤为重要。众所周知,只有当学生从内心真正地喜欢体育的时候,他们才能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并使之成为日常生活的休闲方式之一,才能终身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快乐和健康。体育课中对体育情感的培养,就是让学生尽情地体验运动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充满激情地彰显自我个性,使之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和满足感,由此再产生重复运动的动机和欲望。

3.做得好不好

做得好不好既是做的过程,又是做的结果,因为过程决定了结果。是不是我们知道了体育课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就一定是有效教学呢?不一定的,现实中预设与生成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还存在变数,体育课的动态复杂性,决定了对课堂的实施要经常反思,反思体育课对学生的身体锻炼是否有效。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反思教学方法的运用,反思学生的参与程度与参与态度,反思课的密度、负荷、容量等。有反思才有进步与提高,才能做到更好的有效教学,在这里就不做过多的阐述了。

四、结论与建议

锻炼学生身体是体育课永恒的话题。作为教师,我们不但要从观念更新,还要从教学组织的管理、形式、内容方法、情感体验等方面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课程永远在变化,学生也永远在变化,我们要适应这种不断变化,要始终明白自己的课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做得好不好。只要我们始终抱有一颗热爱学生、帮助学生发展的心,让我们的体育课对学生的影响永远是有效地锻炼身体、有效地调节心理,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就能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参考文献

[1]潘绍伟提高体育教学组织有效性之三问.中国学校体育,2010,(8): 28。

[2]侍孝政面对新课改,体育教师怎么办.音体美报2010,(49):6。

[3]李文江在体育课中有效地锻炼学生身体要达到的四个条件.体育教学2011, (2): 39。

[4]邵伟德邹旭铝金翀体育课堂组织教法与教学手段的有效性与例析.中国学校体育,2010,(8): 29-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