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矫治器联合小型上颌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治疗前牙反牙合体会
固定矫治器联合小型上颌[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治疗前牙反[牙合]42例体会
![固定矫治器联合小型上颌[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治疗前牙反[牙合]42例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980b3e2b8f67c1cfad6b873.png)
消 毒 制 度 是 必要 的 。 大肠杆 菌 、 门氏菌 、 溶血 弧菌 等细 菌 , 状 病毒 、 沙 副 轮 诺
息 , 误诊断 。 延
要, 且有 利于颌面部 向正常方 向发 育 J 。我科 在临床 口腔正 畸工作 中, 针对 前牙反骀应用方丝 弓结合小 型上颌胎 垫式矫
治 器 治 疗 前 牙 反 胎 效 果较 好 , 介 绍 如 下 。 现
1 材 料 与 方 法
齿的移动 , 但是 由于反覆骀 , 上前牙 粘结托槽 咀嚼时易脱 落 , 矫 治效果较差 , 以必须 打开咬牙 。但使用 传统 的垫式 活动 所 合
2 5. 5
( 稿 日期 :00— 4—0 ) 收 21 0 7
便性状和临床症状 , 选择需 要检 验 的项 目, 防止遗 漏重 要信矫 治 器 联 合 小 型 上 颌 牙 垫 式 活 动矫 治器 合 治 疗 前 牙 反 牙 2例 体 会 合4
李 重青 , 红强 , 李 魏
瓦克病毒 、 肠腺病毒 等病毒 所 引起 的疾病 , 以腹 泻 为 主要 都
症状 , 往会被误认 为食物 中毒 , 查人 员 容易局 限在 食物 往 凋
[ ] 中华人 民共 和国卫生部 发布 ( 2 WS一 7 2 0 ) 感染性腹泻诊 2 1— 0 7 . 断标准 [ ] 北京 : s. 人民卫生出版社 ,0 7: 1 2 0 3—1 . [ ] 杨绍基 , 3 任虹 . 传染病学 [ . M]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0 8 5 . 人 2 0 :5 [ ] 陈文彬 , 4 潘祥林. 诊断学 [ . M] 北京 : 民卫生出版社 ,0 8:5 人 20 23
功能性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治疗前牙反(牙合)的效果观察

在对 照 组患 者 中采 用 固定矫 治 器进 行 治疗 。在 对 患者 进行初 诊时需要进行 第一磨牙 和颊面管 的粘 结操作 ,将直丝 弓托槽粘 在全 口牙齿 上 ,以1 8 0 。为粘 结角度对 上下两 个切 牙 的托 槽进 行 转 向粘 结 ,将 玻 璃离 子粘 结 到上 下两 个 磨牙 ( 牙合 )面 上 ,将 前牙 咬合 抬 高 ,将前 牙 反 ( 牙合 )的接 触 作 为 标 准 ,使 用 标 准 型 号 的N i — T i 弓丝 对 牙 齿 进 行 排 齐 操
型 为主要 的侧 貌表 现 ,有 2 2 例 患者 为下 颌可 以进 行 到对 刃 的后 退动 作 ,剩 余2 5 例 患 者则不 能做 此 后退 动作 。采 用 随
机方法对4 7 例 患者 进 行 分 组 ,分 别 为 实 验 组 和 对 照 组 ,每 组
4 7 例 其 中 ,实验组 有 男性 患者2 5 例 ,女性 患者 2 2 例 ;年 龄在 3 岁 ~1 5 岁之 间 ,平均 为 ( 9 . 1 ±3 . 6 )岁 ;其 中有 7 例
鲍 萍萍
( 山西 医科 大学 第一 医 院 口腔科 ,山西
[ 摘
太原
0 3 0 0 0 1 )
要] 目的:对在前 牙反 ( 牙 合)治疗中采用功能性矫治器和 固定矫 治器 的临床 治疗效果进 行分析与观察 。方法 :从我
院 的前 牙 反 ( 牙 合 )患 者 中选 取 9 4 例 作 为 本 研 究对 象 , 并 采 用 随 机 的 方法 进 行 实 验 组 和 对 照 组 的 分 组 ,其 中实 验 组 患 者 采 用 功
作 ,在 二 次 复 诊 过 程 中 , 则 需 要 使 用 弯 制 澳 丝 以及 型 号 为 0 . 0 1 4  ̄0 . 0 1 6 的弯 制 弓 丝 持 续 对 唇 移 上 前 牙 进 行 垂 直 开 大
固定式垫联合上颌前方牵引器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疗效观察

固定式垫联合上颌前方牵引器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疗效观察吴佩蓉;张志彬【摘要】目的:探讨固定式牙合垫联合上颌前方牵引器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的26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3例,采用上颌前方牵引器治疗;观察组:13例,采用固定式牙合垫联合上颌前方牵引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随访复发率及X线头影测量硬组织标志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随访复发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30.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牙槽座角(SNA角)及下牙槽座角(SNB角)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NA角及SNB角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上下牙槽座角(ANB角)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ANB角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式牙合垫联合上颌前方牵引器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具有治疗时间短、随访复发率低、改善患者容貌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期刊名称】《中国美容医学》【年(卷),期】2019(028)003【总页数】3页(P119-121)【关键词】固定式牙合垫;上颌前方牵引器;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作者】吴佩蓉;张志彬【作者单位】北京市门头沟区妇幼保健院口腔科北京 102300;北京市石景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放射卫生科北京 10004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5前牙反牙合为上下牙弓关系异常,主要表现为下颌前突,近中错牙合。
大多数是因为不良的哺乳姿势、乳前牙滞留、上恒切牙先天性缺失、不良习惯及遗传性下颌前突所致[1]。
因程度不同可表现为前牙反牙合,磨牙近中牙合,严重病例则前牙反牙合、后牙近中牙合及下颌前突同时存在[2]。
基层医院矫治前牙反(牙合)应用体会

基层医院矫治前牙反(牙合)应用体会关键词基层医院前牙反体会资料与才法牙性反(牙合)10例,功能性反(牙合)11例,骨性反(牙合)5例,年龄7~19岁,男10例,平均11~13岁,女16例,平均9~13岁。
牙性反(牙合)的矫治:①个别牙反(牙合)的矫治:替牙期患者利用片段弓技术或辅以(牙合)垫,效果迅速可靠。
双(牙合)垫短程治器也可采用,但有赖于患者的配合,效果往往不及片段弓技术,并且在处理间隙,拥挤、扭转时更不及片段弓技术简单、快捷。
需加深覆(牙合)时片段(牙合)更是得心应手。
恒牙期患者则应用方丝弓技术,反覆(牙合)深者辅以(牙合)垫,解除干扰。
②多数前牙反(牙合):替牙期患者利用“2×4”技术,恒牙期患者利用全牙弓固定矫治技术。
牙性反(牙合)的治疗相对而言简单,任何年龄的矫治效果都不错。
功能性反(牙合)的矫治:①替牙期:利用“2×4”技术,早期行III类短期牵引。
②恒牙期:全口固定矫治技术,早期行III类短期牵引。
功能性反(牙合)有骨性因素,需定期观察。
骨性反(牙合):①替牙期:用前方牵引器矫治,即使是重度骨性反(牙合)也应偿试,往往会有良好的反应。
②恒牙期:恒牙早期也应偿试前方牵引,视反应和复发情况,如反应良好,复发量少,可不减数,否则应减数治疗。
恒牙晚期,由于患者生长潜力不大,已不适应做前方牵引治疗,改为掩饰性治疗,利用减数造成的间隙,来移动牙齿,尽可能的掩饰颌骨的不调。
设计:①前牙反(牙合)的拔牙设计与I、II类错(牙合)不同,以上颌牙弓为主,由于上颌骨发育受限,上前牙往往拥挤。
拥挤的解除,改善了面中部的状关系,所以即使拥挤比较严重,也应保守治疗。
反(牙合)解除后,如果拥挤不未完全解除,就可考虑拔牙。
②对于上颌牙弓基本正常,或伴有轻度拥挤,但可通过唇展上前牙或少量扩弓等方法解除的病例,为使术后面型美观协调,可只选择拔除下颌两个第一尖牙的方法。
③有少量的患者,其后牙关系为完全III类,由于上下牙量不调,导致前牙部轻度反(牙合)或对刃(牙合),此类患者在经过Bolton指数分析后,在确定拔除一个下中切牙,可以使Bolton指数接近或达到正常范围,可选择这一拔牙模式。
上颌牙合垫附双曲舌簧活动矫治器矫治前牙反牙合57例体会

中国卫生产业C HI NAHE A L T H I ND US T R Y[作者简介]段永华(1966-)女,汉族,大学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口腔方面工作。
上颌牙合垫附双曲舌簧活动矫治器矫治前牙反牙合57例体会段永华云南省楚雄市人民医院口腔科,云南楚雄675000[摘要]目的探讨上颌牙合垫附双曲舌簧活动矫治器在矫正治疗前牙反牙合问题上的效果,总结些许医学经验,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
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9月—2012年9月这些年内收治的前牙反牙合患者57例,入院时对所有患者进行基础检查之后采用上颌牙合垫附双曲舌簧活动矫治器予以矫正治疗,然后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经过4~15周的治疗,我们发现所有患者的前牙反牙合得到矫正。
经过为期1年的随访,我们发现复发者为4例,复发的原因为患者存在着不良的口腔习惯、前牙反牙合的家族史及年龄偏大等。
结论双曲舌簧牙合垫活动矫治器能够有效矫治患者的前牙反牙合,促进患者正常咀嚼功能的恢复,矫治时间较短,值得推广。
[关键词]前牙反牙合;上颌牙合垫附双曲舌簧活动矫治器;体会[中图分类号]R7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3)11(c )-0134-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疾病纷至沓来。
尽管医学也在不断进步,但是治疗的难度和复杂度却没有因此减小。
前牙反牙合[1]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错合畸形问题,一般而言是由不良口腔习惯或者家族遗传造成。
该病会影响患者正常咀嚼,阻碍患者颌面部骨骼的发育,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临床上对于前牙反牙合矫正后的复发情况不容易预测,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关于前牙反牙合矫正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的报道,影响的程度也不明确。
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建议前牙反牙合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该及早进行矫正,在一定程度上早期矫正可以起到减轻颜面骨骼的畸形的作用[2]。
对此,本文作出以下研究,特选取57例来我科接受咨询和治疗的前牙反牙合患者,对其采用上颌牙合垫附双曲舌簧活动矫治器予以矫治,现将成果报道如下。
探讨上颌前方牵引器联合固定式牙合垫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的价值

探讨上颌前方牵引器联合固定式牙合垫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的价值【摘要】目的:对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治疗中运用上颌前方牵引器联合固定式牙合垫所起到的干预效果进行深入探究。
方法:以我院于2019.01-2019.12期间接纳治疗的80例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用上颌前方牵引器联合固定式牙合垫治疗,对其最终治疗效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8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家属治疗满意度评分为(92.45±2.17)分;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前牙反牙合均得到纠正,治疗有效率为100%。
结论:上颌前方牵引器联合固定式牙合垫可有效提高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行推广运用。
【关键词】上颌前方牵引器;固定式牙合垫;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maxillary anterior retractor combinedwith fixed occlusal pad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anteriorretrodenture of permanent teeth[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maxillary anterior retractor combined with fixed dental pad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anterior teeth. Methods: 80 cases of early anterior orthodontic orthodontic patients receiving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9.01 to 2019.12 we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ll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maxillary anterior tractor combined with fixed dental pad, and the final treatment effect wa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the satisfaction score of family members of 80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was (92.45±2.17). After treatment, theanterior teeth were corrected and the effective rate was 100%.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maxillary anterior retractor and fixeddental pa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the anterior teeth in the early stage of permanent teeth.【 key words 】 maxillary anterior tractor; Stationary dental pad; Early permanent teeth; Anterior teeth retrodentate;受到颌骨比例失调的影响,患者往往会伴随个别牙移位、前牙反复牙合/反覆盖、磨牙近中关系、恒牙早期上颌骨严重不良发育等状况[1]。
牙合垫矫治器矫治儿童前牙反牙合错牙合畸形

牙合垫矫治器矫治儿童前牙反牙合错牙合畸形丁兰英【摘要】 目的 探讨牙合垫矫治器矫治儿童前牙反牙合错牙合畸形的效果。
方法 选40例乳牙期、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应用牙合垫矫治器治疗4周~3个月。
结果 40例患者于治疗结束时,反牙合均被矫正为正常。
结论 垫矫治器矫治儿童前牙反牙合错牙合畸形,方法简单易行,效果良好,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牙合垫矫治器;儿童;前牙反牙合【中图分类号】 R78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8)11-1000-01儿童前牙反牙合错牙合畸形是口腔正畸科中常见的错牙合畸形,由于在乳牙期儿童生长发育比较快,利用此期矫治儿童的前牙反牙合非常重要。
笔者应用牙合垫矫治器于乳牙替牙期矫治前牙反牙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4.5~11岁,均为前牙反牙合、反覆盖,前牙排列较整齐,乳萌牙15例,恒前牙25例,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SNA 、SNB 均正常范围,ANB 小于正常值。
1.2 治疗方法 常规取模、灌工作模型、用自凝塑料在双侧后开区设计并制作解剖垫(其厚度以解除前牙反牙合并使前牙切端离开2mm 为准)抬高咬合,解除前牙锁结关系,在牙合垫上的上颌切牙舌侧设计双曲舌簧,如加力的大小以病人感觉有力,但又不疼为准。
反牙合解除后逐渐磨除后牙牙合垫,建立前牙正常覆牙合覆盖关系。
矫治完成不需要保持。
2 结果治疗结束40例均建立了正常覆牙合覆盖关系。
治疗时间最短4周,最长3个月。
治疗后2年随机抽取10例复查头颅定位侧位片,SNA 、SNB 、ANB 均在正常范围。
3 讨论乳牙反牙合常为多数牙反牙合,据X 线投影测量结果分析,一般认为乳前牙反牙合是上下颌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异常[1]。
主要包括牙齿位置异常(上前牙舌倾、下前牙唇倾)及由此而引起下颌位置的异常(下颌向前、向上逆时针旋转移位)。
上颌前方牵引器联合固定式牙合垫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的临床效果分析

上颌前方牵引器联合固定式牙合垫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的临床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3-02-21T00:49:22.25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31期作者:胡爱平薛梅[导读] 分析上颌前方牵引器联合固定式牙合垫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的临床效果。
胡爱平薛梅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21000【摘要】目的:分析上颌前方牵引器联合固定式牙合垫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4月在我院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的患者60例,应用抽签法分为实验组与对比组,对比组应用上颌前方牵引器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固定式牙合垫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指标、治疗时间、随访复发率和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上牙槽座角、下牙槽座角和上下牙槽座角明显优于对比组,治疗时间短于对比组,随访复发率少于对比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上颌前方牵引器联合固定式牙合垫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优化相关指标,缩短治疗时间,降低随访复发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上颌前方牵引器;固定式牙合垫;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引言:前牙反牙合指上下牙弓异常的关系,主要诱因包括不正确的哺乳姿势、不良习惯、遗传因素、乳前牙滞留、先天性缺失上横切牙[1]。
轻度病例表现是前牙反牙合、磨牙近中牙合,严重病例表现是同时存在下颌前突、后牙近中牙合,前牙反牙合。
临床通常采取早期治疗法,以优化牙齿生长环境,避免加重错牙合畸形情况。
研究资料显示,前牙反牙合在恒牙早期的发病率高达4.9%。
现阶段,前牙反牙合的治疗手段众多,但是,仅能获得一定成效,不能令患者和医师满意[2]。
基于此,本文现报道上颌前方牵引器联合固定式牙合垫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60例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患者作为样本进行研究,治疗时间是2021年3月-2022年4月,并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比组各30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矫治器联合小型上颌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治疗前牙反牙合体会
前牙反牙合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必须及时矫正[1],否则即影响面容又影响咀嚼。
我科在临床正畸工作中,针对前牙反牙合应用方丝弓结合小型上颌牙合垫式矫治器治疗前牙反牙合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在我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前牙反牙合患者42例,所有病例均为安氏II类错反牙合;下颌均可后退至对刃,反复反牙合II°以上,均采用方丝弓固定矫治技术结合小型上颌牙合垫式矫治器治疗。
1.2 矫治方法常规取模,制作上颌反牙合垫式矫治器矫治器舌侧基托要尽可能小,基托边缘距舌侧龈缘约12mm,而且第一磨牙不用单臂卡,牙合垫高度以刚好解除反牙合或锁结为宜[2]。
病人第二次复诊时,按照正确位置粘好第一磨牙带环和全口方丝弓托槽后,上弓丝、同时戴入小型上颌牙合垫式矫治器,按照方丝弓矫治技术的步骤进行矫治,同时配合每月复诊一次活动矫治器推舌簧及逐步磨除牙合垫高度,直至完全磨除。
2 典型病例
患者刘某女12岁。
前牙反牙合前来就诊,磨牙关系为开始近中,上前牙拥挤II°前牙反牙合,可退至对刃,采
用方丝弓加牙合垫治疗,前牙反牙合2个月解除,总治疗时间一年。
3 讨论
3.1 前牙反牙合患者使用固定矫治器可精确控制牙齿移动,但由于反覆牙
合,上前牙粘结托槽咀嚼时易脱落,必须打开咬牙合,但使用传统的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体积较大,则异物感大,患者不舒服、配合差,矫治效果不佳。
3.2 由于可摘式小型上颌牙合垫式矫治器亦有异物感,患者有时亦自行摘下,咀嚼时托槽脱落影响疗效需要家长配合监督。
3.3 小型上颌牙合垫式矫治器作用机制:是一方面通过牙合垫打开前牙反锁结关系,一方面通过双曲舌簧唇倾上前牙配合方丝弓及III类牵引,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徐芸.口腔正畸学—现代原理与技术[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6:536
[2]林珠. 口腔正畸学—正畸活动矫治器[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