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活动矫治器的制作
实验五活动矫治器的制作

实验五活动矫治器的制作(二)(三学时)【目的要求】初步掌握活动矫治器功能附件的结构和制作方法及牙合垫(posterior bite block)式矫治器的制作及其要领。
【实验内容】1、示教弯制分裂簧、双曲唇弓和纵簧。
2、实习弯制分裂簧、双曲唇弓和纵簧。
3、由指导老师示教活动牙合垫(posterior bite block)式矫治器的制作。
【实验用品】石膏模型,直径0.5mm、0.7mm、0.9mm的不锈钢丝,梯形钳、鹰嘴钳、切断钳、日月钳、蜡刀、雕刻刀、蜡片、红铅笔、酒精灯、火柴、石膏调拌刀、酒精灯、牙合架、自凝塑料、分离剂。
【方法和步骤】1、分裂簧(split spring)又称菱形簧,用于扩大牙弓。
取一段0.9mm不锈钢丝弯制成菱形,由口、体、低三部分组成,斜边形的两锐角相当于簧的口部和底部,而钝角则相当于簧的体部,各个角均应圆钝,以防止加力时折断。
菱形口部张开1~2mm,口对准鄂中缝,体部左右宽度约6~8mm,长约10~20mm。
簧距组织面约3~4mm,便于加力时调整,连接体转弯处正对尖牙和第一前磨牙的接触点,最后形成与腭部曲线一致的连接体。
(图分裂基托)2双曲唇弓用于辅助固位及内收切牙。
由唇弓的水平部分及两个垂直弯曲及两连接体组成,取一段直径0.7mm的不锈钢丝,弯曲双曲唇弓的中部使其与切牙接触呈弧形,弓丝位于前切牙1/3与中1/3交界处,在两侧尖牙近中1/3处,将钢丝向牙龈方向弯曲两个U形曲,曲的宽度是尖牙宽度的2/3,高度应距前庭底2~3mm并离开组织面约1~1.5mm,钢丝末端经尖牙与第一前磨牙的颊外展隙,牙合外展隙到腭部形成连接体,埋于机托内。
3.双曲纵簧,主要用于近远中方向牙齿的移动。
取一段直径为0.5mm的不锈钢丝,弯制成纵向的双曲,弹簧的游离端放在角质牙的近中或远中临面,其主要的作用为利用扩大或收小簧曲所产生的推力或者拉力,使牙齿向近远中移动(图双曲唇弓)4.牙合垫式矫正器制作(1)石膏模型固定调整牙合架,固定好定位螺丝,将用水浸透过的前牙反牙合石膏模型按上、下颌咬合关系对好,用石膏固定在架子上,升高咬合,已打开锁结,大约使前牙分离1~2mm。
矫治器的制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矫治器的种类及作用原理;2. 掌握矫治器的基本制作方法;3.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临床应用能力。
二、实验原理矫治器是一种用于纠正牙齿错颌畸形的装置,其原理是通过施加适当的力学力量,使牙齿按照预定的轨迹移动,以达到改善牙齿排列、咬合关系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石膏模型、不锈钢丝、蜡刀、雕刻刀、蜡片、红铅笔、酒精灯、火柴、石膏调拌刀、牙合架、自凝塑料、分离剂等;2. 实验仪器:梯形钳、鹰嘴钳、切断钳、日月钳、蜡刀、雕刻刀等。
四、实验步骤1. 分裂簧的制作:取一段0.9mm不锈钢丝,弯制成菱形,由口、体、低三部分组成,斜边形的两锐角相当于簧的口部和底部,而钝角则相当于簧的体部。
各个角均应圆钝,以防止加力时折断。
菱形口部张开12mm,口对准鄂中缝,体部左右宽度约68mm,长约1020mm。
簧距组织面约34mm,便于加力时调整,连接体转弯处正对尖牙和第一前磨牙的接触点,最后形成与腭部曲线一致。
2. 双曲唇弓和纵簧的制作:取直径0.5mm、0.7mm、0.9mm的不锈钢丝,按照设计要求,弯制成双曲唇弓和纵簧。
3. 牙合垫(posterior bite block)式矫治器的制作:由指导老师示教,根据石膏模型制作牙合垫式矫治器。
4. 腭刺的制作:取0.7~1.0mm不锈钢丝4~6根,先将一端弯一小圈作为连接体,右手用钳子将小圈钳紧,左手用手指将腭刺中间弯出向前突的弧形,使之与口腔前腭部的弧度基本一致。
将连接体一端放在模型相当于上颌活动矫治器的前牙腭侧基托靠近边缘处的位置比试,腭刺长度应到上下牙咬合时下前牙舌侧龈缘处,在此位置将钢丝剪断,末端磨圆钝。
同法弯制4~6根腭刺。
5. 涂分离剂:将涂分离剂均匀涂抹在矫治器部件上。
6. 涂塑:用自凝塑料直接涂塑,打磨,抛光。
7. 试戴:将制作好的矫治器试戴在患者口中,调整位置,确保矫治器与牙齿的紧密贴合。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作了矫治器,并掌握了矫治器的基本制作方法。
康复治疗器具自制方案

康复治疗器具自制方案康复治疗是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和独立生活能力的重要手段。
自制康复治疗器具可以为患者提供更经济、方便的康复方案。
以下是一个自制康复治疗器具的方案,用于恢复上肢功能。
材料:1. 木板:尺寸根据患者手臂长度和手指伸展情况确定2. 橡皮筋:选择合适的强度,可调整长度的3. 螺丝和螺母:用于固定橡皮筋于木板上4. 钳子和锤子:用于调整木板和橡皮筋的长度制作步骤:1. 测量患者的手臂长度,选择适当的木板尺寸。
通常,木板长度应与患者的手臂长度相近,宽度应适中,以便患者能够牢牢抓住。
2. 根据患者的手指伸展情况,可以在木板上绘制一条水平线,作为手指伸展的目标位置。
3. 根据木板和橡皮筋的尺寸,锯或切割木板,使其适应患者的手臂长度。
4. 在木板的两侧钻孔,以便将橡皮筋固定在木板上。
橡皮筋的位置应与患者的手指在目标位置的位置相对应。
5. 插入螺丝,将螺母固定在木板的两侧钻孔中,以确保橡皮筋固定牢固。
6. 用钳子和锤子调整橡皮筋的长度,以提供适当的阻力和挑战。
使用方法:1. 患者将手放在木板上,将手指伸展到目标位置。
2. 患者利用橡皮筋的阻力,尝试收回手指,并保持在目标位置。
3. 患者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橡皮筋的长度,增加或减少阻力。
4. 患者应每天进行反复练习,逐渐增加持续时间和次数。
这个自制康复治疗器具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手指的灵活性和力量。
通过反复练习,患者可以增加手指的伸展和收缩范围,增强手指的控制能力。
此外,患者还可以通过调整橡皮筋的阻力来逐步增加挑战,提高康复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自制康复治疗器具适合一些轻度康复需求的患者,如果患者病情较严重,或需要专业指导的康复治疗,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康复师的意见。
5.6活动矫治器唇弓弹簧的弯制

8. 将弓丝向远中弯折;在舌侧鞘远中1.0mm 处做标记点。
9. 将弓丝反折,用力完全夹闭,形成水平插 入段。
10. 调节游离臂;根据扩弓需要,决定游离 臂延伸的牙位。
11. 四眼圈簧完成。
1. 在工作模型上,用铅笔划出双曲舌簧的 走向:切牙舌侧近远中龈乳头的连线; 连接体沿牙体长轴方向排列。
2. 取一段长5cm,Φ0.5mm的不锈钢丝(或 0.018英寸的澳丝),捋直。 3. 以舌侧近远中龈乳头连线处牙冠宽度为参
考,绕细丝钳圆喙弯制第一个曲;曲的末端 闭合,朝向远中(或牙冠扭转严重的一侧)。
9. 将连接体在舌侧龈缘下5.0mm处,向近中 弯折。
10. 调节连接体离开粘膜表面1.0mm,双侧连 接体在中线处交叉。
11. 双曲唇弓完成。
双曲舌簧的作用和要求
• 作用:唇(颊)向移动单个牙齿。 • 要求:
– 双曲要尽量靠近 – 双曲平面与咬合平面平行 – 连接体离开粘膜表面1.0mm
双曲舌簧弯制步骤
四眼圈簧弯制步骤
1. 在工作模型上,用铅笔画出四眼圈簧的走向: 前臂位于尖牙舌侧;侧臂位于舌侧龈缘下58mm;游离臂位于前磨牙舌面中份。
配合手部动作
2. 取一段长15cm,Φ0.9mm不锈钢丝, 标记弓丝中点,形成舌侧基本弓形。 3. 在尖牙舌侧,根据腭部形态,形成四 眼圈簧的弧形前臂。
配合手部动作
4. 在双侧尖牙牙冠中心处做标记点,向 龈方弯折90°,形成U形曲的近中臂。
5. 在近中臂5.0mm处做标记,移动钳喙至标 记点,弯制U形曲的圆弧顶部和远中臂。
6.调节远中臂与近中臂平行,并正对尖牙 和第一前磨牙间外展隙。
7. 调节双侧U形曲离开牙龈1.0mm。
8. 将U形曲的远中臂,沿牙合外展隙、舌 外展隙弯向舌侧,形成连接体。
Twin-Block矫治器

Twin Block矫治器制作1、器材:雕刻刀、技工钳、梯形钳、三臂钳、切断钳、调塑刀、小酒杯、分离剂、自凝牙托粉、自凝牙托水、不锈钢丝(0.8mm、0.9mm)、酒精灯、红蜡片、蜡勺Twin Block矫治器示意图2、制作步骤:(1)、模型制作(2)、模型修整:刻去模型上的石膏瘤子,邻间钩、箭头卡的模型制备(3)、上颌架:将患者的前伸颌位记录转移到牙合架上(4)、画线(5)、钢丝弯制:主要包括邻间钩、箭头卡、单臂卡、双曲唇弓、菱形簧等(6)、涂分离剂(7)、附件固定:用蜡将附件按要求固定在模型上,并在上颌放置螺旋扩大器的硬腭粘膜处铺蜡缓冲(8)、涂塑:此步骤为制作Twin-Block矫治器的关键,由于该矫治器构造较为复杂,故涂塑要分步进行,第一步分别把上下颌的基托部分涂塑,注意上颌螺旋扩大器的位置准确,第二步再分别涂塑制作上下颌的牙合垫部分,此处要注意由于咬合斜面导板的位置主要由下颌来决定,故先涂塑制作下颌牙合垫,下颌平面牙合垫部分从下颌第一前磨牙或乳磨牙延伸经过下颌尖牙部位,并在颊舌向上逐渐变窄。
咬合斜面导板从下颌第二前磨牙或者乳磨牙的近中面与牙合平面形成约45度~70度的角。
待下颌牙合垫固化后再涂塑制作上颌牙合垫,注意上颌牙合垫的咬合斜面角度应该与下颌准确吻合匹配,牙合垫部分向后延伸至磨牙区并逐渐变薄。
(9)、分裂基托:在正对上颌扩弓簧簧口与扩弓簧长轴垂直处,或在正对扩弓螺旋簧螺旋调节孔处与旋转轴成垂直的方向用薄砂片将基托切开,基托的两部分仅由扩弓簧或扩弓螺旋簧连接(10)、打磨抛光3、制作注意点(1)、为了能使下颌磨牙伸长以矫正深覆牙合,下颌咬合斜面导板应避免与下颌磨牙的近中面接触,这样可使上颌咬合斜面导板的后缘防止接触到下颌第一磨牙的近中边缘嵴而不影响其正常萌出。
(2)、矫治器的尖牙区域是一个薄弱部位,因此钢丝可以延伸到下颌矫治器中线部位的舌侧基托以保证有足够的强度,防止矫治器的断裂。
矫形器的制作工艺PPT课件

临床应用
• (三)周围神经及肌肉疾病 • 周围神经损伤的主要表现是感觉和运动功
能的部分或完全丧失,造成肌力的减退甚 至完全麻痹。由于周围神经损伤早期局部 水肿导致纤维素渗入到组织间隙,造成肌 肉挛缩、肢体变形,而且神经的恢复过程 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畸形体位还可能造 成关节的僵化,因此,保持肢体的良好体 位是重要的措施。
• (四)炎性疾病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普遍有红、肿、
热、痛,手指的小关节及腕关节可能出现 畸形,通过矫形器的制动,减少或限制关 节活动,从而抑制炎性反应,缓解关节疼 痛,延缓或减轻关节畸形。在控制活动量 或完全制动期间,要定期做关节的被动运 动和功能活动训练,防止关节僵硬,但训 练中要注意运动的频度和强度。
• 关节脱位后应立即进行手法复位,复位后
即可采用矫形器固定,以保持关节的功能 位;减轻肢体疼痛、肿胀,促进关节韧带、 肌腱等组织修复。对陈旧性脱位和手法复 位困难的患者,通过手术切开复位后行矫 形器固定,同时需要进行肌肉的等长训练, 以维持肌肉的张力,促进其愈合。
临床应用
• (二)中枢性疾病 • 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小儿脑瘫多因外
临床应用
• 狭窄性腱鞘炎引起腱鞘局部增厚狭窄,最
常见的发生于手腕及指屈腱鞘,如桡骨茎 突部狭窄性腱鞘炎、指屈肌狭窄性腱鞘炎 等。该类疾病起病缓慢,疼痛逐渐加重, 手指伸、屈活动障碍。采用矫形器固定1~ 2周,减少腕部和手指活动,缓解症状,并 防止拇指屈曲、内收挛缩。对久治不愈或 顽固的“弹响指”,既是手术治疗也应当 使用手部矫形器,以促进伤口愈合,预防 畸形。
保护作用 通过矫形器对受损或疾病肢体的保护及支持,促进炎症、水肿吸收,减轻疼痛;
保持关节的正常对线关系;
针对患者不同阶段运动功能的主要特点,装配适合的矫形器对功能的恢复很有必要。
活动矫治器工艺技术

活动矫治器工艺技术活动矫治器(ADSS)是一种用于电力输电线路的高压电缆的抑制器,用于减小线路的振动和减少电缆的摆动。
它的设计和安装涉及到一系列的工艺技术,确保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活动矫治器工艺技术的一些关键要点。
首先,进行设计和选型。
根据电力输电线路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适用的活动矫治器类型和规格。
设计师需要考虑线路参数、载荷要求、环境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材料和结构。
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线路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兼顾经济性和可操作性。
其次,进行制造和组装。
根据设计要求,制造所需的零部件,如金属框架、抗风绳、钢索等。
制造过程中,要保证零部件的质量和精度,确保其强度和耐久性。
在组装过程中,要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组装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然后,进行现场安装。
在安装活动矫治器之前,需要进行现场勘测和踏勘,了解实际情况和条件。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和踏勘结果,选择合适的安装方式和位置。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用起重机将活动矫治器吊装到预定位置,并固定好。
安装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确保工人的身体和设备的安全。
最后,进行调试和验收。
在完成安装后,需要对活动矫治器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它的性能和功能正常。
调试时,需要确认其曲线位置、张力和长度的准确性。
同时,还需进行负荷测试,以验证其稳定性和强度。
完成调试后,进行正式验收,以确保活动矫治器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
可以看出,活动矫治器的工艺技术是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
在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细节,并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
只有合理地应用工艺技术,才能提高活动矫治器的性能和寿命,保障电力输电线路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上颌双侧后牙合垫活动矫治器的制作实验报告

上颌双侧后牙合垫活动矫治器的制作实验报告实验题目:上颌双侧后牙合垫活动矫治器的制作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并掌握上颌双侧后牙合垫活动矫治器的制作方法,熟悉矫治器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二、实验原理上颌双侧后牙合垫活动矫治器是一种常用的矫正器械,用于矫正牙颌畸形。
它由上颌牙床垫、下颌牙床垫、中央连接器和调节器等组成。
其原理是通过调节上下颌的张开度和牙床垫的厚度,改变牙齿的咬合关系,以达到矫正牙颌畸形的目的。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1.三角板2.叉子3.三棱钳4.托板5.镊子6.洗石膏7.水8.调色盘9.矫正材料(如模拟牙)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清洁并消毒实验仪器和材料。
2.取模制备:先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口腔检查,确定需要制作矫治器的牙齿情况。
使用镊子将三角板放置在患者的上颌后牙颊面,以固定上颌牙床垫的位置。
将三角板与下颌牙床垫之间的空隙用托板填充,使上下颌保持适当的张开度。
制备洗石膏糊,将洗石膏和水混合搅拌均匀,倒入调色盘中。
使用叉子将洗石膏糊涂抹于三角板与下颌牙床垫之间,顺便模拟出下颌牙齿的位置。
待洗石膏糊完全凝固后,用三棱钳小心地取出上颌牙床垫和下颌牙床垫,得到完整的下颌牙床垫模型。
3.制作连接器:将托板剪裁成适当的形状,以便在上、下颌牙床垫之间起到连接器的作用。
将连接器固定在上、下颌牙床垫的中央,用矫正材料固定连接器和牙床垫。
4.调节器的制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矫正材料来制作调节器。
将矫正材料放置在下颌牙床垫的颊侧以及上颌牙床垫内侧,确保上下颌之间有适当的张开度,以便调节器可以正常运动。
5.整理及调试:用镊子小心地将矫治器的边缘整理光滑,确保与患者的牙龈和牙齿之间没有突起或尖锐的边缘。
通过使用矫治器,检查整体设计和功能性能。
五、实验结果分析经过制作后,我们成功地制作出了上颌双侧后牙合垫活动矫治器。
该矫治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调节上下颌的张开度,使得牙齿咬合关系得到改善。
同时,矫治器的边缘光滑,不会对患者的口腔黏膜造成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活动矫治器的制作(二)(三学时)【目的要求】初步掌握活动矫治器功能附件的结构和制作方法及牙合垫(posterior bite block)式矫治器的制作及其要领。
【实验内容】
1、示教弯制分裂簧、双曲唇弓和纵簧。
2、实习弯制分裂簧、双曲唇弓和纵簧。
3、由指导老师示教活动牙合垫(posterior bite block)式矫治器的制作。
【实验用品】石膏模型,直径0.5mm、0.7mm、0.9mm的不锈钢丝,梯形钳、鹰嘴钳、切断钳、日月钳、蜡刀、雕刻刀、蜡片、红铅笔、酒精灯、火柴、石膏调拌刀、酒精灯、牙合架、自凝塑料、分离剂。
【方法和步骤】
1、分裂簧(split spring)又称菱形簧,用于扩大牙弓。
取一段0.9mm不锈钢丝弯制成菱形,由口、体、低三部分组成,斜边形的两锐角相当于簧的口部和底部,而钝角则相当于簧的体部,各个角均应圆钝,以防止加力时折断。
菱形口部张开1~2mm,口对准鄂中缝,体部左右宽度约6~8mm,长约10~20mm。
簧距组织面约3~4mm,便于加力时调整,连接体转弯处正对尖牙和第一前磨牙的接触点,最后形成与腭部曲线一致的连接体。
(图分裂基托)2双曲唇弓用于辅助固位及内收切牙。
由唇弓的水平部分及两个垂直弯曲及两连接体组成,取一段直径0.7mm的不锈钢丝,弯曲双曲唇弓的中部使其与切牙接触呈弧形,弓丝位于前切牙1/3与中1/3交界处,在两侧尖牙近中1/3处,将钢丝向牙龈方向弯曲两个U形曲,曲的宽度是尖牙宽度的2/3,高度应距前庭底2~3mm并离开组织面约1~1.5mm,钢丝末端经尖牙与第一前磨牙的颊外展隙,牙合外展隙到腭部形成连接体,埋于机托内。
3.双曲纵簧,主要用于近远中方向牙齿的移动。
取一段直径为0.5mm的不锈钢丝,弯制成纵向的双曲,弹簧的游离端放在角质牙的近中或远中临面,其主要的作用为利用扩大或收小簧曲所产生的推力或者拉力,使牙齿向近远中移动(图双曲唇弓)
4.牙合垫式矫正器制作
(1)石膏模型固定调整牙合架,固定好定位螺丝,将用水浸透过的前牙反牙合石膏模型按上、下颌咬合关系对好,用石膏固定在架子上,升高咬合,已打开锁结,大约使前牙分离1~2mm。
(2)制作牙合垫雏形:
1)用2~3层红蜡片烤软后,放在上颌后牙需要做牙合垫的牙合面上,使蜡片与牙合面紧密贴合,待蜡片冷却后取出,用冷水冲洗,则得到印有完整的后牙冠的阴模。
2) 调拌红色自凝塑料,到丝状后期,将自凝塑料与蜡阴模内,不宜过厚,完全固化后,取出自凝塑料,则形成上颌牙弓塑料牙合垫雏形。
留着备用。
(3)固定装置制作:在石膏模型上制作临间沟、单臂卡环等。
制作程序见实验4。
(4)功能附件制作:在石膏模型上制作双套唇弓、双曲舌簧等。
(5)矫治器形成:将石膏模型上欲制作基托和双牙合垫部位涂上分离剂,用蜡将固位装置和功能附件固定柱塞石膏模型上,连接体等均离开组织面0.5mm。
调整塑料牙合垫雏形的厚度,按咬合关系固定在上颌后牙牙颌面上。
调拌自凝塑料,处于丝状后期时分层涂塑,将连接体、牙合垫等装置用自凝塑
料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活动牙合垫式矫治器。
(6)打磨抛光待石膏模型上矫治器的自凝塑料完全凝固后取下矫治器,打磨抛光完成活动牙合垫式矫治器的全部过程。
【实验报告与评定】评定学生弯制分裂簧、双曲唇弓、双曲纵簧。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