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矫治器的制作

合集下载

矫治器的制作实验报告

矫治器的制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矫治器的种类及作用原理;2. 掌握矫治器的基本制作方法;3.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临床应用能力。

二、实验原理矫治器是一种用于纠正牙齿错颌畸形的装置,其原理是通过施加适当的力学力量,使牙齿按照预定的轨迹移动,以达到改善牙齿排列、咬合关系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石膏模型、不锈钢丝、蜡刀、雕刻刀、蜡片、红铅笔、酒精灯、火柴、石膏调拌刀、牙合架、自凝塑料、分离剂等;2. 实验仪器:梯形钳、鹰嘴钳、切断钳、日月钳、蜡刀、雕刻刀等。

四、实验步骤1. 分裂簧的制作:取一段0.9mm不锈钢丝,弯制成菱形,由口、体、低三部分组成,斜边形的两锐角相当于簧的口部和底部,而钝角则相当于簧的体部。

各个角均应圆钝,以防止加力时折断。

菱形口部张开12mm,口对准鄂中缝,体部左右宽度约68mm,长约1020mm。

簧距组织面约34mm,便于加力时调整,连接体转弯处正对尖牙和第一前磨牙的接触点,最后形成与腭部曲线一致。

2. 双曲唇弓和纵簧的制作:取直径0.5mm、0.7mm、0.9mm的不锈钢丝,按照设计要求,弯制成双曲唇弓和纵簧。

3. 牙合垫(posterior bite block)式矫治器的制作:由指导老师示教,根据石膏模型制作牙合垫式矫治器。

4. 腭刺的制作:取0.7~1.0mm不锈钢丝4~6根,先将一端弯一小圈作为连接体,右手用钳子将小圈钳紧,左手用手指将腭刺中间弯出向前突的弧形,使之与口腔前腭部的弧度基本一致。

将连接体一端放在模型相当于上颌活动矫治器的前牙腭侧基托靠近边缘处的位置比试,腭刺长度应到上下牙咬合时下前牙舌侧龈缘处,在此位置将钢丝剪断,末端磨圆钝。

同法弯制4~6根腭刺。

5. 涂分离剂:将涂分离剂均匀涂抹在矫治器部件上。

6. 涂塑:用自凝塑料直接涂塑,打磨,抛光。

7. 试戴:将制作好的矫治器试戴在患者口中,调整位置,确保矫治器与牙齿的紧密贴合。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作了矫治器,并掌握了矫治器的基本制作方法。

活动矫治器产品技术要求shandiaide

活动矫治器产品技术要求shandiaide

活动矫治器适用范围:用于正畸治疗,采取持续的外力调整牙齿位置使其恢复正确咬合关系或用于巩固牙颌畸形矫治完成后的疗效。

1.1 型号活动矫治器共有三个型号:活动正畸矫治器、隐形矫治器、隐形保持器。

1.2 划分说明根据产品的设计结构及所用材料的不同划分不同型号。

1.3 结构组成活动矫治器由固位装置、施力装置和连接体三部分组成。

其中活动正畸矫治器由齿科铸造合金、义齿基托树脂、正畸丝、正畸弹簧、螺丝制成;隐形矫治器由齿科膜片制成;隐形保持器由齿科膜片制成。

具体材料组成见下表:活动矫治器结构组成见表12.1材料正畸矫治器组成所用的原材料应具有《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2.2外观2.2.1正畸矫治器表面应光滑,色泽均匀,无毛边毛刺。

2.2.2正畸矫治器齿科膜片部分应无色或透明。

2.2.3正畸矫治器的树脂基托部分不应有肉眼可见的气孔和裂纹。

2.2.4正畸矫治器的金属部分应高度抛光,其表面粗糙度应达到Ra≤0.025μm。

2.3模型吻合性矫治器在牙模上应有良好的密合度,边缘光滑,无尖锐突起。

2.4硬度2.4.1正畸矫治器金属部分的维氏硬度不低于260HV10。

2.4.2正畸矫治器树脂基托部分的邵氏硬度不低于70HA。

2.4.3正畸矫治器齿科膜片部分的邵氏硬度不低于70HD。

2.5力学性能2.5.1承受压力按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正畸矫治器不得出现破损、折断和断裂。

2.5.2拉伸强度按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正畸矫治器不得出现破损、折断和断裂。

2.5.3支撑力按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正畸矫治器不得出现破损、折断和断裂。

2.5.4 夹持力无托槽矫治器对牙模的夹持力≥2N。

2.6耐腐蚀性矫治器金属部分的耐腐蚀性应不低于YY/T 0149-2006中5.4 b级。

活动矫治器工艺技术

活动矫治器工艺技术

活动矫治器工艺技术活动矫治器(ADSS)是一种用于电力输电线路的高压电缆的抑制器,用于减小线路的振动和减少电缆的摆动。

它的设计和安装涉及到一系列的工艺技术,确保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活动矫治器工艺技术的一些关键要点。

首先,进行设计和选型。

根据电力输电线路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适用的活动矫治器类型和规格。

设计师需要考虑线路参数、载荷要求、环境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材料和结构。

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线路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兼顾经济性和可操作性。

其次,进行制造和组装。

根据设计要求,制造所需的零部件,如金属框架、抗风绳、钢索等。

制造过程中,要保证零部件的质量和精度,确保其强度和耐久性。

在组装过程中,要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组装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然后,进行现场安装。

在安装活动矫治器之前,需要进行现场勘测和踏勘,了解实际情况和条件。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和踏勘结果,选择合适的安装方式和位置。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用起重机将活动矫治器吊装到预定位置,并固定好。

安装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确保工人的身体和设备的安全。

最后,进行调试和验收。

在完成安装后,需要对活动矫治器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它的性能和功能正常。

调试时,需要确认其曲线位置、张力和长度的准确性。

同时,还需进行负荷测试,以验证其稳定性和强度。

完成调试后,进行正式验收,以确保活动矫治器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

可以看出,活动矫治器的工艺技术是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

在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细节,并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

只有合理地应用工艺技术,才能提高活动矫治器的性能和寿命,保障电力输电线路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活动矫治器

活动矫治器

活动矫治器摘要:活动矫治器是一种常见的牙齿矫正器,主要用于矫治牙齿拥挤、错位等问题。

本文将从定义、分类、材料、使用、效果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对活动矫治器进行详细解答。

1. 定义活动矫治器(Removable Appliance)又被称为活动矫正器、活动牙套,是一种具有的牙齿矫正器。

它是由一种可以取下的可调节器械制成,主要通过外力调节来矫治咬合不良和错位的牙齿。

2. 分类活动矫治器具有多种分类方法,下面介绍的是最常见的方式:(1)功能性活动矫治器功能性活动矫治器主要用于矫正咬合关系异常的异常。

常见的功能性活动矫治器有Activator、Bionator等。

这些器械通过牙弓的调整来改善咬合关系,达到矫正牙齿的目的。

(2)引导性活动矫治器引导性活动矫治器常用于调整舌位、唇位等问题。

常见的引导性活动矫治器有Frankel系列、Lip-bumper等。

这些器械通过对口腔软组织的刺激,引导正常咬合,调整唇舌位。

(3)矫正性活动矫治器矫正性活动矫治器主要用于矫正口腔内各种牙齿错位、拥挤等问题。

常见的矫正性活动矫治器有牙齿外翻矫正器(RME)、牙齿内翻矫正器(TAD)等。

这些器械通过牙齿的调整,实现牙齿的矫正。

3. 材料活动矫治器的制作材料一般有以下几种:(1)塑料材料常见的有聚苯乙烯(PS),聚乙烯(P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

这些材料具有耐磨、耐用、易于加工成型的特点。

(2)金属材料常见的有不锈钢、钛合金等材料。

金属材料可以提供更好的支持和稳定性,适用于需要较大力量的矫治。

4. 使用(1)配戴时间活动矫治器的使用时间一般为24小时,除了进食和口腔卫生时需要摘除外。

(2)保养活动矫治器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和保养,避免细菌滋生。

可以用清水或温和的洗涤剂清洁,定期使用抗菌溶液或消毒片进行彻底消毒。

(3)调整活动矫治器一般由医生进行调整,调整周期根据病情而定。

正常情况下,建议每2-4周回诊一次,以便医生监测矫治过程中的进展。

上颌双侧后牙合垫活动矫治器的制作实验报告

上颌双侧后牙合垫活动矫治器的制作实验报告

上颌双侧后牙合垫活动矫治器的制作实验报告实验题目:上颌双侧后牙合垫活动矫治器的制作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并掌握上颌双侧后牙合垫活动矫治器的制作方法,熟悉矫治器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二、实验原理上颌双侧后牙合垫活动矫治器是一种常用的矫正器械,用于矫正牙颌畸形。

它由上颌牙床垫、下颌牙床垫、中央连接器和调节器等组成。

其原理是通过调节上下颌的张开度和牙床垫的厚度,改变牙齿的咬合关系,以达到矫正牙颌畸形的目的。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1.三角板2.叉子3.三棱钳4.托板5.镊子6.洗石膏7.水8.调色盘9.矫正材料(如模拟牙)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清洁并消毒实验仪器和材料。

2.取模制备:先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口腔检查,确定需要制作矫治器的牙齿情况。

使用镊子将三角板放置在患者的上颌后牙颊面,以固定上颌牙床垫的位置。

将三角板与下颌牙床垫之间的空隙用托板填充,使上下颌保持适当的张开度。

制备洗石膏糊,将洗石膏和水混合搅拌均匀,倒入调色盘中。

使用叉子将洗石膏糊涂抹于三角板与下颌牙床垫之间,顺便模拟出下颌牙齿的位置。

待洗石膏糊完全凝固后,用三棱钳小心地取出上颌牙床垫和下颌牙床垫,得到完整的下颌牙床垫模型。

3.制作连接器:将托板剪裁成适当的形状,以便在上、下颌牙床垫之间起到连接器的作用。

将连接器固定在上、下颌牙床垫的中央,用矫正材料固定连接器和牙床垫。

4.调节器的制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矫正材料来制作调节器。

将矫正材料放置在下颌牙床垫的颊侧以及上颌牙床垫内侧,确保上下颌之间有适当的张开度,以便调节器可以正常运动。

5.整理及调试:用镊子小心地将矫治器的边缘整理光滑,确保与患者的牙龈和牙齿之间没有突起或尖锐的边缘。

通过使用矫治器,检查整体设计和功能性能。

五、实验结果分析经过制作后,我们成功地制作出了上颌双侧后牙合垫活动矫治器。

该矫治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调节上下颌的张开度,使得牙齿咬合关系得到改善。

同时,矫治器的边缘光滑,不会对患者的口腔黏膜造成伤害。

任务8活动矫治器制作(二)

任务8活动矫治器制作(二)

任务19 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四)装盒、去蜡方法和步骤1、装盒方法装盒的目的是在型盒内形成蜡形的阴模,以便填塞塑料,经热处理后用塑料代替蜡型。

常见的装盒方法有以下三种:(1)整装法:将支架、人工牙、基托等连同模型一起包埋固定于下半盒内。

只暴露基托蜡型的腭(舌)侧磨光面。

前牙缺失者常采用此法。

(2)分装法:将蜡型包埋固定于下半盒内,将人造牙、基托、支架全部暴露,将人工牙翻到上半盒去。

此法多用于全口义齿的装盒,缺牙很多,余留牙很少的可摘局部义齿,亦可采用此法。

(3)混装法:上述两法的结合,即将支架、前牙、唇侧基托及所有的基托边缘连同模型一起,包埋固定在下半盒内,而将后牙和颊舌基托的大部分暴露出来,把后牙翻到上半盒去。

此法是各类可摘局部义齿最常见的装盒方法。

2、装盒步骤(1)装盒前检查义齿蜡型,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2)根据义齿蜡型大小及数量,选择合适的型盒,并查对型盒是否配套及密合。

(3)将模型浸于室温水中,使其吸足水分,用石膏剪、工和刀修整其大小,也可在模型修整器上修整大小、厚薄。

(4)进行装盒设计1)决定装盒方法,确定应该暴露和应该包埋的部位。

2)决定蜡型在型盒内的布局,蜡型在型盒内的位置要照顾前后、左右、上下的距离,要把重要的部分如支架和人造牙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3)决定蜡型前后,颊舌方向的倾斜度,以避开倒凹,暴露基托,利于支架、前牙的包埋固定。

(5)装下半盒(以混装法为例)1)用下半盒量取一盒水,倒入橡皮碗中,加适量石膏调拌。

2)将调拌好的石膏倒入下半盒,约1/3~1/2盒高度,将义齿蜡型按预先设计确定的位置方向压入石膏中。

3)在石膏流动性较大时,首先将支架、前牙等包埋的重要部分迅速包埋固定,然后包埋基托边缘等次要部分。

4)当包埋固定初具轮廓,将覆盖在应该暴露部分上的石膏迅速刮除。

5)在石膏尚未完全结固时,于水龙头下用手指借水抹光石膏表面,再用小排笔刷去粘附在蜡型上的多余石膏,注意消除倒凹,形成驼峰。

活动矫治器设计开发方案

活动矫治器设计开发方案

活动矫治器设计开发方案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中,由于长期的不正确姿势或运动不当,人们容易出现姿势不良,脊柱弯曲和关节问题等现象。

为了纠正这些问题,活动矫治器作为一种有效的医疗辅助设备被广泛使用。

活动矫治器可以通过恢复正确的身体姿势和促进肌肉发展,从而改善人体的生理机能和外表。

因此,设计开发一种高效、舒适和可靠的活动矫治器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设计目标本项目旨在设计开发一种新型的活动矫治器,以满足以下目标:- 高效:能够有效改善姿势不良和关节问题,为使用者提供快速而持久的矫正效果。

- 舒适:设计合理的外形和柔软的材料,以确保使用者佩戴时感到舒适和自由。

- 可靠:使用耐用的材料和科学的结构设计,以确保矫治器长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安全:遵循医疗器械安全标准,确保使用者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设计方案设计原则基于上述设计目标,我们将遵循以下设计原则:1. 个性化:活动矫治器能够根据不同使用者的身体特征和矫正需求进行个性化调整,以提供更好的矫正效果。

2. 弹性材料:使用柔软、透气、耐用的材料,确保佩戴时的舒适度和活动灵活性。

3. 支撑结构:设计合理的支撑结构,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并确保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4. 轻便性:追求最小化的重量和尺寸,让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佩戴矫治器。

设计步骤1. 研究现有产品:调研市场上已有的活动矫治器产品,了解其优缺点,并借鉴其中的设计经验和创新思路。

2. 确定核心功能:根据需求分析,确定其核心功能和矫正目标,例如脊柱弯曲、肩部姿势、腰部支撑等。

3. 设计形状和结构:根据使用者不同的身体需求,设计不同的外形和结构。

- 脊柱矫正:根据脊柱曲率的程度,将活动矫治器划分为多个矫正区域,通过分段设计和可调节结构实现脊柱矫正。

- 关节支撑:根据关节问题的不同,设计合适的支撑结构和角度,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和保护。

4. 材料选择:选择柔软、透气、耐用的材料,如弹性材料、低敏感性材料和透气网眼材料等。

上颌双侧后牙合垫活动矫治器的制作实验报告

上颌双侧后牙合垫活动矫治器的制作实验报告

上颌双侧后牙合垫活动矫治器的制作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上颌双侧后牙合垫活动矫治器的制作一、实验目的:通过制作上颌双侧后牙合垫活动矫治器,了解矫正器的制作方法,掌握印模、石膏模制作以及矫治器的装配技巧。

二、实验器材和试剂:1.上颌全口印模2.石膏3.上颌双侧后牙合垫活动矫治器制作材料:活动矫治器底板材料、活动矫治器厚度调整材料、矫治器开放位材料。

三、实验步骤:1.上颌全口印模的制作(1)准备好上颌印模托盘和印模材料。

(2)将印模材料放入托盘中,然后将托盘放入上颌牙弓。

(3)慢慢咬合,然后保持片刻,直到印模材料凝固。

(4)取出印模托盘并修整,然后将其保存以备后续使用。

2.石膏模制作(1)将石膏粉和适量的水混合,搅拌均匀,直到形成粘稠状的石膏糊。

(2)将石膏糊倒入上颌印模中,使其充分填满印模内部的牙齿结构。

(3)等待石膏完全凝固后,可以将其从印模中取出。

(4)修整石膏模,使其形状与印模一致,并保持模型的清洁和平整。

3.上颌双侧后牙合垫活动矫治器的制作(1)选择合适的厚度调整材料,并根据模型上后牙区的需要,调整材料的厚度。

(2)将厚度调整材料切割为适合矫治器底板的形状,然后将其粘合到底板上。

(3)根据病例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开放位材料,并将其粘合到底板上。

(4)将制作好的矫治器装配到石膏模型上,检查矫治器的适合度和舒适度。

(5)调整矫治器的形状和厚度,直到达到理想的效果。

四、实验结果:成功制作了上颌双侧后牙合垫活动矫治器,并装配到石膏模型上。

矫治器的形状和厚度符合病例的需要,能够提供舒适的矫正效果。

五、实验讨论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上颌双侧后牙合垫活动矫治器的制作方法,并掌握了印模、石膏模制作以及矫治器的装配技巧。

制作好的矫治器具有适合度和舒适度,能够为患者提供有效的矫正效果。

矫治器的制作对于矫正牙齿的位置和咬合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改善牙齿的外观,还可以提高患者的咀嚼功能和口腔健康。

在实际临床中,我们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作矫治器,并根据矫治过程中的变化进行调整,以获得最佳的矫治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于扩大牙弓的宽度�也可 推磨牙向远中增加牙弓长度 �如需对称开展可把分裂簧置 于腭中缝的部位�如需推磨牙 向远中�可将其置于被推磨牙 的近中侧。
纵簧
� 用途 � 0.5mm不锈钢丝 � 位置 � 作用
各部件固定示意图
a唇弓 b 分裂簧 c 闭隙卡簧
a. 唇 弓
� 内收切牙 � 辅助固位 � 保持
a. 唇 弓
�0.7mm不锈钢丝 �唇弓中段�水平部�一般位 于前牙切1/3与中1/3交界处 �在尖牙近中1/3处向牙龈方向 弯成倒U形�其顶端距离两侧 尖牙龈缘约4�5mm�与牙槽牙 龈组织面相距约0.5mm
b.分裂簧�菱形簧�
卡环 邻间钩 短唇弓
箭头卡环 单臂卡环 后牙连续卡环
a. 箭头卡环
Adams卡环 固位 牙位
a. 箭头卡环
� 模型修整 � 0.7-0.8mm不锈钢丝 � 桥体位置 � 基牙长轴成45度角 � 形成连接体
B A
A
BC
CC
A.箭头
B.桥体
C.连接体
b. 单臂卡环
根据牙外形�沿牙冠唇颊侧牙颈区弯成弧形 为卡臂�位于牙冠导线之下�越合后连接体 埋入基托内。 该卡环主要用于乳、恒磨牙�前磨牙�也可 用于尖牙。
b. 单臂卡环
� 修整颊侧颈缘线 � 0.8-0.9mm不锈钢丝 � 卡臂尖磨圆钝,将钢丝从牙齿颊侧变成合适的
弧度�形成与颈部贴合的卡环臂。 � 连接体离开组织约0.5mm
前磨牙间、前磨牙与 磨牙之间、中切牙区
在两邻牙楔状隙处钩 住邻接点
钩的末端
牙冠长、楔状隙明显 的患者。
紧靠邻接点之下与牙长轴呈垂直刻进去 0.5mm 0.7mm不锈钢丝 直角状钩�长0.5-1.0mm�末端磨圆钝 钢丝另一端形成连接体
副簧 弓簧 弹力橡皮圈 正畸螺旋器
双曲簧
常用于唇向移动牙齿 单个双曲簧 联合双曲簧
双曲簧
0.5mm不锈钢丝
一端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钝
第一个曲与颈缘外形一致�宽度约窄于舌侧颈 部近远中宽度1.0mm�再形成第二个曲�曲要保 持圆钝
舌簧置于被移动牙的舌侧颈部�舌簧平面与牙 长轴垂直
示教分裂簧�双曲唇弓和纵簧 实习弯制分裂簧�双曲唇弓和纵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