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

合集下载

第二章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第二章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16
一、样品的采集
(五)采样的一般方法 采样通常有两种方法:随机抽样和代表性取样。
随机抽样是按照随机的原则,从分析的整批物料中抽取出 一部分样品,随机抽样时,要求使整批物料的各个部分都有被
抽到的机会。
代表性取样则是用系统抽样法进行采样,即已经掌握了样 品随空间(位置)和时间变化的规律,按照这个规律采取样品,
样品的制备——指对样品的粉碎、混匀、缩分 等过程。

因为采样得到的样品数量不能全用于检验,必须再在样 品中取少量样品进行检验。

检验样品的制备可使用四分法。用做检验的样品必须制 成平均样品,其目的在于保证样品均匀,取任何部分都
能较好地代表全部待鉴定食品的特征。
30
二、检验样品的制备
检验样品的制备方法 应根据待鉴定食品的性质和检测要求采用不同的制备方法。
一、样品的采集
二、检验样品的制备
三、样品的保存
四、样品的预处理
3
一、样品的采集
(一)样品的采集(采样)
由于食品数量较大,而且目前的检测方法大多
数具有破坏作用,故不能对全部食品进行检验,
必须从整批食品中采取一定比例的样品进行检验。
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样
品作为分析化验样品,这项工作即称为样品的采
19
一、样品的采集
(五)采样的一般方法
双效回转取样管
20
一、样品的采集
(五)采样的一般方法
四分法
混合 缩分
弃去
混合 缩分
弃去
混合
缩分 混合
21
弃去
一、样品的采集
(五)采样的一般方法

/spxy/foodanalysis/swf/mnsy 01.swf /spxy/foodanalysis/swf/mnsy 02.swf /spxy/foodanalysis/swf/mnsy 03.swf

第二章 样品的采集、制备处理及保存

第二章 样品的采集、制备处理及保存

第二章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图2-2 萃取操作示意 1-三角瓶;2-导管;3-冷 凝器;4-欲萃取相
图2-3 常压蒸馏装置
3、盐析法:溶液中加入某种盐类,降低了 某溶质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使 之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4、超临界萃取法(SFE)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超临界流体及其性质 a.流体是非液非气的,具有气体较强的穿透 能力和液体较大的密度及溶解度,有较大 的吸附能力,流动性好. b.萃取速度快
什么物质适合于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 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的优点
a. 接近常温, 对物质没有变解作用. b. 易达到Pc和Tc c. 化学稳定性好, 无毒, 无色, 无味, 无污染 d. 萃取时间短 e. 费用低 f. 适用热敏感样品 g. 有防氧化和抑菌作用
然后层从的样四品角堆和放中
的不心同点部用位双,套按回
采样转件取数样确器定各具取
体采少样量袋样(品桶,、得
箱)检,样再,用再双按套上回
转取法样处管理采得样平。均
将取样样品管。插入包
装中,回转180。
取出样品,每一
包装须由上、中、
下三层取出三份
检样;把许多检
样综合起来成为
原始样品:用
“四分法”
这类物料不易充 分混匀,可先 按 总件数/ 2 确 定采样件(桶、 罐)数。启开 包装,用采样 器从各桶(罐) 中分层(一般 分上、中、
特点:简便快速,破坏彻底,减少 金属挥发。酸气刺激性大, 腐蚀性大。
第二章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1)硫酸-硝酸法 如图2-1所示。
(2)高氯酸-硝酸-硫酸法
(3)高氯酸(过氧化氢)-硫 酸法
(4)硝酸-高氯酸法

食品分析知识点..

食品分析知识点..

食品分析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1、采样之前应做哪些准备?如何才能做到正确采样?食品分析的一般程续: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样品的预处理;成分分析;分析数据处理;分析报告的撰写。

样品的采集是分析的第一步。

2、国内食品分析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际食品分析标准:ISO制定的食品分析标准;食品法规委员会CAC;美国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区域标准或国家标准3、采样的定义: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作为分析材料(分析样品),称为样品的采集。

4、采样的目的意义:目的在于检验式样感官性质上有无变化,食品的一般成分有无缺陷,加入的添加剂等外来物质是否符合国家的标准,食品的成分有无搀假现象,食品在生产运输和储藏过程中有无重金属,有害物质和各种微生物的污染以及有无变化和腐败现象。

5、采样遵循的原则:一、采集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二、采样方法必须与分析目的保持一致(采集的样品要均匀,有代表性,能反应全部被测食品的组份,质量和卫生状况)三、采样及样品制备过程中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避免发生化学变化或丢失四、防止和避免组分的玷污(带入杂质)五、样品的处理过程尽量简单易行,所用样品处理尺寸与处理的样品量相适应。

样品的分类:按照样品采集的过程,依次得到检样、原始样品和平均样品三类。

6、采样的要求与注意事项:1 采样容器选用硬质玻璃瓶或聚乙烯制品;2 液体样品充分混合均匀;3 粮食及固体产品上中下不同部位取样;4 肉类水产不同部位取样;5 罐头小包装根据批号随机取样;6 掺假食品中毒食品要具有典型性;7 注意生产日期、批号、代表性和均匀性;8 样品保留一个月;9 感官不合格不必进行理化检验10 结合索取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及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等。

(食品回溯制度)7、预处理的目的:①食品的组成十分复杂,其中的杂质或某些组分(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等)对分析测定常常产生干扰,使反应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10检高~2 样品的采取和预处理范文

10检高~2 样品的采取和预处理范文
2、较稠的半固体物料(如稀奶油、动物油脂、果酱等)
3、液体物料(如植物油、鲜乳等)
4、组成不均匀的固体食品(如肉、鱼、果品、蔬菜等)
5、小包装食品(罐头、袋或听装奶粉、瓶装饮料等
三、采样的要求
样品采集除了注意样品的代表性,还需注意以下规则:
(1)、采样应注意样品的生产日期、批号、现场卫生状况、包装及包装容器状况。
总的原则:
(1)、消除干扰因素;
(2)、完整保留被测组份;
(3)、使被测组份浓缩,以获得可靠的分析结果。
1、物理法
(1)蒸馏分离法——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不同进行分离的方法。
常压蒸馏——适用于被蒸馏的物质受热后不发生分解或其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太高时。
【难点】
减压蒸馏——适用于在常压蒸馏下易分解或沸点温度较高的物质。
二、样品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存【重点】
干燥、低温、避光、密封
注意:
1、制备好的样品应放在密封洁净的容器内。
2、易腐败变质的样品应保存在0—5℃下,但时间不能太长。
3、特殊情况下样品可加防腐剂。
4、样品保存环境要清洁干燥。
5、保存的样品要按日期、批号、编号摆放,以便查找。
原则:防止污染、防止丢失、防止水分变化、防止腐败变质。
2、蒸馏的原理是什么?常压蒸馏、减压蒸馏、水蒸气蒸馏分别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应注意哪些问题?
老师和学生之间共同交流对整节课进行归纳总结
布置作业
教学后记
教案纸
教学内容、组织、教法、要求
说明
的需要。
【新课】第一节样品的采取
食品分析的一般程序:
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样品的预处理
——成分分析——分析数据处理——分析报告撰写

食品分析考点整理

食品分析考点整理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样品的采集定义:分析检验的第一步就是样品的采集,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作为分析材料(分析样品),这项工作称为样品的采集,简称采样。

原则:第一,采集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第二,采样方法必须与分析目的保持一致;第三,采样及样品制备过程中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避免预测组分发生化学变化或丢失;第四,要防止和避免预测组分的玷污;第五,样品的处理过程尽可能简单易行,所用样品处理装置尺寸应当与处理的样品量相适应。

样品预处理的目的与要求目的:使被测组分同其他组分分离,或者使干扰物质除去。

原则:①消除干扰因素;②完整保留被测组分;③使被测组分浓缩。

第三章食品的感官检验法食品的感官检验:通过人的感觉——味觉、嗅觉、视觉、触觉,对食品的质量状况作出客观的评价。

感官特征:(1)对周围环境和机体内部的化学和物理变化非常敏感(主要特征)(2)一种感官只能接受和识别一种刺激;(3)只有刺激量在一定范围内才会对感官产生作用;(4)连续刺激时,感官会产生疲劳(适应)现象,灵敏度随之明显下降;(5)心理作用对感官识别刺激有影响;(6)不同感官在接受信息时,会相互影响。

感官检验种类(及次序):视觉检验、嗅觉检验、味觉检验和触觉检验。

基本要求:评价前的准备工作、感官实验室的外部环境、鉴评人员的基本条件和素质即(一)感官检验实验室要求(二)检验人员的选择与培训对评价员的基本条件和要求是:(1)身体健康,不能有任何感觉方面的缺陷;(2)各评价员之间及评价员本人要有一致的和正常的敏感性;(3)具有从事感官分析的兴趣;(4)个人卫生条件较好,无明显个人气味;(5)具有所检验产品的专业知识并对所检验的产品无偏见;(6)保证有80%以上的出勤率。

(三)样品的制备和分发第四章食品的物理检测法折光法:通过测量物质的折射率来鉴别物质的组成,确定物质的纯度、浓度及判断物质的品质的分析方法称为折光法。

溶液的折射率与相对密度一样,随着浓度的增大而递增。

食品分析复习题(较全面)

食品分析复习题(较全面)

食品分析复习题专业年级:10级食品科学与工程1、2、3班任课教师:李国胜第一章绪论1、食品分析检验所包括的内容是什么①食品安全性检测②食品中营养组分的检测③食品品质分析或感官检验2、食品分析检验有哪些方法?每种方法的特点是什么?感官检验、仪器分析、化学分析特点:感官检验法直观方便,比较依赖检验人员的主观分析。

仪器分析法方便准确,精确度高,但成本也高。

化学分析法一般精确度没有仪器分析法高,且一般操作起来不那么方便。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1.名词解释:采样;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精密度;准确度;灵敏度。

采样: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样品作为分析材料。

检样:由整批食物的各个部分采取的少量样品。

检样的量按产品标准规定。

原始样品:把许多份样品综合在一起称为原始样品。

平均样品:原始样品经过处理再抽取其中一部分作检验用者称为平均样品。

精确度:精确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n次重复测定结果的相互符合的程度。

精确度的好坏常用偏差表示,偏差小说明精确度好。

(精确度是指多次重复测定某一样品时,所得测定值的离散程度。

精确度通常用标准差或相对标准差来表示)准确度:准确度指实验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相符合的程度,其高低常以误差的大小来衡量。

(准确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多次测定的平均值与真实值相符合的程度。

准确度通常用绝对误差或相对误差表示。

)灵敏度:2.采样的原则是什么?采样的步骤有哪些?采样的原则:代表性原则、典型性原则、适时性原则、程序性原则采样的步骤: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检验样品,复检样品,仲裁样品)3.样品预处理的原则。

①消除干扰因素②完整保留被测组分③使被测组分浓缩4.常用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有哪些。

有机物破碎法、蒸馏法、溶剂提取法、色层分离法、化学分离法、浓缩法5.提高分析精确度的方法。

(1)、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2)、减少测定误差(3)、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减少随机误差(4)、消除测量过程中的系统误差(5)、标准曲线的回归第三章食品的感官检验法1.感官检验的种类;2.感官检验常用的方法;第四章食品的物理检测法1常用的物理检验方法有哪些?如何进行测定;2液态食品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第一节样品的采集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第一节样品的采集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第一节样品的采集一、样品的采集分析检验的第一步就是样品的采集,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作为分析材料(分析样品),这项工作称为样品的采集,简称采样。

采样是一个困难而且需要非常谨慎的操作过程。

要从一大批被测产品中,采集到能代表整批被测物质质量的小量样品,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掌握适当的方法,并防止在采样过程中,造成某种成分的损失或外来成分的污染。

被检物品的状态可能有不同形态,如固态的,液态的或固液混合的等等。

固态的可能因颗粒大小、堆放位置不同而带来差异;液态的可能因混合不均匀,或分层而导致差异,采样时都应予以注意。

正确采样,必须遵循的原则是:第一,采集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第二,采样方法必须与分析目的保持一致;第三,采样及样品制备过程中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避免预测组分发生化学变化或丢失;第四,要防止和避免预测组分的玷污;第五,样品的处理过程尽可能简单易行,所用样品处理装置尺寸应当与处理的样品量相适应。

采样之前,对样品的环境和现场进行充分的调查是必要的,需要弄清的问题有这些:1.采样的地点和现场条件如何?2.样品中的主要组分是什么,含量范围如何?3.采样完成后要做哪些分析测定项目?4.样品中可能会存在的物质组成是什么?样品采集是食品分析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不合适的或非专业的采样会使可靠正确的测定方法得出错误的结果。

二、样品的分类按照样品采集的过程,依次得到检样、原始样品和平均样品三类。

检样:由组批或货批中所抽取的样品称为检样。

检样的多少,按该产品标准中检验规则所规定的抽样方法和数量执行。

原始样品:将许多分检样综合在一起称为原始样品。

原始样品的数量是根据受检物品的特点、数量和满足检验的要求而定。

平均样品:将原始样品按照规定方法经混合平均,均匀的分出一部分,称为平均样品。

从平均样品中分出三份,一份用于全部项目检验;一份用于在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或分歧时作复检用,称作复检样品;另一份作为保留样品,需封存保留一段时间(通常一个月),以备有争议时再作验证,但易变质食品不作保留。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答案)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答案)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答案)一、选择题1.(4);2.(2);3.(1);4.(3);5.(2);6.(2);7.(2);8.(1);9.(3);10.(4)二、填空题1.各组分的挥发性不同2.从样品的上、中、下分别取样混合均匀3.消除干扰因素、使被测组分浓缩、完整保留被测组分4.样品混合均匀后、取适量的样品5.有机物破坏法、蒸馏法、溶剂提取法、色层分离法、化学分离法、浓缩法6.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7.原始样品、特点、数量、满足检验的要求、食品分析8.随机抽样、代表性取样9.干扰成分、干扰成分、不干扰测定状态、金属元素三、名词解释1.随机抽样:按照随机原则,从大批物料中抽取部分样品。

操作时,应使所有物料的各个部分都有被抽到的机会。

2.代表性取样:是用系统抽样法进行采样,根据样品随空间(位置)、时间变化的规律,以便采集的样品能代表其相应部分的组成和质量的样品。

3.采样:是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作为分析材料(分析样品),这项工作又称为样品的采集4.平均样品:将原始样品按照规定方法经混合平均,均匀的分出一部分样品。

5.检样:是由组批或货批中所抽取的样品称为检样,检样的多少,按该产品标准中检验规则所规定的抽样方法和数量执行。

四、简答题1.简述采样必须遵循的原则。

⑴采集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⑵采样方法必须与分析目的保持一致;⑶采样及样品制备过程中高潮保持原有理化指标,避免预测组分发生化学变化或丢失;⑷要防止和避免预测组分的玷污;⑸样品的处理过程尽可能简单易行。

2.简述食品分析过程采样的原则及一般步骤。

采样混合处理缩分待检食品→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分成三分,分保为样测样品、复检样品和保留样品3.简述样品预处理的目的及要求。

目的:消除干扰因素、使被测组分浓缩、完整保留被测组分要求:样品在处理过程中,既要排除干扰因素,又要不至于使被测物质受到损失,而且应能使被测定物质达到浓缩,从而使测定能得到理想结果,所以在食品分析测定时,样品的处理是整个分析测定的重要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事项分样器必须与地面垂直。切忌放入稻草、 麦杆之类杂物。分样格请勿任意拔动,以免产生分 样误差。工作完毕之后,清理积物,保持清洁。
大量不均匀食品的采样 ①几何法; ②流动定时采样; ③分档采样; ④分区分层采样; ⑤按批次件数比例采样。


1. 散粒状样品(如粮食、粉状食品) 可用双套回转取样管(因2—1)插入容 器中,回转一百八十度取出样品,每 一包装须由上、中、下三层取出三份 捡样,把许多检样合起来成为原始样 品。

应一式三份,分别供检验、复验及备查使用。
每份样品数量一般不少于0.5公斤。
采样的原则:
最常用的采集方法是随机抽样。均衡地、不加选
择地从全部产品的各个部分取样。 注意:随机≠随意。 随机——要保证所有物料各个部分被抽到 的可能性均等。
具体作法: (补充) ①掷骰子—简便易行,适于生产现场用。 ②用随机表。 ③用计算器、计算机。 ④用抽奖机。



向溶液中加入某种盐类,使溶质在原溶剂中的溶解 度大大降低,从而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所加盐类要求: (1)不会破坏析出物质的结构; (2)注意盐析条件的选择; (3)注意盐析后分离方法的选择。
原理:利用超临界流体SCF作为溶剂,用来有选择
性地溶解液体或固体混合物中的溶质。对溶质的溶 解度大大增加。

有机物破坏法: 在高温或是强氧化剂条件下,使食品中的有机物质 分解并在加热过程中呈气态逸散,被测无机元素得 以释放的方法。


常用于测定食品中的微量金属元素及硫、氯、氮、 磷等非金属元素。 根据具体操作的不同,分为干法和湿法两大类。
1.干法灰化
原理:将样品至于电炉上加热,使其中的有机 物脱水、炭化、分解、氧化,再置于高温炉(马福 炉550 ℃ )中灼烧、灰化,直至残灰为白色或灰 色为止,所得残渣即为无机成分。
①采集的样品要均匀、有代表性,能反映全部被 检食品的组成、质量和卫生状况。 ②采样方法要与分析目的一致。
③采样过程要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成
分逸散(如水分、气味、挥发性酸等)。
④防止带入杂质或污染。
⑤采样方法要尽量简单,处理装置尺寸适当。
采样时的记录 样品名称 采 样 地 点 时 数 间 量

将分样器内部清理干净,关上漏半 开关,放好承接器,将样品从高于 分样器口5厘米处均匀地炷入漏斗内, 刮平样品后打开漏斗开关,样品即 分别流入两个承接器内的样品同时 倒入漏斗内,继续混合二次,然后 取出一个承接器,仍按上述操作方 法继续分样,直至一个承接器的样 品接近所需试样的重量为止。



3. 液体样品 在采样前须充分混合,混合时可用混合器,如容 器内被检物量不多时,可用由这一容器转移到另一 容器的方法来混合。 采样用长形管或特制采样器。 可用虹吸法分层取化每层各取500毫升左右,装入 小口瓶中混匀。

4. 小包装的样品 如罐头、瓶装奶粉等连包装一起采样。 5. 鱼、肉、蔬菜等组成不均匀样品 视检验目的,可由被检物各个部分分别采样,须 从有代表性的各部位(如肌肉、脂肪……,蔬菜之根、 茎。叶等)分别采样,经过充分打浆混合后成为平均 样品。
①有机物分解速度快,所 需时间短。


②由于加热温度低,可减少 金属挥发逸散的损失。
①产生有害气体。 ②初期易产生大量泡沫外 溢。


③试剂用量大,空白值偏高。
原理: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种组分挥发度的不同
而将其分离为纯组分。
常压蒸馏 减压蒸馏 水蒸气蒸馏 蒸馏方法
扫集共蒸馏
共沸蒸馏 萃取蒸馏 精 馏
有机物质完全分解、氧化,呈气态逸出,待测组
分转化为离子状态存在于消化液中。

常用的强氧化剂有浓硝酸、浓硫酸、高氯酸、高锰 酸钾、过氧化氢等。
粉碎好的样品→凯氏烧瓶→浓 硝酸20ml →小火加热使样品溶化→浓硫酸 10ml →加强火力→溶液颜色 变深即加硝酸→溶液无色透明


②高氯酸—硝酸—硫酸法 ③高氯酸(过氧化氢)--硫酸法 ④硝酸—高氯酸法
食品分析 中常用前 3种。


适用对象: 常压下受热不分解或沸点不太高的物质。

加热方式: 水浴 油浴、沙浴、盐浴、石棉浴 直火加热

蒸馏釜: 平底、圆底烧瓶。 蒸馏物为烧瓶的三分之一 冷凝管: 液体沸点高于150℃时用空气冷凝管,低于150℃ 时用直型冷凝管。

a.爆沸现象。(沸石、玻璃珠、毛细管、素瓷 片) b.温度计选择及插放位置: 温度计的量程应在被蒸馏物质沸点20℃以上;温度 计水银球的上沿在蒸馏头支管下沿在同一水平面 上。 c.磨口装置涂油脂。 d冷凝水的流动方向: 下端进,上短出; 先通冷凝水,后加热

仪器: 真空泵、热源、蒸馏烧瓶、克氏蒸馏瓶、毛细管、 温度计、冷凝管、接受瓶、接收管、安全瓶

视频:减压蒸馏




A接收器:减压蒸馏必须以耐压的梨型瓶或圆底烧 瓶做接收器 B毛细管的高度其下端距烧瓶1~2mm C检查是否漏气 D蒸馏完毕,操作顺序: 先将蒸汽发生瓶与蒸馏瓶拆开,再撤掉热源。 避免发生回吸现象。



2、互不相容的液体(如油与水的混合物) 先分离,再分别取样。 3、固体样品 切细、粉碎、捣碎、研磨等,常用工具有绞肉机、 磨粉机、研钵等。。 4、罐头 除核、去骨、去调味品、捣碎。
细则: 1、采集的样品应在短时间内分析,否则应 妥善保管。 2、放在密闭、洁净容器内,置于阴暗处 保存。 3、易腐败变质的放在0-5℃冰箱内,保存 时间也不能太长。 4、易分解的要避光保存。 5、特殊情况下,可加入不影响分析结果 的防腐剂或冷冻干燥保存。
浸提法 溶剂萃取 固相萃取 溶剂抽提法 超临界萃取 微波萃取
超声波萃取
用适当的溶剂将固体样品中某种肪含量。
(1) 提取剂的选择 a对被测组分溶解度最大,对杂质溶解度最小。 b由相似相溶原理选择 c选溶剂沸点在45~80℃之间的。若沸点低,易挥 发;若沸点高,不易提纯、浓缩,溶剂与提取物 不好分离。 d选稳定性好的溶剂。
采样-- 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有一定代表 性的一部分样品作为分析材料,这项工作叫采样。
关键所在
1. 采样的意义
尽管一系列检验工作非常精密、准确,但如果
采取的样品不足以代表全部物料的组成成分,则其 检验结果也将毫无价值,所以采用正确的采样技术
采集样品尤为重要。
(1)正确采样的原则
代表性原则
典型性原则 采样的原则 适时性原则 程序原则

e.蒸馏速度:每秒1~2滴 f.蒸馏完毕先关加热器,稍冷后再关冷凝水。 g.安装、拆卸仪器的原则: 安装:自下而上,从左至右 拆卸:自上而下,从右至左

减压蒸馏(真空蒸馏) 是借助于真空泵降低系统内压力,从而降低液体 的沸点的蒸馏方法。 适用: 在常压蒸馏时未达到沸点即已受热分解、氧化或 聚合的物质的蒸馏。
超临界流体:流体的温度、压力处于临界状态以上。
常用CO2作为超临界流体(临界温度为31.05℃,临 界压力7.37Mpa),不可燃、无毒、廉价易得、化学 稳定性好。
1906年,俄国植物学家 茨威特分离植物叶绿体中色 素而得名,玻璃管中装 CaCO3,石油醚溶解植物叶 绿体倒入管内,再用石油醚 做淋洗剂,结果柱子中被分 成几个不同颜色的谱带。
目的: ①测定前排除干扰组分; ②对样品进行浓缩。 原则:① 消除干扰因素; ② 完整保留被测组分; ③ 使被测组分浓缩; 以便获得可靠的分析结果。
预 处 理 方 法
有 机 物 破 坏 法 蒸 馏 法
溶 剂 提 取 法
化学分离法
浓缩法
色 谱 分 离 法
测定食品中无机成分(无机盐和金属离子)的 含量,需要在测定前破坏有机结合体,如蛋白质等。 操作方法分为干法和湿法两大类。


将样品装入预先洗净烘干的广口瓶中,瓶签上注明 名称、采样日期、交货数量、采样方法及其他应说 明的情况,并由经手人签封。
样品的制备——指对样品的粉碎、混匀、缩分 等过程。 样品的制备方法因产品类型不同而异。


1、液体、浆体或悬浮液体 摇匀,充分搅拌。 常用的简便的搅拌工具是玻璃搅拌捧,还有带变 速器的电动搅拌器。可任意调节搅拌速度。
水蒸汽蒸馏是用水蒸汽加热混合液体,使具有一
定挥发度的被测组分与水蒸汽分压成比例地自溶
液中一起蒸馏出来。 用于常压蒸馏时达到沸点后易分解的物质的提纯 和从天然原料中分离纯液体产物和固体产物。

要求: (1)有机物与水不混溶、不反应 (2)近100℃时,蒸汽压不小于1.33kPa
水蒸汽蒸馏装置见下图。

(2)提取方法
振荡浸渍法 常用提取方法 捣碎法 索氏提取法
萃取: 利用适当溶剂(常为有机溶剂)将液体中的被 测组分(或杂质)提取提取出来的操作。
(1)原理: 利用适当的溶剂把样品溶液中的一种组分萃取 出来, 这种组分在原溶液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新溶剂中的溶 解度,即分配系数不同。 (2)适用范围:用于原溶液中各组分沸点非常相近 或形成了共沸物,无法用一般蒸馏法分离的物质。
原理:同一溶剂中,不同物质有不同的溶解度,同一 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也不同,利用样品中各种 组分在某种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使其完全或部分 分离。此过程称为提取,也叫萃取。
无机溶剂有:水、稀酸、稀碱 有机溶剂有:乙醇、乙醚、氯仿、丙酮、石油醚等。 在食品中常用于维生素、重金属、农药、黄曲霉毒素 的测定。 可用于提取固体、液体、半流体样品

(3)优缺点 优点:操作简单、快速、分离效果好、使用广泛。 缺点:萃取剂易燃、有毒。
(4)关于萃取剂的选择: a萃取剂与原溶剂不互溶且比重不同。 b萃取剂与被测组分的溶解度要大于组分在原溶剂 中的溶解度。对其它组分溶解度很小。 c萃取相经蒸馏可使萃取剂与被测组分分开,有时 萃取相整体就是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