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环伺服系统及轨迹实现

合集下载

第四章闭环伺服系统

第四章闭环伺服系统
在求和电路中相加,则得磁头总输出电压为:
U = U 0 sin (ω t+ 2 π x /λ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四章 进给伺服系统
脉冲编码器
脉冲编码器是一种旋转式角位移检测装置,能 将机械转角变换成电脉冲,是数空机床上使用 最光的检测装置。
光电式
脉 冲 编 码 器 的 分 类 增量式脉冲编码器 接触式


检测 电路
伺服系统 数字显示

磁尺位置检测装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四章 进给伺服系统
磁尺位置检测装置
表面录有相等节距(一般为0.05,0.1, 磁性标尺:
0.2,1mm)周期变化的磁信号。
磁 尺 按 基 N 本 形 状 分 为 平面实体形 磁尺 一般长度为600mm
磁尺
带 状 磁 尺 基体厚0.2mm,宽70mm
① 20mm
② 10mm
③ 0.35mm
④ 2.85mm
答: ① 设有一光栅的条纹密度是10条/mm,要利用它测 出1的位移,应采用___套光电转换装置。 ①1 答: ② ②2 ③3 ④4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四章 进给伺服系统
磁尺位置检测装置 磁尺: 是一种精度较高的位置检测装置。它 由磁性标尺、磁头、和检测电路组成。

W、ω、θ之间的关系
ω
ω
θ
BC=ABsin(θ/2) 其中
ω
光栅 节距
标尺光栅 θ
BC=ω/2 , AB=W/2 ,
指示光栅 B
因此
W=ω/sin(θ/2)
C θ /2 W /2
由于θ很小,θ单位为rad时, Sin(θ/2) ≈ θ 故 W ≈ ω/ θ

闭环伺服系统设计

闭环伺服系统设计
设计用户登录界面和权限管理功能,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 可靠性。
主控界面设计
设计简洁明了的主控界面,方便用户进行系统监控和控制。
自定义报表和图形显示
根据用户需求,设计各类报表和图形显示,提供直观的数 据分析和可视化功能。
05 闭环伺服系统调试与优化
系统调试流程
硬件检查
检查伺服系统的硬件连接是否 正确,确保电机、编码器、驱
数据分析
对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最优的控制参数组合。
参数应用
将最优的控制参数应用到伺服系统中,并进行验证和确认。
06 闭环伺服系统发展趋势与 展望
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
01
数字孪生技术
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建立系统的虚拟模型,实现物理系统与数字模型的实
时交互,提高系统的预测和优化能力。
02
新型传感器技术
模糊控制算法
基于模糊逻辑和专家经验, 处理不确定性和非线性问 题,提高系统鲁棒性。
神经网络控制算法
模拟人脑神经元网络,通 过学习自适应调整系统参 数,实现复杂系统的智能 控制。
通信协议设计
串行通信协议
如RS-232、RS-485等,实现设备间的数据传输和命令控制。
网络通信协议
如TCP/IP、UDP等,实现远程数据交换和控制,提高系统扩展性。
驱动器选型与设计
01
02
0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驱动器类型选择
根据电机类型和控制需求, 选择合适的驱动器类型, 如直流电机驱动器、交流 电机驱动器等。
驱动器参数匹配
根据电机参数和控制要求, 选择合适的驱动器参数, 如电压、电流、功率等。
驱动器控制算法
根据电机控制策略,设计 驱动器的控制算法,如 PID控制、模糊控制等。

伺服系统的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

伺服系统的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

伺服系统的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伺服系统是一种能够对输出进行精确控制的系统。

在伺服系统中,输出通常指的是某种物理量,例如位置、速度或者力。

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是伺服系统两种主要的控制方式。

一、开环控制开环控制又称为非反馈控制。

在该模式下,控制器没有反馈被控制量的信息。

相反,控制器根据已知的输入信号和系统的静态和动态特性进行计算,输出控制信号。

由于开环控制没有考虑系统的实际输出值,所以结果可能会受到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不稳定,例如系统的负载或环境温度变化。

开环控制通常应用于简单的系统或者那些对输出精确度要求不高的系统中。

二、闭环控制闭环控制又称为反馈控制。

在该模式下,控制器通过传感器获取被控制量的实际输出值,并将其返回至控制器,以便计算误差并相应地调整输出信号。

闭环控制通常比开环控制更加精确,因为它可以对实际输出值进行即时调整。

当然,在闭环控制模式下,系统所需的硬件和软件成本也更高。

闭环控制通常应用于对输出精度要求高且稳定性要求高的系统中。

三、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比较总的来说,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各有优缺点。

开环控制通常比较简单,并且可以为系统提供基本的控制。

但是,由于其不考虑实际输出值的变化,所以其控制精度较低,对于环境变化比较敏感。

闭环控制虽然成本高,但其控制精度相对较高,可以从控制误差中学习并自我调节。

此外,由于它可以实施实时调整,所以闭环控制通常比开环控制更稳定。

四、结论在伺服系统中,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是两种常见的控制模式。

适合哪种控制模式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包括对所需控制的输出精度要求、系统成本、环境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利用Simulink仿真直流伺服电机的闭环位置控制系统

利用Simulink仿真直流伺服电机的闭环位置控制系统

利用Simulink 仿真直流伺服电机的闭环位置控制系统 一直流伺服电机传递函数及参数选择直流电机的工作转矩等于负载转矩与负载惯性系统加、减速转矩之和,表达式为: 1()()()()L a d t M t M t J J dtω=++。

其中,()M t 为电动机输出转矩,N m ⋅;()L M t 为负载转矩,N m ⋅;()t ω为电动机角速度,1rad s -⋅;a J 为电动机电枢转动惯量,322.210a J kg m -=⨯⋅;1J 为负载的转动惯量,需将移动工作台的惯性转换到电机轴上,取2321()510,2z h J m kg m π-=⋅≈⨯⋅h 为丝杠螺距,z m 为工作台质量。

电机电路处于动态过程时,对线圈施加的电源电压()a u t 和电枢线圈内通过的电流()a i t 的关系为:()()()()()a a a a ab di t u t R i t L e t d t =++。

其中,a R 为电机电枢线圈内阻,a R =20Ω;a L 为电机电枢线圈的电感,a L =2H ;()b e t 为电机电枢线圈在定子磁场中运动时产生的反电动势。

电机输出转矩()M t 应与通过电枢线圈的电流大小成正比,则()()T a M t K i t =。

其中,T K 为电机输出扭矩常数,T K =15N m A -⋅⋅。

电机电枢线圈产生的反电动势()b e t 与电枢的工作角速度()t ω成正比,故有:()()b b e t K t ω=。

其中,b K 为电机电枢反电动势系数,10.0498b K V rad -=⋅。

我们分别将上述的算式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并令初始条件为零,则有:1()()()()L a M s M s J J s s =++Ω;()()()()a a a a b U s R sL I s E s =++;()()T a M s K I s =;()()b b E s K s =Ω。

闭环伺服系统结构特点

闭环伺服系统结构特点

闭环伺服系统结构特点
一、引言
闭环伺服系统是一种常见的控制系统,其结构特点决定了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闭环伺服系统的结构特点进行详细介绍。

二、闭环伺服系统的基本组成
1. 传感器:用于检测被控对象的状态或位置,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送入控制器;
2. 控制器:处理传感器反馈信号,并根据设定值和反馈信号计算出控制指令;
3. 执行机构:根据控制指令执行动作,如电机、液压缸等。

三、闭环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
1. 传感器检测被控对象状态或位置,并将信号送入控制器;
2. 控制器处理传感器反馈信号,并根据设定值和反馈信号计算出控制指令;
3. 控制指令送入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按照指令执行动作;
4. 执行机构动作产生反馈信号,传回给控制器;
5. 控制器根据反馈信号调整控制指令,使得被控对象达到设定值。

四、闭环伺服系统的优点
1. 精度高:闭环伺服系统通过反馈控制,可以实现对被控对象的精确控制;
2. 稳定性好:闭环伺服系统可以根据反馈信号实时调整控制指令,保证被控对象的稳定性;
3. 响应速度快:闭环伺服系统可以根据反馈信号实时调整控制指令,响应速度快。

五、闭环伺服系统的应用领域
1. 机器人:闭环伺服系统可以用于机器人的运动控制;
2. 飞行器:闭环伺服系统可以用于飞行器的姿态控制;
3. 机床:闭环伺服系统可以用于机床的位置和速度控制。

六、结论
闭环伺服系统是一种精确、稳定、响应速度快的控制系统,其基本组成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机构。

在机器人、飞行器、机床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伺服控制系统特点及应用

伺服控制系统特点及应用

伺服控制系统特点及应用
伺服控制系统是一种用于控制特定输出位置、速度或加速度的系统。

这类系统通常包括一个伺服电机、传感器和控制器。

以下是伺服控制系统的一些特点和应用:
伺服控制系统的特点:
1. 高精度:伺服系统能够提供非常高的精度,因为它可以实时调整输出以匹配预期的位置或运动。

2. 高性能:伺服控制系统具有快速的响应速度,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准确的位置或速度控制。

3. 闭环控制:伺服系统通常采用闭环控制,其中包括反馈机制,通过传感器测量实际输出,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控制器进行调整。

4. 高动态响应:伺服系统能够快速响应变化的输入或负载,适用于需要快速动作的应用。

5. 可编程性:伺服系统通常具有灵活的编程能力,可以适应不同的运动轨迹和控制要求。

6. 稳定性:通过闭环反馈,伺服系统可以提供稳定的运动和输出,即使在面对外部扰动时也能够迅速纠正。

伺服控制系统的应用:
1. 机床和数控机械:伺服系统用于控制机床、切割机、3D打印机等,以实现高精度和高速度的运动。

2. 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通常采用伺服控制系统,以实现精确的位置和运动控制。

3. 自动化生产线:伺服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生产线上的各种运动控制,例如搬运、装配等。

4. 航空航天:伺服系统用于飞行器和导弹等的姿态控制和精确导航。

5. 医疗设备:在医疗领域,伺服系统用于控制医疗设备的精确位置,如手术机器人和扫描设备。

6. 纺织和印刷机械:伺服系统用于控制纺织机械和印刷机械,以实现高速度和高精度的运动。

总体而言,伺服控制系统在需要高精度、高性能、稳定性和可编程性的应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永磁同步伺服系统全闭环建模及仿真

永磁同步伺服系统全闭环建模及仿真

2 永磁 同步 电机全 闭环 系统建模
在 M t b Sm l k下 建 立 各 个 模 块 仿 真 模 型 , 骤 al / i ui a n 步
如下 。 2 1 比 例 积 分 ( I控 制 器 . P)
流电机的解耦控制 , 采用 i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矢量控制 方式 , 式 ( ) = 则 1 简
图 1 永磁 同 步 电机 空 间 矢量 控 制 方框 图
为等效 由 轴 电感 ; P 为极对数 ; 为转子上 的永磁体产生 , 的磁势 ; O 为转子机械角速度 ; 2 J为折算 到电机轴 上的总转 动惯量 ; 为粘滞摩擦系数 ; L为折算 到 电机 轴上 的总负载 T 转 矩 ; 为输 出转 矩。 从 式 ( ) 以看 出 , 、 、。 紧密耦 合 的。为实 现交 1可 i i是
关键词 : 永磁 同步 电机 ; 电压空 间矢量脉宽调制 ; 伺服控制
中 图 分 类 号 :M3 1 T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6— 7 7 2 1 )5— 12一 4 10 0 0 (0 2 0 0 1 o
永 磁 同步 电机 ( MS 因其体积 小 、 P M) 结构简 单 、 出转 输
() 2
收 稿 日期 :0 2— 3— 5 2 1 0 0 作者简介 : 王景辉 ( 90 ) 男 , 18 一 , 硕士研究生 , 主要从事 兵器 发射理论 与技术研究 。
王景辉 , : 等 永磁 同步伺 服 系统 全 闭环建模 及仿 真
13 1


图 2 P 模 型 I
22 坐 标 变 换 模 块 .
化为 :
比例 ( ) P 控制 的 目的是 快速 调节 系统偏 差 , 分 ( ) 积 I 控

S7-1200CPU 1217C通过PROFINET 连接 V90伺服系统实现位置闭环控制

S7-1200CPU 1217C通过PROFINET 连接 V90伺服系统实现位置闭环控制

S7-1200CPU 1217C通过PROFINET 连接SINAMICS V90伺服系统实现位置闭环控制1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使用CPU 1217C通过PROFINET 连接SINAMICS V90伺服系统实现位置闭环控制。

其中对S7-1200 V4.0、V4.1固件版本的运动控制功能、工艺对象的组态和V90 PN的相关参数设置作了简要介绍。

2简介2.1S7-1200运动控制功能2.1.1S7-1200 V3.0 固件S7-1200 CPU固件版本从V3.0开始已经支持最多4路PTO输出,以CPU1214C (6ES7214-1AG31-0XB0)为例,其CPU本体支持4路PTO输出,其中PTO 1、PTO 2的频率范围为 2 Hz ≤ f ≤ 100 kHz,PTO 3 、PTO 4的频率范围为2 Hz ≤ f ≤ 20 kHz。

2.1.2S7-1200 V4.0 固件S7-1200 CPU V4.0固件版本虽然也只支持4路PTO输出,但是PTO的信号类型可以进行选择,支持的信号类型见表2-1 PTO 信号类型所示。

表2-1 PTO信号类型V4.0固件版本的CPU高速脉冲信号发生器输出地址可以自由分配给PTO,输出地址分配与输出频率范围见表2-2 脉冲信号发生器地址分配所示。

表2-2 脉冲信号发生器地址分配以CPU1214C CPU本体输出地址(6ES7214-1AG40-0XB0)为例,示例几种可能的PTO信号类型组合方式,见表2-3 脉冲方向组态所示:●示例1:4-100KHz PTO,不带方向输出。

●示例2:2-100KHz PTO 和 2-30KHz PTO,脉冲A+方向B输出。

●示例3:4-100KHz PTO,脉冲A+方向B输出,其中脉冲A100KHz,方向B 30KHz。

表2-3 脉冲方向组态2.1.3S7-1200 V4.1 固件S7-1200 CPU V4.1固件版本不仅支持通过PTO输出方式对伺服电机进行开环控制,而且支持通过PROFIdrive或者模拟量输出(AQ)方式对伺服电机进行闭环控制,见表2-4驱动器连接方式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三相同步交流伺服电机
三相同步型交流伺服电机虽较异步型交流伺服电机 复杂,但比直流伺服简单。它的定子与异步型电动机一 样,都在定子上装有对称三相绕组。而转子却不同,按 不同的转子结构又分为电磁式及非电磁式两大类,后一 类又分为磁滞式、反应式、永磁式等多种。其中磁滞式、 反应式同步电动机存在效率低、功率因数低、制造容量 不大等缺点。
2.稳定性好
稳定是指系统在给定输入或外界干扰作用下,能在 短暂的调节过程后,达到新的或者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 态,对伺服系统要求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3.快速响应
快速响应是伺服系统动态品质的重要指标,它反映 了系统的跟踪精度。
4.调速范围宽
调速范围是指生产机械要求电机能提供的最高转速 和最低转速之比。在数控机床中,由于加工用刀具、被 加工材质及零件加工要求的不同,伺服系统需要具有足 够宽的调速范围。
✓速度环 由速度调节器、速度检测装置(如测速发 电机、脉冲编码器等)和速度反馈部分组成。
✓电流环 由电流调节器、电流检测环节和电流反馈 部分组成。
1.2 对伺服系统的基本要求
1.精度高
伺服系统的精度是指输出量能复现输入量的精确程 度。作为数控加工,对定位精度和轮廓加工精度要求都 比较高,定位精度一般允许的偏差为0.01~0.001mm, 甚至0.1μm。
✓如果将指示光栅沿标尺光栅长度方向平行地移动,莫尔条 纹也跟着移动,但移动方向与指示光栅垂直。
✓当指示光栅移动一条刻线时,莫尔条纹也正好移动一个条 纹。
✓莫尔条纹中两条亮纹或两条纹暗之间的距离称为莫尔条 纹的宽度为
w d sin 2 d
放大比
k d w 1
✓莫尔条纹具有误差平均效应,可以消除光栅的栅距不均 匀造成的测量误差。
4.1 光栅
光栅分为物理光栅和计量光栅,物理光栅刻线细密, 用于光谱分析和光波波长的测定。计量光栅刻线较粗, 栅距较小,在 0.004-0.25mm 之间,主要用在数字检测 系统。
光栅根据光线的运动路径分为透射光栅和反射光 栅。在数控系统中用的较多的是透射光栅。透射光栅的 特点是:光源可以采用垂直入射光,光电元件能够直接 接收,因此信号的幅值比较大,光栅读数头的结构简单。
➢在 t3 时间段,VT1、VT2、VT6 这 3 只逆变管导通, 电机线圈电流的方向是从R 到 B 和 从Y 到B,得到的线 电压为-UBR 和UYB。
➢在 t4 时间段,VT2、VT4、VT6 这3 只逆变管导通,电 机线圈电流的方向是从Y 到 R 和 从Y 到B,得到的线电 压为-URY 和UYB。
➢在 t5 时间段,VT2、VT3、VT4 这3 只逆变管导通,电 机线圈电流的方向是从Y 到 R 和 从B 到R,得到的线电 压为-URY 和 UBR。
➢在 t6 时间段,VT3、VT4、VT5 这 3 只逆变管导通,电 机线圈电流的方向是从B 到 R 和 从B 到Y,得到的线电 压为 UBR 和-UYB。
5.低速大转矩
机床加工的特点是,在低速时进行重切削。因此, 要求伺服系统在低速时要有大的转矩输出。
伺服系统中的执行元件——伺服电机
(1)电机从低速到高速范围内能平滑运转,且转矩波 动要小。在最低转速时,如0.1r/min或更低转速时,仍 有平稳的速度而无爬行现象。
(2)电机应具有大的、较长时间的过载能力,以满足 低速大转矩的要求。电机能在数分钟内过载数倍而不损 坏,直流伺服电机的过载倍数为4~6倍,交流伺服电 机的为2~4倍。
光栅按运动方式分为长光栅和圆光栅,长光栅用 来测量直线位移;圆光栅用来测量角度位移。
1. 光栅的结构
光栅由标尺光栅和光栅读数头两部分组成。标尺 光栅一般安装在机床的活动部件上(如工作台上),光 栅读数头安装在机床固定部件上(如底座上)。
光栅读数头中安装有指示光栅,当光栅读数头相对 于标尺光栅移动时,指示光栅便相对于标尺光栅做相对 移动。
✓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度为±0.001-±0.002mm/m, 分辨率为0.001-0.01mm/m。能满足机床工作台 以0-24m/min 的速度运动。
✓不同类型数控机床对检测装置的精度和适应速度 的要求是不同的,对大型机床以满足速度要求为主。 对中、小型机床和高精度机床以满足精度要求为主。
✓选择测量装置的分辨率应比加工精度高一个数量 级。
1-定子 2-转子 3-脉冲编码器 4-定子三相绕组 5-接线盒
电枢在定子上,定子具有齿槽,内有三相交流绕组, 形状与普通交流感应电机的定子相同。
转子由多块永磁铁和铁心组成。
2.工作原理
永磁交流同步伺服电机定子绕组接通三相电源后便 产生旋转磁场。根据磁极异性相吸的原理,转子磁极就 被定子磁场吸住而以相同的转速(即同步转速)一起旋转。
开环伺服系统 通常使用步进电机,开环系统不需要 反馈元件,结构比较简单,成本低廉,但是精度取决 于步进电机的步距精度和工作频率以及传动机构的传 动精度,达不到很高的精度,主要应用在对精度要求 不是很高的场合。
闭环伺服系统 采用直流伺服电机或交流伺服电机, 需要在系统中增加检测元件,直接或间接的将被控制 量反馈给控制系统,构成闭环控制系统,系统较复杂、 成本高,适用于对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场合。闭环伺服 系统又根据检测元件所在位置的不同,分为半闭环和 全闭环两种。
(1)增量式编码器 增量式编码器可通过光电转换将被测轴的角位移增
量转换成相应的脉冲数字量,然后由计算机数控系统或 计数器计数得到角位移和直线位移量。
1-旋转轴;2-轴承; 3-透光狭缝;4-光电码盘; 5 光源;6-聚光镜; 7-光栏板;8-光敏元件
缺点:噪声或其它外部干扰可能产生记数错误,另外 如果电源切断后会失去位置信息。
对于采用全闭环控制的数控机床,可采用感应同 步器、光栅、磁栅等测量装置,直接测量工作台的直线 位移。
检测装置能分辩出的最小测量值称为分辩率。分 辩率不仅取决于检测装置本身,也取决 于测量线路。
✓数控机床对检测装置的主要要求: (1)高可靠性和高抗干扰性; (2)满足精度、速度、行程的要求; (3)使用维护方便,适合机床运行环境; (4)成本低。
闭环伺服系统及轨迹实现
统由伺服电机、功率放大电路、电流调节 器、速度调节器、位置调节器和相应的检测装置(如脉冲 编码器等)组成。
✓位置环 由位置调节器、位置检测和位置反馈控制 部分组成,如果是半闭环系统,则位置反馈信号一般 取自伺服电机,如果是全闭环系统,则位置反馈信号 取自工作台。
线电压URY、UYB、UBR 三者之间互 差120°,它们的 幅值是U。
3.2 正弦脉宽调制
1. 正弦脉宽调制的原理
✓等宽脉冲波的脉宽调制
每个脉宽的宽度为 t1,相邻脉冲的间隔为 t2, t1+t2=TZ(脉冲波周期)。则等宽脉冲的占空比 α=t1/(t1+t2)。调节占空比α,就可以调节输出的平 均电压 ✓SPWM 波形
标尺光栅和指示光栅构成了光栅尺。在安装光栅尺 时,标尺光栅和指示光栅的平行度以及两者之间的间隙 (一般取0.05mm 或0.1mm)要严格 保证。
(2)光栅的工作原理
✓栅距相等的标尺光栅和指示光 栅刻面,相对以很小的间隙平行 放置,且指示光栅上的线纹和标 尺光栅上的线纹之间形成一个小
角度θ。
✓在光源的照射下,由于光 的衍射或遮光效应,在与两光栅 线纹角 θ 的平分线相垂直的方向上,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 这种条纹称为“莫尔条纹”,其光强度分布近似于正弦波形。
1.主电路中各元件的功能
(1)交-直电路 整流管VD1~VD6 组成三相整流桥,对三相交流电
进行全波整流。整流后的直流电U=1.35×380V=513V, 滤波电容 Cr 滤除整流后的电压纹波,并在负载变化时 保持电 压平稳。
(2)直-交电路 逆变开关管VT1~VT6 组成三相逆变桥,将直流电逆
变成频率可调的矩形波交流电。
绝对式光电码盘与接触式码盘结构相似,只是 其中的黑白区域不表示导电区和绝缘区,而是表示 透光区和不透光区。其中黑的区域指不透光区,用 “0”表示;白的区域指透光区,用“1”表示。如 此,在任意角度都有“1”和“0”组成的二进制代 码。
在每一码道上都有一组光敏元件,这样,不论 码盘转到哪一角度位置,与之对应的各光敏元件受 光的输出为“1”,不受光的输出为“0”,由此组 成n 位二进制编码。
3 交流伺服电机的变频调速
3.1 交-直-交变频调速
变频调速实质上是向交流电动机提供一个频率可控 的电源。能实现这一功能的装置称为变频器。变频器由 两部分组成: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其中主电路通常采用 交-直-交方式,即 先将交流电转变成直流电(整流、滤波), 再将直流电转变成频率可调的矩形波交流电(逆变)。
(2)绝对式编码器 ✓接触式绝对编码器
1-电刷 2-绝缘体 3-导电体
在一个不导电基体上做出许多金属区使其导电,其中 涂黑部分为导电区,用“1”表示,其他部分为绝缘区,用 “0”表 示。
编码器码道的圈数就是二进 制的位数,且高位在内,低位在 外。若 是n 位二进制码盘,就有 n圈码道,且圆周均为2n等分, 即共有2n个数来表示码盘的不同 位 置,所能分辨的角度为
2 交流伺服电机原理
2.1 交流伺服电机的类型
1. 三相异步交流伺服电机
✓异步型交流伺服电机必须克服交流伺服电机的所谓 “自转”现象,即无控制信号时,它不应转动,特别 是当它已在转动时,如果控制信号消失,它应能立即 停止转动。
✓异步型交流伺服电机结构简单,制造容量大。
✓缺点:运行时必须从电网吸收滞后的无功功率,使 电网功率因数变差;另外速度受负载的变化影响较大, 不能经济地实现宽调速范围的平滑调节。
调节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波 的频率1/Tt,就可以改变 电源频率,实现调速。
4 闭环伺服系统常用检测装置
对于采用半闭环控制的数控机床,位置检测装置一 般采用旋转变压器,或高分辨率的脉冲编码器,安装在 进给电机或丝杠的端头。旋转变压器(或脉冲编码器) 的位移严格地对应着工作台的直线位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