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的饲料和投喂方法

合集下载

饲养管理黄颡鱼的技术

饲养管理黄颡鱼的技术

饲养管理黄颡鱼的技术
一、清塘消毒
在池塘放养7天-10天后,用生石灰150千克-200千克/667平方米进行干塘消毒,清除病员生物及敌害。

二、投饲施肥
池塘按年初产量计划配备饲料和肥料,饲料以沉性颗粒配合饲料或膨化饲料为主,并坚持“四定”投饲方法,具体为:精饲料日投喂量,5月以前为池塘鱼体重的2%-3%,5月-6月为4%-5%,6月中旬-9月底为6%-8%,每日上午9时-10时和下午4时-5时各喂一次;所施肥料有粪肥、大草等有机肥和碳铵、尿素、磷肥等化肥,并坚持“三看”施肥,低温期主要施用有机肥,高温阶段以化肥为主,具体根据水质情况掌握肥料追施量。

三、水质调节
池塘经常加注新水,高温季节每30天换水1次-2次,保持池水透明度30厘米-35厘米。

此外各池中安有增氧机1台,经常开机增氧,提高水中溶氧,避免鱼类浮头或泛塘,并定期施用生石灰,以改善水质,调节pH值。

四、鱼病防治
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在食场挂袋、挂篓,对饲料、水体、食场、工具等进行药物消毒,并采取外用药物与内服药物相结合等方法予以预防,发现鱼病及早治疗。

驯养黄颡鱼进食配合饵料

驯养黄颡鱼进食配合饵料

今日三农网,
黄颡鱼是肉食性鱼类,以往主要是作为野杂鱼生存于池塘、湖泊中,以水体中的小鱼、虾、昆虫和各种水生昆虫的幼虫(特别是蜉蝣、摇蚊幼虫)、糠虾,小型软体动物和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等为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水产养殖结构的调整,目前我国已把黄颡鱼作为优质鱼进行人工繁殖和规模化养殖。

然而毕竟水体中天然饵料数量是有限的,因此要发展黄颡鱼的规模化养殖,关键是解决黄颡鱼摄食饵料习惯的人工驯养。

现就两种驯养方法介绍如下:
1、动物性饵料驯养主要从市场上收购小鱼、小虾、螺蛳肉等捣碎成糊状,化水后沿池塘四周泼洒,引诱摄食。

以后逐渐缩小泼洒范围,慢慢引诱上饵料台摄食投饵。

经过7天驯养,每天投喂2次,达到定时、定点在饵料台投喂动物性饵料的目的。

采用这种方法养黄颡鱼是得不偿失的。

一般说来,饵料成本约占总成本的40%-60%,螺蛳的饵料系数是60,以每斤螺蛳0.6元计算,每增长1公斤黄颡鱼需饵料成本36元,在多数地区显然高于黄颡鱼的市场价,所以必须研制配合饵料进行驯养,才能降低成本。

2、配合饵料驯养根据黄颡鱼等肉食性鱼类对饵料中蛋白质比例要求较高的特点,我们设计的饵料配方是:秘鲁鱼粉45%,豆饼粉10%,菜饼粉15%,次粉15%,杂粮10%,酵母粉2%,菜油1%,诱食剂2%。

开始驯化时可在原有动物性饵料(鱼、虾、螺肉糜)中加入10%配合饵料,2天后相应增加配合饵料至20%,减少动物性肉糜10%,我们经过20天转换配合饵料后,可全部停止动物性鱼糜饵料,改用配合饵料,这不仅在饵料来源的数量上、质量上得到保障,在价格上也大大降低,这样才能形成规模生产,产生规模效益。

网箱养殖黄颡鱼之饲料的喂养

网箱养殖黄颡鱼之饲料的喂养

网箱养殖黄颡鱼之饲料的喂养(一)饲料种类(1)全程投喂基本安排。

实际上养殖黄颡鱼的饲料与池塘主养黄颡鱼完全一样,除配合饲料外,一级鱼种网箱可将红虫、水蚯蚓作为饲料,也可投喂小杂鱼为主制成的鱼浆。

二级鱼种网箱中,可投喂鱼浆和配合饲料等。

三、四级网箱可以以配合饲料为主。

(2)配合饲料应根据黄颡鱼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进行配制。

湖北省水产研究所蔡焰值等初步研究了四个不同阶段的饲料配方,作为黄颡鱼配合饲料原料,有鱼粉、蚕蛹粉、血粉、肉骨粉、酵母、豆粕、菜籽粕、麦麸、次粉(亦称尾粉)、玉米粉、小麦,以及鲜鱼肉酱、螺蚌肉酱和禽畜的内脏等,各地可因地制宜地进行配制。

如果采用鱼肉浆和植物性粉进行搅拌成团状饲料,可以直接投喂。

但这种情况必须考虑饲料中的蛋白含量在鱼种期间不低于38%,成鱼期间不低于35%。

(二)投喂技术1.设置饲料台一般在网箱中的内箱底部设置一饲料台,直接将饵料投喂在饲料台上;开始转食时首先将饲料投喂在台上,少量多次,诱导摄食,未吃完的饲料必须清除干净后再投喂新鲜料。

饲料台可以是铁皮制成,也可以是木制。

2.投喂量的确定日投喂量主要根据黄颡鱼的体重和水温来确定。

网箱养殖黄颡鱼的饲料投喂,与池塘养殖黄颡鱼人工饲料投喂比较,存在着少部分浪费。

因此,饲料的日投喂量要比池塘养殖高10%左右。

当水温为18~23℃时,投喂量为5%~7%;水温为24~30℃时,投喂量为7%~10%;水温超过33℃时,投喂量应减少,超过36℃时停止投喂。

每天投喂量还应根据当天的气候、水质、食欲、浮头和鱼病等情况确定增加或减少。

正常情况下,以黄颡鱼能在1小时内吃完为准,如果1小时内能够吃完,则次日可酌量增加,如果1小时内吃不完,则要分析原因,根据情况,酌情减少,甚至停喂。

3.投喂方法黄颡鱼幼鱼喜欢在网箱中层摄食,喜欢活、腥、软的饲料,随着个体增大逐渐喜欢弱光和底层摄食。

通常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喂1次,下午投喂在傍晚进行较好。

投喂量应根据水温与天气状况灵活掌握。

黄颡鱼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的养殖技术黄颡鱼是一种淡水鱼类,也是养殖业中很常见的一种品种。

黄颡鱼的养殖技术主要包括选种、养殖环境、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黄颡鱼的养殖技术。

一、选种二、养殖环境黄颡鱼适宜在水温为20-30℃、PH值为6-8的环境中生长。

养殖池塘或池塘的选址应远离工业废水、农田化肥和农药的污染源,水源要清洁,水质清澈。

池塘的建设应有系统的排水和补水装置,以便及时排除污水和调节水质。

在建设池塘时,底部和侧壁要平整,避免出现陡坡和深坑,以免影响鱼的正常生长。

三、饲养管理1.饲料与喂养:黄颡鱼属于杂食性鱼类,可以吃各种饲料,如鱼饲料、虾饵、苹果、萝卜等。

一般采用配制饲料的方式进行饲养。

饲喂时要控制好饲料的量和频率,避免过度投喂。

饲料的投喂量要根据鱼的生长情况和水质状况进行调节。

2.水质管理:黄颡鱼喜欢在水中游动,所以保持水体清洁和水质稳定非常重要。

定期清理池塘底部的淤泥和杂草,定期更换水源以保持水体的新鲜度。

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温度、PH值、溶解氧等,保持合适的水质环境。

3.疾病防治:黄颡鱼容易患上鱼类常见疾病,如鱼虱、鳃螨等。

要定期检查鱼体是否有异常现象,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措施。

预防疾病的关键是保持鱼群的健康状态和环境的清洁。

定期使用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

四、疾病防治黄颡鱼的常见疾病有鱼虱、鳃螨、真菌感染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清洁池塘:定期清理池塘底部的淤泥和杂草,确保水质清洁和透气性。

清理过程中避免使用有毒药物。

2.改善饲养管理:确保饲料的种类和质量符合要求,避免过度投喂。

定期检查鱼体和水质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措施。

3.使用药物:在必要时可以使用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

但使用药物要遵循正确的用药方法和剂量,避免对鱼体和环境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以上是黄颡鱼养殖技术的一些基本要点,黄颡鱼的养殖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希望能对想要养殖黄颡鱼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黄颡鱼的饲料配方和投喂方法

黄颡鱼的饲料配方和投喂方法

黄颡鱼的饲料配方和投喂方法黄颡鱼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在配置养殖饲料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黄颡鱼的食性,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黄颡鱼的饲料配方和投喂方法吧!一、黄颡鱼的饲料配方1、鱼粉30%,豆饼30%,麸皮10%,次粉16%,肉骨粉1%,矿物质1%,多维1%,鱼油1%。

2、鱼粉30%,豆粕20%,菜粕25%,麸皮10%,小麦8%,玉米5%,无机盐等2%。

3、鱼粉8.5%,豆饼25%,菜饼30%,麸皮20%,大麦10%,玉米5%,骨粉1%,食盐0.5%。

4、鱼粉15%,豆饼35%,麸皮30%,玉米5%,槐树叶5%,大麦8.5%,生长素1%,食盐0.5%。

二、黄颡鱼的饲喂方法1、投喂原则:根据科学放养数量、水质情况和不同季节等情况灵活掌握,以均匀喂养、充足喂养为主,不能千篇一律地喂养,按照科学养鱼的“四定”“四看”原则进行投喂。

2、投喂量:黄颡鱼鱼种,在开始时摄食量较少,3~5天后才能出现集群摄食的场面;若投放冬片鱼种,4月前的投喂量为体重的1%~3%,生长旺季为体重的5%~8%。

3、投喂次数:每天分两次投喂,上午、下午各1次。

若池塘在凌晨前出现浮头现象,在增氧情况下,投喂时间适当往后推。

三、黄颡鱼如何节约饲料1、严格的清塘消毒清塘消毒既可杀灭野杂鱼,减少争食对象,又可杀灭水体致病因子,改善水质,使黄颡鱼有一个良好的摄食生长环境。

池内野杂鱼、杂虾较多,会同黄颡鱼争夺饵料,凶猛性鱼类甚至会残食黄颡鱼,降低饲料利用率,因而应注意将其清除。

2、合理的放养密度合理的放养马蜂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适宜的搭配品种,可充分利用饲料,互利共生,达到水体中的和谐,提高饲料使用效率。

3、科学的投喂饵料饵料的投喂是否规范既影响着黄颡鱼的生长,又影响着水质的变化。

天然水域的黄颡鱼食物主要是小虾、鱼及鱼卵和部分水生昆虫、水生植物等。

因此,进行人工养殖可采用鲜活的动物性饵料饲养如小鱼虾、畜禽加工下脚料等,也可投喂豆饼、花生饼、麸皮等。

池塘养殖黄颡鱼的饲料要求、投喂训食和投饲方式介绍

池塘养殖黄颡鱼的饲料要求、投喂训食和投饲方式介绍

池塘养殖黄颡鱼的饲料要求、投喂训食和投饲方式介绍
一、饲料要求
人工饲养条件下,可投喂小鱼虾、畜禽加工厂下脚料、豆饼、菜粕、麸皮等,最好投喂配合饲料。

黄颡鱼的配合饲料,其粗蛋白质含量需达到42%以上,常用的配方:动物性原料(鱼粉、血粉、鱼糜、屠宰下脚料)占48%,植物性原料(饼粕、麸皮、玉米粉)占48%,骨粉占2%,添加剂占2%,并将其配合制成颗粒状饲料。

二、投喂训食
投喂配合饲料,须先对黄颡鱼种进行驯食。

驯食在苗种下塘2d后,以固定的投饵信号,将鱼喜食的活饲料水蚯蚓、蝇蛆等投到饲料台上(食台吊在水下面10-15㎝处)诱食,待其习惯吃食后,再投喂水蚯蚓、少量野杂鱼肉糜和配合饲料的混合物,3-5d后逐渐减少水蚯蚓的量,增加配合饲料,直到鱼习惯摄食配合饲料为止。

三、投饲方式
黄颡鱼有集群摄食的习性,每5-0亩鱼塘可设1个食台。

一般将整个投饲过程应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6月份以前每日投饵4次,日投饵率在1%-3%;
第二阶段7、8、9月份日投饵3次,投饵率3%-5%;
第三阶段10月份以后日投饵2次,投饵率2%-3%。

具体投喂量正常以1小时内是否能将所投喂饲料吃完且不剩为宜,酌情增减投饲量,投喂要做到“四定”。

四、注意事项
由于黄颡鱼口裂较大,因此饵料粒径要相应加大,以粒径2.0毫米的颗粒料作为开口饲料,成鱼料粒径可达到5.0mm以上。

沉性颗粒饵料要求颗粒在水中要有15分钟的稳定性,浮性饵料则会更好地提高饵料利用率。

另外,天气闷热及阴雨天时,应适当少投或不投。

池塘主养黄颡鱼模式技术要点

池塘主养黄颡鱼模式技术要点

362019.10科学养殖,增产增收。

·技术点击·75.5~150千克全池泼洒消毒,彻底杀灭病原生物。

消毒5~7天后注入新水,每亩施腐熟的粪肥200千克培水,过7~10天当池中出现大量浮游生物时即可放苗。

二、苗种投放看市场鱼种的放养量可根据池塘条件、管理水平、饲料供应和鱼种规格等情况灵活掌握。

大规格商品黄颡鱼受市场欢迎,因此可投放30克/尾左右的大规格鱼种进行成鱼饲养,一般每亩投放1500尾左右。

同时,可搭配50克/尾的花白鲢200尾左右。

所放鱼种要求规格整齐、色泽鲜艳、体表光滑、无病无伤、鳍无残缺、体质健壮,入池前需用5%浓度食盐水浸洗10分钟。

三、健康喂养抓要点1.饵料配制 天然水域黄颡鱼的食物主要是小虾、鱼及鱼卵和部分水生昆虫、水生植物等,因此进行人工养殖可采用鲜活的动物性饵料饲养。

驯化喂养可采用鱼粉、肉骨粉、血粉、豆粕、菜粕、干鱼虫等与饲料添加剂混合而成,前期蛋白含量34%以上、脂肪4%;后期可用小杂鱼替代部分鱼粉,蛋白含量30%、脂肪6%即可。

2.投饵驯化 野生黄颡鱼喜池塘主养黄颡鱼模式技术要点黄颡鱼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适应性很强,有一定耐低氧环境的能力,适宜生长水温为22~28℃。

在自然条件下,黄颡鱼孵化出膜3~5天,以自身的卵黄为营养,孵化后幼鱼以轮虫、枝角类、水蚯蚓等为食;成鱼阶段主食各种小鱼、虾;人工养殖时,既可摄食动物饵料,也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

池塘主养黄颡鱼具有投资小、不受面积大小限制、收益大,生产稳定等特点。

一、池塘准备要充分每年冬季,鱼种经并塘或成鱼出池后,排干池水,清理塘底污泥和修整塘基,让池塘暴晒龟裂,以加速土壤风化,达到控制和消灭病虫害的目的;同时便于清除池塘边杂草,减少寄生虫和水生昆虫对鱼种的侵害。

每亩用生石灰养殖世界YANGZHISHIJIE编辑:邓婧(dengjing_njzf@)37 推进养殖标准化,发展现代畜牧业。

昼伏夜出摄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经5~7天驯化,完全可以白天上饵料台摄食。

黄颡鱼高产养殖技术

黄颡鱼高产养殖技术

S h u i c h a n y u y e黄颡鱼是江苏省主要的水产养殖产品,因其肉质鲜美,而受到人们喜爱。

养殖过程,需要利用科学技术,才能提高养殖效益,为人们提供健康的水产品。

因此,为提高当地养殖效益,下文重点论述了黄颡鱼的养殖技术应用。

一、黄颡鱼养殖前的准备工作选择水源充足、排水便利、水质清洁、池底平坦的塘口,正常情况保持水深1.5m即可。

在鱼苗投放之前,清整鱼塘,保留10cm厚度淤泥,利用生石灰和池泥进行搅合,消灭池底的病原菌,之后晾晒7d,向池塘内注水,注意在入水口设置过滤网,以免其他鱼类和敌害混入。

之后向池塘当中投入发酵的有机肥,繁殖藻类,促进光合作用,为确保池塘水体氧量充足,可配置增氧设备。

二、黄颡鱼养殖期间各类技术的应用1、鱼苗培育技术黄颡鱼苗养殖模式一:先在小鱼塘当中,投放长度3~4cm 的鱼苗。

当鱼苗长度达到10cm时,再进行分塘饲养。

模式二:选择规格大的雄性成鱼进行重点培育,可向池塘当中投入1cm黄颡鱼水花,之后当其长至10cm时,进行分塘饲养,能够有效降低养殖成本。

如果培育体长为2~6cm的小鱼苗,可将鳗鱼粉碎作为饲料,最初使用粉状饲料,逐渐以颗粒状饲料进行投喂。

在投放粉料时,使用吊筛方式给料,投放浮料时,利用饲料台进行投喂。

结合鱼苗体重以及池塘水温,合理确定饵料的投放量,重点做好清晨和傍晚等时段的投喂管理。

2、成鱼养殖模式和密度的确认黄颡鱼养殖形式多样,主要是池塘养殖,有主养、混合养殖、网箱养殖等,一般以主养的方式,可保证产品产量,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如果选择混合养殖方式,在养殖密度的确认方面,当黄颡鱼的体长达到10~15cm,体重为15~35g,可进行套养。

关注放养规格的合理确认,不可在池塘中放养凶猛的肉食鱼类。

每亩池塘当中可投放黄颡鱼数量2500~6000尾,可配合鳙鱼60尾,鲢鱼100尾混合饲养,养殖过程对于水质进行合理调控,使用专用饵料饲养,在黄颡鱼体重到达100~150g以后,即可上市销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颡鱼的饲料和投喂方法
黄颡鱼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一般在夜间进行觅食,食物包括小鱼、虾、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特别是摇蚊幼虫)、小型软体动物和其它水生无脊椎动物等,在配置养殖饲料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黄颡鱼的食性,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黄颡鱼的饲料配方和投喂方法吧!
黄颡鱼的饲料配方
1、配方一:鱼粉30%,豆饼30%,麸皮10%,次粉16%,肉骨粉1%,矿物质1%,多维1%,鱼油1%。

2、配方二:鱼粉30%,豆粕20%,菜粕25%,麸皮10%,小麦8%,玉米5%,无机盐等2%。

3、配方三:鱼粉8.5%,豆饼25%,菜饼30%,麸皮20%,大麦10%,玉米5%,骨粉1%,食盐0.5%。

4、配方四:鱼粉15%,豆饼35%,麸皮30%,玉米5%,槐树叶5%,大麦8.5%,生长素1%,食盐0.5%。

5、配方五:鱼粉10%,豆饼25%,菜饼30%,麸皮20%,大麦10%,玉米5%,骨粉1%,食盐0.5%。

黄颡鱼的饲喂方法
1、投喂原则:根据科学放养数量、水质情况和不同季节等情况灵活掌握,以均匀喂养、充足喂养为主,不能千篇一律地喂养,尽量按照科学养鱼的“四定”“四看”原则进行投喂。

2、投喂量:投放到池塘的黄颡鱼鱼种,在开始时摄食量较少,3~5天后才能出现集群摄食的场面。

一般认为,若投放冬片鱼种,4月前的投喂量为体重的1%~3%,生长旺季为体重的5%~8%。

3、投喂次数:每天分两次投喂,上午、下午各1次。

若池塘在凌晨前出现浮头现象,在增氧情况下,投喂时间适当往后推,如原来8:00~8:30时投喂,改为9:00~9:30时投喂。

黄颡鱼如何节约饲料
1、严格的清塘消毒:清塘消毒既可杀灭野杂鱼,减少争食对象,又可杀灭水体致病因子,改善水质,使黄颡鱼有一个良好的摄食生长环境。

池内野杂鱼、杂虾较多,会同黄颡鱼争夺饵料,凶猛性鱼类甚至会残食黄颡鱼,降低饲料利用率,因而应注意将其清除。

2、合理的放养密度:合理的放养马蜂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适宜的搭配品种,可充分利用饲料,互利共生,达到水体中的和谐,提高饲料使用效率。

3、科学的投喂饵料:饵料的投喂是否规范既影响着黄颡鱼的生长,又影响着水质的变化。

天然水域的黄颡鱼食物主要是小虾、鱼及鱼卵和部分水生昆虫、水生植物等,因此进行人工养殖可采用鲜活的动物性饵料饲养如小鱼虾、畜禽加工下脚料等,也可投喂豆饼、花生饼、麸皮等。

4、定期的调节水质:俗话说养鱼先养水,水质的好坏影响黄颡鱼生长的快慢及饵料系数,黄颡鱼喜清新的水质,水质好,生长迅速,疾病少,可充分利用饵料,降低饵料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