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园区建设要求(国家标准)

合集下载

江西省县级物流园区标准化建设指南

江西省县级物流园区标准化建设指南

江西省县级物流园区标准化建设指南《江西省县级物流园区标准化建设指南》各位朋友,今天咱们来唠唠江西省县级物流园区标准化建设这事儿。

这就像盖房子,得按规矩来,从打地基到最后装修都马虎不得。

一、基本注意事项1. 选址这个选址啊,可太重要了。

我一开始就觉得只要地儿大有块空地就行,后来才知道不是这么回事儿。

选址要靠近交通枢纽,像高速公路出入口、铁路站点附近就很理想,就好比人要住在交通方便的地方,出门才方便嘛。

如果离这些地方远,运个东西要在路上费好多时间,成本也高。

而且周边的人口也要考虑一下,人多需求才大。

比如说咱们一个小县城,如果物流园周围只有几个小村庄,那货物来源和去向都有限。

2. 规划布局物流园里得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像货物存储区、装卸区、办公区,这就好比咱们家里,有卧室、厨房、客厅,各有各的用处。

货物存储区要根据货物类型分开,有冷藏需求的得建专门的冷藏库。

装卸区就要靠近存储区,这样搬运距离短,效率就高。

办公区不要离这些操作区域太远,这样管理起来方便。

二、实用建议1. 基础设施建设先说这道路,得宽敞结实,能够承受大货车的重量。

我当时就看到有的物流园道路坑坑洼洼,大货车进出可费劲了。

还有仓库,仓库的高度要合适,像那些大型设备在运的时候,仓库矮了根本进不去。

仓库的门窗设计也要方便货物进出。

2. 设备采购设备就好像咱们干活的工具,不能差。

叉车、货架这些都得质量好。

叉车选型要根据仓库的货物重量、货物类型和通道宽度。

比如说,如果通道窄,就选那种体型小巧灵活的叉车。

货架呢,根据货物存储需求,可以选择普通的层架,要是放那种小零件的,可以用小型的储物架。

三、容易忽视的点1. 排水系统很多人都不太注意排水系统,这在江西可不行啊,下雨天雨水多。

要是物流园里积水,那货物可就遭殃了。

我见过一个物流园,一场大雨后里面全是水,货物泡了不少。

所以排水系统要做畅通,有一定的排水坡度,还有足够大的排水口。

2. 防火设施物流园里货物多,万一着火了可不得了。

(完整版)物流园区建设要求(国家标准)

(完整版)物流园区建设要求(国家标准)

物流园区建设要求一、定义物流园区是指在物流作业集中的地区,在几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将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也是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和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物流企业的集结点。

其包括8个功能综合功能、集约功能、信息交易功能、集中仓储功能、配送加工功能、多式联运功能、辅助服务功能、停车场功能。

其中,综合功能的内容为:具有综合各种物流方式和物流形态的作用,可以全面处理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等作业方式以及不同作业方式之间的相互转换。

即:交通枢纽+物流服务集成=物流产业区重视选址、重视物流基础设施和功能设施的建设、重视通过硬件的建设和服务配套来实现物流企业的积聚二、国内物流园区发展概况东部沿海经济区的物流园区的数量在八大经济区位居首位,有52个物流园区,占到26%的比例;全国物流园区总投资在1—10亿之间的物流园区数量最多,45个,占50%;全国物流园区的占地面积在0.1—1平方公里之间的数量最多,62个,占47%(2009年物流园区国家标准制定时的统计数据)。

三、物流园区国家标准1、分类根据物流园区的依托对象为划分依据,以物流园区规划指标为推荐性要求,可分为:货运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和综合服务型。

2、园区建设基本要求<1>、规划与评审规划应结合国家物流产业规划要求、所属地的物流产业导向;根据所属地的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规划和交通设施规划等进行选址。

应做好各功能区的规划,建设适合物流企业集聚的基础及配套设施。

应加强土地集约使用,单个物流园区总用地面积宜不小于1平方公里;物流园区所配套的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占园区总用地面积的比例,货运服务型和生产服务型应不大于10%,贸易服务型和综合服务型应不大于15%。

<2>、交通规划要求应开展建设项目对区域内各类交通设施的供应与需求的影响分析,评价其对周围交通环境的影响,并对交通规划方案进行评价和检验。

一类物流仓储用地指标要求

一类物流仓储用地指标要求

一类物流仓储用地指标要求一、面积方面。

1. 总体规模。

一般来说,这个用地得有一定的规模才够用。

你要是弄个超级小的地儿,物流仓储那些大货车都没地儿停,货物也没地儿放。

具体大小呢,不同地区有不同规定,但是总体得能满足基本的物流运作流程,像是货物的装卸、存储、分类啥的。

小到几万平方米,大到几十万平方米都有可能,就看你的规划和当地的发展需求啦。

2. 分区面积。

对于仓储区,这可是核心部分,得占比较大的面积。

比如说,可能要占到整个用地面积的60% 70%呢。

因为这是放货物的地方,就像人的胃一样,得有足够空间容纳货物。

办公区呢,相对小一些,大概占10% 15%左右。

毕竟工作人员办公不需要太大空间,够放办公桌、电脑,再有点会议室之类的就行。

还有配套的设备停放区,像叉车、小货车这些设备得有地儿停,这部分可能占15% 20%。

二、建筑要求。

1. 仓库建筑。

高度上,如果是普通的平库,一层大概得有个4 6米高。

要是建多层仓库,那每层也得有个4米左右,这样才能保证货物能合理堆放。

不然你堆个东西,都快顶到天花板了,多不方便。

仓库的建筑结构得牢固。

不能说刮个小风下点小雨,仓库就摇摇欲坠了。

得能承受货物的重量,像那些重型的机械设备、大型的货物堆垛,所以一般采用钢结构或者钢筋混凝土结构比较靠谱。

仓库的防火要求可不能马虎。

要划分防火分区,每个分区之间要有防火墙或者防火卷帘隔开。

不然一旦着火,那可就像火烧连营一样,整个仓库的货物都得完蛋。

防火等级得符合当地的标准,一般不能低于二级。

2. 办公建筑。

办公建筑的外观不用太花哨,但也得像模像样。

不能是那种破破烂烂的小房子,毕竟也是物流仓储企业的门面嘛。

一般是2 3层就够了,每层高度大概3 3.5米。

里面的布局要合理,要有足够的采光和通风。

总不能让员工在一个黑乎乎、闷乎乎的环境里工作,那工作效率得多低啊。

三、交通配套指标。

1. 道路宽度。

园区内部的主干道得宽一些,至少得有10 15米宽。

这样大货车才能顺畅地开,要是太窄了,两辆大货车错车都困难,那不得堵得一塌糊涂。

(完整版)物流园区建设要求(国家标准)

(完整版)物流园区建设要求(国家标准)

物流园区建设要求一、定义物流园区是指在物流作业集中的地区,在几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将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也是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和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物流企业的集结点。

其包括8个功能综合功能、集约功能、信息交易功能、集中仓储功能、配送加工功能、多式联运功能、辅助服务功能、停车场功能。

其中,综合功能的内容为:具有综合各种物流方式和物流形态的作用,可以全面处理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等作业方式以及不同作业方式之间的相互转换。

即:交通枢纽+物流服务集成=物流产业区重视选址、重视物流基础设施和功能设施的建设、重视通过硬件的建设和服务配套来实现物流企业的积聚二、国内物流园区发展概况东部沿海经济区的物流园区的数量在八大经济区位居首位,有52个物流园区,占到26%的比例;全国物流园区总投资在1—10亿之间的物流园区数量最多,45个,占50%;全国物流园区的占地面积在0.1—1平方公里之间的数量最多,62个,占47%(2009年物流园区国家标准制定时的统计数据)。

三、物流园区国家标准1、分类根据物流园区的依托对象为划分依据,以物流园区规划指标为推荐性要求,可分为:货运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和综合服务型。

2、园区建设基本要求<1>、规划与评审规划应结合国家物流产业规划要求、所属地的物流产业导向;根据所属地的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规划和交通设施规划等进行选址。

应做好各功能区的规划,建设适合物流企业集聚的基础及配套设施。

应加强土地集约使用,单个物流园区总用地面积宜不小于1平方公里;物流园区所配套的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占园区总用地面积的比例,货运服务型和生产服务型应不大于10%,贸易服务型和综合服务型应不大于15%。

<2>、交通规划要求应开展建设项目对区域内各类交通设施的供应与需求的影响分析,评价其对周围交通环境的影响,并对交通规划方案进行评价和检验。

物流园区认定标准

物流园区认定标准

物流园区认定标准包括以下几点:
1.园区需满足《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明确的选址要求,具有
较好的区位及交通条件,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物流业发展规划、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等,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在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面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

2.园区需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较强的货运物流服务能力,聚集
了一定数量的物流企业,运营效率较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支撑保障作用。

3.园区运营管理机构具有一定公共服务属性和独立性,管理制度
健全,实际运营年限不低于1年,且期间没有发生违法违规行为和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用地标准

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用地标准

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用地标准
一、建设用地规模
1. 冷链物流基地总用地面积原则上应符合规划部门的相关规定,并综合考虑冷链物流基地的实际情况。

2. 冷链物流基地的总用地面积应根据冷链物流基地的货物吞吐量、货物类型、运输方式、交通条件、环境保护等因素进行综合确定。

二、建设用地选址
1. 冷链物流基地应优先考虑城市郊区或城乡结合部,交通便利、交通干扰少的地段。

2. 冷链物流基地应远离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的生产和储存区域,并符合相关安全规定。

3. 冷链物流基地应考虑周边地区的规划情况,避免与周边地区的建设相冲突。

三、建设用地规划
1. 冷链物流基地应合理规划用地布局,确保各项设施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2. 冷链物流基地应设置相应的配套设施,如生活设施、后勤保障设施等。

3. 冷链物流基地应注重环境保护,合理规划绿化带、隔音墙等设施。

4. 冷链物流基地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如消
防设施、安全监控系统等。

四、建设用地使用权
1. 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应通过招标、拍卖或协议出让等方式取得。

2. 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应明确使用期限、用途、权利义务等内容。

3. 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在出让前应进行评估,确定合理的出让价格。

4. 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后,受让人应按照出让合同的约定进行开发建设。

物流园区等级及建设要求

物流园区等级及建设要求

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近年来,我国物流领域有了很大发展,各行各业都认识到了物流对于企业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性。

大力发展物流业,重视物流服务,不仅成为企业,也成为政府一时关注的焦点。

于是,物流业的发展便如火如荼的展开了。

物流园区是我国现代物流发展中出现的新生事物,目前,很多经济中心城市的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物流园区所具有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优势,积极规划和开发建设物流园区,通过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制定优惠政策和贷款的倾斜,促进物流园区的建设和吸引物流企业的进驻。

如深圳市将物流业确定为21 世纪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规划建设八大物流园区,上海和天津规划建设五大物流园区,南京规划建设六大物流园区。

在宏观的物流规划之后,紧接着就是大规模的物流园区建设时期。

由于物流园区的建设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和资金,如果不对物流园区的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等级划分和评价就盲目进行投资建设,其风险是十分巨大的。

2003 年初,零点研究集团就国内物流园区的建设及物流企业的需求等问题对全国31 个省市的制造、商贸、运输及物流服务共304 家企业进行了一项调查。

经研究发现:当前物流园区的建设存在一定的泡沫成分,突出表现为部分物流规划单位,尤其是地方政府,单纯地为物流而物流,盲目发展物流园区,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部分园区规划缺乏明确目标定位,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建成或在建的物流园区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园区建成后要为谁服务,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这个市场有多大,潜在的服务对象有些什么需求,类似这样的问题园区的规划者很多有没有进行辩证分析。

很多物流园区只是提出要“建成地区最大、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有影响的现代物流配送中心” ,而在功能定位和目标客户锁定上表现出较大的盲目性。

正是由于部分物流园区在前期市场研究、分析上的不充分,导致项目在功能和目标客户定位上的不清,从而引发物流资源的浪费。

二、物流园区建设要求大而全据零点公司的此次调查,在全国已经建成和在建的一百多家物流园区中,投资较大的如北京物流港,投资总额超过110 亿元人民币;武汉的“万商云集”商贸园,投资额也在100 亿元左右。

物流园区建设要求(国家标准)

物流园区建设要求(国家标准)

物流园区建设要求一、定义物流园区是指在物流作业集中的地区,在几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将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也是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和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物流企业的集结点。

其包括8个功能综合功能、集约功能、信息交易功能、集中仓储功能、配送加工功能、多式联运功能、辅助服务功能、停车场功能。

其中,综合功能的内容为:具有综合各种物流方式和物流形态的作用,可以全面处理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等作业方式以及不同作业方式之间的相互转换。

即:交通枢纽+物流服务集成=物流产业区重视选址、重视物流基础设施和功能设施的建设、重视通过硬件的建设和服务配套来实现物流企业的积聚二、国内物流园区发展概况东部沿海经济区的物流园区的数量在八大经济区位居首位,有52个物流园区,占到26%的比例;全国物流园区总投资在1—10亿之间的物流园区数量最多,45个,占50%;全国物流园区的占地面积在0.1—1平方公里之间的数量最多,62个,占47%(2009年物流园区国家标准制定时的统计数据)。

三、物流园区国家标准1、分类根据物流园区的依托对象为划分依据,以物流园区规划指标为推荐性要求,可分为:货运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和综合服务型。

2、园区建设基本要求<1>、规划与评审规划应结合国家物流产业规划要求、所属地的物流产业导向;根据所属地的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规划和交通设施规划等进行选址。

应做好各功能区的规划,建设适合物流企业集聚的基础及配套设施。

应加强土地集约使用,单个物流园区总用地面积宜不小于1平方公里;物流园区所配套的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占园区总用地面积的比例,货运服务型和生产服务型应不大于10%,贸易服务型和综合服务型应不大于15%。

<2>、交通规划要求应开展建设项目对区域内各类交通设施的供应与需求的影响分析,评价其对周围交通环境的影响,并对交通规划方案进行评价和检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交通枢纽 +物流服务集成 =物流产业区 重视选址、重视物流基础设施和功能设施的建设、重视 通过硬件的建设和服务配套来实现物流企业的积聚
二、国内物流园区发展概况
东部沿海经济区的物流园区的数量在八大经济区位居首位,
有 52 个物流园区, 占到 26%
的比例;全国物流园区总投资在 1— 10 亿之间的物流园区数量最多, 45 个,占 50%;全国
<1> 、规划与评审
规划应结合国家物流产业规划要求、 所属地的物流产业导向; 根据所属地的城市总体规 划、用地规划和交通设施规划等进行选址。
应做好各功能区的规划,建设适合物流企业集聚的基础及配套设施。
应加强土地集约使用, 单个物流园区总用地面积宜不小于 1 平方公里; 物流园区所配套
的行政办公、 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 占园区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货运服务型和生产服务型
指标 园区物流强度 交通连接方式 物流信息平台
指标 园区物流强度 交通连接方式 物流信息平台
生产服务型
指标单位
指标值
万吨 /Km2·年
≥150
至少有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存在或毗邻两条及以上高速公路,可以实现多式联运
能为入驻物流企业和工业园区提供公共信息平台和实时信息交换系统
商贸服务型
指标单位
指标值
万吨 /Km2·年
求的用水规划;应建设完善的排水设施,编制符合
GB 50318 规定要求的排水规划,并与所
属城市总体规划相适宜。
如需建设供热设施,应符合 CJJ 34 的规定要求;如需建设燃气设施,应符合
GB 50028
的规定要求。 应统一建设消防设施和防汛除涝设施,
其消防设施工程应由具有消防工程施工资质单位
建设,各类建筑的建设应符合 GB 50016 的要求。
应不大于 10%,贸易服务型和综合服务型应不大于 15%。
<2> 、交通规划要求
应开展建设项目对区域内各类交通设施的供应与需求的影响分析,
评价其对周围交通环
境的影响,并对交通规划方案进行评价和检验。
按交通影响评价的要求, 提出减小建设项目对周围道路交通影响的改进方案和措施,

理好内部交通与外部交通的衔接,提出相应的交通管理措施。
和处理这些废弃物。
鼓励入驻企业通过 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4> 、基础设施建设 应遵循资源优化、合理配置、节能减排的原则,防止重复建设,以降低基础设施的配套
成本;各种设施的建设应符合国家及所属地相关法规的规定。
应配套建设与园区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电力、供排水、通讯、道路、消防和防汛等基础设
并按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 采取有效措施, 减少环境
应建立与其规模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和监管系统,并定期开展环境质量检测活动。
环境空气应达到 GB 3095 中的二级标准。
装卸作业区环境噪音应达到 JTJ 231 中装卸作业库场标准,非装卸作业区环境噪音应 符合 GB 12348 中规定的Ⅳ类标准。
应规划环卫设施, 组织收集入驻企业产生的废弃物, 并委托有资质的的经营单位来收购
交通连接方式 物流信息平台
<7> 、物流园区规划推荐性指标
货运服务型
指标 园区物流强度
指标单位 万吨 /Km2·年
空港型 ≥50
指标值 海港型
≥1000
陆港型 ≥500
交通连接方式
至少有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并存,可以实现多式联运
物流信息平台
能为入驻物流企业提供符合海关、检验检疫等监管要求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物流园区的占地面积在 0.1—1 平方公里之间的数量最多, 62 个,占 47%(2009 年物流园区
国家标准制定时的统计数据) 。
三、物流园区国家标准
1、分类 根据物流园区的依托对象为划分依据,
以物流园区规划指标为推荐性要求, 可分为: 货
运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和综合服务型。
2、园区建设基本要求
≥100
至少有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存在或毗邻两条及以上高速公路,可以实现多式联运
能为园区内企业提供物流公共信息和在线交易服务
指标 园区物流强度 交通连接方式 物流信息平台
综合服务型
指标单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指标值
万吨 /Km2·年
≥250
至少有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存在或毗邻两条及以上高速公路,可以实现多式联运
能为园区内企业提供物流公共信息和在线交易服务
施,并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规划,应与城市基础设施相衔接。
应提供满足入驻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需要的电力设施,根据所属地电网规划的要求,
建设符合 GB 50293 和 GB 50052 要求的电力设施和内部应急供电系统。
应遵守节约用水的原则,提供满足入驻企业的供水设施,并编制符合
GB 50282 规定要
应建有能满足入驻企业活动所需的由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和辅助道路构成的道路系统,
其主、次要道路应纳入城市道路系统统一规划建设。
应建立并与国家现有的建筑标识系统、 设施标识系统、 机动车路标系统以及步行道标识
系统的设计相衔接的园区标识系统。
<3> 、环境保护要求 规划与建设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污染,保护环境。
各种基础设施的地下管线敷设,应符合 GB 50289 的要求。
应为相关政府、商务、生活服务机构的进驻提供条件。
<5> 、信息化设施建设 应建设具有基础通讯设施和信息交换、电子服务等基础信息化设施。 应根据需要逐步建设具有对外宣传、 电子政务、 电子商务等增值服务功能的信息化设施。
<6> 、规划推荐性要求 园区物流强度
物流园区建设要求
一、定义
物流园区是指在物流作业集中的地区, 在几种运输方式衔接地, 将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 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 也是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和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物 流企业的集结点。其包括 8 个功能综合功能、集约功能、信息交易功能、集中仓储功能、配 送加工功能、多式联运功能、辅助服务功能、停车场功能。其中,综合功能的内容为:具有 综合各种物流方式和物流形态的作用,可以全面处理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等 作业方式以及不同作业方式之间的相互转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