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法语专业法国文学课程思政的实践与创新

高校法语专业法国文学课程思政的实践与创新一、指导思想外国文学课程是高校外语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课程,是学生了解世界文化与文明的窗口。
外国文学蕴涵丰富,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汲取外国文化的精华,并融入对于我国文化与文明的思考,在批判中审视自身与世界的关系,提升审美。
法国文学课作为专业基础课,是法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之一,教师要在跨文化视域中融通中外,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功能,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2016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2017 年 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8 年 9 月的全国教育大会和2019 年 5 月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做了讲话。
2020 年,教育部关于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高校课程思政由此成为了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
课程思政的教育观,要把思政的内容和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教师需要努力挖掘教材中与青年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关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引导其建立起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树立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只有将课程思政与外国文学的教学改革有机融合,才能够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使外国文学课程更具有深度和广度。
当明确了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和目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革新,才是对“立德树人”这一培养目标的身体力行。
法国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法国思想政治教育容主要容1、人权教育2、民主生活3、国家政体4、爱国主义教育5、伦理道德教育基本容在法国,中小学的公民教育课程在不同阶段均有不同侧重,课程名称也不尽相同。
在小学和初中为公民教育,在高中则称“公民、法制与社会教育”。
(一)小学公民教育。
法国的公民教育实际上从学前教育阶段就已开始,主要是使儿童接受集体的观念。
儿童在进入幼儿学校时,经常是家庭关注的中心。
而在幼儿学校,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儿童应当学会与其他儿童相处,学会理解成人的行为。
儿童要在新的有约束的环境中体会其行动的自由,构建与同伴和成人的新关系。
儿童还会体会到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快乐。
班级生活还有利于发展语言交流的能力。
从小学起正式设置“学习共处”的道德教育课,要求儿童从其同伴那里认识其行为,认识到集体生活的约束是他们自由的保障,惩罚不是成人的裁决而是规则的实施。
他们要学习拒绝暴力、把握冲突、讨论遇到的问题。
但在小学低年级,设置“公民教育”课还为时尚早,只是在语文课中渗透一些基本概念:适应集体的规则、与同伴和成人对话、倾听他人讲话、合作。
教师也要引导儿童自治和启发创造能力。
“公民教育”课自小学三年级正式设置。
其基本目标是使每个学生在个性特点和独立性逐渐形成过程中更好地融人班级与学校生活。
公民教育课要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提出的具体问题,意识到个人自由、社会生活的约束和价值分享的相互关系。
(二)初中公民教育。
进入初中,公民教育的层次也更进一步,它以人的基本权利为核心目标,着眼于人与公民的培养。
其基本目标为:①人与公民权利教育;②个人与集体责任教育;③判断力教育。
l985年课程大纲规定的公民教育曾围绕地方行政机构、国家行政机构和国际机构展开,而新的课程要求以人与公民的基本概念为主线,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接受能力逐步深入。
初中一年级要理解人的权利与义务,二年级和三年级学习平等、团结、自由、安全和公正等构成民主社会的价值观,四年级主要是认识法国公民身份的畴。
法国的公民教育

Xidian University
03 、内容
目标 培养具有责任和义务感,具有 自律性的“公民”
核心内容 教授公民资格
Xidian University
权利义务教育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法国教 育部有明确的规定
民主生活教育和国家政体知识教育 公民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行为 国家和政治制度及行政机构 法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法国的公民教育
汇报人:张煜敏
Xidia法国教育特点
Xidian University
01 法国教育特点
国家把教育作为第一战略重点优先发展 重视发展高等专科技术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中小学生学习负担不重
Xidian University
02
法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
Xidian University
爱国主义教育
03 特点
04 社会参与机制 03 形式丰富、内容生动的感性教育 02 注重人权教育和培养公民责任感 01 注重现实需要,分阶段、层次分明地设置教育内容
Xidian University
感谢聆听
Xidian University
02 历史沿革
时间
教育内容
宗教教育为主(公民应尽的义务和公民应该了解的法律和道 1881《费里法案》颁布之前 德行为规范;发展学生自由、平等、博爱的情感)
1882~1960年 20世纪60年代以后
公民义务为主的德育(公民训导课) 民主权利和公民义务相结合的德育
Xidian University
03
法国思想政治教育

二、法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法国的公民教育 1.法国公民教育的历史沿革 资产阶级大革命——共和精神 1881年 《费里法案》 两个阶段 : (1)以公民义务教育为重点的阶段 (2)以民主权利和公民义务责任相结合为特 征的阶段
(2)以民主权利和公民义务责任相结合为特 征的阶段 1968年“五月风暴” 公民的义务 权利与义务 “中立性”——公民道德教育课 1984年——公民权利 (民主和权利的启蒙教育)
二、法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法国的公民教育 2.法国中小学的公民教育课程 中央集权的教育体制 ——国家教育部 专门机构或指定专人 ——班主任 重要形式——公民教育课 1984年“做一个公民”全国德育工作研讨 会
二、法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1)法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目标和特点 1945年,三类德育目标: 个人品质—尊重真理、勇敢、富有同情心 合格公民—自觉参与活动(家、班、社 ) 良好的职业道德—勤劳、有职业良心 70年代使学生成为“生活的主体” — “学校是一个生活共同体”
二、法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法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3)对青少年活动场所实行监理制 法国青年体育部 :审批权和监察权 (4)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 军队~青年委员会 (5)鼓励青年参加国际交流 社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途径和形式: 文化遗产日
二、法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国民服务包括军事服务作服务项目 2)技术援助服务项目 3)国民警察服务项目 4)国民安全服务项目 5)拒绝服兵役者服务项目
法国德育的借鉴意义

(三)有利于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人的一生必须不断学习求得自我完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高 等教育应该通过不同的途径,在任何年龄,以各种形式,为人们所享受; 这种教育尤其要着眼与继续不断的自我改造或自我发展。”终身教育的体 制改变了传统教育体制的选拔功能,而面向所有的人,为之提供适合需要 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条件;同时,终身教育以人的发展为目标,重视个性发 展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这使人能不断发展与完善自己,达到自我实现。 总之,终身教育思想几乎在世界范围内博得了赞许,现在已经成为 各国重新阐述教育、重新编写教育学和进行教育改革的指导原则。实施终 身教育,无论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还是对人的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 现实意义。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刘强主编)第一章

3、核心
•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全体国民的健康人格,教会学生 学会做人,做一个合格的人。 • 从这个角度来说,思想品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给个人的
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所以思想政治课在促进学生人格成长 中负有重要意义。
• 而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的培养。
六、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
规范教学行为,但课程形态和课程结构单一。
3、2001年6月至今的新一轮课程改革
2001年6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改革纲要》 (试行),并颁布了首批17个学科18个课程标准的实验稿, 其中包括德育课程的两个课程标准即《品德与生活》(12年级)《品德与社会》(3-6年级)。 2003年5月,教育部又颁布了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标 准》。至此,义务教育阶段的德育课程已全部纳入国家基础 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之中。 2004年3月2日,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 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改革力度很大, 新课程以模块的形式呈现。
3、邓小平德育理论的基本内容
• 人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 • 教育要“三个面向” 的思想;(面向现代化/世界/未来) • 明确德育工作的地位; (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 德育的目标;(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使学生成为有 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四有新人) • 德育的内容;(包括方向性/认知性/道德规范性内容)
5、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
日本学校德育历来强调独立设置课程的重要性。德育课 程主要有两门:一是道德教育课。该门课程具体内容根据 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德目安排,由班主任负责教学。教材由 各出版社根据德目编写,教师可以选用,也可自编教材; 二是公民课。该课程在初中阶段开设,其主要教学任务一 是让学生了解社会,让学生通过对社会政治生活知识和社 会经济生活知识的学习,明了作为公民应享有的权利和应 履行的社会责任,深入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二是 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德育内容有爱国主义教育、个性教育、人生观教育、国 际化教育、劳动教育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三讲西欧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简介

一、当代英国的“公民教育”
英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冠以“公民教育” 等名称,“其本意是培养人们做个好公民”, 或者说, “是教育人们做一个合格的为教会 和国家服务的人”。 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 宗教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
“君权神授”说,宣称君主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 万民皆应服从他的统治。
“原始罪恶”说则认定,人有与生俱来的罪过,人 们只有实行禁欲主义,历尽苦难,不断赎罪,死后 灵魂才能得救。这样的宗教说教,给人们套上了宿 命论的精神枷锁,在社会现实生活中起着掩盖阶级 压迫和社会不平等,麻醉人民的主体意识和压制反 抗精神的特殊作用。
也正因为如此,当时西欧各国的统治者都积极支持 教会势力的扩张和教会插手教育的活动。
从历史上看,学校教育达到一定普及之后,学 校就成了统治阶级对年轻一代进行思想政治教 育的主要场所。在中世纪封建时代,几乎所有 学校都掌握在教会手中。那些学校无一不是按 照宗教信条教育青年,并把“上帝的永恒天国 的公民”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目的都在于压 抑人的个性,消磨人的意志,使青年学生对教 会和封建专制达到绝对服从的程度。
罗马帝国时期 随着一连串侵略战争的胜利,罗马的版图不断扩 大。为了便于统治,就得大批地培养忠臣、顺民。 这一时期,罗马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是忠臣和顺 民的教育。
经过长期的统治和教育实践,罗马的统治阶级最 终发现:基督教—有利于维护罗马帝国奴隶制,于 是,他们先是给基督教以合法权利,然后又把它 定为国教。从这时起,基督教思想的传播正式纳 人了西欧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及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及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借鉴作用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及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借鉴作用摘要:东西方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区别,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社会呈现出新的特点.无论在内容、方法、手段、途径、目标等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本文试图阐述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并希望通过对现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的分析,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中西差异,借鉴谈起思想政治教育,有些人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的中国才有的。
而资本主义国家高度自由,根本没有什么思想政治教育。
其实不然,在资本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而且思想极为丰富。
思政教育并不是哪一个阶级的专利,而是人类阶级社会一项普遍的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虽然在我国古代和西方国家不曾使用过,但思想政治教育所包括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却都是自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的普通社会实践活动。
马克思曾经指出过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西方虽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之名,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内容确古已有之。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深刻地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本文试分析东西方思想道德教育的差异,而后提出几点西方思想道德教育中值得我国借鉴的特点。
一、东西方思想道德教育的差异通观东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双方不同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同东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整体价值取向与个体价值取向之别。
与西方国家相比,东方国家更注重整体价值。
古代中国坚持整体价值取向,表现为“以家为本,家国一体”。
在其伦理思想体系中要求个人要服从和服务于整体和社会,重视整体的要求多于重视个体的发展。
直到现在,我们仍倡导和奉行的是“集体的价值高于一切”、在利益面前“应该先国家、再集体、后个人”、“人们应为国家和集体的利益牺牲个人的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法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政策导向: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能部门对符合其政策 意向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社团予以认可。 经费导向:人员资助和项目资助 (2)持证上岗制度 四个等级:1)BAFA证书(辅导员培训证书) 2)BASE证书(社会教育活动组织者证书) 3)BEATEP证书(青年和大众教育国家级辅导 员证书) 4)DEFA证书(社会工作者国家证书)
二、法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3)对青少年活动场所实行监理制 法国青年体育部 :审批权和监察权 (4)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 军队~青年委员会 (5)鼓励青年参加国际交流 社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民服务包括军事服务、民用服务和城市 服务。 民用服务有五种类型: 1)合作服务项目 2)技术援助服务项目 3)国民警察服务项目 4)国民安全服务项目 5)拒绝服兵役者服务项目
二、法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以民用为目的的军事服务: 1)某些军事专业部门在受到自然灾害时提供 救援。 2)由国防部和内政部协议的项目。 3)为海外部门和领地提供的“适应性军事服 务” 。 城市服务: 从以上两项服务的参加者中选拔,到不发达 的城市地区服务 。
二、法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法国的公民教育 1.法国公民教育的历史沿革 资产阶级大革命——共和精神 1881年 《费里法案》 两个阶段 : (1)以公民义务教育为重点的阶段 (2)以民主权利和公民义务责任相结合为特 征的阶段
二、法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1)以公民义务教育为重点的阶段 国家的需要和民族的利益—— 公民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1882年——公民训导课 1923年——公民权利 、公民教育课 1938年——公民生活实践启蒙 1941年——公民爱国教育课 1947年——公民:对国家承担义务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法国思想政治教育
二、法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法国的公民教育 1.法国公民教育的历史沿革 2.法国中小学的公民教育课程 (二)法国的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 1.法国的国民服务和志愿服务 2.法国的“社会学家走红”现象 3.法国政府对青少年事务的管理
二、法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2)以民主权利和公民义务责任相结合为特 征的阶段 1968年“五月风暴” 公民的义务 权利与义务 “中立性”——公民道德教育课 1984年——公民权利 (民主和权利的启蒙教育)
二、法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法国的公民教育 2.法国中小学的公民教育课程 中央集权的教育体制 ——国家教育部 专门机构或指定专人 ——班主任 重要形式——公民教育课 1984年“做一个公民”全国德育工作研讨 会
二、法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2)法国的爱心志愿服务 志愿者协会 “盲人助理协会 ” “献身协会 ” “儿童救急村” “友谊学习互助会” “病榻学校” “老年人互助电话”、“宽厚之心” 、 “爱心餐馆”
二、法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2.法国的“社会学家走红”现象 企业与社会学家 1986年底,法国国营铁路大罢工 1994年,法国航空公司危机 3.法国政府对青少年事务的管理 (1)导向式管理:法律、政策、经费 社会组织 ——社团管理 法律:“1901年法”——“关于协会合同的 1901年7月1日法”。
90年代使每个人获得自由并负起责任,培 养集体观念,成为有教养的人 。 目前,个人道德教育、国家和社会公民教 育、国际公民教育。 特点: 内容上注重政治性内容; 注重讲授系统性的公民学知识; 重视社会实践
二、法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2)法国中小学的公民教育课 小学 :公民与道德 中学 :公民课 (二)法国的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 1.法国的国民服务和志愿服务 (1)法国的国民服务 1793年的全民入伍条令和1905年的征兵法 1971年征兵法改为国民服务法
二、法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1)法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目标和特点 1945年,三类德育目标: 个人品质—尊重真理、勇敢、富有同情心 合格公民—自觉参与活动(家、班、社 ) 良好的职业道德—勤劳、有职业良心 70年代使学生成为“生活的主体” — “学校是一个生活共同体”
二、法国的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