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第2版)_在线作业_4

统计学原理(第2版)_在线作业_4
统计学原理(第2版)_在线作业_4

统计学原理(第2版)_在线作业_4

交卷时间:2017-06-07 16:13:06

一、单选题

1.

(5分)

当相关系数r=0时,表明变量之间()。

? A. 完全无关

? B. 无线性相关性

? C. 相关程度很小

? D. 完全相关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8.1 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统计学原理(第2版)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2.

(5分)

?

A. 标准差系数 ?

B. 标准差 ?

C. 平均差 ?

D. 全距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3 分布离散程度的测度,统计学原理(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3.

(5分)

? A. 最大的变量值

?

B. 最大的权数 ?

C. 处于分布数列中间位置的变量 ?

D. 最常见的数值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1 集中趋势指标概述,统计学原理(第2版)

在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不等的情况下,比较它们的代表性大小,可以采用的标志变异指标是( )。

在分布数列中,众数是( )。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4.

(5分)

在回归分析中,估计标准误差起着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大小的作用:()。? A. 估计标准误差大,回归直线代表性大,因而回归直线实用价值也小

? B. 估计标准误差小,回归直线代表性小,因而回归直线实用价值也小

? C. 估计标准误差大,回归直线代表性小,因而回归直线实用价值也小

? D. 估计标准误差大,回归直线代表性小,因而回归直线实用价值也大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8.3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统计学原理(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5.

(5分)

某连续型等差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 A. 510

? B. 540

? C. 500

? D. 520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统计学原理(第2版),2.3 统计数据的整理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6.

(5分)

计量结果不但表现为类别,而且这些类别之间可以进行顺序的比较,计量结果的顺序不能颠倒的计量尺度是()。

? A. 定距尺度

? B. 定序尺度

? C. 定类尺度

? D. 定比尺度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2.1 数据的计量与类型,统计学原理(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7.

(5分)

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其产量年年增加5万吨,则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

? A. 年年下降

? B. 无法做结论

? C. 年年增长

? D. 保持不变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10.5 平均指标变动指数,统计学原理(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8.

(5分)

?

A. 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

B.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

C.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

D.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0.1 统计指数的概念和分类,统计学原理(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9.

(5分)

? A. 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

B. 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

C. 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

D. 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2 统计数据的搜集,统计学原理(第2版)

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

抽样误差是指( )。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10.

(5分)

? A. 比较相对指标

?

B. 计划相对指标 ?

C. 强度相对指标 ?

D. 平均指标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0.2 相对指标,统计学原理(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11.

(5分)

?

A. 职工按文化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 ?

B. 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

我国人均占有钢铁量是( )。 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 )

? C. 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

? D. 教师按职称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9.1 时间序列概述,统计学原理(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12.

(5分)

中国人口普查属于哪种调查方式?()

? A. 全面调查? B. 重点调查

? C. 抽样调查

? D. 典型调查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2.2 统计数据的搜集,统计学原理(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13.

(5分)

对某企业职工按工资水平分成4组:500元以下;500~600元;600~700元;700元以上。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元。

? A. 450和750

? B. 500和700

? C. 400和800

? D. 500和750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2.3 统计数据的整理,统计学原理(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14.

(5分)

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 A. 几何平均法

? B. 加权算术平均法

? C. 首末折半法

? D. 简单算术平均法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9.2 时间序列分析指标,统计学原理(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15.

(5分)

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 A.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B.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C.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和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D.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差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纠错

得分:5

知识点:9.2 时间序列分析指标,统计学原理(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5分)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 A. 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 B. 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 C.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 D. 指标的性质不同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10.1 统计指数的概念和分类,统计学原理(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17.

(5分)

在小样本的情况下,如果总体不服从正态分布,且总体方差未知,则经过标准化的样本均值服从()。

? A. 分布

? B. F分布

? C. Z分布

? D. t分布

得分:5

知识点:5.3 抽样估计的基本方法,统计学原理(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二、多选题

1.

(5分)

为保证动态数列的可比性,在编制动态数列时,应注意()。

? A. 总体范围应一致

? B. 指标计算方法应一致

? C. 调查队伍应稳定统一

? D. 以上都对

? E. 指标的经济内容应相同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9.1 时间序列概述,统计学原理(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A,E,B

2.

(5分)

? A. 一次性调查 ? B. 非全面调查

? C. 全面调查

? D. 专门调查

?

E. 个别调查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2 统计数据的搜集,统计学原理(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 A,C,D

解析

3.

(5分)

?

A. 反映现象总体的总规模水平 ?

B. 利用指数数列分析现象的发展趋势 ?

C. 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 普查是( )。

指数的作用是( )。

? D. 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情况? E. 反映现象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纠错

得分:5

知识点:10.1 统计指数的概念和分类,统计学原理(第2版)

完整版上海交大统计学原理第二次作业及答案

1.同时抛两枚不同的硬币,恰有一枚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单选) 选择一项: 炒a. 1 炒b. 1/8 O c. 1/4 同d. 1/2 2.对于连续型数据的分组()选择一项: a.水平法 b.累计法 c.推算法 d.直接法 ) 4.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值和等于(选择一 项: a.最小值 C b.取大值 c.各变量值的算术平均数 d.零 ) 5.下列统计指数,不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选择一 项: a.零售价格指数

b. 产量指数 诃c?收购量指数 因d.工资总额指数 6. 以下分组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多选) 选择一项或多项: * a.性别 □ b.年龄 "c.职业 d.月收入 门e.职称 7. 我国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了9.1%,这个指标是() (单选)选择一项: U a.发展速度 拥b.增长速度 目c.发展水平 d.增长量 8. 统计指数区分数量指标指数与质量指标指数,是依据()(单选) 选择一项: 炒a.对比基期的不同 °b.对象范围的大小 ⑥c.统计指标的性质不同 d.同度量因素的固定与否 9. 我国财政收入,2003年比上年增加2787亿元,这是()(单选)选择一项: 炒a.发展水平 b.增长量

炒a.两个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 °b.平均数的代表性甲数列高于乙数列 同c.平均数的代表性乙数列高于甲数列 口d.平均数的代表性无法判断 11.全年12个月的季节比率之和应是()(单选) 选择一项: 」a.标准差系数 b.平均差系数 ‘ c.全距 * d.平均差

」a.是不同情况下同一指标对比的比率 □ b.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 巫c. 一般有正指标与逆指标之分 門d.是两个性质不同而有密切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结果 "e. 一般是以有名数表示的,但也有采用千分数等形式表示的 15.下列现象的相关密切程度最高的是()(单选)选择一项: a. 某商店的职工人数与商品销售额之间的相关系数0.87 * b.流通费用水平与利润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为-0.94 口c.商品销售额与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1 口d.商品销售额与流通费用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81 16在实验中,两个事件有一个发生时,另一个就不发生,称这两个事件()(单选)选择一项: ⑥a.互斥事件 口b.必然事件 c. 独立事件 d. 不可能事件 17. 两组数据的均值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单选) 选择一项:

统计学第三次作业完整版

统计学第三次作业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统计学基础第三次作业 1、简述方差分析的统计思想。 答: 1.两类误差 方差分析名称来源 方差分析两类误差(从误差来源的角度) 随机误差、系统误差 方差分析两类误差(从总误差分解的角度) 组内误差、组间误差 通常数据误差分解是从总误差分解的角度来研究的。 总平方和 如果用平方和表示数据的误差,那么反映全部数据误差大小的平方和称为总平方和,记为SST。 误差平方和 反映组内误差大小的平方和称为组内平方和,也称为误差平方和或残差平方和,记为SSE;反映随机因素影响。 因素平方和 反映组间误差大小的平方和称为组间平方和,也称为因素平方和,记为SSA,反映系统因素影响。 数据误差分解过程如图1所示。 2.误差分析 组间均方、组内均方 组间误差、组内误差经过平均后的数值分别称为组间均方、组内均方。 因素(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判定 如果因素(自变量)对因变量没有影响,那么在组间误差中只包含随机误差,而没有系统误差,这时组间均方与组内均方之比就会接近1;如果因素(自变量)对因变量有影响,则组间误差中除包含随机误差外,还会包含系统误差,这时组间均方就会大于组内均方,二者的比值就会大于1。当比值大至某种程度时,就认为因素的不同水平之间存在着显着差异,也就是自变量对因变量有显着影响。 2、请陈述方差分析的前提假定条件。 答:方差分析三个假定 1. 每个总体都应服从正态分布 2. 每个总体的方差相等 3. 观测值彼此独立 即:正态独立同分布 3、简述方差分析的基本步骤。 答:分析的步骤 1.提出假设,即设立原假设与备择假设 2.构造检验统计量及确定分布 3.依据样本信息计算该检验统计量的实际值 4.设定检验的显着性水平α并确定临界值 5.比较理论值(临界值)与实际值大小,进行决策。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 注:本次作业主要针对4、6、8章相关知识点。 一、单选题(共11个) 1. 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C )。 A、平均指标 B、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变异指标 2.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C )。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3.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B )。 A、结构相对数 B、动态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4. 2010年某市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D )。 A、总量指标 B、变异指标 C、平均指标 D、相对指标 5.根据同一资料计算的数值平均数通常是各不相同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D )。 A. 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 B. 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 C. 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 D. 没有关系 6.指数是表明现象变动的(B ) A. 绝对数 B. 相对数 C. 平均数 D. 抽样数 7.编制数量指标指数一般是采用( A )作为同度量因素。 A. 基期质量指标 B. 报告期质量指标

C. 基期数量指标 D. 报告期数量指标 8.价格下降后,花同样多的钱可以多购买基期商品的10%,则物价指数为(B ) A. 90% B. 90.9% C. 110% D. 111.1% 9.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D ) A. 城乡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趋势 B. 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价格的变动趋势 C. 城乡居民购买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 D. 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 10.变量x与y之间的负相关是指(C ) A. x数值增大时y也随之增大 B. x数值减少时y也随之减少 C. x数值增大(或减少)y随之减少(或增大) D. y的取值几乎不受x取值的影响 11.如果相关系数为0,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C ) A. 相关程度很低 B. 不存在任何关系 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 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二、多选题(共7个) 1.时期指标的特点是指标的数值(ADE )。 A、可以连续计数 B、与时期长短无关 C、只能间断计数 D、可以直接相加 E、与时期长短有关 2.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ADE )。 A、各组次数相等 B、各组变量值不等 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

统计学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

《统计学》第一次作业 一、单选题(共10个) 1.统计工作的成果是( C )。 A. 统计学 B. 统计工作 C. 统计资料 D. 统计分析和预测 2.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C )。 A. 抽象的数量关系 B. 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 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3. 对某地区的全部产业依据产业构成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这里所使用的计量尺 度是( A )。 A. 定类尺度 B. 定序尺度 C. 定距尺度 D. 定比尺度 4.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D )。 A.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 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 每一个工业企业 5.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B )。 A. 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 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 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 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6.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 ) A. 企业设备调查 B. 人口普查 C. 农村耕地调查 D. 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7.某灯泡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当选择( D) A. 统计报表 B. 重点调查 C. 全面调查 D. 抽样调查 8.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A ) A. 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B. 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 C. 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 D. 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 9.书籍某分组数列最后一组是500以上,该组频数为10,又知其相邻组为400-450,则最后一组 的频数密度为( A)

统计学原理第二次作业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第二次作业及答案 题目 总指数的基本形式是() 选择一项: a. 个体指数 b. 平均指数 c. 综合指数 d. 平均指标指数 正确答案是:综合指数 题目 重点调查所选的重点单位,必须是在调查对象中() 选择一项: a. 具有较大标志值的那一部分调查单位 b. 具有代表性的调查单位 c. 按随机原则选出的调查单位 d. 填报调查数据的填报单位 正确答案是:具有较大标志值的那一部分调查单位 题目 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1000,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95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单选) 选择一项: a. 1025 b. 1050 c. 1100 d. 1150 正确答案是:1050

题目 零售物价指数为103%,商品零售量指数为106%,则商品零售额指数为()(单选)选择一项: a. 109% b. 110% c. 103% d. 109.18% 正确答案是:109.18% 题目 下列不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指标有() 选择一项: a. 平均单位成本 b. 人口出生率 c. 人口死亡率 d. 人口密度 正确答案是:平均单位成本 题目 时间序列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多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时间,即现象所属的时间 b. 指标数值,即表现现象特点的各项指标数值 c. 指标名称 d. 计量单位 e. 计算公式 正确答案是:时间,即现象所属的时间, 指标数值,即表现现象特点的各项指标数值

题目 以下分组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多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性别 b. 年龄 c. 职业 d. 月收入 e. 职称 正确答案是:性别, 职业, 职称 题目 在时间序列中,各指标值相加后无意义的有()(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时期数列 b. 时点数列 c. 绝对数时间序列 d. 相对数时间序列 e. 平均数时间序列 正确答案是:时点数列, 相对数时间序列, 平均数时间序列 题目 我国财政收入,比上年增加2787亿元,这是()(单选)选择一项: a. 发展水平 b. 增长量 c. 发展速度 d. 增长速度

应用统计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100.0 完成日期:2013年01月15日15点07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3年03月14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1. 2.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 C ) A.抽象的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3.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 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 4.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因此()。 ( C ) A.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 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 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 5.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 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6.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 B ) 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 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 7.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 B ) A.调查的组织形式 B.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C.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 D.调查资料的来源 8.某市工业企业199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1998年1月31日,则调查 期限为()。

统计学原理第二次作业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 1.在时间序列中,各指标值相加后无意义的有()(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时期数列 b. 时点数列 c. 绝对数时间序列 d. 相对数时间序列 e. 平均数时间序列 2.预计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说法不正确的是()---选择一项: a. 2000—2020年间增长了3倍 b. 2020年相当于2000年的3倍 c. 20年间每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07.18% d. 每年增长速度必须保持在7.2%以上 3.全年12个月的季节比率之和应是()(单选)---选择一项: a. 120% b. 1200% c. 100% d. 1000% 4.我国财政收入,2003年比上年增加2787亿元,这是()(单选)---选择一项: a. 发展水平 b. 增长量 c. 发展速度 d. 增长速度 5.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选择一项: a. 人口按年龄分组 b. 人口按性别分组 c. 居民家庭按总收入分组 d. 居民家庭按生活消费量分组 6.随机抽取一只灯泡,观察其使用寿命t,其样本空间=()(单选)---选择一项: a. {t=0} b. {t (0} c. {t(0} d. {t(0} 7.在组距数列中,各组频(次)数增加1倍,则计算出的算术平均数()---选择一项: a. 不变 b. 增加1倍 c. 增加2倍 d. 减少1倍 8.平均每百户城市居民拥有小轿车数是()(单选)---选择一项: a. 平均指标 b. 结构相对指标 c. 比较相对指标 d. 强度相对指标 9.一组数据的标准差离散系数为0.4,均值为20,则标准差为()---选择一项: a. 8 b. 0.02 c. 4 d. 80

企业统计学第三次作业和第四次作业

第三次作业 1、某计算机生产厂商2010年生产计算机10万台,其中销售8万台,每台售价5000元。期初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余额40万元,期末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余额80万元。企业运输服务产出价值30万元,房地产产出价值60万元,该企业全年中间投入1亿元。 1、利用生产法计算该厂商2010年的总产出为( c ) A.3800000元 B.412000000元 C.4.013亿元 D.4.03亿元 2、利用生产法计算该厂商2010年的增加值为( c ) A.-6200000元 B.312000000元 C.3.013亿元 D.2.85亿元 单选题。(共10道试题,每题2分)01 1、下列指标中不能反映企业工作或经营质量的统计指标是( d ) A.产品合格率 B.废品率 C.一次检验合格率 D.优等品率 单选题。(共10道试题,每题2分)01 2、按生产法计算企业工业增加值的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a )。 A.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

B.政府所得+企业所得+职工所得 C.固定资产损耗+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D.成品生产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在制品、半成品期初期末差额价值 单选题。(共10道试题,每题2分)01 3、在计算企业的产值指标时,为消除不同时期价格变动的影响,应采用( a )。 A.实际出厂价格 B.可比价格 C.批发价格 D.零售价格 单选题。(共10道试题,每题2分)01 4、企业工业总产出采用的计算方法是( c ) A.产品法 B.生产法 C.工厂法 D.分配法 单选题。(共10道试题,每题2分)01 5、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工业中间投入(c) A.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的外购原材料 B.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广告费等 C.用于企业生产的外购半成品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 注:本次作业主要针对4、6、8章相关知识点。 一、单选题(共11个) 1、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得指标就是( C )。 A、平均指标 B、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变异指标 2、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得比重之与( C )。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3、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得指标有( B )。 A、结构相对数 B、动态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4、 2010年某市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就是( D )。 A、总量指标 B、变异指标 C、平均指标 D、相对指标 5、根据同一资料计算得数值平均数通常就是各不相同得,她们之间得关系就是( D )。 A、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与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调与平均数≥算术平均数 C、调与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 D、没有关系 6、指数就是表明现象变动得( B )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抽样数 7、编制数量指标指数一般就是采用( A )作为同度量因素。 A、基期质量指标 B、报告期质量指标 C、基期数量指标 D、报告期数量指标 8、价格下降后,花同样多得钱可以多购买基期商品得10%,则物价指数为( B ) A、 90% B、 90、9% C、 110% D、 111、1% 9、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 D ) A、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得变动趋势 B、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价格得变动趋势 C、城乡居民购买服务项目价格得变动趋势 D、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与服务项目价格得变动趋势 10、变量x与y之间得负相关就是指( C ) A、 x数值增大时y也随之增大 B、 x数值减少时y也随之减少 C、 x数值增大(或减少)y随之减少(或增大) D、 y得取值几乎不受x取值得影响 11、如果相关系数为0,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C ) A、相关程度很低 B、不存在任何关系 C、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二、多选题(共7个) 1、时期指标得特点就是指标得数值( ADE )。

北邮大统计学基础第一次阶段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100.0分) 1.在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 A.公司设备调查 B.农村耕地调查 C.学生学习情况调查 D.汽车养护情况调查 知识点: 第二章 学生答 案: [C;]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2.通过调查鞍钢、武钢等几个钢铁基地,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 种调查方式是( )。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知识点: 第二章 学生答 案: [B;]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3.进行百货商店工作人员普查,调查对象是( )。 A.各百货商店 B.各百货商店全体工作人员 C.一个百货商店 D.每位工作人员 知识点: 第二章 学生答 [B;] 案: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4.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之和是( )。 A.不等于l B.大于1 C.小于1 D.等于l 知识点: 第三章 学生答 案: [D;]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5.统计表的结构,从其外形看,是由( )。 A.标题和数字资料两部分构成 B.标题、横行、纵栏标目三部分构成 C.横行和纵栏数字资料构成 D.标题、横纵、纵栏、数字资料等部分构成 知识点: 第三章 学生答 案: [D;]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6.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的大小与组数多少( )。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无比例关系 D.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知识点: 第三章 学生答 案: [B;]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10.0

统计学原理第二次作业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第二次作业及答案 题目1 总指数的基本形式是() 选择一项: a. 个体指数 b. 平均指数 c. 综合指数 d. 平均指标指数 正确答案是:综合指数 题目2 重点调查所选的重点单位,必须是在调查对象中() 选择一项: a. 具有较大标志值的那一部分调查单位 b. 具有代表性的调查单位 c. 按随机原则选出的调查单位 d. 填报调查数据的填报单位 正确答案是:具有较大标志值的那一部分调查单位 题目3 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1000,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95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单选) 选择一项: a. 1025 b. 1050 c. 1100 d. 1150 正确答案是:1050 题目4 零售物价指数为103%,商品零售量指数为106%,则商品零售额指数为()(单选)

选择一项: a. 109% b. 110% c. 103% d. 109.18% 正确答案是:109.18% 题目5 下列不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指标有() 选择一项: a. 平均单位成本 b. 人口出生率 c. 人口死亡率 d. 人口密度 正确答案是:平均单位成本 题目6 时间序列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多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时间,即现象所属的时间 b. 指标数值,即表现现象特点的各项指标数值 c. 指标名称 d. 计量单位 e. 计算公式 正确答案是:时间,即现象所属的时间, 指标数值,即表现现象特点的各项指标数值题目7 以下分组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多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性别

b. 年龄 c. 职业 d. 月收入 e. 职称 正确答案是:性别, 职业, 职称 题目8 在时间序列中,各指标值相加后无意义的有()(多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时期数列 b. 时点数列 c. 绝对数时间序列 d. 相对数时间序列 e. 平均数时间序列 正确答案是:时点数列, 相对数时间序列, 平均数时间序列 题目9 我国财政收入,2003年比上年增加2787亿元,这是()(单选)选择一项: a. 发展水平 b. 增长量 c. 发展速度 d. 增长速度 正确答案是:增长量 题目10 相关关系是社会经济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单选) 选择一项: a. 在数量上不确定的相互依存关系 b. 在数量上确定的函数关系

统计学第4章作业题

1.某车间生产A 产品有甲乙两个车间,去年甲车间超额完成计划任务20%,乙车间超额完成计划任务25%。甲车间的实际产量占总产量的60%。 要求:(1)试计算该企业去年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121.95% (2)甲乙两车间的计划产量比?56.3% 2.某企业有甲乙两个分厂都生产B 产品,去年甲分厂的计划任务比乙分厂多30%,结果甲分厂计划任务超额完成了20%,乙分厂超额完成了40%。 要求:(1)试计算该企业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128.7%) (2)甲分厂实际完成的生产任务比乙分厂多多少?(11.42%) 3.某企业三个车间生产同种产品,2009年实际产量、计划完成情况及产品优质 (1)计算该企业产品计划完成百分比;(93.90%) (2)计算该企业实际的优质品率。(85.46%) 4 调查结果如下: (1)根据上述样本资料计算在平均每人产量、众数和中位数;(124.11件、127.54件、125.41件) (2)说明样本数据的分布状态,计算日产量低于平均水平的人数比重。(0e x m m << 为左偏分布) 5、某投资项目平均年收益率前两年为12 %,后三年为20 %,若第一年年初投入1000 万元,第二年年初投入500万元。 要求:(1)试计算该项目五年的年平均投资收益率;(16.73%) (2)试计算该项目后四年的年平均投资收益率;(17.95%) (3)试计算该项目五年的投资总收益。(1635.28) 6、某地区GDP 从2007年年初开始的5年中,前两年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 %,后三年每年递增10 %,若2007年GDP 为500亿美元。 要求: (1)试计算该地区五年GDP 增长总速度;(52.39%)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最新版本

1. ( 多选题 ) 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因素有( )。 (本题5.0分) A、各组频率或频数 B、各组标志值的大小 C、各组组距的大小 D、各组组数的多少 E、各组组限的大小 学生答案:A,B 标准答案:AB 解析: 得分:5 2. ( 多选题 ) 抽样推断中,样本容量的多少取决于( )。 (本题5.0分) A、总体标准差的大小 B、允许误差的大小 C、抽样估计的把握程度 D、总体参数的大小

E、抽样方法和组织形式 学生答案:A,B,C,E 标准答案:ABCE 解析: 得分:5 3. ( 多选题 ) 编制综合指数的原则是( )。(本题5.0分) A、质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B、质量指标指数以基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C、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 D、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质量指标作为同度因素 学生答案:A,D 标准答案:AD 解析: 得分:5 4. ( 多选题 ) 统计表按主词是否分组及分组的程度, 可分为( )(本题 5.0分) A、简单表 B、一览表 C、分组表

D、复合表 E、单一表 学生答案:A,B 标准答案:AB 解析: 得分:5 5. ( 多选题 ) 次数分配数列()(本题5.0分) A、由组距和组数、组限和组中值构成的 B、包括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数列两种 C、包括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数列两种 D、可以用图表形式表现 E、可以表明总体结构和分布特征 学生答案:B,C,D,E 标准答案:BCDE 解析: 得分:5 6. ( 多选题 ) 下列哪些指标是序时平均数()(本题5.0分) A、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 B、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 C、某企业职工第四季度人均产值

川大2019《统计学》第一次作业-答案.docx

你的得分:100.0 完成日期:2019年07月28日14点47分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5 分,共5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个研究者应用有关车祸的统计数据估计在车祸中死亡的人数,在这个例子中使用的统计属于()。 A.推断统计学 B.描述统计学 C.既是描述统计学,又是推断统计学 D.既不是描述统计学,有不是推断统计学 2.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 研究的总体是()。 A.2000个家庭 B.200万个家庭 C.2000个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D.200万个家庭的总收入 3.对某地区5000个企业的企业注册类型、产值和利润总额等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企业注册类型是定序变量 B.利润总额是品质标志 C.产值是定类变量 D.产值和利润总额都是连续变量 4.为了了解居民对小区物业服务的意见和看法,管理人员随机抽取了50户居民,上门通过问卷进行调查。这 种数据收集方法称为()。 A.面访式问卷调查 B.实验调查 C.观察式调查 D.自填式问卷调查 5.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重叠起来进行分组,称为()。 A.简单分组 B.平行分组 C.一次性分组 D.复合分组 6.统计表的横行标题表明()。 A.全部统计资料的内容 B.研究总体及其组成部分 C.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的名称 D.现象的具体数值 7.下列指标属于比例相对指标的是()。 A.2000年北京市失业人员再就业率为73% B.三项社会保险统筹基金收缴率95% C.北京人口性别比为103 D.北京每百户居民拥有电脑32台 8.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的位置上的值称为()。 A.众数 B.中位数 C.四分位数

《统计学原理》作业参考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四) (第八~第九章) 一、判断题 1、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 × )。 2、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 ) 3、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 × ) 4、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 5、若将2000-200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 ) 6、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积。( × ) 7、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 ) 8、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 A ) 。 A 、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B 、指标性质不同 C 、采用的基期不同 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2、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 A )。 A 、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 、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 、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3、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B )。 A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C 、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4、销售价格综合指数 ∑∑0 1 11p q p q 表示( C )。 A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 B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 C 、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D 、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

统计学第四章作业及答案

第四章作业 一、判断题 1.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成反比。() 2.同一总体的一部分数值与另一部分数值对比得到的相对指标是比较相对指标。() 3.某年甲、乙两地社会商品零售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 年与1998年相比,甲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是乙企业的一倍,这是比例相对指标。() 5.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上年的基础上降低2%,实际降低了3%,则该企业差一个百分点,没有完成计划任务。() 6.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的数值大于100%,就说明完成并超额完成的计划。() 7.时期指标的数值可以累加。() 8.全国粮食产量与全国人口对比计算的人均粮食产量是平均指标。() 二、单项选择题 1.总量指标按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 ( )。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2.总量指标是用()表示的。 A.绝对数形式 B.相对数形式 C.平均数形式 D.百分比形式 3.某厂1996年完成产值2000万元,1997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0万元,超额完成计划( )。 % 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 )。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5.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A.总体单位总量 B.总体标志总量 C.质量指标 D.相对指标 6.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7.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 A.结构相对数 B.动态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8.如果计划任务数是五年计划中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则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可采用()。 A.累计法 B.水平法 C.简单平均法 D.加权平均法 9.某企业的总产值计划比去年提高11%,执行结果提高13%,,则总产值计划完成提高程度为() %-11% B. C. D. 10.我国人口中,男女人口的性别比指标是()。 A.比例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平均指标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A.工资总额 B.商业网点密度 C.商品库存量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111%113%100%111%113-100%113%111-

川大2019《统计学》第一次作业 答案

您得得分: 100、0 完成日期:2019年07月28日14点47分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得标识就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5 分,共50、0分。在每小题给出得选项中,只有一项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 1.一个研究者应用有关车祸得统计数据估计在车祸中死亡得人数,在这个例子中使用得统计属于( )。 A.推断统计学 B.描述统计学 C.既就是描述统计学,又就是推断统计学 D.既不就是描述统计学,有不就是推断统计学 2.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得年人均收入。这项研 究得总体就是( )。 A.2000个家庭 B.200万个家庭 C.2000个家庭得年人均收入 D.200万个家庭得总收入 3.对某地区5000个企业得企业注册类型、产值与利润总额等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得就是( )。 A.企业注册类型就是定序变量 B.利润总额就是品质标志 C.产值就是定类变量 D.产值与利润总额都就是连续变量 4.为了了解居民对小区物业服务得意见与瞧法,管理人员随机抽取了50户居民,上门通过问卷进行调查。这种 数据收集方法称为( )。 A.面访式问卷调查 B.实验调查 C.观察式调查 D.自填式问卷调查 5.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重叠起来进行分组,称为( )。 A.简单分组 B.平行分组 C.一次性分组 D.复合分组 6.统计表得横行标题表明( )。 A.全部统计资料得内容 B.研究总体及其组成部分 C.总体特征得统计指标得名称 D.现象得具体数值 7.下列指标属于比例相对指标得就是( )。 A.2000年北京市失业人员再就业率为73% B.三项社会保险统筹基金收缴率95% C.北京人口性别比为103 D.北京每百户居民拥有电脑32台 8.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与75%得位置上得值称为( )。 A.众数 B.中位数 C.四分位数 D.算术平均数

1409东财《统计学》第一套作业答案(内有4套随机)

1409东财《统计学》第一套作业答案(内有4套随机) D

答案原始数据 【5】采用调查问卷可以避免由于问卷和访员造成的主观误差。()。回答错误 A:正确: B:错误 答案正确 【6】对定序数据进行分析的统计量包括()。 回答错误 A: 频数和频率 B: 累计频数 C: 累计频率

答案 以上都是 【7】 二手数据的主要作用是( )。 回答错误 A: 有助于明确调查目标 B: 为数据搜集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C: 为调查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 D: 提醒调查者可能出现的问题 答案 · 有助于明确调查目标 · 为数据搜集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 为调查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 · 提醒调查者可能出现的问题 【8】 消费痕迹观察法属于( )。 回答错误 A: 人员观察 B: 机器观察 C: 间接观察 D: 直接观察 答案 · 人员观察 · 间接观察 【9】 入户访谈容易受到访员素质的影响。( ) 回答错误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0】 如果要搜集反映态度、想法、动机、意向等主观特征的数据,应该采用( )。 回答错误 A: 开放式问题 B: 封闭式问题

D: 半封闭式问题 答案 量表式问题 【11】 对于给定的总体,组距与组数( )。 回答错误 A: 成正比关系 B: 成反比关系 C: 没有确定的关系 D: 都取决于全距 答案 成反比关系 【12】 统计表主要由( )构成。 回答错误 A: 总标题 B: 行标题 C: 列标题 D: 指标数值 答案 · 总标题 · 行标题 · 列标题 · 指标数值 【13】 箱线图由一组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两个四分位数绘制而成。( ) 回答错误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4】 不能把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结合起来进行分组。( ) 回答错误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5】 对于连续性变量( )。

统计学基础第一次作业

统计学基础第一次作业 一、填空题 1、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_分类数据_、_顺序数据_和_数值型 数据_。 2、按照数据的收集方法的不同,可将统计数据分为_观测数据_和__实验数据_。 3、按照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的关系,可将统计数据分为_截面数据__和_时间序列数 4、体重的数据类型是:clear all。 5、民族的数据类型是:CHAR。 6、空调销量的数据类型是:电器。 7、支付方式(购买商品)的数据类型是:分类变量。 8、学生对教学改革的态度(赞同、中立、反对)的数据类型是:顺序数据。 9、从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称为___样本_____。 10、参数是用来描述_总体特征_______的概括性数字度量;而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 性数字度量,称为___统计量_____。 11、参数是用来描述_总体特征_的概括性数字度量;而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 度量,称为_统计量_。 12、统计数据有两种不同来源:一是_直接来源__,二是__间接来源___。 13、统计数据的误差有两种类型,即__抽样误差_和_非抽样误差。 14、统计表由_数据__、__表头__、___行标题_和__列标题__四个部分组成。 15、统计分组应遵循“不____重_____不__漏_______”、“___上限______不在组内”的 原则。 16、按取值的不同,数值型变量可分为_离散型变量__和_连续型变量_。 17、在数据分组中,_离散型变量_______可以进行单变量值分组,也可以进行组距分组, 而___连续型变量_____只能进行组距式分组。 18、组距分组中,向上累积频数是指某组_上限以下_的频数之和。 19、将某地区100个工厂按产值多少分组而编制的频数分布中,频数是_各组的工厂数 __。 20、频数分布中,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频数少,靠近两端的变量值分布频数多,这

统计学原理作业答案.doc

宁大专科《统计学原理》作业 第一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对象(C )。 A、社会经济现象总体 B、社会经济现象个体 C、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D、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2、统计研究在( B )阶段的方法属于大量观察法。 A、统计设计 B、统计调查 C、统计整理 D、统计分析 3、、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使用状况,那么,统计总体为( A )。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C、该市全部工业企业每一台生产设备 D、该市全部工业企业所有生产设备 4、下列标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C )。 A、工人年龄 B、工人工资 C、工人性别 D、工人体重 5、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C )。 A、企业数 B、职工人数 C、利润额 D、设备台数 6、把一个工厂的工人组成总体,那么每一个工人就是( A )。 A、总体单位 B、数量标志 C、指标 D、报告单位 7、几位工人的工资分别为1500元、1800元和2500元,这几个数字是( C )。 A、指标 B、变量 C、变量值 D、标志 8、变异的涵义是( A )。 A、统计中标志的不同表现。 B、总体单位有许多不同的标志。 C、现象总体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指标。 D、品质标志的具体表现。 9、销售额和库存额两指标( D )。 A、均为时点指标 B、均为时期指标 C、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 D、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10、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B )。 A、机器台数 B、产量 C、企业数 D、库存额 11、不同时点的指标数值( B )。 A、具有可加性 B、不具有可加性 C、可加或可减 D、以上都不对 12、某企业计划规定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5%,实际提高8%,则该企业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为( B )。 A、86% B、102.86% C、60% D、160% 13、某市2004年重工业增加值为轻工业增加值的85%,该指标是( C )。 A、比较相对指标 B、结构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计划相对指标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总体和单位,举例说明。 答: (1)总体:统计所研究对象的全体,即由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的许多个别事物所组成的集合。单位: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别事物。 (2)了解某企业的设备情况,每台设备是单位,所有设备是总体。 2、标志与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统计学第四章作业及答案

统计学第四章作业及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四章作业 一、判断题 1.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成反比。() 2.同一总体的一部分数值与另一部分数值对比得到的相对指标是比较相对指标。() 3.某年甲、乙两地社会商品零售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 4.1999年与1998年相比,甲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是乙企业的一倍,这是比例相对指标。() 5.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上年的基础上降低2%,实际降低了3%,则该企业差一个百分点,没有完成计划任务。() 6.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的数值大于100%,就说明完成并超额完成的计划。() 7.时期指标的数值可以累加。() 8.全国粮食产量与全国人口对比计算的人均粮食产量是平均指标。() 二、单项选择题 1.总量指标按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 ( )。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2.总量指标是用()表示的。 A.绝对数形式 B.相对数形式 C.平均数形式 D.百分比形式 3.某厂1996年完成产值2000万元,1997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0万元,超额完成计划( )。 A.5.5% B.5% C.115.5% D.15.5% 4.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 )。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5.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A.总体单位总量 B.总体标志总量 C.质量指标 D.相对指标 6.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7.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 A.结构相对数 B.动态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8.如果计划任务数是五年计划中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则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可采用()。 A.累计法 B.水平法 C.简单平均法 D.加权平均法 9.某企业的总产值计划比去年提高11%,执行结果提高13%,,则总产值计划完成提高程度为() A.13%-11% B. C. D. 10.我国人口中,男女人口的性别比指标是()。 A.比例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平均指标 %111%113%100%111%113-100 %113%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