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实验心理学笔记郭秀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1.费希纳冯特艾宾浩斯——贡献费希纳——奠基人

1.费希纳定律:S=KlogR 由刺激引起的知觉大小是该感觉系统的K 值与刺激强度的对数之积

2.三种感觉测量方法: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均差法

冯特——创始人

1.把心理现象(感知觉,注意)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2.用实验法研究心理学

3.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艾宾浩斯——记忆等高级心理活动

1.发现并证明实验法在整个心理研究中都是有效工具

2.从根本上改变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人工材料

3.新的测量方法—节省法

4.遗忘曲线

2.非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的区别(各自特点)非科学方法的特点:1.听信权威2.注意凝聚

3.先验科学方法的特点:1.经验观察2.自我校正

3.心理学常用研究方法

1.观察法

特点:直接和描述性

缺点:①无法对因果关系做出推论②提供的资料不充分③其描述性限制常常被忽略④观察法本身不一定客观无偏

2.相关研究法——探索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3.实验法——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环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对其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

优点:①能更好的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②经济

实验控制一一泛指对实验精度的一切保障工作,以保证应变量确实是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的。①尽量消除无关变量②尽可能加以平衡4.试验心理学研究基本程序

1.确定课题

2.选择被试

3.确定实验控制

4.数据整合

5.撰写研究报告

第二章实验研究的基本问题

1.自变量分类自变量——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

1.作业变量

2.环境变量

3.被试变量

2.操作定义

——对一个心理现象根据测定它的程序下定义(布里奇曼)

3.口语记录——被试在实验时对自己心理活动所作叙述的记录,或在实验之后,被试对主试提出问题所作回答的记录

4.天花板效应& 地板效应

——指反应指标的量程不够大,造成反应停留在指标量表的最顶端或最底端

5.额外变量的控制方式

1.排除法——把额外变量从实验中排除出去

2.恒定法——使额外变量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恒定

3.匹配法——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被试属性相等

4.随机化法和抵消平衡法

5.统计控制法

6. 实验者效应 &要求特征(典型的额外变量) 实验者效应——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的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 主试的期望 要求特征——被试会自发的对主试的实验目的产生一个 目的的方式进行反应

7. 被试间设计 &被试内设计

被试 间设计——每个被试只接受

被试 内设计——每个被试都接受 8. 内部效度 &外部效度 内部效度—

—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 外部

效度(生态效度) 9. 几种常用实验仪器

1. 立体镜 —证实双眼视差和产生立体知觉的仪器

2. 深度知觉仪 —检验深度知觉敏锐度的仪器

3. 速示器 —短时呈现视觉刺激的仪器(研究知觉、记忆和学习等方面)

4. 记忆鼓

5. 警戒仪 —测定个体警戒状态(加工定向注意的研究)

6. 镜画仪 —研究练习效果和技能迁移作用,考察被试的反转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和学习能力

7. 眼动仪 —测试人眼活动情况,研究有关心理过程 第三章 如何读和写心理学实验报告

1. 重要中外信息检索源

中——

心理学报 心理科学 心理科学进展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外——

通用的目录 社会科学引用索引 科学引用索引

生物学摘要 工效学摘要 医师索引 心理学文摘

2. 核对清单阅读法

——提前列出一份问题清单,然后在阅读过程中逐一回答并核对有关清单上的问题及答案

3. 标准实验报告格式

题目和作者 摘要 引言 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反应时

1. 反应时研究历史

1. 天文学——贝塞尔( 人差方程式 —天文学家在观察星体的时候,他们之间形成系统的恒定的差异,它反映了两 个观察

者之间的个体差异)

2. 生理学(第一阶段)——赫尔姆霍茨

3. 心理学(第二阶段)——冯特及其学生

2. 简单反应时 &选择反应时 简单反应时—给被试呈现 单一的刺激 , 距就是简单反应时 选择反应时—可能呈现的 刺激不止一个

知道的 3. 影响反应时的基本因素

1. 简单—复杂 反应时任务

2. 速度—准确性 权衡——反应速度和反应准确性间的反向关系,必须在它们之间作出权衡

3. 刺激 变量

4. 机体变量即 被试 变量

4. 减数法 &加因素法

附和 假设或猜想 ,然后再以一种自以为能满足这一假想的实验

一个 自变量水平的处理 所有 自变量水平的处理 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 实验结果的 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

&唐纳斯7减数法 &斯滕博格7加因素法

只要求做 单一的反应 ,并且两者是 固定不变 的,这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 ,对每个刺激都要求被试做一个 不同的反应 ,但刺激出现的顺序事先是不

1.

减数法—将反应时分解成各个成分, 分析信息加工过程 (即每个阶段的 加工时间 )

A 反应(简单反应)—一个刺激一个反应

B 反应(选择反应)—两个或以上刺激和对应的刺激

C 反应(辨别反应)—两个或以上刺激,只有一个刺激要求反应

C-A=辨别反应的时间 B-C=选择时间

2. 加因素法—证实 不同加工阶段 的存在,辨认它们的 先后顺序 第五章 心理物理学

1. 绝对感觉阈限 & 差别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

—刚好能够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 差别感觉阈限—刚好能引起 差异 感受的刺激 2. 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测量方法

1. 最小变化法( 最小可觉差法 、序列探索法) 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

2. 恒定刺激法( 正误法 )—选定几个 固定 刺激 与最小变化法实施上无大差异,不同在于阈限值的计算上

3. 平均差误法(均误法、 调整法 )

3. 韦伯定律

△ 0 m =c

△ 0差别阈限大小 0刺激的强度水平 C 韦伯分数

4. 费希纳定律(对数定律)

e =Klg 0

e 心理感觉的量值 K 固定的系数 0物理刺激高出绝对阈限以上的单位数量

5. 史蒂文森定律(幂定律)

S=bI a

S 感觉量b 由量表单位决定的常数 a 感觉道和刺激强度决定的幕指数

6. 信号检测论的基本思想

1. 信号和噪音

对信号检测起干扰作用的所有背景都是噪音。主试呈现的刺激,有时只呈现

”噪音”刺激(N );有时信号刺激 和噪音刺激同时呈现(SN )。让被试对信号刺激做出反应,被试每次都要判断所接受到的:

(1)仅仅是噪音背景; ( 2)在噪音背景上叠加了信号。在这两种情况下,分别可以在心理感受量值上形成

两个分布 :信号加噪音( SN ) 分布(即信号分布) 和噪音(N )分布。 7. 信号&噪音 信号——刺激 噪音——信号所伴随的背景

8. 信号检测论的两个独立指标

1. 辨别力指标d —对刺激的感受性的度量

2. 判断标准—反应偏向的度量

① 似然比B

② 报告标准 C

第六章 注意

1. 过滤器理论 1. 单通道模型 按“全或无 ” 注意位于信息

加工的 早期 阶段

2. 衰减模型 —中期选择模型( 追随耳实验 ) 重视 中枢 系统的二次选择

3. 反应选择模型 —晚期选择模型 注意在于 选择对刺激的反应

大小 变

化量

—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的方式,以

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 ,寻求从一

早、中、晚)

—早期选择模型( 双耳分听实验 ) 的

方式进行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